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虚实篇·第六
作者:华彬
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作战指挥》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六章·虚实第六
敌人有虚实,我也有虚实
不要试图去“解决”自己所有的虚,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学会不是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永远在问题中前进,这就掌握了虚实的精髓。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华杉详解
先讲什么是虚实,杜牧注解说:“夫兵者,避实击虚,先需识破彼我之虚实也。”
无论怎样防备,都有弱点暴露,而且我也能设法让敌人的弱点暴露出来,甚至设法造成敌人的弱点,然后避实击虚。
《形篇》《势篇》和《虚实篇》,是讲作战的三篇。先是《形篇》讲先胜后战,然后《势篇》讲以正合、以奇胜,讲排兵布阵,再之后《虚实篇》讲避实击虚,这是逻辑顺序。
“虚实”,需要注意的是敌人有虚实,我也有虚实。敌人有弱点,我也有弱点。能不能把我全都做实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一点都不虚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就必然所有的地方都防备不好,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关注点、精力,也是有限的。
《虚实篇》后面有句话,叫“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有的好事都落在咱家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就愿意相信所有的好事都会落在咱家,因为人们喜欢这个假设。
所以我们时常有些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比如所谓“木桶理论”,说木桶能装的水,是由最短的那根木块决定的,要想木桶装水多,我们就要把自己的最短木块补长,否则加长最长木块是没有用的,无论最长木块有多长,水都会从最短木块的那个缺口漏掉。
这里的最长木块,我的强项,就是我的实;最短木块,我的弱项,就是我的虚。成功靠加长最短木块吗?非也,靠把最长木块做得更长。弱项就是弱项,要承认自己有弱项,因为要承认自己不是神,我也是人,也有人类的特点。
还有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这也是不承认自己是人类的狂妄之言。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优,别人优的我比他快,他快了我还能变。这怎么可能呢?这样的前提就是对方是人,我不是人,我是神。而且如果能做到这样,兵法也没有用了,不需要学什么避实击虚,我用我的任意部位,去攻击他的任意部位,都是以石击卵,他都不堪一击。
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是一句疯话。正常的战略是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无”,这才是真实世界。
在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时候,我们说,主要问题是不知己,而不是不知彼。但我们很容易去关注别人,却不注意关注自己,以为自己当然知道自己,其实最不知道的就是自己。同样,学习虚实,我们也不能只关注别人的虚实,而以为自己都做实了。非也,做不实,无论怎样做都有虚有实,也不可能把虚都补上,都补上,就都虚了。
不要试图去“解决”自己所有的虚,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学会不是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永远在问题中前进,这就掌握了虚实的精髓。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先抵达战场,等敌人来的,就比较“佚”。“佚”同“逸”,士马闲逸,士兵和战马都比较安逸,都休息得比较好,精力充沛,有利地形也占了,得了地势,等敌人来。
后来的呢,好地方被对方占了,长途奔波而来,可能马上就要接战,这就比较劳累。
这句话比较好理解,就像咱们出差见客户,开两小时会。在自己办公室等的,安排两小时时间就行了,去见对方的,坐飞机住酒店,要花两天时间。
