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攻势·第四
夏季攻势·第四
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
出自————《朝鲜战争》《谈判和作战·第九卷》
出自————《战争通史》
随着战争越发带有残酷性,越发扩大化的倾向,外交的重要性越发地增大。但因依靠外交的程度增加了,外交活跃本质的舞台会变得狭窄下去。
—— 列宁
在开始看到谈判将在军事分界线上陷于僵局的征兆时,在难以忍耐地等待天气好转的情况下开始了作战。因为是“边战斗边谈判”,双方都在新的作战概念之下,为了确保不败,求得休战后更为有利的阵地线,尽可能给对方以打击而有利于谈判,虽说是有限度的战斗,但却在朝鲜中部的山野地区展开了一场空前未有的激战。
第一节 眼中钉
8月中旬,意外的连绵淫雨好容易停了下来,盛夏的骄阳开始毒晒,使人想起洛东江时代的酷暑来临了,但是抱怨脾气复发的南朝鲜第1军对丁字峰、美第10军对血染岭和昭阳江东岸地区分别自8月18日起一齐开始了攻击。这就是所谓夏季攻势的前期作战,作战的直接目的是攻占昭阳江东岸至南江南岸地区使东部战线进至更为坚固的一线,同时夺取大愚山西侧高地造成对“亥安盆地”的包围态势,以便予定于9月间进行的攻取“亥安盆地”的作战容易进行。
8月18日就是为了打破谈判僵局而召开的园桌会议举行第2次会议的日子,攻击5天之后的22日中断了一切会谈,其中经纬在前面已经叙述过了。
一、丁字峰
南江发源于朝鲜半岛第一胜景金刚山,首先向南流向“亥安盆地”东北方,然后成U字形回流向北,在高城注入日本海。
在南江南岸耸立着制高点1031高地,由此沿正北的924、884高地等棱线延伸到南江改为北流的沙泉里附近。这个山系以1031高地为头呈倒丁字形,为6月中旬以来北朝鲜第2师、第13师坚守的重要阵地。特别是1031高地和924高地分别居高临下地控制接近昭阳河谷和南江的通路与南朝鲜军的阵地,象眼中钉那样地存在着。
南朝鲜第1军由作为代表参加停战谈判的白善烨军长的新任副军长张昌国准将指挥,8月18日拂晓,以首都师的第26团向924-751高地,以第11师第9团向884-591高地开始了攻击。与此同时隶属美第10军指挥下的南朝鲜第8师再次开始对连接其左翼的从1031高地至昭阳江东岸的高地群的攻击。但是经过两个月时间构筑的北朝鲜第2师、第13师和第45师的阵地很坚固、而且反击也很猛烈,在这里展开了大约10天的争夺南江要地的激战。
924高地
首都师(宗尧赞准将)第26团(徐廷哲上校)用两个营并列对924高地和751高地开始攻击。8月18日4时整徒涉过攻击开始线无名川的第1梯队很容易地攻占了山脚地区,一面排除密集布雷区的地雷一面提心吊胆地在陡坡上攀登。
攻击751高地的第3营紧接着支援射击发起了突击。但掩体中的6挺机枪同时开火,突击立即受挫而停顿下来。好象是用轻炮不能破坏用两个月时间构筑的厚厚的掩体。
可是攻击924高地的第2营巧妙地利用地形钻进火网,在手榴弹一齐投掷的同时进行突进,于16时左右夺取了924高地的山顶。于是增援上来的第1营的两个连在确实占领之后,接着开始了对其西侧500米的965高地的攻击。
攻击进展顺利,正想要求突击支援射击之对,天空突然浓云密布,战场被不辨咫尺的浓雾复盖,不可能进行攻击。该营的攻击自然地停了下来,夜幕开始静静地低垂了。在入夜之后,沛然而降的雨又变成了倾盆大暴雨。北朝鲜军乘此在雨声的掩护下悄悄接近,把924高地上的第2营赶了下去。
另一方面,白天攻击751高地失败的第3营利用下层进行了夜袭,但因支援火力过少被北朝鲜军的手榴弹击退,突击未能成功。
第一天的攻击曾一度夺取了924高地的山顶,但因天气突变这种不测事态而遭到了失败。
19日进行一整天再次进攻准备工作的第26团,于20日8时由第1营再次发起对924高地的攻击,并于18时30分再次夺取了该高地。
21日经过猛烈的突击又攻占了西侧的965高地。这可是不得了,北朝鲜军的主阵地好象就是这个965高地,北朝鲜第13师投入第21团进行了猛烈的反击。于是南朝鲜第26团也以全力增援该高地,在这里反复进行了整整三天的965高地争夺战。到23日早晨因缺乏弹药甚至陷入了用石头交战这种程度的苦境,直至傍晚因骑兵团到来增援这场攻守战斗才宣告结束。
但在其后扩大战果方面,首都师虽然拼命地反复进行攻击,但因弹药不足和北朝鲜军顽强抵抗而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北朝鲜军很重视965高地的失守,在其公开史料上有如下的记载。
“这个时期,加田里东北方的高地上也进行了7天的激烈战斗。在这一带的高地上,我军和敌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用反冲击和奇袭等战术坚守阵地……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白天暂时撤出阵地,乘夜晚以英勇的反击夺回了阵地。”
在8月24日965高地争夺战中,排长李明植率领7人的袭击小组,机智地逼近敌阵地前20米的地点。他在冲击前从怀里掏出共和国国旗鼓舞战士们说‘我们的任务是把这面旗子插在高地上。我们要为祖国和人民,为党和领袖竭尽忠诚,’冲击开始了,冲在最前面的李明植同志很快地把吐出火舌的两个敌火力点炸毁,紧接着逼近第3个火力点,这时,不幸地腿上中弹倒下了。然而他一跃而起,再次冲向火力点,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枪眼,保障了部队反击战的胜利。”
“敌人在几天的攻击中,付出了莫大的代价后,才占领了几个高地,但没能突破我军防线。这样,敌人在加田里一带的进攻也被挫败了”。
884高地
另一方面吴德俊准将指挥的第11师以第9团(金安一上校)为第一梯队开始对884高地的攻击。该团以第1营为第一梯队于18日6时越过了无名川,轻易地攻下了丘陵。884高地离海岸16公里,第7舰队用战列舰的400毫米炮和巡洋舰上的200毫米炮进行支援,和海盗式飞机的扫射、轰炸相结合,复盖了884-591高地一带。在这种猛烈的掩护射击之下、郑唐喆少校指挥的第1营攀登上陡立的山坡于12时左右接近到敌前30米处,在手榴弹的一齐投掷之下进行突击,夺取了884高地。这次突击比首都师对924高地的突击提前约半天时间结束,这都是舰炮支援的功劳。
884高地位于丁字形高地的末端。占领了这个高地就能够威胁突出于南江南岸的北朝鲜军阵地的侧背,因此军队首脑们都很关心这次攻击。收到“占领了884”捷报的范弗里特上将和参谋总长李钟赞中将及参加停战谈判的白善烨军长都立即分别发电报祝贺这个战功,由此也可看出其关心的程度。(南朝鲜公开史料)
夺取了884高地的第1营经过整编,带着因收到几封贺电而激起的愉快心情坚守着山顶。因为夺取山顶的时间刚刚是中午的时候,假如把以后进行增援的第2营在这个时候增调上来扩大战果的话,也许就不会发生象后面所说的那种艰苦的战斗吧,但不知为什么,不论团也好师也好,好象都满足于郑少校的第1营已占领了这个高地似的。如进行预测的话,是不是会误认为接着就能够夺取965高地制高点,使北侧591高地的敌人和南侧第26团正进行攻击的751高地上的敌人都会退却呢,还是师和团在宽广的正面上和占优势的北朝鲜军正在对峙,这个时候抽不出兵力对884高地进行增援呢。总之在南朝部第1军(两个师)的呈弓形的正面上有北朝鲜第2军的第一部分和第3军合计3-4个师正在伺机进行反击。
北朝鲜军队乘着入夜之后的大雨进行反击,在混战之中夺回了884高地。这和对924高地进行反击几乎在同一时间。
19日6时,再次发起攻击的第1营在9时30分用与昨天相同的方法,只用了昨天一半的时间再次夺取了884高地,这可能是由于炮击和轰炸的精度比昨天好,而北朝鲜军也遭受了相当损伤的缘故。所以当天和第二天(20日)由第1营确保着山顶,北朝鲜军没有进行反击。
但在21日20时20分,北朝鲜军乘着正在下着的暴雨和浓雾,在向965高地的反击的同时对884高地进行了拼死的夜袭,驱逐了该山顶上的郑少校指挥的营。南朝鲜的公开史料对当时的情况描述说:“敌人投入两个营的兵力再次强行反击,我军虽然勇敢地浴血奋战努力将敌击退,但终于不得不撤退下来”。如前面谈过的那样,由于这一天首都师夺取了南方3公里的965高地,而且也由于昨天(20日)和前天(19日)的夜里未遭受攻击,好象郑少校指挥的营和火力支援部队多少有些麻痹大意。就这样两度占领了的884高地再一次被夺回去了。
逐渐感觉到有必要增援的吴师长和第9团团长果断地抽出第2营(林荣锡少校)利用22日的夜里进行增援,但因连续下雨无名川泛滥不能徒涉。于是林少校指挥的营急忙架设浮桥,经过不眠不休的努力于24日17时30分渡过河去。与郑少校指挥的营会合之后为攻击884高地进行准备,并利用薄暮进行迫近和果敢地突破,第三次夺取了山顶,由两个营共同坚守该高地。当天夜里两个营随时等待着北朝鲜军的反击,但北朝鲜军没有来进攻。夜开始渐渐地发白,战场一片寂静。
但在第二天早晨即25日6时34分,突然到来的北朝鲜军出其不意地进行突击,激战之后第3次夺回了山顶。南朝鲜公开史料说:“敌人三次进行奇袭……”,可能是战斗得疲惫不堪的两个营遭到奇袭是必然的,因为郑少校指挥的营,从开始攻击已战斗了8天,林少校指挥的营是在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之后进行激战的,因此而失败也许是有道理的。
就这样三次夺取834高地,又三次被夺回去了。军队首脑高兴到发贺电程度的这个重要据点,到底也没能坚守得住。
这时一直注视着这种战况的范弗里特上将对这种不能顺利进展的攻击变得有些难以忍耐了。这样说是出于如前面谈及的,8月22日和乔伊代表会谈时提出“在9月根本性的修改战线,……”,以及为了到8月底必须完成进攻“亥安盆地”的包围态势,同时开始进攻的南朝鲜第8师在昭阳江东岸地区的攻击没有进展而影响了965高地西北侧的扫荡不能进展,进而又影响了从884高地起沿南江南岸不能扩大战果。
范弗里特上将把在汶山里和平村观察战况的白军长急电召至汉城,然后同飞杆城的军司令部。会谈在8月22日中断之后,白代表也正因无事可做而抱怨。
范弗里特上将和白军长听取副军长张昌国准将 [ 编者注:张昌国准将为陆军士官学校59期生,开战时任作战局长。以后累升为上将,曾任第1军司令官、联合参谋长、驻巴西大使,现为在乡军人会副会长。 ] 介绍战况之后,一同访问了各师司令部,接着前往第一线视察战况。这时白军长感到的攻击不成功的结论是下面几点。
