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的一代·第二十四

繁体

超音速的一代·第二十四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

出自————《空中战争大全》

出自————《战争通史》

  1947年10月,美国空军的查尔斯·耶格尔少校成为第一个飞得比声音还快的人。十年以后,已有九种超音速歼击机在美国和苏联服役,马赫数、甚至马赫数3的歼击机和轰炸机也已经开始订购。让飞机飞得越来越快似乎是合乎逻辑的事,直至战斗经验清楚地暴露了单纯追求速度带来的缺点,人们方才提高了认识,但也并不是完全放弃了对速度的要求,而是更多地注意机动飞行能力和机上设备。其结果便是许多令人兴奋和效果良好的超音速飞机的问世。它们的价值在越南、中东和印巴战争中,以及在世界各国空军的日常任务中,都得到了肯定。

   喷气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冲破了活塞式发动机和螺旋桨给飞行速度带来的限制。此后可能达到的速度显然没有上限,虽然当时在飞行速度超过音速的大约十分之九时(马赫0.9,或空中时速约为595英里时)出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困难。当速度大于这个数值时,出现的激波使阻力迅速增大,以致要想进一步提高速度就需要发动机有更大的推力。更重要的是,激波能使气流变得非常紊乱,致使飞机抖动,操纵困难,以及出现诸如机翼下沉、机头往下栽或在爬高时自动上仰之类讨厌的症状。人们花费了多年的时间方才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查尔斯·E.“查克”·耶格尔少校是当时新成立的美国空军的一名试飞员,他于1947年10月14日驾驶一架贝尔X-1火箭飞机创造了马赫1.06(略快于音速)的记录,使他的名字载入航空史册。不过这是一次很艰难的飞行;超音速歼击机显然不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此后六年的进展是很快的。苏联有可能已在这时实现了超音速飞行,但详细情况从未公开报道过。我们只知道美国空军和海军双方当时在竞创速度记录方面展开了竞争。贝尔X-1型机的时速达到了967英里,从而为后来达到马赫2的X-1A和X-1B型机的制造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在1951年年底前,美国海军的道格拉斯D.558-Ⅱ型空中火箭式的速度超过马赫1,达到1.38,接着,在1953年又超过马赫2(约1,350英里/小时),而美国空军的贝尔X-2型机则试图达到甚至更大的速度,在最后一次非凡的飞行(可惜的是飞行员在此次飞行中丧生)中,它的速度竟然达到马赫3.2(时速2,094英里)。X-2型机基本上是用耐高温的不锈钢制造的,因此它能承受高速飞行时产生的高温,此种高温能使铝合金变得十分脆弱。速度达到马赫2时,机身温度就会超过100℃;某些部位可高达200℃。速度为马赫3时,某些部分的温度也许会高达500℃,此时金属几乎被加热到暗红色。五十年代使用的是钢,然而今天却有可能使用钛合金了,其强度与钢差不多,而重量则不到钢的一半。

   制造高速飞机的费用剧增

   不管用什么样的材料,超音速飞机的机体结构毕竟与亚音速的截然不同:机翼必须薄得多;关键因素是厚弦比,即机翼厚度与从机翼前缘至后缘的距离之间的比率。拿活塞式飞机来说,轰炸机的厚弦比大概是百分之十七,歼击机是百分之十四;但对超音速飞机来说,厚弦比就很难超过百分之五,即机翼厚度只有翼弦的二十分之一或更小些。就一般形状的机翼而言,这就是说它的最大厚度只有几英寸。飞机设计师必须设计出一种新型宽大机翼的超音速飞机。超音速飞机的机翼不是向两侧伸出得很远,而是趋向于粗短,前后缘之间的距离增大(翼弦较大)。办法之一便是将机翼基本上做成三角形状,前缘的后掠角较大,这样翼根就在从机头到机尾的机身上占了很大一部分。还有的超音速机翼干脆就制造得直而短。总而言之,结构必须十分新颖,其很厚的蒙皮须经过大型铣床的精密加工,大部分部件采用精细的蜂窝结构,或者选用在酸洗槽内经过化学处理制成一定形状的金属薄板。超音速飞机的造价显然将十分昂贵,许多国家都怀疑是否有力量大批购买超音速的军用飞机。

   超音速飞机的发动机价格也飞涨起来。它们的推力要比早期喷气歼击机的大得多,要求有加力燃烧室的更大的发动机(就是向喷管另外喷入燃油使推力增大百分之二十五至七十)。使用加力燃烧室还要求有一个结构复杂的推进喷口。早期喷气机的喷口只是一个普通的开口,而超音速飞机的喷口则是由许多复杂的大型部件组成的,这些部件在极高的温度下仍能工作;喷口在低速飞行时能关小,带加力作全速飞行时能打开,后来生产的超音速飞机对发动机的剖面形状作了改变,使主发动机周围还有副气流通过。在1950年的时候,有人还对超音速飞机在部队的一般飞行员手中是否安全这个问题表示怀疑。超音速飞机需要专门的机场吗?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能飞行吗?美国人逐渐找到了答案。

   向超音速的空军发展

   到1950年时,一些大国势在必行地都在朝着建立一支超音速空军的方向发展。1952年,美国空军不但订购了一种超音速歼击机,还订购了一种超音速轰炸机;美国海军也订购了一种超音速歼击机,并正在使用蝙蝠形机翼的天光式歼击机,这种飞机开始时因为缺乏合适的发动机而没有能够超过音速。在苏联,米格-19即将开始飞行,另有三种超音速歼击机也已列入订货计划。英国则正在制造一种后来发展成为歼击机的超音速研究机。超音速飞机的研制工作在瑞典和法国也在进行之中。

