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兵器类

繁体

 第十章·兵器类

 作者:许保林·著

  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十章兵器类

  第一节概述

  古代兵器包括冷兵器和火器、火药及攻守器械。记述冷、热兵器和攻守器械的种类、性能、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兵书即为兵器类兵书。

  西汉任宏《兵书略》首创兵技巧类目,收录兵器类兵书,共十四家,二百一十一卷,图三卷(《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三家,一百九十九篇,另加省《墨子》一家,十二篇),全部亡佚。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姚明煇《汉志注解》:习手足,如手搏、蹴鞠是。便器械,如射、戈是也。积机关,如连弩是也。(《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兵书略》)这就是说技巧类即有兵器的制造和训练使用方面的内容,又有军体武戏之类的内容。

  五代之前的兵器类兵书大都失传。唐王琚《射经》是现存较早介绍弓箭的兵书。宋以后兵器方面的兵书逐渐增多,如《耕余剩技》、《火龙神器阵法》、《火攻挈要》、《火龙经》、《手臂录》等。所记内容也更加丰富,既有刀枪剑戟等冷兵器,又有火炮、火箭、火药等热兵器;既有陆战器械,又有水战舰船。值得指出的是,自《武经总要》系统记载冷、热兵器以来,明清许多兵书都有大量兵器资料,尤其是一些大型综合性兵书,如《武备志》等,记述非常系统和详细。有的综合性兵书中的兵器资料比兵器专书的内容还要丰富,价值还要大。

  第二节火龙神器阵法

  《火龙神器阵法》是明代关于制造火器、火药的兵书。在当时,火器火药是先进的军事技术,属于军事机密,所以未能公开刊印,靠民间抄本流传下来。

  关于本书作者,有一种抄本卷前序,题东宁焦玉自序。焦玉在《明史》中无传,根据《海外火攻神器图说·跋》和明王士桢《进神器疏》中记载的点滴资料,粗知他是东宁人,明太祖时任都督,掌管神机诸营,专习枪炮。另一种本子序题东宁伯,有一种意见便认为东宁伯不是焦玉,而是焦礼。理由是焦礼《明支》有传,于明正统中积功至右都督,景泰中进左都督,因功封为东宁伯。从本书内容看,所记制造火药、火器的方法详细具体,所绘图式形象逼真,必出自有实践经验的火器专家之手。焦玉与焦礼比较,前者易掌管火器部队(神机营),负责研究枪炮的官员,后者是守边的将帅,焦玉更具备写这部书的条件。另外,这篇序言,后被《火龙经》收录,题东宁伯焦玉序,认为东宁伯就是焦玉。据此推断,这里的伯不象是封号或爵位名,应是尊称。因为在古代对文章德行足为人表率的人也称伯,所以,可能后人出于对焦玉的尊敬,便在其里籍之后加上了伯字。

  关于本书的成书情况,作者在序言中讲得很神秘,颇具神话色彩。他自称少年时,就涉猎儒书,精研将略,遨游湖海,寻访有道之士。有一天遇一黄冠玄服,碧眼长髯的道士,自号止止道人。道人文师孔孟,武迈孙吴,上穷星宿,下辨山川。他拜道人为师,从游三年,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中秋节,道人将先师秘授兵书《火攻》传授给他,并嘱咐说,不数年有圣天子起于淮甸,你要前去辅佐,建立功勋。

  说罢飘然而去,不知所终。朱元璋起兵后,他投奔朱元璋,按书上所记述的方法铸造火龙神器四十根,势若飞龙,威力很大,在朱元璋夺取政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他担心此法久而失传,便按图著谱,以遗留将来,并作序以论其始末。序后落款为永乐十年(1412年)。序中假托仙人授书,类同于《史记》中黄石公授书的故事,显然不可信。但是,它说明本书所记火药、火器技术是有师传的;后人并且在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增补。具体成书年代是否为永乐十年,难以遽断。但书中所载火器大多限于明初水平;《武经总要》不见记载,明中后期大型兵书如《武编》、《武备志》等始收录。由此推测,本书当成书于明中期以前,后人在传抄中也窜入一些新的内容。

