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四·马政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四·马政
作者:贺长龄
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论马政
王心敬
马。兵国之必需。矧今西番启衅。将来此一路之马。至者少而用者多。使非及时畜聚。临用缺乏。欲望兵强而威振。得乎。然如唐人监牧之制。可行而难得其人。如宋保马之法。则累民而无益于事。为今之计。弛一切马禁。饬令兵官旗员。与大小有司合商贩马于边以自为利。除先拣足限定合养数目。牡六牝四自畜外。余者不拘牝牡。发市变卖。民间私贩。亦复不禁。亦并不取其税。庶几养者多。马且盛。贩者多。马价贱。将三五年间。官皆有马。不惟可为捐纳纪录之用。亦且可取以为利。补用之不足。民皆养马。不惟可供骑耕之用。亦且可得滋生骡马之资。可畜牡以备国家之购耳。比来陕西于侧妄狡寇跳梁之始。其初四五年间。驮载之骡。尽出本省。陕中官员捐助之马。半出民间。而无有不足者。盖由二十年来。陕西畜马之多也。今则公私之骡马荡然矣。边兵未已。西路阻隔。可无急图欤。然已寄马于官民。若更能筹划一监牧之良法。马得自养于公。则取用愈便。资用不穷。如唐人监牧之法。亦正今日所宜搜讲而实行之也。
马政日知录
顾炎武
析因夷隩。先王之所以处人民也。日中而出。日中而入。左氏庄二十九年传先王之所以处马也。
汉错言。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师古曰当为卒者免其三人不为卒者复其钱本传文帝从之。故文景之富。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汉书食货志若乃塞之斥也。桥桃致马千匹。货殖传班壹避地于楼烦。致马牛羊数。传则民间之马。其盛可知。武帝轮台之悔。乃修马复令。西域传唐元宗开元九年。诏天下之有马者。州县皆先以邮递。军旅之役。定户复缘以升之。百姓畏苦。乃多不畜马。故骑射之士减曩时。自今诸州民。勿限有无荫能家畜十马以下。免帖驿邮递征行。定户无以马为赀。唐书兵制古之人君其欲民之有马如此。惟魏世宗正始四年。禁河南畜牝马。魏书本纪 廷昌元年通河南牝马之禁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括诸路马。凡色目人有马者。三取其二。汉民悉入官。敢匿与互市者罪之。元史本纪实录言永乐元年。上谕兵部臣曰。比闻民间马价腾贵。禁民不得私畜故也。汉文景时。闾里有马成。民有即国家之有。有榜谕天下。听军民畜马勿禁。庶几三五年后。马渐蕃息。此承元人禁马之后。故有此谕。而洪熙元年。上申谕兵部。令民间畜官马者。二岁纳驹一匹。俾得以余力养私马。至宣德六年。有陕西安定卫土民王从义。畜马蕃息。数以来献。此则小为之而小效者也。然未及修汉唐复马之令也。
请设马厂疏雍正十二年
署陕西总督刘于义
伏以 国家马政。为武备之要。连岁西路军需。调解马匹。陕甘两省。购觅甚难。俱从北路归化城等处解送。不惟糜费钱粮。且长途远涉。难免疲乏瘦损之弊。况语云地用莫如马。即将来大兵凯旋。边防要区。原宜多为畜养。以备应用。考汉时广置苑。设立牧师苑监。分别河西六郡。北魏时以河西为牧地。滋息马二百余万匹。唐时置八坊为四十八监。自贞观至麟德年间。畜马七十余万匹。是河西诸郡水草丰善。原系前代畜产马匹之所。臣心体访。闻西宁摆羊戎地方。可设牧厂。随委原任西宁府知府黄澍前赴查勘。黄澍称摆羊戎周围约二旦四十五里。其间荒地甚多。且饶水草。可牧马六七千匹。又肃州嘉峪关外之花海子湃带湖一带。周围约二百余里。水草富余。至甘州之大草滩。凉州之黄羊川。水草尤属丰裕。皆可设厂牧牧。臣请于摆羊戎花海子大草滩黄羊川地方。各设马厂一处。每厂且先采买骒马一千匹。儿马二百匹。查儿骒马西宁口外及陕甘内地尚易购觅。骒马每匹约需银八两。儿马每匹约需银十二两。即可采买。以为牧放孳生之用。其摆羊戎马厂。即交西宁镇经理。大草滩马厂。即交甘提标经理。黄羊川马厂。即交凉州镇经理。花海子湃带湖马厂。虽系安西镇所属地方。但去安西甚远。离嘉峪关止二百里。应就近交肃州镇经理。令安西镇防护。每厂各派游击一员总理其事。其牧长牧副。即用本营千把。牧丁。即派本营兵丁。亦毋庸额外多费钱粮。每年以孳生马匹之多寡。即定各提镇之殿最。如此经理数年。马匹蕃息。于边疆防守永远有益矣。
陈买马利弊疏雍正十一年
江南提督南天祥
