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灾难的轰炸样式·第三

繁体

制造灾难的轰炸样式·第三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

出自————《空中战争大全》

出自————《战争通史》

  1914年8月,法国的几架瓦赞飞机实施了这次大战中的首次轰炸。其他国家不久也照此行事,终于导致了对民间目标进行的首次报复性空袭。轰炸战术和对抗战术不断发展,直至意大利人竟然能够在1918年一次出动二百架飞机轰炸波拉。这历时四年的战争已经为后来的一些闻名于世的英勇行为和臭名昭著的狂轰滥炸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轰炸自然而然地可分为两大类:战术轰炸和当时权威人士试图称之为的战略轰炸。战术轰炸乃是自战争开始以来便一直在实施的战场侦察的必然产物——如果发现了敌人部队集结或拥塞在某处,为什么不设法轰炸将其消灭呢?所谓战略轰炸(也许称之为旨在瓦解意志的心理轰炸更为合适)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它起源于两种显然不同的武器:齐伯林飞艇和“重型”轰炸机。当齐伯林飞艇首次飞抵大不列颠上空进行作战时,确实在民众心理上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但随着歼击机防御的加强,齐伯林飞艇的损失达到了不堪忍受的地步,德国这才把力量集中在重型轰炸机上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很难找到战略轰炸的例子,但这种活动为未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轰炸作战在这次大战很早的时候便已开始。当时的轰炸设备是粗糙的,效果也差,但至少有两个国家(法国和俄国)已经认识到可能从集中力量进行轰炸中获得利益。到1914年结束时,法国已开始集结一支瓦赞轰炸机兵力,以轰炸莱茵河东岸的目标;俄国也在努力制造伊利亚·穆罗麦茨式轰炸机,用以轰炸东普鲁士的德***队。实际上,在这次大战中首次实施轰炸突击的是法国;1914年8月14日,几架瓦赞飞机突击了梅斯附近的德国齐伯林飞艇库,在凡尔登上空遂行侦察任务的隶属于陆军的齐伯林飞艇便是从这里出动的。一天以前,德国人曾经派遣一架鸽式飞机去轰炸巴黎,但投下的仅仅是作为宣传品的传单。

   英国充分认识到遂行搜索侦察任务的齐伯林飞艇的重要作用,因为由德国海军指挥的齐伯林飞艇严重威胁着皇家海军对德意志帝国海军占有的舰对舰的优势。德国人在齐伯林侦察飞艇的协助下,便可以避开与英国海军的正面遭遇,而仍能设法消灭英主力舰队中的分遣队。因此,英国在战争初期便决定要将齐伯林飞艇消灭于它们在德国的基地上。

   由于这是海军的事情,所以由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去实施突击。首次轰炸是在1914年9月22日,四架飞机突击了科隆和杜塞尔多夫的齐伯林飞艇库。只有一个飞行员通过了目标,投下的一枚炸弹也没有炸中飞艇库。另一次突击是在10月6日,两架携带二十磅炸弹的索普威思的泰布洛德式机再次轰炸杜塞尔多夫飞艇库,炸毁德国陆军的一艘LZⅨ型飞艇。

   英国海军感到轰炸位于瑞士边境的腓德烈斯哈芬的齐伯林飞艇工厂也许能取得更好的战果,于是在11月21日派出三架阿弗罗504型机去突击该目标。英机飞入德国纵深达一百多英里,这是件相当了不起的事,但轰炸结果并不理想,飞艇工厂仅仅受到轻微破坏。瑞士当局声称英国飞机侵犯了他们的中立,结果英国决定放弃突击腓德烈斯哈芬的任何进一步设想。

   最早的航空母舰

   这次战役的最后一次突击是在1914年12月25日进行的,七架水上飞机突击了库克斯港的飞艇库。这些飞机已由经过改装的英吉利海峡渡轮运送到德国沿海的某处,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母舰。遗憾的是,这些英国水上飞机都没有找到目标。

   英国海军轰炸德国飞艇库的作战至此暂告结束,直到1918年7月19日,新型航空母舰猛烈号上的两架索普威思公司制造的骆驼式飞机突击了两艘齐伯林飞艇L54号和L60号,德国人完全没有准备。

