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料和文风的说明

繁体

对资料和文风的说明

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

出自————《苏德战争》

出自————《战争通史》

   本书所引用的德国资料,有未发表的文献、访问记,也有公开的出版物。

   未发表的官方资料中,最重要、最可靠的资料是德国陆军总部编制的战时编制序列表。此表每隔一段时间编制一次,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从未间断。

此表还佐有东线态势图,图上标有德国情报部门判断的苏联军事部署。从各集团军群作战日记中找了一些旁证材料,集团军的作战日记引用较少,军和师的作战日记,除有时为证实某些细节之外,一般很少引用。本书大量引用了陆军总部保存下来的档案,特别是东线外军处的档案。未发表的其他重要资科有约德尔的日记(其中有些地方只不过是在办公室的简要记事)、冯·包克和冯·魏克斯完整的私人日记和施佩尔的审讯报告、弗伦斯堡的施佩尔文件汇编和海军首脑会议记录。

   已出版的德国文献中,最重要的资料有:雅格布森、希尔格鲁伯、胡巴奇和施拉姆等四人编辑的《最高统帅部作战日记》、胡巴奇的《希特勒对作战问题的指示》雅格布森编辑的哈尔德《作战日记》、和他编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年表和文件》、《德苏关系》和《德国的阴谋和侵略》等书。此外,还引用了海贝尔的《希特勒的形势讲话》、皮克的《希特勒席间谈话录》和《戈培尔日记》等已发表的文献和日记。

   向德国将军们求教或索取资料的情况几乎没有,因为记忆总不如保存下来的文件更能准确地说明事实。不过也有例外,在作战和情报问题的某些方面就征询过原陆军总部成员的意见。

   德国出版的大量著作都参考过,所不同的是,对当事者和目击者的著述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古德里安的《装甲先驱》是不容忽视的。冯·曼施泰因的《失去的胜利》、瓦尔利蒙特的《希特勒总部的内幕》和凯特尔的《回忆录》是英国读者所熟知的。从这些书籍中都取了一些材料,虽然相对来说,取的并不多。已经出版的许多德国将军们的著述也都参阅并引用过,其中有冯·阿尔芬、查理斯·戴博留、冯·肖尔蒂茨、戴希曼、德尔、埃尔富特、弗里斯纳、弗雷特尔·皮科、赫特、海德肯佩尔、海姆、胡梅尔兴、朗格、拉施、莫尔齐克、冯·马肯森、尼霍夫、菲利皮、皮克特、普洛赫尔、伦杜利克、施瓦贝迪森和冯·福尔曼等人的著作。这些人的著作在英国均可获得,凡英译本均引用了,不过大多数都是德文本。只有一种书(即冯·肖尔蒂茨的著作),因为找不到德文原版本,引用了法文的译本。经常参考的还有大量的德军师的历史书籍。这些书是战后陆续出版的,很有价值。书的作者大都参加了东线的战事,他们祈望死难者能流芳于世并在这种愿望激励下,凭官方和个人的记录,对这次战争作了朴实而公正的叙述,就如同德***人所见到的一样。

   在常见的参考书当中,经常使用的有布克哈特·米勒·希勒布兰德的《陆军》、沃尔夫·凯利希的《德国国防军》、G·特辛博士的《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的部队和兵团》和K·G·克莱特曼博士的《武装党卫军》。

   德国未发表的和已发表的原始历史资料,是绰绰有余的,而搜集苏方,也就是俄国的资料却是个莫大的难题。档案材料是活生生的历史,可是苏联的什么档案也弄不到,1958年,莫斯科国防部出版局出版了普拉托诺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一本好作品,就是在今天,它在某些方面仍比后来出版的更详尽的文书优越。从1961年起,苏联相继出版了六卷本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竭力作出研究历史的严肃而客观的姿态,书中加了大量说明资料来源的脚注,但其中大部分只注明了苏联国防部的档案号,这对苏联读者或国外读者来说毫无意义。1965年,苏联出版了《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简史》这本书不过是六卷本的删节本。虽然其中增添了某些新的细节。日林和捷尔普霍夫斯基最早写的两本著作并没有多大意义。

   六卷本的《战史》和一卷本的《简史》,再加上普拉托诺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俄国仅有的三部囊括战争全过程的著作。这些书是当做最权威的著作引用的,并且还是介绍苏方行动的主要资料依据。苏联这些史书的内容有很多可能是真实的,但也有很多证明是虚构的。

   近十年来,俄国御用历史学家详述这次大战某些方面或某些战役的著作也问世了。除此之外,一大批苏联将领,如铁木辛哥、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索科罗夫斯基、叶廖缅科、格列奇科、列柳申科、戈利科夫和什捷缅科等人都亲自或以他们的名义著书或写文章。罗科索夫斯基、格列奇科和索科罗夫斯基的书都是好书,是周密的学术研究成品。这些作品本来可以象苏联军事历史学家写得一样好。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科涅夫、叶廖缅科和列柳申科的著述较为简略,但有许多个人经历的有趣细节。出版的这些书籍,不管是苏联将领写的还是苏联历史学家写的,都未写出全部真实情况,甚至作者认为是事实的也是如此,因为一切著作都要经过官方校订和审查,以确保它们不与先前的说法矛盾,不违背苏联政府和党的现行观点。苏联的现役将领或退休将领,都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的公仆,是否能容许他们自由发表意见或透露尚未正式公布的资料,还是个问号。不幸的是,以经过沙场的军人的眼光来看,苏联关于这次战争的著作几乎没有几本堪与德国各师的历史书相比的。现已出版的大部分书籍都写成了虚构的英雄业迹的宣传体裁。

