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战·第三十
海战·第三十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苏联海军的地位次于陆军,其重要性与陆军相比是微乎其微的。1935年前,优先得到满足的是陆军和空军的要求而不是海军的要求,因此,海军建设一直没有多大进展。1935年以后,建造了大批的潜艇和小型鱼雷艇,而到1941年,苏联舰队便拥有三艘战列舰(其中两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下水的)、七艘巡洋舰、五十九艘驱逐舰、二百六十九艘鱼雷艇和二百一十八艘潜艇以及大批布雷舰、扫雷舰和辅助舰。虽然苏联海军在数量上很可观,但它的装备、训练和效率都远不及德国海军。
苏联海军官兵的军衔,与其他海军强国的海军类似,但是海军政治委员都是从整个苏军中调任的,而沿用陆军政委的军衔。拥有二千五百多架飞机的海军航空兵,实际上是一支以岸上机场为基地的苏联空军的分遣单位,它的人员保持陆军军阶并穿陆军制服。海军陆战队不是苏联海军固定的组成部分,虽然大批海军官兵后来被组成那些在陆战中发挥显著作用的海军陆战旅。
1941年苏联海军下辖四个相互远离的舰队。最大的三个舰队是:以塔林(雷维尔)为基地的波罗的海红旗舰队、以塞瓦斯托波尔为基地的黑海舰队以及以符拉迪沃斯托克为基地的太平洋舰队。第四个舰队是以不冻港波利亚尔诺耶(摩尔曼斯克附近)为基地的北方舰队,它比另外三个舰队规模小得多。除了后来降为分舰队的以阿尔汉格尔斯克为基地的白海舰队外,还有属于内河的平斯克分舰队(在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区和第聂伯河活动,以平斯克和基辅为基地)和多瑙河分舰队(以伊兹梅尔为基地)。
1941年6月,在戈洛夫科指挥下的北方舰队只拥有八艘驱逐舰、十五艘潜艇和不到二十艘的其他小型舰艇,另有一百多架飞机进行支援。尔后到夏季,从远东舰队又调来五艘潜艇。以阿尔汉格尔斯克为基地的,后来被置于北方舰队指挥下的白海分舰队拥有二十艘左右的鱼雷艇和扫雷舰。1941年的秋季和初冬,北方舰队在挪威北部和芬兰的沿海水域有一定的作战机动自主权,因为希特勒的战略是立足于通过芬兰领土上发起的地面进攻,占领摩尔曼斯克和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的。有鉴于此,德军派往这个战场的空海军部队就微不足道了。北方舰队轰击了德军山地军后方的沿海地区并从海上遣送特遣队登陆。它还对德国在挪威和芬兰沿海的船只实施了几次进攻,但是那些进攻的潜艇出于作战时缺乏勇气或技巧而战果甚少。
1941年到1942年初,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因成了进口英美援助物资的港口而显得特别重要,这种重要性一直保持到1942年复活节后日本舰队撤出印度洋时为止。南部海上航线的畅通,使开辟和发展穿过伊朗进入苏联的陆上通道有了可能。当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对英美船只开放时,苏联穿过伊朗的运输量又有了增加,波斯湾航线终于变得与北部海上航线同样重要了。通过太平洋进入苏联远东滨海各省的第三条海上航线,美国船只在1941年12月日本开始参战以后就不能使用了。苏联货船和悬挂苏联红旗的美国货船却继续使用太平洋上的航线,但这条运输线缓慢,特别是因为所有的补给品还必须通过铁路运输横越幅员辽阔的西伯利亚和俄罗斯中部地区。一直到1943年,符拉迪沃斯托克输入的补给品总量才超过了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的输入总量。