炮兵兵力不足——当时各师只不过有一个105榴弹炮兵营(18门),军里连1门炮也没有,就连这种105榴弹炮也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步兵炮使用的旧式火炮,射程和炮弹效力都很不理想。由于炮弹效力小,不能摧毁用两个月时间构筑起来的掩体。而且军的作战正面有25公里,由于这种火炮射程只有6500米,不能有效地使用,因此不能不把这一点点炮兵集中使用在攻击点上。于是白将军向范弗里特上将提出要求增援军的炮兵,上将也痛快地答应下来并给美第10军长下达了指令。可是如后面所谈到的,第10军本身也处于艰苦的作战中,因此巴亚斯军长只给派遣一个155榴弹炮连(4门)而已。于是军长将它首先支援首都师的攻击然后再支援第11师。
补给难——在军的作战地区可走汽车的只有一条海岸公路,向南江南岸战场只能靠人力进行补给。张昌国将军首先谈到的也是这种补给难,在争夺965高地时不得不用石头作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于是白军长连军司令部的参谋人员都动员出来向前方运送补给物品,同时要求进行空中补给。范弗里特上将也很痛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并对白将军这种先自己想办法,然后再提出要求的作法抱有好感。
战斗指导——884高地是一座格外显眼的耸立着的山峰,东侧陡峭而多死角,防守困难,但西麓比较平缓,容易打反击,反过来说西边也是难以防守的。在其西侧2公里处有601高地等良好的反击据点,北朝鲜军就是利用它反复地进行了有效的反击。所以南朝鲜军9团在刚刚夺取了884高地后还没有来得及扩大战果或进行增援,就立即被夺回去了。
白军长考虑如果不夺取南江和无名川之间的丘陵地带是难以完成任务的,于是指示两师交换作战地区,抽出第11师的第20团一举夺取884高地一带。
范弗里特上将和白将军打开战局的方策是一致的,但美国公开史料关于这个问题是这样记述的:“在韩国第8师从南边进攻丁字峰顶部时,白将军的部队从东面和东南面向着丁字峰的柄部如潮水般地攻来。第1线部队比较容易地夺取了丘陵上的目标。但对立即而来的反复地反击没有有效的增援。这种缺乏果断决心的攻击和被敌人夺回、以及随后的再次攻击,一直反复地继续到范弗里特将军访问白将军的司令部并指出了他们战术上的错误时为止”。美国公开史料好象是从第8集团军的定期作战报告和作战部的日志等摘录下来的,但这样的记述被认为是不了解实际情况的。
当时白将军指挥的军尽管有舰炮的支援,但以两个师 [ 编者注:当时南朝鲜第3师在朿草附近医治在春季攻势中受到的重创,对其使用在被控制。 ] 构成25公里的战场正面,而且与已谈到的北朝鲜军3-4个师对峙,因此决不会富余到有“如潮涌般的兵力”集中使用到攻击点上的。而且给前方运送补给物品需要想象不到的人力,因此第一线的战斗人员更加不足,这才是实际的情况。该军的进攻不能顺利地进展,并不是没有果断的决心,也不是增援没有到达,而不外是因为补给困难而没有增援的兵力,即使进行增援也没有希望得到不断地补给的原因。张将军虽曾要求过空中补给,但受天气影响未能解决补给的困难。换句话也可以说成“因为没有公路,没有连续进攻的力量”。
在瓜达尔卡纳尔和新几内亚的战斗中,有为了养活第一线的1个连而由营的主力担当搬运粮秣任务的例子,这可以说是与其同出一辙的山地战常有的情况。
另外,白军长投入第20团来夺取884高地的决心看起来好象很平常,而实际上是冒着这样的危险下定的决心:从与占优势的北朝鲜军第3军对峙着的第11师的左侧抽调出来,其空缺希望由首都师的一部分和临时编组的部队来填补,同时希望得到舰炮的支援。
由于支援的155毫米榴弹炮连的到达,8月26日白军长命令再次发起攻击,第11师长吴德俊将军亲自访问第7舰队就舰炮支援问题进行安排,并下令第20团进攻。
第20团(朴元根上校)于26日夜里与第9团换防,27日6时整用两个营从南北两方夹击884高地,15时40分第四次夺取了山顶。接着立即对西侧高地扩大战果,击退了当夜的夜袭而最后坚守住了884高地。18日向南江河畔扩大战果,克服了下雨和坡度陡峭、运送弹药等困难,便于29日傍晚相继夺取了591高地、601高地及其西侧的无名高地。
这样南江南岸的重要地点统由白将军指挥的部队所占领,而且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回到北朝鲜军手里过。白将军在回忆往事时说:“也许想起来很奇怪,那是一场补给极为困难的作战,必须用人力搬运物品越过香炉峰的山山岭岭”。
那时位于左翼的南朝鲜第8师也夺取了1031高地,在8月底丁字峰全部为南朝鲜军所有。
“亥安盆地”东侧正面的战况如预期那样的进展,完成了包围“亥安盆地”的一翼。但是预定造成另一方包围翼的“亥安盆地”西侧正面的进攻,却陷入了空前艰苦战斗之中。
二、杜密岭
在白将军所部开始对丁字峰攻击的8月18日,南朝鲜第5师第36团开始了对以后被命名为血染岭的983高地的攻击。
983高地位于大愚山(1179高地)和白石山(1142高地)之间的一座孤立小山,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沿水入川和西川北上的两条公路。虽然并不特别高,但北朝鲜军设在这里的观测哨不断引导激烈的炮火倾泻在占领了杜密岭(788高地)东西高地线的美军第2师的头上。从这座山上不仅能控制通往杨口和麟蹄的补给道路,而且好象能看到占领了叫做谷间的山谷内的炮兵阵地和指挥所,多次予以准确的炮击。
夏季攻势的目标之一就是这个983高地。范弗里特上将指示这次攻击时,曾对作为阿尔蒙德中将的后任第10军军长的克洛威斯·E·巴亚斯(音译)少将作过如下的指示:
“为了掩护堪萨斯线,增大防御纵深,必须夺取983高地。另外为了完成对‘亥安盆地’的大包围,和威胁文登里以扰乱敌人的后方,也必须夺取成为其门户的这个高地。虽然敌人的阵地可能很坚固,但只要是集中炮兵予以打击,就不会有多少困难了。
可是培养和加强韩***队,使其树立将来能靠自己的力量进行防卫的信念和自信心是第8集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但韩***队好象有些丧失自信的样子。恐怕把打掉韩***队作为目标的中朝军队会有意地把主攻方向指向韩***队加以彻底的攻击。
所以使韩***队以自己的力量增强其能力,以自己的力量树立必胜的信念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为此,有必要使其取得辉煌战斗胜利的经验。战胜了的部队就开始有了对自己的自信。这个,对过重负担我有充分的体验,……。从这个主旨出发,对983高地的攻击让韩***队来试一试吧。这个高地是第10军中央的显眼而容易攻下来的一座山,因此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果取得辉煌战果的话,我想韩***队不管怎样也会变得强起来吧。……把韩国的第5师配属给你们之后,希望给予充分地支援。”
就这样,正在整训中的南朝鲜第5师(闵机植准将,以后任参谋总长、上将)被起用到隆重的舞台上去了。这个时候,在前边谈到过的南朝鲜第8师(崔荣喜准将)也因和这个相同的考虑被命令攻击昭阳江东岸高地地区,因此可以说夏季攻势在8月18日时只是由南朝鲜军担任了攻击的任务。
所以某些评论家说什么“谈判刚一开始范弗里特为了避免美国人流血只让韩***去打头阵”、“在韩国人的牺牲中保全了美国的面子”等,如果只抓住短时期的这个时间来看,也可以这样说,但是这有上述那样的情况,而且如看看以后所述的美军部队的苦战,就会明白这种评论是不适当的。
被命令起用南朝鲜军的巴亚斯军长从南朝鲜第5师中选拔第36团配属于美军第2师,令其夺取983高地。这是便于进行火力支援的缘故。
983高地
8月15日晨受领了攻击命令的南朝鲜第36团(黄烨上校)16日白天进入杜密岭南侧的攻击准备位置,并从美军第9团那里接到了敌情通报。同时研究8月2日摄取的航空照片并不断地派遣侦察兵努力核对敌情。另外军里每天给提供航空情报以便掌握新的敌情动态。
美第2师长拉夫纳少将以师的全部火力(中、轻炮7个营共126门和中、重迫击炮72门)支援这次攻击,并亲自到德谷里的团指挥所,师参谋长前出到杜密岭的团观察所为黄烨上校指挥的团的攻击准备工作提供建议。支援火力在4公里的攻击正面约为200门,1公里相当于50门。这样的密度在这次战争中也是罕见的,这体现了范弗里特上将让南朝鲜军队树立起自信心来这种想法的热情。
团的攻击计划是,18日6时开始进行30分钟的炮火准备,以两个营同时在6时30分开始攻击,第3营夺取983高地,第2营夺取940高地和773高地。第1营作为预备队。据南朝鲜陆军战史记载,黄烨上校对情况的判断如下:
“敌人的兵力约为两个团,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构筑了坚固的阵地,因此我方伤亡可能会不小。但是,比起专想防御坐待敌人再度南侵坚决完成作战任务,树立起必胜的信念会更好些。……可是这次攻击是没有友邻部队配合的独立攻击,敌人一定会在攻击正面断然地集中火力和兵力进行防御。所以很明显攻击用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加困难。而且目标有4公里之宽,因此必须从正面进行出其不意的突袭式的攻击,不给敌人以喘息应付的时间。”
还有,南朝鲜陆军战史把下述第36团的攻击称做“杜密岭高地的战斗”。杜密岭是美军占领的堪萨斯线上的最高峰,是这次攻击中设置黄烨团长观察所的地方,战斗并不是在这里进行的,不知为什么这样叫。也许是983高地也叫做杜密岭吧。
8月18日6时,约200门火炮和迫击炮一齐开始了攻击准备射击。由于当时正在下雨而中止了空军支援,准确地破坏射击没有希望了。但因拉夫纳师长规定的是“在这次攻击中弹药没有限制”这样的方针,所以炮击用“非常激烈”这样一个词就可说清了。目标高地和中朝军的炮兵和迫击炮阵地完全被爆炸的烟尘所覆盖,使人感觉好象一个活人也没有了。在这9天的战斗中所消耗的弹药仅炮弹就约有36万发,相当1门炮发射了2860发(平均一门炮1天320发)。这就是所谓的范弗里特弹药量。
6时30分越过了攻击开始线的两支主攻部队,在难以想象的猛烈炮火掩护下开始勇猛前进,但被到处密布的地雷所阻,攻击没有进展。地雷不仅是埋设在阵地的前面,不管是不是接近的通路到处都埋着地雷。那是那种在越南也发挥了效用的、中国造的小型地雷。