  《火龙神器阵法》不分卷(有的著录为一卷),约万余字,附图47幅。全书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总论火攻:火攻风侯、火攻地利、火攻器制、火攻法药、火攻兵戒。二是记述各类火器:(1)陆战火龙神器:木人火马天雷炮、火兽卷地飞车、钻风神火流星炮、八面旋风吐雾轰雷炮、九矢钻心神毒火雷炮、单飞神火箭、神行破阵猛火刀牌、冲天火葫芦、飞天神火毒龙枪、神机万胜火龙刀;(2)水战火龙神器:神飞独角火龙船、拦火神行冲敌飞蓬、八面神行威风火炮、四十九矢飞廉箭、飞空滑水神油罐、水底龙王炮、翻江混海飞波神甲;(3)埋伏火龙神器:无敌地雷炮、穿山破敌火雷炮、渡水神机炮、隔河神捷火龙炮;(4)安营立寨火龙神器:神火万全铁围营、天兵拒敌神牌、百子连珠炮;(5)偷劫火龙神器:烧天猛火无拦炮、神威烈火夜叉锐、飞雷霹雳炮;(6)守城火龙神器:万胜神毒火屏风、烂骨火油神炮、万火飞砂磁炮、铁汁神车、神仙自发排叉锐;(7)攻击火龙神器:轰天霹雳火雷、毒龙喷火神筒、神火飞鸦、毒雾神火烟炮;(8)卷末附录火器六种:埋药火筒、满天烟喷筒、火砖、火妖、飞天喷筒、火蜂窝。三是记述各类火药:火龙万胜神沙神水神烟、火攻神药法器、火攻从药法器、神火配诀、毒火配诀、烈火配诀、飞火配诀、法药配诀、烂火配诀、逆火配诀、火攻杂用诸方、解射罔毒、毒药、解毒药、神奇法药。

  该书所录火器大都是武经不载,当时世所罕传的先进火器。它在兵戒后附注神枪、弹锐、发广、粮(狼)机四器已传于世,今不复录。又在目录中声明:火龙神器诸件皆古韬略武经等书之所未载,乃异人秘授,用以辅佐天子,以勘祸乱,以宁帮国,功莫大焉,慎勿轻泄!所以本书的史料价值较高。它记载的40多种新式火器,较之宋元有了很大进步,种类显著增多,如按用途分有水、陆、攻、守、安营、偷寨、埋伏等类,按性能分有燃烧、爆炸、射击等类;已从陆地发展到空中和水上,如火箭、神飞独角火龙船等;从地上发展到地下、水下,如地雷、水雷等;由单功能发展到烧、炸、毒等多种功能,如冲锋神火葫芦、神威烈火夜叉锐、飞云霹雳炮等,既可烧伤、炸伤敌人,又可以烟、毒迷盲、毒伤敌人;火炮、火箭由单发发展到多发,如百子连珠炮,一次可以装铅弹一百枚,八面旋转连续发射,九矢钻心神毒火雷炮一次可以发射九支箭矢,四十九矢飞廉箭则可以同时发射49支箭簇,矢傅毒药,见血封喉,立时而毙,大大增加了杀伤力;尤其是集冷热兵器于一体的火器,更具特色,如飞天神火毒龙枪,枪身用铜铸或铁打成管形,中藏铅弹,枪头两侧装制毒火药筒,枪锋傅毒药,敌远发铅弹击之,近则发毒火烧之,再近则举枪用刀锋刺之,一器可以三用。这些火器,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先进技术。

  本书所记载的火药配方很详细,既有配方歌诀,又有用料数量及炮制方法。关于火药的配制,它提出必要知药性之宜,懂得药性的特点及何种条件下适宜用何种火药,才能取得火攻的胜利,得火攻之妙。关于火药配方,与《武经总要》的记载相较,成份显著减少,而效能增强,这是古代化学研究的一个很大进步。

  《火龙神器阵法》还论述了火攻的有关原则和方法,反映了火器大量装备军队以后的军事思想。它认为天候和地理条件在火攻中至关重要,一定要做到上应天时,下因地利。

  知天之时而善用之,斯百战百胜矣。苟不辨地利而用之,不得其宜,未有不舍器而走,徒资寇敌也。强调发挥各类火器的长处,用之合宜,如战器利于轻捷,攻器利于机巧,埋器利于爆击,守器利于远击等。尤其强调各类武器的相互配合,要求火器与冷兵器、远兵器与近兵器、长兵器与短兵器搭配部署,互相取长补短,远、近、长、短相兼,分番叠出,各为阵号,闻某号而出,闻某号而入,则兵力不疲于战。火炮、火锐、火弹,此远器也,则与长枪、大刀相间;火枪、火刀、火牌、火棍,此近器、短器也,则与长弓硬弩相间。这种配合并要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它还指出,仅有好的火器仍不能保证打胜仗,还必须选以精兵,练以阵法,利器、精兵、阵法三不可缺一,一有所缺,则非万全。并强调器贵利不贵重,兵贵精而不贵多,将贵谋而不贵勇。它认为火攻在当时至为厉害,势莫能当,所以不可轻用,亦不可妄用。既要上顺天时,下得地利,还要中应人和,人和的内容是,以仁为心,以义为军声,以明为赏罚,以信为纪律,因时以制宜,设奇以料敌。具体提出八戒:一戒扰民,二戒反烧本营,三戒玉石俱焚,四戒风候未定,五戒火攻欲求骁勇智将,六戒火攻降军,七戒火攻杂有民众的军队,八戒残害生灵。