   尽管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轰炸飞艇基地的作战活动停顿了三年半之久,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轰炸的想法。实际上正是海军订购了英国的第一种重型轰炸机——汉莱·培基公司的O/100型机,外号叫“该死的叫人害怕的东西”。这种双发动机的大型双翼机的第一架于1915年年底试飞,1916年9月开始向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交货,且于11月在法国投入作战。O/100装有两台250马力的罗尔斯-罗伊斯的鹰式发动机,时速85英里,航程700英里,载弹量达2,000磅。继O/100型机投入生产的是O/400型,从1918年中期起装备皇家空军——这是一个新成立的独立军种,1918年4月1日由皇家飞行队和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合并而成。O/400型机基本上与O/100相似,但装有功率较大的360马力的发动机,总的性能也有所提高。新成立的皇家空军深入德国进行的大部分远程轰炸使用的就是这两种重型轰炸机。

   前线一带纯粹战术性的轰炸在整个战争期间始终没有停止过,其猛烈程度和战果也日益增大。它并不引人注目,但却是战争进程中的一项具体内容。开始时,协约国是比较重视空中战争的这个方面(轰炸)的,采用了索普威思公司特制的昼间轻型轰炸机一个半支柱式。它是这次大战中最重要的飞机之一,也是第一种装有向前发射的固定式机枪的英国飞机。

   三种用途的一个半支柱式

   一个半支柱式飞机于1916年初投入使用后,很快便取得成功。它是一种歼击机(作为歼击机时,后座装有一挺刘易斯式活动机枪),又是一种轰炸机(作为单座机时),还是一种双座侦察机。自1916年夏末德国更新型的歼击机投入使用以后,它便只用于遂行轰炸和侦察任务了。这种飞机装有一台110马力的克莱热气缸旋转式发动机,时速106英里,升限15,000英尺,续航时间4.5小时。这种飞机飞起来很舒服,为此法国在获得许可后共制造了4,200架。

   它虽然是一种正式的双座机,但乘坐两名乘员时的载弹量只有130磅,因此皇家海军航空勤务队首先将其作为携带224磅炸弹的单座轰炸机使用。一个半支柱式飞机到1917年春已经过时,但它向协约国表明了一种精心设计的战术轰炸机能取得多大的成绩。

   作为昼间轰炸机接替一个半支柱式飞机服役的是艾尔科 [ 译注:飞机制造公司的简称。 ] 的D.H.4型,该机是由曾设计过B.F.2系列的杰弗里·德哈维兰设计的。D.H.4是一种速度快、结构牢固和军械装备优良的飞机,于1917年中期投入使用。它装有一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375马力的鹰式Ⅶ型直列式发动机,时速143英里;对大多数德国歼击机来说(对协约国的歼击机来说也是如此),即使到战争结束时也未能达到这个速度。D.H.4曾大量生产供英国航空部队使用,同时供1917年4月16日参战的美国使用。

   D.H.4型机的军械包括一至两挺维克斯式固定机枪和一至两挺刘易斯式活动机枪,载弹量多达460磅。作为战术飞机,它的唯一不足之处便是飞行员和射手之间的机身长度过长,以致他二人根本无法通话。1917年后期投入使用的D.H.9型机克服了此一缺点,但由于缺乏适用的发动机,所以这种新型飞机在其他性能方面还不如较早的D.H.4。发动机方面的问题在D.H.9A上得到了纠正。该型机于1918年9月装备部队,其时速为123英里,仍低于D.H.4,但其载弹量则增加到660磅,并保留了D.H.9的统式座舱。

