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地利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地利下
作者:贺长龄
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卷七十九兵政十地利下
读管子乘马篇
顾栋高
余读管子。至凡立国都。必于大山之下。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无近水而沟防省。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喟然叹曰。此世之变。周官之法度尽矣。然而后世之帝王莫能易也。三代以德王。故周礼辨方正位。体国经野。九涂九轨。六乡六遂。方广正直。诗曰。君子所履。小人所视。时至管子。其由德而力之世乎。思深哉。有味乎其言之也。世传宋艺祖之筑京城也。赵韩王为图以进。上怒。掷诸地。徐取纸。用御笔涂之。如蚓曲焉。命内侍曰。依此式修造。及成。城郭巷道。皆迂曲环转。车马不得骋。神宗屡欲更之。以祖宗制度不敢易。蔡京秉政。导徽宗为游观。遂恢拓其制。加壮丽矣。后金人来攻。命植于四隅。一所击。应声摧堕。然后知艺祖之远见。管子之言信矣。
书何承矩传后
储大文
李忠定备边御敌札子曰。一河北塘泺。东距海。西抵广信安肃。深不可涉。浅不可以行舟。所以限隔胡骑。为险固之地。而比年以来。淤凝浅涸。不复开浚。官司利于稻田。往往泄去积水。堤防弛坏。又自安肃广信以抵西山。地形低下处。可益增广。其高仰处。即开干壕。及陷马坑之类。宜专遣使以督治之。又乞修塘泺札子曰。契勘安肃广信平凉等军。东有塘泺。西抵太行。中间坦涂。不过三百余里。塘泺既可增广。其它地势虽颇高仰。亦可因高就下。限以长堤。潴畜水柜。以为阻固。如水柜不及之处。自宜修筑城堡。屯兵控扼。或设堑。以虞奔冲。兹事体大。非藉能臣。未易办集。窃见枢密副都承旨李邈。累任河北边郡。风绩素着。深究边防利害。欲乞特建一司。以邈充使。专切措置塘泺城堡水柜等。仍乞朝廷多方应副。庶几克成大功。以为永远之利。而乞修边备札。亦曰。八曰增城壁。九曰增塘泺。十曰置堡塞。至靖康传信录。则曰虽委边增修塘泺城池。而辅郡畿邑。已降指挥。旋即罢止。八事中。尝请四辅郡。诸畿邑。皆筑城创置楼橹也。近京筑城置楼橹。且罢止。而边塘泺指挥。其高阁置之也可知矣。及其宣抚河北河东也。又乞修复塘泺旧制曰。臣契勘塘泺。深不可舟。浅不可涉。限隔戎马。实为国家永远之利。缘塘泺有蒲鱼稻田。自来系屯田司拘管。以修治堤防为名。其实以充私用。往往放泄塘水。营利自丰。渐令塘泺湮废。不足限隔。深失祖宗之意。今来新开塘泺。皆系民田。伏望圣慈。特降睿旨。下河北路转运司相度会计一岁所修堤防之费。量自转运司及朝廷应副。不许种稙稻田。其蒲鱼之利。许小民采取。庶几塘泺渐复旧制。而边贫民。蒙陛下德泽。实为大惠。御批虽依奏。而塘泺之所以限戎马者。钦宗实未之克稔也。
长城
顾炎武
春秋之世。田有封洫。故随地可以设关。而阡陌之间。一纵一横。亦非戎车之利也。观国佐之对晋人。则可知矣。至于战国井田始废。而车变为骑。于是寇钞易而防守难。不得已而有长城之筑。史记苏代传。燕王曰。齐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塞。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年。齐闵王筑防以为长城。后汉志济北国。卢今长清县有长城。至东海。泰山记。泰山西有长城。缘河。经泰山一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此齐之长城也。史记秦本纪。魏筑长城。自郑今华州滨洛以北有上郡。苏秦传。说魏襄王曰。西有长城之界。竹书纪年。惠成王十二年。龙贾帅师筑长城于西边。此魏之长城也。后汉志河南郡。卷故卷城在郑州原武县西北释例地名云卷县所理垣雍城也有长城。经阳武到密。此韩之长城也。水经注盛宏之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泚阳。南北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郡国志曰。叶县有长城。曰方城又越世家正义引括地志云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欀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累石为固楚襄王作霸南土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通华夏号为方城此楚之长城也。若赵世家成侯六年。中山筑长城。又言肃侯十七年筑长城刘伯庄云从云中以北至代非也武灵王时始有云中正义曰此长城疑在漳水之北赵南界此赵与中山之长城也。以此言之。中国多有长城。不但北边也。其在北边者。史记匈奴传。秦宣太后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此秦之长城也。魏世家惠王十九年筑长城。塞固阳。正义曰棝阳县在银州银城县界有连山东至黄河西南至夏会等州此魏之长城也。匈奴传。又言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正义曰武灵王长城在朔州善阳县北自代阴山正义曰阴山在朔州北塞外突厥界下至高阙为塞。正义曰朔方临戎县北有连山险于长城其山断两俱峻俗名为高阙也而置云中雁门代郡。此赵之长城也。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韦昭曰在上谷至襄平。索隐曰今辽东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此燕之长城也。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索隐曰固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索隐曰临洮陇西县又度河据陶山。北假中索隐曰北假在北地阳山北正义曰北假在河北今属胜州银城县此秦并天下之后所筑之长城也。自此以后。则汉武帝元朔二年。遣将军卫青等击匈奴。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魏明元帝泰常七年。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余里。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城北史作畿上塞围起上谷西至河。广袤皆千里。北齐文宣帝天保三年。起长城。自黄栌岭北至社千戍。四百余里。立三十六戍。通鉴注此长城起于唐石州北抵武州之境六年。发民一百八十万。筑长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恒州。九百余里。通鉴注幽州夏口即居庸下口也先是。自西河总秦戍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八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而东。至于坞纥戍。凡四百余里。而斛律羡传云。羡以北卤屡犯边。须备不虞。自库堆戍。东距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堑山筑城。或谷断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周宣帝大象元年。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立亭障。西自雁门。东至碣石。隋文帝开皇元年。发稽胡修筑长城。五年。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黄河。西至绥州。南至勃出岭。绵历七百里。六年。复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数十城。七年。发丁男十万余人。修长城。大业三年。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踰榆林。东至紫河。四年。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自榆林谷而东。此又后史所载继筑长城之事也。
