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之战·第十一

繁体

不列颠之战·第十一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

出自————《空中战争大全》

出自————《战争通史》

  温斯顿·邱吉尔雄辩的口才,使得1940年保卫了不列颠的那些著名的“少量的人”名垂史册。 [ 译注:不列颠之战胜利结束后,邱吉尔在英国国会的一次讲话中说:“在战争史上,从不曾有如此大量的人从如此少量的人那里得到如此之多的好处。”他给予英国空军歼击机飞行 员(少量的人)对英国人民(大量的人)作出的贡献以极高的评价。 ] 英国当时正在孤军奋战,而且准备不足,但却抗击了已经横扫了大部分欧洲的所向无敌的德军。他们面临数量上占巨大优势的敌人,在第一个独立于地面作战的空中战役中取得了胜利。重要的是,他们使纳粹德国第一次遭到了失败,为调整和重新装备英***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然而形势还没有稳定,皇家空军只不过是努力创建了军事史上最伟大的战绩之一。

   不列颠之战并不是第一个出乎德军总部意料之外的战役,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丹麦和挪威的先例。然而德***队始终不曾拥有征服英国的必要手段。他们既没有入侵作战的舰队,也没有远程重型轰炸机。他们确实拥有一支精锐的由极好的现代战舰组成的作战舰队和一支精锐的空降部队,但都已在4、5两个月遭受了重大损失。希特勒并没有非入侵英国不可的打算,可是英国拒绝采取“明智”的态度,拒不放弃抵抗,希特勒便没有别的选择了。

   法国投降整整一个月以后,希特勒方于7月16日签署了开始为入侵作准备的第16号指令(“海狮行动”)。这个责任从一开始便落在了德国空军的肩上。陆军已经做好了准备,然而海军却无力保护入侵舰队不受英国人誓死保卫本土的攻击,因此德国空军必须消灭来自空中的全部抗击,确保渡海期间和渡海之后能够完全控制天空。这就是说,德国空军要按自己的条件迫使皇家空军的歼击航空兵应战以消灭之。

   道丁空军上将曾经拒绝在法兰西之战中浪费他的歼击机部队,从而保存了歼击航空兵的实力。他知道首当其冲的必将是他所辖驻在英国东南部“入侵之角”的第11大队。沿南部海岸配置的一系列雷达站将会提前发布有德国机群来临的非常宝贵的情报。驻在北部和西部的有限预备兵力必须尽可能精打细算地:用来增援第11大队。歼击机的生产情况是令人鼓舞的,产量正在增加,但与德国空军的数量相比,皇家空军还是相形见绌。道丁上将知道,德国空军对英国南部各个歼击机基地和雷达站的持续突击,在一周之内便可将英国的歼击航空兵全部消灭。

   皇家空军要想在一场长期的消耗战中取胜,其希望是十分渺茫的,然而英国人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他们是在本土上作战。他们的飞行员被击落以后不会被俘,几小时以后又可以飞行。皇家空军的飞机在续航时间上也显然处于有利地位,而德国空军最好的梅塞施米特Me109歼击机,在英格兰南部上空最多也只有二、三十分钟的活动时间。

   德国空军的作战目的

   不列颠之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大规模的空中战役。道丁的作战目的十分简单明了:使英国的歼击航空兵始终能对德国空军构成威胁。可是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第2航空队的凯塞林、第3航空队的施佩尔和第5航空队的施通普夫)的作战目的却是头绪纷纭,从而使他们未能将消灭英国的歼击航空兵作为这次战役成败的关键。他们的作战目的包括阻滞突击英国舰船在英吉利海峡的航行,轰炸雷达站和歼击机基地,以及在希特勒的插手下进行对伦敦的轰炸。轰炸首都伦敦旨在粉碎英国人的抵抗意志,但这显然是对英国小规模空袭柏林作出的一种“反应”,而英国之所以轰炸柏林,其本身就是邱吉尔提出的一种十分聪明的心理行动,目的在于将德国人的注意力从更重要的目标上转移开支。

   对英吉利海峡运输船只的突击表明了Ju87和Me110在遇到英国新式歼击机的抗击的情况下竟然是多么不堪一击。空袭的矛头转向了伦敦,这就减轻了当时几乎已经精疲力竭了的英国歼击航空兵身上所受的压力,连带着也迫使德国轰炸机暴露于他们歼击机的有效护航距离之外,终于使德国空军在这次战役中遭到了失败。

