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式打击·第四
闪电式打击(1796)·第四
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
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
出自————《战争通史》
当拿破仑还是一个年轻的军官时,他就仔细地研究过梅里布元帅1744年-1745年的战役和他的参谋长布塞为他入侵皮埃蒙特所拟定的作战计划。在指挥意大利军团炮兵的十四个月中,拿破仑本人曾对阿尔卑斯山滨海地区的地理和当地各个季节的天气状况作过认真的调查研究。迪莫宾1794年4月成功地夺取奥内利亚,9月攻占代戈,这两场胜仗其实都是拿破仑计划的。他曾亲自踏勘过阿尔卑斯山所有的山隘,如六千二百英尺的腾达山隘,三千英尺的阿登山隘和纳瓦山隘。马塞纳在四月攻势中曾攻占过这些山隘。拿破仑知道,在这些山隘中即便是最好攀登的腾达山隘也只有一条山路可接近,而这条山路由于陡峭曲折,在盛夏雪融之前,炮兵是无法通过的。1794年9月21日,他曾随迪莫宾的参谋们亲临代戈,对代戈作为征服皮埃蒙特的垫脚石的地理重要性获有深刻的印象,因为代戈位于博尔米达河谷的下游,离切瓦要塞仅十五英里。
越过分水岭的最低点,高仅一千四百二十五英尺的卡蒂波纳山隘即可到达代戈,因为自该处起有一条朝西北走向的大路(可供所有的兵种通过)经阿尔塔和卡凯尔直达代戈和切瓦。这就是越过分水岭把阿尔卑斯山的滨海地区和亚平宁山的利古里亚山区分开的低鞍部——“萨沃纳峡谷”。它是打开皮埃蒙特平原的战略钥匙。
1795年夏,当拿破仑还在巴黎“测绘局”工作时,他就精心制定过入侵皮埃蒙特的作战计划。他推断,法军可以在奥军驰援撒丁军以前,轻而易举地将撒丁军逐出战争,然后再把奥军逐回曼图亚和特兰提诺,为莱茵军团进军维也纳打开通道。这其实也就是他在1794年6月20日草拟的,由小罗伯斯庇尔带到巴黎,因热月***而夭折的那个计划。
除了地形特征之外,他的作战计划还必须考虑到敌人的实力和部署。在某种程度上,这又取决于政治因素。当时法国意大利军团与奥撒联军隔山对峙,法军在数量上明显地处于劣势。然而,奥国皇帝与撒丁国王之间的同盟是脆弱的。在都灵政府内确有一派颇有权势的人情愿与法国人妥协保持中立,而让法奥两国去一决雌雄。年迈的撒丁国王维克托·阿马迪厄斯三世力排众议,决定与奥皇弗朗西斯共命运,声称由他本人统率大军。奥皇答应用据守伦巴第的奥军支援他,但又给他派去一位奥国将军柯里指挥撒丁军,这样做丝毫没有增加其皮埃蒙特盟友对奥地利人的欢心。最后,奥国选择了参加过七年战争的老将,七十一岁的博利厄任奥方部队司令并兼任战区最高司令。但是,他奉命不得使奥军越过塔纳罗河西进。所以拿破仑的两个对手之间精诚合作的前景是渺茫的。
另一个复杂因素是位于战区东侧的热那亚的国际地位问题。热那亚共和国是一个夹在皮埃蒙特和托斯卡纳大公国之间中立的沿海国家。热那亚人无意卷入战争,而法国人基于本身的利益也不想拖他们下水。当时,纳尔逊的地中海舰队对法国港口实行了严密的封锁,因此热那亚的中立港口对于法国来说便成了一个可资利用的补给来源。然而奥地利人却怀疑法国人有夺取热那亚的企图,于是心急火燎地要阻止法国人这样做。
1795年9月底,舍雷尔接替年迈的克勒曼任意大利军团司令,克勒曼则被调往不太重要的阿尔卑斯团。11月底,由于马塞纳大举进攻获得辉煌胜利,舍雷尔才得以收复克勒曼在六月间丧失的大部分地盘。法军的战线现在是东起萨沃纳到卡蒂波纳山隘,然后再沿阿尔卑斯山脊向西伸延。舍雷尔的司令部又迁回尼斯,马塞纳则继续留在尼斯以东一百英里的萨沃纳作为他的代理人。要是舍雷尔在11月取胜之后,乘胜推进到皮埃蒙特平原并占领了代戈的话,那末他现在的处境会好得多,其部队也可以在较为富庶的地区获得给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他们现在只好在阿尔卑斯山滨海地区白雪复盖的山顶度过一个痛苦的冬天。舍雷尔从他设在尼斯的司令部连珠炮似地向巴黎的督政府要给养,要衣服、靴子和装备,因为所有这些东西都非常缺乏。但是督政府对于舍雷尔的要求却很少予以理会,因为此时国库已空空如也。在忍无可忍和极其厌倦的情况下,舍雷尔终于在2月4日提出了辞呈。