  《火龙神器阵法》记载了许多当时不能公开的先进火药、火器制造技术,反映了明代军事技术的进步,保留了重要的军事科技资料。它的许多内容被后世兵书所选录,如《武备志》、《火龙经二集》等兵书就选录了《火攻风侯》、《火攻地利》、《火攻器制》、《火攻兵戒》,以及火药配方等内容。它是现存成书较早的一部专论火器制造技术的独立兵书,在古代军事史和军事技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火龙神器阵法》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有抄本。现存最早的抄本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曾经收藏过的明抄本。另有清抄本多种。各抄本之间文字互有异同,书名也有改变。有的抄本将书名改为《火龙神书》、有的改为《最胜神机》。这些抄本中,比较重要的有清道光二十年陔华吟馆翁心存抄本,后有清光绪帝师傅维新派翁同稣的跋文。还有一种精抄本,字体工整,绘图精美,共四册,第三册书后有两行贴上去的题记:余为开归道时,同年王奎麟署襄陵令,遇道人智修,传授此书,一部共四卷(注:原书不分卷,实际是四册),此乃天书。该道人向言九十余岁即修书二部。其卷得之不易,珍贵,切莫视轻愿子孙。密秘宝藏,幸甚!戊寅三月十三日宫大梁题。

  第三节火龙经

  《火龙经》又名《火龙经全集》、《火攻备要》,是明代关于火药、火器技术的兵书。旧题汉诸葛武侯著,显然是伪托。

  因为那时只有草木火攻,火药和火器尚未发明。本书是杂抄《火龙神器阵法》、《登坛必究》、《武备志》、《兵法百战经》等兵书中的有关内容汇集而成的。卷前序言即是《火龙神器阵法》的《授书序》。本书中的火攻总说,称东宁伯曰,实际是《登坛必究》中的辑火器略说,原文是王鸣鹤曰。既伪托诸葛亮著,又收录焦玉的序,其做法甚为笨拙。

  继本书之后,又有人编辑《火龙经二集》、《火龙经三集》,二集卷前有毛希秉崇祯五年(1632年)序,三集卷前有诸葛光荣崇祯甲申(1644年)序,据此推知,《火龙经》约成书于崇祯五年之前,《武备志》刻成之后,即明天启至崇祯年间。

  本书共分三卷,上卷除火攻总说和选用火兵诸法要诀外,主要辑录火药配方,共26种,即神火药、毒火药、烈火药、飞火药、法火药、烟火药、逆风火药、飞空火药、日起火药、夜起火药、喷火药、爆火药、炮火药、水火药、火弹药、五里雾、迢魂雾、烟球毒药、神火、神烟、结烟、青烟、红烟、紫烟、白烟、黑烟。中卷和下卷为火器图说,将火器区分为炮类、铳类、箭类、器械类、喷筒类(以上为中卷)、牌类、球类、杂品类、禽兽类、水具类、地伏类,后附万弩齐发说、轮流发弩式(以上为下卷)。共辑录各类火器62种,附图62幅。这些药方和火器在《火龙神器阵法》、《登坛必究》、《武备志》等兵书中大都有记载,但此书所记火药、火器较之上述诸书为略,如火药配方大都不记每料的数量。

《火龙经二集》共三卷,卷上收录了《武备志·军资乘》中的用火器法,共七篇,其中四篇原出自《火龙神器阵法》,即火攻风侯、火攻地利、火攻器宜、火攻兵戒。另三篇是教演火攻、制火器具、火器试验。火攻风侯还从其他书中辑录了一些占风云的内容,有古代预测风雨的经验之谈,也有阴阳诡诞之说。卷中和卷下为火器图说,其类目有炮类、车炮类、铳类、箭类、器械类、喷筒类(以上为卷中)、牌类、球类、砖弹鹞炬葫芦类、杂器类、兽类、车类、水具类、地伏类。从《武备志》等书中辑录了《火龙经》没有辑录的40种火器,附图40幅,补初集之遗者。(毛希秉序)卷前毛希秉作序时间为明崇祯五年,说明本书成书于崇祯初年。而书名页题刘伯温增辑、卷端题明伯温刘基补著,显然又是伪托。似由毛希秉汇辑成书。

