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三

繁体

西班牙王位之争·第三

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

出自————《英语国家史略》

《第三卷·***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

出自————《战争通史》

   西班牙王位战争爆发之时,双方不愿大动干戈,这是战争史上尚未出现过的现象。欧洲已经筋疲力尽,它的幻想也已经破灭。威廉和路易十四之间建立的新关系,反映了“海上强国”和法国人民的衷心愿望。

但在他们和欧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头上,笼罩着西班牙国王行将驾崩的乌云,这片阴云迟迟不散,越来越低,令人长期畏惧。威廉十分清楚自己的虚弱地位,他知道,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使英格兰再度参战,而荷兰一旦失去英格兰的帮助,便注定要屈服于别国的铁蹄之下。于是他采取了瓜分西班牙帝国的政策。西班牙帝国包括尼德兰南部、意大利的大部分和新大陆的大片地区。有三方要求继承西班牙王位。

   第一方是法国,或者由皇太子继位,或者在法西两国王位不能合并的情况下由皇太子的次子安茹公爵继位。第二者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极力争夺继承权,但愿意把他的权利让给他的第二个妻子所生的次子查理大公。第三者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孙子巴伐利亚选帝侯。一六九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签订了新的《分割条约》,其要旨是把西班牙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划给力量最弱的继承人,哪怕他没有最充分的权利。路易和威廉保证承认巴伐利亚选帝侯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的继承人,并建议对法国皇太子给予大量补偿。路易十四和威廉三世商讨的这个计划遭到神圣罗马带国皇帝的强烈反对,它公诸社会以后,在西班牙也引起强烈的反响。西班牙人主要关心的是本国领土的完整,至于哪个君主统治他们,则是次要的问题。这场长期的斗争结束时,他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是以后的事情。在目前,他们的唯一目标是维护西班牙帝国的完整。然而,看来路易和威廉能够***一切反抗力量,以强制手段实现他们的决定。

   这时候,一个惊人的事件发生了。《分割条约》已于一六九八年九月在荷兰洛城堡的威廉宫殿里签订。一六九九年二月,辽阔版图的继承人巴伐利亚选帝侯在几大强国决定把最诱人的奖品放在他那胖胖的手上时,不幸猝然逝世。他为何在此时死去,以及怎么死的,这两个问题引起人们重大的怀疑。事实无情地摆在世人面前,复杂而危险的谈判又得从头开始。经过一番努力,威廉和路易在一六九九年六月十一日签署了第二个《分割条约》,确定查理大公为王位继承人。他可以继承西班牙、它的海外殖民地和比利时,但是有一个条件,这些地方永远不得同神圣罗马帝国合并。法国皇太子将得到那不勒斯、西西里、米兰和意大利的其他地区。

   没有子女的西班牙国王此时已如风前残烛,寿数将尽。他的畸形身体久染沉疴,心灵也倍受折磨。他以为自己中了魔。他的唯一慰藉是病态地憧憬着坟墓里的状况。全国民众惴惴不安地注视着他的微弱脉搏和日益加深的怪癖。他在死亡线上已经挣扎了三十年,等待他死亡的欧洲著名政治家相继消失在漫漫长夜之中。查理的痛苦已到尽头,但是在他即将辞世的病体中,在糊涂的头脑中和迷信的灵魂中,闪耀着必须保持西班牙帝国统一的伟大思想。他在弥留之际郑重宣布,他的辽阔领土必须完整无缺地传给下一个国王,而且只传给一个国王。各个对立的利益集团争先接近他的病榻。后来,他接受劝告,签署了一份遗嘱,将王位传给安茹公爵。这是十月七日的事情。信使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从埃斯科里亚尔迅速送到凡尔赛。十一月一日,查理二世驾崩。