晋乘搜略曰嘉靖中总督翟鹏凿长堑于近垣从胡松议也堑窖多凿于近垣以阻侵轶凿地横垣曰堑闲凿闲否形如品字曰堡恃以御患至是以参政胡松议自镇边堡而东至阳和后口镇河堡而西至老营堡凿为长堑初诸堡及烟墩亦各挑穵沟壑以遇敌寇或穴地为品窖然议者谓中国设险有三垣堑窖垣最可恃窖次之堑又次之垣者因高远眺敌无所逃乘险下拒己易为力堑则沿守者无所依蔽眺望者不获远施尝计一敌挟一束刍则万敌顷刻之际可平数丈也若窖有隆伏平之反难夫自迩年多事敌骑驰突中国困于格疲于奔命于是守境之议与设险之法密矣堑窖之设固秦人堑山堙谷之意惟先练其士卒固其藩篱则堑窖亦守国之所不可废者矣
台寨条议
徐旭旦
台之设所以传烽火。非所以备战也。以传烽火则太密。十里一台足矣。不必五里一台也。以备战则太疏。一台五人。不足以敌贼众数十人矣。为今之计。宜墩台之数。而讲明传烽火之法。昼夜火。顷刻百里。百里之地。始立一寨。遇有风警。发兵剿捕。庶几疏密得宜矣。寨之设。所以居汛兵。非以宿重兵也。今日之寨。有新筑造者。有依旧垒者。规模狭小。容兵百人足矣。用守备千总一员领之足矣。偶有贼警。亦属么么。初无大贼船也。寨中之兵。足以制其命而有余矣。提镇各标。皆当归本营。宿重地。遇有大警。塘报到日。量贼多寡。发兵剿捕。此为举重驭轻之道。不必将提镇各营。列寨而居也。提镇者兵之总司也。沿海各府。各有边界。则应各设一镇。以一镇论之。则应驻府城。不应偏居州县。提督居适中之地。以节制诸镇。各镇居一府之中。以经理各县之边界。此为臂指相使之道。如温镇之在平阳。台镇之在宁海。此安插之失宜也。台寨之设。所以备瞭望。非以立界限也。沿海之民。以海为命者也。今迁遣无业。饥寒迫身。虽目前复业。有可耕之地。而无耕种之力。有可以偷生者。无不为之。虽功令煌煌。三令五申。而走死如鹜。不可得止。今奉 旨撤界。百姓稍有生机者。可以沿涂采捕。而汛防之官。恐其不便稽查。创出墩台为界之说。以致百姓不得沿涂采捕。不知 朝廷之所以撤界者。一宽一严。片板不许下海者。严之也。沿涂许其采捕。官兵不许勒诈者。宽之也。宽政行而后严政可行。今创为墩台为界之说。是又立一界也。又立一界。是民终不得与涂相近。而又何从而采捕之乎。若细绎部文。宽其采捕。而止严其出海。则百姓有可以养生者。又何苦蹈不测之祸乎。此当亟为讲求者也。且民船可禁。兵船不可禁。何则。沿海之兵。星罗碁布。而偷越之奸民。终不可得而绝者。以兵船亦禁下海。则所防者不过界内咫尺之地。过此以往。即肆然无复有议其后者也。五里一台。台止五人。日可瞭而夜不可瞭。晦风雨冥。忽兔脱。防范之勤。终不敌窥伺之巧。海疆袤延数千余里。一口出一人。百口出百人矣。一口出一船。百口出百船矣。是欲禁民船。则兵船尤不宜禁也。并禁兵船者。功令之过严也。 朝廷动用数十万金钱。修造大小战船者。所以临敌制胜耳。若海内有奸宄之民。蠢动之贼。惟瞪目视之。而不敢一艇相向。而听其飘忽。任其揶揄。无此法纪。宜宽兵船之禁。使大帅遣调。不时出哨。遇有奸宄草窃。尽力歼之。则内外皆有顾忌。海禁自然肃清矣。
陈直隶事宜疏雍正二年
直隶巡抚利瓦伊钧
窃臣猥以庸愚。仰蒙 皇上洪恩逾格。夙夜兢惕。誓图报效。所有微臣行过事宜。如亏空地丁银四十二万余两。以补十分之四摊免丁银合计二百万户。尽沐 皇恩。道府厅州县。贤者荐用。不肖者参革。贪残之习渐除。征收火耗。直隶素轻于他省。北五府纳粮一两。止有耗银七八分。至一钱不等。今令州县照常征收。南四府纳粮一两。耗银一钱。至一钱四五分不等。今已量减二三分。部拨兵饷。州县起批解府。由知府验封。索规礼银每两加二分。其兵饷。仍令州县自解司道衙门。岁为州县之累。今令州县解贮府库。由府汇解各道。州县得免费用需索。他若派修衙署。新官到任铺垫物件。及里下分买驿递豆草。派民守城。捕役坐坊。红寄庄。黑寄庄。种种为害地方。俱经严行禁革。各属地亩。有水冲沙压者。确查请豁。开垦隐漏者。通查首报。弥盗除窝。则饬兵役里甲。同心稽查。协力擒拏。听断词讼。则饬行速结。不许挨限沉搁。一有延累。轻则记过。重以参处。是皆臣志在必行。不敢始勤而终怠也。至于武备。尤加意察访。营弊之大者。莫如生兵虚兵。马步募补未久。借端革退。复募新兵。必有贿嘱。方收入伍。是谓生兵。革退之兵。不即开除。旷时召募。迟日册报。侵蚀旷粮。谓之虚兵。臣深知此二弊。严饬将弁。力除痛洗。称职者荐。溺职者参。近亦各知儆改。臣拟于暇时。随带数人。亲至各营考验查究。至保定府城内三营。盔甲旗帜。已麤购备。饬令营将勤加操演。臣每月分作三日。亲阅弓马鎗箭。示以赏罚。共相鼓励各处墩台。亦现在修整。且墩台相望。近或二三里。远亦不过五里。不似晋省远隔十里。似无庸添置。况铺司转递文书。每月止给工食银五钱。以养家口。若令学习武艺。恐亦终属虚名。臣照晋省添设汛房。每一汛派马兵二名。步兵三名。令屋十间。令汛兵挈眷同居。不许轮流更替。则兵与民情意浃洽。彼此照顾。惟顺河永宣墩台汛守。皆属镇臣管辖。臣虽一面移会转饬遵照。或恐阳奉阴违。仰祈 皇上圣鉴。行到臣。臣祇奉移知。则防守自必一体加谨矣。再村庄失事。甚属可虞。查村庄四围皆无关闭。所有盗窃。任意出入。今拟于大村庄外围之以土墙。坚筑高厚。起土之处。即为深壕。村内开一总门。守门屋一间轮流看守。遇警起拥守门口。庶盗贼技无所施。渐次消弥。其筑墙之法。按户出工。贫乏者。令富户每日给粮一升。亦易为力。后须俟八九月后。农隙时。酌可为而为之。目下之计先仿团练之法。于大村庄内。挑选壮丁二三十名。学习棍捧。立一头目。董率其事。地方官按名造册。免其差徭。仍取连环保结。如能驱盗擒盗。分别优赏。如有失事。各加杖责。或亦息盗之小法也。保定省会。其城垣楼堞。臣一一修治。各已改观。再直隶为通衢总会之处。今于大路两傍。自良乡起。南至河内界。东至山东界。劝民插柳株。不费资本。共得百余万株。十年之后。条干长成。皆可伐取。以充公用。并行路之人可免酷热。其利无穷。凡此皆臣分内应行之事。何敢缕陈以渎 圣听。但臣愚拙。立志甚笃。恐行之未当。缮折奏 闻。伏祈睿鉴。
请建壕堑防御疏雍正九年
两江总督高其倬
恭读 上谕二道。仰见我 皇上睿照如神。无远不烛。盖准噶尔逆贼。不过恃其地稍远。我师进剿。难以久住。及恃其偷窃马驼之伎俩。此次冒死来犯。亦以为窃去马驼。我师不能深入。此正畏我师之深入进剿。一则其力不能排兵对垒。再则我师压境。其下威胁之众。必有离瓦解之势。是以为此冒死先发之计。此种情形。俱已悉在我 皇上照临之中。筑城以扼其吭。渐进以蹙其势。出游兵以取其人畜。广屯田以裕我军粮。使贼势日促。贼众日离。然后捣其巢穴。殄此游魂。此诚万全之道。必胜之方。臣不胜钦仰欣慰。在臣犬马愚昧之衷。因 皇上筑城之 圣谕。思及立壕一节。两面陡峭。人马难越。亦可以制贼人之偷窃。我大兵驻札。及紧要之处。既已筑城。其闲或有应分布驻兵牧马之处。若筑城不能遍及。可否挖立壕堑。如有事之时。黑夜之际。将马驼牛羊赶入壕内。平地置放。我兵易于防范。贼人难以偷窃。其事速于筑城。或筑城之前。先立壕以制敌众。然后从容筑城。似亦可行。总之臣知识庸短。所见无当。但臣既有愚忱。不敢不以具奏。
