北朝鲜军队在洛东江发起总攻·第二十四
北朝鲜军队在洛东江发起总攻·第二十四
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
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
《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
出自————《战争通史》
如果人们墨守成规地实施作战,他们必定失败……,因为战争的各种手段及因素在不断变化,所以战争本身也在发展。
——尤利西斯·S,格兰特
至9月1日中午,第8集团军南部战场的局势一片混乱。北朝鲜军队已在基港渡口渡过洛东江,攻占了牙谷,与库默的坦克展开激战,并将牙谷以北美军第2师第9步兵团A连阵地上的部队打散。罗德里格斯中尉把A连大部撤至洛东江以东山脊上原来的阵地。黎明时分,A连从那里可以看到周围许多山脊上都有敌军,大都向东移动。几小时后,第二排排长弗恩中尉派出一支巡逻队下山到牙谷去取夜间丢弃在那里的补给品。该巡逻队在村内与一小股敌人遭遇,击毙敌军3名,自己也伤亡两人。他们取回了急需的淡水、干粮及弹药。
上午晚些时候,敌人的驳船在A连所在阵地的山下渡过洛东江,但他们在射程以外,于是罗德里格斯派出一个班带着一挺轻机枪前出至俯瞰牙谷的山脊南端,将敌军置于火力控制之下。下山途中,步兵班发现一名身负重伤的黑人士兵,在他周围横躺着10名敌军的尸体。这名伤兵被运回连指挥所,于当天下午死去。当步兵班来到山脊的南端时,他们发现敌军已占领了山脚的房舍。他们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弗恩中尉,弗恩通过前方观察员召唤炮兵火力。几分钟后,炮火打来并击中目标。敌军弃枪而逃,向河岸奔去。此时,配置在山脊南端的那挺机枪开始向敌军扫射,洛东江南岸美军第25师防御地段内的另一挺机枪也与之配合,短期引信炮兵将这股敌人大部歼灭。各种兵器的协同火力使敌遭受约300人的伤亡。
下午,轻型飞机向A连阵地空投了食品及弹药,然而A连却只接到部分物资。第1营命令罗德里格斯于当夜将A连撤出阵地。
天刚黑,弗恩中尉指挥的第2排便引导全连撤退,沿着山脊向东转移。在山脊的东端,第2排顺山而下。快走到山脚的时候,先头分队发现山下约200码处的公路上有一支约400人的敌军纵队在行进,带着若干挺轮式机枪。罗德里格斯命令全连绕行返回山脊,避开公路。这样,弗恩便成了后卫,并负责伤员,而其中两名必须用担架抬运。黑夜里在崎岖的山地上运送伤员确实是件缓慢而吃力的差事,弗恩的第2排渐渐落在其它部队的后面,待到达山脚时,他已与连的其它部队失去联系。
就在这时,弗恩前方响起了一阵猛烈的枪声,敌人的机枪火力在第2排中间开了花,将其死死地压在原地。为安全起见,弗恩决定将伤员送回他们下山时刚刚路过的沟壑中,并指定副排长赫伯特·H.弗里曼及另外10名士兵负责保护。A连先头分队被打散的几名士兵加入了弗恩的行列,并报告说,罗德里格斯及连的其它部队途中遇到一支强大的敌军,在随后的战斗中被打散。罗德里格斯及全连大部官兵在近战中阵亡。在这场拼死搏斗中,火器班班长、一等兵卢瑟·H.斯托里作战勇猛,表现突出,被授予荣誉勋章。由于身负重伤,斯托里不愿成为尚可逃生的战友的累赘。人们最后见到他时,他仍在与敌人进行近战。和罗德里格斯在一起的所有人中,大约只有10人又逃回美军防线。
破晓前,弗恩决定,他必须设法于天亮前逃出重围。他派通信员通知后面约500码处的弗里曼率部归队。然而通信员跑回来说,他怎么也找不到弗里曼。由于后面没有发生枪战,弗恩确信弗里曼并没遇到敌人。弗恩又派出两人寻找弗里曼,但仍无结果。于是,弗恩决定率领所剩部队设法突围到安全地带。
9月2日清晨,地面上泛起一层浓雾,25码以外人们就什么也看不清了。直到上午九、十点钟雾才散去。在大雾的掩护下,弗恩凭借指南针率领部队向杨山进发。待中午雾散后,他们从山上看到山下正在进行中的杨山战斗。当天下午,弗恩将19名士兵安全带到杨山附近美军第72坦克营的防线内。
向约翰·E.伦道尔中校报到后,弗恩立即请求批准率领一队巡逻兵回去寻找弗里曼军士。但伦道尔拒绝了他的请求,因为对保卫杨山的战斗来说,哪怕多一个人都是好的。实际上,弗里曼也把部队带到了安全地带。那天晚上与敌遭遇后,弗里曼受命率部脱离弗恩的步兵排,向山顶爬去。他们一整天都隐藏在那里,注视着山下一群群敌军向四面八方移动。弗里曼判断,A连大部已被歼灭或被俘。整整五天五夜,他率领着全班及4名伤员隐藏在敌后,最后,终于把他们安全带到了友军防线。
一、“满洲特遣分队”的结局
读者还记得,在第9步兵团B连的正面,北朝鲜部队在洛东江突出部中段渡口突袭了209高地山脚下(杨山公路在此伸延到洛东江畔)的“满洲特遣分队”前进支援分队。当北朝鲜渡江部队突然袭击山脚下的支援分队及重型迫击炮连的主力时,D、H两个重火器连的一些部队已经开始爬山,准备在那里架设火器。敌人的这次渡江与在A连正面实施的渡江相隔约5英里,那次行动几乎全歼美军第2师防线南端的A连。
早在北朝鲜部队发起进攻之前,第9步兵团的D连及H连便开始上山,并在209高地的南端山丘(海拔约150米)构筑了一道环形防御工事。该高地位于更高的B连阵地以南半英里处,相隔一道山鞍。入夜之后,又有几个人来到环形防御阵地。除了D连及H连的部分人马外,还有重迫击炮排的几名,以及B连的一两个人。包括5名军官在内,全队共约60至70人——确切数字从未统计过。对武器装备清查结果表明,该部队配有1具SCR-300型无钱电台、2挺重机枪(只有一挺可用)、2挺轻机枪、1支勃朗宁自动步枪、约20支M-1型步枪、约40支卡宾抢及手枪。施密特中尉负责指挥这班人马。
当天夜里,施密特中尉与第9步兵团第1营建立了无线电通讯联系,并得到第二天增援的许诺。黎明时,施密特和他的部队发现已被敌人包围。敌人的一支部队已经占领北面半英里远、原来由B连防守的更高山丘。在他们的阵地下面,北朝鲜军队继续渡江,向其前沿突击部队运送着各种补给物资。敌人的突击分队有些已经向东推进了几英里远。
敌军很快发现了“满洲特遣分队”,并于下午14时发起首次突击,但被击退。夜间,敌大约一个连的兵力又发起三次进攻,双方展开了近战,但三次敌均未能突破环形防御阵地。待第二天天亮时,防御圈前沿陡峭的山坡上已躺着很多敌人的尸体。
9月2日那天早上,阵地急需手榴弹。约9时,H连军士长特拉维斯·E.沃特金在环形防御阵地东北角外50码处击毙两名敌军。他跳出掩体,打算从敌尸体上搜取手榴弹和武器。这时,20码外隐藏着的三名敌人突然一跃而起,冲着他就开枪射击。沃特金将这三名敌军全部击毙,并从五具尸体上搜集了武器弹药及徽章,随后返回阵地。一小时后,有六名敌人占据了一处离防御圈机枪阵地仅25码的防护阵地,并开始向我方阵地投掷手榴弹。沃特金头部受伤,但仍从敌兵坑中跃起,端起步枪冲着敌人猛烈射击。敌人的一挺机枪立刻向他扫来,打中左肋,将脊椎骨打断。尽管这样,沃特金还是忍着剧痛设法将附近的六名敌人全部击毙。最后,他自己也倒在散兵坑中,下身完全瘫痪。即便如此,沃特金也没有失去勇气,而是高声激励同伴勇敢战斗。他拒绝进食所剩无几的干粮,说由于自己不能继续战斗,他不配食用。
9月2日下午,施密特向第1营发报,请求空投补给物资。一架师属联络机飞来实施空投,但由于防御圈太小,山坡又陡,几乎所有空投物资都落入敌人手中。不过,防御圈内的部队从19时实施的一次空投中收到了一箱卡宾枪子弹、两箱机枪子弹、11枚手榴弹、两箱半干粮,半包医疗品及21罐啤酒。H连的一等兵约瑟夫·R.欧莱特离开阵地前去取空投的淡水桶,爬到桶旁时却发现桶已摔破,水全漏光。他像沃特金一样,离开阵地去从敌人尸体上搜集各种武器、弹药及手榴弹。这时,一名敌军突然向欧莱特扑来,双方展开肉搏战。最后,欧莱特将敌人消灭。
9月2日傍晚,在协助回收空投的物资时,施密特中尉不幸负伤,但他继续指挥,以身作则,鼓舞着手下越来越少的部队。当天下午,北朝鲜军队派了一名美军战俘上山给施密特带来口信:“限你们一小时内投降,否则将把你们炸成肉泥!”很明显,由于敌人的正面地面进攻无法消灭这小股防守部队,他们便打算用观测及试射迫击炮火力轰击阵地。
45分钟后,敌人的反坦克炮火向山头袭来,配置在北面209高地上的两挺机枪也居高临下向美军阵地扫射。很快,部署在东面临近指状山脊上的迫击炮也对施密特的环形防御阵地开始试射,炮击一直持续到天黑。敌人的机枪火力使美军躲在散兵坑内出不来。天黑后,敌迫击炮炮火停止了。这意味着步兵要卷土重来。然而,所有的进攻都被击退。不过防御圈内的伤亡人数也不断增加,食品、淡水及弹药短缺,只一名卫生员还剩下一些药品。
第三天(9月3日)是星期日,是战斗最残酷的一天。这天天气炎热,又没有水,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听配给干粮,子弹也快打光了。自前天下午以来,敌迫击炮及步兵对环形防御阵地交错进行打击。战斗后还幸存下来的士兵后来估计,敌人起码进行了二十多次步兵冲击——全部被击退。只要美方人员一露面,敌人那两挺机枪便向环形防御阵地猛烈扫射。几乎所有散兵坑内或坑外都有被打死或受重伤的士兵。敌人的迫击炮炸毁了电台,从而切断了与友军的所有通讯联系。施密特请求的炮兵及空军火力支援始终没有来。有的敌军爬到防御圈旁向阵地内投掷手榴弹。欧莱特六次跳出掩体以躲避敌人扔进的手榴弹,而每次敌人又以近距离火力向他射击,最后,他终于中弹身亡。在持续不断的迫击炮轰击过程中,大多数散兵坑都被击中一、两次。9月3日,施密特中尉便是被一颗这样的炮弹炸死。在这三天三夜的战火考验中,施密特英勇指挥,身先士卒,为部下作出了榜样。随后,部队由H连尚健在的雷蒙德·J.麦克唐尼尔中尉指挥。
傍晚,天下起了大雨,为部队解了燃眉之急。麦克唐尼尔将前一天空投下来的两张毯子铺开,从中拧出五加伦的雨水。士兵们也脱下衣服,往自己的水壶中拧挤雨水。
第四个夜晚又过去了。至9月4日天刚蒙蒙亮时,山上只剩下2名军官(麦克唐尼尔及考德威尔)及大约半数的士兵还活着。有的由于紧张过度而神智混乱,冲出掩体而被敌人打死。白天又过去了,每人手中的弹药只剩下一个弹夹的子弹,整个阵地只剩下几枚手榴弹,但没有任何援军到来的迹象。麦克唐尼尔决定于当晚放弃阵地。他指示考德威尔待天黑时将所剩部队化整为零设法摸回友军阵地。那天傍晚,天色刚黑,北朝鲜便组织人力企图对环形防御阵地再次发起冲击。尽管军官高声督战,只有几颗手榴弹扔进了环形防御阵地内——很明显,敌军士兵伤亡惨重,不愿再向前冲击。