   路易十四此时处于法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是应该否定这份遗嘱、维护《分割条约》而同英荷两国一起将条约付诸实施,还是应该废除条约、赞同遗嘱而以武力保护孙子的继承权呢?英格兰会反对他吗?除了坚定的信仰和墨迹未干的庄严条约以外,这次选择同许多重大抉择一样,利弊参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拒绝赞成《第二个分割条约》。这样一来,条约能发生效力吗?路易踌躇不决,难以作出判断。他于十一月八日在德曼泰农王后的宫中召开会议,会上决定否定条约,赞同遗嘱。十一月十六日,凡尔赛宫里发生了一件著名的事情。路易十四在早朝时将西班牙大使介绍给安茹公爵,对前者说:“你可以尊他为国王。”西班牙大使以众人皆知的轻率态度说道:“比利牛斯山上的事情不会重演了。” [ 译者注:古代比利牛斯山上有个西班牙纳瓦拉王国,后被法国吞并,西大使此处借古讽今。 ]

   在这种情况下,威廉感到必须承认安茹公爵为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五世。下院议员们的思想仍然远远脱离欧洲的现实,辉格党和托利党都不相信他们会被迫参加同他们的决定相抵触的战争,更不相信他们的决定会发生变动。他们刚刚裁减了英格兰军队。路易向他们保证说,他对自己的权力已经心满意足,决不以损害孙子的利益来扩大自己的权力。他们急切地相信这一诺言。波旁王朝的一位王子将成为西班牙国王,但也将完全独立于法国。下议院被这个宽厚的诺言所迷惑,认为查理二世的遗嘱比任何一份《分割条约》更为可取。托利党人的怒气也正是集中在被取代的《分割条约》上,他们不仅指责条约本身不合时宜,是对朋友的背叛,而且还指出,秘密进行谈判和签署条约的做法违背了宪法。托利党人甚至企图弹劾与此有关的大臣。

   一连串不测事件从外界打击了盲目满足的英国政界。从英国的邮袋中发现了詹姆斯二世在圣日尔曼的流亡政府的国务大臣梅尔福特发出的一封信,信中透露了法国人为詹姆斯二世的事业即将入侵英格兰的计划。威廉急忙把这封信作为背信弃义的证据交给国会。同时国会也开始意识到,法国国王关于法国王位和西班牙王位分立的态度和措辞至少是模棱两可的。看来,西班牙人此时已把向南美洲输送黑奴的权利让给一家法国公司,这个举动虽然无损于英国船主的自尊心,但对他们毕竟有些影响。人们明显地看到,英国在地中海的贸易受到威胁。英格兰全国意识到,法国和西班牙的王位实际上已经合二为一,而法西两国在合法的幌子下进行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则是两国王位合并的明证。

   菲利普五世在马德里加冕,西属荷兰地区为他的登基而欢欣鼓舞。比利时境内有许多要塞,根据条约的规定由荷兰人驻守,它们是法国人侵略荷兰的主要障碍。路易决定攻陷这些要塞。一七〇一年二月,强大的法军直抵比利时的各个城市,西班牙军官开城欢迎他们。有人极力辩解说,法军来此只是为了保护“笃信天主教的国王陛下”之属地。荷兰驻军慑于法军之雄威,龟缩在据点之内,不敢出来应战。在数星期内,安特卫普、蒙斯、威廉国王唯一的著名征服地那慕尔、洛村、文洛和十二个次要的堡垒相继落入路易十四之手,法军不费一枪一弹,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这些地方和堡垒。列日、于伊及其附近的城镇也由于它们的统治者列日主教追随法国而落入法王之手。战争期间进行抵抗的堡垒在一月之内丧失殆尽。可是在战争中,丢失或夺取其中的任何一个堡垒都会被吹嘘为激战的结果。一六八九年结成的“强大联盟”在七年战争期间保卫的整个荷兰地区,犹如复活节的残雪一般迅速溶化了。