   其他英国飞机,诸如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的F.K.8型、英国飞机工厂的F.E.2与R.E.8型以及马丁赛德的象式也都作为轰炸机使用,但是这些飞机主要还是作为侦察机和歼击机使用。歼击机也携带炸弹,重20磅的炸弹,投弹的目的在于不让敌人抬起头来,尔后用机枪火力支援地面部队前进。还有一项作战任务叫做联络巡逻,那是在1916年7月的第一次索姆战役中组织进行的。在步话机发明之前的日子里,最高指挥部要弄清前线部队的确切位置是不可能的,因此有时会发出互相矛盾的命令,或下令向己方部队进行弹幕射击。于是,飞机被命令在前线遂行巡逻任务,并向司令部报告各部队的确切位置。这些歼击机在前线低空飞行时非常有利于立即采取行动以帮助己方的地面部队。这是一项危险而又劳累的任务,但事实证明它对前线部队和后方的最高指挥部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最常用于进行此种战术轰炸的法国飞机是极其出色的布雷盖14型双座机。此种飞机于1917年9月开始服役,装有一台220马力(后改为300马力)的雷诺直列式发动机,最大速度每小时121英里,升限19,000英尺,续航时间将近三小时,最多可携带四挺机枪和520磅炸弹。

   德国人最初并没有研制专门的战场轰炸机,而是主张集中力量发展航程较远的飞机,将战场任务留给通用的C型机去执行。这样德国便很快生产出许多作战效能很好的飞机,如阿尔巴特罗斯的CⅦ和Ⅹ型(后者可携带少量炸弹)以及DFW CⅤ型、汉诺威的CLⅠ型、LVG的CⅤ型(最多可带250磅炸弹)、鲁姆普勒的CⅥ和Ⅶ型(带弹多达220磅)。

   意大利于1915年5月24日参加协约国方作战,它乃是一个积极拥护战术轰炸的国家,制造了诸如SIA和B型(速度达每小时124英里,载弹量为550磅)以及安萨尔多SVA5型等著名的飞机。然而,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中力量的发展方面所起的最大作用还在于猛烈的战略轰炸。

   反对报复性空袭的呼声

   自从德国在1914年9月突击巴黎以后,法国便一直在加强他们的轰炸机部队。1915年,法国重型轰炸机开始突入德国纵深实施远程突击。这支兵力由阿佩上尉率领,均为看起来很笨拙的瓦赞飞机。6月13日他们空袭了卡尔斯鲁厄,11月7日有一架飞机竟然飞抵慕尼黑。所有的空袭最初都是以纯军事目标为对象的,诸如铁路调车场和军火工厂等,但自德机几次空袭了法国宣称为不设防的城市以后,法国便蓄意报复,开始对卡尔斯鲁厄等城市的居民中心实施轰炸。后来,齐伯林飞艇于1915年首次空袭了伦敦。9月8日,LZ13号齐伯林飞艇投下几枚炸弹,死13人,伤87人。

   对此,人们的抗议呼声是强烈的,尽管与此同时每天在西线有数千人丧生却远远没有引起人们同样的注意。英国首都的防空部队立即得到了加强,虽然在开始时德国日益增加的空袭次数并未因此而减少。后来,随着防空兵器的改进,齐伯林飞艇(按当时的标准已是极其昂贵的武器了)损失得越来越多,到了收效越来越少的地步。看来需要采用更合理的方法去突击伦敦了,于是改用了飞机。

1916年各国主要轰炸机的性能型别发动机最大速度升限续航时间或航程载荷/军械用途索普威思一个半支柱式(英国)克莱热气缸旋转式100马力106英里/小时(海平面)17000英尺4.5小时一挺刘易斯式机枪和一挺威克斯式机枪,12枚小型炸弹双座歼击机 轻型轰炸机汉莱·培基O/100型(英国)两台罗尔斯-罗伊斯鹰Ⅱ型直列式每台250马力85英里/小时(海平面)约8500英尺700英里最多可带四挺刘易斯式机枪和1800磅炸弹轰炸机戈塔GⅢ型(德国)两台莫尔策德斯DIVa直列式每台260马力92.5英里/小时(13120英尺)20500英尺500英里两挺帕拉贝吕姆式机枪,以及多达1100磅炸弹轰炸机AEG GⅣ型(德国)两台莫尔策德斯DIVa直列式每台260马力103英里/小时(海平面)14760英尺4-5小时两挺帕拉贝吕姆式机枪,以及多达880磅炸弹轰炸机瓦赞3型(法国)康东-于内水冷星型120马力70英里/小时(海平面)11000英尺120英里一挺霍奇斯式机枪,以及多达124磅炸弹轰炸机卡普罗尼Ca33型(意大利)三台伊索塔-弗拉斯基尼V4B直列式每台150马力85英里/小时(海平面)13400英尺3.5小时最多可装四挺雷韦利式机枪,已经多达1000磅炸弹轰炸机西科尔斯基РБΒЗ伊利亚·穆罗麦茨ИМ-Ⅴ型(俄国)四台РБΒЗ直列式每台150马力80英里/小时(海平面)11500英尺5.5小时三挺机枪,以及多达1870磅炸弹重型轰炸机/侦察机