晚10时,麦克唐尼尔、考德威尔以及27名士兵分成四人一组,悄悄溜下山头。一幕感人的情景永远铭刻在军士沃特金的战友心中。这时,沃特金下身瘫痪,但仍然活着。他拒绝同胞把他抬走,表示不愿成为大家突围的负担。他只要求给他的卡宾枪上好子弹,放在胸前,枪口对准他的咽喉。他微笑着向伙伴告别,祝他们一路顺风,目送战友撤离山头。
麦克唐尼尔与考德威尔一道撤离了山头。他们计划先撤至洛东江边,然后再顺流而下。在公路附近,他们碰到了大批机动之敌。他们足足等了一个钟头,看着敌人的补给运输队、坦克及炮兵部队通过后才跨过公路。刚到公路那边,两名美军便发现自己夹在北朝鲜一个炮兵连的队列之间。俩人悄悄离开,未被敌人发现,黎明时分藏在洛东江边的一片稻田里。当天夜里,他们碰到了敌人的一个前沿哨所,两人失散。第二天清晨,两名敌军抓住了考德威尔,扒掉了他的靴子和身份证,用岩石狠狠地朝他头上砸,随后又从峭壁上将其扔进洛东江。这时,考德威尔并没受到致命伤害,只是装死,并于当晚逃离了虎口。四天后(9月10日),他安全抵达了美军第72坦克营的防御阵地。
9月4日晚从高地上突围的那29人中,有22人逃到友军的防御阵地——其中许多人沿着洛东江顺流而下,白天躲藏,夜间上路,最后到达美军第25师防线。
从209高地撤回的“满洲特遣分队”队员就敌人在白津渡场一带的活动情况带回了大量情报。敌人在该渡口架设了一座暗桥,再往南不远,每晚天黑半小时后,敌人便迅速铺设一座钢骨浮桥,第二天拂晓前又收起;夜间,一支民工搬运队,大约共有50人,由4名士兵掩护,一路小跑,不停地通过江面。该渡口大约要动用800-1000名民工。
二、杨山之战
9月1日清晨,成功地跨过洛东江并突破美军防线的北朝鲜第9师第1及第2团(第3团仍留在仁川)在首次进攻中一气推进到离杨山只有几英里的地方。此时,对于该师师长朴奎参将军来说,该师完成预定的作战任务的前景想必十分乐观。
北朝鲜第9步兵师向杨山进攻时,第1团在北,第2团在南。配属给该师的支援部队有由第1军抽调的一个76毫米炮营、一个防空炮兵营、第16装甲旅的两个坦克营,以及第4师的一个炮兵营,它们为该师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跟在其后跨过洛东江的是北朝鲜第4师。该师已受到极大削弱,远不满编,武器不足且部队大都由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组成。然而,从敌人手中缴获的一份文件竟将这伙由新反里打到洛东江突出部的乌合之众称为第1军的“主力”。9月1日下午,北朝鲜第9师的一部已推进到杨山以西的丘陵地带。
9月1日上午,美军第9步兵团除E连的残部外,实际上已无任何部队来防守杨山。在这危急时刻,凯泽将军将第2战斗工兵营配给了该团。此外,第72坦克营及第2师的侦察连也配置在杨山附近的阵地上。希尔上校计划将这些工兵部队部署在杨山西北方向的弧形低矮丘陵地带上。
第2战斗工兵营A连连长弗兰克·M.里德上尉率领全连沿着杨山至洛东江公路南侧地段向西机动,第2战斗工兵营D连的李·E.比勒中尉则率部队沿公路北侧向西推进。大约在杨山以西2英里处,约有300多敌军与A连遭遇。战斗中,里德的部队得到第82高射炮营两门50毫米四联高炮及一门40毫米双联高炮的火力支援。战斗持续了几个小时。与此同时,由于正面宽大、翼侧暴露,比勒中尉对其阵地位置表示不满。经布拉德和将军批准,他将自己的工兵连转移到杨山正面可以俯瞰该城的高地上。随后,一个步兵排在其后方进入阵地。这时,里德上尉接到命令,将其部队撤至杨山城的东南角,与比勒连队的左翼相连。A连沿着公路进入阵地,其左侧是工兵营的C连,再往左则是第2师的侦察连。比勒的D连所占据的高地实际上是横卧在杨山东南一大山脉的西端。通往密阳的公路由杨山城南端而出,绕过该山脉的西端,再沿着山脉的南麓向东伸延。D连据守的阵地不仅可以控制整个杨山城,而且还可以控制其进出口,即通往密阳的公路。
北朝鲜军队也从南面向杨山逼近。为抗击敌人,美军第2师侦察连及第72坦克营的坦克与敌展开了激战。战斗中,侦察连的一等兵查尔斯·W.特纳表现特别突出。他搭乘着坦克,手持暴露在外的炮塔机枪,引导着坦克炮火,据说摧毁了敌人7挺机枪。特纳及这辆坦克成了敌人炮火的重点打击目标,坦克的望远镜及天线全部炸飞,车身中弹五十多处。特纳虽然身负重伤,但仍在坦克上坚持战斗,直至最后牺牲。当天夜里,北朝鲜军队突破杨山外围的低地,从南面攻入该城。
9月2日凌晨3时左右,第2工兵营D连向A连发出警报,发现一长队身着白色服装的身影正从杨山城向其路障处走来。白衣队抵近时受到查问,于是,这伙人马就开了枪——他们是敌军。此时,敌人已有4辆坦克及大约一个营的兵力攻入杨山。
接着,北朝鲜军队企图突破工兵部队的阵地。由于D连控制着杨山城及其通路,拂晓后,敌人无法以更多的部队增援己方战斗。这场激战一直持续到上午11时。战斗中,工兵部队既得不到野战炮兵、也得不到步兵迫击炮火的支援。面对着敌人步兵的冲击,D连只能靠其9具新式3.5英寸火箭发射器及9具老式的2.36英寸火箭发射器来弥补这一缺陷。敌人拼命想扫清东进密阳道路上的障碍,然而,D连的这18具火箭筒以及4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步枪、卡宾枪及手榴弹的各种火力使敌人遭到十分惨重的伤亡。在此战斗中,布置在杨山城南及城东的第72坦克营A连及B连的坦克手们也与工兵部队一样英勇顽强。在这场混战中,D连伤18人,亡12人,比勒中尉是该连唯一没有受到伤亡的军官。杨山城边及城南山坡上到处是敌人的尸体及被毁坏的装备。
这天上午,正当杨山城边战斗激烈进行之时,希尔上校从洛东江防线败退到杨山附近的第9步兵团散兵中重新组织起一支大约800人的队伍,其中包括F连及C连的人员,因为敌军突破洛东江防线时,这两个连不在其主要冲击线上,这样,这两个连的士兵得以成功地向东撤退。这支部队只有单兵武器,没有重型装备。(9月2日)下午,坦克分队及这支第9步兵团新编第2营通过第2战斗工兵营A连的阵地向杨山发起进攻,并于15时夺回杨山城。后来,第2战斗工兵营A连的两支火箭筒组又在杨山城西击毁了敌人三辆T-34型坦克。这天,美军的地面及空中部队在该城西南方向的战斗中也摧毁了敌人的一些坦克。至傍晚时分,北朝鲜军队已全部被赶进西面的丘陵地里。晚上,新编第2营及第2战斗工兵营A连攻占了杨山以外半英里处的第一条低矮丘陵地带。战斗工兵部队及新编第2营分别布署在杨山以西及西北方向。此刻,北朝鲜向密阳方向的推进暂时被制止住了。
9月2日上午9时35分,正当北朝鲜军队企图消灭杨山城南的工兵部队以扫清通往密阳道路上的障碍时,沃克将军打电话向东京远东司令部副参谋长多伊乐·O.希奇少将汇报了情况。他描述了环形防御阵地的战况,指出(美军)第2师及第25师分界线处受到的威胁最为严重。随后,他报告了预备队的位置及使用计划,并说他已下令海军陆战队开往杨山,但还没有将这些部队投入那里的战斗。由于知道这可能会影响远东司令部的其它作战计划,因此,在使用这些部队前,他希望能够得到麦克阿瑟将军的批准。沃克表示,如果不使用海军陆战队,他将很难恢复第2师的防线。希奇将军回答道,麦克阿瑟将军于前一天就已经表示,如果沃克认为有必要,他可以随时使用海军陆战队。通话几小时后,13时15分,沃克将军便把第1暂编海军陆战旅配属给美军第2师,并命令该师及该旅的全体官兵发起一次大规模协同进攻,旨在歼灭突入洛东江以东第2师防线之敌,恢复沿江防线。一经完成任务,海军陆战旅便脱离美军第2师的指挥。
当天下午,在第2师指挥所召开了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科利尔上校、海军陆战队的克雷格将军及小弗兰克·R.斯图尔特少校、第2师的凯泽将军、及第2师一些参谋。会上达成一项决议,即:第二天(9月3日)早晨8时,海军陆战队将沿着杨山-洛东江公路两侧向西进攻;第9步兵团、第72坦克营B连以及第82高炮营L连将在陆战队的北面向西北方向进攻,设法与第23步兵团重新取得联系;第2战斗工兵营、第9步兵团1营残部以及第72坦克营一部将在陆战队的左(南)侧进攻,力图与第25师恢复联系。此刻,第8集团军命令第24师师部以及第19步兵团向位于密阳以南8空哩、洛东江与南江交汇处以东15英里处的守山里地区实施机动。在那里,他们将准备投入第2师、或第25师防区内的战斗。第25师第35步兵团团长费希尔上校每天早上都坐着飞机视察南旨里大桥以东的洛东江河面,看看北朝鲜部队是否已由第2师的防区突破过来。
9月2日晚19时,希尔上校回到设在杨山以东的指挥所,与陆战队第5团团长默里中校进行了协商。他告诉默里,第二天早晨的进攻出发线已经掌握。此刻坚守在杨山以西第一道丘陵地带的部队是:杨山-洛东江公路以北的第9步兵团G连(该公路通过谷安里向西一直延伸到洛东江江边),公路以南的第2战斗工兵营A连;再往下则是第9步兵团的F连。9月3日凌晨3时至4时30分,海军陆战队第5团开始向前方集结地域机动——第2营进至杨山以北,第1营进至杨山以南,第3营则于杨山西南沿着由此方向通向团防御地段的道路建立警戒阵地。
这天夜里,工兵营A连由于与北朝鲜部队发生了激战,故始终未能到达预定的目的地。9月3日拂晓,里德率领A连发起进攻,试图占领原定为海军陆战队进攻出发线一部分的高地。该连勇往直前,从山坡一直打到离山顶仅100码处,敌人凭借着工事死守着山头。这时,敌人扔过来一枚手榴弹。里德上尉为避免炸伤自己的部队就从地上捡起手榴弹,准备把它扔出去,就在这时,手榴弹爆炸了,他被炸伤。在陆战队坦克炮火的支援下,该连终于攻占了目标。然而,这天早上夺取进攻出发线的战斗却推迟了原先计划的进攻时间。
海军陆战队于8时55分通过一片稻田向西边半英里敌人占据的一处高地发起进攻。在东西走向的杨山-洛东江公路以南的第1营到达了目的地,这是因为敌人在美国空军的打击下很快瓦解,顺着北坡跨过公路逃到第2陆战营防区的116高地。美军的空中打击、集中的炮火、加之第1营的机枪和步枪火力将从第二道山脊向前增援的敌军死死压在一片开阔的稻田里,并将其大部击毙。当天下午第1营进至91高地。
路北的第2营打得比较艰苦,快爬到杨山以西2英里处116高地的北端时,遭到了敌军强大火力的顽强抵抗。白天,北朝鲜军队占据着高地,夜里,第5团的D连被孤立在那里。在杨山以西的战斗中,陆战队的装甲部队总共击毁敌4辆T-34型坦克,还有一辆是敌军丢弃的。当天夜里,陆战队沿着杨山以西2英里的地方构筑了一道防线。在白天的战斗中,第2营亡18人,伤77人,大多数伤亡都发生在D连。9月3日整个陆战队所遭受的损失为157人,亡34人。为了与海军陆战队的进攻协调一致,第9步兵团在陆战队的北侧与其齐头并进。