   我们自己也曾目睹英国人遭受同样可怕的损失,因为他们当时受绥靖思潮的影响,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一七〇一年的变化突如其来,欧洲作出了反应,英格兰也终于受到震动。军人再次武装起来,不久前解散的军队和受到轻视并被遣散回家的军官又能一显身手。当战鼓重鸣之时,洋洋自得的商人和诡计多端的政客又开始依靠不久前备受他们辱骂和压制的军人。初夏,辉格党感到自己得到日益强烈的民族情绪的支持。肯特的地主向下议院请愿,要求拨款,使国王能够及时援助盟国。下议院将这些绅士逮捕入狱。这个行动说明,国会有时同国王一样专横。但是,来自法国的威胁日益明显。英格兰人听见在他们打算安居的海岛附近炮声隆隆。下议院在六月份授权国王寻找盟友,无论如何要派一万军队前往荷兰。威廉发现形势对他有利。到了年中,他在英荷两国的反对派,即英国下议院的托利党多数和阿姆斯特丹的强大市民,一致要求他采取“他认为维护欧洲和平所必需的”一切措施,也就是要求他发动战争。

   形势要求威廉和马尔博罗联合起来,同心协力量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当威廉知道自己可以再次运用英格兰的武力的时候,他又哀叹自己已经无力指挥军队了。对双方来说,如今不是三心二意或者重提旧怨的时候。现在必须有一个人继续挑着重担。威廉心中有数,只有一个人能当此重任。五月三十一日,威廉宣布马尔博罗为驻荷英军总司令,六月份又任命他担任驻荷兰共和国特使,并授权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不请示国王和国会单独缔结条约。这两位军事政治家之间的争吵和误解曾经毁掉或丧失了大好时机,但他们此刻终于团结起来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缔造“强大联盟”的活动开始了。

   在这一触即发的气氛中,一道闪电给英格兰传来了沉闷的爆炸声。一七〇一年九月十六日,詹姆斯二世去世。路易到圣日尔曼瞻仰了他的遗容,向他的影子内阁宣布承认他的儿子为英格兰国王,并将永远维护其权利。路易立即对这一行动所引起的后果感到震惊。英格兰全国作出强烈的反应,认为这一行动侵犯了他们的独立地位。《授权法案》已经就王位继承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赖斯威克条约》根据正式条文和君子协定规定,路易有义务承认并且不侵犯威廉三世的国王地位。英格兰的国内法律被法国暴君的无礼行为所破,英格兰根据《赖斯威克条约》应该享受的权利由于法国国王背信弃义而受到侵犯,辉格党和托利党在国会中争相表示反对这种侵犯行为。全国上下坚决主张发动战争。马尔博罗在摸清国会的态度之后草签的一些条约得到批准,国会还拨给国王大笔军费。威廉国王同法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另一方面,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早已对法开战,他的名将萨瓦公欧根正在意大利北部作战。

   可是威廉此时不听马尔博罗的劝告,错误地解散了国会。他情不自禁地企图把那些在形势面前不知所措的托利党人拖到选民面前接受大选的“审判”,他希望辉格党获得多数。当时托利党尽管政策失误,也失去自信心,但他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虽有不太光彩的历史,然而能够以四票的多数使哈利重返新国会议长的席位。他们原谅了自己的错误,却永远不能原谅国王。国王曾对托利党施用了诡计,而这条诡计已经失败。他们盼望威廉国王早日归天,另一方面又和辉格党一起支持他的战争。大选以后的情况虽然有所变化,而马尔博罗继续掌握着英国的外交政策,准备同法国进行较量的军备活动和外交攻势都取得了进展。

   威廉的七年战争使一些人垂头丧气,在他们看来,此时组成第二次“强大联盟”无疑是冒险之举。法国人一枪不发地占领了它曾经激烈争夺的所有堡垒和地区。世界上最辽阔的帝国也退出联盟,站到敌方。西班牙改变了立场,跟它转变的不仅有印度群岛、南美洲和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还有欧洲的“机舱”比利时和卢森堡。叛变的萨瓦仍然站在法国一边,虽然它的最伟大的统治者是一位奥地利将军。科隆大教区成为法国的盟友,在上次战争中始终不渝的巴伐利亚也将在新的斗争中与法国为友。英荷两个“海上强国”在国外几乎无一友好的港口,新大陆除北方之外均成为它们的禁区,地中海实际上变成了法国湖。在普利茅斯以南的设防港口一律不对英国和荷兰的船只开放。这两个国家的舰队比敌人强大,然而它们没有中途基地,无法进入地中海。