   1953年,米格-19昼间歼击机的原型机超过了音速,北美公司的F-100超级佩刀式在其初次飞行时也超过了音速,F-100乃是美国空军歼击机中编号一百以上的第一种飞机。1954年,美国海军的天光式安装合适的发动机以后,首次飞行便超过了音速。另一种舰载歼击机、沃特公司的F-8十字军战士式也在1955年的初次飞行时超过了音速。到1957年时,美国和苏联已经装备了九种超音速歼击机,速度为两倍音速的B-58盗贼式轰炸机也已顺利地进入了试飞阶段。成绩之大令人惊叹,但更大的进展还在后面。有几种更先进的歼击机和轰炸机将以马赫2(即两倍音速)的速度进行飞行,而且已经为生产下一代能够以马赫3(时速二千英里)飞行的作战飞机签订了合同。在速度为马赫2的飞机中,有洛克希德公司生产的F-104、共和公司的F-105雷公式,联合兀鹰公司的F-106三角标枪式、麦克唐纳公司的F-4鬼怪式、闪电式,幻影Ⅲ、萨布35天龙式、米格-21以及苏联的几种不大为人所知的歼击机。速度为马赫3的飞机有北美公司的B-70大型洲际轰炸机和F-108轻剑式截击机。使飞机飞得越来越快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了加强对超音速飞机的研究,美国购买了三架高速火箭飞机的样机,实际上是一种有人驾驶的火箭。北美公司的X-15可跃升到离地球69英里以上的空间,其飞行速度竟超过6个马赫数,时速大于四千英里。

   飞机的速度提高得从来没有如此之快。从1955年到1960年,使用中的歼击机的最大平飞速度从650增加到1,650英里/小时,平均每年增加200英里/小时,主要是因为涡轮喷气发动机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机体结构也有了相应的改进。与此同时,还须作出很大的努力,使超过音速很多的飞机能与现有的机场相适应。机翼需要有先进的大升力装置,如前缘缝翼(或绞接式前缘襟翼)和高效的后缘襟翼,它们由于受到从发动机增压器导管中“吹”出的高压热空气的影响,效果往往可提高一倍以上。

   迅速后退的一步

   襟翼区附面层吹除乃是附面层控制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使气流平稳地贴着飞机运动,而不致分离成为无法控制的紊流。超音速飞机需要它的帮助,因为边缘锐利的薄型机翼所产生的升力除在高速飞行时外是不足以支持飞机的重量的。气流在低速时容易出现分离现象,而襟翼区附面层吹除便是防止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高压空气以大约相当于声音的速度通过位于襟翼前面(有时候位于机翼或尾翼前缘的后面)的细缝。很薄的一层高速气流在金属表面上部通过时能将其余的气流吸下去,使机翼在低速时能产生大得多的升力。唯一的缺点是发动机必须保持大功率工作状态,因此巨大的推力肯定会影响飞机的着陆,发动机为提供大量所需的气流还会损失部分推力,从而使飞机在起飞或进场失败需要复飞时的加速性能变差。襟翼区附面层吹除也使飞机在停车着陆时比以往危险得多,因为当发动机关车后飞机必须以比平常大得多的速度进场,否则就会象一块砖头一样从空中掉下来。

   襟翼区附面层吹除只不过是使超音速飞机的造价昂贵的许多因素之一。早期喷气歼击机的价格在五万至十万英磅之间,而超音速飞机的价格则在五十万英磅以上;此外,由于超音速飞机需要消耗大量燃油和拥有一支庞大的工程机务队伍,所以使用这种飞机的日常费用也比一般飞机的大得多。超音速能力的获得显然也会有所失;从许多方面来说,超音速飞机似乎还是一种倒退。它的一个优点是速度快,然而即使这个优点,除了使它能够赶上敌机(或摆脱敌机)以外,用处显然也不大。至于缺点却是很多的。最大的一个缺点是价格昴贵,还有就是因燃油消耗为一般飞机的三倍所带来的后勤保障问题。

   另一个缺点是超音速飞机必须高速起飞和着陆,因此需要有一条很平整的长跑道。根据1960年的记录,超音速飞机能用的跑道长度应为用作试飞的最短跑道的将近两倍。跑道上须安装应急拦阻装置以防高速飞机冲出跑道。事实在于,即使在一万英尺长的跑道上,飞机撞入拦阻装置的事故仍经常发生;只有当跑道长度增加到12,000英尺时,事故才能避免。除此以外,大部分新型歼击机的高压轮胎要求有较厚的水泥道面,而空军部队则希望能在基本平整而长度只有几百码的草地或坚实的地面上安全起降。此种希望变得空前地迫切起来,因为陆军的集团军配备有数以千计的火箭炮弹和战术导弹,每一枚都能使普通的机场变得无法使用。

   超音速歼击机作战

   超音速歼击机于1958年在黎巴嫩上空和金门(在中国大陆的近海)附近参加了局部地区的零星作战;1962年,超音速的侦察机在古巴上空活动频繁。过后不久,超音速截击机往往奉命升空去检查不在飞行计划之内的不明飞机。这些来路不明的飞机通常遂行的是危险的电子侦察任务,由苏联和美国派出,也许还有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在这些“刺探军事秘密”的飞机中,有些只是在陆上边境线己方的一侧飞行,有些则在公海上飞行。海军的大部队象磁铁一样吸引着它们。虽然它们携带的是成吨的电子设备而不是炸弹,但是必须对它们进行拦截和识别,它们的使命之一实际上便是测试对方防御部队的战备情况。既然如此,所以自六十年代初期起,超音速歼击机已经从陆上或母舰上进行过好几十次的紧急起飞,去监视这些好奇的来客。西方用来遂行此种任务的歼击机,主要有皇家空军的闪电式,美国海军飞皇家海军或皇家空军的F-4鬼怪式以及美国海军的F-8十字军战士式。这种拦截任务使得大批超音速截击机部队经常处于高度战备状态,保持一部分飞机随时能够紧急起飞,去遂行也许会成为一场殊死战斗的任务。