论潼关潼关县志
昔人谓丸泥东封函谷关。今日之潼关。锁钥西秦。谓即古之函谷者非耶。然入关有三道。潼。入关之正道也。商之武关。入关之孔道也。朝邑古临晋地。自夏阳至关。平旷百里。大河易渡。汉祖往来关中。尝由临晋。而七国谋反。亦欲兵由此入。是又入关之隙道也。一方不戒。三险俱失。诚哉是言。然武关万山险阻。一将偏师。可以无虞朝邑虽曰平旷百里。命将建营于中路。设巨数十。南北守。则大河即天堑也。至潼关之守则禁沟最为要地。昔黄巢从禁坑破关。明逆闯李自成亦由禁坑陷关。岂非一方不戒。而失三险之明验乎。疏忽地理之要。而十二连城之废也。古设十二连城于禁沟之西。由南郊以扺山麓。计三十里。而十二城。是三里一城也。每城设兵百人。而于中城益其兵。多设火器矢砮。连络呼应。疾若风雨。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故守关而不守禁沟者。守犹弗守也。守禁沟而不建十二连城者。守犹未善也。是犹一室之内。杜门塞窦。以防鸟雀之入。而忘闭其牖也。是以关予敌也。非所以固吾圉也。后世之守关者。察地利之形势。谋封疆之万全。周历山川。旷览古今。鉴观成败。其于建连城以控禁沟。控禁沟以固关。亦吁谋而重虑之乎。故妄以管窥之见。附兵略之后。
议昌化县徙居所城状
陶元
昌化外滨大海。内偪黎峒。为逋逃渊薮。防守之计。虽藉兵威。尤须民力。自 国初以来。军民散居村野。城市为墟。鸡犬无迹。前令璩之灿通详两院。徙令入城。至今无有应者。设有缓急。一旦将何所恃。职到任之初。目击心忧。未遑经理。今幸征收已竣。岁功已毕。即遵前案。徙家入堡。随据本县六图士民。合词来言。昌化自隋建县。历唐宋元明。再徙县治。皆未得宜。至明成化中黎水冲激城市。田园沦没殆尽。自此不复设县。寄居千户所城。土地沙碛。水泉咸卤。又僻在海堧。四方商旅。无有至者。迨今百有余年。一遇符南蛇。再遭陈武。军民万姓。杀戮无遗。其初户口不下一万。其后仅得千户。寡孤独。无不着籍。议者皆言所城形势不利。是以前任虽有徙居之令。而军民畏惮。终莫敢入。今通县士民。遵奉严谕。再三审度。惟小豸岭近在所城之东。峰峦环遶。土宇平旷。水泉甘洁。又当昌化渡口。舟车之所辐辏。若通详上宪。许民建堡其中。仿宋时新兴县竹城之制。因山临壑。尽种竹。可以不烦官帑。而城堡立就。堡就之后。民愿聚族而居。与所城互相唇齿。互相联络。气势自然增壮。伏望垂情详请。职骤听其言。在所城则百无一利。在豸岭则百无不利。既又徐察其情。居豸岭则欣然乐从。居所城则裹足惮入。惩符南蛇陈武之祸。意图趋避。故兢兢若此。比职亲至豸岭。相其形势。果胜所城万倍。览其规画。果不费官家一钱。此其为虑虽愚。而其为谋甚当。今所城之内。百度废弛。公私廨宇。无不倾坏。前训导陈威。旅寓关壮缪祠。今教谕马骏。寄居义学。堂堂朝士。漂泊野外。几同庙祝。其于 国家之体。不无贬损。若听民建堡。因设义学于堡中。使之号召生徒。倡率子弟。当必翕然响应。然后增设排栅。广种竹。半里之间便可联络。所治合为一城。百姓聚居堡中。不异聚居城内。其于防守之计良为便益。若不允所请。士民既惮入城。又无定居。势必仍散村野。职虽奉命临民。而不得一民之用。徒拥空城于山海之间。兵单势寡。逋逃益众。实可寒心。伏望宪慈。俯顺民意。因地以居民。因民以设守。利于民而不病于民。利于官而不费于官。虽出野人之谋。实为久远之计。仰冀采择施行。
论守城
陆世仪
凡守令欲守城。不可不知城操之法。人知战阵中号令。不可不于平日练习。不知城守号令。尤不可不于平日练习。无论其它。只饮食寝息。若无号令。便自纷然。何以御敌。战阵属兵。守城属百姓。百姓平日全不知号令。岂可不豫习。一旦有事。驱之临埤。孔子所谓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也。
崇祯庚辰间。以天下多寇盗。县官不知城守。乃部颁修练储备书。令县官皆习城守。州守希声钱公。以问张临川受先。受先以问予。予曰。是不难。太仓一邑。地不下百里。田不下百万。但使亩出米三合。银三厘。则修练储备之法。可以毕举矣。受先请筹之。予曰。兵志。守城之法。一步一甲士。十步加五人。积贮大县五千。小县二三千。今太仓一邑。城不下千。则千夫不可少矣。城中不下数万家。则五千石不可少矣。今使亩出米三合银三厘。则一岁当得米三千石。银三千两。以米千石为岁给千兵之用。其三千石以备储蓄。积之三年。得六千石。可以为常平。贱敛贵粜。其息可以给军食。不必复议敛矣。其银三千两。则以为修凿城隍。置买马匹。造作弓矢衣甲火器。及不时赏赉之用。积之三年。可九千两。百物充足。不必复议置矣。受先曰。食廪之费。莫甚于兵。今营兵日饷三分。且犹不足。即使每人日给米二升。亦岁需米七千二百。何云千石也。予曰。不然。守城之兵。与出战之兵不同。养无事时之守兵。与有事时之守兵。又不同。是有权焉。受先问云。何时方议官粜。予曰。即此可以寄军令矣。江南之人。未知寇盗。不愿为守。独每岁五六月米价腾涌。负贩之家。常苦乏食。往往望官粜减一二钱为幸。今试令坊郭之长。集里巷贫民。欲得米而愿充守兵者。约千人。稍为什伍。谕以每岁五六七月。缺米价贵。准人给米日一升。三月人共九斗。余月不给。其守兵虽有籍。仍不入营伍。惟于暇日。守令率之城操。习守御法。岁四五次不拘。操之日。仍人给米二升。以为他日守城之准。百姓知其无所苦而有所利。必不惮于应命。是以百人之食养千人。千石之米恰可当一岁之用。此其便有三焉。凡兵非养之为难。既养而欲去之为难。今惟城操日给米。余日不给。则操纵在我。用之不缺。其饷不用即停。一便也。每岁官粜费而无益。今所费无几。一举两得。吏胥不能干没。奸民不得妄食。而常平有本。又不必岁敛于民。二便也。岁时城操。百姓聚观。一人学守。教成百人。百人学守。教成千人。使民皆习于金鼓旌旗之令。分合进退之法。三便也。受先深以为然。告之钱公。钱公悦。拟于明年举行。值辛巳岁大祲。遂不果。
有人自兵间来。述流寇攻城之法。多用大铳。攒聚一处。击去城。一碎。复击一。渐渐两边分开。至击去十余。则城上人不能存立矣。然后两边仍用铳猛击。中间却只放空铳。令甲士从空铳下。匍匐至城足。锹镢斜穿磴道登城。城上无人。莫能下御。此因城足无牛马墙故也。若有牛马墙。则虽碎。亦不能至城足也。又火铳利仰攻。不利下击。故攻城之贼。闻铳声则急蒲伏。过则起而疾趋。愈近则铳愈不足恃矣。善守者必于城足设牛马墙。于墙中用铳。则贼不能逼。
凡都城中必当用重城。重城以多为贵。城大则难守。一处窃发。满城扰乱。画地而守。此八阵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之法也。予于甲申臆议中。曾有画都城为九区之说。闻者笑之。此不读书耳。唐肃宗时。武威九姓商胡反时。武威大城中。有小城七。胡据其五。二城坚守不下。度支判官崔称以二城兵拒之。旬有七日而平。非重城之益乎。
请朔平城等处设疏雍正十年
宣化总兵李如柏