   在大陆上,防御法国入侵的一排荷兰要塞被法国人占领,它们不再是保护荷兰的屏障,而是法国人进一步入侵的跳板。路易十四占领科隆和特里夫斯以后,成为默兹河流域和莱茵河下游的主人。他控制着英吉利海峡沿岸的所有港口,在那慕尔经安特卫普到海边一线构筑了阵地,他在冬季做了一些准备,因而暴露了他将在春天沿着一六七二年的路线再次入侵荷兰的企图,那一年他几乎征服荷兰。法国人占领的荷兰要塞里枪炮林立,兵多粮足。这预示着一场进攻即将开始。荷兰人龟缩在洪水环绕的地区内和残余的堡垒里。由于巴伐利亚转向法国一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地区的中心地带暴露在法国入侵的威胁之下。匈牙利人举行叛乱,反对奥地利的统治。土耳其人再次进犯。在土地、人口以及在陆地和海上的战备方面,路易在西班牙王位战争开始时要比签订《赖斯威克条约》时强大一倍。甚至教皇也改变了立场。教皇克莱门特十一放弃了英诺森十一的政策,开始支持法王及其大军。英格兰人的派系斗争和反复无常的态度招致了上述的危险局面。

   此时,死神光顾了威廉国王。“一个穿着黑天鹅绒衣服的小绅士”,就是许多狂热的詹姆斯二世党人祝酒时多次提到的英雄 [ 译者注:指死神。 ] ,开始侵扰威廉的命运。一七〇二年二月二十日,威廉骑着他心爱的骏马索雷尔在汉普顿宫周围的花园里奔驰,索雷尔在鼹鼠新打的地洞上绊倒,威廉跌下马背,摔断了锁骨。此次骨折本来无关紧要,可是他身体虚弱,这次受伤犹如打开了大门,许多伺机进攻的敌人蜂拥而入,并发症出现了。两个星期以后,威廉和所有见过他的人都相信,他离死期已经不远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在处理政务。当死神逼近时,他对即将开幕的世界性大戏剧的关注使他的头脑格外清醒。他尽力树立了奋斗的目标,建立了战斗的联盟,对这一切满怀眷恋之情,如今即将与之长辞,不胜悲怆。他知道,英格兰的新国王和政府一定会继承他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也发现了一位能挑重担的合适人选,不管在战争方面还是在决策方面,不管在英格兰党派的纠纷中,还是在错综复杂的欧洲外交斗争中或者在形势危急的战场上,此人均能不负所托,威廉早已深思熟虑,准备把权力交给维护新教信仰和欧洲自由的一位新旗手。他在执政的最后几年里,已经把马尔博罗同他的机构和政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弥留之际,他把马尔博罗作为主持枢密院和统率军队的最佳人选推荐给他的继承人安妮。威廉终年五十二岁,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耗尽了毕生的精力。马尔博罗当时以同样的年纪在敌人的绝对优势面前开始了连连取胜的十年征程,把不列颠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南非战争·第二十一

南非战争·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在战争的旋涡中进入了二十世纪。她投入了近五十万部队,这是她有史以来向海外派出的最大一支军队。南非的冲突起初只是小规模的殖民冲突,不久便需要全国作出极大..

索尔兹伯里勋爵领导的政府·第二十

索尔兹伯里勋爵领导的政府·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八六年夏,人们并不能立即看出,在爱尔兰自治问题上的分歧使英国的政治分野发生了重大变化。索尔兹伯里政府依赖自由党反对自治派,这一派在国会和..

爱尔兰自治·第十九

爱尔兰自治·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格拉德斯通于一八八零年再次担任首相时,他的处境不如他在十二年前任职时那样顺心。那时内阁坚定,党内统一,通过了许多改革法案。如今表面上前程似锦,因为他在胜利..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第十八

美国成为世界强国·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在美国发展成世界上头等工业强国的过程中,她的人民正忙于完成美洲大陆的拓殖活动。南北战争开始时,从大西洋岸边向西拓居的运动已经进行了二百五十年,拓殖地..