  《火龙经三集》二卷,书名页题诸葛光荣辑,卷端则题明茅元仪汇集,琅琊诸葛光荣校。从编纂质量上看,比较低劣,不象出自茅元仪那样的大手笔,况且茅元仪也不会把王鸣鹤的东西改为自己的,所以本书辑者应是诸葛光荣。本书主要从《登坛必究》、《武编》等兵书中辑录了有关火器的论述及制造方法,卷上有辑火攻说、火攻略论;下卷有辑西洋神器说、西洋神器诸法。辑火攻说本为王鸣鹤所作,本书改为茅元仪曰。西洋神器诸法中杂有弓说、披背筋法、漆弓法、裹弓法、弰弓法、焙弓法、焙弓火侯、箭说、造伏弩法等有关冷兵器的内容。

  《火龙经》及其《火龙经二集》、《火龙经三集》虽然是伪托之作,又是辑录成书,但它们把散见诸书的有关古代火药、火器的资料汇辑起来,分类编成火器专书,促进了古代军事技术的传播;清代广为刊行,在军事科技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四节火攻挈要

  《火攻挈要》又名《则克录》、《武备火攻则克录》、《火攻心法》。题汤若望授,焦勖述。汤若望(1591-1666),德意志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来中国,初在北京学习汉语,后到西安传教。崇祯三年(1630年)初召回北京,参与修订历法,编成《崇祯历书》。明政府为适应与清兵作战的需要,设铸炮所,命他监铸西式大炮,并要求他传授制造技术。清兵入关后,投归清朝。焦勖,安徽宁国人,《明史》无传,生平事迹不详。从本书的《自序》中知他感愤于明廷衰败,民遭惨祸,日究心于将略,博访于奇人,就教于西师,更潜度彼己之情形,事机之利弊,时势之变更,反复研究火器技术,被人称为深谙兹技。他所就教的西师就是汤若望,所以本书题汤若望授。实际上本书的真正作者是焦勖。乱为焦勖只是就教于汤若望,而本书是在学习西法的基础上,广泛参考名书,结合明朝末年实际,加上自己的研究心得写成的。

  这在他的自序中说得很清楚:姑就名书之要旨,师友之秘传,及苦心之偶得,去繁就简,删浮采实,释奥注明,聊述成帙。所以,有些书目只著录(明)焦勖撰是有道理的。

  《火攻挈要》成书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并刊刻行世。全书三卷,附《火攻挈要诸器图》一卷,一本作《火攻挈要》二卷、《火攻秘要》一卷,内容相同。三卷的篇目如下:

  卷上:概论火攻总原、详参利弊诸原以为改图、审量敌情斟酌制器、筑砌铸铳台窑图说、铸造战攻守各铳尺量比例诸法、造作铳模诸法、下模安心起重运重引重机器图说、论料配料练料说略、造炉化铜熔铸图说、起心看塘齐口旋塘钻火门诸法、制造铳车尺量比例诸法、装放大铳应用诸器图说、收盖火铳销箍图说、制造各种奇弹图说、制造狼机鸟枪说略、制造火箭喷筒火罐地雷说略。

  卷中:提硝提磺用炭诸法、配合火药分两比例及制造晒晾等法、收藏火药库藏图说、火攻诸药性情利用须知、火攻佐助诸色方药、火攻佐助方药附余、本营自卫方药、试放新铳说略、装放各铳竖平仰倒法式、试放各铳高低远近注记准则法、各铳发弹高低远近步数约略、教习装放次第及凉铳诸法、运铳上台上山下山诸法、火攻要略附余、火攻根本总说。

  卷下:攻铳说略、鳌翻说略、模窑避湿、木模易出、泥模须干、模心易出、兑铜分两、炉底避湿、化铜防滞、设棚避风、炉池比例、铳身比例、修补铳底、修整弯铳、弹药比例、弹铳相宜、弹制说略、制弹说略、装弹机宜、装药比例、药信说略、远近之节、众寡之用、宽窄之宜、循环之法、救卫之备、斩将说略、击零说略、扫众说略、惊远说略、惊近说略、攻城说略、守城说略、水战说略、火攻纪余、火攻问难、火攻索要、火攻慎传、火攻需备、火攻需资、火攻推本、归源总记。