一江省买马之宜画一。以杜偏累也。伏查江省非产马之地。向例照原定每匹十四两与十三两八钱之价。支领司扣朋银。每年一次。核定数目。请部给单。委员赴口买补。计每匹价费与定额不相上下。法甚善也。但惟将军督抚等标。及臣标沿海各营为善。外苏狼两镇标。尚或另请购买。其余各协营。无赴口买马之例。亦不附各标营带买。或就当地购觅。或从行贩转买。以致每匹价值多至二十一二两与二十三四两不等。所领司库朋银不敷所用。不得不各兵自行捐补。是同一江省买马。事不画一。遂有偏累之处。而不肖营员。且有通同行贩。于中取利者矣。臣察知此弊。除令附近臣标营分应补马匹。俱附臣标。照数带回。其余上下江各协营。向不赴口买马者。仰请 下将军督抚镇臣等。无论亲辖外辖。俱准附带朋银赴口买马。回日按数分给补额。庶兵丁得免捐赔之累。而将弁亦无滋弊之端。于营伍实有裨益者也。一买补营马之宜调剂。以免私朋也。窃照各省营马。每年照额报倒。俱因地制宜。定有成数。或遇倒毙过多之年。额领朋银不敷买补。兵丁互相私朋。此虽出自各兵情愿。非抑勒。然仰体 皇上惠恤戎行之至意。所当亟为调剂者也。臣思武职养廉。蒙 圣恩照品级之大小。赏给随粮。使得马步兼支。各敷其数。且自备例马。亦得照支草干银两。则凡随丁马匹。亦有倒毙。自应捐资买补。而以额领司库朋银。充营伍买马不敷之用。方为洁己爱兵之道。虽向来操守廉洁之员。未必领之入己。然不着为令。其间容有借口营私者矣。臣查江南地土潮湿。倒马尤多。兵丁私朋。向所不免。为之悉心调剂。惟有将随粮倒马。额领朋银。通融办理。前据臣标中军参将。循例将臣任后应报随粮倒马补额朋银呈缴。臣以率属必须正己。当即明白哓谕。饬发存贮充公。但未经请 旨。不敢擅便檄行。仰恳 圣明恩准。嗣后无论大小武职。随粮倒马。俱令自行捐资买补。仍将每年额领司库朋银。照数扣存各该中军衙门。以补营伍买马不敷之用。庶官弁无或利己。官兵得免私朋。并祈 部通行直隶各省营分一体遵行。则 皇仁公普而军政画一矣。
滇马
师范
南中民俗。以牧畜为富。故马独多。春夏则牧之于悬崖绝谷。秋冬则放之于水田有草处。故水田多废不耕。为秋冬养牲畜之地。重牧而不重耕。以牧之利息大也。马牛羊不计其数。以为名。或百为。或数百及千为。论所有。辄曰某有马几何。牛与羊几何。其巨室几于以谷量马牛。凡夷俗无处不然。马产几遍滇。而志载某郡与某某郡出马。何其褊也。夷多牲畜。而用之亦甚费。疾病不用医药。辄祷神。椎牛屠羊。辄十百计。巨室丧事来吊。但驱牛羊成。设帐幙于各山。牵牛诣灵位三匝而割之以成礼。仍归所割于各寨。计费牛羊。亦不可胜计。故禄劝县虽僻处。而鼠街所出之皮革几半滇。由用之多也。范志蛮马出西南诸蕃。多自毗那自等国来。自取马于大理。古南诏也。地连西戎。马生尤蕃。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彼时所谓大理国者。盖统全滇而言之。非大理一郡也。桂林故静江也。宋时于静江府设马政。以茶易西蕃之马。故范志自谓余治马政。今滇马虽多。未有鞭缰。估客驱而成。贩以出境者。但供人驮运驿号收买而已。至缅甸军兴。反驱天下之马牛以入滇。死者不可胜计。道路臭秽。几不可行。无济于军兴。徒为靡费。岂非不考之故哉。传云古者大事必乘其产。安其水土。而知其人心随所向无不如志。夫以郑驷尚败晋戎。况驱天下之马万里入滇。道死已过其半。迨抵军前。马已尽矣。不得已潜买滇马以充之。滇马值遂高。夫内地之马撒蹄而驰于平原广地便。滇马敛蹄于历险登危便。古称越赕之西多莎草。产善马。世谓越赕骏始生若羔。岁中纽莎縻之。饮以米渖。七年可御。日驰数百里。又夷人攻驹。縻驹崖下。置母岩颠。久之驹恋其母。纵驹冲崖。奔上就母。其教之下崖亦然。胆力既坚。则涉峻奔泉。如履平地。此滇马之可用于滇。而入内地技亦穷矣。南渡偏安。于静江易马。终不闻赖西蕃之马以济军政。想亦徒为烦费矣。
厘革驿害疏
直隶巡抚王登联
畿辅之驿。冲烦实甚。各州县称疲告匮者。申文日至。然其中应付艰难之事。势所必有。而丛弊为害者。亦复不小。臣身在地方。闻见既真。谨将驿站之害晰陈之。一曰越站之害。凡紧急军务。飞报捷音。若逢疲玩驿递。马匹羸瘦。势不能不越站者有之矣。如平常差使。按程接替。乃积年驿卒。躲避支吾。不行应付。令其越站。至已越矣。或有倒毙马匹。不肯偿还者。认赔工料。复行掯赖者。直省交界之处。每每争讼。除支应稽迟。强骑过站者。臣访实重治外。察火牌刊字。原有不许越站之语。但习惯忽略。慢不经心。请 敕兵部将火牌稍宽其纸。另刊一奉 旨不许越站。违者参处之木记。印于火牌之首。该州县驿递照牌应付。越站者。申报督抚题参。如州县驿递。误于应付者。察明参处。斯亦除越站之一术也。一曰枉道之害。凡奉 差复 命。赴任进京。自宜取水陆一定之程。乃或访亲友。或图近便。辄尔枉道。在州县不该应付而应付。分外骚扰。有驿而滋驿之累者。