   第一次使用超音速歼击机的大规模战争发生在越南。美国投入这场冲突的第一支作战飞机分队是1962年空军派去的一个F-105歼击轰炸机中队。印巴之间的交战最初是发生在1965年,1970年又发生了一次。这两个国家都使用了许多超音速飞机。印度空军使用的有印度制造的亚音速蚊蚋式、HF-24风神式和米格-21(二者都是在印度制造的)以及较大的苏-7歼击轰炸机。巴基斯坦空军使用的有米格-19(购买中国制造的),旧的F-104战斗明星式以及新式幻影ⅢEP型全天候歼击轰炸机。

   人们在激烈的作战中懂得了许多东西。其中之一便是超音速的作用并不大,因为很少有哪一个飞行员曾经在作战飞行中超过音速。在遂行低空对地攻击的任务中,几乎没有飞机能够超过马赫数1,即使能够也是很勉强的。而在空中格斗中,只有在时速不超过500英里的中等速度的条件下,飞机才能做剧烈的机动飞行动作。所以,米格-21,F-104和幻影式等富余的速度潜力并没有用上。相反地,倒是较老式的米格-19取得了很好的战果,因为它结构坚固,航炮的口径大,它的炮弹装药要比幻影式同口径(30毫米)航炮的多得多。印巴战争还进一步表明(如果需要证明的话),原以为飞起来很危险的F-104却能在困难条件下安全地进行作战。它的翼载荷比任何一种飞机的都大,然而巴基斯坦在头十年中仅损失了三架:第一架碰上了被击中的印度飞机的碎片,飞行员被迫跳伞;第二架在扫射地面目标时未能及时拉起;第三架在一次剧烈的尘爆天气中着陆时失事。

   难对付的小飞机蚊蚋式

   突然之间马赫2的速度看来是没有多大的优越性了,而不掉速度的急转弯能力则成了十分重要的性能。超音速飞机需要发动机有强大的推力以克服最大速度时的阻力,也就是说在速度较低时发动机有大量的剩余推力。这就可以用来帮助飞机作持续转弯或其他机动动作,而不会掉速度。小巧的蚊蚋式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非常之好的。它装的是一台不带加力的小发动机,但却有很好的机动飞行性能,而且这种飞机的尺寸非常之小,很难将其击落。因此,超音速歼击机之间的首次实战表明,1950-1953年间想象的那种歼击机以1,500多英里的时速飞驰穿过天空的情景在近期内是不会出现的。相反,飞机需要的还是一些传统上的优良品质:良好的机动飞行能力,能承受战斗损伤的坚固结构,以及能够从前方的简易机场起降并仍能继续使用的能力,最后这一点决不可等闲视之。

   印巴战争中曾使用过极少量的空对空导弹,主要是响尾蛇式和与之相似的苏联制造的环礁式。交战双方的空军部队都使用导弹,这还是第一次,但在战术上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两种导弹的射程都很小,用法犹如射程延伸的航炮一样,优点是不必象航炮那样进行精确瞄准。

   可是,到1960年时,许多其他类型的空对空导弹已投入使用,使得歼击机的作战能力和战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早期的麻雀式、红头式、猎鹰式、法国的R.530以及苏联的几种空空导弹的射程都达到了十英里左右,因此,为避免被空空导弹击落,电子对抗措施开始变得甚至比飞行性能还要重要。与此同时,为免遭热寻的导弹的攻击,歼击机便设法屏蔽其热源,或使用热诱饵。在1967年6-7月以色列为先发制人而进行的那场“六天战争”中,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的截击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战争使用的歼击机大部分是超音速的,以色列飞机中战绩最好的是幻影ⅢCJ,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装备了大量的苏联飞机,例如米格-17、米格-21和苏-7。以色列空军在开始时对阿拉伯国家机场发动的粉碎性突击几乎将阿拉伯国家的歼击机中队全部消灭,然而由于阿拉伯国家已开始使用由苏联的雷达、数据传输线路和SA-2导线式导弹构成的一套完整的防空配系,以色列在空战中还是损失了许多飞机。

   没有动用战略轰炸机

   当1973年10月中东再次爆发战争时,交战双方都已拥有先进得多的防空系统了。以色列的防空系统主要是美国制造的,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则完全是苏联的。直到1972年6月,大批俄国技术人员和“顾问”一直在帮助阿联设置雷达站和导弹阵地并具体操作;但到1973年10月时,这些俄国人大部分已撤离,防空系统由阿拉伯军人操作。除SA-2外,阿联还有许多装备SA-3小羚羊式导弹的部队;步兵则装备了SA-7单兵携带的导弹。这种导弹尽管由于其战斗部小因而杀伤力不大,但是因为便于恐怖分子和颠覆组织使用,从而成为空中活动的一项新的威胁因素。1973年十月战争的结果清楚地表明,尽管大部分的空战是在阿拉伯国土上空进行的,但阿拉伯国家损失的飞机却比以色列的多得多。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引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最好在地面上消灭敌机,以色列空军在敌空军基地上空的活动就要比阿联飞机在以色列上空的活动积极得多。据目前所知,阿联空军相当庞大的一支配备苏制战略轰炸机的部队并没有出动,肯定没有对以色列国土进行过任何猛烈的袭击。