因此进攻983高地的第3营,在这一天中和地雷战斗到了晚上,没有进到突击距离。进攻940-773高地的第2营,也是同样的情况。只有崔丙吉中尉的第5连巧妙地穿过布雷区的缝隙,反复地向773高地试探着发动突击,但是,第一次遭受己方炮兵的误射,第二次进入了地雷区,瞬间损失了十几名官兵,第三次抓住了支援射击间歇,但又被对方手榴弹的弹幕和机枪的交叉射击所阻,突击到底也没有能成功。
第一天的攻击一点也没有进展。黄烨团长所期待的一举攻下目标的美梦破灭了。北朝鲜军在这一点上获得了集中火力和兵力的充裕时间。这是因为北朝鲜军在运用地雷战术上从原来的在阵地前呈带状埋设的形式前进了一步,改变为大纵深不规则埋设地雷区的原因。
19日,团里一心努力于迫近,令第2营第5连攻击773高地,第6连攻击940高地。这两个连迫近到敌前40~50米处,曾几次要求突击支援射击,几次寻求突击的机会。但是北朝鲜军每次都几乎在炮击停止的同时张开手榴弹的弹幕,并加以斜射和侧射,因此终于在没能找到突击的时机之中迎来了夜幕的降临。这两个连都损失了约为三分之二的官兵,到傍晚时都变成只有40人左右的连了。
这种防御方式好象成了中朝军对峙中的防御方式。就是中朝军的阵地都构筑在接近山顶的反斜面上,而在正斜面上只构筑假阵地和警戒阵地。挨近山顶的阵地由深深的交通壕和掩体组成,多为横穴式的能抗轻炮和中炮的工事。而且特别精心构筑的是在反斜面山腰的工事,这几乎就是洞窟,可以承受任何炸弹和炮弹的工事。
北朝鲜军在受到集中炮击时,在掩蔽部里待机。当炮击停止的同时就进到射击线上开始投掷手榴弹和机枪射击,所以怎么炮击也收不到压制的效果,仅仅从正面攻击是不会解决问题。
这种战法是面对具有绝对优势火力的敌人进行防守时的一种战法,在太平洋战争时期,坚守时间比较长的先例也几几乎乎都是采用这种战法,这是用地形来弥补火力上的劣势。
就在这天的夜里,也就是20日2时,第5连攻下了773高地。崔丙吉中尉掌握了北朝鲜军的战法,令曹成焕少尉指挥特别攻击排潜入773高地的背后攻击掩蔽壕的入口。全连以其急促射击为信号同时进行突击,在北朝鲜军跑上山顶之前就以奇袭夺取了阵地。这种战法反复,比反复进行支援射击后面进行突击的战法是有效的。
但940高地没能夺取。第6连用各种手段进行了突击,但北朝鲜军连一步也没有后退。全连在21日拂晓时只剩下20多人了。于是第2营长赵始衡中校于21日18时把第6、7连合并起来,与增援的第1连进行了“在战史上也很少有类似的先例的凄惨的白刃突击”。接着又投入了第1营的主力。经过约1小时的近战格斗,终于夺取了940高地。据俘虏说:“北朝鲜军在这个高地一带投入了两个团,结果全被歼灭了”。
这期间,攻击983高地的第3营虽然遭受巨大损失,但迫近到敌前最近距离,寻找突击的机会。于是趁攻下940高地的这个时机,从各连分别选出20人编成夜间突袭小组,果敢地进行了突击,但却遭受重大损失而没有成功。李圭昇营长命令3个连包围983高地进行攻击。从左侧攻击的第11连长郑昌镐中尉,考虑到用原来突击方式的几次突击均未成功,于是在迫近到突击距离时,一边大声喊叫一边急速射击。这样使北朝鲜军误认为是突击开始了,于是开始投掷手榴弹和进行交叉射击。在这样反复射击当中,摸清了对方火力的死角,并在9时30分利用这个死角进行突击,夺取了该阵地的一角,全营以这一角作为突破口来扩大战果,终于在22日的11时50分完成夺取了983高地。从攻击开始算起这已是第5天了。
夺取了983-773高地棱线的该团,接着向778-830高地线发动了攻击,这次战斗比以前更加激烈。因为这是向敌方斜面的攻击,所以受到三方面的火力包围,攻击遭受损失不能前进。而且从当夜开始受到顽强的反击,攻击前进中的部队三方面被包围,情况陷于恶化。由于攻击正面被限制在这个高地,正如黄烨上校所预计的那样,北朝鲜军可以自由地将其火力和突击力集中到983高地上来。
就这样在983-773高地的反斜面上展开了一场血战,好象山顶都被鲜血染红了。在这里看到这种凄惨激烈战况的美军记者不由得喊出了“BloodyRidge(血染岭),因此以后就给它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到8月27日,该团的士气开始有些低落,不久各个山顶几乎又被北朝鲜军占领。拉夫纳师长派美军第9团的一部进行了增援,但北朝鲜军固守已夺回来的山顶,寸土不让。当巴亚斯军长接到了派炮兵给白善烨将军指挥的军的指令后也只派出了4门中炮。
范弗里特上将所期望的“通过获得辉煌的战果来得到自信”这种尝试,好象不能说是成功的。这不外是因为,尽管在一个团的攻击正面集中了7个营的炮兵进行支援,可对方也可从其他方面转移兵力进行对抗,因此不能彻底改变战斗力上的差别。可以说,其基本原因并不是南朝鲜军的作战方法不对,也不是缺乏自信,而是由于将攻击正面过分地限定在局部地区这种作战计划上的错误。
注意到这种错误的巴亚斯军长也注意到南朝鲜第1军的南江南岸地区的扫荡目标,于8月28日改变决心,要在全军正面恢复有限攻击,改变了8月31日以全师再次开始进攻的计划。
这样就变成了美国海军第1陆战师进攻“亥安盆地”东北高地地区,被使用到第一线的南朝鲜第5师攻击“亥安盆地”的西壁,美军第2师再次攻击血染岭,最左翼的南朝鲜第7师攻击白石山东麓地区。
美国公开史料说这次改变决心的理由是“通过在广阔正面上施加压力来分散敌人的火力,还希望能限制敌人对血染岭的增援”。有人会想到假如从一开始就这样攻击的话那就好了,但是人对于那怕是很简单的理论,不亲身体验一下失败好象是难以阻挡住的,尽管作为知识很容易理解。
三、血染岭
8月31日,美第10军全线同时开始了第二阶段的作战。
第1陆战师
8月下旬,该师与作为军预备队的南朝鲜第8师换班进行攻击的准备,8月31日晨,沿昭阳河谷开始了对“亥安盆地”东壁的攻击。北朝鲜军的抵抗比预料的要弱,在9月10日虽遇到了相当程度的抵抗,但也没有有组织的火网,和以前不同好象有些惊慌失措了。第1陆战师毫不留情地将其击破,于9月10日傍晚夺取了攻击目标1026-924-605高地一线。
实际上,在第1陆战师正面防御的是作为精锐部队而众所周知的北朝鲜第1师,仅仅从曾有血染岭和924高地等先例就可以预计到第1陆战师要经受相当程度的激战,因此进行了慎重的攻击。然而,有很多阵地虽有深深的堑壕和出色的坑道却未配备兵力,即使配备有兵力的也没有那么顽强地坚守,第1陆战师比较容易地将其夺取从而结束了进攻“亥安盆地”东壁的战斗。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所以海军陆战队员们很是纳闷,这种疑问从俘虏口供就明白了。因为北朝鲜第2军,8月18日至27日由白善烨将军指挥的第1军对924-884高地地区的攻击和南朝鲜第8师对加田里东北地区的攻击遭受了重大损失,使在海岸正面的北朝鲜第3军悄悄横插过来进行换班,第1陆战师进行进攻的时候正好是接班部队尚在途中。因为要换班,交班部队只想快些撤下去,所以坚守不那么顽强,接班部队还不大了解情况有些张惶失措。北朝鲜军被对方钻了一个空子,可以说是完全出于偶然,这也是南朝鲜第1军和第8师的努力,在一个没有想到的地方取得了成果。
这样,“亥安盆地”东壁由于侥幸而很容易地夺下来了。
南朝鲜第5师
担任攻击“亥安盆地”西壁的该师,攻击正面约为4公里,大约一半是从大愚山(1179高地)连接加七峰(1241高地)象猪背那样的山脉,另一半则是园形开阔的“亥安盆地”。师长闵机植准将是开战以来以其善战而受到称赞的勇将,是以后晋升为参谋总长的逸材。师长把第27团、第35团以及战斗疲乏的第36团梯次配置,开始对加七峰和1211高地等目标发起攻击。当面之敌为北朝鲜第2军的第12师第23团。
担任第一梯队的南朝鲜第27团在周密地攻击计划之下于31日迫近到大愚山东北侧的敌前最近距离,9月1日晨开始进行突击,但没有遇到很顽强的抵抗。于是在2日占领了1052高地的山顶,3日一举突过“亥安盆地”的开阔地,4日又夺取了加七峰,并准备对1211高地的攻击。
加七峰是附近一带的最高峰,原来设想会在这里遇到相当程度的抵抗,但却很容易地夺下来了。最后只剩下1211高地了。
9月5日南朝鲜第27团满怀信心地对这个高地发起了攻击,并全部夺取了山顶。但当夜受到大规模的反击,因寡不敌众而不得不又放弃了这个高地。北朝鲜军以27师的主力收复这个高地,使人感到其对1211高地的重视非同一般。
其后到9月15日,南朝鲜第27团和第35团虽连续进行了拼死的攻击,但终未能夺下1211高地。据南朝鲜陆军战史记载,当面的北朝鲜军是由年青的学生兵和壮年农民编成的、似乎未受过充分的训练,但相信停战谈判是联合***投降了,正在谈判投降的条件,他们利用夜间进行运输获得丰富的补给品,在妄信之下进行了死守。
这样,北朝鲜军称为“英雄高地”的攻防战进行了两个月以上。
血染岭
美军第9团(林奇上校)接替南朝鲜36团攻击血染岭,该团8月31日和9月1日从正面进行了攻击,仍然没有成功。该团的攻击和南朝鲜第36团的攻击采用相同的方法,因此遇到了几乎相同的经过和失败。无论怎样炮击,北朝鲜军躲在反斜面的坑道内,在美军将要突然进到山顶阵地时,突然予以猛烈射击,因此每次都遭到重大损失。虽然几次改变攻击方法,但还是被潜藏在反斜面深深的堑壕中投掷手榴弹的北朝鲜士兵所打败。为了阻止北朝鲜士兵进入山顶阵地,压制投掷手榴弹的士兵,使用飞机支援攻击了反斜面阵地,但是,好象掘得很深和弯弯曲曲的堑壕还有横洞,而且北朝鲜军好象在不断地增添兵力,所以无论如何也未成功。剩下的手段只有从山后进行进攻这一种方法了。
巴亚斯军长和代理第2师师长夏奏决定以3个团全力进行攻击,以第38团进到大愚山西麓的比雅里附近,以第23团进到水入川河谷,和第9团的正面攻击相呼应进行包围攻击。
该师于9月4日再次发起进攻,5日很顺利地夺取了整个高地。这是由于夺取了大愚山西麓的868高地和705高地的第38团和进到血染岭西北侧的第23团压制了血染岭北斜面的结果。
山上遗弃了550多具尸体和很多的弹药、粮食。美第2师估计,北朝鲜军仅在血染岭遭受的损失就在1.5万人以上。
但不清楚其计算的根据。美国公开史料也注记说:“这种估计是熟练军官推断的,可能与实际数字有相当的差别”,也许是从联合***的损失倒着算出来的。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战场上遭受巨大损失的部队报告总是说给与敌人的杀伤比己方还要大的例子不是没有的,特别是多发生自己打得不好的情况之下。在从8月18日到9月5日攻击血染岭的3周时间内,联合***所受的损失实际是战死326人,负伤2032人,失踪414人,共计2772人。在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夺取一个不过象个瘤子似的4平方公里的小山包,就需用3个星期的时间,近3000人的损失和36万发炮弹(估算为100亿日元)。由此可看到转为阵地战后的战斗特征,同时也暗示了虽然为了避免更多流血这样的目的而开始的停战谈判,但为促进这次谈判,还需要流很多的血这样一个问题。