美国的“重建”·第十七

美国的“重建”·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在大西洋彼岸,北军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但是,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最紧迫的问题是在战败的南方恢复秩序和繁荣。谢尔曼军队所经之处和弗吉尼亚平原等南方大..

格拉德斯通与迪斯雷利·第十六

格拉德斯通与迪斯雷利·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历史进入了长期的、承先启后的、迅速发展的时代,即进入了格拉德斯通和迪斯雷利担任首相的时代。这两位伟大的议会活动家在一八六八年到一八八五之间交..

德意志的兴起·第十五

德意志的兴起·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二部·维多利亚时代》出自————《战争通史》 当美利坚合众国受到严峻的考验、狂躁不安的拿破仑三世巩固他在法国的统治地位之时,莱茵河彼岸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八六一年,普鲁士的威廉一世继腓特烈大帝之后登..

合众国的胜利·第十四

合众国的胜利·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邦联失败了。南北战争中相当长的最后阶段,是北方征服南方的阶段。在钱塞勒斯维尔和葛底斯堡战斗、维克斯堡战斗、查塔努加战斗和奇卡莫加战斗发生之后,战争在同年..

钱塞勒斯维尔之战与葛底斯堡之役·第十三

钱塞勒斯维尔之战与葛底斯堡之役·第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六三年春,波托马克河兵团和北弗吉尼亚兵团在拉帕哈诺克河两岸继续对峙。素有“勇士乔”之称的胡克曾在安蒂坦河战斗中指挥一个军而威名远扬..

罗伯特·李和麦克莱伦·第十二

罗伯特·李和麦克莱伦·第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波普将军在一八六二年八月一日抵达前线。这位新指挥官的任务就是在麦克莱伦部队从詹姆斯河一线回来同他会师之前,在不打大仗的情况下尽量扩大战果。华盛顿..

里士满战役·第十一

里士满战役·第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形势对南方极为不利,人们产生了失望的情绪。设在里士满的邦联政府和司令部不断接到令人忧郁的报告和数字,南方的处境似乎十分困难。北方彻底封..

合众国在危险中·第十

合众国在危险中·第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六零年,决定性的总统选举开始了。二月,南方的参议员杰斐逊·戴维斯要求北方各州废除《人身自由法》,停止干扰一八五零年颁布的《追捕逃亡奴隶法》的执行,服..

奴隶制与脱离联邦·第九

奴隶制与脱离联邦·第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在一八五零年以后的几年里,美利坚合众国的前途使美洲充满希望,使欧洲既羡慕又嫉妒。美洲大陆已被征服,得到哺育。在十年之间,美国的进出口和国内贸易增长了一..

美国史诗·第八

美国史诗·第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一部·伟大的共和国》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一五年标志着美国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在此之前,美国大陆的社会生活主要受欧洲的影响。随着一八一二年反英战争的结束,美国开始注意国内问题,背靠大西洋,把目光转..

英语民族的迁徙·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第七

英语民族的迁徙·(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第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很久以前,澳大利亚就已进入人类的想象世界。早在希罗多德 [ 译者注:古希腊历史学家,在西方史学界有“历史之父”之称。 ] 时代,人们就传说在..

英语民族的迁徙·加拿大和南非·第六

英语民族的迁徙·(一)加拿大和南非·第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拿破仑的垮台急剧地加速了各国占领世界荒凉地区的活动。同拿破仑的长期斗争阻止了英语民族的扩张,可以用来建立第二大英帝国的人力和船只尽数耗费在..

帕默斯顿·第五

帕默斯顿·第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帕默斯顿年逾古稀,仍在主持国政。除了托利党组阁的一小段插曲之外,他在一八五五年以后的十年里始终是英国首相。同俄国签订和约以后,他很快就遇到了另一次危机。这次危机也..

克里米亚战争·第四

克里米亚战争·第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政治生活一如既往,只是由于通过重要的《改革议案》而略有变化。约翰·拉塞尔勋爵领导下的辉格党人是当时的执政者。拉塞尔家族从亨利七世时代就开始..