查大学士鄂尔泰等。议覆直隶古北口提臣路振扬等奏陈查边事宜。准于杀虎口添子母十二位。制造送往等因。奉 旨依议。钦遵在案。臣查杀虎一协。诚为要口。议准添。洵为慎重边疆之至意。但查附近杀虎协之朔平城。相距咫尺。势为犄角。旧有旗兵驻防。近蒙 皇恩。加添兵马。设立参将。其地尤为冲要。而子母乃防守利器。必须亦设十位。以资应援。臣标新设之前营。原因地方紧要。故为加添官兵。查标下中左右三营。各有旧设子母十位。而前营事同一例。亦应设十位。以济防御。惟是杀虎朔平前营应设之。共计三十二位。除杀虎口旧有子母五位。尚应造二十七位。若俱请于造处制造。不惟工料以及解送。需费浩繁。而制造必需时日。臣查阳和城。旧有贮库报部不堪用之九龙铳着。其名虽殊。其实则子母也。其身柄膛口。一加修理。即属坚固可用。所少者。不过子耳。与其听其日久锈坏。何如加添子。以为防御利器。再各营路经臣查出。不堪用之废坏鎗刀等项累累。以之制造子。既无庸买铁。而所费工资无几。成功亦易。既可节省正项钱粮。又可免其解送。更可俾各营早得位。早为演习。其为裨益实多。臣随与抚臣商议。饬令臣标署中军游击睢世俊监管。每母一位。照例造子五位。务必精工合式。其所费工资食用架等项。俱动余租易价等银制造。所有子母二十七位。已如数造成。臣逐位试看。打放最远。颇称便捷。随将位发给各营。报部请将前制造之子母。停其送往。再查既有位。必须子。方为全备。臣查各营路。有地非冲要。而旧贮子甚多者。有地处冲要。而子无几者。亦有竟无子者。殊非因地制宜之道。仰祈 皇恩。准臣与抚臣石麟商酌。察其沿边营路。最冲与次冲者。将旧贮子。量为拨给。务期多寡允当。防范有资。俟拨定再为报部。缘系添造位。酌拨子。以益营伍。以济实用。理合一并奏明。
请总督移驻兖州疏河南通志
王士俊
查直省设立督抚大臣。并膺封疆邦域之重寄。巡抚专司一省公务。自应驻札本省。惟总督既节制两省。驻札地方。必宜酌量扼要。方资控驭。臣查河南一省疆域。西接潼关。东联兖济。北控广大。南蔽襄黄。开封实系堂奥。督抚并建。固资弹压。但既兼辖山东。登莱青三府。又属海疆。而济南之德州。兖州之济宁。尤为南北总汇冲繁之地。山海交错。较之河南阃阈天中。四方辐辏者。更为紧切。督臣坐镇开封。于山东沿海诸郡。相隔或二三千里不等。见闻恐有疏漏。呼吸未得灵通。自应择一居中扼要之郡。西控豫州。东摄齐鲁。方为永远妥协。臣因巡历山左。综核两省枢要。细加筹度。就臣愚见。以为督臣驻札之地。莫过于山东之兖州。其便有六。兖居河东两省之中。西至陕洛。东至登莱。远近维均。调遣殊易。此道里之便一也。兖之北境。紧贴省城。拱护 神京。兖之西境。紧贴东昌。密迩畿辅。东则四百余里。至江南赣榆。南则一百九十里。至江南沛县。直隶引其首。江南承其后。四通八达之邦。枢机锁钥之壤。此形势之便二也。运河横贯于中。漕粮万艘。衔尾而进。舍此莫由。济宁一州。尤系津要。舟车络绎。商旅云屯。最易藏奸匿匪。此稽察之便三也。督臣有兼理河道之责。黄河由豫省考城入兖州府属曹县境。踰单县鱼台。折入江南徐州。每虞泛溢。而昭阳南旺安山诸湖。夏秋大雨。水势陡涨。卫河巨流。自西冲突而来。扰其北境。民苦水潦。督臣与河臣相近。更得悉心筹划。此疏导之便四也。至于沿海之郡。皆耳目所易及。督察海口商渔。严禁私盐矿犯。此巡查之便五也。况移驻兖州府城。离豫不远。由曹县而西。至河南考城县。仅三十里。由曹县而东。至河南归德府。仅六十里。由单县而南。至河南虞城县。仅六十里。其距开封府仅三四日。一转移间。两得其宜。此贯通之便六也。仰恳 皇上俞允。将督臣衙门驻札兖州。则所办两省吏治民生。河防海道。一切事宜。均有裨益。而山海数千里幅。实收控制防维之效矣。查兖州现设总兵官一员。若移督臣移驻于此。则总兵可裁。即以镇标兵丁改为督标。镇标之中军游击。改为督标之中军副将。再设城守副将一员。以资调遣。一切考拔汛防。即以各副将为统辖。至城守应设弁兵数目。另行酌议召募。又查总督驻札之处。应有文职大员。以备任使。所有抚参督审案件。若由两省臬司转解。不特案犯往返拖累。且遇有驳审。不能就近招转。必致逾限稽迟。似应请专设河东按察司一员。即随督臣同驻兖州。除命盗各案。仍听各府州审解两省省城按察司。招转抚臣衙门审题外。如有抚参督审事件。即令径解河东按察司审转。不必再由本省臬司招解。庶事件不致稽迟。案犯免于拖累矣。查山东现有兖莒沂道一员。经臣于沂州改设知府一案内。请将兖莒沂道改为兖沂道。移驻兖郡。另疏具题。应请将该道改设河东按察司。仍带分巡兖沂二府事。体制更为周密。再查兖镇总兵驻札衙门。规制稍隘。兖州府署规模宏厂。应将府署改为督署。镇署改为府署。应有酌量增添房屋修造之处。饬司查估兴工。至兖沂道城守副将。或兖城现有旧署。或应另建。亦俟饬确查定议。另行报部。至兖镇所辖之临清沂州德州泰安曹州寿张高唐东昌梁山范县沙沟台庄等营。应统归督标管辖。其有应再酌量添设城守副参大员。分协驻防。统率各汛之处。亦俟另行查议具题。
相形势以正经界疏
直隶总督李卫
查直属正定一府。原辖三十二州县。幅广阔。事务殷繁。前任督臣利瓦伊钧。因见山西分属仿效。以盘查仓库路远难周。请改五州分治。不为无见。而其中有矫枉过正者。泥于府属之有五州。必分而为五。殊不知形势之偏全。控制之远近。又不可一而论也。伏查 国家定鼎京师。北控幽燕。南屏保定。以河间扼东路。以正定总西路。抚有万方。宰制动。天下都会。朝贡奔走者。不出河间。则出正定。西南九省之冲。正定实为咽喉要镇。从前三十二城。大小维持。臂指承使。雄关环峙。城郭恢闳。股肱上郡。气象不同。今自分隶以后。北止四十里。南仅六十里。即为府属统辖所不及。且郡城东门十八里外。即系晋州所属地界。肘腋之间。号令不行。合之四隅。缺其东面。于形势为未全。于经界为不正。况所存止正定一县附郭。其余皆西北沿山简僻之区。地势既狭。赋额复少。似于表里河山。保障畿南之义。犹未相宜。虽不必尽为更张。而补偏救弊之道。诚不可以不为筹及者也。臣从前屡次出差。经过其地。今复按图稽考。细询舆情。在阜平县去府二百五十里者。犹仍旧辖。若晋州及府属之无极城二县。定州属之新乐县。俱去府治或五六十。或八九十。皆在百里之间。呼吸既通。盘查极便。且均系正定东北二面地方。似应将此四州县。仍归府属。就近管辖。则四隅之形势既全。道里之远近适中。三辅要地。防维更得巩固。至定州为古中山地。西拥太行。东环瀛海。夙称制胜之区。洵宜仍分直隶州治。但所辖之新乐县。既归府属。则该州止有曲阳一邑。体制不称。查保定府属之深泽县。与定州东南接壤。相去仅九十余里。改属定州。亦为近便。保定府原辖二十州县。前虽会请以涞水县改隶易州。今即再去深泽。在保属尚有十七州县。已不为少。而定州则西有曲阳。东有深泽。控制其中。形势规模。亦足相称。似此一转移间。诚如古人所云地因其宜。天运其施。而王政惟时。悉合荡平正直之轨度矣。再查正定府属之平山县。虽系山僻之邑。与晋省连界。西北至五台县一百八十里。西至孟县一百五十里。皆系迭嶂层峰。险峻深远。匪类易于隐藏。且平邑营治稻田三万余亩。多系晋人垦种。往来杂。与昔不同。稽察尤当严密。而县治偏在东南。往返动须数日。实有地方空阔。鞭长莫及之势。从前平邑下口村。原设巡检一员。后经裁去。今查离城六十里之洪子店。系五台孟县分道而来之总汇。居居稠密。立有市集。应请复设巡检一员。移驻此地。凡西北两路交界处所。责令稽查巡缉。于地方更为严密矣。
复建盱眙城议
郭起元
儒者每云地利不如人和。众志成城。峻垣重门。可以不设。然当其无事。无以肃禁防而弭戎心。及一旦有事。则扼腕太息于无所凭借者。此在内地且不可。矧其为岩疆要冲哉。盱邑在三代属徐。战国徐为吴灭。越又灭吴。后复并于楚。秦有天下。设郡县。始有盱眙之名。刘项时。为楚怀王都。西汉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晋时或临淮。或淮陵。东晋为盱眙郡。南齐置北兖州。元魏仍为郡。陈置北谯州。隋仍为县。唐置西楚州。宋为县。属泗州。南渡后。再没于金。再复之。置盱眙军。仍废改置招信军。元升军为路。置总管府。后改为临濠府。复降为县。明属凤阳府。 本朝升泗为直隶州。县属之。其地阻山带淮。东连沧海。南抵长江。洛汴绕其北。汝颍会其西。锁钥濠寿。屏蔽淮扬。险要与泗同。而盱因山建治。俯视水陆为尤胜。自古未有不得盱眙。而能东下江左。西上中原者。旧有城。前志不云建自何代。考之史。刘宋元嘉二十八年。魏太武南侵。率三十万人攻盱眙。太守沈璞。与徐兖二州刺史臧质拒却之。露版以闻。夫以一城能拒却三十万之众者。其城谅非小矣。南宋绍兴六年。枢密使张俊屯盱眙。经略淮西。宋嘉定十一年。修盱眙军城。明建文四年。燕师南下。克盱眙。前志云。