午夜前,第5陆战团第3营接到命令:于次日清晨穿越第2营防区发展进攻。当天夜里下起了倾盆大雨,给部队带来极大困难。敌方阵地异常平静。9月4日拂晓,天气转晴。
9月4日早晨8时,美军继续反击,最初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由于北朝鲜军队已于夜里撤出阵地,路北的第2营很快完全占领了116高地。第1营也于路南占领了一处看上去似乎是北朝鲜第9师师指挥所的地方。当时,帐篷还未拆掉,地上到处是各种武器装备。两辆完好无损的T-34型坦克也被丢弃在那里。美军的坦克及地面部队沿着公路推进时,发现路上到处是敌人的尸体和各种被摧毁或被丢弃的装备。待夜色降临时,美军的反击又向前推进了3英里。
那天夜里直到拂晓前,气氛甚是宁静。突然,敌人向位于陆战队右翼的第9步兵团发起进攻,重点打击G连。此前又开始下雨,敌人的进攻是在瓢泼大雨中实施的。洛伦·R.考夫曼上士率领着他的排从前哨阵地增援该连时,在途中山脊上与一伙正企图包围美军阵地的敌人遭遇。他用刺刀将领头的敌侦察兵刺死,又用手榴弹和步枪与后面的敌人展开搏斗。考夫曼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敌人惊慌失措,四处逃散。他率领全排继续前进,最后与艰苦奋战的G连胜利会合。在以后的战斗中,考夫曼率领部队又多次向附近的敌人阵地发起冲击。在肉搏中,他将另外4名敌人用刺刀刺死,摧毁一处机枪阵地,并将敌一门迫击炮的炮手全部消灭。在这一天一夜的激战中,集中在第9步兵团阵地前沿的炮兵火力对击退北朝鲜的进攻发挥了重大作用。
9月5日清晨,进行了10分钟的炮火准备后,美军再次冲出阵地开始第三天的反击。这天一直下雨。随着进攻向前发展,陆战队抵进五峰里山,第9步兵团也接近了苜蓿山——他们8月份的老战场。上午九、十点钟,他们在那里可以看到敌人正在前面的高地上构筑工事。陆战队向两座高地之间的隘口抵进,并在敌人所占据的高地正面进入阵地。
14点30分,大约300名敌步兵突然冲击透谷村及隐蔽阵地,向路北125高地上的B连发起猛攻。敌两辆T-34型坦克对陆战队“潘兴式”M-26型坦克也进行了突袭并将领头的两辆摧毁。由于被摧毁的“潘兴”坦克挡住了射界,后面的四辆坦克便退到较好的阵地上。此时,B连及第1陆战营的3.5英寸火箭筒突击队立即投入战斗,向敌人的坦克猛烈开火,将两辆敌坦克及其后的一辆装甲输送车完全摧毁。敌步兵的进攻相当勇猛,使B连伤亡25人。幸亏A连派出的援兵及时赶到,加之集团军炮兵及陆战队81毫米迫击炮火力的支援,B连才将敌军击退。
9月5日这一天,沿釜山防御圈的战事到处伤亡惨重。集团军所辖部队亡102人,伤430人,战斗失踪587人,共损失1119人。海军陆战队所辖部队亡35人,伤91人,无人战斗失踪,共损失126人。这一天,美军战斗伤亡总数为1245人。原先负责指挥“布拉德雷特遣部队”一部的查尔斯·C.斯隆上校接替了希尔上校的职务,重任第9步兵团团长。
前一天夜晚,即9月4日20时,沃克将军已下令第1暂编陆战旅于9月5日午夜脱离美军第2师的作战指挥。在此前,他也曾反对过该旅脱离第2师的指挥,坚信如果要想阻止北朝鲜对釜山防御圈的大规模进攻,他就必须使用陆战旅及当时所有的入朝部队,但他的意见未起作用。9月6日0时15分,海军陆战队开始撤离五峰里防线向釜山开进。
根据战俘的叙述,9月3日至5日美军在杨山以西实施的反击行动是北朝鲜第9师有史以来所未经受的最为残酷、最为可怕的一次失败。尽管到9月6日该师残部在远不满额的第4师支援下仍然守住了五峰里山、苜蓿山及其至洛东江的中间地带,但该师的进攻实力最后已被美军的反击消耗殆尽。此后,敌人的第9师及第4师再也无力恢复进攻了。
在取得最初的辉煌成攻后,北朝鲜军队的致命弱点再一次使其失去赢得整个胜利的机会——落后的交通运输及物资供应使其无法充分利用其成功的突破而扩大战果;面对着敌人大规模的空中、装甲及炮兵火力而无法对己方持续的进攻提供有力的支援,而敌方强大的火力可以随时在关键部位集中打击它的部队。
三、昌宁正面的第23步兵团
在第9步兵团防区内,洛东江突出部及杨山外围地区战事时起时伏。位于北面的美军第23步兵团于9月1日拂晓突然发现自己的处境已十分危险。此时,第1营已被赶出沿岸阵地、被孤立在昌宁以西3英里处,大约400名北朝鲜军攻占了团指挥所,迫使弗利曼上校后撤约600码。在那里,第23步兵团团部、团部连、团直属勤务部队及团部参谋经过三小时激战终于将敌人阻止在昌宁西北约5英里的地方。这次战斗中,团部连的奈尔斯·J.麦金太尔上尉起了主导作用。
9月2日下午,从昌宁城内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外一队队敌军正在逼近——下午13时,当地居民开始撤离该城。不久之后,两股敌军分别从西北及西南两个方向接近该城,杰克·T.杨少校和哈里·H.怀特上尉指挥下的一支由300名当地警察组成的警戒分队撤至城东的山地里。傍晚,北朝鲜军队攻入昌宁城。
由于通往南面第2师师部及第9步兵团的交通联络被敌人切断,海恩斯将军当天决定派出一支坦克巡逻队沿着杨山公路试图恢复联系。第72坦克营C连连长梅恩斯·R.迪尤上尉率领坦克南下。一路上他们必须猛打猛冲,突破敌人的路障。派出的三辆坦克中,只有迪尤的坦克开到了杨山。到达杨山后,迪尤上尉将一张“海恩斯特遣部队”的位置透明图交给了布拉德利将军。
再往北,在第38步兵团的防区内,北朝鲜军队也没有闲着。8月31日夜间敌人实施突破后,凯泽将军于9月1日命令第38步兵团第2营南下,协助第23团在昌宁以西建立防御阵地。开进途中,该营发现敌军已占领了公路两侧的山脊。实际上,敌人当时已经突入可以俯瞰第38步兵团指挥所的284高地。这座高地及209高地可以控制该团的后方地区。9月3日晨6时,大约300名北朝鲜人从284高地向佩普路上校的第38团指挥所发起进攻。佩普路上校组织全体官兵(包括迫击炮炮手、坦克连及配属的高炮分队)成环形阵地进行防御。佩普路请求给予空中轰炸支援,但未能如愿,因为敌军目标与他的环形防御阵地相距太近。不过,空军还是实施了火箭打击和机枪扫射。
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5日。这一天,欧内斯特·J.肖尔上尉率领着F连两个排经过四次冲击后终于占领了284高地。他发现山上横躺着大约150具敌人的尸体。从山顶上,他和他的部队看到一批敌人跑进了山下的一个村子。于是,他召唤并引导炮兵火力将村子夷为平地。在敌人丢弃在山上的物资中,肖尔的部下发现25支美国造的勃朗宁自动步枪及冲锋枪、一架大型美制电台、30箱未开封的美造杀伤及震荡手榴弹和一些美制干粮。
与此同时,正当这些战斗在第23步兵团第1营后方进行时,该营却被切断,距最近的友邻部队有3英里。9月1日,哈钦中校接到团部命令,要他撤至昌宁一带。下午时,他派出一支步坦巡逻队,去察看撤退的道路是否畅通。巡逻队报告说,发现约有一个营的敌人占据着第1营环形防御阵地以东的山口。一接到这个报告,哈钦中校立即用电台请求批准继续留在原地,并在那里阻止北朝鲜运送援军及物资。当晚,弗里曼上校批准了这一请求。这样,第1营便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四面楚歌的孤军作战。这个期间,该营的补给物资全靠C-47型飞机空投。
然而,美军第2师对坚守在环形阵地内孤军奋战的哈钦中校并没有不管不问。相反,9月1日清晨,第2师命令第38团第3营由第23团指挥所附近的茅山里向西进攻,以打通敌人控制的、通往第1营阵地的道路。战斗的第二天,埃弗雷特·S.斯图尔特少校(营主任参谋,代理营长)指挥下的援兵在美军飞机、火炮及坦克的支援下突破了设在山口附近的路障,9月2日下午17时,该营先头部队与哈钦的营会师。傍晚,北朝鲜部队向路北、哈钦营对面209高地的美军第38步兵团第3营发起猛攻,攻占了一个连阵地。
9月4日,海恩斯将军变更了第38步兵团及第23步兵团的防区分界线,将第23团防段的北端交由第38团负责。这样,哈钦中校的第1营就可以直接南下,去增援第2营坚守南通昌宁的道路。当敌人发起进攻时,第23团第1营的战斗实力为1100人,到此时所剩兵力只有600人。
于是,第23团计划将其所有部队都集中在第2营沿釜谷里至昌宁路段的阵地上。哈钦中校成功地将第1营带到那里,在第2营的左翼筑起工事。与此同时,第23团指挥所也移到该阵地的后侧。在这次团规模的环形防御中,第23团不仅要与正面的敌人展开激战,还要向后方派出战斗巡逻队,以肃清渗入昌宁及补给线上的敌人。
9月8日拂晓前,北朝鲜第2师向美军第23团的环形防御阵地发起疯狂进攻,企图向东实施突破。这次进攻于午夜2时30分开始,在炮兵火力的强大支援下突破了F连阵地,很明显,如果不恢复F连阵地,整个团防线就会崩溃。由于该连的所有军官全部伤亡,第2营的人事参谋拉尔夫·R.鲁宾逊中尉便肩负起该连的指挥重任。北朝鲜军队很快渗透到F连阵地并占领了连的后方地域,于是,鲁宾逊便摸黑穿过敌人占领区,来到500码以外的A连阵地。在那里,他得到一个步兵排的兵力(A连的预备队),后率队返回F连。在黑暗及大雨中,他不惧艰险,成功地把该排带到F连在缺口上的阵地。
随着黎明的到来,敌人的攻势逐渐减弱,但当天夜里又恢复了进攻。北朝鲜部队不断向美军防线发起冲击,这次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9日黎明。美国空军对该团的防御阵地集中了强大的支援,对地面部队给予宝贵的援助。上午的战斗伤亡较大,各连的伤员连续不断地来到急救站。从团部连及各特种部队搜集到的所有兵员都组成了战斗班,在最关键时刻投入使用。团预备队一度只剩下6个人。午后敌人的进攻终于停止,此时,第23团的战斗实力只剩下38%左右。
这场一天一夜的激战使敌师所剩的进攻实力大部分消耗殆尽。几天后所抓获的北朝鲜第2师第17团的一名军医供认,每天晚上该师都有大约300名伤员被送到釜谷里的一所医院;在9月份头两个星期里,第2师在昌宁以西的战斗中亡1300人,伤2500人。
尽管该师的进攻实力到9月9日已大体上消耗殆尽,但敌人仍以大至连规模的渗透部队不断对昌宁一带的后方地域进行骚扰。故美军每天都要派巡逻队打通主要补给线,扫清城里的敌人。
四、令人大惑不解的北朝鲜军队
正当北朝鲜第2师对美军第2师防线的中段大举进攻时,位于其北面左翼的友邻部队——北朝鲜第10师却未在军的协同进攻中给予应有的支援,这就是北朝鲜部队在整个战争中的最大失误之一——不能充分利用有利战机。尽管当时的美军军官对敌人的这种举动十分庆幸,但同时也感到大惑不解。
