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潜艇·第九

繁体

北极星潜艇·第九

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

出自————《美国潜艇史》

出自————《战争通史》

   最早用于战争的弹道导弹是V-2型飞弹,1944年9月德国人首次发射这种飞弹攻击英国。V-2型飞弹重12吨,长46英尺,飞行速度达3000英里/时。当它落地时发出炽热的白光,然后一吨重的烈性炸药弹头爆炸。

德国人还设计了一种飞弹筒,将V-2型飞弹装在里面,由一艘U潜艇拖  带在水下航行,然后在海上发射——攻击美国,但尚未进行发射试验大战就结束了。

   V-2型飞弹与制导的或巡航式的导弹不同,通常在飞行中不需要制导,它是靠产生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发射的。当飞弹在爬升中火箭燃料用完时,它仍然能在弹道的轨道上向上飞行,在到达最大高度后,导弹开始向下沿着弹道的飞行路线直奔目标。弹道导弹的特点就是速度极快,因而可避免一切通常方式的截击。

   战后美国海军的兵器专家开始考虑从水面舰船,甚至从潜艇上发射V-2型飞弹的可行性。在航空母舰“中途岛”号上就曾发射了一枚V-2型飞弹。当飞弹从飞行甲板向上升时,转向一侧险些碰撞了母舰上的岛形舰桥,而且,挥发性的飞弹燃料也是很危险的。V-2型飞弹的燃料是酒精和液态氧,而液态氧只能在华氏零下297。以下才能保存。

   战后,美国陆军和空军依靠德国的技术和来自德国的科学家着手制订了较大的弹道导弹计划。空军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有人驾驶的轰炸机仍然是首要的战略攻击力量,而导弹充其量也只是投掷核弹头的补充手段。的确,空军在当时所着重的是吸气式的涡轮喷气机而不是弹道导弹。

   1954年苏联爆炸了一枚氢弹,正好是在美国第一次爆炸氢弹两年之后。这表明苏联也决心发展战略武器。作为美国反应的一部分,由白宫主持了一个关于研究项目的会议。会议建议美国陆军和海军协作发展一种1500海里的弹道导弹,当时海军所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在水面舰船上的这种危险的使用液体燃料的大型导弹。潜艇发射导弹的问题似乎是较遥远的事。

   为此,美国海军成立了一个“特别计划办公室”来指导研制这种为安装在舰船上而改进的导弹,以及有关的射击指挥装置、导航装置和其他舰上装置。这个办公室由海军部最有权威的文职人员与军官领导,有些海军领导人反对这种导弹的研制工作,他们担心费用太大要影响其他一般海军计划的实施,同时也担心各军种之间为了海军的作用与任务再次进行争吵。在40年代后期的所谓“航空母舰对轰炸机”之争使许多海军官员记忆犹新,那次争论使海军取消了建造一艘新的巨型航空母舰的计划(但朝鲜战争时又恢复了航空母舰的制造)。

   1955年中期,海军上将阿利夫·柏克就任海军作战部长,他极力支持研制在海上发射的导弹,并任命海军少将W.F.小雷伯恩专门负责导弹计划的实施。柏克调集了所有可以利用的高级人才供他使用,并制止了海军内部的反对意见,他授权:雷伯恩可以和海军高级官员以及他本人直接联系。该项计划预定以10年为期,使导弹实用于海上——目标期:1965。

   计划开始时由陆海军合作。但到了1956年中期,海军的“特别计划办公室”开始研究一种小型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与此同时原子能委员会也在制造一种较小的核弹头。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功率比液体燃料的小,但较小的弹头所需的火箭功率也较小,因此使用固体燃料的较小型导弹的研制是可行的,而且固体燃料在舰上操作也较容易和较安全。