齐伯林空艇空袭英国

齐伯林飞艇性能数据型别发动机最大速度容积有效升力[注]齐伯林m型(共造6艘)三台迈巴赫C-X直列式每台210马力50英里/小时794500立方英尺20250磅齐伯林p型(共造10艘)四台迈巴赫C-X直列式每台210马力60英里/小时1126400立方英尺34000磅齐伯林q型(共造2艘)四台迈巴赫HSLu直列式每台240马力57.5英里/小时1264100立方英尺39000磅齐伯林r型(共造15艘)六台迈巴赫HSLu直列式每台240马力64英里/小时1949600立方英尺68000磅齐伯林v型(共造10艘)五台迈巴赫HSLu直列式每台240马力66英里/小时1977360立方英尺98000磅齐伯林w型(共造2艘)五台迈巴赫HSLu直列式每台240马力64英里/小时2418700立方英尺114500磅

   对伦敦的首次轰炸是1916年11月28日由一架LVG CⅡ型机进行的,但不久之后德国有了一定数量的更好的飞机,这便是1917年6月开始在英国上空作战的装有两台发动机的戈塔GⅣ型。这种轰炸机装有两台260马力的默尔策德斯直列式发动机,最大时速90英里,升限超过21,000英尺航程超过300英里,载弹量1,100磅。更重要的是,这种轰炸机能进行编队飞行,用机上两挺帕拉贝吕姆式活动机枪互相掩护,这是齐伯林飞艇所办不到的。尽管飞艇对英国的空袭一直持续到1918年,但是从此以后空袭的主力要由轰炸机承担了,最初是戈塔制造的飞机,随后便是齐伯林-施塔肯工厂制造的庞大的RⅥ型机。后者是一种四发动机的巨型机,翼展138.8英尺,一次能携带2,200磅炸弹空袭伦敦,速度每小时可达84英里,自卫武器有四挺帕拉贝吕姆式活动机枪,足以对付英国歼击机的攻击。

   皇家空军的创立

   自德国首次空袭伦敦起,英国公众表示不满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从法国召回了几个歼击机中队,企图以此来对付德国的空袭。但在那地对空无线电和雷达尚未出现的日子里,等到发现来袭敌机并下令歼击机紧急起飞以后,在15,000英尺以上的高度顺利地完成截击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整个形势指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需要设法提高飞行部队的作战效能。

   以简·斯马茨上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被指定负责此事,经再三审议,该委员会提出应成立一个独立的空军,并由空军部自行领导。结果,皇家空军于1918年4月1日正式成立。当然不应认为德国的空袭乃是该委员会据出此项建议的唯一的理由,那只不过是催化剂,引起的最后反应是克服飞行部队在管理方面所存在的许多根本性缺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飞艇共空袭英国51次,飞机共空袭52次。总共投掷了9,000枚炸弹,280吨炸弹炸死1,413人,伤3,408人。破坏造成的损失达三百万英镑,然而轰炸所引起的从前线调出部队以及工人为了进防空洞而浪费的时间,则具有大得多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诸如1918年1月28日那次空袭所造成的精神上的冲击:受一枚炸弹爆炸后的影响,奥德汉斯印刷厂的一台印刷机穿透地板坠落在下面躲避空袭的人群里,结果死38人,伤85人。