舍雷尔的辞职使意大利军团的官兵甚为震惊。人们纷纷猜测谁会成为他们的新司令。在过去二年里,他们的司令换了一个又一个,既老迈年高又不很胜任:先是迪戈米埃,然后是迪莫宾,接着是舍雷尔,其后是克勒曼,接着又是舍雷尔。因此,人们都期望有一位年轻有为,精力充沛的人来当司令。马塞纳时年37岁,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战场领袖,似乎是当然人选。但是,督政府却另有考虑。因为在他们面前正好有一位年仅26岁,才华焕发的青年军官,在攻克土伦时曾扮演过主角。在保卫杜伊勒里宫时,正是他使用大炮才使督政府的这一帮人得以继续掌权。何况过去几个月里他一直在精心制定入侵皮埃蒙特的计划,现在是让他去负责执行这些计划的时候了。2月27日,这位青年军官被告之他即将接替舍雷尔的职务。3月2日,他正式被任命为意大利军团司令。
督政府在1795年10月取代国民公会后不久,曾考虑过入侵意大利的问题。五位督政官中,有两位是旧皇家陆军的军官,即巴拉斯和卡尔诺。后者担任过“测绘局”局长,曾对入侵问题作过深入的研究。督政府在任命拿破仑为新司令的当天,草拟了一份《对意大利军团司令的指示》,并于四日后交给了拿破仑。它无疑是以拿破仑原来拟定的那个计划为基础的。3月2日的指示含有下述重要内容:
仅攻击皮埃蒙特并不能达到督政府所确定的目标,即把奥地利人赶出意大利,尽快赢得光荣而持久的和平。……督政府认为尤其必须发动进攻战役,把矛头主要指向意大利境内的奥军。因此,在意大利境内的法军,如果在军事行动一开始就设法击败皮埃蒙特人,那末在其后的战役中就不会有后顾之忧……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把敌人赶过波河,然后在米兰方向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不过必须在我军攻占切瓦后方能行动……拿下切瓦后,军团司令应迅即用可以获得的皮埃蒙特的资源补给军队。然后再挥师直指奥军,将其一举赶过波河并解决己方渡河的手段问题,……督政府坚决认为,意大利军团应在敌国补给而且也必须靠敌国补给,它的一切需要都应最大限度地取自敌国的资源。必须大量地向占领地人民征收特别税,其中一半用以维持部队的各项开支,另一半用以支付部队的薪饷。
该指示简明扼要,新司令可以全权处理前进路线和战术方法问题,仅提请他注意主要战略目标的先后次序,即先夺取切瓦要点,迫使皮埃蒙特人退出战争;然后补给军队,再把奥军赶过波河;最后进军米兰。该指示没有提最终目标也许是明智的,因为这要视执行结果而定。
新司令有许多事情要做,一分钟也不能浪费,因为其部队的行政勤务已糟糕到了极点。但他却能找出时间来思考其它的事情。他觉得他的名字意大利味太浓了,于是便把“Buonaparte”改为“Bonaparte”。另外,他与一位名叫约瑟芬·德·博阿尔内的美貌寡妇正在热恋,其丈夫是一位在断头台被处决的贵族。3月9日,他匆匆与她结婚,两天之后即经马赛转赴前线。
他所做的首要的一件事是建立一个精干的参谋班子。他物色的参谋长是无可非议的。事实证明,正是他自己的领导能力和贝尔蒂埃(1754-1815)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工作相结合,他才可能在其后的十八年中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贝尔蒂埃时年42岁,早年受过地图绘制员的训练,当他还是一名年轻军官时,曾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当过罗尚博的参谋。在与拿破仑共事前,他是克勒曼的参谋长,因此对于阿尔卑斯山滨海地区的地理,他与拿破仑本人一样熟悉。贝尔蒂埃的军人素质仅限于处理参谋业务,在这方面他是举世无双的。拿破仑后来曾对他的能力和缺点作过这样的评述:
他工作非常积极,每次司令官实地勘察和外出巡视他都陪侍左右,而又从不延误自己的公务。他缺乏决断能力,所以不适合当指挥官,但他却具有一个优秀参谋长的一切素质。他是一个很会识图的人,通晓一切侦察手段,总是亲自发布命令;对于极为复杂的部队调动他能指挥裕如,有条不紊。
对于一位无须提示就能果断决策的指挥官来说,贝尔蒂埃的确是一个理想的参谋长。直到最后一战前夕他在历次战役中始终忠诚地为其主人效劳。说也奇怪,他在滑铁卢战役之前却背弃了拿破仑。结果证明,他不在场是灾难性的。
除了贝尔蒂埃以外,拿破仑还带了两位青年炮兵军官作自己的助手,这就是他在土伦之役时物色的马尔蒙上尉和朱诺上尉。此外,还有在葡月事件中飞骑取炮帮他平定叛乱的那位颇有锐气的骑兵军官缪拉中校。最后还有他从奥松时起就一直亲自培养的小弟路易。路易时年十八岁。
在整顿后方勤务后,拿破仑于3月26日到达设在尼斯的司令部。三天之后,他检阅了在后方的部分部队,发布了一道鼓舞士气的命令。拿破仑在其回忆录中声称,他曾对官兵们发表了非同寻常的长篇演讲,并许以即将征服的富庶地区。关于这样的一次演讲现已无案可稽,象对待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编造的许多神话一样,人们必须打折扣听。
在全面实施前线指挥之前,要做许多工作才能弥补舍雷尔的懒散和巴黎各部的疏忽造成的后果。拿破仑不是那种更乐于把行政细节留给部下处理的司令官。他很清楚,一支部队除了训练打仗之外,还必须使之吃饱穿暖,不拖欠军饷并提供运输工具。假使能这样做的话,部队早就由有经验的师长训练好了。在其后的一周之内,他颁布了一连串果断的命令加强前线各师,并把骑兵部队从罗纳河谷调出(由于里维埃拉缺乏饲料,骑兵部队曾在罗纳河谷过冬)。在其下达的涉及波河的命令中,包含组建一个舟桥中队,这在当时是炮兵的责任,而不是工兵的责任。拉炮的骡马要用船运到瓦多港,为了保守秘密不到最后一刻不准登陆。部队的肉食配给量增加了一倍。各弹药场都在加紧储运并建立了运输分队。时间不容点滴丧失,因为阿尔卑斯山的滨海地区积雪正在融化,而最迟必须在4月中旬开始行动。4月4日,拿破仑把司令部移到了阿尔班加并巡视了前线部队。
至1796年4月9日,意大利军团约有六万三千人。其中,由麦奎德和加尼尔指挥的两个战斗力较弱的师奉命守卫位于左翼的阿尔卑斯山隘。三个海防旅负责保护更加脆弱的交通线。该交通线沿里维埃拉海岸通往尼斯,由于一面临海,因此随时可能遭到纳尔逊舰队的袭击。这样可供野战使用的兵力就只剩下四万一千人。拿破仑的野战部队由五个师组成,分别由马塞纳、拉阿尔普、奥热罗、塞律里埃和梅尼尔指挥,他们全是些能征惯战的老将,其中也许梅尼尔差一点,因为他正患风湿病。拿破仑现在把这些兵力分成前卫(一万九千人,由马塞纳指挥),主力(一万二千人,由奥热罗指挥)和左侧卫(一万人,由塞律里埃指挥)。这种区分并非拿破仑的创新,而是对吉贝尔军事思想的一种模仿。马塞纳的任务是越过卡蒂波纳山隘,据守芒泰诺泰和代戈以挡住奥军,而奥热罗和塞律里埃则分别从西、南两面围攻切瓦。这种调遣与督政府下达给拿破仑的指示是完全一致的,即他应首先击败皮埃蒙特军,然后再对付奥军。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敌方的兵力和部署。撒丁国王约有七万皮埃蒙特部队,但其中大部分须据守阿尔卑斯山隘和诸如科尼、切瓦、亚历山大里亚和托尔托纳等可控制江河渡口和都灵入口的要塞。结果只剩两万五千人作为野战机动兵力,而且还要向南沿科尼-芒多维-切瓦-米勒斯摩一线展开,正面约三十英里,由奥军将领柯里指挥。再往东,则是奥军,由博利厄指挥,达二万八千人,散布在亚历山大里亚、米勒斯摩和博凯塔山隘(位于热那亚以北十英里)构成的三角地带。博利厄的司令部设在阿奎,其右翼与博尔米达河谷上游米勒斯摩附近柯里的左翼相接。
奥军普罗韦拉指挥的一个独立旅就是用来与米勒斯摩附近的皮埃蒙特军相衔接的。奥军其余各师从右到左分别由阿根陶、武卡塞维和皮托利指挥,而塞博滕多夫的师则在阿奎-亚历山大里亚-托尔托纳地区担任预备队。