绕道是也。未设夫马而用夫马。摊派雇觅。无驿而有驿之苦者。便道是也。臣虽出示严禁。仍请 敕该部。察照水陆一定经由路程。刊为一书。分发中外。俾晓然通知。自京出者。或由某处至某省。自外入者。或由某处至京。必趋正路。如枉道者。察明参奏。若飞报军情。不在此例。斯亦禁止枉道之一术也。一曰。滥费之害。驿马自草豆而外。工食自驿卒看司而外。有鞍辔医药柴薪镫烛等项。该州县驿递照牌应付。越站者。申报督抚题参。如该州县驿误于应付者。察明参处。斯亦除滥费之一术也。一曰朦混之害。驿递差有繁简。故钱粮额有多寡。其冲要之地。间有一差用马数十匹者。一日数差俱到者。应付自是艰难。然未必日日如是。差差如是也。以少拟多。通融接济。亦可截长补短。乃驿猾奸书。朋比侵渔。一年正额之外。多开长垫银两。竟有将应解项款。擅请抵者。夫额设之银本多。何为复有长垫。恐奏销时。不准其冒破。必致驳减追扣。故先倡长垫之说。纵不允拨给。而彼之开销。亦冀或免驳追耳。如此狡计。臣已烛其隐。其长垫之请。概不准行。伏望 敕部臣严为饬禁。斯亦治除朦混之一术也。一曰假公之害。明季养马当差。责之民间。立有糟头。充斯役者。倾家荡产。 本朝洞鉴其弊。改为官喂。始觉苏息。然工料间有未足。倒毙必令买补。少有设处。保无积年驿棍兵房拨置印官。暗行洒派草豆于里下者乎。保无托言疲苦。纠集绅衿。共议公费乐输名色者乎。臣恐州县蹈此等弊端。已严行禁示。仍请 敕部通饬。犯者立加重处。斯亦屏除派费之一术也。
驿传日知录
顾炎武
后唐舆服志曰。驿马三十里一置。史记田横乘传诣雒阳。未至三十里。至尸乡置是也。唐制亦然。唐书百官志凡三十里有驿自居易诗。从陕至东京。今陕州至河南府山低路渐平。风光四百里。在今代为三百里车马十三程是也。桑维翰对晋高祖言大梁距魏不过十驿其行或一日而驰十驿。岑参诗。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韩愈诗。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是也。天宝六载敕自今在降官日驰十驿以上又如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丙寅。安禄山反于范阳。壬申。闻于行在所。时上行华清宫。在今临潼县六日而达。至德二载。广平王收西京。捷书至行在时。上在凤翔府。一日而达。而唐制赦书。日行五百里。则又不止于十驿也。古人以置驿之多。故行速而马不敝。后人以节费之说历次裁并。至有七八十里而一驿者。马倒官逃。职此之故。盍一考之前史乎。且如通州潞河驿四十里至夏店驿五十里至蓟州渔阳驿今以夏店公乐二驿并于三河则一驿七十里矣岂不劳乎又如定州永定驿五十里至西乐驿四十五里至伏城驿四十里至真定府恒山驿犹仍旧贯使并为三驿亦必不堪其敝矣
古人以三十里为一舍。左传。楚子八郑。退三十里。而许之平注以为退一舍。而诗言我服既成。于三十里。周礼遗人。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然其汉人之驿马。三十里一置。有自来矣。史记晋世家注引贾逵曰司马法从遯不过三舍三舍九十里也
国初凡驿皆有仓。洪熙元年。河南新安知县陶镕奏县在山谷。土瘠民贫。遇岁不登。公私无措。惟南关驿有储粮。臣不及待报。借给贫民一千七百二十八石。上嘉其称职。即此一事。而当时储畜之裕。法令之宽。贤尹益下之权。明主居高之听。皆非后世之所能及矣。然则驿之有仓石。不但以供宾客使臣。而亦所以待凶荒阨。实周礼遗人之掌也。帖括后生。何足以知先王之政矣。
今时十里一铺。俗作铺设卒以遽公文。金史泰和六年初置急遽铺腰铨传递日行三百里○大名府志唐有银牌宋熙宁有金字牌急递岳飞奉谄班师一日中十二金字牌是也孟子所云。置邮而传命。盖古已有之。史记白起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汉书黄霸传注。师古曰。邮亭书舍。谓传送文书所止处。
山堂考索载唐漕制。凡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江四十里余。水四十五里。空舟泝河四十里。江五十里余。水六十里。沿流之舟。则轻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一百里余。水七十里。转运征敛送纳。皆准程节其迟速。其三峡砥柱之类。不拘此限。此法可以不尽人马之力。而亦无逗之患。今之过淮过洪及回空之限犹有此意。而其用车驴则必穷日之力而后止。以至于人畜两弊。岂非后人之急迫日甚于前人也与。然其效可睹矣。
驿递议
汪价