   尽管存在着梗阻,近十年来从苏联出版的著作中还是获得不少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当然对其真实性仍有疑问,而且只要苏联不将档案公诸于世,这种状况永远也得不到扭转。

   苏联的书只有三部(崔可夫和戈尔巴托夫所著)译成了英文,并且作为资科引用了。从苏联其他所有出版物引用的资料,都是摘自俄文版,但在个别情况下也有例外,如得不到俄文原版,只好使用德译本。读者见到注释和参考资料目录中资料名称的文字,便可知道资料的版本了。

   凯利希、米勒·希勒布兰德和特辛写的有关德国陆军的书,几乎完全是根据德国国家档案馆的文件编辑而成的,因此,作为资料引用非常方便。苏联武装部队或红军就没有类似的资料。其他国家出版的有关苏联武装部队的著作也是根据苏联出版物的资料写成的,在编写本书时没有引用那些资料,因为还不如直接引用俄文原始资料为好。

   总的来说,这里几乎没有引用过其他苏德战争史书的资料。菲利皮·翁德和海姆所著的《对苏俄作战的战局》和蒂佩尔斯基希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都拜读过,除作者本人担当过主要角色的那些事件曾做为主要资料引用之外,没有摘用别的材料。也参考过美国陆军出版的《1939年德国在波兰的战投》、《1940-1942年德国在俄国的战役:计划与实施》和《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等书,但几乎从未摘用过这些书的材料,唯一的理由是,这些书不是未加注释,就是只加了部分注释。但贝洛夫、巴特勒、达林、多伊彻、菲斯、格威尔、希尔格鲁伯、扬森、克林克、梅德利科特、米尔沃德、罗斯基尔、伍德沃德和其他人的著作引用了。

   在全书中,凡姓氏均未加起首字母(但为区别同姓者例外),也未加头衔和军阶,但这些在索引中都可以查到。德军军以上、苏军集团军以上的指挥官都写出了姓名,直到战争末期都是如此。苏军集团军的政治委员和参谋长,论地位并不亚于司令员,他们都是军事委员会的成员,都有分工,但是没有列出他们的姓名。

   任何一点戏剧性的效果都在竭力避免之列,因为事实本身就很有戏剧性了。苏军第25步兵军副军长追赶第162步兵师的一个第一梯队团(这个团遭遇敌人而四散奔逃)的场面,是用副军长本人的话描述的。“第98佛朗克·苏德顿人步兵师从乌克兰向莫斯科进军时,这股长长的人流在暴雨中向前蠕动着,日复一日,天天如是。人们顺从地、默默地走着,除了军马的喷鼻声、大车的嘎嘎声,什么也听不见。风吹过道路两侧的枞树,不断发出呼啸声。”这些字句都出自这个师的日记的作者和行军队伍中的历史学家的手笔。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第二十

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第二十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斯大林十分焦虑地注视着斯大林格勒战局的发展。由于他收到这座废墟城市的情报越来越多,因而经常催促叶廖缅科派部队渡过顿河,在更近的距离上支援崔可夫。从9月初就开始在莫斯科拟制实施大规模反攻的计划纲要。..

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第十九

向斯大林格勒进军·第十九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保卢斯,黑森人,他是小职员的儿子、罗马尼亚贵族的女婿。他为人谦逊,办事认真,待人和蔼且有礼貌,但他过于谨慎,优柔寡断。他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参谋军官,在步兵团里供职时,官只作到上尉,那是1929年的事。接..

向伏尔加河和里海进军·第十八

向伏尔加河和里海进军·第十八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希特勒在1942年6月22日写给墨索里尼的一封信中,又构想了一幅奇妙的幻景,他想象德军诸集团军将越过高加索,在埃及的轴心国部队,那时也许距亚历山大还不到一百英里,两军将共同占领英国统治下的整个中东。元首亲..

德军对1942年夏季战局的准备·第十七

德军对1942年夏季战局的准备·第十七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冬,陆军总部金策尔负责的东线外军处对苏军的兵力及其战斗力有了新的估价。11月4日,金策尔呈送了一份情况分析报告,针对托马斯负责的经济与军备局普遍所持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经济与军备局认为,在1..

苏军攻势的两翼·第十六

苏军攻势的两翼·第十六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苏军向中央集团军群发起冬季攻势的同时,在列宁格勒地区、乌克兰与克里木也发动了攻势,进行配合。在波罗的海与拉多加湖地区,李勃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编成内有一个西班牙师和三十个疲惫不堪的德国师)部署在从波..