因此很明显,如果拥有五万三千人的奥撒联军团结一致的话,那么仅四万一千人的法军在数量上就无疑处于劣势。所以拿破仑的战略计划必须依靠集中兵力实施内线机动,力求在敌尚未联合起来击败他之前,就将其各个击破。不过,由于地形所限,他在战术上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必须在其大部人马通过卡蒂波纳山隘的狭窄山谷后才能打击他的两个敌手。在山的那一面,由于其敌手是在丘陵和平原上作战,所以比较易于互相支援,不过,这条优点又主要为下述事实所抵销,即由于所有的河谷都是南北走向,因而有碍横向交通。
然而,战斗还未开始,战略形势就因一个非同寻常的政局发展所改变。这个改变起初曾破坏了拿破仑的原定计划,但到后来却反而变得对他有利。
法国政府,由于财政十分拮据,在三月的第一周曾派拿破仑的朋友,意大利军团的特派员之一,萨利切蒂前往热那亚。萨利切蒂此行的目的是向热那亚元老院筹措贷款。然而,尽管他作了很大的努力并得到了法国外交代表费保尔特的配合,热那亚人还是拒绝解囊相助。于是,萨利切蒂认为略加恫吓也许会见效。因此,他力劝法国政府采取军事示威行动。根据督政府的命令,马塞纳从据守萨沃纳东北海防区色尔弗尼旅中抽调了一个“小型旅”,向热那亚以西仅七英里的沃尔特里推进。色尔弗尼的部队于3月26日占领了沃尔特里,而拿破仑也正是这一天继任意大利军团司令的。法国人的举动只不过增强了热那亚人奋起自卫的决心,但却使奥地利人大惊失色,他们以为法军将进占热那亚。其实,这并非拿破仑的本意,因为他还正在热那亚采购给养,而且一旦对该港发起进攻,则有可能招致英国海军夺占该港。但他马上就意识到威胁热那亚也许会变得于他有利,所以,4月6日,他又派色尔弗尼旅的余部增援攻占沃尔特里的部队。奥地利在都灵和热那亚的使节此时非常惊慌,因而一致敦促博利厄立即行动,制止法军向热那亚推进。博利厄陷入圈套,果然立即出兵:皮托利师受命占领通往热那亚的博凯塔山隘,武卡塞维师进军沃尔特里以逐退法军前锋,与此同时阿根陶师南进利古里亚的亚平宁山脊以占领芒泰诺泰和二千三百英尺的尼格莫山,该山控制着卡蒂波纳山隘。博利厄的意图是在拿破仑沿里维埃拉向热那亚前进时袭击其左翼。博利厄轻举妄动,终于败北。
博利厄的攻势是4月10日开始的。皮托利的七个营进攻沃尔特里的色尔弗尼,法军却在11日秩序井然地撤回萨沃纳。武卡塞维南进到萨塞罗,而位于其右侧的阿根陶则推进到芒泰诺泰,但是他动身太迟,结果马塞纳手下的一个旅长兰普恩抢先攻占了尼格莫山。拿破仑10日抵达萨沃纳,他会见了马塞纳和拉阿尔普,并对预定于15日发动的攻势作了最后安排。现在他发现整个奥军都在向他推进,因此必须立即改变计划。当务之急是对付博利厄而不是攻击柯里。11日,他抵达尼格莫山正南的桑托里奥,发现据守坚固阵地的兰普恩正受到奥军阿根陶部六个营的攻击,在芒泰诺泰以西却未见有其它奥军。拿破仑集合所属各师师长口授命令:命拉阿尔普次日上午向阿根陶发起正面攻击;马塞纳连夜率所部沿芒泰诺泰以西的阿尔山脊前进,于次日拂晓进攻阿根陶的右后方。法军的攻击如期实施,结果完全成功。4月12日,当晨雾升起时,阿根陶发现自己几乎被包围。经过短促交战,其部下便开始溃散并向东北方向的阿奎仓皇撤退。拿破仑在芒泰诺泰首战得手,的确决定了这次战役的结局。他已经在他的两个对手之间打进了一个楔子,而且他们今后也休想再次会合。他迅速利用这种形势,命拉阿尔普在芒泰诺泰据守夺取的地盘,同时命马塞纳挥戈北向往克罗和代戈推进,以对付奥军的援兵;命令奥热罗的生力军向卡凯尔运动,然后朝西折向米勒斯摩;而塞律里埃则从加里希奥直下塔纳罗河谷以威胁切瓦。同时,拿破仑把司令部也移到了卡凯尔。他认为梅尼尔不胜任师的指挥职务,于是将梅尼尔师的一个旅拨给了马塞纳,另两个旅拨给了奥热罗。
4月12日下午,拿破仑发布了如下战报:
共和国万岁!今天,4月12日,马塞纳将军所率师与拉阿尔普将军所率师一起攻击了据守在芒泰诺泰重要阵地的奥军,该军达一万三千人,由博利厄将军本人以及阿根陶将军和罗卡维纳将军所指挥。结果共和军彻底击败了奥军,打死打伤敌人约三千人。
罗卡维纳是阿根陶的一个旅长,至于博利厄则根本不在场,他实际上是两天之后才听到战败消息的,当时他正在从沃尔特里返回其设于阿奎的司令部的途中。