城自永乐间废。或云靖难时。燕人恐王师据城击其后。乘胜堕城。或云。燕王登位。听堪舆家言。城与祖陵反背。故废之。史无明文。世远不可得而知也。余吏兹土。巡行山。见遗砖断石。零落于荒榛野蔓间。询之父老。言城址袤延上下。旧有六门。今存其一。所谓淮汴门也。窃念官民廨宇库狱。生聚所在。乃常如传舍僦居。而邑治四郊。南则山原旷莽。其北波涛汹涌。村庄稀少。镇集寥阔。日夕则柝铃传呼。篝灯宿火。恒有戒心。未可以为安也。更有进者。 国家景运方隆。兆卜亿年有道矣。然而安不忘危。未雨绸缪。深计者恒思王公设险之道。万一中原小警。一旅浮淮而下。傍崖登岸。盱无城守控制。即可透漏淮扬。沿江空列堡戍屯兵。而别径可通。不踰时而达瓜步。则江防亦为无用矣。诚以盱山作城。淮水为池。屹然金汤在望。形格势禁。则一城之建。岂不贤于十万师哉。废城规制小少井。苟断其樵汲则危矣。又四山在外。若凭高以火攻城。内无以拒也。而滨淮无障舟师亦易踄崖。今宜于上龟山观星台天台山戚家山象山。山顶筑垣塞。其缺处为门。包连山下市廛。于水滨垒石置堞。随势高下。其长不及十里。则险阨尽守。安危俱有所恃。比年河淮泛溢。山境又值旱蝗。近稍得岁。闾阎甫就休息。予乃深虑日后之事。闻者将疑为迂阔。不知见以为迂阔者。有时而不迂阔也。若夫察民情。辨土宜。振纲纪。辑宁而和会之。以尽其保障之责。予日夜有志焉。而愧其未逮也。
陈洞庭湖情形疏雍正二年
湖南巡抚魏廷珍
臣查湖南地方。最险要者。惟洞庭湖。自到任以后。即差人里外探视。一年之间。已三次出入。备悉情形。极为安静。臣谨为 皇上陈之。查洞庭湖为楚南诸水所汇。成为大湖。其中惟湘沅澧三江之水最大。其湘江自南来入洞庭之南口。有长沙协副将兵在上流防之。其沅江自西来入洞庭之西口。有常德提督标兵在上流防之。其澧江自西北来入洞庭之西北口。有澧州参将兵在上流防之。其洞庭湖水之出口。在东北岳州下流直达武昌。有岳州参将兵在湖口防之。又有洞庭水师副将兵。一在常德。一在岳州巡防。此洞庭湖之周围设兵安塘。俱有规模也。至洞庭湖之中。虽有数山。皆是孤立。无曲港泊舟之处。其中所用米粮。多仰赖于四岸州县。况既无泊舟之处。而匪人亦不能作巢穴。所以至今安静。臣常差人过湖往探。其水自春至秋。正泛涨之时。一片汪洋无际。及至冬间。众水归壑。各处洲渚毕露。水涸沙长。其深者不可测。其浅者仅深尺余。舟到其中。往往阻浅。不能通行。所以湖之里外。帖然无事。此洞庭湖目前情形也。理合具折奏 闻。
游北固山记
周镐
游焦山后二日。康先生相邀游北固山。旧侣咸集。继至者则观察使奉天董公。江宁守营山宋公。六合令濮州葛公。宝晋院长晋阳卫公也。山如龙珠。半吐江口。南拄铁瓮城。危径如线。设席山巅之石帆。轩窗洞开。左金右焦。侍立献奇。大江东走。长风驱之。入帆腹。辄欲飞去。因各拊掌浮白。夫北固山于历代干戈之际。江南第一扼塞险要处也。昔三国时。孙刘对垒。宿重兵于此山。相传有藏兵坞。走马。其后谢安蔡谟。皆于山上作库储军资。梁天监中西丰侯正德守朱方。武帝巡幸。始辟山路。唐李德裕观察浙西。益扩基宇。资屯守焉。山之系重江南如此。自宋米苏诸公。相率为觞地。明太祖复召见耆儒丁熙拱等于山下。而文明之气日开。然东逼海门。北对瓜步。一有警发。兹山实当其冲。故守斯土者。必极一时之选。始克胜任。国家承平百数十年。凿齿雕题之境。纤尘不扰。兹山包裹内地。为都人士赋诗饮酒之场。而又得慈惠之师如诸君子者。相与抚循生息。镐以江左下士。亦得歌舞衎乐。从几杖以游。未尝不叹国家休养之深。而诸君子之遗惠于江南者。将与山并寿也。夫古之善游者目无虚视。耳无虚听。足无虚步。往往因山川之险易。度守御之形胜。宴安而豫图之。而又恐民之不可以无事动。且日久而防其废弛也。爰假观游之说。创为僧寮道院。俾愚民乐于趋奉。增新补旧。而不至于坏。守土者又复岁时登览。节劳佚而察灾祥。此伏至险于大顺之中。而国家所以长治久安者也。然则游亦乌可少哉。临风酹古。亦并以达诸君子之意而书之。
论舆地之学十七史商榷
王鸣盛
杜佑通典州郡门序。自云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辩区域。征因革。知要害。察风土。纤介毕书。树石无漏。动盈百轴。岂所谓撮机要者乎。如诞而不经。偏记杂说。何暇举。或览之者不责其略焉。自注云。谓辛氏三秦记。常璩华阳国志。罗含湘中记。盛宏之荆州记之类。皆述乡国灵怪。人贤物盛。参以实证。则多纰谬。既非通论。不暇取之矣。吉甫进书表。亦云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人物。因邱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邱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将何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此微臣之所以精研。圣后之所宜周览也。此二公议论。实获我心。二公皆唐中叶良臣。学行名位并高。固宜辞尚体要。若合符节。抑岂独谈地理者当如是哉。凡天下一切学问。皆必其根据切实。详简合宜。内关伦纪。外系治乱。方足裨今而传后。掇拾委琐。腾架空虚。欲以哗世取名。有识者厌薄之尔。
豫乘识小录序
朱云锦
鄙性好游。五岳观其四。四渎览其全。足迹几半天下。弱冠省觐于豫章。自天津登舟。卫河南上。抵临清。见漳卫滔滔自西来。恨不得溯其源也。既入。接次起闭。水俛首受制。谓河伯何无灵哉。及见汶水东来。分流南北注。益奇之。及读宋尚书祠碑。知用白老人计。在戴村用玲珑石坝障其北流。而此处又适当地脊故耳。迄今以韦布配食公相。不其伟与。由济宁至台庄。又见所谓水柜者而尤奇。其引东岸之水。潴西岸之湖。以济下游。斯为人巧之极。渡黄见清黄交汇处。水自洪泽湖出。一用汶上分水之法。南势卑。故以闸坝层递束锁。逼使分注于黄。无异载水行高地。故堤防尤重。由是过淮安扬州入江。乘风过金陵采石。抵芜湖安庆。自湖口入鄱阳。历古来战争防守地。依稀记史传所载。或疑或信。又取道常玉山岭。泛桐庐之棹。自钱唐姑苏抵淮。舍舟而陆。遵大山之麓归里。继又游秦游晋游历下游豫。有一至者。有再至三四至者。每游屐所经。思考其山川源委扼塞。苦无书。又性懒。归辄忘之。然于其大形势。颇自谓了了。每怪近时谈地理者。株守故纸。谓禹贡以山川纪疆域。疆域有变。而山川无改。山即无改。川虽经流。乌能无改。黄河五大徙。变乎不变。江在唐时直至扬子桥。今桥距江廿余里。又瓜洲向在水中。今南濒江。马驮沙亦洲。明已创建靖江县。改乎不改。即以山言之。风陵一夕涌出。在永济五台周将军名遇吉墓后。小山崛出如列屏。金鸡岭载平陆县志。近因地震。陷成平地。得谓之无变改乎。且谈形胜者。据古人经行防守之地。谓某宜设屯田。某宜列堠戍。则尤为印板兵法。无异赵括之读父书。夫奕者之观谱。融其意以待无穷之变者。上也。执其说谓可取万全之胜者。愚也。如知虎牢可守。而不知守孟津。则敌人拊我之背。知潼关可守。而不知守蒲津。则敌人捣我之虚。古人不能事事告人。即详告之。亦时时有变。行军有遥受节制者多败绩以此故。川流有昔盛而今微。昔通而今湮者。山塞有昔险而今平。昔冲而今僻者。晋省交城有葫芦峪。赵吉士著书。称其地险扼。几若蚕丛之难辟。土寇盘踞。百计平之。其功甚伟。近年搜逆之令下。有据以入 告者。檄查则童山孤立。有葫芦川为之灌溉。平田沃野。居民栉比。传以为笑柄。又有以微山湖在山东峄县境水绌。议欲引沁入湖济运。不惟沁流不能越曹郓之高亢而入湖。即入湖。沁水盛发。湖蕞尔地能容蓄乎。溢而南出。洳河以南。并其傍近地。不将为巨浸乎。唐贾耽云地理之学百闻不如一见。信乎其为通儒之言也。今年来游汴中。长夏酷暑。日翻豫中志乘。以为消遣。其述沿革。多本诸一统志 皇舆表。颇信而有征。因节录备遗忘。又记诸名胜以待游览。其旧经过者。如遇故人。又时时见故案牍。则又剌录其田赋户口之数。久遂成帙。因思所至之处。倘皆获贤主人。假我闲轩。赉我纸墨。就所见闻。各成一帙。亦于从政好古者。不无小裨。缘得诸简牍者。半得诸亲历者。亦半似较诸闭户谈天下事者。终有闲裒而存之。颜曰豫乘识小录。或曰。一编之中。山川扼塞田赋兵制咸备。奚小之云。余曰。传不云乎。不贤者识其小者。区区。不贤者也。不贤者之所识。则小之云尔。客冁然而退。