   公众要求成立一支部队去对德国实施报复,这支部队于1917年开始形成。1917年10月有一个联队,到1918年5月就有四个中队进行作战了。6月6日,这支部队正式被命名为独立空军,由少将休·特伦查德爵士任司令。尽管这支独立空军未能按原计划发展,但它却能从南锡附近的一些基地起飞,愈来愈频繁地轰炸德国境内的目标。

   俄国人在发展轰炸战术方面曾作出过一些显著的贡献,他们组建了第一个真正的远程重型轰炸机部队。一个轰炸机大队于1915年中期投入作战,后来在同一年又首先采用了由二至四架伊利亚·穆罗麦茨飞机组成的昼间编队队形。

1917-1918年英国对德国的轰炸

   德国歼击机在防御作战方面的另一创新便是遂行护航任务:通常由三、四架护航歼击机掩护二至四架轰炸机,但有时护航歼击机竟多达十六架。

   意大利轰炸机的大规模空袭

   对战略轰炸感兴趣的另一个大国是意大利,它拥有卡普罗尼各种系列的大型轰炸机可供使用。1916年2月18日,意大利于参战九个月后轰炸了卢布尔雅那,这是它首次实施的重大空袭。接着又空袭了战线后方的奥军司令部,然后于1917年8月和9月对奥匈帝国的波拉海军基地进行了一系列空袭。10月2日这天轰炸达到了顶点,共出动148架卡普罗尼轰炸机和11艘飞船。1918年10月22日,整整一年以后,56架卡普罗尼轰炸机和142艘飞船对波拉进行了这次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空袭。

   意大利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实施真正的战略空袭的唯一的国家,它用大量飞机轰炸了诸如波拉或陆军司令部这样的单个军事目标。其他各国实施的空袭,不管轰炸的是什么目标,只不过是为了提高国内的士气和通过反击使敌人遭到极其轻微的破坏而已。当然,任何参战国用当时的那些轰炸机也不可能获得意义重大的战略效果,因为当时的轰炸机既没有足够的载弹量,其轰炸精度也不足以“消灭”真正的有战略价值的目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轰炸的最有效的使用,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发生在西线,而是在巴勒斯坦。战争将近结束时,由艾伦比将军率领的英军当时正在向北追击朝国内撤退的土耳其军队。9月,皇家空军炸毁了土耳其军队的电话交换台,从而大大支援了艾伦比的进攻作战。英国歼击机不断地在头顶上出现,也使得土耳其司令部惶惶不可终日。接着,撤退中的土军两个师被发现正在通过一条狭窄的隘路,19日,皇家空军封锁了隘路的北端,尔后派出歼击机和轰炸机向陷于困境的土耳其部队发起攻击。作为战斗实体,这两个师均被歼灭,损失了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这当然是依靠自然条件(地形)而取得的一次大捷,但它说明仅仅通过明智地使用空中力量也能起到多么大的作用。

天空的新的力量·第三十一

天空的新的力量·第三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随着新型飞机的研究和生产费用的不断增加,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势;它不仅仅反映在设计上,也反映在销售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不那么强大的国家都在生产最新型的作战飞机供自己的空军使用。然而,美国和苏联在设..

直升机作战·第三十

直升机作战·第三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升机的性能有限,因此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朝鲜战争时,直升机已经是十分有用的了,但仍比较脆弱,不堪一击。直到越南战争时,直升机方才能够跻身于军用飞机的前列。直升机不断发展的情况表明..

中东的生存之战·第二十九

中东的生存之战·第二十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年轻国家以色列和它的阿拉伯邻国之间的冲突所具有的强烈的宗教和爱国主义色彩,使整个世界在感情上都卷了进去,同时也容易使人忽视应该从双方这三次重大冲突中吸取的经验教训。每次冲突都以其自己的方式证实..

航空侦察·第二十八

航空侦察·第二十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观察曾经是航空器最早的军事任务,侦察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然而只有变化莫测的冷战和伴随着它的核毁灭的威胁,才导致了专门从事高空侦察的飞机的问世。 航空侦察的历史几乎与航空器一样..