改革与自由贸易·第三

改革与自由贸易·第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三零年,欧洲的良主势力又开始抬头。法国发生了七月革命,建立了奥尔良王族统治下的君主立宪制。新国王路易·菲利普是革命党人菲利普·厄加利代的儿子。 菲利普·..

坎宁与威灵顿公爵·第二

坎宁与威灵顿公爵·第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在英王乔治四世执政的十年期间,传统政治力量的格局迅速解体。一百多年来,辉格党和托利党在下议院就各种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同时,辉格党内部也进行着斗..

胜利后的和平·第一

胜利后的和平·第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四卷·伟大的民主》《第十部·恢复与改革》出自————《战争通史》 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欧洲在一八一五年夏天实现了和平。这次和平比较持久,虽有内部骚乱和局部冲突,和平却一直维持到德意志扩张取代法国优势之时。在同法国革命和拿破仑..

厄尔巴岛与滑铁卢·第二十五

厄尔巴岛与滑铁卢·第二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一五年,欧洲和美洲沉浸在和平的气氛之中。波旁王族的一个年迈、顽强而放任的成员登上了法国王位,他对亲戚、谋臣和追随者所犯的错误熟视无睹。他的拥护者比他更..

一八一二年的战争·第二十四

一八一二年的战争·第二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詹姆斯·麦迪逊是一八零九年三月选出的美国新总统。他在杰斐逊手下担任国务卿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是著名的政治理论家。他比较固执,处理具体问题的艺术和判断能..

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第二十三

华盛顿、亚当斯和杰斐逊·第二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欧洲政治事务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原封不动地在美国提了出来,全国普遍掀起有关法国革命的辩论。以法国革命为榜样的相应组织在杰斐逊思想的影响范围内到处出现,而..

伊比利亚半岛战争与拿破仑的垮台·第二十二

伊比利亚半岛战争与拿破仑的垮台·第二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英军从海上撤离拉科鲁尼亚之后,西班牙便没有能够阻止法国元帅行动的有组织的军队了。各地的西班牙军队相继失败,只有无法消灭的游击队还在继续活动。..

法国皇帝·第二十一

法国皇帝·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威廉·皮特的后继者坚决进行战争,可是不如他那样内行。从一八零六年一月皮特逝世到一八零九年威灵顿上台这三年里,战争形势对英国很不利。她徒劳无益地远征地中海沿岸地区,..

特拉法尔加战役·第二十

特拉法尔加战役·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八零四年,皮特重新上台。他全力恢复英国的作战能力。英法再次开战以来,英国单枪匹马地对付拿破仑,在她历史上最困难的两年里单独坚持了战争。由于皮特的努力,奥地利..

冲突中的法国·第十九

冲突中的法国·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的辉格党人,尤其是改革派和激进派起初对法国革命抱欢迎态度,不久他们便为其过火的行动而感到失望。十八世纪的伦敦经历过大规模的动乱,但在威尔克斯时代的打乱和一七..

法国革命·第十八

法国革命·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八九年震撼法国大地的巨大变革同世界上的历次变革有着根本的区别。英国曾在十七世纪经历了王室和人民之间的权力大转移,但国家的基本制度未受触动,或者至少很快就恢复了,..

美国宪法·第十七

美国宪法·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美洲独立战争已经结束,十三个殖民地获得了自主权。它们在战争中为自己的原始政治组织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它们根据一七七七年签署的《联邦条例》建立了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这个..

小皮特·第十六

小皮特·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九部·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罗金厄姆侯爵长期等待着组阁的机会,可是当一七八二年三月这个机会终于来到时,他的寿命只有四个月了。康沃利斯在弗吉尼亚的约克敦投降一事对英国社会的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野心..

印度帝国·第十五

印度帝国·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十八世纪,英国在印度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仅仅作为贸易机构建立起来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日益迅速地发展成幅员辽阔的帝国。一七零零年前后,只有一千五百名英国人..