   不列颠之战于7月正式开始,德国三个航空队突击了沿海的运输船队、港口和英国东南部的歼击机基地。英国的歼击航空兵奋起迎战,开始便受到巨大的压力,但始终没有放松过战斗。举例来说,早在7月10日,驻霍恩彻奇的第54中队(喷火式)便只剩下了八架飞机和十三名飞行员,因为他们在四十八小时内损失了十架飞机。只是用于道丁上将和帕克少将(最重要的第11大队的大队长)对战斗疲劳的中队采取了经常轮换的措施,再加上邱吉尔的飞机生产部部长比弗布鲁克勋爵的积极努力,英国的歼击航空兵方才得以继续战斗下去,免于衰竭。

   德国这三个航空队终于在8月份出动了他们的全部兵力。戈林曾经下令,应以一次粉碎性的集中打击揭开这次进攻作战的序幕,代号就叫“鹰日”。然而实现这项行动却用了两个多星期的时间。8月上旬十天间的突击只不过是7月份突击样式的重复,但规模越来越大。这也说明英国雷达能够更有效地发现来袭的大机群。

不列颠之战

   鹰日最后被定在8月13日。12日进行的精确轰炸旨在使英国的雷达站“失明”。有些雷达站在那天也确实未能开机,但只是几个小时的事情。鹰日行动本身平淡无奇得令人遗憾。它是在那天上午仓促开始的,德国歼击机和轰炸机之间的协同很差;当天下午的突击也没有能使英国的防御手段处于饱和状态而应付不过来。德国作战计划中的最大缺点在于情报上的错误:即使对每一个判明了的机场都按计划进行了突击,事实上却没有一个是歼击航空兵的要害机场。

   8月15日,德国空军的三个航空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共同出击,这也是整个战役中战况最为激烈的一天,德国空军共出动二千多架次,皇家空军出动974架次。距离最远的德国第5航空队受挫最大,战损率将近百分之二十,从此再也没有大规模参加这次战役。15日一战之后,第2和第3两个航空队仍保持对英国施加压力。值得指出的是,8月18日的战斗乃是击败不可一世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一个里程碑。八个斯图卡大队的281架飞机在8月份头两周的战斗中共损失了39架,在18日这天又损失17架,从而不得不退出这次战役。

   戈林于19日插手这次战役,他任命了新的(较年轻的)歼击机指挥官——加兰德、特劳特洛夫特、默尔德斯和吕特措,他们都是作战部队的飞行员和名符其实的尖子。戈林坚持Me109必须更紧密地靠近轰炸机飞行,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限制德国歼击机的行动。戈林还死不承认Me110和Ju87已被证明的弱点,更不用说承认被大肆吹墟的“奇妙的轰炸机”Ju88的弱点了。Ju88的主要长处被认为是速度较快,然而这个长处(以及其薄弱的自卫武器)却敌不过速度比它快得多的装有八挺机枪的喷火式。经过四天的相对平静之后,皇家空军的歼击航空兵开始进入战役的危机阶段,德国空军发起大规模袭击,集中突击了肯特、萨里和苏塞克斯等地的重要机场。9月7日,德国空军开始对伦敦进行大规模昼间突击,濒临失败的英国歼击机部队方始转危为安。

   伦敦其实在8月24-25日的夜间便已经成为主要的空袭目标了;那天夜间,德机轰炸泰晤士港的贮油罐(按希特勒本人仍在坚持的国际公约,这是属于“正当的”军事目标的),结果有几枚炸弹落在了伦敦的码头地区。邱吉尔立即下令轰炸柏林以示报复。为此,希特勒发誓要从伦敦开始,把英国的城市夷为平地。

   大规模空袭被粉碎

   英国的一切正如德国的入侵能否成功一样,完全取决于皇家空军歼击航空兵的能否生存,而当德国空军的目标转向伦敦时,英国的一些主要机场便又可以使用了。到9月14日时,英国的歼击航空兵已经缓过气来,准备复仇了。9月15日星期日,英国歼击机的攻击粉碎了德国空军对伦敦的昼间大规模突击,三百多架喷火式和飓风式实施了历时二十分钟的截击。德国的机群在那天如此迅速地被击溃这一事实,也证明了德国轰炸机飞行员的士气正在低落,这也是很自然的事。