   1973年的十月战争除了再次证实空战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参战部队的训练水平、作战经验和士气的影响以外,还表明有效的电子对抗措施和对变化着的威胁迅速作出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歼击机和强击机携带的设备看来要比飞机所能达到的马赫数更为重要。即使早期生产的导弹,它们的飞行速度和急转弯性能也超过大多数的歼击机或强击机,所以试图在这些方面超过导弹是毫无意义的。另一方面,想方设法使导弹的制导或寻的系统失效却是十分有道理的;事实证明,即使象波音C-97同温层货船式那样笨拙的老式飞机,也曾作为空中电子对抗站发挥过重要作用,对阿拉伯国家的雷达进行探测、干扰、迷惑和使之发生畸变。

   今天,在电子飞红外线和诸如此类技术方面的能力似乎比拥有最快的飞机更为重要。印度、埃及、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和南斯拉夫都曾在五十年代企图自行设计和制造喷气式歼击机。印度和西班牙取得了有限的成功,分别成批生产了HF-24风神式和HA-200/220型,并装备了部队。南斯拉夫研制的海鸥式系列强击机已经达到了完全可以使用的水平,接着又开始和罗马尼亚合作研制一种新的喷气式作战飞机。其他国家的研制项目则都没有取得成果,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象阿根廷、巴西和澳大利亚这样一些先进的国家现在都不打算制造超音速作战飞机(仿制外国的除外)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制造用途也许更大和更为直接的多用途飞机。然而,数量众多的超音速飞机已在世界各国建立了声誉,这些国家中既有小国或穷国,也有设计这些飞机的技术先进的国家。

   瑞典的双三角形翼

   举例来说,英国唯一的一种自己研制的超音速飞机(手工制造的各种试验机除外)便是英国电气公司(自1960年起改为英国飞机公司)的闪电式。它那两台上下叠加的阿冯式带加力涡轮喷气发动机的配置方式很不寻常,最初型别的载油很少,后来增加了一倍,并发展成为一种多用途机,其单座型和并列式的双座型曾卖给中东国家。早期的闪电式使用火带式追踪导弹,而新型的闪电式则主要装备红头式相遇航向截击导弹。

   瑞典不寻常的双三角形翼的萨布35天龙式装有一台阿冯式发动机,这是一种完全依靠人工操纵的结构简单的昼间歼击机,装有航炮,于1958年开始使用。后来,经过好几种型别的改进,最后发展了一种设备齐全的全天候、多用途的改型,有些改型可发射瑞典制造的热寻的和雷达制导的猎鹰式导弹。这种改型一共生产了六百多架,其中的许多架卖给了丹麦和芬兰。

   法国的幻影Ⅲ型开始时也是一种简单的昼间歼击机,装有两门30毫米航炮或携带一枚早期的导弹,后来也发展成为一种全天候多用途飞机。买这种飞机的国家,比买其他型别的超音速飞机的国家都要多。最近出售的是幻影5型,这是一种减少了设备的价格低廉的型号,适合难是出现坏天气的国家使用。省下来的设备重量已被用来把载弹量增加到8,820磅,然而这却需要有一条很长的混凝土跑道。1973年,完全重新设计的第一架非三角形翼系列的F1投入服役。达索公司的另一种战术飞机是非三角形型的军旗式,这是一种舰载的强击机、加油机和侦察机,以后将由推力更大、载重更多且装有雷达和现代化导弹攻击电子设备的超级军旗式所取代。

   美国的第一种超音速歼击机F-100乃是由F-86发展面来的一种高级产物;它的后掠角更大(45°),载油量更多,装有一台推力为15,000磅的带加力的发动机(普赖特·惠特尼J57型)和四门新型的20毫米航炮。F-100的最大时速能达到800英里,后期型号增加了翼下外挂军械、自动驾驶仪(后期的自动驾驶仪能够自动拉起投掷核弹)和空中加油装置。F-100共生产了二千二百多架,它们的多用途性能使之在越南战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几百架F-100在其他国家的空军中服役,主要是北约国家。

   麦克唐纳公司的F-101巫毒式于1954年首次飞行,使观察家们大为惊愕的是此种飞机装有两台功率很大的157型发动机,这就使它能够在其长约七十英尺的机身内装载大量燃油的条件下实施飞行。最初型号携带四门20毫米航炮和炸弹,但后期型号则开始配备猎鹰式导弹、吉尼式核火箭弹和其他许多武器。加拿大和***中国购买的F-101大部分被用来遂行阻滞任务,这种飞机还有专门的全天候截击机型和侦察机型。