   后来海军与陆军合作的“木星计划”于1956年12月8日结束。1957年元旦,海军的固体燃料北极星导弹计划获得正式批准,雷伯恩为了加速计划的进程,预先规定了今后几年掌握有关先进技术的时间表,这是要冒相当大的风险的,但可以将北极星导弹的发展时间缩短若干年。这里所讲的先进技术既包括导弹,也包括先进的导航设备。潜艇指挥官在发射导弹时必须知道本艇的确切位置,因为在北极星导弹1500海里的飞行过程中,各种误差混合在一起会形成几海里的误差。由于导航技术的相应发展,北极星导弹也就计划从潜艇上发射了。

   北极星导弹的发展很快。接着在1957年10月4日,苏联将一颗184磅重的人造卫星送入了轨道,世界在一片惊呼声中进入了宇宙空间时代。这一事实和随后的苏联空间成就远远超过了美国的空间研究工作,加上1957年苏联在导弹方面的试验,使美国政府深感不安。因此决定努力研究如何加速轰炸机作出反应的时间(包括用一些轰炸机不停地在空中飞行),以及加速美国的导弹研制计划。

   海军的“特别计划办公室”再一次审查了北极星导弹计划。计划决定在1963年要有一艘在海上携带导弹的潜艇,计划中的导弹射程从1500海里减为1200海里。这正好使部署在巴伦支海的潜艇导弹能打到莫斯科。但是建造这种潜艇的时间是不是可以更快一些?海军和电船公司的工程师研究了这个问题,随后决定采用“跳鱼”号核潜艇计划,即将这种潜艇的长度增加180英尺,主要在潜艇的中间插入一段装有16枚导弹的壳体。这样,潜艇的长度就增加到接近382英尺,水上排水量增加到5900吨。现有的S5W型反应堆完全可以作为这种潜艇的动力装置,尽管速度要低于30节以上的“跳鱼”号。

   在1957年12月31日,即北极星计划正式开始后一年,正在电船公司建造的攻击潜艇“锯鲉”号(SSN-589)改为新定造的弹道导弹潜艇(SSBN-598),尚未开工的SSN-599也改为定造的弹道导弹潜艇。翌年3月,第三艘北极星潜艇的建造由马尔岛海军造船厂承担。这些潜艇的建造享有最优先权,工人分三班:昼夜不停工,一星期工作6天,有时7天。

   1958年7月,又有两艘北极星潜艇在弗吉尼亚州的纽波纽斯商用船厂(自20年代以来未造过潜艇)和缅因州基特里的朴次茅斯海军造船厂分别定造。这样,总共有4家造船厂承担了潜艇的建造任务,几乎都是从头开始。

   不久又定造了另外一级的北极星潜艇,这些潜艇虽然保留了加长的“跳鱼”号艇壳设计S5W型反应堆和16个导弹发射筒,但艇的长度又增加了,达410英尺。艾森豪威尔总统亲自决定北极星导弹潜艇都用美国的著名人物命名。第1艘命名为“乔治·华盛顿”号,第6艘,即第2级的第1艘命名为“伊桑·艾伦”号(SSBN-608)。

   在几次试射失败以后,北极星导弹终于发射成功。第一次成功的发射是从卡那维拉角发射的,第二次是从导弹试验舰“观察岛”号上发射的。1959年的最后一天,“乔治·华顿”号编入现役。翌年7月,该艇出海试验导弹的发射。由于技术问题发射推迟了一天,但在7月19日从水下成功地发射了两枚导弹。几分钟以后,海军少将雷伯恩从该艇向总统发报,电文如下:

   艾森豪威尔:北极星——从深海向目标发射,完全成功。

   同一天下午,艾森豪威尔政府拨出一笔以前国会通过的经费再建两艘北极星潜艇。这就使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目达到了14艘。第11艘北极星潜艇,即第3级的第1艘,为“拉斐特”号(SSBN-616)。这一级潜艇又有许多改进之处,结果潜艇更大——全长425英尺,排水量也略有增加。

   “乔治·华盛顿”号经过更多次的试航和导弹试验以后,于1960年11月15日出海,进行第一次美国战略威慑巡逻。虽然这时候苏联在海上已有携带弹道导弹的柴电潜艇和核潜艇,但“乔治,华盛顿”号要远远胜过对方。它携带有16枚导弹,每枚装有一个100万吨级的核弹头,能攻击约1200海里远的目标。而苏联潜艇大多数每艘只有3枚导弹,射程不过几百海里,而且准确性显然远不如北极星导弹。