北朝鲜第10师是北朝鲜第1军部署在最北面的一支主要部队,其主力盘据在玄风以西洛东江凹处的409高地上。8月31日夜,该师一部由409高地鱼贯而下,直捣美军第2师防线中最右翼的38团第1营阵地。C连当时据守着玄风城,但在敌军强大的进攻下,该连于9月2日夜撤出该城。自9月3日后的两个星期内,玄风城要么落入敌人手中,要么成为真空地带。
在409高地及玄风地区以北及以东有一片实际上无路可走的高山地带,那里,联合***没有固定的防御阵地。9月初,这里也是一块真空地带。玄风以北4英里是横跨洛东江的龙浦大桥,也是第1骑兵师防区的边线。9月5日4时10分以前,龙浦大桥由配属给第1骑兵师的第23步兵团第3营守卫,此后,由新调人防区的英军第27步兵旅接防。正如前面谈到的,此次行动是英国旅入朝以来首次投入战斗。
9月的头两个星期里,第10师大批敌军从409高地下来,沿着玄风东北美军第2师与英军第27旅之间隙地的山区移动。这引起了第8集团军对大邱安全的关注。南朝鲜的警察部队及英军战斗巡逻队逐步迫使北朝鲜军队回到了409高地。9月6日(即英国旅调入前线的第二天),英军首次尝到了朝鲜战争的味道。在尼尔·A.本奇曼上尉指挥下的一支战斗巡逻队在开进途中与一支敌军遭遇,他下令部队撤退,身负重伤的本奇曼自己却留了下来。他的勤务兵也被敌人打伤,留在身边。此后,再也没有谁看到过他们。当时离敌409高地最近的英军连队位置十分孤立,以致美军只能向它空投冰块而无法将淡水运上山去。
假如敌10师将其全部力量东进大邱以南,它则很有可能使美第8集团军陷入一场深重的危机。它本可以移师东北方向的大邱,或向东南压去,支援南面相邻的第2师,但这两个方向它都没有去。正当友邻师在其北面和南面与敌进行殊死搏斗之际,第10师却在409高地一带按兵不动,这至今仍是一个迷。从敌军手中缴获的材料及战俘的口供表明,该师的任务可能是坚守409高地,直到北朝鲜第2军攻占大邱。然而,这些材料同时表明,该师的指挥是很愚蠢的。在此期间,北朝鲜第10师的行动引起了沃克将军的极大关注。该师所处地形有利,却按兵不动,这使得沃克和他的参谋倍感迷惑不解。沃克将军责令当时的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兰德勒姆上校密切注视事态的发展,每天向他汇报情况。兰德勒姆每天至少两次坚持听取集团军作战处报告北鲜朝第10师的正面活动。
五、第35步兵团——“南江磐石”
9月1日拂晓,除南朝鲜两个连的警察部队在前一天半夜放弃了俭岩里至南江间的低地以外,第35步兵团仍坚守着成安以北,第25师右翼的阵地。在拂晓后实施的一次反冲击中,K连在坦克协同的支援下又夺回了部分低地,但没有夺回全部阵地。然而此时北朝鲜大批部队已突入第35团主阵地后方远至漆后里及中里地区,这两个地区位于俭岩里前沿阵地以东的6英里处。9月1日拂晓后,北朝鲜军队继续在第1与2营之间的缺口一带渡过南江。空中观察员发现,那里约有4个连的敌军正在渡江,于是引导第64野战炮营的近爆引信火力对其进行猛烈轰击,大约有四分之三的敌人被消灭。接着,战斗机又对剩余的敌人进行了扫射。这天晚些时候,空中观察员又在江边开阔地处发现了另一大批敌人,又引导炮兵近爆引信火力对其进行了轰炸,使敌伤亡约200人。
北朝鲜的作战行动表明,敌第1军在南江以南地区的进攻计划看来是,敌第6师沿着由庆州-俭岩里-马山主公路、穿过美军第35步兵团第1营阵地向东推进;与此同时,敌第7师主力则转向东南,插到第35步兵团第2营的背后,将漆后里道路拦腰切断。该公路由位于美军第2师防区内的南旨里悬臂铁桥横跨洛东江向南伸延,穿过漆后里,于马山西北4英里处的中里村附近,与俭岩里以东8英里的马山主公路相接。这两条通路——俭岩里-马山公路及其在中里村相汇的漆后里公路——形成敌人进攻计划的主轴线。
9月1日,沿着二级公路向漆后里实施反冲击的工兵部队进展缓慢,当日下午被敌人完全阻住。此时,第35步兵团已被敌第6师及第7师包围,还有三个营的敌军插到了它的背后。该团团长——曾受训于西点军校的一名职业老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担任了团长的费希尔上校——后来谈到这一局面时说:“我根本就没想过要撤退,也无处可退。我打算筑起一道团环形防御阵地,坚守下去。”该团在9月份南江防线的战斗中表明它是有能力坚守住阵地的。该团因在战斗中表现突出而赢得嘉奖。
在敌人进攻的头一天,美第25师的防区便出现了危机。为此,沃克将军飞到了基恩将军在马山的师指挥所。在随后的讨论中,基恩要求沃克授给他调用第27步兵团所剩部队的权限(此前,沃克已将该团的一个营交给基恩指挥,用于第24团防区),以对付第35步兵团背后强大的敌军。沃克拒绝了这一要求。然而,到下午三、四点钟,基恩感到局势万分危急。于是令默奇中校指挥下的第2营从第35团背后出击。当时,大部分师属炮兵都遭到敌军步兵的正面进攻,他觉得有必要果断行事,将第27团第2营投入战斗。命令是他以防区地面部队全权指挥官的身份,不顾早先沃克将军的反对意见而擅自发出的。事后,当沃克将军了解到全部情况后,对基恩将军所采取的行动表示赞同。
9月1日黎明前几小时内,北朝鲜第7师的部队渡过南江后向左发展进攻,以卷击那一侧翼的美军,扩大突破口,将山上所有可以俯视南江的美军赶出阵地,并为全师夺取一块宽阔的桥头阵地。他们最先遇到的是位于突破口北缘的第35步兵团G连。部分敌军脱离主力部队进攻G连阵地,另一些敌军则继续前进,在上游2英里处与E连交战。还有一部分敌人向分散的F连部队进攻,一直打到守卫在南旨里大桥的第1排阵地。第1排位于美军25师右翼的顶端,在那里,该排经过一场激战将进攻之敌击退。到9月2日,E连也在一场激战中将一个营的敌军大部歼灭。
第2营所属部队中,G连遭受的打击最大。9月1日拂晓前,敌军对G连各高地上的排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刚过3时,敌人就攻占了重迫击炮连的第3排阵地。随后,这些败退下来的迫击炮炮兵爬上179高地,加入了G连第2排。
与此同时,G连第3排在距南江与洛东江相汇处4英里、沿南江的一座矮丘上也遭到了敌人的近战进攻。拂晓后,G连连长勒罗伊·E.马耶斯基上尉请求集中炮火及空中火力支援,但后者却姗姗来迟。到11时45分,敌军几乎已经攻到山头,两军之间只有一条由空中识别板标出的狭窄空地相隔。几分钟后,马耶斯基牺牲。第3排排长乔治·罗奇少尉再次报告了当时危险情况,并请求给予空中火力支援。美国空军对高地敌占的一侧进行了打击,终于制止住了敌人的进攻。但到这时,敌军已经攻占该排阵地的许多散兵掩体,并依此朝对方阵地投掷手榴弹。午后不久,一枚手榴弹将罗奇少尉炸死。于是,班长朱尼厄斯·普维上士接替指挥。桥本下士是在这场近战中涌现出的一名战斗英雄。他始终战斗在阵地前沿,将一枚枚手榴弹投进敌人的掩体,有些掩体离他不过10-15英尺远。战斗到下午6时,普维上士的排只剩下12人尚能战斗,29名活着的士兵中17名是伤员。由于子弹几乎打光,普维请求并获准将部队撤至G连的主阵地。天黑后,这29名幸存者(其中有3名被抬在担架上)开始撤离山头。他们把撤退时间安排在友军坦克到来之时,这样,坦克与敌人交战,敌军的注意力就从山头被围困的部队身上移开。这伙人马于午夜前半小时抵达179高地的G连阵地。
9月2日,正当G连坚守179高地抗击敌人的进攻时,默奇中校指挥的第27步兵团第2营下午5时从中里地区向西北方向的179高地实施反击。由于遇到强大敌人的阻击,该营进展缓慢。这天夜里极黑,且沿郡海里渡口路段的山地崎岖不平。一夜激战后,该营于次日15时到达第3步兵团G连原防御阵地以南约1000码的一处阵地。美军装甲、炮兵、空军及步兵实施了一次协同进攻后,该营于18时重新建立起防线。第27步兵团第2营在此次进攻中毙敌275人,并夺回G连早些时候丢弃的大批武器装备。
3日整夜,默奇中校的步兵营一直坚守在重新夺回的阵地上。第二天清晨,默奇接到命令:向后方发起进攻,肃清该营防区两侧备用道路上的敌军。8时,第35步兵团G连接防了默奇中校步兵营夺回的阵地,后者则沿着补给道路向后发起进攻。正当部队向前推进,却传来消息说:北朝鲜军队又将C连赶出了重新建立起来的阵地。于是,默奇便调转部队,又向回反扑,再次恢复了G连阵地。到9月4日中午,默奇又把这些阵地交给了G连,然后沿着第35步兵团第1营与第2营间的间隙向后再次进攻,几乎一开始就与敌军接了火。北朝鲜军队的机枪很快从三面朝默奇的部队打来。这时,偏偏下起倾盆大雨,能见度很差,默奇步兵营的弹药快打光了。于是,默奇便命令部队后撤约500码到有利地势以补充弹药。
然而,这并非易事。尽管在两天前向G连阵地的进攻中他已扫清了补给线,但此时道路再次关闭。由于几千名北朝鲜军队突入第35步兵团的后方,此时要想打通道路,犹如将自己的手指从水桶里抽出一样——手指刚一抽出,空隙就又被水填满。默奇请求空中补给。第二天(9月5日)清晨,飞来8架运输机空投物资。得到补充后,第27步兵团第2营准备再次向后方发起进攻。到傍晚时分,该营已将通往G连阵地后方的8000码补给路段及邻近敌军全部清除干净。这时,默奇接到命令:停止前进,准备向东北进攻,以向第27团切克中校的第1营会师。
9月2日,默奇离开中里地区向G连阵地发起进攻后,敌人的渗透部队袭击了第24步兵团的指挥所及几处炮兵阵地。为应付这一新形势,基恩将军再次作为地面部队全权指挥官果断命令第27步兵团所剩步兵营由乔治·H.德乔中校指挥,向那里的敌人进攻,将其歼灭。9月2日12时50分,基恩将军把他采取的这一行动向第8集团军作了报告。
9月3日上午,德乔指挥的步兵营与美军炮兵阵地附近的数百名敌军战斗后,15时又对“马蹄”路段以西崎岖不平的高地发起进攻(“马蹄”即俭岩里以东4英里处马山公路急转弯处的“U”形路段),其任务是首先攻占控制“马蹄”路段的高地,减轻第24步兵团后方所承受的压力。刚开始时,只有一门火炮进入射击位置支援进攻。该营向前推进一段距离后,一支约有1000多人的敌军对其发动反击。该营损失惨重。仅各级军官就伤亡13人。K连连长埃尔伍德·F.詹姆斯中尉身先士卒,在一次冲击中不幸阵亡。这时,多亏几辆增援的坦克及时赶到,才保证了已暴露的右翼及后方的,安全,美军的空中打击也钳制了敌人。最后,该营终于拿下了高地。
第二天(9月4日)早上,德乔接到新的命令:停止向第24步兵团指挥所的反击,转而向正前方朝在俭岩里地区攻打美军炮兵阵地的敌军发起进攻。进攻于9时开始,部队迎着敌人轻火器的强大火力勇猛冲击。下午下起大雨,减缓了部队的进攻速度。但经过一整天的苦战后,在多次空中打击的支援下,I连和K连终于攻占了可以控制俭岩里交岔路口的那座高地。由于该营损失严重,基恩将军把第65战斗工兵营的C连配属给它。每二天(9月5日),第3连调整了进攻方向,穿过一片崎岖地形后直扑咸安,一直打到第24步兵团指挥所附近。进攻途中,第3营打死敌军300多人。