地图说豫乘识小录
朱云锦
昔晋司空裴秀。尝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其序曰。制国之体有六。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平险之异也。六者作图之法备矣。惜其书不传。后唐贾耽作华夷图。亦称于世。尝谓地理之学百闻不如一见。又云十说不如一图。古人之图史并重者以此。愚意有方面之任者。可饬沿边及腹地有山险州县。各勘明本境某山周回约几里。高约若干丈。与傍近山或联或断。距州县治若干。某水出某山。流接某县。山内通行之路。凡自某县某堡入境。至某县某地出境。有无兵营分防官司。又有樵路若干条。可为至某处快捷方式。或古设有某关。今有无基地。再注明四至八到。并为说。挨县呈送。再绘为总图。统为之说。则一省之形势了然矣。汉入关中。萧相国先入丞相府收图书。然后知天下扼塞户口。唐时每州亦造送图经。皆此。若得数同志者。即所之地。各成一图。汇齐可成大观。与古之裴贾。方轨并驾。而守土稽古者。皆得有所考镜矣。尝阅各志。见张应科林县险要图说。甚简核可法。附录之。以待有心者之则效云。
张应科林县险要图说此林县西山之险要也险隘处所均属太行之支节其北繇百余里而入有马塔口洪梯口迤南则为蚁尖寨寨之南为鲁班壑又南则有断金桥风门口东峻崔八口关墙岭距邑七十余里而上总之南北相连人迹可及其险而当守者首蚁尖寨次断金桥其余则崎岖樵径车不得方轨马不得成行上下为难无容虑矣何者蚁尖寨西北距县四十里繇姚村迤西五六里为东寨门口上黄苍岩等泉十处中有古营房教场其南繇小蚁尖寨大蚁尖寨古岩口东头泉小明清水泉至西头泉距营房约二十五里余独有岩东西头泉各有樵径可攀援而上宜削之以绝蹊径又自教场北繇朱路岩之断头崖距营房约十余里而朱路岩亦有樵径宜削其北柳树水泉百户水泉硙臼焦水泉俱营房正西山西漆树沟水泉南柳树水泉莲花水泉俱大蚁尖山后西面凡水泉皆可资军用断头岩至西盖头泉南北三十五里东寨门至寨西后沟东西十五里总周八十里而多后沟有通山西蹊径已经堵截往来而法久令废几成大路乃令削只留一面上下便于防守足矣其断金桥去县西南五十里繇桃源店西上有水泉一道与山西平顺县接界险峻一桥可度二人倘一夫当关真万人之莫敌东西咽喉行者络绎至蚁尖寨下险上平水泉数十可屯万军曹魏高齐仓屯瓦砾犹有可辨自古防之矣
题王氏写本地图后
陆耀
郑渔仲尝言。古之学者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亦易为功。后之学者离图即书。尚词务说。故人亦难为学。亦难为功。旨哉斯言。非图固不足以为学也。然所图一事。而彼此有异同之说。古今有因革之殊。板刻流传。漫无区别。研究不审。遗误滋多。古之为图谱之学者。常用数色以识别之。如星官书。巫氏以黄纪。甘氏以黑记。石氏以朱记。虽不尽遵用。而于三垣外宿北极北斗星之大纲及明大者。并用朱记。黑次之。黄又次之。是犹有古法也。他如本草纲目。亦有朱字黑字之别。其朱字者。乃汉张仲景魏华佗所传旧本。谓之神农本经。其墨字者。乃梁陶隐居之所续增。谓之名医别品。今坊刻李时珍本草。概用黑字。则非其旧矣。至于九州岛舆地之图。或用黄色以为河。青色以为江。朱色以为新附之版籍。此可以资知今之学。而尚不足于考古。古者幅广狭。随时不同。据今疆域。遥溯古初。则有东西异位。南北乖方者。淮南秦恭王氏。着有阅史书约。各按诸史。前后分为十六图。先据方今郡县朱笔绘写。而后以黑笔就加古舆地于上。使人开卷了然。知今之某地在某代为某地。或合或分。或废或置。皆可以参考而得。使其付之坊人。又将并为一色。不复可辨矣。此书为孝廉施醴泉家所藏。特书其后而还之。
皇舆图赋序
全祖望
成周大司徒掌建邦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岛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土会土宜之法。而大司寇之属。职方掌天下之图。辨四夷八蛮之人。九州岛之国。使同其贯。大宗伯之属。保章以星土辨九州岛之地。所封之域。大司马之属。司险掌建九州岛之图。周知山林川泽之阻。达其道路。大宰之属。司书又以地图得知山川之数。经野之学见于官礼者如此其多。然犹未溯其原也。在昔风后受图。方州始定。世远莫得而传。至若圣人作易。仰以观天。因吉凶而得象。俯以察地。即图书而作则。所谓图者。山川险易星土分合之图是也。所谓书者。贡赋多寡九等之书是也。图之系以河。书之系以洛。则以天地之中。实在河洛之间。其中南北高深之故。圣人所则。犹之吉凶之象。圣人所法。不离乎周官之所载。惟其为典籍之最重。故顾命与大训。陈东序。嗣后穆王大朝黄山。披图视典。而萧何得秦图书。以具知天下之要。孔安国为博士。具见图书。以注遗经。即武皇亦据图书以知河源。班固亦本图书以成地志。皆三代之旧本也。典午以降。周秦秘书既绝。司空裴秀。按汉人括地诸杂图。麤具形似。不为精审。于是作禹贡地域图一十六篇。其体有六。一曰分率。二曰准望。三曰道里。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图学之大。略具于此。而以二寸为千里。唐贾耽作海内华裔图。从三丈三尺。广三丈。率以一寸折成百里。宋之祥符。李宗谔亦尝作图。其后税安礼亦作地域指掌图。元则临川道士朱思本作舆图。参之梵人帝师之秘图。与宋旧图。互译而成。盖用功十年。而自谓无憾。今世之所存者。仅有此本。而亦多为明人转相增窜。名以己图。独计程画方之法。犹遵其旧耳。明嘉靖中。山阴周继志地图。极为世所称。纵八尺。横二丈。每方百里。今已鲜足本。三古图书之精意。谁克绍之。且夫图学固难。而其中以星分合方域为尤难。自古学失传。康成谓堪舆所载。皆非周礼之法。而自汉志而后。有以十二分野配十二国者。有以二十八宿配诸国者。有以二十八宿配十二州者。有以北斗七星配七国者。有以二十八宿配禹贡二十八山者。有自邶墉诸国而下皆配之者。其说之支离诞妄。莫可究诘。明初亦有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不过以旧说附会而已。惟 圣祖皇帝。陋术数之妄传。成函夏之通谱。上参夫万五千里之升沈。下综夫千八百国之广袤。先圣先王河洛之传。由此代兴。以臣所见。赋此图者。大都侈张版章之四辟。而至于著作之精。则莫有能为之发扬者。乃拜手稽首而为之辞。
与百制府论孙文定南游记书印心屋集
陶澍