古之驿设遽也。所以通往来。劳行役。而将王命也。故国与官民。交受其和。今则不然。大军之更调日烦。差员之驰驱如织。京官之致餐授馆者。络绎而不绝。额银不给。势必请增于大部。岁耗金钱无算。则病在国。大帅贵僚。悍差健卒。逞威横索。有司虽竭力以奉之。而怒诃笞辱。靡所不加。则病在官。驿中浮费。日甚一日。正供不足。不得不出于借支。借支不足。不得不出于佥派。船之官雇者而民雇矣。车马之官办者而民办矣。骚扰搜括。膏血为枯。则病在民。夫病国而国为之虚。病官而官为之惫。至于病民而其害可胜道哉。愚尝箸筹之。冲地之与僻地不同也。僻地远介山荒。终岁不见蹄迹。而冲地之差遣。四户捆至。南北其辕。朝为之舂。而夕为之舍者。无宁晷也。虽甚烦难。而不能弛其担于邻封。南驿之用夫船。与北驿均苦也。始而雇夫。继而派之里夫。又继而派之排门之夫。始而雇船。继而派之船户之船。又继而派之里保以觅船。一差至而夫为之逃。船为之匿。向所以困南驿者。今且合南省之民而并困之矣。北驿之用车马。与南驿均苦也。始而官备公交车。继而差及车户之车。又继而差及里下之车。始而马养之丞。继而马养之令。继而马养之地方里甲。一差至而车为之尽。马为之空。向所以困北驿者。今且合北省之民而并困之矣。至于干折之弊。非摊派平民。亦必无自而起。何则。过往之差。其所望于有司者。大兵不过犒劳之资。刍秣之费。过客不过会燕之需。赆馈之礼。至于夫船车马。不过照数给之而已。虽甚不法差员。无可言折。虽甚不肖有司。无所用折。惟摊派之平民。刖恣意苛索。百计刁难。恶差得肆其诛求。而小民不胜其迫蹙。于是起折干之例。而后差饱其欲。而民缓其死。然此风一开。民力愈不能支。差心益难以餍。此国计所以日。而民生所以日瘵也。为今之计。莫若设为内外稽核之法。内而兵部颁发号册。给与各省驿传道。驿传道分给各属驿吏。凡有过往差使应用夫马名数。悉照勘合火牌应付。不得浮溢。外而州县设立号册。详载官买马若干匹。造车若干辆。置船若干只。募夫若干名。呈部印发。凡遇仕官兵丁来往。悉照官设额数给与。缺则借取邻封应用。不得求之额外。不得问之民间。以上二项。俱令本差自填号册。年终缴部稽查。如有越数诛求者。据实题参。请以大法治之。庶人人知警。不敢苛索。而驿吏与地方守令。皆不至疲于奔命矣。至若折干之说。起于横索。闾阎不能如数。故为此无可奈何之计。今既立有定额。官办官付。此风不戢而自息矣。
禁重以恤驿马议
张汧
一禁携带重物。畿南孔道。皇华绎络。马瘏夫困。剜肉难瘳。钱粮领发。上下交侵。疲敝倒置。隐忍莫告。是驿站之坏。未有甚于今日者。禁多索。严骚扰。 天语宪令。不啻再三。奉差官役。近亦知所畏惮矣。而多骑驿马之弊。尚有不能尽革者。不在火牌勘合之明索。而在背包驼搭之暗加。如赍本驰奏。止用夹板一付。或背包一座。已足盛贮奏章。打迭行李。至各衙门奉差员役。所携不过公文数角。衣被一囊而已。何至往来携带。任彼增添。以致所乘马疋。不求多而自多。驿官马夫。见其囊重包多。乘载不起。只得另拨副马分驼。此为不多索之多索。不骚扰之骚扰。是 天语所未及而宪令所未申者也。有驼包不止一二件。甚至南北货物。装载盈箱。任其携带射利者。以致棱棱马脊。拥迭如山。竭不前。加之鞭蹬。此倒毙缺乏之由来也。虽或购买增添。终归于尽。望有起色。宁可得乎。职愚以为此种积弊。非止宪禁宜颁。尚应具疏请 旨。凡赍本员役。止用夹板装盛。其一切无名之马。与无马之驼包。为禁绝。赍奏且然。况其它乎。则多索骚扰之弊。不求绝而自绝矣。
论驿政
黄六鸿
夫驿传之设。有冲有僻。冲则谓之驿站。所以供皇华之使臣。朝贡之方国。与赍奏之员役也。僻则谓之里甲马。仅以供本州岛邑之驰递。故又谓之递马。递马之设。不过数匹。驿站每州邑或再设。甚冲或三设。每站额马六十七十不等。其粮工料。存项下支销。而岁终随地丁奏报焉。驿传所经。各有分省。南北所指。各有分途。违者有罚。驿有州县兼理。或设丞专司。差使失误。马匹羸缺。有纠。其为差也。有钦命公干之大臣。有朝贡之藩使。有入觐任之督抚提镇。及巡鹾监税之部院台卿。是谓大差。有奉 命星驰。急檄飞递。限以赴者。是谓紧差。有承舍赍奏本章。佐僚代捧庆贺大计表册。是谓小差。悯劳恤死。许给邮骑。是谓散差。官则给以勘合。役则给以火牌。勘合之廪给按员。火牌之口粮按分。而水驿之船只。陆驿之夫马。则遵照部填。其为驿役也。有官坐有紧差小差散差包马之不一。其为驿役也。有总理有兵房有马牌牧马夫背包送差打探医兽之各执事。至于额外之差。有上司之纸牌。有邻封之协济。额外之累。有过差之越站。额外之苦。有马匹之多索。各项之苛求。辱官殴吏。锁挞马夫之肆横。在昔三藩未撤。海疆多事。差使繁多。往来络绎。员役狠如狼虎。拷诈惨同盗贼。鸿伏查山东东路驿站。复设自顺治戊戌之间。旧额止有夫马工料。并无买马粮佥。鸿因具疲驿昔僻今冲等事一详。通申各宪。蒙抚军张公咨请大部。始照西中诸路。自齐河禹城而南。凡十三站。每站拨银七百余两。以为买马粮佥。自是东路之驿累稍纾。甲寅滇黔变后。军书旁午。奉有多索驿马一匹者。许驿官径申大部。即将该差员革职之 旨。于是纸牌亦遂永绝。从前之需索扰害。一旦尽除。近日督抚提镇。所令火牌。仰体 圣主轸恤邮传至意。多缴而不用。即奉差诸重臣。每自备马匹。而沿途驿站。杳若无闻。以今视昔。曾何异于出汤火而登诸衽席之安哉。故天下诸驿差使稀少。夫马获以休息。使司驿务者。诚能管理之得人。喂养之有法。购补之无缺。而又亲勤查阅。使无怠忽侵蚀之弊。则虽极处冲繁。亦可等于里甲之优游矣。