导致基恩将军决定将德乔营的进攻方向改向俭岩里的一系列事件始于9月3日凌晨1时。当时,第35步兵团第1营是整个联合***入朝部队向西突出最远的一支部队。由于该营在十二堂山阵地后面地区内的主要补给线及后方地域均在敌人手中,各种车辆只能在白天有护送的情况下方可在公路上行驶。由于四周布满了铁丝网和地雷及照明弹装置,防御圈内又有各种支援火力的严密配系,9月1日拂晓前激战后,该营仍守住了十二堂山上的原阵地。该营还有个有利条件,即:所有接近的路段事先都进行了编号并校正了炮火。这样,一旦需要炮火支援,召之即来。午夜后1小时,敌人对该营发起了一次异常猛烈的进攻,战斗一直持续到9月3日破晓。至此,第35步兵团第1营阵地前沿已躺着143具敌人尸体。根据这一数字,可以估算出敌人总的伤亡一定在500人左右。
在这场夜战中,第64野战炮营对步兵第1营给予了宝贵的支援,自身也直接卷入了战斗。拂晓前,大约有50多名北朝鲜人渗透到A炮连的阵地,并发起猛烈冲击。敌军以冲锋枪火力攻下了两处冲锋枪防御阵地,并于凌晨3时突到了火炮跟前。在那里,安德鲁·C.安德逊上尉带领部队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一些大炮暂时落入敌人手中,一名北朝鲜士兵在一门榴弹炮炮管上草书道:“万岁!我们的连队!”但美军炮手们在50码外第90野战炮营C连的集中火力支援下,很快将这伙北朝鲜人赶了回去,并阻止住敌人的援兵。在当夜保卫火炮的战斗中,A炮连亡7人,伤12人——实力损失约25%。
第159野战炮营于前一天保卫自己火炮的近战中表现得也很突出。
支援25师防区北部南江前线作战的炮兵由第159及第64野战炮营的五个炮兵连(105毫米榴弹炮)及第90野战炮营的一个炮兵连(155毫米榴弹炮)组成,火炮总数为36门。有一门被费希尔上校称作“小教授”的155毫米榴弹炮专门从俭岩里向中俭里以西、北朝鲜第6师大部分补给物资必经之路的“大峡谷”猛烈轰击,另有一门前沿火炮则负责炮击南江上的二灵里大桥。第25师炮兵估计,在9月份的头三天中,他们炸死了1825名敌军。
在这关键时刻,第5航空队与师属炮兵一道对地面步兵作战给予了强大的火力支援。9月3日,基恩将军谈到过去两天中的战斗时说:“这次与以往的多次战斗一样,第5航空队所给予的近距离空中支援再一次挽救了我师。”9月份沃克将军在与美国空军鉴定组的一次会晤中表示赞同这一观点。他说:“我可以开诚布公地宣布,要不是得到第5航空队的空中支援,我们就不能在朝鲜站住脚跟。”
对于第35步兵团后方变化无常的一片混战,这里无法一一介绍。除空投物资外,分割孤立的营、连、排大都在失去上级指挥与支援的情况下独立作战。增援前沿防线的援兵途中也得到了空投物资的支援。坦克、装甲车辆急驶着将食品、弹药物资运往被敌人孤立的阵地,归途又把重伤员送往后方。
总的说来,第35步兵团在其防线的原来阵地上进行着战斗。刚开始时有一个营,后来第27步兵团的两个营奋力突破其后方地域内3000多敌人的阻截,前来增援。
在后方地域的混战中,美军又发现了几例北朝鲜军队的暴行事件。其中最为残酷的一例是:一队连炊事人员乘坐几辆吉普,后面各挂着装满热早餐的拖车,跟在坦克后驶往前沿阵地。大约驶到离第35团G连阵地还有1.5英里的一处隘路时,他们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前面的坦克突了过去,继续前进,后面第2营作训参谋罗伯特·E.汉莫吉斯特上尉指挥下的车队则大部返回。然而,至少还有一辆炊事车仍跟在坦克后面。车上有的战士被敌人抓住,有一名士兵藏在草堆里,后来逃出虎口。他说,他亲耳听到有名美军士兵受到敌人的拷打和杀害。他从那人痛苦的喊叫声听出了是谁。只听那人呻吟着说:“你们最好还是杀了我吧!”后来,当这一地区的敌人被肃清后,人们找到了那名士兵的尸体。他已被阉割,手指全被砍掉。后来,第25师的士兵又在第35步兵团防区内的一个水沟里发现了一些美军尸体,他们的手被绑着,双脚被砍掉。另一些士兵则发现有的美军尸体舌头已被割掉。很明显,这些暴行都是北朝鲜第7师干的。
在9月份攻势中,敌人将第25师后方地域内的战斗一直引到马山。游击队活动不断增加。9月3日夜发生的一起悲剧最为可怕。那天晚上,大约有15名游击队(其中一名是女的)袭击了美军设在昌原附近的一处无线电中继站。此处离马山只有4英里。他们对山顶一座帐篷里的7名美军及2名南朝鲜士兵进行了奇袭,游击队将美国士兵全部捆绑起来,从档案袋中拿走文件,搜集起所有武器,然后,那个女的便用冲锋枪向俘虏一个个射击。两名美国士兵未被打死,才使这一事实公布于世。
即便在马山,基恩将军也面临着危险局势,因为马山是***同情分子及其地下组织的老巢。敌人进攻最高潮时,南朝鲜新闻协会马山分会的总干事韩光柱供认,他就是马山地区南朝鲜劳动党负责人,并通过釜山总部向敌人递送情报。马山监狱警卫长竟是***的一名党小组长,他手下有7名卫兵都是***分子。这一反间情报是在敌人的进攻打到离马山只有几英里的时候才真相大白的。基恩将军认为当时的局势非常危险,于是命令所有的居民全部撤离马山,只留下警察、政府官员、铁路与市政工人、必要的民工及其家属。整个撤离工作必须在五天内完成。仅9月10日及11日两天,美军第25师就用坦克登陆舰从马山疏散了12万多人。
尽管自9月5日后第25师所承受敌人的压力已大大缓解,但在局部地区仍遭受敌人猛烈的进攻。9月6日,第27步兵团切克中校的第1营离开咸安地区北移,与默奇的第2营会师来共同肃清第35团背后及南江以南地区之敌。由于被堵在第35步兵团沿南江的高地防线与第27步兵团进攻部队的中间,大批北朝鲜军队被歼。据报,这一天,有16处的敌人被美军击溃,伤亡惨重。9月7日清晨,有迹象清楚地表明,北朝鲜第7师残部正企图逃至南江对岸。第25师掩埋了9月1日至7日在其防线后方被击毙的2000多具北朝鲜士兵的尸体。这一数字不包括在其阵地前沿被击毙的敌军尸体。9月9日前后,费希尔上校巡察了这些曾是激烈战场的后方地域,当他看到满山遍野的敌人尸体时,大为吃惊。后来他谈到那一场面时感慨地说:“即使欧洲战场法莱斯缺口的特兰地区也无法与之相比。有些地区,苍蝇到处飞舞,使你无法看清。”
9月8日和9日的两天大雨使南江及洛东江的河水猛涨了两英尺高,因而减少了敌人再度过江的可能性。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起朝战中甚为荒唐的事件。9日,一批美国喷气式飞机(F-82)对洛东江上的南旨里大桥进行了误炸,一枚500磅重的炸弹将80英尺长的中部桥身炸塌,而此时需要空中轰炸的只是南江与洛东江相汇处以北的几座桥梁。此前,整个北朝鲜进攻中,第35步兵团F连维克利中尉指挥下的第1步兵排曾对南旨里大桥——连接美军第2与第25师防区的交通要道——进行了有效的防御。该排与大桥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以致在第25师防区内,人们称这座大桥为“维克利大桥”。维克利将一个班部署在桥北,该排的其余兵力,另加一辆坦克及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则部署在桥南对其进行支援。士兵们都很喜欢这门105毫米榴弹炮,叫它“哦,佩格,我的心肝。”
那一地区有的指挥官担心,一旦北朝鲜军队绕过该桥、在东面更远的地区渡过洛东江,那么,在他们与釜山之间就再没有什么屏障了。然而,北朝鲜对维克利步兵排的进攻都是在晚上进行的。北面通往大桥的道路全部布了地雷。有一次,在那一地区一次就炸死北朝鲜部队100多人。有一天早晨,正当一群狗撕咬着这些尸体时,其中一只碰响了一颗地雷。这群狗四处逃窜,而逃跑中又将更多的地雷踩响。野狗的飞尸走肉像石块一般四处横飞。
六、咸安反击战
9月1日拂晓,敌军于第25师防线中部对第35步兵团以南咸安地区的突破使得该师师部一片恐慌。师长基恩将军打电话给第8集团军司令部,请求批准立即使用前一天晚上刚到达马山,此刻仍为第8集团军预备队的第27步兵团全团兵力。沃克将军拒绝了这一请求,不过仍将该团的一个营拨给了基恩将军。
基恩将军立即命令第27步兵团切克中校指挥的第1营——该营从凌晨2时就已处于戒备状态——火速从马山附近的集结地域开赴咸安,一经到达钱普尼上校的团指挥所便即配属给第24步兵团指挥。此外,切克的步兵营还得到第27团重迫击炮连第1排,第89野战炮营B连的一个炮排以及第8野炮营A连的加强。切克率领着该营于10时到达咸安以东两英里处普钱尼的第24步兵团指挥所。
那里的情景一片混乱。各种车辆满载着士兵沿着公路向后方地域开去。公路上还有许多步行的士兵。钱普尼上校再三试图阻止住这些士兵,但终归徒劳。敌迫击炮炮弹有时落在附近,但没有造成伤亡,只是使第24步兵团及混杂其间的南朝鲜部队更加溃散,加快逃向后方。整个公路上塞满了惊恐万状、士气低落的败退人群,切克中校不得不推迟其反击行动。在路旁等待的六个小时中,切克注意到,第24步兵团第1和第2营的败退士兵已经不能组织起战斗部队。第25宪兵连的杰克·W.赖利中士企图协助整顿公路秩序。从山上败逃下来的士兵苍慌从他身边跑过,有的连鞋子都跑丢了,一半的人没有武器,只有少数人戴着头盔。他大声喝令所有的军官和士官都停下来,但没有人听他的。一个看上去有点官衔的人冲他吼道:“别挡道!”赖利一拉枪栓,用枪口阻止住此人,发现他是一名上士。当赖利质问他们为什么不坚守阵地与敌人战斗时,被赖利用枪口阻止住的几名士兵对他只是报以嘲笑,并回答说:“因为我们在高地上看不到任何宪兵的影子!”下午4时,第24步兵团第2营在第27步兵团的后方地域只搜集到150至200人。
14时45分,钱普尼的指挥所接到了基恩将军要他立即实施反击、恢复第24步兵团阵地的命令。切克迅速拟定了进攻计划。美国空军对咸安及邻近的敌占山脊用炸弹、凝固汽油弹、火箭及机枪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轰炸和扫射。随后,炮兵又进行了15分钟的集中炮击,顷刻间,咸安城成了一片火海。切克的步兵营于16时30分开始向西出击,并得到第79坦克营A连一个坦克排的加强。8辆坦克载着步兵首当其冲攻入咸安。北朝鲜军队守在咸安城西的那个山脊,他们的机枪火力封锁着所有通路——其“绿色曳光弹尤如稻田里的水稻一般”。敌人的炮火击中了一辆美军坦克,进攻的步兵伤亡惨重。但切克步兵营继续强攻,并于18时25分终于拿下咸安以西500码的第一条长山脊。到20时,该营已经攻占其目标——咸安以西1英里的那条更高山脊原阵地的一半。部队在打到离所剩阵地山顶还有200码远的地方构筑工事,准备过夜。