关于这段时间的战况,北朝鲜的公开史料有如下的记述。文中的加黑是表示与联合***方面资料的显著不同之处。
北朝鲜公开史料
“1951年8月18日敌人发动了所谓‘夏季攻势’。“敌人在大批飞机和数百门大炮的掩护下,对东部战线的杨口以北之比雅里方向及其东方的麟蹄以北之加田里以及其他许多我军阵地发动了进攻。……从战斗开始的第一天起,敌我之间展开了猛烈的高地争夺战,特别是在比雅里西南方983.1高地和773.1高地 [ 编者注:血染岭。 ] 、加田里东北方之965高地、884高地一带的战斗更为激烈。”
“敌人首先倾泻了几万颗炸弹和炮弹,然后在大量坦克的掩护下发动了顽强的攻击。但是敌人的每次进攻,在我军顽强的反击下都被粉碎了。可是敌人不顾莫大的伤亡,接连投入第二梯队,发起了波浪式的进攻。但是,各个高地的战士们以机智顽强的防御和英勇的反冲击粉碎了数量上占优势之敌的进攻,忠实地执行了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的命令:以英勇的斗争坚决消灭敌人,不要让给敌人一寸土地和一座高地。”
“敌人在杨口北方的比雅里一线,集中大批兵力和战斗器材,从战斗的第一天起,每天向我军阵地进行十多次进攻,但由于人民军各联合部队的英勇抵抗,敌人的进攻每次都遭到了失败。8月22日敌人投入了更多的兵力,向我军前沿阵地进行更猛烈的进攻。”
“守卫这一地区的人民军部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进行了防御。这时遇到了30多年来从未曾有过的洪水暴涨,我军不得不在雨水齐腰深的堑壕和隐蔽壕中坚持战斗,打退敌人的疯狂进攻。战场上的所有山沟洪水泛滥,山间小溪都变成了宽有50米的大河。因而前沿阵地部队的行动受到限制,供应弹药,粮食和其他物资的道路被切断。并且,前沿阵地的战斗部队和上级指挥部的通信联络也有了困难。……我军各级指挥机关和后勤部队的指战员们,节约口粮,送给守卫在高地上的英雄战士们。在洪水泛滥的山沟,战士们就用铁索和麻绳架设索道,搬运弹药和粮食。但是,公路和桥梁都被洪水冲坏,加上敌人对前沿阵地的炮击和轰炸更加加强,因此对前沿阵地的兵力增援、弹药和粮食的供应都遭到阻碍,并且一天也要击退敌人十多次攻击的我军阵地的物资消耗又很多,所以常常缺乏粮弹,有的分队还没有充分准备好弹药,就投入了下一次战斗。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情况下,我军全体指战员仍然满怀胜利信心,为了完成党和金日成元帅给予的崇高的守卫任务,连日继续进行英勇的战斗,以鲜血守住了祖国的每一座高地。”
“在983.1高地防御战斗中,由李淳钟指挥的分队战斗员们,英勇地打退了犯敌,在迎击敌人第7次冲击时,他们已用尽了子弹和手榴弹。在这种危急关头,劳动党员金正浩下士等5个战士,机智地把石头滚下去,终于击退了敌人。在每一座高地争夺战中,敌人总是比我军多4-5倍。但是,我军战斗员们修筑坚固的圆形防御阵地,布置密集的火力进行顽强的战斗,我军战斗员们冒着敌人猛烈的轰炸和炮击,修补各种工事,随机应变地改变兵力部署,展开了猛烈的战斗。这样,敌人在雅比里一带发动的历时5天的疯狂进攻,……终于在8月23日被挫败。……”
“我军在这7天的防御战中,毙伤俘敌1.6万余人。8月24日在东部战线整个地区,敌人的进攻全部被击退。人民军击退敌人的攻击后,为了削弱敌人的兵力,为了夺回被敌占去的一部分阵地,为了争取时间加强我军的防御力量,一连几天向比雅里西南和东南方的高地进行了猛烈的反击。在这次反击中,我军又歼灭敌人8千多人,夺回了几个阵地。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利用这个机会,有效地进行了调整部署的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即把集中在淮阳东南地区的几支联合部队 [ 注:北朝鲜第19师。 ] 调到东海岸高城、通川地区投入战斗,大大地加强了我军在比雅里、加田里以及其他主要地区的防御力量 [ 编者注:指前述的让东海岸的第3军接替第2军之事。 ] 。这个地区是敌人投入其主力的地区。”
有限目标攻击的进退两难
夏季攻势开始不久就清楚了和预料的完全不同,有限的正面进攻要花费极为高昂的代价。大体上有限攻击如将战力集中于限定在正面的一点上,防者会很难防守,战斗力的差别就会变得更加悬殊,所以应当是以最小的伤亡很容易地夺取目标这样的计算来设想的。但从实际攻击的情况来看,对方也在这一点上集中了防御力量,因此,并没有出现所估计的那种结果。这和旧日军攻击旅顺港时仅从北面攻击,两次总攻都遭到失败是同出一辙的。
在884、024、1031、1211各高地也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对血染岭的攻击给第8集团军的首脑们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不论给北朝鲜军队造成的损伤有多么巨大,我方所付出的牺牲和弹药的消耗量都大大地超过了预计数目。不要说要以此给中朝军队继续造成损伤,而自己在这方面也有可能变得越来越穷,更不用说对谈判施加压力,反而会和为了避免流血而决心进行谈判的意义变得更加疏远。
而且谈判在8月22日中断后尚没有再开始的迹象。如果急于重开谈判,除去用实力拉出中朝方面以外没有别的办法。
8月27日的《朝日新闻》报导了《人民日报》题为“谈判重开无望”的社论,登载了“大战斗要再开吗”这样的观察记事,传出了当时的气氛。
第二节 伤心岭
从以上的原委出发,第8集团军的首脑们谋求改变战局的设想得以产生是很自然的事。
一、猛禽之爪
范弗里特上将在血染岭的攻击开始陷于僵局之时,就设想在中、东部战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作战,将此命名为“talons”(猛禽之爪)计划,于8月末提请李奇微上将批准。
计划的基本内容是在元山附近发起登陆作战以扰乱北朝鲜军的背后,同时以中、东部的部队攻击前进,将战线推进至金化—金城—金刚山—长箭一线,从根本上改变中、东部战线。
计划的目标是歼灭北朝鲜军以图使其解体,在促使谈判进展的同时,一举修改中、东部战线的弯弯曲曲的现状,以求停火后有一条更加坚固的防线。
第一个理由是:当时妨碍谈判取得进展的是因为北朝鲜固执地坚持三八线,而中国被认为是在扮演劝解北朝鲜的角色。所以认为如果给北朝鲜军以大的打击而将战线向北推进,北朝鲜军将会失去固执三八线的理由。另外还考虑到北朝鲜军对土地有很强的固执性,在东海岸这个位置易于进行登陆和着陆作战,因此将会轻而易举地击溃北朝鲜军。所谓“猛禽之爪”就是一爪就会把北朝鲜抓住的意思。
第二个理由是:如将北朝鲜军压迫到金刚山脉,北朝鲜军今后的作战将会变得极度困难。反过来说,联合***的战线将被缩短,防线会变得更加坚强,非军事地区的南缘将确实地推到三八线以北,并会收回西部的失地。
这个构想好象也受到范弗里特上将生来性格的影响。因为他象是为了作战而生的将军,本来应按因情况不同而有因地制宜的毅力,可这种不够壮观的阵地战似乎不合他的脾气。从一名士兵晋升为上将,成了第8集团军这样50万大军司令官,对这种磨磨蹭蹭的、而且损失和收获不能相抵的有限作战是不能够忍耐的。关于这个问题,《朝日新闻》在8月27日以《大战斗要再开吗?前线基地的观测加强了》为题报导了这时的气氛。
李奇微上将很了解范弗里特上将的心情,可考虑到这种情况下发动这样大规模作战结果会怎样呢?由于谈判尚未最终的破裂,发动如此大规模的作战恐怕会激怒中朝方面,特别是中国,从而发展成全面的作战,丧失谈判的基础。“要求得到‘裁判’判定为胜利必须完全打败敌人”。假如中国真要下了决心的话,它派来几个集团军的兵力是绰绰有余的。
另外,如果发动登陆作战,就不会不发生必须投入驻日本的美第16军这样的情况。战争是活生生的事物,不知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如那样一来,暴露在苏联威胁之下的日本的防卫力量就会变得完全空空的了。把日本的安全作为其基本任务的李奇微上将虽曾激励吉田政权赶快加强警察预备队,但战后的日本疲惫已极,距到用自己的力量进行防卫的程度还相去很远,这是实际情况。
还有即使李奇微上将同意了这个作战计划,也不会得到华盛顿的认可。因为华盛顿希望重开谈判而正继续进行不懈地努力。
李奇微上将驳回了这个请求,命令按既定方针进行作战。
美国史料说:“驳回了要实施登陆作战,深入北朝鲜内地这种野心勃勃的计划,对不妨碍停战谈判范围内的作战方针是不能唱反调的。”
范弗里特上将打消了登陆作战的念头,只着手准备“猛禽之爪”的地面作战,9月5日对血染岭的攻击一结束,就令详细调查作战的效果。上面提到的敌我损失就是调查的结果报告。
看到这个报告就连猛将也为之震惊。给予北朝鲜的损失是估计数,可我方的损失和弹药消耗却是事实。需要看到夺取这样一座一把就能抓起来的象个瘤子似的小山就不得不付出这样的代价和消耗如此之多的物资器材,那末大规模的“猛禽之爪”所造成的代价将会是这个数的十几倍。因为不允许登陆作战,所以进攻只剩下正面攻击这一手了,而在全是山地的战场很难进行突破和包围。只靠正面攻击不能抓住北朝鲜军,所付出的代价和得到的效果是不相称的。所以,无论如何都需要进行着陆、登陆作战。由于要进行边作战边谈判,所以只使用美国的登陆着陆能力的作法是没有道理的。为了拉直弯弯曲曲的战线的这种战术目的,反复攻击了有限目标,每次都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效果很小的作战是不能令人容忍的。从不断对中朝军队施加压力而使谈判恢复这一点来说,也需要进行扭转战局的作战。
作了这样判断的范弗里特上将,于9月6日夜重新起草了包括登陆着陆作战的秋季作战构想,再次要求李奇微上将批准。
其主要内容是:
9月间全部在右翼持续发动攻势,以修改战线的弯曲状况(第一阶段作战)。
进入10月以后中止东部的攻势,中旬左右美第1军在不会使停战谈判受到妨碍的地区开始进攻(第二阶段作战)。