  从以上目录可以粗略看出,上卷主要是阐述制造火器的原则,介绍火铳的种类和具体制造工艺,以及狼机、鸟枪、火箭、喷筒、火罐、地雷等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中卷主要介绍火药的种类、配方、制造工艺、性能、贮藏,以及火铳的安装、搬运、试验和教练等。下卷主要介绍火器弹药制造及有关工序的注意事项、火铳鸟枪的修理、火攻战术等。《火攻挈要诸器图》绘有各种火器、机械设备和工具图40幅。全书以介绍火器为主,内容涉及到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和数、理、化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作者在总结明军使用火器作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自己的独立见解,反映了作者的军事思想。

  首先,焦勖认为火器为军中破敌之利器,但必须制造得法,使用有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他总结了明军徒有其名,不能以火攻破敌的四条原因:一是将疲兵骄,不计实用;二是铸铳无法;三是造药无法;四是装放无法。针对这四种原因提出了去弊存利的六条原则:一、铸铳,必想方设法使之远而猛,疾而准;使铳身不动,无横颠倒坐,及炸裂等弊;分战攻守,三等铳身上下长短厚薄,无不合宜;使子铳和母铳,大小长短无不合法。二、造药,一定要使之迅速而猛烈;使燃之手心不热,纸上不焦,及不致损伤枪炮。三、收药,一定要使之可以过夏不潮;使久贮而永无疏失之病。四、装放,必懂得分仰、平、倒三法,而知弹所到之远近;如何用铅铁石弹,与何铳相宜;如何使击放宽大,而杀贼多;如何使循环迭击,而炮不绝;如何令击放终日,而无失火之虞,如何使热炮即冷,可以复装。五、用铳,一定要懂得如何运重为轻,可以疾趋;转动机活,可以迎凑;如何可以升高渡隘,不致阻滞。六、临阵,一定要掌握如何击虏之零贼,如何击虏之全军,如何备虏之迭进,如何取虏之主将,如何使火器不放,而虏骑亦不敢冲突我营。

  其次,焦勖主张要量敌制器。他指出:人之攻敌,全恃火器;未知制器,先欲量敌。故制器得法,可以胜敌,则一器可收数器之功;若制器无法,不能胜敌,则百器不能获一器之用。(《审量敌情斟酌制器》)提出了制造火器要务求胜敌一筹,比如根据敌人的弱点,或以大胜小,或以长胜短,或以多胜寡,或以精胜粗,或以善用胜不善用等等。

  第三,焦勖认为有了好的火器,还必须有智谋良将掌握它。他列举崇祯年间西洋人在皮岛用西铳获全胜,而明军在辽阳、济南、广陵、登州、松锦等地,同样用西铳,却败军丧师的战例,来说明仅有好的火器,没有良将掌握它,同样不能获胜。并用生动的比喻说:徒空有其器,空存其法,而付托不得其人,是犹以太阿利器,而付婴孩之手,未有不反以资敌,而自取死耳。(《火攻根本总说》)

  第四,焦勖主张火器要长器短用。他认为火器虽然是以远击敌,但远近要适度,敌未至就击放,就会敌至反而缺误。

  所以,他要求火器不许轻放,要近敌开火,能射三四百步的重火器,要等到离敌五六十步开火,能射百余步的轻火器,要等离敌二三十步再开火。

  第五,焦勖认为火攻虽烈,但不能专恃。主张各种兵器要互相配合,长技与短技间迭而出,兵器与火器互相为助,击法与卫法兼资以用,且更以坚车密阵,刚柔牌盾,连环部伍,长短兵器,远近相救,彼此相卫(《救卫之备》),这样就能确保胜利。

  此外,焦勖还主张对火器要亲身试验,保证上战场的火器都要精良。还提出了火攻贵胆壮心齐等思想。

  《火攻挈要》是明代重要的军事技术著作,它不仅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知识,而且保存了明代末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之后中国火器制造工业的史料,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和科技史科价值。

  《火攻挈要》现存版本主要有:明崇祯癸未年(1643年)

  序刊本、清康熙内府抄本、清道光辛丑(1841年)刊本、清汪于泗刊本、清抄本、海仙馆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

  第五节手臂录

  《手臂录》是古代关于刀枪技艺的兵书。著者认为,刀枪训练,在于手臂纯熟,手足生疏,得余此书仅以助舌锋眩无识者,斯为下矣,非吾徒也。(《峨嵋枪法原序》)所以,取曹丕《典论》之语,命名为《手臂录》。