可是在1941年和1942年,北部海上航线是驶向苏联的主要航线。海上运输是靠英国海军控制和护航的船队进行的。美***舰只是某些护航队的组成部分。苏联为保护这些运输船队所作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尽管按理说,北方舰队负责的作战地区要伸展到北部海上航线的西半部。苏联空军的飞机断断续续地在海湾上空活动。苏联货船没有几艘加入运输船队,虽然有些货船一直独立地航行到1942年和1943年最后转入太平洋航线时为止。早期驶往苏联的运输船队到达时,没有遭到损失或严重的破坏。
1941年深秋,该航线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因为他担心英国在挪威登陆。从1941年底至1942年初的冬季里,他决心切断通向苏联的北部补给线。德国空军加强了它在挪威北部的兵力,到2月中旬那里已有一百七十五架飞机。德国海军在该地区集结了水下和水面两类舰艇。1月,德国新造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抵达特隆赫姆,尔后不久又增加了“舍尔海军上将”号袖珍战列舰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这几艘舰只还进一步得到了轻巡洋舰以及支援的驱逐舰和潜艇的加强。从此以后,运输船队就同时遭受到德国空军和德国海军的袭击。在1942年夏季白夜期间,盟军的军舰和运输船只损失惨重。空中和潜艇的袭击所造成的破坏最为严重。
英国向莫斯科派了一个包括海军小组在内的军事代表团,在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黑海都驻有英国海军特遣队。这些特遣队以及护送运输船队的英国皇家海军护航队便有机会就近仔细观察苏联海军的实际情况。可是英国海军和苏联海军有着根本的差别,在寻求合作和相互了解的基础方面产生了困难,苏联军官,特别是政委,猜疑心重,有时故意设置障碍。苏联军官不懂英语,英国海军代表团则很少有人会说俄语。英***官能够理解或容忍苏联别具一格的政治-军事制度和斯拉夫气质的恐怕为数不多。这些英***官就苏联的态度和行为提出的抗议报给伦敦,不能经常得到英国政府或外交部应该给予的支持。结果,当然不难理解,为什么英国观察家对苏联海军评价很低,对苏联水兵因陋就简地充分利用不足的装备始终不给予足够的肯定。
照英国人的观点,苏联北方舰队的作用非常次要,因为它只有五艘驱逐舰与运输船队一起出航,而英国、美国和波兰却有二百零三艘军舰参加护航。另一方面苏联历史记载的北方舰队的活动和成就同英国海军上将迈尔斯及其参谋人员和联络官当时所作的描述相去甚远;苏联历史学家甚至说苏联海军在北极水域是与英美两国海军一起进行这场战争的,这给人的印象好像运输船队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应归功于苏联强大的空中和海上支援。
接替麦克法兰将军率领英***事代表团的海军上将迈尔斯后来说,苏联海军探测水下潜艇的测听装置效率很低,而且它还没有磁雷,不懂得消磁,没有雷达,不懂得扫除磁性水雷或音响水雷的方法。苏联海军人员似乎不是受到自卑感的折磨就是对他们自己的技术能力具有一种完全不适当的自信心。他们不喜欢单调的日常工作,对扫雷和护航工作很快就感到厌烦。据英国的报道,苏联一些货船船员在北极的海上运输中表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但许多执行护航任务的海军人员则不一样,他们似乎愿意留在港内而不愿意出海。据说他们的出海率很低。苏联偶尔有几艘军舰到科拉半岛海湾外迎接海上运输船队,但是苏联护航舰艇通常受领的是从科拉半岛到阿尔汉格尔斯克这一段海路的护航任务,因为英国人认为苏联军舰在近海活动为好,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高级军官,不论他的军阶有多高,总是被置于英国海军的指挥之下。英国对苏联海军不抱什么希望。德国潜艇埋伏在科拉半岛海湾外,结果,英美就在北俄罗斯沿海这一带损失了五分之一的舰艇;照英国的说法,尽管盟军不断迫使苏联保持该地区安全,然而苏联海军及其航空兵在摧毁敌军潜艇和轰炸机方面战果甚微。
至1943年,苏联北方舰队据说已有九艘驱逐舰、二十二艘潜艇、十六艘扫雷舰、二十艘猎潜舰、六艘鱼雷艇以及至少三百架飞机。