如果这些作战成功就在东海岸的通川附近进行登陆着陆作战,使其与从金化附近向东北前进的军协同歼灭北朝鲜军(第三阶段作战)。
这就是承袭了“猛禽之爪”的构想。
所谓在右翼连续进行攻势的意思就是,我军在8月攻势中的损失虽不算小,可敌人丢失了第一线阵地,而且受到了比我方更大的损失,因此士气也会是沮丧的,趁这个机会继续进行追击性的攻击,将会把东部剩下的一段弯曲战线拉直。
在西部采取攻势作为第二阶段作战,其目的是因铁原—金化战线异常突出,所以将其西侧地区推进到临津江北岸以消除这个突出部分,给中***队以打击,促使其进行谈判,同时将中部战线的中***队吸引到西部正面上来,以便较容易地歼灭北朝鲜军队。
第三阶段作战是企图从金化附近经金城、昌道、淮阳、秋芳里附近向东北方向前进的美军第9军与在通川附近登陆的兵团会合,和美军第10军、南朝鲜第1军的正面攻击相配合以捕捉歼灭北朝鲜军队。
这个构想仅仅是将登陆作战的日期向后推延,将登陆地点改为稍近一些,其目的与“猛禽之爪”相同,作战的规模反而比其更大了。
范弗里特上将从血染岭得到的教训是被限定在正面攻击有限目标,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即使是从政治观点来看,可以认为是值得的,但也不能容忍这种有损于未来政治目的的人命的伤亡和物资器材的浪费。只要敌人的阵地坚固,那种反复进行有限目标的攻击方式是不适宜的。况且用这种方式达不成第8集团军的“谋求我军的安全,就是将代价限制在最小限度的同时继续打击敌人”这样的基本任务。所以,无论如何发动在敌人背后纵深的登陆着陆作战,首先歼灭北朝鲜军应当是当前的基本构想。虽然必须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所获得的效果肯定是具有根本性的而且是上算的。范弗里特上将并未因血染岭的惊人代价变得消极,而是更接近了麦克阿瑟的这样观点:“在政治允许的范围内指挥最大限度的作战,将敌人打得体无完肤甚至将其歼灭,这是将损失限制在最低限度的唯一方法”。
对于这位第8集团军司令官的迅速改变计划,倒不如说坚持原来的计划,就连李奇微上将也感到吃惊。刚刚被驳回的登陆作战,在一周之内又报上来了。李奇微上将以和上次同样的理由仅仅批准了地面作战。这是因为怎样考虑也认为这时同意将使战线得到基本改善的登陆作战不适合现实的政治形势(9月7日发、李奇微致范弗里特、GHQ电50314号)。
于是范弗里特上将决定中止第三阶段作战而只实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作战,于次日(9月8日)命令美第10军夺取血染岭正北方的851-931-894高地群。由于战线从加七峰至血染岭、白石山南侧呈一大凹形,为了修正它,同时考虑政朝鲜军在防御血染岭战斗中受到了相当的损失,在其配备尚未完备之时进行攻击可能易于取得成功。
巴亚斯军长命令南朝鲜第5师夺取1211高地,美第2师夺取931高地群,南朝鲜第7师夺取白石山东南麓棱线。
二、伤心岭
美军第2师被指定与有限目标的931高地群是被水入川和沙川所浸蚀的山棱,从南面起由894-931-851-871等高地相连接,象长矛那样的岩石山峰。失去了血染岭的北朝鲜军好象把炮兵观察所设在这里,这里是与血染岭具有同样价值的棱线。
这是一座胆小的人一看就会胆怯的山岭,从主脉向东西延伸出的无数支脉会使人想起鱼的背骨而感到毛骨悚然。目击这个山峰战斗的新闻记者喊出了HEART BREAK RIDGE(意为伤心岭或断肠岭)。
因为仅仅是攀登上去就会吓得心惊胆战的一座山,想到夺取这座山时要付出的牺牲必然会痛断肝肠,心如刀绞,所以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恰当的命名。
攻击计划
综合侦察的结果,从血染岭撤下来的北朝鲜军好象进入了似作第二线阵地的文登里——沙汰里一线的掩蔽阵地,以文登里公路为中心,在其两侧特别是在伤心岭进行着坚固的防御。北朝鲜第3军下属的第12师配置在水入川两侧的高地,第6师配置在伤心岭和沙汰里的溪谷,根据空中摄影注意到伤心岭的北朝鲜军很活跃,在其四周的谷地有各种炮兵和迫击炮阵地。但因为是茂密的森林和草丛就连空军引为自豪的大口径镜头也不能把这些拍摄下来。这个可以比喻为深山幽谷的金刚山南麓的战场,一切东西都被绿色和当时正赶上的雨云所复盖,就象万物都死绝了那样寂静。
所以美军第2师首脑们所搜集到的情报只是这么区区的一点点。以炮兵司令官沃克上校为首的第一线指挥官们都认为北朝鲜军将会象血染岭那样的拼死血战,但情报部门的判断却与此相反。其理由是基于这样一种合乎逻辑的看法:北朝鲜军血染岭的主抵抗阵地被突破,因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仅仅一周的时间在那种石山上不能构筑成坚固的阵地,而且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部队的整编和增援。夏奏代理师长同意情报部门的意见。甚至判断没有必要使用两个团进行攻击,从而制定出如下的攻击计划。
即第23团(阿达姆斯上校)在后项谷附近准备攻击,9月13日开始攻击时沿沙川北上,首先夺取931高地和851高地间的鞍部(以下简称鞍部)。然后以1个营向北攻击851高地,另一个营向南夺取931高地并接着夺取894高地。第23团夺取了894高地之后,第9团(林奇上校)夺取728高地。
这个计划很明显是出于伤心岭不是北朝鲜军的主阵地这样的判断。师司令部的首脑部门认定“敌人将各标高高地只是进行据点式的占领,所以很明显是警戒阵地或者是前进阵地。因此首先突破其间隙占领鞍部而切断931高地和851高地的联络,然后进行各个攻击,一定会容易地夺取这个棱线”。
但是一开始进攻立即就明白了这里也是北朝鲜军的主阵地。美军第2师是在自己主抵抗线的思想范围内来推测北朝鲜军的阵地编成的,可是北朝鲜军是按苏联式纵深防御的思想来构成其防御地带的。就是将血染岭线作为第一线阵地,在其以北20公里的范围内构筑了纵深阵地,表现了“用鲜血保卫每一寸土地”的那种坚定的决心,由于这种错误的判断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还有,原设想在夺取血染岭仅8天之后就再次发动攻击,是想利用北朝鲜军的防御准备尚未完成的机会,但与此相反,北朝鲜军是拥有只用一周时间就能构筑成坚固阵地防御的施工能力的。
9月13日第23团在702高地背后的后项公里进行了攻击准备。配属的法国营和作为预备队的第38团换班,担任868高地的守备任务,并进行火力支援,确保血染岭的第9团计划在支援该团攻击之后进攻728高地。
支援第23团攻击的炮兵有105榴弹炮两个营,155榴弹炮两个营,200榴弹炮一个连共计76门,用来夺取南北4公里多长的山峰被认为是充分够用的。但由于地形的关系直接支援的两个轻炮营在距931高地5公里的比雅里谷地,其他进行全面支援的中炮都设在距离11~14公里的南方谷地,200榴弹炮连的阵地位于距931高地17公里的野村里的山谷里。这种炮兵阵地过远的情况也是造成这次攻击极度困难的原因之一。
在黄蜂巢中
从9月13日5时30分开始进行了30分钟的攻击准备射击,然后第23团开始攻击前进。因地形所限,担任第一梯队的第3营(克雷邦中校)将3个连梯次配置,各连成排纵队在通往沙汰里的马车道上成一路纵队前进。担任第二梯队的第2营也成一路纵队跟在后面。计划第3营进到鞍部后一开始对北面851高地攻击,第2营就夺取南面的931高地。团长阿达姆斯上校是一位西点军校出身,身高超过两米的大汉,以英勇善战而为人所知。因其前任弗里曼上校在洛东江、清川江以及砥平里的防御中出过名,因此总因怕玷污了传统而兢兢业业,在发出进攻信号之时不由得有些紧张的心跳。
不久第3营的先头部队从沙汰里道路上向左转弯,就在临近攀登鞍部小道之时,潜伏在伤心岭西麓和沙汰里周围各山谷里的重炮和迫击炮,以成一路纵队前进中的该营为目标开始了射击。这次射击好象是经过精细地计算,从第一发炮弹开始就是效力射,准确地捕捉住了整个纵队。
当即不断出现了伤亡。阿达姆斯上校要求进行压制射击,但很难发现潜藏在深谷中的目标,即使发现了目标也因射角的关系不能击中。看到第一梯队踌躇不前情况的阿达姆斯团长跑到纵队的前头进行指挥。于是第3营在敌人炮火的间隙中曲折穿行前进,第2营也象尺蠖那样地跟着前进,就这样失去了上午的宝贵时间。
中午过后,两个营利用山谷进入到了山腰地带,第3营经过整顿开始对鞍部进行攻击。但遭到沙汰里附近的机枪不时的侧射和背射,欲若进行压制,又因厚厚的雨云遮住太阳而看不到目标。侦察飞机报告说“在鞍部看不到阵地”,因此认为比现在这样磨磨蹭蹭要好的库塞本营长,下令第一梯队连一举攻占鞍部。
这时潜藏在山背上的机枪和步枪开始了连续射击,所有口径的炮火也集中射向这两个营。美国公开史料在描述这种状况时说“在爬上棱线想要一举夺下伤心岭山背时,就好象闯进了黄蜂的窝巢里一样”。在此之前一直静静的山背上一齐喷射出交叉炮火,因此不能不说布置得是很巧妙的。
在突击连的前面有机枪交叉射击和手榴弹弹幕的火花,从右侧背的沙汰里遭到机枪的猛射,从931高地遭受俯射,其中还受到了火炮和迫击炮的集中射击。两个营除了退到山谷间避开直射火力,在炮火下掘壕防身外别无他法。
在这期间,支援炮兵拼命地搜寻目标,奇怪的是对所有的地方进行了射击好象也没有什么效果。只有支援飞机飞来时可能会有些压制的效果,但不凑巧的雨云笼罩着山顶。
不久黄昏临近了,第一梯队没有任何办法。该团一头撞在了北朝鲜第6师第1团的主阵地上。官兵们的直感是“重蹈了血染岭的复辙”。
夏奏准将意识到了判断的失误,为了缓和该团受到的压力,命令第9团攻击894高地,不得不立即开始计划外的攻击。
第一天的进攻就这样的过去了。
次日(9月14日),第9团第2营从野旋洞的谷地沿着棱线开始进攻894高地,尽管得到一个坦克连(21辆),一个重迫击炮连(12门)和一个155榴弹炮营(18门)的直接支援,到黄昏时只迫近到距山顶约600米的一个小山包处。虽然并未受到894高地山顶射来的猛烈火力,但很难应付不知从哪里射来的弹幕,如同始终处于原始森林一样。第23团在这一天反复进行了后送伤亡人员和整顿部队。
9月15日,第9团第2营在象要“炸掉山顶”那种程度的支援射击的掩护下再次发动攻击,终于在中午过后由克拉克连夺取了894高地的山顶。和所花费的时间比起来损失很小,只伤亡了11个人。山地进行攀登起来是很费时间的,但死角很多,天然的掩体也很多,因此受的损失比想到的要少。