驿务之兴废系乎总理之人。总理得其人则驿务兴。不得其人则驿务废。噫。夫此一人也。则斤斤乎其难哉。其为人也。于本官休戚相关。诸事不欺。一则钱粮出纳。工料用费。无丝毫染指扣。一则兵书马牌等。不与通同作弊。及受贿徇私。一则草料喂养。勤行察勘。一则支销用度。账目分明。一则应差马匹。酌量分拨得宜。而劳逸适均。一则看待驿中马夫等。宽严并用。情法兼施。使其相悦服。一则行止老成。专意办公。而不交接浮浇。赌娼酗饮。数者具备而后可与言总理也。噫。此一人也。斤斤乎其难哉。虽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匹夫之贱。亦有密友。岂百里之宰。而遂无其人乎。或亲族子弟。同乡至戚。与生平好友。虽在任去官。而情谊不即相离者。若审度其人。确乎可任。则宜推心置腹。而厚其廪俸。俾无内顾。足以养廉。则稍有良心者。又何忍负此重托。而不竭尽其忠哉。或曰。如前所云云。恐戚友亦难其选也。奈何。余曰。料理无术。毋宁贪。通同作弊。毋宁自欺。贪不过私吾财。料理无术。则诸务不振。所损实多。自欺不过朦蔽本官。通同作弊。则各役无忌。立致疲残。而驿非其驿矣。
设腰站议
黄六鸿
夫于无事之时。而设为有事之虑。智者之所不废也。今于无事时之驿站。而姑为有事时之筹策。将如之何。为驿递计者。凡遇军书旁午。差使繁多。则马力易劳。再兼安塘侦报。昼夜计行五百里。每州县驿站。多者百余里。少亦七八十里。不过时移即至。纵所设马多。更番不息。安有不疲残倒毙者乎。即云购补惟勤。支销有限。在处需马。价值自昂。有司方卒瘏在告。又安有多金以资赔累乎。计惟有另设腰站以节省马力之一法。腰站设。马至半途即换。力可不疲。则马力节。而马之倒毙稍少。赔累可苏矣。法宜于本站适中之地。或赁民房店宇。有隙地。可以牧晾马匹之处。设为腰站。安置槽枥锅口草料晾椿等项。将本驿原派之马。均匀分拨。所拨者。亦止紧差之马而已。其它寻常赍奏差使。及散差马。俱照常本驿应付。至彼驿交卸。惟紧差在腰站换马。其送差夫役及饭食草料银。俱系本驿马夫支领。送至彼驿。腰站。不换送差之夫。亦不更领工料。但换马即行。不致耽延片晷耳。其腰站亦须另择总理之人监视喂养休息。并支领工料。其紧差既卸。马系跑急。汗流气喘。冬则搭屉。夏则抚抹。令马夫徐步牵行。俟喘稍定。晾绳歇息。俟其汗干涎尽。疲解神爽。见草欲食。然后先以空草喂之。俟饮水后。方加料饱喂。则病不生。此设腰站以节马力之大也。至于腰站喂马夫。若另行雇募。工食不资。且以他人之马。暂为代养。休戚无关。况又寄之生手耶。夫腰站之马。既在本驿各夫名下。均匀抽调。则马夫亦在各槽均匀派拨。彼此互相照管。两处犹如一处。自无不关心。况又有总理为之监核。自不致有喂养休息减失宜之忧矣。若今时值承平。应付稀少。则天下方享太平之福。驿传咸嬉宴逸之安。所谓腰站者。虽置之千万年而不可用也。
请酌复站夫疏乾隆 年
杨锡绂
窃照粤西桂林一府。地当楚粤冲途。差使络绎。旧额临桂灵川兴安全州四属。各设站夫九十名。永福县额设站夫三十名。共三百九十名。俱长养在站。以供差役。嗣于敬陈管见等事案内。经前任抚臣金题明。临桂全州各裁去六十名。长养三十名。灵川兴安各裁去七十名。长养二十名。永福县裁去十二名。长养十八名。遇有大差经临。不敷应用。将裁减银两。临时雇觅。于雍正十年。部议覆准。遵行在案。乾隆四年。升任抚臣杨超曾。以自裁减站夫以来。数州县官民交累。奏请临桂全州各酌复三十名。灵川兴安各酌复二十名。永福西林柳州差使稍简。毋庸酌复。经部臣议驳在案。臣查部议慎重经费。指驳甚为明晰。然臣在粤六年。站夫之减。实见官之累民之不便。有不敢因部驳不准。而不得不再请酌复者。查驿站之例。有马有夫。临桂等四州县。并无马匹。止有站夫。以三夫准一马计之。夫九十名。止马三十匹耳。冲要之地。额设本不为多。今每州县减夫六十名。犹之减马二十匹。止存十匹也。此在偏僻之区。犹难应付。况冲要乎。虽大差经临。原许雇夫应付。且酌加二分三分。似乎充裕。其实。州县遇大差使。临时雇募。或值农忙。