主要的前线使用的超音速歼击机(西方国家制造)型别原制造国家最早使用主要功能性能附注北美公司F-100超级佩刀式美国1954歼击机(F-100C、D和F型):35,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864英里/小时;起始上升率16,000英尺/分;最大航程1,500英里。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超音速歼击机;在越南曾出色地遂行过对地攻击和空中掩护任务。洛克希德公司F-104战斗明星式美国1956截击机和单座多用途作战飞机(F-104G):40,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1,320英里/小时;起始上升率大于50,000英尺/分;作战半径(带四个副油箱)为690英里。最初是作为夺取空中优势的歼击机,根据朝鲜战争的经验进行设计的;德国飞行员在驾驶此种飞机时,发生了几十次莫明其妙的一等事故,于是得到了不该有的“寡妇制造机”的恶名。联合兀鹰公司F-106三角标枪式美国1959全天候截击机,乘员1或2人40,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1,525英里/小时;作战半径(无外挂)为575英里。从F-102三角剑式发展而来;F-106的最新型号携带多管航炮,准备在美国空军防空部队中一直服役到七十年代后期。诺思罗普公司F-5自由战士式和F-5E虎式Ⅱ型美国1957夺取空中优势的歼击机(NF-5A):36,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977英里/小时;起始上升率(无外挂)为33,000英尺/分;作战半径(带1,500磅军械和外挂油箱)为575英里。按照美国政府或外国合同为许多国家制造的一种简单的超音速歼击机,并准许在国外制造,1965年曾在越南遂行有限的作战任务,其虎式Ⅱ型截击机经改进后强调机动飞行动力而不是速度。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F-4鬼怪式Ⅱ型美国1962超音速多用途歼击机乘员两人(F-4E):40,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有外挂)为主,500英里/小时;起始上升率(无外挂)为30,000英尺/分;作战半径(带8枚空空导弹)为140英里。最初是作为一种全部配备导弹武器的海军歼击机而制造的鬼怪式Ⅱ型,很快便被美国空军采用,且在越南成为一种主要的多用途飞机,增加一挺加特林式机枪和前缘缝翼以后性能大为提高。它无疑是现有作战效果最好的一种双座截击机和战术突击歼击机,受到美国和外国无数飞行员的赞扬。英国飞机公司(原英国电气公司)闪电式英国1960截击机(FMk6):40,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1,500英里/小时;起始上升率为50,000英尺/分。英国第一种投入使用的超音速截击机,驻西德和联合王国的皇家空军歼击截击机中队的标准机种;需要时也可作为一种厉害的突击飞机。达索-布雷盖公司幻影Ⅲ型法国1961截击机和近距支援歼击机(Ⅲ-E):海平面最大速度为850英里/小时;36,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1,460英里/小时;3分钟可爬高至36,000英尺。开始,它是作为一种仅需要小型简易机场就能起降的马赫2高空截击机而设计的,并可用于支援地面作战,在中东曾取得光辉战果。达索-布雷盖公司幻影F型法国1973适合在各种高度使用的全天候截击机最大速度(无外挂):39,370英尺高度时为1,450英里/小时;最大起始上升率(带加力)为42,000英尺/分,航程(外挂油箱全载)为2,050英里。这是达索公司自行研制的一种飞机,同时研制的还有幻影F2型,准备取代幻影Ⅲ型;试验时的性能达到或超过要求,现已投入批量生产。达索-布雷盖公司幻影5型法国1970强击机最大速度(无外挂):海平面为835英里/小时,29,370英尺高度上为1,386英里/小时;3分钟可爬至36,000英尺;作战半径(携带2,000磅炸弹)为805英里。幻影Ⅲ-E的出口型,是一种远程歼击机或突防飞机,最适用于对地攻击,其特点是装有简化了的航空电子设备。萨布35天龙式瑞典1960超音速全天候歼击机(萨布35X):36,1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924英里/小时;起始上升率为22,650英尺/分;作战半径为395英里。设计用来在跨音速全天候条件下截击跨音速的轰炸机;在使用萨布37型之前,它乃是瑞典空军的制式飞机。萨布37雷电式瑞典1973超音速多用途歼击机乘员两人(估计数字):最大速度(无外挂)在36,100英尺高度上为1,320英里;爬至36,000英尺约需2分钟;作战半径(当外挂军械遂行典型的高-低-高任务时)为620英里。这是作为一种能够随时更换设备遂行四项主要任务(攻击、截击、侦察和训练)而设计的基本平台;采用了先进的双三角翼,具有短距起降性能。主要的前线使用的超音速歼击机(东方国家制造)型别原制造国家最早使用主要功能性能附注米格-19农夫式苏联1955截击歼击机(米格-19cф):32,8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902英里/小时,起始上升率为22,640英尺/分;实用升限为58,725英尺,通常航程864英里。苏联第一种平飞时能超音速的飞机,苏联空军和其他国家现仍大量使用此种飞机,中国仿制的这种飞机也到处可见。米格-21鱼窝式苏联1957多用途歼击机(米格-21Mф):36,000英尺以上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1,386英里/小时,实用升限为59,055英尺3航程(机内油箱满载)为683英里。六十年代最成功的(可能有人不同意)作战飞机之一;但无疑是世界上使用得最多的一种喷气歼击机。米格-23鞭击者式苏联1971截击歼击机(估计数字):39,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为1,520英里/小时;实用升限50,000英尺;作战半径600英里。苏联第一种专门设计的全天候可变翼超音速歼击机,其航空电子设备据报道可与F-4J鬼怪式的相媲美。米格-25狐蝠式苏联1972截击机和侦察歼击机(估计数字):39,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瞬间速度为2,100英里/小时,39,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持续速度为1,780英里/小时;2.5分钟可爬至36,000英尺,正常作战半径为700英里。作为一种M3高空(75,000-80,000英尺)截击机或高速突击飞机而设计的;可能装备急速下射导弹;是目前生产中的最佳截击机之一。苏-9捕鱼笼式苏联1962全天候截击歼击机(估计数字):40,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无外挂)为1,190英里/小时;起始上升率为27,000英尺/分:实用升限55,000英尺。是当前苏联空军中最重要的防空截击机之一,都署在主要工业区和居民中心周围。苏-15细嘴瓶式苏联1970全天候截击歼击机(估计数字):39,3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无外挂)为1,650英里/小时;航程(亚音速巡航、外挂油箱全载时)为1,500英里;作战半径450英里。作为接替苏-9而设计的一种后继机;据报道部署在苏联主要地区的周围;它是仅次于苏-9的一种最重要的防空截击机。图-28П提琴手式苏联1963远程全天候截击歼击机乘员2人(估计数字):39,37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无外挂)为1,085英里/小时;同样高度携带四枚空空导弹时的最大速度为925英里/小时,遂行高空战斗巡逻的作战半径为900-1000英里。作战使用中最大、最重的一种截击歼击机;据报道,正从第一线全天候截击机部队中淘汰。雅克-28П火棒式苏联1963全天候截击歼击机乘员2人(估计数字):39,37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无外挂)为760英里/小时;携带两枚空空导弹时为695英里/小时;实用升限55,000英尺;遂行高空战斗巡逻任务的作战半径为550英里。与图-28П同时研制的一种飞机,最新的改型装有“跳旋”式空中截击雷达。当前,它是苏联防空团使用的主要截击机之一。