承示孙文定公南游记一篇。首尾一气。如黄河落天。直走东海。其间又复千里大曲。百里小曲。洋洋乎。渊渊乎。近古奇作也。惟中间亦小有未检处。如曼倩公明古平原人。在今之武定。而误以海州之平原当之。岷山为南干之祖。禹贡明言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而误以为中干。且末后总束一段。言天下大势。水归二漕。山分三干是已。而又言大河以北。水皆南流。大江以北。水皆北注。此则以指喻海。尚非天下之全也。地以山为脊。而水从两边界之。南干纵行。以五岭为脊。岭以北江广之水。固皆北流。若粤闽在岭脊之南。仍系东南流。非北注也。北干横行。以太行为脊。太行之右为汾涑。皆西南流。太行之左。为漳衡滹沱巨马易白诸水。皆东北流。无南流者。惟沁在太行南麓。故顺流而下。又邳宿南流则疏凿而成。非其本来也。至若三干之说。昉于僧一行。千余年来。莫之或易。然某窃以为仍止两干。岷山之脉。蔓衍东南。此南干也。其中干北干本系一脉。从陇西来为嶓冢。经太白至终南。始分支。一出华潼。渡砥柱。起太行。为北干。直走医巫闾入海。至高丽南转。浮登莱而结聚于泰山。一由终南。趍商雒。为中干。经南汝光陈。至徐州渡河。经吕梁下邳邹峄。而亦聚于泰山。故终南为中干北干分龙之所。而泰山为中干北干合龙之所。实首尾一龙耳。其间元气包裹。条理精密。此中原人物所以极盛。而孔孟生于气聚之处。遂以砥柱万世也。某尝出使西川。途中细观山势。见太行之脉。从寿阳之黄土岭出。脉仅如一线。终南之脉。从宝鸡之煎茶坪出。脉亦仅如一。计此两大山。行经数千里。每过一峡。必出一脉。似此者数矣。蜿蜒磅礡。其大如彼。而其细又如此。造化之妙。非身历其境者不知。仅从纸上谈兵。终隔一尘。然非胸有全局。亦熟视之无也。文定此文。独有千古。高处在识在力。小未检点。亦无损豪末。大抵其生平刚毅之气。练达之识。皆于此可想见一斑。合三习一弊疏观之。真我 朝第一流人物也。谨质蠡测之私。伏乞治事之暇。加以诲正。
冈底斯山考四川通志
冈底斯山。在阿里之达克喇城东北三百十里。直陕西西宁府西南五千五百九十余里。其山高五百五十余丈。周一百四十余里。四面峰峦陡绝。高出乎众山者百余丈。积雪如悬崖。皓然洁白。顶上百泉流注。至山麓。即伏流地下。前后环绕诸山。皆巉岩峭峻。奇峰拱列。按其地势出西南徼外。以渐而高。至此而极。山脉蜿蜒。分干向西北者。为僧格喀巴布冈里木孙诸山。绕阿里而北。二千五百余里。入西域之和阗南山。及葱岭诸山。向东北者。为扎布列斜而克角乌尔克年唐拉木萨坦冈匝诺莫浑乌巴什巴颜哈喇。诸山环卫。地竟青海。连延而下。六千余里。至陕西西宁等处边界。向西南者。为闷郡克尼儿萨木泰冈诸山。亘阿里之南二千余里。入厄讷特克国。向东南者。为达木楚克喀巴布冈噶尔沙弥弩金刚花诸山。历藏卫达喀木七千余里。至云南四川之境。 国朝康熙五十六年。遣喇嘛楚儿泌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绘画西海西藏舆图。测量地形。以此处为天下之脊。众山之脉皆由此起云。按水经注。阿耨达山西南。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东有水名萨罕。小东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康泰扶南传曰。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枝扈黎大江。出山西北流东南注大海。枝扈黎即恒水也。今阿里为藏中极西南地。近古天竺境北。山西出狼楚拉楚麻楚三大水。皆西流转东而南。合为冈噶江入南海。疑此即阿耨达山也。自佛书言阿耨达山。而释氏西域记。郦道元水经注。萧德言括地志。咸谓阿耨达即昆仑。然以地远莫考。转相附会。荒怪不经。我 圣祖威德广被。薄海内外。罔不臣服。西南徼外穷荒不毛之土。尽隶版图。使臣测量地形。踰河源。涉万里如履阶闼。一山一水。悉入图志。四十九年。 谕大学士九卿等曰。梵书言四大水出于阿耨达山。下有阿耨达池。以今考之。意即冈底斯是。唐古特言冈底斯者。犹言众山水之根。与释典之言相合。 圣言煌煌。始知宇内众山水皆导源于冈底斯山。自是而载籍所传。或有或无。皆可按图以辨。猗欤盛已。
更新于:3个月前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二十·剿匪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二十·剿匪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平定教匪总论三省边防备览 严如熤贼匪滋事之始。赤子弄兵潢池耳。得贤良司牧胆略过人者抚而辑之。若龚遂之治渤海。张纲之定广陵。虞诩之平朝歌。可无大烦师徒也。迄事变既成。党与已众。巢穴寖多。多用师固艰于..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九·苗防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九·苗防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坊苗 魏源抚苗如抚子。备苗如备疾。御苗堤御水。攻苗鸷攻伏。抚苗道二。文告不与。目不诗书。足不城市。奚知文。奚知告。则聚所欲欤。则去所恶欤。何谓所欲。盐布入于峒。药材出于山。何谓所恶。莠苗不于寨。奸..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八·蛮防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八·蛮防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滇中兵备要略 孙鹏备兵以民也。而未雨绸缪。尤在山川要害之地。滇古西南夷。于唐为南诏。西北拒吐蕃。东北际黔巫。东南达交桂。西南扼缅甸。环境之彝。十居其七。王公设险。于斯要矣。岂可一日不备哉。而备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七·蛮防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七·蛮防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湖南苗防录叙 魏源魏子曰。历代以来皆蛮患。而明始有苗患也。南夷之苗。自洪水窜征后不闻。而殷周之所挞伐。荆庸勾吴之所冠带。皆蛮国。暨江以南。靡然声教。于是汉曰武陵蛮。唐曰五溪蛮。则自岳澧常德进辰沅..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六·海防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六·海防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五兵政十六海防下防海惠士奇防海之法。莫详于宋。有海军。有海船。有海道。其海军则镇江海水军。江阴水军。明州水军。平江许浦水军。建康靖安水军。唐湾水军。池州清溪鴈汊控海水军。其海船。则有刀鱼..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五·海防中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五·海防中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台湾始末偶纪 鲁之裕台湾闽海诸岛之饶也。幅南北约三千里。东西踰六百里。汉番生齿。百有余万。其产布谷金石牛马齿革羽毛竹木丝枲蔗漆药物。其番有生者熟者。其聚族而居之所曰社。合台湾之社有三百五十六焉..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四·海防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四·海防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三兵政十四海防上防海 李光坡言险者莫如水。海尤水之不测者也。盖巨浸稽天。既不可以里道计。而奸宄驾舟重洋。渺如浮沤之着水。又不可以追程及。所以古来环海攻守。其法甚备。只可以纪一时之宜。终难据..