有每夫一名。费价二钱三钱者。大差需夫甚多。农忙无人应雇。而差使紧急。刻不可缓。不得不如其数而予之。及至报销。则六分七分之外。不敢多报分厘。此臣所谓在官之累也。然累在官。究亦不便于民。雇募民夫。近者五里十里。远者数十里。必先一日唤令在站。以防贻误。或经临者前站偶阻。又需等待一日。百姓虽得二钱三钱之价。而其实三日始应一日之夫。偶值农忙。谁不思及时耕作。虽重价亦多不愿。此臣所谓民之不便也。若谓自裁减以来。应付并无贻误。夫州县身任地方。差使经临。即使再减站夫。亦不敢误。但赔垫难耳。若谓自雍正十一年至乾隆二年。奏报雇募夫价。多不过七八百两。少止二三百两。毋论二三百两之外。州县多所赔垫。即七八百两。州县之赔垫如故也。此事前任抚臣金。一时意在节省钱粮。不觉矫枉过正。请裁太多。既请裁。则必曰应差日少。闲居日多。其实非真情也。闻裁减之后。前抚臣金。见州县难于办理。亦未尝不悔。但不肯裁之自己。又复之自己耳。前抚臣杨超曾。在任三年。目站夫太少。官民交累情形。是以奏请临桂全州酌复三十名。兴安灵川酌复二十名。亦万不得已之筹酌。非不知慎重经费。而开州县以冒侵之渐也。臣署理兹土。方思厘剔弊端。以图报称。何敢以国家之钱粮。为徇情邀誉之举。然事有难行。亦不便始终因循。是以不揣冒昧。据实陈奏。请仍将临桂全州站夫各酌复三十名。灵川兴安站夫各酌复二十名。长养在站。以供应付。或遇大差。雇募既少。为力亦易。斯四州县之官民。均沐 天恩浩荡矣。
更新于:3个月前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二十·剿匪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二十·剿匪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平定教匪总论三省边防备览 严如熤贼匪滋事之始。赤子弄兵潢池耳。得贤良司牧胆略过人者抚而辑之。若龚遂之治渤海。张纲之定广陵。虞诩之平朝歌。可无大烦师徒也。迄事变既成。党与已众。巢穴寖多。多用师固艰于..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九·苗防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九·苗防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坊苗 魏源抚苗如抚子。备苗如备疾。御苗堤御水。攻苗鸷攻伏。抚苗道二。文告不与。目不诗书。足不城市。奚知文。奚知告。则聚所欲欤。则去所恶欤。何谓所欲。盐布入于峒。药材出于山。何谓所恶。莠苗不于寨。奸..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八·蛮防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八·蛮防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滇中兵备要略 孙鹏备兵以民也。而未雨绸缪。尤在山川要害之地。滇古西南夷。于唐为南诏。西北拒吐蕃。东北际黔巫。东南达交桂。西南扼缅甸。环境之彝。十居其七。王公设险。于斯要矣。岂可一日不备哉。而备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七·蛮防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七·蛮防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湖南苗防录叙 魏源魏子曰。历代以来皆蛮患。而明始有苗患也。南夷之苗。自洪水窜征后不闻。而殷周之所挞伐。荆庸勾吴之所冠带。皆蛮国。暨江以南。靡然声教。于是汉曰武陵蛮。唐曰五溪蛮。则自岳澧常德进辰沅..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六·海防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六·海防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五兵政十六海防下防海惠士奇防海之法。莫详于宋。有海军。有海船。有海道。其海军则镇江海水军。江阴水军。明州水军。平江许浦水军。建康靖安水军。唐湾水军。池州清溪鴈汊控海水军。其海船。则有刀鱼..