一整天,美军实施的空中打击不断地骚扰着敌人,使其无法巩固已经获得的阵地并重新组织力量进一步实施协调进攻。有些飞机是从200英里以外“福奇谷”号及“菲律宾海”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当时,这两艘航空母舰正以每小时27节的速度驶向战场。美军第25师的危机并没有缓解,10时54分第8集团军发出电报指示:“第27步兵团要准备向北开赴第2师防区”。
在咸安以西地区,北朝鲜军队与切克的部队整夜对峙着,没有再发生战斗。奇怪的是北朝鲜军队不停地向其阵地上空发射照明弹。在后方地域,敌迫击炮火对第24团指挥所进行了炮击,迫使钱普尼上校将其指挥所向后方更远的地区转移。
第二天清晨,在浓厚的低雾掩护下,北朝鲜军队向切克营发起反击。激战持续了整个上午。美军空中打击使用了凝固汽油弹,将许多北朝鲜士兵活活烧死,协助步兵夺取了山脊。中午,第27步兵团第1营终于夺取了第24步兵团第2营的原阵地,并使用了两天前第2营放弃的散兵坑,那些由班组操作的武器仍在原位。在9月2日的战斗中,空军部队在第25师防区内上空起飞135架次,据报消灭了许多敌军,摧毁几辆坦克和火炮,并将存放武器弹药的三个村庄全部炸平。
第二天(9月3日)晨,北朝鲜军队对切克的部队发起猛烈进攻,企图夺回山头。第1营指挥所立即召唤炮兵、步兵迫击炮、坦克炮火以及分秒不差的空中打击等火力迎击敌人的进攻。敌人强大的进攻迫使部分连队不得不调头向后方打。进攻被击退后,只见第1营阵地周围有敌人数以百计的尸体。一名被俘的士兵供认,在9月2日至3日,与切克营作战的北朝鲜那四个营大约损失了1000人。
切克中校的步兵营在山脊上一直坚守到9月4日天黑,随后由第24步兵团在后方地域新组建起来的第1及第2营F连接替。紧接着,第27步兵团第1营撤至咸安以东1.5英里的辅助防御阵地。钱普尼上校将其指挥所又搬回了咸安,设在城中心以西300码处一座高地的山脚下。
这天夜里,早先那种不光彩的场面再次发生。9月5日拂晓前,敌人两个连的部队向咸安移动,只有一半配备武器。一部分敌军朝咸安城西边缘的那座高地袭去。美军第24团H连布署在高地山脚下,担负着警卫第24团团指挥所的任务。然而,刚一发现情况,H连的士兵一枪未发便弃阵而逃,把两挺崭新的机枪也丢在了后面。北朝鲜军队用这两挺缴来的机枪向指挥所扫射,那里的人才知道敌人已经打到了身边。一小股敌军渗入咸安,插到离指挥所仅100码的地方,情报侦察排与其展开于手榴弹战,并将敌人赶了回去。战斗中,敌人的一颗手榴弹炸响了一辆弹药车,车上的炮弹连续爆炸,火光冲天,远处一看,还以为是发生了激战。
大约20多名敌军悄悄爬到了咸安以西第24步兵团第1营指挥所跟前,近到可以向里面投掷手榴弹和用冲锋枪扫射。当时,营部阵地上大约共有45名美军及20名南朝鲜士兵。黎明时,敌军被击退,该营主任参谋尤金·J.卡森少校发现阵地上只剩下他和另外30人,其中还有7名伤员。他回头向山下望去,看到有40来人爬出稻田,朝路障处的一辆坦克走去。这伙人向团部报告说,他们是从山上撤下来的。后来,指挥所附近的三辆坦克协助步兵肃清了城里的敌军。
当敌人实施穿插时,在咸安以南的一处路障阵地上,一名美军白人军官及35-40名黑人士兵弃阵而逃,跑到了后方1.5英里以外第27步兵团切克中校第1营的指挥所。凌晨5时,这位军官在那里报告说,有2000多北朝鲜军队袭击了咸安附近他的和其它部队的阵地。包括第24团指挥所。切克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基恩将军,随后向咸安方向派出一个坦克排及一个步兵排以查明那里的情况。在此期间,切克手下的一些军官总共阻止了大约220名向后流窜的美军。切克命令这些人跟在坦克及步兵分队的后面一同打回咸安城。有些人只是在枪口的威胁下才服从了这道命令。这支坦克打头阵的分队没遇到什么抵抗便开进了咸安。在那里,他们发现第24团指挥所完好无损,一都都很平静。
第二天(9月6日),正当钱普尼上校视察咸安以西前沿阵地时,被敌一名狙击手打成重伤。钱普尼上校立即被送往后方医院。该团指挥由第3营营长科利中校接替。(由于他平日总爱说:“要用现款付清债务!”这句话,人们便称他为“现款付债”。)他是该团很受人尊重的一名指挥官。他在朝战中共参加四次战役,赢得一枚十字勋章、三枚银星勋章以及一枚功绩勋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就是一名战功显赫的营长。朝战中,这位36岁、精力充沛、西点军校毕业的陆战指挥官很快就名振全国。
七、“战斗山”和西北山
如前所述,虽然敌第6及第7师集中了强大兵力企图对美军第25师沿南江及洛东江的防御阵地实施突破,但敌第6师并没有忽略那条向南海岸延伸的主山脉。敌人在总攻期间,其火炮及迫击炮也轰击了战斗山、笔峰及西北山。步兵多次对这一地区发起强攻,或战斗侦察。西北山是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可以俯视下面的山谷及敌人的后方地域,而美军第5步兵团第1营却始终未能攻下这座高地。由于第24步兵团此时很不稳定,基恩将军只得命令思罗克莫顿中校将E连(唯一的团属预备队)沿着咸安公路向北调至第24步兵团的防御地带,以确保第5团战斗队右翼的安全。E连连长威廉·康格上尉每天晚上在阵地上都能收容到从第24团那边被打散的部队,第二天清晨再把他们送回原部队。连海军也参加了这一地段的防御战斗,停泊在南面近海上的驱逐舰每天晚上都把探照灯对准西北山上的低云,把它照得通明。几乎总有一艘驱逐舰停在阵位上,以六门5英寸的舰炮火力支援地面部队的战斗。一名空中炮兵观测员通过射击指挥中心的协调引导着舰炮火力的射击。
9月7日,北朝鲜军队实施的一次进攻再次将南朝鲜及美军部队赶出“战斗山”。美军第25师命令德乔中校夺回高地。在此之前,德乔刚刚实施过反击作战,通过第24步兵团的后方地域打到咸安城边,此时又带领他的第27步兵团第3营为这个任务做各种准备。第24步兵团的K连及B连也将随之出发,一旦第3营攻占了山头,便接管阵地。9月7日、8日和9日这三天,第3营不断向“战斗山”发起反冲击。9月9日,威廉·米歇尔上尉率领I连打到山顶,与北朝鲜军队展开肉搏战,随即,L连也冲到山头。但据壕固守的敌军又将这两个连击退到山坡。大约有两个连的敌军固守着山头,另有两个连的兵力保护其侧翼安全。在这三天的战斗中,德乔的第3营伤亡惨重。9月9日下午,美军反击部队撤至位于“战斗山”以东1000码处的美方于9月7日夺回的一座高地上。美军火炮、迫击炮及飞机的火力轰击着“战斗山”。正当双方处于这种对峙僵局之时,第25师发来命令,要该营撤至马山附近。
鉴于第27步兵团第3营于9月8日至9日进攻后没有能守住高地,第24步兵团团长科利上校于9月9日晚决定放弃进攻企图。他命令第24步兵团K连及第65战斗工兵营C连于“战斗山”以东较低的一座高地上构筑工事。在高地四周布满铁丝网及雷场,校准的火炮及迫击炮火力封锁着敌人接近阵地的所有道路。他打算用炮兵及迫击炮火力将敌人遏制在“战斗山”上。在以后几天的晚上,“战斗山”上的北朝鲜军队多次对东面高地上的美军阵地发起进攻,但都被击退。这样经过一个月的连续战斗,北朝鲜军队终于攻占并守住了“战斗山”山头,但美军第24团及所属炮兵的防御火力却将敌军遏制在那里,使其无法利用这个制高点。
拿下“战斗山”后,北朝鲜军队又开始攻打笔峰。笔峰比“战斗山”高250英尺,位于“战斗山”东南1空哩处。9月4日拂晓前,400至500名敌军开始攻打美国第24步兵团布署在笔峰上的I连及L连。美军L连尽管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但由于临阵逃脱的人数增加,总兵力由100人最后减少到40人。多亏了该营新任营长梅尔文·R.布莱尔少校的坚定指挥,才使得这些人继续留在阵地与敌战斗。后来,布莱尔与L连的所剩部队撤到了笔峰山顶的I连阵地,却发现仅受到敌人轻微进攻的I连已经撤离了高地。躲在山间小路旁的一名北朝鲜受伤的狙击手一枪打中了布莱尔的大腿。布莱尔拒绝撤离火线。但由于同他一起坚守阵地的人数太少,他无法守住笔峰。最后,阵地丢失。
第25师的危机刚过,沃克将军便于9月7日电令该师在24小时内免除第5团战斗队的作战任务。大邱以北持续的危机迫使沃克不得不将其预备队集结在那一地区。当晚,第27步兵团第1和第2营自南江战场调来,接防马山前线的第5团战斗队。9月9日15时,米凯利斯上校接替了该团防区的指挥。第27步兵团第3营当天停止了对“战斗山”的反击,归建该团,并于9月11日部署在马山防线的南端。与此同时,第5团战斗队于10日开赴三浪津,最后一辆装满部队的军列于第二天16时离开马山。一到达三浪津,该团即转为第8集团军预备队。
大约在北朝鲜军队对釜山防御圈发起的进攻被击退、第27步兵团接防马山以西第5团战斗队的时候,“啤酒问题”突出起来,引起了美军在朝参战部队的强烈反应。以前,啤酒和糖果、香烟一样,都是免费提供给美军士兵的,而且以拨款经费购买,经常发给士兵,作为食品给养的一种补充。然而,在美国国内,却有许多戒酒组织、教会、社会团体及个人反对向士兵发放啤酒。甚至美国国会也发生了这种争执。有位赞成免费供应啤酒的议员说:“朝鲜国的水质比子弹更加有害!”国会的压力迫使美国陆军通过远东司令部宣布:从9月13日起,停止对美军免费供应啤酒。当时,陆军的典型反应是:“那些组织,无论叫什么名字,跟我们毫无关系!我们在这里打仗够苦的了,喝罐儿啤酒有什么关系!”但从那时以后,第8集团军只好用非拨款经费自购啤酒,而且只能在小卖部发放。
自从美军第25师参加朝战以来,有件事一直使基恩将军大伤脑筋,8月至9月初在马山进行的防御战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了,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件影响到第8集团军的问题。该师的两个团(即第27及第35步兵团)在朝战中打得都很好,但该师的第三个团(即第24步兵团)却并非如此。自7月份在尚州地区参战以来,虽然也有例外,虽然也出现过一些个人英雄事迹,但总的说,这支由黑人士兵组成的团一直打得很糟。该团的这种不牢靠性表现在8月份“战斗山”的战斗中。当时,8月31日夜,面对着敌人的强攻,两营的部队纷纷弃阵而逃。四天后的一次夜战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再次表现出这种怯懦气质。基恩将军通常都把另外两个精锐团部署在师防线的重要地段,但第24团仍构成了师防线中的薄弱环节,随时有可能被敌军突破,给全师甚至可能是整个集团军带来灾难。第8集团军及第25师常常把最有能力的军官配给第24团,以加强领导,但仍解决不了问题。