  《手臂录》为吴殳所编著。吴殳,字修龄,号沧尘子,明末清初娄江(今江苏太仓县)人。童年即从师学武艺。明崇祯六年(1633年)拜常熟石敬严为师学习马家枪法,二年后,即崇祯八年(1635年)石敬严去世,又学沙、杨二家枪法。明朝灭亡后,曾心恢意冷,无意于枪法。清顺至十八年(1661年)在人劝勉下,追记石敬严枪法一篇。康熙元年(1662年)应邀作盛卒五家庭武师,见到峨嵋枪法传人程真如弟子朱熊占,便与其切磋技艺,详细追记石敬严之法,因作枪法元神空中鸟迹图及说一篇,枪法圆机说二篇,以发明敬严、真如之正论,距辟冲斗之误说;作枪式说一篇,以明马、沙、杨立法之本;作三家用法说一篇,以别其门庭之高下;作杨家枪说一篇,以证其源流;作竿子用法说一篇,以明沙家枪大异于马家枪;作枪根说二篇,以发明马家之根本;作闪赚颠提说一篇,以明大小之用;作脱化说一篇,以明终始之理;作短降长说一篇,以明不得已之故;作临阵兵枪说一篇,以不没冲斗之长;作古论注一篇,以为敬严、真如之证据;作二十四势解及说各一篇,以详明破法;作子势图,以神二十四势之用;作戳法一篇、革法一篇、步法一篇,行著一篇;作枪法微言一篇,合起来命名为《峨嵋枪法》。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殳又据《峨嵋枪法》增编成《手臂录》。

  《手臂录》正卷四卷,附卷两卷,约五万字,附图六十二幅。正卷为吴殳自著,既有师传,又有心得。附卷辑录程真如、洪转、程冲斗的著作,以及吴殳早年的著作。其具体篇目如下:

  卷之一:枪王说、枪法圆机说、一圈分形入用说、枪法元神空中鸟迹图、圆圈分形详注、石家枪法源流述、枪根说、六家枪法说、闪赚颠提说、脱化说、短降长说。

  卷之二:针度篇、戳法、革法、步法、行著、枪法微言、马家枪二十四势说、枪法二十四势、枪法二十四势歌诀。

  卷之三:单刀手法说、单刀法十八势、单刀法歌诀。

  卷之四:马家枪考、古论注、沙家竿子用法说、临阵兵枪说、诸器编说、叉说、狼筅说、藤牌腰刀说、大棒说、剑诀、双刀歌、筅枪说、后剑诀。

  附卷卷上:峨嵋枪法(治心篇、治身篇、宜静篇、宜动篇、攻守篇、审势篇、形势篇、戒谨篇、倒手篇、札法篇、破诸器篇、身手法篇、总要篇、评真如峨嵋枪法、马沙杨三家枪式说,马沙杨三家用法说、杨家枪说、革法一篇、行著)、峨嵋枪法原序、石敬严枪法说。

  卷下:梦绿堂枪法(枪法八母、六要、五要、三奇)、程冲斗十六枪式(高四平势、中四平式、低四平式、霸王上弓式、伏虎式、定膝式、尽头式、潜龙式、铁牛耕地、铁扫帚、仙人坐洞、掤靠、迎封接进、滂掤式、死掤封、活掤退、翻身掤腿、勾枪式)。

  《手臂录》对诸家枪法师承源流、特点、兵刃、操练、攻守破法等作了较为详细的考证和记述。由于作者是留心击刺三十余年的行家,记述比较准确,评述比较公允,既看到诸家之长,也注意到诸家之短,如评少林法全不知用枪,竟以其棍为枪,又指出少林尚刚柔相济,不至以力降人。评程冲斗学少林之法去柔存刚,几同斗牛,又指出它用于战阵仍为致胜之具。评《纪效新书》枪法不及冲斗,而言棍甚精。作者讲枪法重视实战,反对花假以误士卒(自序),他认为峨嵋之法既精既极,非血气之士,日月之工所能学;沙家、杨家专为战阵而设;马家、少林、冲斗,其用于战阵皆致胜之具,惟江湖游食者不可用耳。(自序)他还把兵法理论引进枪法操练,如在讲攻守时,强调攻者,捣其虚;守者,备我瑕也。(《攻守篇》)在讲审势时,指出要审敌之虚实而趋其危。(《审势篇》)另外,以驽机比喻枪法中收发、进退、左右、上下的辩证关系,颇为生动深刻。他对枪法与剑、刀、筅的关系,以为剑术通于刀,枪法通于筅,也是很有见地的心得体会。

  《手臂录》成书于清康熙十七年,但现未见到康熙年间的刊本。嘉庆以后被《借月山房汇抄》,《指海》、《泽古斋重抄》、《式古居汇抄》、《瓶花书屋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多种丛书收录,并有抄本传世;流传较广。

更新于:2个月前

附录一藏书单位代号表

附录一藏书单位代号表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附录一藏书单位代号表0101北京图书馆0102首都图书馆0107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0141北京大学图书馆0142清华大学图书馆0143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0144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0145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0146北京师..