因为第9团夺取了894高地,所以阿达姆斯团长按原来的计划命令第3营进攻鞍部。认为如果夺取了鞍部就形成了对931高地的包围,这样一来在该高地的敌人就站不住脚了。可是并没有能夺下鞍部来。鞍部和931高地的北朝鲜军顽强地进行抵抗,使攀登山棱的美国兵遭到斜射和侧射。第3天的攻击也落得个悲惨的结果。
9月16日阿达姆斯团长考虑之所以不能拿下鞍部是因受到来自931高地侧射的结果,因此在第3营进攻鞍部的同时,命令第2营从东北方向,命令第1营的C连沿着894高地的山峰夹击931高地。但这次攻击也被北朝鲜军“象铁桶那样的火网”所阻,一步也未进展,和血染岭的情况一样,北朝鲜第1团在炮击和轰炸时潜藏在反斜面的横洞之中,在炮击停止的同时登上山顶以机枪、步枪、手榴弹等进行猛烈射击,使稍晚几步即将登上山顶的美国兵陷入手榴弹的弹幕之中。
伤心岭的东斜面是象山崖那样的陡坡,而西斜面是相当平缓的斜坡。而且水入川河谷是很安全的补给道路,因此对北朝鲜军的山顶阵地进行增援和补给似乎非常容易。事后得知,北朝鲜第6师长洪宁少将曾于16日夜间命令第1团和第13团进行了换防,但美军对此完全没有察觉。
美军第2师就这样地陷入了窘境。第23团被关在鞍部山腰的山谷里进退两难,正赶上断断续续的秋雨,在雨里被淋着过了4个昼夜。第9团第2营据守的894高地被北朝鲜军反击得很猛烈,15日夜和16日夜进行的两次反突击使该营损失了近200人。看准了在岩石山上不能掘壕这一点的北朝鲜军,派出侦察小组乱投手榴弹,计算着美军即将到达山背的阵地时集中大炮和迫击炮进行猛射,在认为要辙退的时候反复地进行正式的突击。
这样一来第一梯队的伤亡渐增,补给品也所剩无几。于是补给和后送变成了先决的问题,因此分段地在比雅里的山谷里前进,这样狭窄的山谷被车辆挤得水泄不通。这就成了北朝鲜军的目标,遭到火炮和迫击炮的集中射击变成了象地狱那样的惨状。另外要越过702高地东侧坛岭(559米)的车辆就连吉普也遭到狙击,一辆补给车或急救车也不能通过。于是依靠南朝鲜的运输队,可是一受到激烈炮火射击,搬运夫就丢下补给物品或担架跑得无影无踪。因此只好将作为预备队的第1营和各直辖队的兵员集中起来向前方搬运粮食、水、弹药、医疗品和装备等等,向后方送伤亡人员,但美军士兵的搬运能力只不过是南朝鲜搬运夫的一半,而且沿途都在炮火控制之下,因而遭受不小损失,付出了意外的伤亡和时间的浪费。例如第23团向后运送伤员竟用了10个小时。
9月17日、18日两天,第23团拼最后的力量进行了攻击,但也未能奏效。和血染岭一样,只要不压制背面的山坡,北朝鲜军就可把兵员和弹药源源不断地运送上来。
9月19日,在血染岭上的第9团团长林奇上校不忍看着阿达姆斯团的困境而要求出面帮助。他向代理师长夏奏提出“我想如果攻下白石山东麓的867高地和1024高地,敌人就会认为伤心岭被包围了,定会分散其火力和兵员,幸好第1营就在近旁……”。他的意见就是在血染岭的攻击中就是由于夺取了大愚山西侧的868高地而得手的,所以这次也会那样。也许是林奇上校在血染岭艰苦作战时曾被帮助过,因此有报恩的意思,可自己主动申请进攻不能不说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他就是在去年秋季的“铬铁行动”作战中,第8集团军和第10军在乌山会合作战时荣获奖状的那位林奇中校。
但夏奏准将否定了这个意见,理由是“巴亚斯军长的攻击目标只限于伤心岭,向其他方面伸手是意图之外的事”。这样19日也毫无成效地过去了。
象夏奏准将这样把“尽快夺取”的命令错误地理解为“尽快开始攻击”的人好象不少,他们似乎是误解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或者也许因为是在谈判中的作战,把有限攻击的意义从政治上严密地进行解释吧。
9月20日新任师长罗伯特·N·扬格少将到任。他立即研究了战况,并当场同意了林奇上校的建议,下令第9团夺占1024和867两个高地。扬格师长好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仅从正面攻击坚固的阵地不容易夺取这样的亲身体验。
第9团计划于9月23日首先攻击1024高地,接着夺取867高地,这个任务由准备攻击728高地的第1营担当。
还有在这时视察前线的范弗里特上将也提供了帮助。他对巴亚斯军长说:“第10军如从左翼突出去和美第9军齐头并进,这时两个军的协同会方便些,而且对伤心岭的攻击也会有些帮助”。实际上巴亚斯军长也考虑了这个问题,但因象后面提到的那样停战谈判再次举行的迹象变得有些明显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把攻击正面扩大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有些担心。
9月22日巴亚斯军长下令南朝鲜第7师(金容培准将)夺取白石山。
这样将对伤心岭的攻击逐步发展成了大规模的攻击。但注重名誉和责任的阿达姆斯团长于21日和22日两天发起了最后的全力进攻。他命令第1营的全部从南方,第2营从东北方向夹击931高地,但仍未能成功。23日第1营曾单独夺取了山顶,但是由于北朝鲜第6师和接替第13团的第12师第3团实施连续反击而遭受重大损失,携带的弹药也消耗殆尽而不得不撤出阵地。
但就在9月23日这一天开始攻击的美第9团和南朝鲜第7师对白石山的攻击却进展顺利,9月25日美第8团攻占了1024高地,26日南朝鲜第7师夺取了白石山顶。
这次对白石山的急袭似乎给北朝鲜军造成了冲击。实际上担任931高地防御任务的北朝鲜第12师第3团,因连续激战兵力减半而失去了防御能力,因此在25日夜与新到的第6师第15团换班,但是,北朝鲜军在26日晨将战斗得疲惫不堪的第3团配置在867高地担任防御。如若联合***夺取了867高地,不但水入川河谷的补给道路能被其居高临下地控制住,而且931高地也会受到背射,这件事证明北朝鲜军把精力都倾注于伤心岭的防御方面,而在防御兵力上已没有什么后备力量了。就是说在北朝鲜军专心于伤心岭而顾不得其他方面的时候,突然遭受对白石山的急袭这是出乎其意外的。
阿达姆斯团长在第9团夺取了1024高地时,由于工兵的努力,使得坦克进到沙汰里附近,所以于9月26日再次发起了对931高地的进攻。在坦克连压制了沙汰里附近的侧方,1024高地上的第9团压制了目标高地的背面山坡之下,以第1营沿南面的棱线,以接替第2营的法国营从北面进行夹击。
但是,931高地还是没能夺取下来。坦克连只是破坏了一些掩盖阵地,但至此时为止,以斜射、背射挫败了该团攻击的重机枪和重迫击炮阵地被深深的峡谷和浓密的森林遮盖而不能发现。加上1024高地距931高地有7公里远,因而对其反斜面的压制效果不大。而且新换上来的北朝鲜第15团依靠来自沙汰里的支援火力顽强据守,使得进攻者不能靠近。
第23团对伤心岭的攻击从开始算起已有14天了。而且由于“两个星期无益的攻击”遭受了950人(32%)以上的损失。就连以刚毅闻名的阿达姆斯上校也当面给师长提出了意见。
“一个星期之前如果按林奇上校建议的牵制攻击,可能这次攻击已经成功了。这样说是因为好在那时攻击,北朝鲜第15团一定会被投入到白石山麓,因之严重减员的北朝鲜第3团是可能很容易地被击溃的。可是现在已经配置了北朝鲜第15团,还要继续这样的攻击是无益的。任何时候也不应一成不变地拘泥于原来计划,现在应是从根本上研究攻击方法的时候了。”
接到阿达姆斯上校报告的扬格师长和巴亚斯军长于9月27日同意了其意见。实际上该师的损失合计为1670人之多。
两位将军决定中止这次攻击,待10月初在新的构想之下再进行攻击,可中止这次攻击使第8集团军的首脑受到了震动。自1月中旬转入反攻以来,象修理山和南汉山等困难的攻击是不少,可是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也没能夺取下来这个伤心岭还是第一次。这体现出了阵地战的特征。
扬格师长仔细地研究了这次攻击,作为结论报告说“是一个大失败”,其理由特别举出了两个。
一个是使用小股部队而逐次消耗掉了,他指责说:“这是逐次使用不足需要的兵力,从而被各个击破的典型”。他指出这在该师来说,首先只用第23团进行攻击,当其攻击不能取得进展时又使用第9团第2营参加对894高地的攻击,那样也不行的时候又令第9团第1营攻击了1024高地。还有第23团也是开头只是以第3营攻击鞍部,接着令第2营攻击931高地,又令C连参加对931高地的攻击,在怎么也不行的时候动用第1营的全部,最后又使法国营也参加了攻击。于是扬格少将论断“所谓有限目标攻击是要适合夺取目标或应达成目的的状况那样的限定,而不应是限定攻击兵力和手段”。
另一点是火力支援组织方面的缺陷,他强调指出了没有好好使用师的全部炮兵力量,而且距前线过远,因此对于瞬间目标和枪眼的射击是不适时的,因为前进观测军官的无线通讯车不能进入第一线而不得不依靠有线通信,可是,因枪炮弹或己方车辆的原因而经常中断,因为没有观测大队所以对迫击炮战极不如意,北朝鲜军的迫击炮活动得极为有效,该师的损失有85%是由迫击炮弹造成的等等。
但是,关于兵力的逐次使用,好象巴亚斯军长也有责任,他怕北朝鲜军转移攻势不许使用作为师预备队而担任守备堪萨斯线的第38团。
关于这个时期的战斗,北朝鲜公开史料有如下的描述。这些史料对于南朝鲜第5师攻击的1211高地的防御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可是没有看到有关伤心岭防御的地方。这可能是1211高地一直坚持到停火,而伤心岭在10月的“底线得分”(touchdown)作战中被夺占了的缘故吧。
北朝鲜公开史料
“敌人由于我军的顽强防御而遭到了惨败,但他们不甘心失败,在9月连作战预备队也调出来,发动了疯狂的‘总攻势’。敌人调动了大量兵力和战斗器材,在从东部战线的文登里西南一线到加田里东北一线的约有27公里战线上,向我军防御阵地动用了巨大的兵员和战斗技术器材发动了攻击。”攻击比雅里一带的敌人,从9月初起,在大批飞机、坦克、炮兵的掩护下,猛烈地攻击大愚山以北我军阵地,我军战士们英勇抗击数量上占优势的敌人的进攻。敌人虽然付出了莫大的代价后前进了几步,但我军防御部队依靠1211高地一带的有利地形击退了敌人。”
“从9月4日起,在我军一带的要冲1211高地和1052高地一线上展开了反击敌人的激烈战斗。敌军调动了大量兵力,一连10天向我军阵地反复进行了多次攻击。敌人向1211高地一天平均倾泻3万多发炮弹和炸弹,还投下无数的凝固汽油弹,每天向我军前沿阵地,冲击10多次。但是,英勇顽强的我军战士们给予敌以歼灭性的打击,坚守了阵地。敌人只把成千的尸体遗弃在我军阵地前面而后退了。铜墙铁壁般的1211高地仍然掌握在我军手里。”