   机翼最小和最薄的飞机

   联合兀鹰公司(1962年以后为通用动力公司)三角翼的F-102三角剑式是一种单座全天候截击机,装的也是157型发动机。它采用了一套能够发现敌机、进行锁定和跟踪、并引导飞机直至有把握发射自旋稳定火箭弹或猎鹰式导弹为止的自动系统,这是歼击机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飞跃。它的内部弹舱能携带六枚猎鹰式空空导弹,通常三枚为热寻的式,三枚为雷达制导的,机翼前面的机身内大部分装的是航空电子设备。1959年,美国空军开始装备重新设计的F-106三角标枪式。该型机装有推力为23,500磅的J75型发动机,以及更先进的雷达和导弹。它的速度也从每小时800英里增大到将近1,600英里。在1961年的时候,美国空军防空部队的截击机中几乎有一半是F-106,这种飞机现在仍在服役。

   洛克希德公司的F-104战斗明星式的机翼是有史以来各种飞机中最大和最薄的一种,因为它设计于朝鲜战争期间,当时的设想是需要有一种性能超过敌机的结构简单、重量较轻的歼击机。F-104装有一台推力为15,000磅的179型发动机,人们给它起了一个“有人驾驶的子弹”的绰号。所有型号的F-104均装有一门射速提高到每分钟六千发的加特林式20毫米六管航炮。F-104最初是一种昼间歼击机,但F-104C型开始装备了对地攻击设备,F-104G型又增加了多用途雷达飞惯性导航系统和其他设备,以遂行各种战术任务,此种名为超级战斗明星式的F-104G虽然没有被美国采用,但却在世界各地制造,盛况空前。加拿大、日本、德国、意大利、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在1961-1966年共生产了二千多架,携带大型麻雀式导弹的先进的F-104S型截击机目前仍在意大利生产。

   被人形容为“一个人便能代表空军”的共和公司F-105雷公式是一种非常大的马赫2歼击机,装有一台推力为26,500磅的J75型发动机,一门加特林式航炮和一个机内弹舱。这种飞机一共生产了将近九百架,其后期型号装备了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遂行多种任务的综合设备,包括拉起投掷核武器的装置。不同于其他许多战术飞机的是,F-105具有极好的高空性能和很好的空中格斗能力。

   在越南,只是由于有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的F-4鬼怪式,F-105作为多用途飞机的重要地位才退而居其次,这在歼击机里面是很普通的事情。F-4的动力装置为两台179型发动机(英国的F-4使用的是斯佩涡轮风扇式发动机),它的飞行性能飞军械载荷飞航程飞续航时间和雷达均超过同时代西方的其他歼击机。F-4原先是一种舰队防空歼击机,后来成为多用途陆基飞机,受到许多国家空军的欢迎。凡有能力购买此种飞机的国家都已采用它,包括英国、以色列、伊朗、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土耳其、希腊和南朝鲜。

   为十六个友好国家使用的歼击轰炸机

   诺思罗普公司为同美国友好的国家研制了F-5轻型昼间歼击轰炸机。首批F-5型机装有两台185小型发动机,是种结构简单的昼间歼击机和强击机,可携带两千磅炸弹和响尾蛇式空空导弹,装有两门20毫米航炮。共有1,150多架F-5型机提供给十六个同美国友好的国家。1973年,美国开始提供大大改进了的F-5E虎式Ⅱ型,该型机在1970年为F-5选择后继机的世界歼击机比赛中获胜。F-5E开始时计划生产325架,但在1980年之前预计将生产一千多架。

   在美国海军的歼击机中,沃特公司的F-8十字军战士式在1956-1970年之间居于首要地位,庞大的重新制造计划使此种M数为1.7的单座飞机可与其他飞机抗衡。F-8最初是一种简单的昼间歼击机,后来才成为全天候多用途机,它的一种短距起降型曾提供给法国。格鲁曼公司的F-11虎式则是与F-8相竞争的一种飞机,曾作为昼间截击机少量投产。

   几乎象米高扬设计的所有喷气机一样,双发动机的米格-19在1953-1959年间发展了好几种主要型号,并大量生产,其最后改型装有新型航炮、全天候机载截击雷达和可携带两种空空导弹的翼下挂架。这些飞机在东方集团许多国家和中国的空军中仍在使用,中国自己也制造了不少。

   米格-21的生产数量则甚至还要大。这是一种很小的(比幻影Ⅲ还要小)、M数为2的昼间歼击机,飞起来很舒服,构造非常简单,经济效益也非常之好。其许多新的型号同样也已开始配备机载截击雷达和新型的双管速射航炮,有各种携带炸弹和导弹的方案可供选择。米格-21已出口了几千架,其中许多提供给了埃及。

   与之相似但尺寸和发动机功率较大的苏-7B及其各种改型基本上相当于F-105多用途战术飞机,只是重量较轻,载荷量也较少。大量此种飞机至少已提供给十一个国家的空军使用。在苏-7B的基础上又研制出许多其他型式的飞机,包括双发动机的、升力喷气发动机的、可变翼的和有其他先进设备的各种歼击机。

   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

   当时世界上尺寸最大的歼击机图-28П自1961年起便一直是苏联标准的远程截击机。图-28П的动力装置为两台带加力的大型发动机,每台推力32,800磅,它可装载大量燃油航程大大超过二千英里。图-28П的速度可达马赫数1.75,武器装备为火力强大的航炮和导弹,通常携带两枚热寻的导弹和两枚雷达制导的导弹。另一种久负盛名的全天候截击机系列是雅科夫列夫设计的:1955-1960年间有雅克-25、-26和-27,后来被超音速的雅克-28取代,雅克-28的设计十分新颖,油量有所增加,装有完全新型的雷达,可混合携带各种导弹。在战后各种基本的作战飞机中,没有哪一种飞机的变型和改型的种类能超过雅克-25。