   艇员配备的革新计划是:每一艘潜艇配备两队艇员,轮换出海。这样每艘潜艇就能有一多半时间在海上。当一队人在艇上时,另一队人(每队人数包括16名军官和120名士兵)就在岸上休假或进行训练。当潜艇完成一次出海任务之后,另一队艇员来到艇上轮换,这时候有一个短暂的交换时间补给物资。在原先一队人上岸后,潜艇再次出海。这样,在任何时间里美国的40多艘潜艇中总有25艘左右在海上。这两个队叫蓝队与金队,是根据海军军旗的颜色而定名的。

   北极星弹道导弹潜艇一旦出海,就在巡逻的海区缓慢航行,小心地避免与其他潜艇或水面舰船的声纳接触,这样连续在水下巡逻约60天下发送无线电信息,以防泄露艇位。但是它可以上浮至靠近水面的地方,在水中拖带一根天线以收听从美国定时插出的信息。这种信息主要是行政方面的和在航行中来自家庭的私人信息。必要时这种低频发射还可以传达攻击命令,即传达由总统发出的、命令潜艇射击的密码电信。对于这种密码电信,必须有两个或更多的军官过目才算是合法的,然后必须由艇长和副艇长一同插上钥匙以发射导弹(当然,在发射过程中还要涉及许多其他艇员)。

   第2艘北极星潜艇“帕特里克·亨利”号于1960年12月30日出海巡逻,这就使美国在海上有战斗准备的导弹达到32枚。当时美国的全部洲际弹道导弹实力为16枚宇宙神-D型导弹。由于担心苏联导弹的发展,在1960年的总统竞选运动中所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所谓“导弹差距”,不论这种争论是事实或是想象,论战中强调了导弹潜艇的高度可生存性,特别是和有人驾驶的轰炸机相比时更是如此。

   1961年1月20日,在肯尼迪总统就职时,他指示立即加速北极星计划的实施,并下令从其他计划项目的经费中拨款再建5艘北极星潜艇。然后又要求国会提供再增建10艘的经费,从而使北极星潜艇总共达到29艘。肯尼迪还下令加速发展改进的北极星导弹。1962年底部署在海上的北极星A-2型导弹射程为1500海里,A-3型(1964年在海上使用)射程:可达2500海里,射程的增加使潜艇在海上打击主要目标的活动范围也增加了,这反过来又使苏联的反潜战工作复杂化了。A-3型导弹还装有先进的多个重返大气层的弹头。当弹头向目标飞驶时,分裂成2个小的重返大气层的弹头,或称“小炸弹”,每个小炸弹有20万吨级的爆炸力。重返大气层弹头是射向目标的一种霰弹,因而比达到目标附近的大的单弹头有较高的摧毁概率。

   北极星潜艇只须略为改装即能携带这种改进的导弹。当时肯尼迪政府和国会批准了最终达到41艘北极星潜艇和656枚导弹的计划。原先曾有一个短时期计划最终达到45艘(分5个中队,每中队9艘),但由于国防预算问题和已有大量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因此这个计划只达到41艘就停止了,最后一艘是在1967年初完成的。

   在肯尼迪总统逝世前不久,即1963年11月,他曾亲自观看了一次北极星导弹潜艇在海上发射的试验。从60年代初以来,北极星潜艇部队就被认为是所谓三角架中的一脚,这个称呼是在1970年前后产生的,它表明三种战略武器系统——陆基轰炸机、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潜艇导弹——继续部署的必要性。而潜艇又是三者之中最易保全的部分。因此自1970年以来,31艘“拉斐特”级潜艇全部换上了海神C-3导弹。