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四

美利坚合众国·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七七年,华盛顿在费城北面的瓦利福奇避冬。每次战斗结束后,都有许多人开小差,他的军队只剩下九千人马。到了春天,部队还会减员三分之一。他们缺少衣物和..

独立战争·第十三

独立战争·第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七五年五月,美洲殖民地在宾夕法尼亚的恬静小镇费城的建筑业工会议事厅再次召开大陆会议。代表们是德高望重的律师、医生、商人和地主,他们对形势的发展感到紧..

同美洲的冲突·第十二

同美洲的冲突·第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乔治三世继位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引起了深刻的变化。在原则上和法律上,国王在决定政策、选择大臣、任用官员和确定支出的问题上仍有决定性的影响和权力。数百年..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第十一

第一次世界性战争·第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五六年十一月,皮特初次作为国务大臣参加内阁。当时腓特烈大帝宣称:“英国长期处于临产的剧痛中,但她终于生下了一个伟人。” 自马尔博罗以来,还没..

美洲殖民地·第十

美洲殖民地·第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皮特的上台和他指挥的世界性战争的胜利,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必须来研究一下美洲殖民地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悄悄地逐渐发展的情况。在十七世纪..

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与一七四五年的战事·第九

奥地利的王位继承与一七四五年的战事·第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反对派强加给沃波尔的英西战争不久便扩大为一场欧洲大战。英国本想在西班牙殖民地和西班牙本土进行海陆战争,没想到却卷入欧洲战争。这次..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第八

罗伯特·沃波尔爵士·第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南海泡沫”的丑闻激起了托利党人的希望,他们似乎即将作为一支政治力量重新上台。辉格党政府已经信誉扫地。流亡国外的博林布鲁克此时满怀希望,同他在英..

汉诺威王朝·第七

汉诺威王朝·第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八部·第一大英帝国的兴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七一四年夏末,英国举国上下等待着乔治一世国王的到来。九月十八日,乔治在格林威治登陆。这位幸运的德意志王子不会讲英语,对自己的新王国也毫无热情。对他来说..

乌得勒支条约·第六

乌得勒支条约·第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人人注视着英国宫廷的一举一动。欧洲各地都知道,马尔博罗对安妮女王的影响已经消失。哈利通过巧妙的手腕和艾比盖尔的帮助力图建立托利党政府,以结束人人厌倦的战争。..

奥德纳德之役与莫拉克之战·第五

奥德纳德之役与莫拉克之战·第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在这次彻底的胜利之后,荷兰人不愿再作必要的努力。他们在一七零二年曾经可怜地蹲在内伊梅根城墙的墙垛后面,英国的新指挥官手提军刀请他们出战,不过这已..

马尔博罗:布伦海姆与拉米伊之役·第四

马尔博罗:布伦海姆与拉米伊之役·第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人们认为安妮女王统治时期是英格兰空前强盛的时代,这种看法是正确的。马尔博罗的军事天才不同凡响,他为女王献策时能够深谋远虑,这使日益强大的英..

大陆战争·第二

大陆战争·第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威廉国王刚刚出发去参加大陆战争,失去军队保护的不列颠岛便受到入侵的威胁。路易十四计划进攻英格兰,因此詹姆斯国王有了复辟的希望。两年来,詹姆斯二世在圣日尔曼的流亡..

奥朗日亲王威廉·第一

奥朗日亲王威廉·第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三卷·革命的时代》《第七部·英格兰的崛起》出自————《战争通史》 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把自己的岳父赶下不列颠王位的伟大亲王威廉,从童年开始就在严酷的环境中生活。他幼年丧父,终身无子。他过着没有爱情的生活,因为他是为了国家的..

一六八八年的革命·第二十六

一六八八年的革命·第二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奥朗日亲王威廉密切注视着詹姆斯国王的行动。海德兄弟二人丢官不久,出类拔萃的荷兰人戴克维尔特使作为威廉的使节到达伦敦,其任务是代表他请求詹姆斯采取比较温和的措..

信奉天主教的国王·第二十五

信奉天主教的国王·第二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自从詹姆斯一世执政以来,王权同国会的斗争一直左右着英格兰社会。现在,这一斗争又恢复到它开始时的状况。八十年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道路使君主政体在表面上几乎恢复..