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三·山防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三·山防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二兵政十三山防三省山内边防论一三省边防备览 严如熤安置南山之大计。莫如适中之处设重臣以一事权。辽阔之处分州县以专其治理。绥靖之大规不外此矣。考明时原杰于郧阳设巡抚。将山内州县辽阔者。分设县治..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二·塞防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二·塞防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一兵政十二塞防下平定准噶尔附论 赵翼臣既摘平朔漠方略。然自策妄阿拉布坦渐强。继以噶尔丹策零。世济其恶。我西北两路。又常驻重兵。备堵剿。迨额尔德尼招之捷。敌始乞和。我皇上御极。与之定边界。并..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一·塞防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十一·塞防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卷八十兵政十一塞防上荅人问西北边域书 魏源承询本 朝西北边域之略。 国家威棱震迭。际天稽颡。括地成图。东尽东海。南尽南海。西不尽西海。北不尽北海。而欲征图朔貊。轮弱水。厥制严武。至雄以博。窃钩档册..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九·地利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九·地利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读史方舆纪要序 顾祖禹客谓顾子曰。子所著方舆纪要一书。集百代之成言。考诸家之绪论。舟车所经。亦必览城郭。按山川。稽里道。问关津。以及商旅之子。征戍之夫。或与从容谈论。考核异同。子于是书。可谓好之勤..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八·兵法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八·兵法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城守篇 魏源仁人不问伐国。书生不足谭兵。而守圉之制。兼爱者详之。专城之名。守土者居之。道非同傥忽也。事非必将帅也。用非必乱世也。以救人。以卫民。兵者不得已而用之。故言攻不如言守。作城守篇。守备上豫..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七·兵法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七·兵法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案兵家 汪缙兵分权谋形势阴阳伎巧四家。综其要旨有三。一曰养民气。一曰定军志。一曰审敌情。三要由二本。一曰本之刑名以立法。一曰本之阴符以圆机。所谓养民气者。民兵之实也。民气战之实也。民有六不可用。民..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六·保甲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六·保甲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治盗宜严责成疏顺治十三年 工科给事中姚延启窃见近日各处雈苻啸聚。掠公行。郡县不敢申报。道将置若罔闻。如晋中清源蒲州等处。失事隐匿。自非抚按精明觉发。几以封疆为儿戏矣。我皇上特谕刑部申饬讳贼之令。煌..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五·保甲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五·保甲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保甲说 李光型记曰。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苟一乡之事不治。何论一县。保甲者。分之极其细而不紊。合之尽其大而不遗。故必知地方之险易。村居之疏密。而后联比分甲。可行出入守望之政。知台驿递之远近。桥..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四·马政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四·马政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论马政 王心敬马。兵国之必需。矧今西番启衅。将来此一路之马。至者少而用者多。使非及时畜聚。临用缺乏。欲望兵强而威振。得乎。然如唐人监牧之制。可行而难得其人。如宋保马之法。则累民而无益于事。为今之计。..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三·屯饷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三·屯饷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储饷议 卢纮今夫师动而饷随焉。未有师行于前。而饷不继于后。能必战胜而攻取者也。闻之战其野。即食其野之粟。因粮于敌。我无转运之劳。而敌假赍粮之便。如楚失敖仓之守。而汉乘之。隋失洛口之守。而唐藉之。此天..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二·兵制下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二·兵制下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营制小 顾栋高兵以卫民。营以驻兵。淮安自唐宋以迄于元。兵制见于前史尚矣。明初。改元淮安路总管府为卫指挥使司。俾世其官。而又设有屯田。因粮于屯。取兵于丁。当是时。淮安大河二卫军官屯丁万余员名。应守城..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兵制上
皇朝经世文编·兵政一·兵制上作者:贺长龄出自————《皇朝经世文编·兵政》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议兵 姚鼐兵民分。虽有圣人不能使之复合者。势也。今有人焉。命其子弟。入则挟筴操管而学书。出则量庾籔。权轻重。度长短。持算而营什一之利。其子弟必无一能矣。今君国子民者。佹而使耕稼之农。听号令。习击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