战例是后周和北齐交战,后周军队来攻,北齐大将段韶守城。当天正是大雪之后,积雪很深。后周以步卒为先锋,从西而下,斥候来报,敌军离城还有二里。诸将都想出击。段韶说:“步兵气力有限,今天积雪这么深,他们走起来更费劲,我们冲出去,也不方便。不如列阵等待,彼劳我佚,破之必矣。”果然大破周军,前锋尽没,后面的部队也撤退了。
为自己创造主场
原文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华杉详解
“致人”,让敌人来;“致于人”,到敌人那儿去。“善战者”,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后汉时,张步手下大将费邑派他弟弟费敢守巨里。耿弇(yǎn)进兵,先进逼巨里,多伐树木,扬言填壕攻城。过了几天,有降兵说,费邑听说耿弇攻打巨里,准备来救。耿弇便严令军中加紧修备战具,三日后攻城,再假装放松看押让俘虏跑掉。俘虏回去告诉费邑,费邑果然按期来救。耿弇分兵三千人守巨里,自率主力设伏,大获全胜,斩了费邑。
这是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调动敌人援军来,然后半途设伏击他。
张预注解说:“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往赴战,则我势常实。此虚实彼我之术也。”虚实彼我,通过调动敌人,形成彼虚我实之势。
杜佑注解说:两军相远,强弱相当,彼可历险而来,我不可历险而往,一定想办法让他来,而不是我去。
关于“致人而不致于人”,曾国藩也有一句解,叫“喜主不喜客”。跟足球赛一样,主场有优势,客场则先弱了三分。要想办法让自己打主场,对方打客场。
不要激动。兵法都会,但是一激动就忘了
不要贪,贪就容易上当。不要认为什么是一定不能放弃的,那样就会咬别人给你下的钩,除了自己的性命,其他都可放弃。
原文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能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华杉详解
《虚实篇》讲什么?曹操说,讲“能虚实彼己也”,敌人有虚有实,我也有虚有实,作战必须以我之实,击敌之虚,那就需要调动敌人,让他化实为虚。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让敌人来,我打主场,他打客场,怎么能让他自己来呢,就是“利之也”,以利诱之。
李牧戍边,先坚壁清野,关闭城门,十年不出战,憋了单于整整十年!然后挑日子出城诱匈奴,送几千人给他,佯败退走,牛羊丢得满山遍野都是,单于已经饿了十年没抢到东西,激动得忘了兵法,倾巢来抢。李牧设伏兵,大破单于十万骑,痛得他几年都不敢再来。
以利诱之,这么简单的当,单于也上钩,为啥?可能是太激动了,十年啊!十年没抢到一只羊,没打上一场仗,单于已经快疯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见小利而亡命,控制不了自己,没办法呀!
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不想让他来,或要把他调离战场,那就攻其所必救,害其所急,他必然顾不得我,要去救自己的急了。
典型战例就是围魏救赵。庞涓率魏军攻赵,孙膑率齐军去救。不过他并不奔赵国去加入战场,而是直接发兵攻打魏国首都大梁。国都被攻,魏军就没法在邯郸呆着,必然回师来救,邯郸之围就解了。再来一个围点打援,半道在马陵设伏,又是我主彼客,我实彼虚,我佚彼劳,就破了魏师,庞涓阵亡。
佚能劳之。
要我佚彼劳,如果他也佚,就要想办法让他劳,让他疲于奔命。春秋时吴楚相攻。伍员设了三支骚扰部队,大张旗鼓去攻楚,等楚全国动员来接战,吴军又撤了。等楚军解散回家,吴军第二支部队又来了,如此这般,折腾得楚国人疲于奔命,也没打上一仗。突然一真打,三军尽出,就攻破了楚国都城,成为春秋时期第一次一国都城被攻破的战争。
隋朝灭陈,也用这办法。每当陈国农熟,快收庄稼的时候,隋就厉兵秣马作势要开战,等陈国紧急动员完毕,他又不打了,反复折腾,陈国人心力交瘁。
饱则能饥之。
想办法让他饿。前面说到隋对陈的骚扰,也有这招。江南气候温暖潮湿,房子都是茅草房多,蓄积也不是地窖,都是茅草房架起来。隋就派出若干小分队搞破坏,到处因风纵火,你盖起来他再烧,搞得陈国民穷财尽。
隋末,宇文化及率兵攻打李密。李密知道化及粮少,假装不敌,请和,化及大喜,等着签和约。其实李密就是拖时间,等化及粮食吃完。宇文化及也不注意省着点吃,因为他认为马上可以吃李密的。其后粮食吃完了,李密也不和了。当兵吃粮,宇文化及手下兵士相继都投了李密,化及就败了。
安则能动之。
曹操说:“攻其所必爱,出其所必趋,则使敌不得不相救也。”
司马懿征辽东,公孙渊阻辽水以拒之。司马懿并不同他在辽水作战,对诸将说:“敌人坚营高垒以老我师,攻之正中其计。我们要攻其所必救,把他们调出营来。”