   通用动力公司的B-58盗贼式光荣地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超音速轰炸机。B-58装有四台J79型发动机,机翼基本上是由不锈钢夹层结构组成的后掠60度三角形翼,可携带比其机身重量大一倍多的燃油。B-58的业载是外挂的,由比机身还粗得多的一个大型任务吊舱携带,三座的B-58的尾部有一门20毫米的加特林式航炮,依靠机内燃油可飞行五千英里以上。美国设想其战略航空兵的一线报复性力量中的大约七分之一应由B-58和同温层堡垒式构成。

   对比之下,法国达索公司的幻影ⅣA(动力装置为两台15,000磅推力的阿塔尔斯式发动机)的航程只能勉强达到二千英里,因此它只能在广泛进行空中加油的条件下按一系列困难的任务剖面实施飞行;在极端情况下,它无法返回原基地,但可试图在中立国着陆。对于幻影ⅣA的设想是,凡是出现需要使用这种飞机去投射核武器的情况时,已经不存在返回法国的可能了。

   在苏联,尾部装有两台尺寸庞大的发动机飞飞机重量不低于185,000磅、M数为1.4的图-22,正在被图波列夫设计的可变后掠翼、速度刚超过M2的新型轰炸机所取代。此种飞机的尺寸和重量都要大得多,几乎与美国空军的B-1同级。

主要的前线超音速轰炸机(东方国家制造)型别原制造国家最早使用主要功能性能附注图-22眼罩式苏联1965超音速双喷气发动机战略轰炸机(估计):39,000英尺高度上的最大速度(无外挂)为990英里/小时作战半径(无外挂油箱)700英里。图-16的后继机,但航程不足以完成预期的战略使命,因此后来改为发射导弹或从远处投掷炸弹的飞机。图波列夫逆火式苏联1974-1975超音速双喷气发动机战略轰炸机(估计):高空最大速度约为M2.3-2.5;航程4,500英里以上。这是苏联第一种能够飞到美国本土的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天空的新的力量·第三十一

天空的新的力量·第三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随着新型飞机的研究和生产费用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势;它不仅仅反映在设计上,也反映在销售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不那么强大的国家都在生产最新型的作战飞机供自己的空军使用。然而,美国和苏联在设..

直升机作战·第三十

直升机作战·第三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的性能有限,因此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朝鲜战争时,直升机已经是十分有用的了,但仍比较脆弱,不堪一击。直到越南战争时,直升机方才能够跻身于军用飞机的前列。直升机不断发展的情况表明..

中东的生存之战·第二十九

中东的生存之战·第二十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年轻国家以色列和它的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冲突所具有的强烈的宗教和爱国主义色彩,使整个世界在感情上都卷了进去,同时也容易使人忽视应该从双方这三次重大冲突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每次冲突都以其自己的方式证实..

航空侦察·第二十八

航空侦察·第二十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观察曾经是航空器最早的军事任务,侦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然而只有变化莫测的冷战和伴随着它的核毁灭的威胁,才导致了专门从事高空侦察的飞机的问世。 航空侦察的历史几乎与航空器一样..

海上空中力量·第二十七

海上空中力量·第二十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论性地证明,海上空中力量对于大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从那时以后,技术上的进步已使海上航空兵在完成其各项使命时变得更为困难,尽管事实已经表明,国家不论大小,如没有一支有效的海上空中..

越南·第二十六

越南·第二十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越南的战争始终没有经过正式的宣战手续,毫无结果的“和平”也未能阻止流血事件的继续发生。种种异常的现象并非仅出现在政治和历史的事件上。战列舰获得了新生,而新型飞机和新的作战方法,象在本世纪内任何一次较长时..

便于机动的陆军部队·第二十五

便于机动的陆军部队·第二十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大力士式、环球霸王式、举重明星式,从给这些飞机起的名字中可以大体上看出,它们担负着多么艰巨的输送和供应现代陆军部队的工作。人们专门为此而设计制造了巨大的、多用途的和牢固的飞机,接送军队、装..

恐怖的均势·第二十三

恐怖的均势·第二十三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当大国集团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向缓和走去的时候,世界和平却是由核战争的威慑来保持的。维持这种恐怖均势的乃是一种复杂的“矛盾想法”的过程:在理论上,任何一方都将针对另一方发动的袭击作出破坏性更大的反应..

喷气式飞机开始盛行·第二十二

喷气式飞机开始盛行·第二十二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朝鲜乃是喷气式飞机的第一个交战场合,也是喷气式飞机真正开始盛行的地方。由于依然隐隐存在着爆发另一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大国集团出于安全的需要,因此有更多国家的空军装备喷气式飞机,同时又有越来越..

朝鲜战争·第二十一

朝鲜战争·第二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在共产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全球性对抗和真正存在着核摊牌可能的情况下,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西方集团军队的装备不足以应付这样一场斗争,他们第一次面临了败在共产党国家手下的局势。 第二次世界..

通向柏林的空中桥梁·第二十

通向柏林的空中桥梁·第二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冷战始终存在着发展成为一场全球冲突的危险,而冷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对抗,则发生在1948年的夏天。当时苏联集团违反规定,不让西方国家进入被分割的柏林市。这座被围困的孤立城市当时还在医治战争的创伤,..