   德国空军由于其突击目标从机场转向伦敦已经浪费了一周的时间,但它仍有可能赢得这次战役的胜利。因为当15日的黄昏降临时,尽管英国歼击航空兵仍旧十分活跃,然而只有道丁、邱吉尔和他们少数几个最亲近的同僚心里明白,皇家空军的歼击航空兵实际上已多么接近崩溃的边缘。可是同样筋疲力尽的德国人则感到他们并没有取得进展,再加上皇家空军轰炸航空兵在英吉利海峡严重挫伤了德军用于入侵的船只,从而导致希特勒在9月17日决定无限期地推迟“海狮”行动,并下令解散准备入侵的德国舰队。德国空军对伦敦和英国其他主要城市的轰炸(“闪击”)这时已进行了将近两个星期,并将在1940-1941年的整个冬季继续下去。不管怎样,“闪电式的空袭”基本上没有多少军事意义。英国在生死攸关的9月份渡过了1940年的难关。英国歼击航空兵在9月份头两周所处的危急情况,充分说明德国空军本来是应该赢得不列颠之战的胜利的。德国人在8月份整整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入侵英国来说,他们是不应这样做的。这部分地应归咎于情报工作的不善:他们直到8月底方才侦察到英国歼击航空兵的防御部署。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完全低估了英国歼击机的生产速度——它在1940年的产量是德国的两倍。在他们所面临的课题面前,戈林和他的部下们简直是无能到了极点,提不出系统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他们不断地改变主要的突击目标。这一切失误都使英国从中得到了好处。

   从数量上说,英国歼击机指挥部在不列颠之战中的依靠力量是飓风式,但其性能略逊于德国的Me109,因此英国很快便确定用这种飞机来攻击德国的轰炸机群。德国歼击机(包括Me110型“破坏者”式)的有利条件是装有航炮,从而使他们的飞行员能够在喷火式和飓风式的八挺机枪的射程之外实施攻击。但由于受到续航时间的限制,以及受到戈林所强加于他们的紧密护航战术的束缚,这些Me109并没有能够保护住轰炸机,所有的轰炸机都暴露了它们在防御武器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

   无畏式毫不足畏

   但是,皇家空军歼击航空兵发现其手中也有一张弱牌;博尔顿·保罗公司的无畏式。这是一种装有后枪塔的双座歼击机,在敦刻尔克上空的小规模战斗中表现得不错,但在不列颠之战期间却根本不是德国歼击机的对手,因此当第264中队几乎全被消灭之后,这种飞机便在8月底撤出了战斗。和德国的Me110一样,英国的无畏式也是两次大战之间错误思想的产物。如果说作为昼间歼击机的这种德国飞机的机体过大飞速度过慢的话,那么英国这种较小的双座飞机却没有向前发射的武器。

   当Me109与喷火式较量时,前者的速度不如后者。可是,德国那种非常出色的燃料喷射系统,使Me109的飞行员能够通过半滚进入大角度俯冲来摆脱困境。至于喷火式和飓风式在这期间所装的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的默林式发动机,采用的是浮子式汽化器,突然俯冲产生的“负过载”会造成发动机停车。如果英国飞机为了避免出现此种情况而作翻转飞行,Me109便能利用这一足够长的时间作垂直俯冲,以退出战斗。

   当英国有机会首次对一架缴获的Me109进行分析研究时,他们发现德国飞机还有一个优点:Me109的方向舵脚蹬位置比英机的大约高出六英寸;这样,在急剧拉杆时血液不易下沉至飞行员的脚部,所以不大容易因离心力作用头部缺血而出现黑视现象。另一方面,Me109的座舱结构设计得较差,飞行员目视观察的条件不如英国飞行员。Me109的机体甚至比苗条的喷火式还小,其座舱内部十分拥挤,使飞行员很不舒服。

   就战术而言,在不列颠之战揭幕时,德国人在作战经验方面占有优势。英国歼击航空兵较有远见的领导人很快便放弃了战前年代所规定的整齐漂亮的巡逻队形和攻击样式,采用了更为灵活的方式。这就是人们所知的“四机指尖队形”:四机组成的基本单位,每个长机均由其僚机掩护。引起争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联队理论”,即在作战中协调使用全部中队,英国空军在这次战役中曾经试用过这种理论,结果平平。得到第12大队长利-马洛里少将和直率的无腿飞行员道格拉斯·巴德的支持的这个理论曾在巴德所在飞辖有五个中队的达克斯福德联队中试用过。战役结束后,德国空军领导层的人事并没有变动;但在英国,真正的胜利者道丁和帕克则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被调往不重要的工作岗位。此外,利-马洛里的声望还压倒了道丁,终于在1944年擢升到盟国远征军的领导岗位。

不列颠之战英飞德两国空军兵力对比皇家空军歼击航空兵(8月8日的数字)霍克公司的飓风式527秀泼马林公司的喷火式306布里斯托尔公司的布来汉姆式82博尔顿-保罗公司的无畏式26941德国空军(8月13日的数字)Me109734Me110268Ju87336Ju88、He111、Do179492,287损失数字(1940年8月8日-9月15日)皇家空军歼击航空兵800德国空军(歼击机)663德国空军(轰炸机)6912,154

天空的新的力量·第三十一

天空的新的力量·第三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随着新型飞机的研究和生产费用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势;它不仅仅反映在设计上,也反映在销售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不那么强大的国家都在生产最新型的作战飞机供自己的空军使用。然而,美国和苏联在设..