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五·海防中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五·海防中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台湾始末偶纪 鲁之裕台湾闽海诸岛之饶也。幅南北约三千里。东西踰六百里。汉番生齿。百有余万。其产布谷金石牛马齿革羽毛竹木丝枲蔗漆药物。其番有生者熟者。其聚族而居之所曰社。合台湾之社有三百五十六焉..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四·海防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四·海防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三兵政十四海防上防海 李光坡言险者莫如水。海尤水之不测者也。盖巨浸稽天。既不可以里道计。而奸宄驾舟重洋。渺如浮沤之着水。又不可以追程及。所以古来环海攻守。其法甚备。只可以纪一时之宜。终难据..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三·山防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三·山防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二兵政十三山防三省山内边防论一三省边防备览 严如熤安置南山之大计。莫如适中之处设重臣以一事权。辽阔之处分州县以专其治理。绥靖之大规不外此矣。考明时原杰于郧阳设巡抚。将山内州县辽阔者。分设县治..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二·塞防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二·塞防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一兵政十二塞防下平定准噶尔附论 赵翼臣既摘平朔漠方略。然自策妄阿拉布坦渐强。继以噶尔丹策零。世济其恶。我西北两路。又常驻重兵。备堵剿。迨额尔德尼招之捷。敌始乞和。我皇上御极。与之定边界。并..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一·塞防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一·塞防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兵政十一塞防上荅人问西北边域书 魏源承询本 朝西北边域之略。 国家威棱震迭。际天稽颡。括地成图。东尽东海。南尽南海。西不尽西海。北不尽北海。而欲征图朔貊。轮弱水。厥制严武。至雄以博。窃钩档册..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地利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地利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七十九兵政十地利下读管子乘马篇 顾栋高余读管子。至凡立国都。必于大山之下。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无近水而沟防省。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喟然叹曰。此世之变。周官之法度尽矣。然而后..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九·地利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九·地利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读史方舆纪要序 顾祖禹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舟车所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子于是书。可谓好之勤..