“同一时期,敌人在加田里以北和东北地区也企图突破我军防线。敌人在大量飞机和炮兵的掩护下,向我军每一座高地每天发起15-20次的攻击。其中加田里东方地区的战斗尤为激烈。”守卫在加田里以北一线的柳京洙(战争开始时为第105装甲师长,现为第3军长)同志所属部队的战士们,虽则遇到粮食和弹药缺乏的困难,但是英勇顽强地打退了敌人。他们提出‘用鲜血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的口号,前后十天进行顽强的防御”。“我军战斗员们以熟练的射击和顽强有力的反击打退了敌人一百几十次的攻击,没有从阵地后退一步。加田里以北748.9高地的战斗员们,同比自己多几倍的敌人一连几天进行激烈的白刃战坚守了高地。”
“阵地上的战斗员们在金日成元帅肖像面前庄严宣誓,流尽最后一滴血,坚决击退敌人。战斗的最后一天,阵地上只剩下10几个负伤士兵,但他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死守了阵地。由于我军战斗员的英勇抵抗,9月18日,敌人在东部战线的攻击完全被制止了。”
“……。这样,朝鲜人民军和***部队进行英勇的防御战,到9月18日完全粉碎了敌人在中部和东部战线上投入12个师以上的兵力进行1个月之久的所谓‘夏季攻势’”。
“敌人从8月18日到9月18日的所谓“夏季攻势”中,损失7.88万有生力量和其他大量的军事物资。敌人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仅在东部战线的局部地区前进了几公里。敌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次攻势的失败。”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曾对范弗里特的‘夏季攻势’感叹道:“这次攻势是没选好时机、没选好地点、没选好敌人的败仗。” [ 注:据认为是模仿1950年12月在国会的证词。 ]
更新于:4个月前附表
附表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附表1:朝鲜战争系列构成时间战争一般经过系列构成1950.6.25~9月中旬北朝鲜之南进北朝鲜之侵入和向釜山进攻朝鲜战争①“边境会战和迟滞行动”釜山防御圈之攻防朝鲜战争②“确保釜山防御圈”1950.9.15~10月下旬联合国军..
一年后的停战·第八
一年后的停战·第八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 “失去皇帝宠爱的朝臣,被宣告了死刑。他提出想要交给皇帝的驴子说话的请求,被给了30天的限期。” “当到监牢里看望他的友人问他:‘在缓期执行期间有什么打算’时,朝臣答道:‘可能会发生三件事情中的..
巨济岛·第七
巨济岛·第七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 在今后的战争中,就是作了俘虏其任务也没有终结。万一当了俘虏,也还有在收容所里拼死进行战斗的义务和权利。—— 麦克·W·克拉克上将 在参谋会议中取得了进展的制订有关交换俘虏的技术性事项协定草案的作业..
议程第五项、细菌战·第六
议程第五项(劝告问题)、细菌战·第六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 军人,关于只有军事方面才能解决的问题,负有就其专门的可能性……向政治家毫无顾忌地进行申报的责任。—— 马汉 如前所述,由于双方意见取得了一致,从2月6日开始进入了议程第五项“..
议程第四项·第五
议程第四项(俘虏问题)·第五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 我们因为很清楚对人们进行屠杀、奴役这样的事情,所以在交还善良的俘虏之前不想取得停战。—— 哈里·杜鲁门 议程第四项的交还俘虏问题,一般被认为好象是最简单的问题。 因为美国虽然还没有..
议程第三项·第四
议程第三项(停战的实施和保障)·第四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 ……威吓说,如果在一小时内不能达成协议,英国飞行队将要进行轰炸。虽然外交官们嘲笑这违反了一切形式的礼仪,可是产生了以前用外交礼仪不能达成的结果。就在一小时之内达成了所希望..
积极的防御·第三
积极的防御(the active defense)·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 ……因为良心不允许沉默,所以要重复我的信念,目下我们所能使用的军事力量对于中国只是构成威胁,使其踌躇不定,从本质上来说还不是充分的战力。……这就是我在谈判中采取固执态度..
军事分界线·第二
军事分界线·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 民主主义,打七年战争也没得到。—— 乔治·马歇尔将军 一、开始起动 10月25日,重新开始的谈判在预定的时间于板门店的帐棚中开始了。虽然双方代表团已整整两个月没见面了,但是不用说叙叙久阔之后的寒暄..
停战谈判的背景和演变·第一
停战谈判的背景和演变·第一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停战·第十卷》出自————《战争通史》 关于政治上的问题,不论是任何的决定、任何的讨论、任何的谈判,足下都不得进行。这些问题是总统掌握的东西,不应在军事会谈上谈判。—— 1865年3月林肯给格兰特将军的训令 一、战局的僵持局面 ..
秋季攻势·第六
秋季攻势·第六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谈判和作战·第九卷》出自————《战争通史》 作为政治家的办公室,不仅是军事力量所达成的那一点,而是要从政治上的紧急程度来看,决定最使人痛苦的占领目标和破坏目标,或者决定最为紧要的国家防卫对象,并就此对军事当局进行指令。—— 马汉 从..
中断两个月的谈判·第五
中断两个月的谈判·第五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谈判和作战·第九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个忍字胜过一切的雄辩。—— 白善烨少将 停战谈判自8月22日以来在没有发布任何中断或破裂宣言的情况下,就那么围绕着有没有侵犯中立化地区而得不出结论的反复争论之中一天天地过去了。于是..
僵局·第三
僵局·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谈判和作战·第九卷》出自————《战争通史》 “胜利的条件是实行,胶着的条件是自我抑制”—— 亨利·A·基辛格 第一节 三八线 协议事项的讨论结束之后,立即转入实质性的讨论,也就是转入了第二项之“把军事分界线划在哪里”的讨论。正如所预想..
开城谈判的开始和战线·第二
开城谈判的开始和战线·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谈判和作战·第九卷》出自————《战争通史》 政治家和军人恰如随着音乐的节奏在表演戏剧,相互间的台词组合得非常精密,因此任何一个演员都不能做和同台演出者无关的博取观众喝采的表演,也没有为获得更大的反响而改变情节的余地。假..
谈判的背景·第一
谈判的背景·第一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谈判和作战·第九卷》出自————《战争通史》 我在这一生中经历了很多大的失败,因而心里已没有什么羞耻之感了。但我是拚命地干过来的,这却是真实。—— 拿破仑 第一节 不败也不胜 一、不败、不胜 1950年夏,联合国军被穷追到釜山的一角,但以..
转向阵地战·第五
转向阵地战·第五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转向阵地战·第八卷》出自————《战争通史》 战争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受政治目的支配的行为。所以,政治目的价值必然决定着愿意付出多大的牺牲作代价,……而且是指承受牺牲的时间的长短。所以,当力量的消耗过大,超过了政治目的价值时,人们..
涨潮和落潮·第四
涨潮和落潮·第四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转向阵地战·第八卷》出自————《战争通史》 为了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态势,必须经常乘敌人运动时实施进攻。有利的地形,……敌人的疲劳和敌人的过失也都是我们应该利用的条件。这……意味着要诱敌深入。 [ 译者注:引用的不是原文,是大意。..
老兵未死·第三
老兵未死·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转向阵地战·第八卷》出自————《战争通史》 我不是一个伟大的总统。但是,我幸运地得到了成为这样一个总统的好机会。我可以向诸位断定这一点。—— 哈里·S·杜鲁门 3月,联合国军一开始迫近三八线,是否应该越过三八线的问题就理所当然地再次..
涨潮·第二
涨潮·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转向阵地战·第八卷》出自————《战争通史》 在战争中,或是胜利,或是失败。与政治家共同采取行动时,本来已经不能取得胜利了,然而却会认为是胜利了。—— 蒙哥马利 国家进行战争的目的,一切都在于获得直接的、而且全面的胜利。—— 道格拉斯·麦..
中国军队的新年攻势·第三
中国军队的新年攻势·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再次反攻·第七卷》出自————《战争通史》 四周响起了锣鼓和军号声,集云似的大军从前后左右猛袭过来。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被敌军攻击的波涛吞没了,白雪被敌我的鲜血涂染得斑斑点点。—— 白善烨上将 第一节 联合国军的计划 在国..