八·民国以后兵书研究

八·民国以后兵书研究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八·民国以后兵书研究中国步兵战法三册 1913年上海求学进步社富华图书馆石印子目: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素书、心书、握机经、六韬孙子浅说一册蒋方震刘邦骥注解 民国4(1915)年铅印本(3..

七·清

七·清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七·清兵迹十二卷附校勘记一卷(清)魏禧撰校勘记(民国)刘家立撰豫章丛书(胡思敬辑) 民国4(1915)年南昌刊本(3001)兵谋一卷(清)魏禧撰 清咸丰十(1860)年刊本题左氏兵谋二卷(3001)昭代丛书(道光本..

六·明

六·明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六·明左氏略三十二卷(明)陈禹谟撰明万历吴用先彭端吾等四川刻本(0161、0701、1601、1801、2041)明天启刻本题左氏兵略(2801)明刊本(缺1-2卷)(3001)左氏兵法测要二十卷首二卷(明)华亭宋征璧(尚木..

五·宋辽金元

五·宋辽金元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五·宋辽金元1.宋行军观象书歌注一卷(宋)朱宏 诒庄楼藏元至正二十五(1365)年写本(《历代兵书目录》)武经总要前集二十二卷后集二十一卷(宋)曾公亮丁度等撰 明正统四(1439)年李进刻本附行军须知..

四·隋唐五代

四·隋唐五代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四·隋唐五代唐卫公兵法辑本三卷(唐)李靖撰(清)汪宗沂辑编 清光绪二十(1894)年桐庐袁昶渐西村舍刊本(3001、1701)丛书集成初编·社会科学类 注:附《旧唐书·李靖传》考证李卫公问对三卷(唐)李靖..

三·三国晋南北朝

三·三国晋南北朝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三·三国晋南北朝1.魏魏武帝注孙子三卷  (周)孙武撰(魏)曹操注两江总理营务处刊清光绪二十四(1898)年金陵汤明林聚珍书局印(1605)清光绪戊戍(1898)年成都志古堂刊本(3001)清同治十(1..

二·秦汉

二·秦汉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二·秦汉西汉韩信兵策平城妙策阴符经注一册(汉)张良著 清光绪元(1875)年湖北崇文书局刊行本(3001)黄石公三略兵法占书上、中、下卷一册(汉)黄石公撰 清嘉庆年抄本(3001)注:附黄石公占风云气色要略..

一·先秦

一·先秦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一·先秦孙子三卷(春秋)孙武撰宋刊本(日本静嘉堂)清光绪元(1875)年湖北崇文书局刻本(2201)清咸丰四(1854)年丁晏抄本一卷本清段朝端跋(0201)清光绪六(1880)年湖北崇文书局刊本(1701)清刊..

下编·现存兵书简目·说明

下编·现存兵书简目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下编·现存兵书简目》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下编·现存兵书简目说明:下编文体虽然与上、中编不同,但它们之间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上编是从宏观上探讨历代兵书的源流、发展、价值和影响等;中编是从微观上对不同类别的具体兵书进行较详细介..

第十五章·丛书类

第十五章·丛书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十五章·丛书类第一节概述将若干部兵书收集在一起,并冠以总名的一套兵书,叫做兵书丛书。它和类书不同,不是对原书进行摘抄、剪裁,按类或韵部进行编排,而是将原书原原本本地收录进来。我国丛书有的认..

第十四章·类书类

第十四章·类书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十四章·类书类第一节概述军事类书是按编纂方式区别出来的一种兵书类型。它是按照一定的编排方式,把古代军事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辑录的一种兵书。就其收录资料广泛来说,它和综合性兵书是相同的。我国类书..

第十三章·综合类

第十三章·综合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十三章·综合类第一节概述所谓综合类兵书,是指内容包括军事领域多个门类知识的兵书。这类兵书,由于涉及到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知识内容,分到哪一类都不合适,所以不能按内容属性来区分,只能按形式特征进行..

第十二章·名将传类

第十二章·名将传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十二章·名将传类第一节概述名将传是记述历代著名将帅军事生涯的兵书。中国历代名将可以说是群星灿烂,业绩辉煌。他们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许多流芳千古的战法,为撰写将帅传记提供..