新的结盟和新的飞机·第十九

新的结盟和新的飞机·第十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倒是打赢了,但胜利者们在思想意识上又彼此发生了冲突,于是形成了新的结盟,为另一种斗争重新划分了阵线。“冷战”仅仅持续了五年,双方又重新在朝鲜诉诸武力。在此期间,双方都在努力建立..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第十八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第十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便在德国试飞过。他们已遥遥领先,如能坚持不懈地研制下去,一定可以确立不可动摇的空中优势。事实上,德国人也确实制成了一些令人惊恐的新颖武器,其中包括第一种..

杰出人物·第十七

杰出人物·第十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一个取得了击落敌机三百五十多架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的歼击机尖子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的对歼击机飞行员的吹捧,此时仍在继续。然而飞机承担的任务迅速扩大,这就要..

旭日之蚀·第十六

旭日之蚀·第十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珍珠港受到的沉重打击(这是一次就其计划和实施来说都十分典型的空中袭击)和日本飞机初期拥有的无可争辩的优势,都未能使美国人在太平洋地区望而却步。他们硬是拼命地顶了下来,并进行反击,先是在珊瑚海,接着又十分..

空降作战·第十五

空降作战·第十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随着两次大战之间飞机、降落伞和滑翔机的发展,出其不意地突然予敌以决定性的攻击的军事梦想终于成为实事。此种新颍而又大胆的攻击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当然,空降部队必须从他们早期联合作战招致..

从空中掌握制海权·第十四

从空中掌握制海权·第十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旗鱼式飞机给予塔兰托的意大利战列舰的致命打击,日本成功地袭击珍珠港使该港陷于瘫痪,以及德国海军在歼击机保护伞的掩护下目空一切地急驰而过英吉利海峡,所有这一切早已作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空中力量,..

歼击机作战·第十三

歼击机作战·第十三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欧洲天空的控制取决于歼击机的力量。英国卓越的歼击机曾在1940年危急的日子里挽救了这个国家。德国海军1942年大胆地“在英吉利海峡急驶”,证明了他们那顶歼击机保护伞的有效作用;但到这年年底,德国的大量歼击..

轰炸攻势·第十二

轰炸攻势·第十二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在这次大战的最初几周里,人们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方才沉痛地懂得了轰炸机的种种不足之处,懂得了轰炸机是容易受创的。可是仅仅一年以后,人们又对有关战争的一些公认的国际条约完全置之不顾,开始积极地进行战..

不列颠之战·第十一

不列颠之战·第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温斯顿·邱吉尔雄辩的口才,使得1940年保卫了不列颠的那些著名的“少量的人”名垂史册。 [ 译注:不列颠之战胜利结束后,邱吉尔在英国国会的一次讲话中说:“在战争史上,从不曾有如此大量的人从如此少量的人那里得..

闪击战·第十

闪击战·第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39年9月,世界语言中增加了一个新词——闪击战。这是快速运动的地面进攻与猛烈的空中突击相结合而进行的极其凶猛有效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战役的结果,使德国征服和占领了半个欧洲,为德国空军树立了极其惊人..

为大战作准备·第九

为大战作准备·第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39年秋季德国入侵波兰以后,继之出现的冲突规模之大,甚至德国空军都对之无所准备。至于后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国家的空军,则准备更为不足。双翼机仍然是美、英两国的一线歼击机,德、日两国的歼击机在他..

从第一架水上飞机到零式飞机·第八

从第一架水上飞机到零式飞机·第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10年,尤金·埃利驾驶一架柯蒂斯双翼机从一艘美国巡洋舰临时凑合的平台上起飞。两个月后,他又首次成功地在一艘军舰上降落。大约与此同时,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水上飞机也在进行首次飞行。海军的空..

两次大战之间的战争·第七

两次大战之间的战争·第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二十平代英、法殖民地出现的骚动给航空部队的使用带来了一项新的内容——经济而有效的警察行动。但主要的发展还是出现在三十年代后期的西班牙内战和中日战争之中;前者使德国得以试验其新型飞机和改进空中战..

竞相备战·第六

竞相备战·第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公众对航空的兴趣开始集中到创记录的飞行和建立声誉的航空比赛上。林德伯格 [ 译注:旧译林白。 ] 飞越了大西洋,金斯福德-史密斯飞越了太平洋,速度记录突破了每小时三百英里。接着是希特勒..

协约国占优势·第五

协约国占优势·第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 “血的四月”决定了1917年将是协约国在空中特别糟糕的一年。但到这年年底,随着新型飞机的出现和组织的改进,局势开始有了转变,到了1918年,美国空中力量的作战效能第一次为各国所察觉,它也预示了未来的发展。这..

尖子飞行员·第四

尖子飞行员·第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堑壕中的屠杀比在泥泞的战场上空进行的空中战争更为残酷,但后者却不公正地获得了传奇式的荣誉。再也没有比“尖子飞行员”制度更能说明这种不真实的看法的了。“尖子”这个词来自法语,原用于体育明星。的确,这些人..

制造灾难的轰炸样式·第三

制造灾难的轰炸样式·第三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14年8月,法国的几架瓦赞飞机实施了这次大战中的首次轰炸。其他国家不久也照此行事,终于导致了对民间目标进行的首次报复性空袭。轰炸战术和对抗战术不断发展,直至意大利人竟然能够在1918年一次出动二百架..

战斗部队·第二

战斗部队·第二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按将领们预先的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只准备持续六个月,但是他们的战略并没有考虑到飞机所能发挥的作用。几个月以后的事实证明,空中侦察在阻止德军前进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空中战争当时还没有什么战术,直到1916年..

死神插上了翅膀·第一

死神插上了翅膀·第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有动力飞行。到了1911年,人类首次带着杀人的明确目的升空,从而写下了空中战争历史中的第一个篇章。从实现空中自由飞翔的美丽梦想到使之成为一种杀人手段,人类仅仅用了八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