波罗的海红旗舰队基地,原先设在喀琅施塔得,但在1940年该主要基地向前移至塔林(雷维尔),喀琅施塔得便留作后方支援基地。较轻型的舰艇中队均被部署在芬兰湾外的李帕加(李包)、温道(温次匹尔斯)和乌斯季德温斯克(德维纳河口)。波罗的海舰队由特里布茨指挥,据说曾拥有两艘旧战列舰、两艘巡洋舰、四十艘驱逐舰、六艘鱼雷艇、一百多艘鱼雷快艇以及九十三艘潜艇。1941年6月德国海军倾其全力与英国作战,因此,只有五艘潜艇、四十艘鱼雷快艇和十艘布雷舰可供波罗的海作战之用。德国舰队原先属于古泽指挥的波罗的海司令部的编成内,但是后来又建立了C和D两个海军司令部来接管守备部队和那些已被占领的波罗的海沿海的岸防设施。同年11月,C司令部被解散,D司令部接管它的任务,成了以奥斯特兰为新番号的海战司令部;它的司令富是布尔夏迪,司令部设在塔林。西波罗的海以及后来整个波罗的海的指挥权终于都归波罗的海总司令施蒙特(后来是库梅茨)统管,其总部设在基尔。
德国空军的优势和德国海军的骁勇善战,使苏联遭到严重的伤亡。德国海军在芬兰的协助下,在横跨芬兰湾的进出口设置了雷障和钢铁栅栏网以阻止敌军进入更为开阔的波罗的海。9月和10月驻守在波罗的海岛屿上的苏军均被肃清,苏联撤出了在芬兰湾进出口处汉科和奥登肖尔姆的基地。于是喀琅施塔得和列宁格勒成了主要的海军基地,拉万岛成了前进基地。12月芬兰湾封冻,芬兰军队便越过封冻的芬兰湾进攻拉万岛上的海军基地和停泊在喀琅施塔得沿岸的军舰,舰上的水兵被迫用轻武器、铁丝网和反巡逻来进行自卫。
1942年4月,芬兰湾解冻后,苏联海军便清除了列宁格勒、喀琅施塔得,尔后到拉万前进基地这一带的水雷,并开始在设置了障碍的芬兰湾进出口以东的有限水域内进行潜艇训练。从6月起,苏联海军下定决心,突破德芬设置的障碍,结果苏联有一批潜艇突破雷障,进入了开阔的波罗的海水域。可是,由于人员训练和装备都不理想,这些潜艇的战果很小,1942年轴心国在波罗的海海上运输队中的一千七百三十八艘船只中仅有二十六艘被击沉,而德军却声称在此期间击毁了十艘苏联潜艇。英国皇家空军,特别是它的轰炸机部队的空袭,对德国在但泽湾的运输船只和潜艇训练的破坏超过了苏联波罗的海舰队所造成的破坏。
可是在1943年期间,东波罗的海的形势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苏联海军拥有两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十一艘驱逐舰、三十三艘潜艇、五十七艘扫雷舰、二十九艘大型鱼雷快艇、七十五艘小型鱼雷快艇;海军航空兵拥有的飞机总数从二百八十架增至八百八十架左右。增加的这些飞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德国巡逻舰和布雷舰中有许多是由渔船改装而成的,不但缺乏武器装备而且速度又慢。它们由于空袭猛烈,白天再也不能在布了水雷和敷设了钢铁栅栏网的水域进行巡逻。苏联舰艇开始清除并突破水雷障碍。1944年苏联空军活动的增加,芬兰的投降以及苏联陆军在波罗的海各国的攻势,造成了一种迫使德国海军放弃芬兰湾和东波罗的海的局势。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将大部兵力留在喀琅施塔得和列宁格勒,用炮火支援陆战,而德国海军也将那些仍在服现役的重型军舰以及驱逐舰和鱼雷艇组成以蒂勒和罗格为首的近海战斗群,为那些在波罗的海国家作战的德国地面部队提供炮火支援。
在1945年冬去春来的季节里,德国仍控制着库尔兰和东普鲁士附近的波罗的海水域,而且德国那些没有军舰护航的运输船只在自己的领海航行也没受到苏联潜艇多大的干扰。这可能是因为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在坚冰封冻的芬兰湾内仍动弹不得,也可能是因为它无论如何都无法出海,因为大批海军官兵已调往陆军,军舰缺少人手。不论是什么原因,反正这支强大的舰队滞留在芬兰湾内出不去。可是到1945年,苏联空军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活动却令人生畏。在战争的最后八个月内,在波罗的海被潜艇击毁的德国舰船为三十三艘(十万零二千吨),而被空军投的炸弹或鱼雷击沉的商船却达五十七艘、军舰三十四艘。尽管这样,从1月到5月期间,仍有一百五十多万的德***民经海路安全地撤出了库尔兰,东、西普鲁士和波美拉尼亚。