直升机作战·第三十

直升机作战·第三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的性能有限,因此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朝鲜战争时,直升机已经是十分有用的了,但仍比较脆弱,不堪一击。直到越南战争时,直升机方才能够跻身于军用飞机的前列。直升机不断发展的情况表明..

中东的生存之战·第二十九

中东的生存之战·第二十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年轻国家以色列和它的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冲突所具有的强烈的宗教和爱国主义色彩,使整个世界在感情上都卷了进去,同时也容易使人忽视应该从双方这三次重大冲突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每次冲突都以其自己的方式证实..

航空侦察·第二十八

航空侦察·第二十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观察曾经是航空器最早的军事任务,侦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然而只有变化莫测的冷战和伴随着它的核毁灭的威胁,才导致了专门从事高空侦察的飞机的问世。 航空侦察的历史几乎与航空器一样..

海上空中力量·第二十七

海上空中力量·第二十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论性地证明,海上空中力量对于大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从那时以后,技术上的进步已使海上航空兵在完成其各项使命时变得更为困难,尽管事实已经表明,国家不论大小,如没有一支有效的海上空中..

越南·第二十六

越南·第二十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越南的战争始终没有经过正式的宣战手续,毫无结果的“和平”也未能阻止流血事件的继续发生。种种异常的现象并非仅出现在政治和历史的事件上。战列舰获得了新生,而新型飞机和新的作战方法,象在本世纪内任何一次较长时..

便于机动的陆军部队·第二十五

便于机动的陆军部队·第二十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大力士式、环球霸王式、举重明星式,从给这些飞机起的名字中可以大体上看出,它们担负着多么艰巨的输送和供应现代陆军部队的工作。人们专门为此而设计制造了巨大的、多用途的和牢固的飞机,接送军队、装..

超音速的一代·第二十四

超音速的一代·第二十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47年10月,美国空军的查尔斯·耶格尔少校成为第一个飞得比声音还快的人。十年以后,已有九种超音速歼击机在美国和苏联服役,马赫数、甚至马赫数3的歼击机和轰炸机也已经开始订购。让飞机飞得越来越快似乎是合..

恐怖的均势·第二十三

恐怖的均势·第二十三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当大国集团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向缓和走去的时候,世界和平却是由核战争的威慑来保持的。维持这种恐怖均势的乃是一种复杂的“矛盾想法”的过程:在理论上,任何一方都将针对另一方发动的袭击作出破坏性更大的反应..

喷气式飞机开始盛行·第二十二

喷气式飞机开始盛行·第二十二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朝鲜乃是喷气式飞机的第一个交战场合,也是喷气式飞机真正开始盛行的地方。由于依然隐隐存在着爆发另一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大国集团出于安全的需要,因此有更多国家的空军装备喷气式飞机,同时又有越来越..

朝鲜战争·第二十一

朝鲜战争·第二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在共产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全球性对抗和真正存在着核摊牌可能的情况下,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西方集团军队的装备不足以应付这样一场斗争,他们第一次面临了败在共产党国家手下的局势。 第二次世界..

通向柏林的空中桥梁·第二十

通向柏林的空中桥梁·第二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冷战始终存在着发展成为一场全球冲突的危险,而冷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对抗,则发生在1948年的夏天。当时苏联集团违反规定,不让西方国家进入被分割的柏林市。这座被围困的孤立城市当时还在医治战争的创伤,..

新的结盟和新的飞机·第十九

新的结盟和新的飞机·第十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倒是打赢了,但胜利者们在思想意识上又彼此发生了冲突,于是形成了新的结盟,为另一种斗争重新划分了阵线。“冷战”仅仅持续了五年,双方又重新在朝鲜诉诸武力。在此期间,双方都在努力建立..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第十八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第十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便在德国试飞过。他们已遥遥领先,如能坚持不懈地研制下去,一定可以确立不可动摇的空中优势。事实上,德国人也确实制成了一些令人惊恐的新颖武器,其中包括第一种..

杰出人物·第十七

杰出人物·第十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一个取得了击落敌机三百五十多架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的歼击机尖子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的对歼击机飞行员的吹捧,此时仍在继续。然而飞机承担的任务迅速扩大,这就要..