海上空中力量·第二十七

海上空中力量·第二十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论性地证明,海上空中力量对于大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从那时以后,技术上的进步已使海上航空兵在完成其各项使命时变得更为困难,尽管事实已经表明,国家不论大小,如没有一支有效的海上空中..

越南·第二十六

越南·第二十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越南的战争始终没有经过正式的宣战手续,毫无结果的“和平”也未能阻止流血事件的继续发生。种种异常的现象并非仅出现在政治和历史的事件上。战列舰获得了新生,而新型飞机和新的作战方法,象在本世纪内任何一次较长时..

便于机动的陆军部队·第二十五

便于机动的陆军部队·第二十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大力士式、环球霸王式、举重明星式,从给这些飞机起的名字中可以大体上看出,它们担负着多么艰巨的输送和供应现代陆军部队的工作。人们专门为此而设计制造了巨大的、多用途的和牢固的飞机,接送军队、装..

超音速的一代·第二十四

超音速的一代·第二十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47年10月,美国空军的查尔斯·耶格尔少校成为第一个飞得比声音还快的人。十年以后,已有九种超音速歼击机在美国和苏联服役,马赫数、甚至马赫数3的歼击机和轰炸机也已经开始订购。让飞机飞得越来越快似乎是合..

恐怖的均势·第二十三

恐怖的均势·第二十三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当大国集团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向缓和走去的时候,世界和平却是由核战争的威慑来保持的。维持这种恐怖均势的乃是一种复杂的“矛盾想法”的过程:在理论上,任何一方都将针对另一方发动的袭击作出破坏性更大的反应..

喷气式飞机开始盛行·第二十二

喷气式飞机开始盛行·第二十二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朝鲜乃是喷气式飞机的第一个交战场合,也是喷气式飞机真正开始盛行的地方。由于依然隐隐存在着爆发另一次世界大战的危险,大国集团出于安全的需要,因此有更多国家的空军装备喷气式飞机,同时又有越来越..

朝鲜战争·第二十一

朝鲜战争·第二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在共产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进行全球性对抗和真正存在着核摊牌可能的情况下,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西方集团军队的装备不足以应付这样一场斗争,他们第一次面临了败在共产党国家手下的局势。 第二次世界..

通向柏林的空中桥梁·第二十

通向柏林的空中桥梁·第二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冷战始终存在着发展成为一场全球冲突的危险,而冷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对抗,则发生在1948年的夏天。当时苏联集团违反规定,不让西方国家进入被分割的柏林市。这座被围困的孤立城市当时还在医治战争的创伤,..

新的结盟和新的飞机·第十九

新的结盟和新的飞机·第十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倒是打赢了,但胜利者们在思想意识上又彼此发生了冲突,于是形成了新的结盟,为另一种斗争重新划分了阵线。“冷战”仅仅持续了五年,双方又重新在朝鲜诉诸武力。在此期间,双方都在努力建立..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第十八

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第十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便在德国试飞过。他们已遥遥领先,如能坚持不懈地研制下去,一定可以确立不可动摇的空中优势。事实上,德国人也确实制成了一些令人惊恐的新颖武器,其中包括第一种..

杰出人物·第十七

杰出人物·第十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一个取得了击落敌机三百五十多架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的歼击机尖子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开始的对歼击机飞行员的吹捧,此时仍在继续。然而飞机承担的任务迅速扩大,这就要..

旭日之蚀·第十六

旭日之蚀·第十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珍珠港受到的沉重打击(这是一次就其计划和实施来说都十分典型的空中袭击)和日本飞机初期拥有的无可争辩的优势,都未能使美国人在太平洋地区望而却步。他们硬是拼命地顶了下来,并进行反击,先是在珊瑚海,接着又十分..

空降作战·第十五

空降作战·第十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随着两次大战之间飞机、降落伞和滑翔机的发展,出其不意地突然予敌以决定性的攻击的军事梦想终于成为实事。此种新颍而又大胆的攻击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当然,空降部队必须从他们早期联合作战招致..

从空中掌握制海权·第十四

从空中掌握制海权·第十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旗鱼式飞机给予塔兰托的意大利战列舰的致命打击,日本成功地袭击珍珠港使该港陷于瘫痪,以及德国海军在歼击机保护伞的掩护下目空一切地急驰而过英吉利海峡,所有这一切早已作出这样一个结论:没有空中力量,..