从莫斯科撤退·第十五

从莫斯科撤退·第十五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2月5日夜间,苏军开始发动了一系列的进攻,其唯一的目的是挽救莫斯科,因为克里姆林宫当时并不知道德军已精疲力竭,一时无力筹措更多的兵力。科涅夫的加里宁方面军首先发起攻势,它越过结冰的伏尔加河上游之后,到处都遇..

愚蠢和错误的记录 ·第十四

愚蠢和错误的记录 ·第十四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2月8日,事情是那样出乎元首意料,日本袭击了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直辖殖民地香港。本来德国不想把美国卷入战争,但在11月29日,日本驻柏林大使小岛将军电告东京称:德国对美国的态度已变得相当强硬。在这一..

罗斯托夫、提赫文和莫斯科·第十三

罗斯托夫、提赫文和莫斯科·第十三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在乌克兰地区,伦斯德特的南方集团军群兵力已然减少,但仍继续东进,经顿涅次盆地向高加索地区进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其所属的一些部队被调到中央集团军群和其它战区以后,现在只剩下大约四十个德国师(其中只有..

维亚兹马和秋季的泥淖·第十二

维亚兹马和秋季的泥淖·第十二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投入东方的战争时,弗罗姆的后备军只有四十万后备兵员,油料储备只够两个月到三个月使用。被德国陆军总部留作预备队的二十八个师,除了三个师,全部都参加了夏季的作战。德军遭受的伤亡,虽只是苏军伤亡的一小..

主要考虑政治·第十一

主要考虑政治·第十一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进攻。当天晚上,丘吉尔在伦敦发表广播演说,他预见到对苏联发动战争是企图入侵英伦三岛的前奏,并说英国和苏联有着共同的目标。这篇演说的部分内容在《真理报》上登载了。尽管苏联官方尚未对丘吉..

芬兰·第十

芬兰·第十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苏德战争开始时,福肯霍斯特的司令部(自6月15日起)设在芬兰中部的罗瓦涅米。两周前,德国师即已进入阵地。苏联无视芬兰的中立宣言,空袭了赫尔辛基、土耳库等南方城市。于是,芬兰政府向苏联宣战。 在北方,迪特尔的山地军占领了佩萨..

元首举棋不定·第九

元首举棋不定·第九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陆军元帅伦斯德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左路军在波兰,由第1装甲集群和第6、第17集团军组成;其右路军在罗马尼亚,由德军第11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组成,两路军队之间隔着匈牙利的领土。在波兰的各集团军计划从普里..

白俄罗斯·第八

白俄罗斯·第八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赋予陆军元帅包克的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包围和消灭白俄罗斯的敌军。德军将分两路突向敌纵深:一路在北面从东普鲁士的苏伐乌基地区出发;南路从布勒斯特-里托夫斯克地区出发沿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北部边缘向前推进。北路部队是..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第七

战争爆发和波罗的海地区·第七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德国军队于6月22日星期天拂晓就越过边界。而在这之前,炮兵开始对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边防军和其他苏军的驻地、指挥部发起轰击。空军则对远至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克里木的塞瓦斯托波..

武器和人·第六

武器和人·第六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870年以前,法国人被公认出了许多世界上第一流的军事思想家和最善战的军人。拿破仑·波拿巴的参谋机构和军队编制成为包括普鲁士、俄国、日本和美国在内其他军事强国的楷模。普法战争之后,世界上军界的兴趣集中在普鲁士和新生的..

日本和芬兰·第五

日本和芬兰·第五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1902年至1919年,日本人本是英国人亲密的盟友,但英国拒绝延长英日条约并同美国结盟,以致东京怀恨在心。从1931年起,日本入侵满洲和中国;1936年,日本与德国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此后三年当中,日本军队又与苏联远东沿海各..

元首的战略·第四

元首的战略·第四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当然,战争是一种政治行动,而政治行动、军事行动、经济行动是互相依存的。战争的军事目的虽然通常与歼敌战斗部队联系在一起,但它事实上具有广泛得多的内容,包括夺取或摧毁敌军事潜力(即其后备人员、工业及经济力量),攻占其..

一知半解·第三

一知半解·第三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不管平时或战时,情报部门的本事再大,也难以做到对它的目标了如指掌。正如冯·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假的,绝大部分则是相当不确实的。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联曾是许多军事大..

不可思议的狂人·第二

不可思议的狂人·第二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 阿道夫·希特勒是个怪物而苏联并不是。1939年,除了他身边的小圈子以外,没有什么人了解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和那独断专行、刚愎自用的性格。 他是奥地利人,出身贫贱,时运不佳,当过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巴伐..

欺骗和诡诈·第一

欺骗和诡诈·第一作者:艾伯特·西顿 ·英国出自————《苏德战争》出自————《战争通史》苏联,尽管它的领导人想方设法使它与外部世界隔绝,但它绝不是个高深莫测的国家。苏联1939年的政治特征和政治野心就是俄国历史的产物。罗斯人,其祖先本来是被瑞典海盗征服,并由他们取名为罗斯的那部分斯拉夫人,后来他们就从..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