   海神导弹装有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的弹头。而北极星A-3导弹是对单一目标霰射出3个小型核弹头以保证有更准确的摧毁能力。海神导弹有一个“弹头母舱”,即助推后的运载舱,舱内装有几个弹头各自奔向在弹头母舱散开形状的范围内的不同目标。弹头母舱的分散器有导航装置和运动装置,能使每个弹头射出的高度稍微不同。第一枚射出后,其余逐一调整射向下一个目标。海神导弹的弹头母舱能装载多达14枚小型弹头,每枚约有5万吨级的爆炸力(试比较:在广岛和长崎所用的原子弹不到2万吨级,早期的北极星导弹为100万吨级)。海神导弹弹头相对较小,因而对加固的目标,如地下指挥中心和导弹发射井,效果较低,但因为弹头数量多,所以攻击时有其有利的一面。海神导弹的弹头母舱可装载14枚导弹。然而这样满载使导弹射程大大减少,也许只有2000海里的射程。因此海军在潜艇上实际部署的海神导弹,其弹头只有8个或10个,这样射程可以略为增加。由于潜艇有16个发射筒,所以仍然能携带大量的弹头。截至70年代末,31艘“拉斐特”级潜艇都换上了海神导弹,这就使海军的潜艇部队约占美国国家战略武器发射器的30%。但是这些总数为656枚的导弹(160枚北极星A-2型和490枚海神)却占全国可以独立打击敌方目标的洲际弹道导弹和潜艇发射导弹总数的70%。这个数量上的优势和北极星-海神导弹潜艇结合,使导弹潜艇成为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的主要战略威慑力量。

   为进一步努力提高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从1979年开始,12艘携带海神导弹的“拉斐特”级潜艇已进一步改装,以便发射三叉戟C-4型导弹。这种三叉戟导弹射程约4000海里,能携带一个有3个分导式弹头的弹头母舱,其发射的准确性比以前的潜艇导弹有很大的提高。公开的资料谈到三叉戟导弹能射出8个当量为10万吨级的弹头,其准确性达到一半弹头能击中300英尺半径内的目标。

   决定在最后的12艘“拉斐特”级潜艇配备新一代导弹的原因是,由于建造第一艘专门携带三叉戟导弹的潜艇长期耽误所致(见第十章)。这一事实足以证明核动力导弹潜艇的灵活性和耐久性,因为有些“拉斐特”级曾装配过三代不同的导弹——北极星、海神和三叉戟。

   与此同时,至70年代末,最老的北极星潜艇已经完成了20年的紧张的威慑巡逻任务。以50年代技术为基础的“乔治·华盛顿”级和“伊桑·艾伦”级潜艇的使用与维修费用日益增加,而且机器的噪声较大,工作深度也不如新的弹道导弹潜艇,因此遭受敌人攻击的可能性也增加了。在1980-1981年共有10艘最老的北极星潜艇退役,这就使海军导弹潜艇部队的实力自1967年以来第一次下降到不到41艘。虽然由于增加分导式多弹头的导弹而部分得到补偿,但导弹发射筒和在海上的潜艇总数的减少使美国当局对70年代后期苏联在军事上的进步日益担心,因此期望建造在质量上胜过苏联水下兵力的先进的攻击潜艇和战略导弹潜艇,以弥补数量上的差距。

表8 弹道导弹潜艇艇壳编号建造数下水排水量全长速度鱼雷管艇员SSBN-589至6025乔治·华盛顿1959-19605900/6700381.75-20/-256/0 21英寸135SSBN-608至61115伊桑·艾伦1960-19626900/7900410.5-20/-254/0 21英寸135SSBN-618SSBN-616至61719拉裴特1962-19647250/8250425-20/-254/0 21英寸135SSBN-619至620SSBN-622至636SSBN-640至64512本杰明·富兰克林1964-19667250/8250425-20/-254/0 21英寸135SSBN-654至659

   1、每艘潜艇配有两队额定艇员。

   2、改装的“拉裴特”级潜艇,机器噪声较小。

更新于:10天前

插图

插图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图1 第一艘美国人制造的潜艇是布什内尔的“乌龟”号。布什内尔是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他因身体太弱,不能驾驶这艘小艇。乔治·华盛顿曾任命他在陆军工程队工作。以后他学医,从事医务工作。这里的草图是1885年F.M.巴伯根据布什内尔遗留..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表8为1961年以来美国潜艇携带的4种弹道导弹的性能。美国建造的41艘携带北极星导弹的潜艇经过改装就可以携带不断改进的各型北极星导弹。以后建造的21艘“拉斐特”级潜艇也能改装携带海神导弹。最后建造的12艘“本杰明·富兰..