炮兵出身的拿破仑初次在战场上运用步兵便首战告捷,战绩辉煌。不过,这不应归结为不可思议的天才或侥幸。他忠实地应用了从布塞、吉贝尔和杜特那里领略的战术思想,难能可贵的是,他应用时头脑清醒,能当机立断,迅速行动。
4月13日上午,奥热罗率三个步兵旅约九千人西进,攻击据守在米勒斯摩的皮埃蒙特军。在这里他受到奥军普罗韦拉将军的独立旅和皮埃蒙特军一个掷弹兵营的阻拦,当时,他们正据守着西博尔米达河谷。当奥热罗逼近时,普罗韦拉便率其大部分兵力逃到一个陡峭山顶的科西里亚古堡中凭险据守。奥热罗企图对该堡实施强攻,但被击退,而且损失惨重。不过,普罗韦拉终因弹尽粮绝滴水无存而于次日投降。在此期间,奥热罗还把柯里的部队从米勒斯摩往西赶到了切瓦。
拿破仑在成功地扩大奥军与皮埃蒙特军之间的间隙之后,现在回师与马塞纳重新会合。据马塞纳报告,他为阿根陶在代戈的一个后卫部队的坚固阵地所阻。4月14日下午,拿破仑再次组织围攻,马塞纳从正面进攻,而拉阿尔普则涉水渡过代戈下方的博尔米达河攻击奥军后方,结果俘获奥军二千六百人,阿根陶残部往斯比格罗峡谷向北逃往阿奎。不过,代戈战役并未结束。博利厄原先曾命令武卡塞维驱逐在沃尔特里的法军。这个任务其实已由其左侧的皮托利完成,于是武卡塞维便率领他的七个营沿阿尔卑斯山脊西进以与在萨塞罗的阿根陶会合。14日上午,他奉命火速驰援在代戈的阿根陶。经过彻夜行军,他于25日上午突然出现在代戈法军的翼侧,迫使法军仓皇撤出该镇。马塞纳很快就扭转了局势,接着发动反击将武卡塞维往北逐往阿奎。
博利厄从开战起,就根本控制不了部队,现在他试图收拢其在亚历山大里亚和托尔托纳两个要塞之间的残部,以求守住波河上的那个渡口。4月16日,他上呈奥皇的一份悲观的急报:
本部处境艰险,……我正尽力收集在阿奎的残部。……然后我将尽量选择于我军安全最为有利的阵地,确保伦巴第的防御。我恳请陛下斟酌一支仅剩一万六千人的军队还能有何作为。
六天前他是以二万八千之众参战的,可见奥军的损失的确是相当大的。
在暂时击败其主要对手之后,拿破仑现在可以转而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地对付撒丁人了。他自设在卡凯尔的司令部下令围攻柯里在切瓦的设防营地。奥热罗奉命正面攻击,塞律里埃和马塞纳则分别从左右两侧进行迂回。随即,拿破仑将司令部移至米勒斯摩。法军各路纵队于18日开始行动,但等他们赶到时却惊异地发现敌营早己撤空。原来,柯里已乘黑夜率部退守圣麦科和利西哥洛之间科沙格里亚河畔的坚固阵地。他手下仍有一万三千人,约为其原有兵力的一半。法军于19日发动正面进攻失利,损失惨重。21日,拿破仑调集其全部兵力组织了最后一次围攻,结果塞律里埃向敌军右翼的迂回包抄起了决定性作用。
柯里被迫经芒多维朝北面都灵方向溃退。现在法军抵达皮埃蒙特平原,其骑兵师在斯但格的指挥下正乘胜追击溃败的撒丁军队,不幸斯但格本人却翻身落马受了致命伤。撒丁国王的特使在都灵以南三十三英里的凯拉斯科会见拿破仑。4月28日,双方在此签订了一项停战协定。4月26日,拿破仑曾发布过如下战报:
将士们,在十五天之内,你们已经赢得了六次胜利,夺得了二十一面军旗,五十五门大炮和若干要塞,并征服了皮埃蒙特最富庶的地区,你们已经俘获了一万五千人,打死打伤一万多人。
对于一位青年将领而言,这不是一个小成就。在26岁时,他已经接连击败了两支敌军,从而树立了作为一位杰出的部队领导人的声望。
征服皮埃蒙特是拿破仑作为司令官所指挥的第一个战役。而且也可能是他毕生最光辉的一仗。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他走运,因为其主要对手是年迈的博利厄,后者显得愚不可及因而可以轻取。撇开那点不谈,且看拿破仑在一开始所面临的困难的确是令人望而却步的。首先,战场的地理环境于他不利。诚然,他有一座山脉作为屏障可以掩护其最初的兵力集结,但是,这座屏障仅有一条狭窄的隘道供其大部分兵力通过,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冒相当大的风险。其次,其交通线从萨沃纳回到尼斯长达百英里,而且由于濒临大海,在其任何一点都极易为纳尔逊的舰队所切断。