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八·兵法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八·兵法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城守篇 魏源仁人不问伐国。书生不足谭兵。而守圉之制。兼爱者详之。专城之名。守土者居之。道非同傥忽也。事非必将帅也。用非必乱世也。以救人。以卫民。兵者不得已而用之。故言攻不如言守。作城守篇。守备上豫..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七·兵法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七·兵法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案兵家 汪缙兵分权谋形势阴阳伎巧四家。综其要旨有三。一曰养民气。一曰定军志。一曰审敌情。三要由二本。一曰本之刑名以立法。一曰本之阴符以圆机。所谓养民气者。民兵之实也。民气战之实也。民有六不可用。民..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六·保甲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六·保甲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治盗宜严责成疏顺治十三年 工科给事中姚延启窃见近日各处雈苻啸聚。掠公行。郡县不敢申报。道将置若罔闻。如晋中清源蒲州等处。失事隐匿。自非抚按精明觉发。几以封疆为儿戏矣。我皇上特谕刑部申饬讳贼之令。煌..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五·保甲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五·保甲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保甲说 李光型记曰。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苟一乡之事不治。何论一县。保甲者。分之极其细而不紊。合之尽其大而不遗。故必知地方之险易。村居之疏密。而后联比分甲。可行出入守望之政。知台驿递之远近。桥..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三·屯饷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三·屯饷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储饷议 卢纮今夫师动而饷随焉。未有师行于前。而饷不继于后。能必战胜而攻取者也。闻之战其野。即食其野之粟。因粮于敌。我无转运之劳。而敌假赍粮之便。如楚失敖仓之守。而汉乘之。隋失洛口之守。而唐藉之。此天..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二·兵制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二·兵制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营制小 顾栋高兵以卫民。营以驻兵。淮安自唐宋以迄于元。兵制见于前史尚矣。明初。改元淮安路总管府为卫指挥使司。俾世其官。而又设有屯田。因粮于屯。取兵于丁。当是时。淮安大河二卫军官屯丁万余员名。应守城..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兵制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兵制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议兵 姚鼐兵民分。虽有圣人不能使之复合者。势也。今有人焉。命其子弟。入则挟筴操管而学书。出则量庾籔。权轻重。度长短。持算而营什一之利。其子弟必无一能矣。今君国子民者。佹而使耕稼之农。听号令。习击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