歼击机作战·第十三

歼击机作战·第十三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欧洲天空的控制取决于歼击机的力量。英国卓越的歼击机曾在1940年危急的日子里挽救了这个国家。德国海军1942年大胆地“在英吉利海峡急驶”,证明了他们那顶歼击机保护伞的有效作用;但到这年年底,德国的大量歼击..

轰炸攻势·第十二

轰炸攻势·第十二 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在这次大战的最初几周里,人们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方才沉痛地懂得了轰炸机的种种不足之处,懂得了轰炸机是容易受创的。可是仅仅一年以后,人们又对有关战争的一些公认的国际条约完全置之不顾,开始积极地进行战..

不列颠之战·第十一

不列颠之战·第十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温斯顿·邱吉尔雄辩的口才,使得1940年保卫了不列颠的那些著名的“少量的人”名垂史册。 [ 译注:不列颠之战胜利结束后,邱吉尔在英国国会的一次讲话中说:“在战争史上,从不曾有如此大量的人从如此少量的人那里得..

闪击战·第十

闪击战·第十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39年9月,世界语言中增加了一个新词——闪击战。这是快速运动的地面进攻与猛烈的空中突击相结合而进行的极其凶猛有效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个战役的结果,使德国征服和占领了半个欧洲,为德国空军树立了极其惊人..

为大战作准备·第九

为大战作准备·第九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39年秋季德国入侵波兰以后,继之出现的冲突规模之大,甚至德国空军都对之无所准备。至于后来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其他国家的空军,则准备更为不足。双翼机仍然是美、英两国的一线歼击机,德、日两国的歼击机在他..

从第一架水上飞机到零式飞机·第八

从第一架水上飞机到零式飞机·第八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10年,尤金·埃利驾驶一架柯蒂斯双翼机从一艘美国巡洋舰临时凑合的平台上起飞。两个月后,他又首次成功地在一艘军舰上降落。大约与此同时,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水上飞机也在进行首次飞行。海军的空..

两次大战之间的战争·第七

两次大战之间的战争·第七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二十平代英、法殖民地出现的骚动给航空部队的使用带来了一项新的内容——经济而有效的警察行动。但主要的发展还是出现在三十年代后期的西班牙内战和中日战争之中;前者使德国得以试验其新型飞机和改进空中战..

竞相备战·第六

竞相备战·第六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公众对航空的兴趣开始集中到创记录的飞行和建立声誉的航空比赛上。林德伯格 [ 译注:旧译林白。 ] 飞越了大西洋,金斯福德-史密斯飞越了太平洋,速度记录突破了每小时三百英里。接着是希特勒..

协约国占优势·第五

协约国占优势·第五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 “血的四月”决定了1917年将是协约国在空中特别糟糕的一年。但到这年年底,随着新型飞机的出现和组织的改进,局势开始有了转变,到了1918年,美国空中力量的作战效能第一次为各国所察觉,它也预示了未来的发展。这..

尖子飞行员·第四

尖子飞行员·第四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堑壕中的屠杀比在泥泞的战场上空进行的空中战争更为残酷,但后者却不公正地获得了传奇式的荣誉。再也没有比“尖子飞行员”制度更能说明这种不真实的看法的了。“尖子”这个词来自法语,原用于体育明星。的确,这些人..

战斗部队·第二

战斗部队·第二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按将领们预先的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只准备持续六个月,但是他们的战略并没有考虑到飞机所能发挥的作用。几个月以后的事实证明,空中侦察在阻止德军前进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空中战争当时还没有什么战术,直到1916年..

死神插上了翅膀·第一

死神插上了翅膀·第一作者:克里斯托弗·钱特等 ·英国出自————《空中战争大全》出自————《战争通史》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有动力飞行。到了1911年,人类首次带着杀人的明确目的升空,从而写下了空中战争历史中的第一个篇章。从实现空中自由飞翔的美丽梦想到使之成为一种杀人手段,人类仅仅用了八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