于是虚张声势于阵前,悄悄分兵绕过敌阵,直捣公孙渊老巢,围了襄平城。公孙渊只能出营作战,司马懿大破之,斩了公孙渊,平定了辽东。
攻其所“必救”,从公孙渊被斩的结局来看,襄平老巢,也并非“必救”。辽东苦寒之地,坚壁清野,把粮食都藏了,甚至把城池都可以烧了,跑远远地躲起来,等冬天来了,司马懿粮食吃完了,撤退了,再邀击他,辽东不是不可存。朝鲜人在中国边上生存了几千年,还能保持是独立国家,没被吞并,就这个办法。
所以总结:不要激动。兵法都会,但是一激动就忘了。不要贪,贪就容易上当。不要认为什么是一定不能放弃的,那样就会咬别人给你下的钩,除了自己的性命,其他都可放弃。
不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要“走自己的路,别人想不到,也不让别人知道”
原文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之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华杉详解
“出其所不趋”,“不趋”,来不及救,从敌人来不及救的地方出击。“趋其所不意”,急进到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曹操注解说:“使敌不得相往而救之也。”
我们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在《孙子兵法》看来,这不是善之善者也,善之善者,是“走自己的路,别人想不到,也不让别人知道”。
行千里而不劳之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行军千里也不劳顿的,是因为走的是没有敌人守备的地区。
这里历史上有两个典型战例,都是灭蜀之战。
一是大家都熟悉的,《三国演义》中钟会、邓艾灭蜀之战。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山高谷深,至为艰险。途中,粮运不继,曾多次陷入困境。部队走到马阁山,道路断绝,一时进退不得,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最后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一路杀到成都,刘禅就降了。
第二次是南北朝时期,坐拥四川的梁武陵王萧纪在成都称帝,率兵东下,准备攻打梁元帝,夺取梁朝政权。北魏看到机会,宇文泰认为“平蜀制梁,在此一举。”诸将意见并不统一。宇文泰把重任交给尉迟迥,问他计将安出。尉迟迥说:“蜀与中国隔绝百余年矣,恃其山川险阻,不虞我师之至。宜以精甲铁骑星夜奔袭之。平路则倍道兼行,险途则缓兵渐进。出其不意,冲其腹心,必向风不守。”
其后果如尉迟迥所言,尉迟迥从散关进军,围成都五旬,平定巴蜀。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人们常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不可能,因为这标语敌人的墙上也刷着。怎么才能攻无不克、攻而必取呢,只有一个前提,就是对方没防备,没防守。还是拿足球赛来说,如果前面有后卫堵着,马拉多纳也不容易射门命中,一定是来回倒腾,对方出现空档了,然后一击命中。
战例还是后汉时期,耿弇讨伐张步。张步令他弟弟张蓝守西安,又另遣别将守临淄。耿弇率军来,距西安四十里扎营。耿弇看西安城小而坚,张蓝手下又都是精兵,而临淄虽是大城,其实易攻,于是就打定主意攻打临淄。要打临淄,就必须让敌人以为自己要打西安。他使出一贯伎俩,命令军队修治工程战具,扬言攻打西安,然后又假装放跑俘虏,让他们把消息带回去。张蓝听说了,昼夜防备。
到了攻城日子,他半夜把将士们叫起来吃饭,宣布直奔临淄,诸将争执,都认为应该攻西安。耿弇说,西安城坚兵精,严防死守。临淄则没有防备,我们突然兵临城下,敌人必然惊扰,一天就能攻下来。临淄一陷落,西安势孤,这叫击一得两。
其后果如耿弇所言。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要保证守得住,就是他不进攻的地方,我也要严密防守。他攻东,我若不守西,万一他是声东击西呢?就像上面的战例,耿弇要攻西安,张步就没有严守临淄,结果临淄陷落了。
西汉周亚夫平七国之乱。周亚夫守昌邑,叛军奔城东南角来,周亚夫下令重兵严防西北。过了没多久叛军精锐果然是主打西北。周亚夫有了防备,攻不进去,只得遁走,周亚夫出城追击,大破之。
虚实的极致,神出鬼没,不仅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掌握敌人的命运
原文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华杉详解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善于进攻的人,敌人不知道该守哪儿;善于防守的人,敌人不知道该从哪儿攻。