是妥协,还是继续战斗·第二
是妥协,还是继续战斗·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再次反攻·第七卷》出自————《战争通史》 作为总统,最忌讳的是迫不得已定下决心。—— 哈里·杜鲁门 随着联合国军从北朝鲜撤退成为现实问题,联合国邀请中国代表,开始认真地寻求和平;杜鲁门总统关于使用原子弹问题的谈话..
圣诞节攻势和中国军队的第二次攻势·第五
圣诞节攻势和中国军队的第二次攻势·第五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中国军队的攻势·第六卷》出自————《战争通史》 我们认为什么都知道,而实际上什么也不 知道。然而,对方却一切都已知道。于是战争 便开始了。—— S.L.A马歇尔 圣诞节攻势的称呼,并不是美军喜欢这次战役而起的作..
圣诞节攻势的背景及其准备·第四
圣诞节攻势的背景及其准备·第四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中国军队的攻势·第六卷》出自————《战争通史》 水往低处流不知停息。军人,只是专心致 志地战胜眼前的敌人。……然而,同水流无定 形一样,战争理应无不变的形式。—— 《战争的艺术》 如后所述,联合国军的情报估计一致认为:..
中国军队的作战指导·第三
中国军队的作战指导·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中国军队的攻势·第六卷》出自————《战争通史》 在推测对手时,需要站在对手的立场上按 它的传统思想推测。用西洋的想法考虑东洋的 事情,那往往是不合适的。—— 白善烨上将 一、从战争爆发到参战的动态 当时,即使中国军队中的庞大..
战争爆发以来战局的发展·第一
战争爆发以来战局的发展·第一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中国军队的攻势·第六卷》出自————《战争通史》 纵然自己的判断是合理的,但是敌人也未必如此考虑。因为,伦理观和价值观不同,合 理性的尺度也就不一样。情报估计失当,不外乎是由于以自己的尺度推测了敌人。—— 利德尔·哈特 19..
预期结束战争·第七
预期结束战争·第七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反攻和中国军队介入·第五卷》出自————《战争通史》 判断力,在上帝赋予的能力之中是最高的能力;而先入观念和愿望,则会使你的智慧黯然失色。—— 温斯顿·丘吉尔 第一节 结束战争的准备 麦克阿瑟将军在10月15日的威克岛会谈中,知..
攻占平壤·第六
攻占平壤·第六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反攻和中国军队介入·第五卷》出自————《战争通史》 攻陷敌人的首都虽然是战胜敌人的象征,但那只限于战争结束。现代的战争在国际上、政治上和心理上都已多极化、复杂化了。—— 基辛格 第一节 沙里院之夜 北朝鲜军队的边境阵地,由于金..
越过三八线·第五
越过三八线·第五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反攻和中国军队介入·第五卷》出自————《战争通史》 如果不把部队分割开来就不能防御这个地域的话,最好坚决放弃这个地域。—— 冯·施利芬 第一节 北进的准备 为了结束战争,麦克阿瑟司令部以下现地部队按以下程序制定了在北朝鲜作战..
围绕突破三八线的争论·第四
围绕突破三八线的争论·第四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反攻和中国军队介入·第五卷》出自————《战争通史》 当陷入重大危机时,最危险的是迟迟作不出决定,以至为情况所迫不得不定下决心。—— 杜鲁门 第一节 争论的展开 到9月下旬,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三八线南侧。因为 联合国..
从洛东江畔向三八线推进·第三
从洛东江畔向三八线推进·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反攻和中国军队介入·第五卷》出自————《战争通史》 追击时,……必须不停息地实施进攻、击破、进击。所有的机动,全都有效。此时,慎重是无价值的。—— 《战争术之梦》 第一节 铁环之解围 第8集团军,在过去的一个半月..
联合国军的反攻准备·第二
联合国军的反攻准备·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反攻和中国军队介入·第五卷》出自————《战争通史》 战术的基础在火力……,战略的基础在机动……,机动有赖于后勤。—— J·F·C·富勒 第一节 美第8集团军的进攻准备 北朝鲜军队9月攻势的规模远远超过了联合国军的预想,..
战争发展概况·第一
战争发展概况·第一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联合国军反攻和中国军队介入·第五卷》出自————《战争通史》 战争指导必须速战速决。……为此,要先发制人发起进攻,并将其锐势保持到和谈为止。—— 德军少校参谋冯·麦凯尔 1950年9月初,世界的注意力集中到朝鲜半岛的东南 部。因为被北朝..
铁砧的完成·第五
铁砧的完成·第五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仁川登陆作战·第四卷》出自————《战争通史》 从全局来看,仁川登陆作战充当了铁锤作战的铁砧部分。 这次作战的最终目的是,第8集团军从釜山防御圈出击,作为铁锤,在汉城、仁川地区第10军的铁砧上砸碎北朝鲜军队 的主力。即第10军攻占汉城不..
汉城的攻防·第四
汉城的攻防·第四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仁川登陆作战·第四卷》出自————《战争通史》 以人类最大的期待和灵感为基调而战斗的我军部队,得到怜恤心强之神的保佑,此时解放了南朝鲜的首都汉城。——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仁川登陆后过了一个星期的9月21日黄昏,第10军正在稳步而顺利地..
仁川登陆作战·第三
仁川登陆作战·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仁川登陆作战·第四卷》出自————《战争通史》 登陆作战的成败决定于登陆地点和敌我兵力集中速度的优势。要扩大奇袭、取得成果,速度是必要的。—— 艾森豪威尔 第一节 “赌”胜 仁川登陆的成败决定于能否进行奇袭。然而,登陆企图及其时间似..
仁川登陆的准备·第二
仁川登陆的准备·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仁川登陆作战·第四卷》出自————《战争通史》 因补给困难而吃败仗的例子10次有9次是如此,战史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在仁川登陆,而且要歼灭北朝鲜军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第一节 准备的进展 如前所述,麦将军从7月下旬开..
开战以来战局发展的概况·第一
开战以来战局发展的概况·第一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仁川登陆作战·第四卷》出自————《战争通史》 是北朝鲜军队先夺取釜山,还是我增援部队先到,这是同时间的战斗。每个人要坚守各自的阵地。退却就意味着灭亡。—— 第8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H·沃克 一、边境会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回顾这次战役·第四
回顾这次战役·第四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美海军陆战队突破中国军队的重围·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海军陆战队的传统和荣誉 军队中有的部队陷入敌人重围时,随便瓦解了,有的部队团结一致彻底打通道路而突围出去,这种事在战史上是有很多范例,其关键据说取决于指挥官和..
长隘路的后退·第三
长隘路的后退·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美海军陆战队突破中国军队的重围·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第1陆战师决定后退 一、一般情况 联合国军为了以第8集团军和第10军包围北朝鲜军队,一举将其击破,体面地结束战争而发动的攻势,即“在本土过圣诞节”的所谓“圣诞节..
环形阵地的攻防·第二
环形阵地的攻防·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美海军陆战队突破中国军队的重围·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一般情况 11月23日,联合国军的战线,因朝鲜中部南北走向的背梁山脉分成东西两部分。西侧的第8集团军,以美军4个师、南朝鲜军4个师、英军2个旅为基干,在清川江一线..
美国第1陆战师进入北朝鲜·第一
美国第1陆战师进入北朝鲜·第一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美海军陆战队突破中国军队的重围·第三卷》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海军陆战队进入北朝鲜 一、海军陆战队派往朝鲜 1950年6月25日晨,朝鲜战争爆发了。以坦克为先导,并得到优势飞机和炮兵支援的北朝鲜军队..
九月的攻防·第五
九月的攻防·第五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确保釜山防御圈·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进行战斗时,如果盲从原则就必定会招致失败。 ……由于战斗器材和军队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战术也必须发展。—— 格兰特将军 第一节 两军的计划 乘追击余势的北朝鲜军队的八月攻势,被没有预料..
八月的攻防·第四
八月的攻防·第四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确保釜山防御圈·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近来由于火力的增大,使防御能力得到了飞跃的增强。防御与以前相比,更容易达成其 本来的任务——粉碎进攻者的战斗力,削弱敌人,强迫敌人付出伤亡代价,从而改变敌我力 量对比,最后转入进攻,..
釜山环形阵地的构成·第三
釜山环形阵地的构成·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 ·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确保釜山防御圈·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我对诸位能够提出的唯一建议是,在防御时,不要为处处掩护而过于分散兵力。—— 乔米尼的战争艺术 第一节 决心 7月31日晨,晋州失陷,北朝鲜军队对金泉、山际里增强压力时,美第8集团军..
西侧面的防御·第二
西侧面的防御·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确保釜山防御圈·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对我们军人来说,与其向凯撒·乔迈尼那样的世界军事家们学习,不如吸收战争中实际发生的、看来微不足道的一些教训更为有益。军 事家们代替国家元首和陆军长官教给我们各种知识,但却无法教给我..
开战以来战局发展概况·第一
开战以来战局发展概况·第一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确保釜山防御圈·第二卷》出自————《战争通史》 力量均势被打破的时间和地区,往往容易发生争端。—— 汉森·鲍尔德温 1950年6月25日星期天的早晨,三八线 [ 译者注:系指北纬38°线。 ] 上燃起战火。 南北朝鲜军队之间开始了战争。..
美第8集团军的迟滞行动·第五
美第8集团军的迟滞行动·第五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边境会战与迟滞行动·第一卷》出自————《战争通史》 军队的力量与力学中的动力相似,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营迅速而切实的战斗,往往对当天的会战有决定性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 拿破仑 第一节 美第8集团军的展开 一、北朝鲜军..
美第24师初期的迟滞行动·第四
美第24师初期的迟滞行动·第四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边境会战与迟滞行动·第一卷》出自————《战争通史》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 第一节 师到达战场 一、史密斯支队到达 7月2日上午8时30分许,史密斯中校在大田向查奇将..
美国与联合国介入·第三
美国与联合国介入·第三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边境会战与迟滞行动·第一卷》出自————《战争通史》 由此可见,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 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 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第一节 海、空军参加作战 一、美国..
边境会战·第二
边境会战·第二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边境会战与迟滞行动·第一卷》出自————《战争通史》 一个将军,即使在一千当中只有一分危险时,也必须做好随时对付它的准备。—— 拿破仑 第一节 战争爆发前南北朝鲜的形势 一、南朝鲜方面 危机说与统一提案 1950年春,南朝鲜治安当局估计:“有..
作战背景·第一
作战背景·第一作者:陆战史研究普及会·日本出自————《朝鲜战争》《边境会战与迟滞行动·第一卷》出自————《战争通史》 力量的均势一旦被打破,就往往容易发生纠纷。—— 汉森·鲍尔德温 一、一般形势的发展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解除驻朝日军武装的美苏两军的分界线,定为北纬38度线(下称三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