旭日之蚀·第十六

旭日之蚀·第十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珍珠港受到的沉重打击(这是一次就其计划和实施来说都十分典型的空中袭击)和日本飞机初期拥有的无可争辩的优势,都未能使美国人在太平洋地区望而却步。他们硬是拼命地顶了下来,并进行反击,先是在珊瑚海,接着又十分..

空降作战·第十五

空降作战·第十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随着两次大战之间飞机、降落伞和滑翔机的发展,出其不意地突然予敌以决定性的攻击的军事梦想终于成为实事。此种新颍而又大胆的攻击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当然,空降部队必须从他们早期联合作战招致..

从空中掌握制海权·第十四

从空中掌握制海权·第十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旗鱼式飞机给予塔兰托的意大利战列舰的致命打击,日本成功地袭击珍珠港使该港陷于瘫痪,以及德国海军在歼击机保护伞的掩护下目空一切地急驰而过英吉利海峡,所有这一切早已作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空中力量,..

歼击机作战·第十三

歼击机作战·第十三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欧洲天空的控制取决于歼击机的力量。英国卓越的歼击机曾在1940年危急的日子里挽救了这个国家。德国海军1942年大胆地“在英吉利海峡急驶”,证明了他们那顶歼击机保护伞的有效作用;但到这年年底,德国的大量歼击..

轰炸攻势·第十二

轰炸攻势·第十二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在这次大战的最初几周里,人们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方才沉痛地懂得了轰炸机的种种不足之处,懂得了轰炸机是容易受创的。可是仅仅一年以后,人们又对有关战争的一些公认的国际条约完全置之不顾,开始积极地进行战..

闪击战·第十

闪击战·第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39年9月,世界语言中增加了一个新词——闪击战。这是快速运动的地面进攻与猛烈的空中突击相结合而进行的极其凶猛有效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战役的结果,使德国征服和占领了半个欧洲,为德国空军树立了极其惊人..

为大战作准备·第九

为大战作准备·第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39年秋季德国入侵波兰以后,继之出现的冲突规模之大,甚至德国空军都对之无所准备。至于后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国家的空军,则准备更为不足。双翼机仍然是美、英两国的一线歼击机,德、日两国的歼击机在他..

从第一架水上飞机到零式飞机·第八

从第一架水上飞机到零式飞机·第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10年,尤金·埃利驾驶一架柯蒂斯双翼机从一艘美国巡洋舰临时凑合的平台上起飞。两个月后,他又首次成功地在一艘军舰上降落。大约与此同时,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水上飞机也在进行首次飞行。海军的空..

两次大战之间的战争·第七

两次大战之间的战争·第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二十平代英、法殖民地出现的骚动给航空部队的使用带来了一项新的内容——经济而有效的警察行动。但主要的发展还是出现在三十年代后期的西班牙内战和中日战争之中;前者使德国得以试验其新型飞机和改进空中战..

竞相备战·第六

竞相备战·第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公众对航空的兴趣开始集中到创记录的飞行和建立声誉的航空比赛上。林德伯格 [ 译注:旧译林白。 ] 飞越了大西洋,金斯福德-史密斯飞越了太平洋,速度记录突破了每小时三百英里。接着是希特勒..

协约国占优势·第五

协约国占优势·第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 “血的四月”决定了1917年将是协约国在空中特别糟糕的一年。但到这年年底,随着新型飞机的出现和组织的改进,局势开始有了转变,到了1918年,美国空中力量的作战效能第一次为各国所察觉,它也预示了未来的发展。这..

尖子飞行员·第四

尖子飞行员·第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堑壕中的屠杀比在泥泞的战场上空进行的空中战争更为残酷,但后者却不公正地获得了传奇式的荣誉。再也没有比“尖子飞行员”制度更能说明这种不真实的看法的了。“尖子”这个词来自法语,原用于体育明星。的确,这些人..

制造灾难的轰炸样式·第三

制造灾难的轰炸样式·第三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14年8月,法国的几架瓦赞飞机实施了这次大战中的首次轰炸。其他国家不久也照此行事,终于导致了对民间目标进行的首次报复性空袭。轰炸战术和对抗战术不断发展,直至意大利人竟然能够在1918年一次出动二百架..

战斗部队·第二

战斗部队·第二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按将领们预先的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只准备持续六个月,但是他们的战略并没有考虑到飞机所能发挥的作用。几个月以后的事实证明,空中侦察在阻止德军前进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空中战争当时还没有什么战术,直到1916年..

死神插上了翅膀·第一

死神插上了翅膀·第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有动力飞行。到了1911年,人类首次带着杀人的明确目的升空,从而写下了空中战争历史中的第一个篇章。从实现空中自由飞翔的美丽梦想到使之成为一种杀人手段,人类仅仅用了八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