至于纳尔逊为何不曾作这种努力倒是颇令人费解的。第三,他的补给系统非常不得力。这一方面是由于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它,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次战役比他预定的时间提前了四天。拿破仑原来打算先对付离他的交通线较近的撒丁军,然后再回师对付其兵力远为分散的奥军。阿根陶沿亚平宁山脉出其不意地推进也许可以使一位次等司令官丧失平衡,然而拿破仑却可以非常迅速地改变计划来适应这种突然变化。由此可见,他的头脑反应是何等灵活!
皮埃蒙特战役表明尽管拿破仑对战争艺术并无创见,但是他在应用公认的基本原则时却显得身手不凡,这不仅表现在战略机动方面,而且也表现在战术行动方面。每当他单纯发动正面攻击时,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一旦他把正面进攻和迂回包抄结合起来,他就旗开得胜,不过,那也不是什么新的作战原则。
我们还应当注意他最初兵力集中得以实现的保密能力。4月初,意大利军团所据守的阵地正是头一年舍雷尔在洛阿诺攻势中所夺得的阵地。由于马塞纳和拉阿尔普在冬季一直沿着前线积极巡逻,因此对敌人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这多亏了马塞纳的情报人员。法军在表面上虽没有什么动静,可是暗地里却调兵遣将,从海防区增援到达加瑞索的塞律里埃师。此外,由于前线附近饲料缺乏以致炮兵连的骡马不敷使用,为此拿破仑于四月初由海路给瓦多送去一批骡马,并指示马塞纳只准在战斗打响前起岸。为了欺骗敌人,转移敌人对卡蒂波纳山隘的注意力,塞尔沃尼旅奉命沿海岸向沃尔特里进军。结果博利厄急不可待地吞下了这个诱饵,他错误地断定法军的主要目标是热那亚。
博利厄首着失误,拿破仑立即加以利用。他改变原定计划,不等奥军集中就对分散的奥军发动第一次打击,首战于芒泰诺泰,再战于代戈。这是一个灵活机动的出色战例。在这些闪电式打击中,拿破仑应用了他研究前人的战役所吸取的经验教训:集中兵力以对付最接近的重要目标,同时节约用兵,保留预备队以防不测。一开始,他用马塞纳师对付位于芒泰诺泰和代戈的奥军,而用奥热罗的生力军监视位于米勒斯摩的撒丁军。击败奥军后,他立即调集各师兵力打击位于芒多维由柯里指挥的撒军,而将塞律里埃师的生力军投入决定性的侧翼包围。这一系列作战行动都是以保持目标原则为指导的。事实证明,对极为脆弱的侧翼实行战术包围往往取胜。最后,到达平原时,他用骑兵来扩大战果,追歼溃敌。在此之前,即使从事侦察活动他也未能使用骑兵,这是受地形限制的缘故,因为骑兵在山区行动不便。
皮埃蒙特战役是步兵之战,炮兵只扮演了次要角色,这也主要是由于该国的地形所限。胜利主要是靠士兵们的两条腿赢来的。尽管由于作战比拿破仑预定计划提早四天进行,以致后勤补给事实上时常中断,但士兵们的行军速度之快仍然十分惊人。有一次,奥热罗的一个营不得不完全靠缴获奥军的滑膛枪来装备自己。部队出色的行军和战斗力大部分应归功于他们的师长。五个师长中有四个是具有长期山地作战经验的沙场老将。在芒泰诺泰战斗中,拿破仑免除了身患风湿病的梅尼尔的师长职务,但其他四位师长都战功卓著。虽然拿破仑比较年轻,但是,对那些作战经验较他远为丰富的下属行使权威时,他似乎毫无困难。
这位年轻的总司令其人及个性是颇值得注意的。他身材矮小,象马塞纳,而且不修边幅,讲起话来带有刺耳的科西嘉口音。在任意大利军团的炮兵司令期间,他的人缘也不好,整天郁郁寡欢,人们只知道他是一个主要关心个人升迁的青年军官。在宣布由他出任意大利军团司令后,诸如马塞纳和奥热罗这样的资深将领,一想起在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司令下供职就不寒而栗。不过,一旦他开始发号施令,谁也不敢怀疑他的个人权威和指挥能力。象马塞纳和奥热罗这样一些有经验,有主见的将领,起初在内心里对他存有妒忌而且也许执行其命令不痛快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在拿破仑的参谋部任职的马尔蒙曾作过这样的记载:
当时不仅他的命令得不到信任(这种对其长官的信任可以把一支军队的能量扩大十倍),而且连须遵照执行的战斗部署也常为那些久踞指挥要职、年岁比他大得多的将军们的抗衡和托词所动摇。
首战旗开得胜使人们对拿破仑的疑虑和妒忌也一扫而光。九天之内连打了四次大胜仗,这个纪录足以令最顽固的人折服。这位年轻的领袖从此获得了下属指挥官们的真诚信赖,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下,他攻必克,战必胜,一往无前。
在部队中必须保持严格的纪律也许是拿破仑从皮埃蒙特战役获得的最重要的一个经验。以前,他带领科西嘉义勇军,曾因部队纪律涣散而有过痛苦的教训。法国部队一向不注重军纪。当意大利军团在冰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度过寒冬来到富饶的皮埃蒙特平原及其殷实的村庄后,部队疯狂地四散抢劫。其中有两件事特别突出:一是4月14日在代戈,奥军仓皇撤出该镇时,撇下拖炮的骡马,法军官兵将这些东西统统据为已有,结果拿破仑不得不每头用一个金币将它们收购过来。另一件是4月20日发生在科沙格里亚河上的圣麦克尔激战中,这次更为恶劣。塞律里埃师的一个轻步兵团在攻占该村之后便立即四处抢劫,结果皮埃蒙特军一个反击就夺回了该村,致使拿破仑不得不将进攻行动推迟到第二天。
拿破仑意识到他所接管的这支军队,由于长期以来无人关心其疾苦,所以吃不饱,穿不暖,衣衫褴褛,装备低劣,而且常常欠亡饷达数月之久。从现在起,他要确保他们丰衣足食,但决不能因此而变成所占地区的一个祸害。尽管免不了要进行大规模的抢劫,但这种抢劫应是有组织的,军人必须保持自尊。就这样,他很快就赢得了部队的信任和爱戴。
更新于:3个月前地图
地图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附录:拿破仑所封元帅一览表
附录:拿破仑所封元帅一览表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1804年5月19日晋封的元帅贝尔蒂埃(1753-1815)纳夏泰尔和瓦格拉姆亲王蒙塞(1754-1842)孔内利阿诺公爵奥热罗(1757-1816)斯蒂维耶雷公爵马塞纳(1758-1817)利沃里公爵,埃斯林亲王儒尔当(1762-1833)..
从厄尔巴岛到滑铁卢·第十八
从厄尔巴岛到滑铁卢(1814-1815)·第十八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拿破仑退位给欧洲带来不到一年的和平。退位的第二天他曾试图服毒自杀,但毒药未能生效。根据枫丹白露条约,拿破仑仍然被允许保留其皇帝头衔,但其住地和主权却只限于厄尔巴岛。该岛..
穷途末路·第十七
穷途末路(1814)·第十七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莱比锡战败后拿破仑回到巴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他决心先夺取一次重大胜利再来谈媾和问题,但这意味着要从头组建和装备一支新军迎击迫在眉睫的联军对法国的入侵。他从德国仅勉强带..
覆亡的开端·第十六
覆亡的开端(1813)·第十六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尽管拿破仑的征俄之战遭到了惨败,但他却无意善罢甘休,一回到巴黎,便立即着手组建一支“新大军团”,以迎击敌人的反攻。他预料这一反攻很快就会到来。现在关键在于抢在数量上占压倒优势的俄军得..
两线作战·第十五
两线作战(1810-1812)·第十五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德意志军团在拿破仑的亲自领导下在对奥战争中节节胜利,而西班牙军团在其无能的兄长约瑟夫有名无实的指挥下在半岛战争中却少有进展。由于集所有的权威于一人之手,一旦拿破仑本人不亲自出马,..