9月1日至5日,敌军在第24步兵团防御地段实施突破后,基恩将军感到必须想出一个彻底的解决办法。9月9日,他向沃克将军建议:立即解散第24步兵团,将其部队拆散后按一定比例补充给美军在朝参战的陆军部队。基恩将军在提出这些建议时说(摘录):“经再三考虑,我个人认为,第24步兵团已在战斗中表明它不可信赖,不能完成作为步兵团应担负的战斗任务。”该团几乎所有的军官都同意基恩将军的看法,许多黑人士官及士兵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沃克将军并没按基恩将军的建议去做,因为当时有许多要考虑的因素,似乎不便做出这样的决定。
正当南部釜山防御圈的战斗在激烈进行之时,一支新的令人不安的部队出现在遥远的北方。在东京和华盛顿,美***事领导人正研究他们收到的报告,报告说中***队正向北调动并在鸭绿江对岸集结兵力。这时发生的另一事件更加明确地预示着北面的暴风骤雨即将来临。9月4日,一架印有红星标记的双引擎轰炸机从黄海海面一支联合国海军特混舰队的一艘护卫舰上空飞过。当时,这支特混舰队正在朝鲜西海岸以外大约“三八”线附近的海域游弋。这架轰炸机继续向特混舰队的中心飞去,并向一架联合***的战斗巡逻机开火。该巡逻机立刻还击,将轰炸机击落。特混舰队的一艘驱逐舰将这架轰炸机的一名飞行员尸体打捞上舰——发现他竟是苏联武装部队的一名军官。
9月中旬,第8集团军与南朝鲜陆军仍在釜山防御圈的各处与北朝鲜军队作战。经过两个星期朝鲜战争最激烈的战斗之后,他们好不容易击退北朝鲜在各主要方向上的攻势,即:东部浦项周围和庆州走廊;中部通往大邱之道路;南部龙山一带和通往马山的道路。釜山防御圈的战斗将会继续下去。这一点毫无疑问,因为那里的问题并未了结。
但此时压倒一切因素(不论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令人鼓舞的还是令人不安的)、对9月中旬的朝战产生巨大影响的乃是:人们了解到——此间,这一消息已在入朝联合***部队中广为流传——将在敌后实施的两栖登陆作战已指日可待。
登陆的日期为9月15日。
更新于:4个月前
军事地图基本符号
军事地图基本符号作者:Roy E. Appleman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兵种符号防空炮兵(Antiaircraft Artillery)装甲战斗群(Armored Command)集团军航空部队(Army Air Forces)炮兵,防空、海岸炮兵除外(Artillery, except Antiaircraft and Coast ..
重大问题·第三十九
重大问题·第三十九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应该掌握足够的预备队。它虽然只有一次成功的机会。但是一旦遭受失败,却能应付自如。而孤注一掷的作战计划,则是一场赌博。——欧文·隆美尔《非洲之战..
第10军进军鸭绿江·第三十八
第10军进军鸭绿江·第三十八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孙子兵法》 一、南朝鲜第1军袭击沿海公路 第10军10月26日在元山登陆之后,已经在兴南北边的南朝鲜首都师..
敌后游击战·第三十七
敌后游击战·第三十七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不要立即进入这样危险和困难的地方,但只要路程不很长,就可以在向导带领下通过最容易的道路进入这样的地区,因为,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最容易的路即最短的路。——色诺芬..
第8集团军坚守清川江桥头堡·第三十五
第8集团军坚守清川江桥头堡·第三十五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战争艺术的精髓就在于坚持到底,克敌致胜。——威灵顿公爵 一、江北的行动 11月2日,星期一,是第8集团军指挥所及其下属部队令人激动又有些混乱的一天,要..
云山·第三十四
云山·第三十四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血腥的交易就此而告终——荷马《奥德赛》 十月底,云山和温井地区上空弥漫着巨大的烟雾。这些烟雾预示着什么?这一带的人都看到。当第99野战炮营C连连长杰克·保尔特上尉率领部..
中国军队介入·第三十三
中国军队介入·第三十三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孙子兵法·虚实篇》 10月底,远东战区总部改变了以往将南朝鲜军队完全附属于美军建制的作法,即把..
抵达郑村河·第三十二
抵达郑村河·第三十二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这只是常识:真正的战争理论来源于真正的经验教训,真正的经验教训来源于真正的事实,真正的事实来源于科学的探索。——利德尔·哈特《拿破仑精神》 一、对肃川和顺川的空..
攻占平壤·第三十一
攻占平壤·第三十一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与历史和原则一起见鬼去吧!究竟是什么问题?——煦逸话福纳霍德之战 一、后勤情况 第8集团军是在后勤支援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对北朝鲜发起进攻的。它所得到的后勤支援只是最低..
第8集团军和第10军进入北朝鲜·第三十
第8集团军和第10军进入北朝鲜·第三十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敌人所去之处,我军亦应前往。——尤利塞斯·S.格兰特致哈利克(1864年8月1日) 一、第8集团军越过三八线——金川袋形阵地 10月5日,第8集团军发布作战命..
全胜之谋·第二十九
全胜之谋·第二十九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宁可弃地,不能分兵。——冯·施利芬 仁川登陆成功和第8集团军突围釜山之后,很快就出现一道难题。那就是联合国部队要不要越过三八线。美国政府高层人物就第8集团军的尔后..
追击和扩张战果·第二十八
追击和扩张战果·第二十八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敌人一旦溃逃,即可追击,最好的办法是虚张声势。……不停顿地实施攻击,向前推进,穷追不舍。此时,任何机动样式均可使用,倘若谨小慎微,则一事无成。——莫里斯·..
突破釜山包围圈·第二十七
突破釜山包围圈·第二十七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战术的依据是武器威力……战略的基础是运动……运动有赖于补给。——富勒:《格兰特为将之道》 仁川登陆使美国第10军处于敌之后方。同时,第8集团军准备在全线发起总..
攻占汉城·第二十六
攻占汉城·第二十六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承蒙上天保佑,我军高举代表人类希望与力量的大旗——联合国的大旗,一举解放汉城,这座古老的城池。——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950年9月29日于汉城) 强渡汉江定于9月20日。..
仁川登陆·第二十五
仁川登陆·第二十五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战争的历史证明,一支军队被摧毁,十有八九是由于补给线被切断了。……我们要在仁川登陆,我们要粉碎他们(北朝鲜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将军要在敌后实施两..
北朝鲜部队在南线的突破·第二十三
北朝鲜部队在南线的突破·第二十三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准确了解地形,可以有条不紊地部署部队,进行战斗。对于一位将军来说,熟悉地形犹如步兵熟悉步枪,几何学家熟悉数学公式一样重要。——腓特烈大帝《给将军们..
釜山防御圈之战·第二十二
釜山防御圈之战·第二十二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每场大的战斗犹如潮水一般,或转向失败的低潮,或转向胜利的高潮,都有一个转折点。——海军上将查尔斯·特纳·乔伊 对于大多数参加过1950年9月初釜山防御圈战斗的人..
八月集结,九月凶兆·第二十一
八月集结,九月凶兆·第二十一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军队的突击力,犹如各种机械系数的总和,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当你准备战斗时,要集中全部力量,不得有丝毫疏忽;一个营通常能够决定胜员。——拿破仑 一、八月..
马山西面的僵局·第二十
马山西面的僵局·第二十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在战争中,重要的事件往往起因于不重要的因素。——尤利乌斯·恺撒·《高卢战记》 敌人在洛东江突出部突破了釜山防御圈,迫使沃克将军从“基恩特遣部队”中撤出第1暂编..
大邱前线·第十九
大邱前线·第十九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战斗结束后(甚至就在第二天),在各方面情况还没有汇总之前走访部队,询问任何一个士兵、任何一个高级或基层军官战斗进行得如何,他们会告诉你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你就..