第十一章·军事地理类

第十一章·军事地理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十一章·军事地理类第一节概述军事地理,是指从军事斗争的需要出发,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基础,研究地理环境对国防建设和军事行动的影响,为制定战略方针、研究武装力量建设、进行战场准备、指导作..

第九章·乡兵团练类

第九章·乡兵团练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九章乡兵团练类第一节概述乡兵团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不完全脱离生产的地方武装组织,大都有当地的地主分子所掌握,所以也可以说是地主武装组织。乡兵自北魏末年地方豪强建立以来,隋、唐、五代均有设置..

第八章·兵制类

第八章·兵制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八章兵制类第一节概述兵制,古代又称兵志,《辽史》称兵卫志,就是古代的军事制度。自有军队,即当有组织军队的制度。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兵制的零星记载,如王作三自等。周代对兵制有了系统的记载。任..

第七章·城守类

第七章·城守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七章城守类第一节概述所谓城守,就是城邑防御。现存最早的城守方面的文献是《墨子》之《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

第五章·兵略类

第五章·兵略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五章·兵略类第一节概述兵略者,用兵之方略也。中国古代,战争频繁,名将辈出,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这是一笔珍贵的军事遗产。为继承这一遗产,汇集历代战争实例,借鉴古代用兵谋略而写..

第四章·阵法类

第四章·阵法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四章·阵法类第一节概述阵法起源很早,相传黄帝按井田作八阵法,以破蚩尤(《兵略纂闻》)。自有军伍,即当有阵法,但上古荒邈,阵法不传。春秋时代,史书偶有记载,如《左传·桓公五年》有郑为鱼丽之阵,《..

第三章·兵法类·下

第三章·兵法类·下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三章·兵法类·下第一节兵垒《兵垒》尹宾商撰。尹宾商,字毫翕,一说字亦庚、夷耕,号白毫子,故《兵垒》又称《白毫子兵垒》。宾商正史无传,《湖北通志》、《汉川县志》有零星记载。方以南序称吾楚明儒..

第二章·兵法类·中

第二章·兵法类·中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二章·兵法类中第一节行军须知《行军须知》,作者不详。明刻《武经总要》附刻本只题豫章新斋李鼎长卿订。本书明宣德年间(1426-1435)杨士奇所著《文渊阁书目》始见著录,继有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

第一章·兵法类·上

第一章·兵法类·上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中编·分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中编分论第一章兵法类上第一节概述古代称治军用兵的原则和方法为兵法。它包括战略战术和建军理论等,如兵法之教(《战国策》),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史记·项羽本纪》),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史记·..

第六章·训练类

第六章·训练类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上编·总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六章·训练类第一节概述训练是军队平时提高战斗力的途径。因此,古人非常重视训练。许多兵书都反复强调训练的重要性,如《吴子》说: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司马法》说:士不先教,不可用也。等等。兵书中关..

第五章·兵书的整理和流传

第五章·兵书的整理和流传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上编·总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五章兵书的整理和流传第一节历代对兵书的整理对兵书的整理始于西汉,盛于西汉。据史书记载,西汉政府对兵书进行过三次整理。第一次是张良、韩信序次兵法。西汉初年,由于秦始皇焚书和秦末战乱,天..

第四章·兵书的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第四章·兵书的发展、分期及其特点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上编·总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四章兵书的发展、分期及其特点第一节兵书的发展中国兵书成熟很早,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就产生了高度成熟的兵书《孙子兵法》,在军事学术上达到了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受到后人的推崇..

第三章·兵书的内容和价值

第三章·兵书的内容和价值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上编·总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三章兵书的内容和价值第一节兵书是一座宝藏兵书不但历史悠久,卷帙浩繁,而且内容极其丰富。上文所述种类,是从图书分类的角度、就兵书整体而划分的种类,远远不能概括每部兵书所记述的具体内容。..

第二章·兵书的种类和数量

第二章·兵书的种类和数量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上编·总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二章·兵书的种类和数量第一节兵书有哪些种类随着古代军事学的发展,兵书的内容不断丰富,种类也不断增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兵书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分,有兵法、兵略、训练、阵法..

第一章·兵书的产生和社会意义

第一章·兵书的产生和社会意义 作者:许保林·著出自————《中国兵书通览》《上编·总论》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上编总论第一章·兵书的产生和社会意义第一节兵书释义任何概念都是人们在实践中概括出来的,都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兵书也是这样。兵书是军事图书的一种,军事图书又是一般图书的一个类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