辉格党与托利党·第二十四

辉格党与托利党·第二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二世发现新的国会选举并没有使他的处境有任何好转,便使国会又休会了一年左右。在这次休会期间,“辉格党”和“托利党”这两个名称初次得到应用,这两个党派从此使不..

天主教会的阴谋·第二十三

天主教会的阴谋·第二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在一六七三年二月的国会会议上,查理二世了解到,他的臣民对于同荷兰新教共和国进行战争感到厌恶。在他主动卷入的这场战争中,他不是英格兰贸易的保护者,而是路易十四的..

欢乐的君主·第二十二

欢乐的君主·第二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请回国王的这届国会是一个力量均衡的国会,代表全国的对立势力。它成功地解决了恢复王政所遇到的政治问题。然而,它不是合法的立宪机构,因为它不是国王下令召开的。人们认为..

王政复辟·第二十一

王政复辟·第二十一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护国公克伦威尔死后留下的真空是无法填补的。他在临终时指定他的长子理查德为继承人,但他的话“模糊不清,而且不完整”。理查德被他的政敌谑称为“摇摇欲坠的家伙”,他心地善..

护国公·第二十

护国公·第二十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君主制不复存在了。上议院已被撤消。英格兰的国教陷入瘫痪状态。下议院剩下的议员也寥寥无几,被人轻蔑地称为“残余国会”。他们自以为身居高位,是国会事业的最后一点标志。他们认..

英格兰共和国·第十九

英格兰共和国·第十九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六部·王政复辟》出自————《战争通史》 在处决查理之前,英格兰共和国甚至就诞生了。一六四九年一月四日,一小撮屈从克伦威尔和铁甲军的下院议员决定:“除了上帝,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基础……英格兰下议院是由人..

弑君之斧·第十八

弑君之斧·第十八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到一六四六年春天,保皇派完全失去了对议会军进行武装抵抗的能力。雅各布·阿斯特利爵士随着国王的最后一股部队在斯托昂瑟沃尔德 [ 译者注:英国的一个小集镇。 ] 的战斗中失败被..

马斯顿荒野之战与内斯比之役·第十七

马斯顿荒野之战与内斯比之役·第十七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一六四四年初,查理国王控制了英国的大部分地区,而且他在牛津有规模可观的国会。他在军事上似乎已经稳操胜券,但苏格兰人的入侵扭转了局势。他们在大军南下的..

大叛乱·第十六

大叛乱·第十六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国王同国会在一六四二年的头几个月里进行的谈判,只是加深了双方的分歧。他们都在加强自己的力量。圆颅党 [ 译者注:即英国议会派,其成员皆剪短头发,故名。 ] 的一名军官写道..

国会造反·第十五

国会造反·第十五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各种不屈不挠的力量强迫国王去做他最担心的事情。苏格兰侵略军占领了达勒姆和诺森伯兰。他们的领袖同英格兰的议会势力和清教徒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不仅提出了对苏格兰有影响的..

个人独裁·第十四

个人独裁·第十四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查理国王的个人独裁并非悄悄地或逐渐地建立起来的,他公开宣布过自己的意图。他说:“我们通过经常召开国会会议已经向人民表明,我们是喜欢让国会发挥作用的。然而,它最近滥用权..

查理一世与白金汉·第十三

查理一世与白金汉·第十三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关于即位不久的查理一世的情况有许多记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于对此深有研究的日耳曼历史学家兰克的手笔。他写道,查理一世“刚满二十五岁,可谓风华正茂。他骑在马上..

“五月花号”·第十二

“五月花号”·第十二作者:温斯顿·丘吉尔 ·英国出自————《英语国家史略》《第二卷·新世界》《第五部·内战烽烟》出自————《战争通史》 同西班牙的斗争早已使英国人锐气大减,因而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他们无力进行新的冒险活动。有一段时间,人们听不到新大陆的消息。霍金斯和德雷克在他们的早期航海活动中..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