争夺通向釜山的东部走廊之战·第十八
争夺通向釜山的东部走廊之战·第十八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我只能建议防御的一方不要企图面面俱到而过分分散兵力。——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 在敌人即将突破洛东江突出部时,沃克将军在东部也遇到麻烦。北朝鲜军..
洛东江突出部初战·第十七
洛东江突出部初战·第十七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火力的不断增强对战术防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与以往相比,防御可以更有效地达成其根本目的,即削弱攻方的力量,避开其锋芒,杀伤其有生力量,以改变敌我双方力量..
美军首次反击——基恩特遣部队·第十六
美军首次反击——基恩特遣部队·第十六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应当在和平的环境中练就激烈战斗所需要的一切。——韦格提乌斯《罗马军制》 敌人自西沿着晋州-马山走廊向釜山推进,迫使沃克将军把当时到达朝鲜的所有..
构成釜山防御圈·第十五
构成釜山防御圈·第十五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每当我听到别人谈起防线时,我总认为我在听他们谈论中国的长城。好的防线是大自然的作品,好的防御设施是正确的部署加上勇敢的士兵。——莫里斯·德·萨克斯《战争艺术..
封锁通向马山的道路·第十四
封锁通向马山的道路·第十四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还有一种绝对的武器……唯独这种武器能够非常有效地作战,在人类生存战斗的地方它能够占领每一寸土地,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酷热或严寒,沙漠或森林,高山或平原,..
第8集团军西翼受敌·第十三
第8集团军西翼受敌·第十三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对我——一名军人来说,实际战争中最微不足道的细节比世上所有的梯也尔与约米尼的教诲都更有启发。他们无疑代表国家首脑和军队统帅说话,但决不可能告诉我我想知道..
战线南移·第十二
战线南移·第十二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只有靠你自己来保持供给畅通。你没有食物也能生存,但没有弹药却难以持久。——沃尔顿·H.沃克中将致霍巴特·R.盖伊少将(1950年7月于朝鲜) 一、盈德与东海岸走廊 正当锦江..
大田·第十一
大田·第十一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水罐正因为经常拿到井边才最后被摔碎的。——古斯塔夫二世 北朝鲜的两个师此刻已经渡过锦江,准备进袭大田城。第3师离城较近,正从西北方向进逼。公州论山地区的第4师在城西北和..
锦江战线的灾难·第十
锦江战线的灾难·第十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不断地操练可以造就优秀的士兵,因为它使士兵具有履行军事职责的资格,由于逐渐养成了刻苦的习惯,他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藐视危险。从疲劳过度到休息使他们衰弱下去。他们..
第8集团军负责作战指挥·第九
第8集团军负责作战指挥·第九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整个作战好象是一部摩擦力极大的复杂机器在运转,因此,纸上谈兵非常容易,战场实施却须尽极大努力。——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7月6日前已有消息说,麦..
在中部山脉与东海岸·第八
在中部山脉与东海岸·第八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他以为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勇敢的,而没有认识到:军队的勇气必须日日更新,因为任何事物都没有象勇气一样如此多变,一位将军的真正技能就在于他懂得如何用他的气..
从平泽到乌致院的阻滞行动·第七
从平泽到乌致院的阻滞行动·第七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任何忠告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程度,即一下子使那些原先的坏人在听讲之后就变为好人;它肯定不能使早先没有射箭实际经验的人立即变为优秀射手;它既不能使持长矛..
美国地面部队参战·第六
美国地面部队参战·第六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朝鲜海峡对面的日本正发生重大事件,将很快影响到朝鲜的局势。6月30日,..
北朝鲜军队渡过汉江·第五
北朝鲜军队渡过汉江·第五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军队的性质由它所处的社会文明性质而定。——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拿破伦的幽灵》 一、1950年6月美军在远东的部署 战争开始时,美军地面作战部队由10个师、1..
美国与联合国的反应·第四
美国与联合国的反应·第四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由此可见,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北朝鲜越过边界进攻南朝鲜的正式消..
入侵三八线以南·第三
入侵三八线以南·第三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因此,希望和平的人应该做好战争的准备;希望胜利的人应该不辞辛劳地训练自己的部队;希望成功的人应该按作战原则去打,而不是碰运气。任何人都不敢冒犯或侮辱战斗力明显..
南北朝鲜的军事力量·第二
南北朝鲜的军事力量·第二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不只是斯巴达涌现战士……只要有人传授兵法,所有的国家都会产生。——尼科洛·马基雅弗利《言论集》 北朝鲜人民军从一开始就处于苏联人的监督之下。最初是由保安部队..
朝鲜概况与冲突背景·第一
朝鲜概况与冲突背景·第一作者:罗伊·E·阿普尔曼·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南至洛东江北至鸭绿江·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人们不应忘记……地球是圆的,“条条道路通罗马”。——沃尔德马·厄尔弗思《奇袭》 在地球上鲜为人知的地方发生极其重要的事件,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远离这..
停战迹象·第二十二
停战迹象·第二十二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5月底,范弗里特将军建议在敌后开辟战场,他要求李奇微将军允许他在朝鲜的东海岸登陆以围歼中国和北朝鲜的大部分军队。大致上,范弗里特是想要实施一场类似“铬铁作战”的行动,..
新方向,新政策·第二十一
新方向,新政策·第二十一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当国防组织内部的争论白热化而最终以麦克阿瑟的罢免而告结束时,前线形势也不断紧张起来。敌人在3月和4月份被李奇微打退后,这时他们就象一根巨大的被压缩了的弹簧,显然随..
麦克阿瑟的罢免·第二十
麦克阿瑟的罢免·第二十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在杜鲁门总统突然解除了麦克阿瑟将军的一切军事指挥权之后,重心就从军事行动转开了。总统是在与他的主要军职及文职顾问进行了五天的商讨之后作出这一决定的。总统的行动在4..
十字路口·第十九
十字路口·第十九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虽然第8集团军1951年2月底取得胜利后使战争的形势再度变得对联合国军有利,但还不能认为这就标志着最终的胜利,充其量也只能是预示当时在朝鲜作战的敌军不能把第8集团军赶出半岛而..
政策探讨·第十七
政策探讨·第十七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麦克阿瑟将军经常提到的改变政策,包括总统作出是否对中国采取某些特别军事行动的决定。麦克阿瑟将军是在12月份与柯林斯将军会谈中第一次提出这种建议的。他在担任朝鲜司令官的整个..
危难之际·第十六
危难之际·第十六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增援的前景 12月6日,麦克阿瑟将军曾提请柯林斯将军注意,除非在一个合乎情理的期限内提供实际援助,否则他在朝鲜的部队即应尽可能迅速撤出。柯林斯当时答复说,麦克阿瑟不能期..
面临新的困境·第十五
面临新的困境·第十五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干涉 第8集团军按预定计划于11月24日开始向前推进。他们所遭到的抵抗是中等程度的,在26小时里,就前进12英里。麦克阿瑟的情报部长威洛比将军于11月26日颇为自信地预测说,..
胜利之门·第十四
胜利之门·第十四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中国人在10月底和11月初挑起的事端引起了美国情报专家们的种种推测。中国人仅仅是为了顾全面子,为了进行恫吓呢?还是真地打算派遣他们庞大的军队把麦克阿瑟的联合国部队赶出去呢?..
中国出兵·第十三
中国出兵·第十三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中国军队行动 在麦克阿瑟或华盛顿官员都毫无所知的情况下,中共政府已经于10月14日开始派遣步兵师进入北朝鲜。从10月14日到11月1日,中共第四野战军大约有18万人的部队跨过鸭绿..
胜利的预兆·第十二
胜利的预兆·第十二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新的前进计划 麦克阿瑟将军从威克岛一回来就积极行动起来,以推动其胜利即将来临的预言实现。尽管敌人的水雷妨碍了第10军登陆,但麦克阿瑟还是在东线、西线及中西部前线把部..
侵入北朝鲜·第十一
侵入北朝鲜·第十一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10月1日中午,麦克阿瑟将军在东京通过电台广播了向北朝鲜总司令发出的要他投降的敦促书,但未得到答复。这样看来,要摧毁北朝鲜军队的残余和共产党政权,除了派出联合国军进入北..
越过“三八线”:决定与计划·第十
越过“三八线”:决定与计划·第十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形势在变化 事实戏剧性地证明麦克阿瑟将军坚信“铬铁行动”会取得成功是正确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舰炮和空军的强大火力支援下,于九月十五日向仁川发起突击,..
铬铁行动:兵力·第九
铬铁行动:兵力·第九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推动麦克阿瑟作出在仁川两栖作战的冒险计划的,是希望、荣誉和诺言。在他制定计划的任何阶段,他都没用将来需要的士兵和枪炮。而且,参谋长联席会议经常告诫麦克阿瑟,鉴于美国..
铬铁行动:酝酿与计划·第八
铬铁行动:酝酿与计划·第八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还在美国军队与北朝鲜军队于乌山第一次交火前,麦克阿瑟已经下决心对敌人采取一次两栖突袭行动。7月2日,他向华盛顿请求一支海军陆战队团级战斗队。第二天他为两栖登陆艇..
盟国的援军·第七
盟国的援军·第七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统一指挥的形成 早在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之前,一些国家就已经向美国提供用于朝鲜的军事援助。最初提供的援助于1950年6月28日来自(英国)。当时英国政府宣布,为支持南朝..
恢复信心·第六
恢复信心·第六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1950年6月,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措手不及。政府几乎没有可以立刻投入使用的兵力,也没有在朝鲜作战的计划。在二次大战后的岁月里,美国领导人曾制定过一些对付共产党侵略的政策和原则..
紧急的情况,紧急的措施·第五
紧急的情况,紧急的措施·第五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杜鲁门总统派遣美国地面部队抵抗北朝鲜人的决策,虽然做得及时,但未免有些勉强。北朝鲜人把美国对其城市、交通线和部队的空中打击置之度外,不顾美国海上力量对其海岸..
共产党的挑战·第四
共产党的挑战·第四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1950年6月25日凌晨41时,——在华盛顿特区,也就是1950年6月24日下午3时,北朝鲜军队入侵南朝鲜。在黎明前的黑暗之际,共产党军队不宣而战,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越过“..
国防力量与美国陆军·第三
国防力量与美国陆军·第三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不言自明,每个国家都会在它们刚刚赢得战争后,准备下一次战争。美国除了把苏联作为主要对手外,它在1946年到1950年所追求的目标显示了它对这个理论的相信程度。在这些年中..
南北分裂的局面·第二
南北分裂的局面·第二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美国占领南朝鲜 1945年8月13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指定麦克阿瑟将军在美国负责的区域内,接受日本军队投降,其中包括朝鲜南半部。 麦克阿瑟将军正处军事生涯的光辉顶点。他是..
朝鲜历史简介·第一
朝鲜历史简介·第一作者:詹姆斯·F.施纳贝尔·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战争爆发前后·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苏联支持的北朝鲜政府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措施,未能降服南部邻居,遂于1950年6月25日入侵大韩民国,美国与其他联合国成员国前去支援南朝鲜人,从而爆发了一场为时三年的战争,美国..
ARMISTICE AGREEMENT
ARMISTICE AGREEMENT作者:Walter G. Hermes ·美国出自————《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停战谈判的帐篷和战斗前线·第一卷》出自————《战争通史》 COMMAND,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SUPREME COMMANDER OF THE KOREAN PEOPLES ARMY AND THE COMMANDER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S, ON THE OTHER HAND, CO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