1941年,奥克佳布尔斯基指挥的黑海舰队的编成内,据说有一艘老式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十五艘驱逐舰,可能还有多达五十艘的潜艇,以及为数众多的鱼雷快艇和轻型舰艇。为对付这支令人生畏的力量,罗马尼亚最多能部署四艘驱逐舰、三艘鱼雷艇、一艘潜艇和若干艘近海舰艇。在战争初期,黑海舰队享有德国空军也无可奈何的海上优势。黑海舰队除了轰击德国和罗马尼亚在黑海沿岸的阵地和设施以外,实际上还袭击了敌人海上的运输船只。它还掩护苏军守备部队和部分居民顺利地撤出了奥德萨,而且它还从克里木半岛运走了一批部队。1942年内苏联丢失了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也不能再使用诺沃罗西斯克,因此所有的舰船不得不以高加索的港口土阿扑谢、波吉和巴统为基地。德军占有了克里木半岛上的海空基地,从而也就获得了几乎是无可争辩的黑海海上优势。
德国海军将大约五百艘小型货船和小型军舰(其中包括六艘排水量约为二百五十吨的IIB型袖珍潜艇)溯易北河而上到德累斯顿,尔后经公路将它们转运到多瑙河畔的因戈尔施塔特重新下水,接着顺多瑙河而下到黑海,所完成的内陆旅程为一千五百英里。经由这条路线转运的有二十三艘扫雷艇、十六艘鱼雷快艇、五十艘登陆艇和二十六艘猎潜艇。自1943年起,轴心国海军由驻索非亚的南方海军集群司令弗里克指挥,其属下是驻黑海的海军上将基泽里茨基(1943年11月以后是布林克曼)。这一部分海军的编成内有四个主要司令部:驻在刻赤的高加索司令部,驻在雅尔塔(后来在塞瓦斯托波尔)的克里木司令部、驻在马里乌波尔(后来驻在奥德萨)的乌克兰司令部以及驻在康斯坦察的罗马尼亚训练司令部。1943年德国海军的编成内有六个潜艇分舰队、一个由十三艘鱼雷快艇组成的鱼雷快艇分舰队、两个由二十二艘扫雷艇组成的扫雷艇分舰队、一个设置障碍的分舰队、三个由猎潜艇组成的分舰队以及一些由登陆艇和护航舰组成的分舰队。罗马尼亚海军只有四艘驱逐舰、三艘鱼雷艇、三艘潜艇、三艘炮艇、三艘布雷舰、七艘浅水重炮舰以及十五艘摩托快艇。
负责与黑海舰队进行联系的英国联络官的职责之一,是提供有关轴心国运输船只动向方面的情报以及通报地中海的气象预报。他一再催促苏联指挥员对航行在乌克兰沿海的德国和罗马尼亚运输船只采取更富有进攻性的行动,但只是白费唇舌。他从苏方得到的总是千篇一律的回答,即苏联军舰没有空中掩护不能出海。这些英国海军军官的看法是黑海舰队的装备和训练都不行。至1943年,黑海舰队只有四艘巡洋舰、八艘驱逐舰、二十九艘潜艇和六十七艘鱼雷快艇,以及一支约有二百八十架飞机的海军航空兵。然而在此期间,克莱斯特已撤出库班河,而且德军第17集团军也已渡过刻赤海峡进行后撤,横渡海峡时并未遭到苏联海军的干扰。到4月份,驻在克里木半岛的轴心国部队中的大部分经由海路撤离,除了在快撤完时曾遭到空袭外,仍未遇到严重的干扰。
苏联海军缺乏胆略可能有多种原因,但决不能归于缺少航海经验或海军传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海军装备陈旧,质量低劣,而且它的指挥水平、航海技术和技术训练远不如德国海军。优秀的军舰指挥员,特别是潜艇和较小型舰艇的指挥员,既要坚定沉着又必须具备主动性和独立自主精神,因为他们要长时间独立作战。当时在苏联海军军官身上这些特点肯定不十分突出。他们通常消极被动、逃避责任。根据与他们一起工作过的英国海军军官的介绍,他们有时好像受到与他们共事的政委的制约。甚至那些次要的决定也要请示莫斯科。