深潜装置的研制

深潜装置的研制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美国海军早在1957年就已开始使用深潜器。那时候,海军研究室租用了深潜器“的里雅斯特”号,在地中海进行一系列科研性质的潜水。深潜装置是指一种能在很大的垂直距离升降的潜水工具,也就是美国人称作的“海洋升降机”。 “的..

现代核潜艇·第十

现代核潜艇·第十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里科弗海军中将告诉国会的一个小组委员会说:“核动力潜艇不是常规潜艇的改进,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战舰。”他的话是正确的。特别是当“跳鱼”级核潜艇采用了高速的“大青花鱼”潜艇的艇壳设计和S5W核推进装置时,它实际上成..

早期的核潜艇·第八

早期的核潜艇·第八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美国海军对潜艇核动力推进装置的初步研究是在1939年开始的,甚至比所传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建议着手发展核武器的信件还要早。原子弹制造计划(曼哈顿计划)一旦开始,所有的可裂变物质都集中起来供该计划使用。 因此较小的..

导弹潜艇·第七

导弹潜艇·第七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潜艇从一开始就被考虑用作“战略武器”。它曾多次用于封锁敌方的海岸线以切断其粮食供应而迫使其投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潜艇都进行过这类活动。在1942-1945年期间,美国也曾用潜艇协助进攻日本本土。 同时,潜艇又是“..

战后潜艇的现代化计划·第六

战后潜艇的现代化计划·第六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海军的前途是不明确的,尽管海军部队对同盟战胜德国和日本有一定的贡献,但美国领导人怀疑将来的军舰是否有用。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就是原子弹将使水面舰船变成废物。 这时候,海上没有..

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第五

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第五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1941年12月7日早晨7时55分,从6艘日本航空母舰起飞的飞机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从而使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日本袭击珍珠港以后不久,华盛顿的海军作战部长向所有美国海军部队发出号令,电文如下..

舰队型潜艇·第四

舰队型潜艇·第四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1931年是美国潜艇发展历程上的分水岭。过去发展潜艇的障碍似乎一扫而光,留下任人追求新思想的开阔天地。”这是海军中校J.D.奥尔登在他的优秀作品《美国海军的舰队型潜艇》一书中的描述。这些由有远见的海军工程师提出的..

两次大战之间·第三

两次大战之间·第三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1914-1918年的世界大战生动地表明潜艇在作战中的效用。小小的德国U型潜艇几乎切断了大英帝国的海上交通,使之濒临投降的边缘。只是由于使用护航船队保护商船和运用美国的反潜部队支援英国的有限反潜兵力,才有了战胜U型潜..

霍兰与莱克·第二

霍兰与莱克·第二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鉴于外国对潜艇的兴趣,1888年美国政府招标设计一艘潜艇。参加投标的两个主要竞争者为瑞典人诺登费尔特和1872年移居美国的一位前爱尔兰教师的J.P.霍兰。 霍兰曾经于1878年将他的第一艘潜艇送下水,这艘潜艇长14英尺,由反..

最早的美国潜艇·第一

最早的美国潜艇·第一作者:诺曼·波尔马 ·美国出自————《美国潜艇史》出自————《战争通史》 古人对水下航行的可能性坚信不移,曾多次提出用潜水器对敌人的船只或港口进行军事攻击的设想。但是,首先真正将潜水器运用于战斗的也许是美国人戴维·布什内尔。 布什内尔是美国康涅狄格州人,他曾用火药在水下爆破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