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第十四
第二次多瑙河谷战役(1809年)·第十四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穆尔所率英军自科鲁尼亚撤走之后,拿破仑便以为他已排除了英军再次干涉西班牙的一切可能性。诚然,葡萄牙仍有待征服,但此事可以放在彻底打败奥地利以后再说。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竭尽全..
帝国的鼎盛时期·第十三
帝国的鼎盛时期(1807-1808)·第十三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提尔西特条约的缔结使拿破仑一跃而成为欧洲大陆的独裁者,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欧洲自查理曼 [ 译者注:查理大帝(公元768-814年)。 ] 以来,还从未出现过这样的霸权。法兰西帝国现..
波兰和东普鲁士·第十二
波兰和东普鲁士(1806-1807)·第十二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拿破仑不失时机地追击战败溃逃之敌。普军残部向其本土的东北角逃去,以便与正向其边境靠近的俄国盟友取得联系。普鲁士政府在10月初向拿破仑挑战实在是愚不可及,当时俄国人根本来不及援..
耶拿战役·第十一
耶拿战役(1806)·第十一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奥俄联军在奥斯特里茨战败之后,欧洲大陆暂时沉寂下来,进入一个不稳定的和平期。在上次战役中,拿破仑之所以急于使普鲁士保持中立,是因为十五万普鲁士大军一旦加入奥俄联军的行列,势必使他面临一..
乌尔姆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第十
乌尔姆战役和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第十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在1805年夏季达到了顶峰,但十年之后他却在这个顶峰上跌落下来以惨败而告终。所以,在此对他以前所取得的军事成就作一简要分析是适宜的。 1796年的第一次意大利战..
从执政到称帝·第九
从执政到称帝(1800-1805)·第九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马伦哥会战转败为胜虽在瞬息之间,但对意大利战场,它却是决定性的。奥军根据亚历山大里亚停战协定已撤至阿迪杰河以东。不过,该协定对德意志战场没有约束力。在德意志战场莫罗的莱茵军团与..
第一执政与马伦哥战役·第八
第一执政与马伦哥战役(1800)·第八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当拿破仑于1799年10月从埃及返回法国时,他发现国内政治局势和行政管理一片混乱。五名督政官的统治业已证明是腐败无能的。他们当中最能干的勒贝尔已于5月被诡计多端反复无常的政治阴谋家..
远征埃及·第七
远征埃及(1798-1799)·第七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坎波-福米奥和约的签订使意大利军团的活动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沿阿迪杰河在与奥地利划定的新疆界上设置了警戒线,变成了一支占领军。撒丁国王已经流亡国外,皮埃蒙特成了法国的一个行政区,伦巴第..
利沃里战役和征服威尼西亚·第六
利沃里战役和征服威尼西亚(1797)·第六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1797年初,奥地利人仍决心把这位在一年之内相继击败过柯里、博利厄、维尔姆泽和阿尔文齐的非凡的青年司令官从意大利北部赶出去。阿尔文齐奉命重整旗鼓,再解曼图亚之围。这是因为此时..
征服伦巴第·第五
征服伦巴第(1796)·第五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凯拉斯科停战协议意味着拿破仑已经成功地达到了督政官们在3月6日指示中所规定的第一个目标,即征服皮埃蒙特。在法国督政府与撒丁国王缔结正式和约之前,拿破仑已经为自己下一步进攻奥军牢靠地取得了..
战火的洗礼·第三
战火的洗礼(1793-1795)·第三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1792年秋,法国革命正处于高潮。拿破仑满怀着以共和方针恢复科西嘉独立的雄心壮志回到了故乡。但是业已导致法国分裂的这场革命,在科西嘉的政治中也引起了分裂。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处死。保..
拿破仑所继承的军事遗产·第二
拿破仑所继承的军事遗产·第二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所谓拿破仑发明了一套新的战法,那是拿破仑传奇中所固有的一派荒诞之说,事实并非如此。科林六十五年前就在其《拿破仑所受过的军事教育》一书中澄清过这个问题。更近一点对于英国读者来说,斯..
早年所受的教养和训练·第一
早年所受的教养和训练(1769-1792)·第一作者:詹姆斯·马歇尔-康沃尔·英国出自————《作为军事统帅的拿破仑》出自————《战争通史》 有人说伟大的军事指挥官的造就取决于早年所受的教养和生活环境,其实这并不是一条不变的定理。例如威灵顿公爵的少年时代就几乎没有预示他日后会取得成就。尽管威灵顿和拿破仑生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