在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海军指挥员缺乏进攻精神时,某些提供情报的德国人士认为,斯大林可能想保存他的军舰以便到战后能对英美海军的优势进行挑战。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比较可能的倒是,这位独裁者除了想把军需品运到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以外,对海战毫无兴趣。苏联在1941年和1942年承担了几乎所有的陆战,因此,也可能是,即使苏联海军有能力和手段承担海战任务(其实它并没有这种能力和手段),斯大林也会认为没有理由让苏联花费力气为那些他认为拥有大量军舰和飞机的盟国的利益去肃清北极海上的德国轰炸机和潜艇。控制北极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海面的关键在于空军。直至1944年初苏联才在波罗的海和黑海获得决定性的空中优势。
如果斯大林肯让苏联舰队出海与德国海军交战的话,苏联舰队早就不计损失地出海作战了。但是,谁也不会相信,斯大林不想将苏联海军作为一支为陆战提供兵力的预备队。1941年6月至9月期间,就由波罗的海舰队调入组建了六个海军陆战旅(每个旅约有五千人)开赴列宁格勒作战,后来又从六个旅增加到九个旅,波罗的海红旗舰队总共为陆战输送了十三万名海军官兵。1941年10月,根据苏联国防委员会的决定,另外又组建了二十三个海军陆战旅。这样一来,海军输送给陆军的官兵总人数,便达二十九万名,远远超过仍归海军指挥的海军陆战旅的十万名海军官兵。海军这些陆战旅的人数由于伤亡而减少。其中许多旅最后仅成了徒具虚名的海军,因为他们常常是由陆军军官指挥,并从西伯利亚中部那些连海洋也从未见过的人中获得补充兵员。
匈牙利·第二十九
匈牙利·第二十九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当托尔布欣指挥的第3乌克兰方面军所属的沙罗欣的第37集团军、第4近卫军和第7机械化军进抵列奥沃地区,科罗捷耶夫的第52集团军和第18坦克军攻下铁路终点站和德军铁路补给末端的胡希时,德军第6集团军已经注定要完蛋。歼灭基希涅..
罗马尼亚·第二十八
罗马尼亚·第二十八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罗马尼亚的石油对德国的战争努力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却是第三帝国战争物资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943年,罗马尼亚曾向德国本土或直接向战场上的德军输出了大约二百四十万吨的石油和石油制品。4月5日,即在苏军进攻克里木..
芬兰退出战争·第二十七
芬兰退出战争·第二十七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芬兰早在1941年11月就已经对这场战争失去了热情。12月,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受到严重挫折,美国已经参战,赫尔辛基再也不能指望苏联会在一场短暂的战争中被征服。第二年春天,海因里希斯在东普鲁士访问哈尔德将军时,注意到..
白俄罗斯和波兰东部·第二十六
白俄罗斯和波兰东部·第二十六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44年冬春之际,德军在乌克兰的败北导致轴心国军队退却到加利西亚地区以及苏罗、苏捷交界处。同年4月,苏军距布格河上游苏德边界线已不到五十英里。1941年希特勒就是越过这条河实施“巴巴罗萨”行动的。德军从乌..
在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的失败·第二十五
在乌克兰和列宁格勒的失败·第二十五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苏军最高统帅部战略的基点是立即开始发动全面冬季攻势以达到出敌不意的目的。他们想在列宁格勒和乌克兰两个地区实施进攻,将远至苏联与波罗的海国家和罗马尼亚老边界线以内领土上的敌人扫除干净。在东线中部..
德国陷入困境·第二十四
德国陷入困境·第二十四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43年期间,轴心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到12月,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继续战斗下去的几乎只有德国一家了。精疲力竭的芬兰认为战争早已打输,对北方集团军群后撤到“美洲豹”防线方面的意见感到恐惧不安。意大利王国已为..
1943年苏联的秋季攻势·第二十三
1943年苏联的秋季攻势·第二十三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苏军对奥廖尔突出部上的莫德尔第9集团军后方所进行的攻势,包括索科罗夫斯基的西方方面军、波波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后来的罗科素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所实施的一系列向心突击。西方方面军巴格拉米扬的第11近卫..
库尔斯克会战·第二十二
库尔斯克会战·第二十二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轴心国在斯大林格勒和北非的失败以及苏、美、英军事力量的迅速增长开始表明,除非与德国交战的国家之间发生内讧,否则轴心国是不可能取胜的。日本在太平洋已成强弩之末,并且已然遭到重大挫折。意大利几乎是不惜任何代价..
德军撤至乌克兰·第二十一
德军撤至乌克兰·第二十一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这次大反攻的第三阶段以德军第6集团军被歼和德军撤离高加索而告终。第三阶段是由戈利科夫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对德国扎尔穆特的第2集团军和匈牙利詹内的第2集团军实施进攻。进攻的直接目标是哈尔科夫和顿涅次盆地。进攻正..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第二十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第二十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斯大林十分焦虑地注视着斯大林格勒战局的发展。由于他收到这座废墟城市的情报越来越多,因而经常催促叶廖缅科派部队渡过顿河,在更近的距离上支援崔可夫。从9月初就开始在莫斯科拟制实施大规模反攻的计划纲要。..
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第十九
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第十九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保卢斯,黑森人,他是小职员的儿子、罗马尼亚贵族的女婿。他为人谦逊,办事认真,待人和蔼且有礼貌,但他过于谨慎,优柔寡断。他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参谋军官,在步兵团里供职时,官只作到上尉,那是1929年的事。接..
向伏尔加河和里海进军·第十八
向伏尔加河和里海进军·第十八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希特勒在1942年6月22日写给墨索里尼的一封信中,又构想了一幅奇妙的幻景,他想象德军诸集团军将越过高加索,在埃及的轴心国部队,那时也许距亚历山大还不到一百英里,两军将共同占领英国统治下的整个中东。元首亲..
德军对1942年夏季战局的准备·第十七
德军对1942年夏季战局的准备·第十七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冬,陆军总部金策尔负责的东线外军处对苏军的兵力及其战斗力有了新的估价。11月4日,金策尔呈送了一份情况分析报告,针对托马斯负责的经济与军备局普遍所持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经济与军备局认为,在1..
苏军攻势的两翼·第十六
苏军攻势的两翼·第十六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苏军向中央集团军群发起冬季攻势的同时,在列宁格勒地区、乌克兰与克里木也发动了攻势,进行配合。在波罗的海与拉多加湖地区,李勃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有一个西班牙师和三十个疲惫不堪的德国师)部署在从波..
从莫斯科撤退·第十五
从莫斯科撤退·第十五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2月5日夜间,苏军开始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其唯一的目的是挽救莫斯科,因为克里姆林宫当时并不知道德军已精疲力竭,一时无力筹措更多的兵力。科涅夫的加里宁方面军首先发起攻势,它越过结冰的伏尔加河上游之后,到处都遇..
愚蠢和错误的记录 ·第十四
愚蠢和错误的记录 ·第十四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2月8日,事情是那样出乎元首意料,日本袭击了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直辖殖民地香港。本来德国不想把美国卷入战争,但在11月29日,日本驻柏林大使小岛将军电告东京称:德国对美国的态度已变得相当强硬。在这一..
罗斯托夫、提赫文和莫斯科·第十三
罗斯托夫、提赫文和莫斯科·第十三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在乌克兰地区,伦斯德特的南方集团军群兵力已然减少,但仍继续东进,经顿涅次盆地向高加索地区进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其所属的一些部队被调到中央集团军群和其它战区以后,现在只剩下大约四十个德国师(其中只有..
维亚兹马和秋季的泥淖·第十二
维亚兹马和秋季的泥淖·第十二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投入东方的战争时,弗罗姆的后备军只有四十万后备兵员,油料储备只够两个月到三个月使用。被德国陆军总部留作预备队的二十八个师,除了三个师,全部都参加了夏季的作战。德军遭受的伤亡,虽只是苏军伤亡的一小..
主要考虑政治·第十一
主要考虑政治·第十一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进攻。当天晚上,丘吉尔在伦敦发表广播演说,他预见到对苏联发动战争是企图入侵英伦三岛的前奏,并说英国和苏联有着共同的目标。这篇演说的部分内容在《真理报》上登载了。尽管苏联官方尚未对丘吉..
芬兰·第十
芬兰·第十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苏德战争开始时,福肯霍斯特的司令部(自6月15日起)设在芬兰中部的罗瓦涅米。两周前,德国师即已进入阵地。苏联无视芬兰的中立宣言,空袭了赫尔辛基、土耳库等南方城市。于是,芬兰政府向苏联宣战。 在北方,迪特尔的山地军占领了佩萨..
元首举棋不定·第九
元首举棋不定·第九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陆军元帅伦斯德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左路军在波兰,由第1装甲集群和第6、第17集团军组成;其右路军在罗马尼亚,由德军第11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组成,两路军队之间隔着匈牙利的领土。在波兰的各集团军计划从普里..
白俄罗斯·第八
白俄罗斯·第八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赋予陆军元帅包克的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包围和消灭白俄罗斯的敌军。德军将分两路突向敌纵深:一路在北面从东普鲁士的苏伐乌基地区出发;南路从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地区出发沿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北部边缘向前推进。北路部队是..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第七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第七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军队于6月22日星期天拂晓就越过边界。而在这之前,炮兵开始对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和其他苏军的驻地、指挥部发起轰击。空军则对远至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克里木的塞瓦斯托波..
武器和人·第六
武器和人·第六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870年以前,法国人被公认出了许多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思想家和最善战的军人。拿破仑·波拿巴的参谋机构和军队编制成为包括普鲁士、俄国、日本和美国在内其他军事强国的楷模。普法战争之后,世界上军界的兴趣集中在普鲁士和新生的..
日本和芬兰·第五
日本和芬兰·第五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02年至1919年,日本人本是英国人亲密的盟友,但英国拒绝延长英日条约并同美国结盟,以致东京怀恨在心。从1931年起,日本入侵满洲和中国;1936年,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此后三年当中,日本军队又与苏联远东沿海各..
元首的战略·第四
元首的战略·第四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当然,战争是一种政治行动,而政治行动、军事行动、经济行动是互相依存的。战争的军事目的虽然通常与歼敌战斗部队联系在一起,但它事实上具有广泛得多的内容,包括夺取或摧毁敌军事潜力(即其后备人员、工业及经济力量),攻占其..
一知半解·第三
一知半解·第三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不管平时或战时,情报部门的本事再大,也难以做到对它的目标了如指掌。正如冯·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则是相当不确实的。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曾是许多军事大..
不可思议的狂人·第二
不可思议的狂人·第二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阿道夫·希特勒是个怪物而苏联并不是。1939年,除了他身边的小圈子以外,没有什么人了解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那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的性格。 他是奥地利人,出身贫贱,时运不佳,当过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巴伐..
欺骗和诡诈·第一
欺骗和诡诈·第一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苏联,尽管它的领导人想方设法使它与外部世界隔绝,但它绝不是个高深莫测的国家。苏联1939年的政治特征和政治野心就是俄国历史的产物。罗斯人,其祖先本来是被瑞典海盗征服,并由他们取名为罗斯的那部分斯拉夫人,后来他们就从..
对资料和文风的说明
对资料和文风的说明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所引用的德国资料,有未发表的文献、访问记,也有公开的出版物。 未发表的官方资料中,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是德国陆军总部编制的战时编制序列表。此表每隔一段时间编制一次,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从未间断。此表还佐有东线..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