曹操注得简单:“情不泄也。”军形不泄,敌人不知道。
当你进攻的时候,敌人看不懂你要攻哪儿,所以不知道怎么安排防守。好不容易看懂了,安排下去了,又中了你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
当你防守的时候,敌人看不懂你哪儿实哪儿虚,无法定计攻打,好不容易看到你的破绽了,攻将上来,又中了你的埋伏。
这就是虚实之道,要获胜,就得避实击虚,对方找不到的你的虚,每当他确信找到了,撞上来,正碰上你最实的地方。而当你进攻的时候,总能调动得他露出空档来,一下子冲散他。
这你就神了。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虚实之道,太微妙了,至于无形;神乎其神,至于无声。敌人看不见你,也听不见你,任由你“攻则动于九天之上,守则藏于九地之下”,神出鬼没,执他于股掌之间,只能束手就擒。这你就掌握了敌人的命运。
司命,就是司掌命运之神。《孙子兵法》第二篇《作战篇》也提到司命:“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知兵之将是人民的司命,掌握着国家人民的生死存亡。这里,为敌之司命,更进一步,敌人的死活也在他手心里了。
何氏注解说:“孙子论虚实之法,至于神微,达到了成功的极致。我之实,能让敌人看起来以为是虚;我之虚,能让敌人看起来以为是实。敌之实,我能调动他,让他变虚;敌之虚,我能看出他不实。总之敌人看不出我虚实,我却能对他的虚实一目了然。
“我将攻打他的时候,我知道他守得哪儿实,哪儿防守不足、虚,所以我能避其坚而攻其脆。敌人要攻我的时候,我知道他大张旗鼓来攻的地方并不是紧要处,他没有攻打的地方才是真正他重兵要来的。
“我示敌以虚,而斗敌以实。他声势在东,我防他在西。所以,我要攻他的时候,他不知道该守哪儿;我要防他的时候,他找不到地方下手。
“攻守之变,出于虚实之法。或藏于九地之下,那是我之守;或动于九天之上,那是我在攻。灭迹而不可见,韬声而不可闻。如地出天下,倏出间入,星耀鬼行,入乎无间之域,旋乎九泉之渊。微之微者,神之神者,至于天下之明目不能窥其形之微,天下之聪耳不能听其聪之神。有形者至于无形,有声者至于无声。不是无形,是敌人不能窥视;不是无声,是敌人不能听见,这就是虚实之变的极致。”
何氏这一大段注,算是把虚实的极致讲透了。真有那么神吗?真就那么神!那么,为何别人声东击西的时候,你能不上当,你声东击西的时候,敌人就听你调度呢?这就是经验问题、感觉问题。哲学上是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问题。
都读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声东击西,六岁小儿都知道。上了战场,东边冲啊杀啊铺天盖地来了,你怎么知道他要击西?万一他知道你知道他声东击西,他就给你来个声东击东,或者击北击南呢?
比如糖是甜的,知道吗?都知道。但是,如果你没吃过糖,怎么跟你描绘这个甜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兵法都读过,甚至都会背,但知道多少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读书,都是读到自己而已,读到自己能对应上的。对不上的,你根本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全知道。比如赵括,纸上谈兵,他就不仅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仅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且以为自己全知道,这就给国家带来巨大灾难。
所以我们知道声东击西吗?
我们不知道!
因为知道声东击西这回事,不算知道。要上了战场,不管他声东声西,你一眼就能看出他哪儿虚哪儿实,要奔哪儿去,那你才叫知道声东击西。
这就是知行合一。
学习知行合一,首先就要知道自己不知道。
儒家说,圣人因为不知,所以知之;小人因为知之,所以不知。
圣人因为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戒慎恐惧,注意警醒,观察学习提问,所以能知道。小人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认为自己知道,所以不观察不学习不提问,所以不知道。
学习兵法,也不能让我们上战场打胜仗,读书是观照自己,我们对应自己的工作学习,放事上琢磨,自己提高。
最后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曾经介绍一个合作伙伴给我的一位好朋友。饭局谈完,他跟我直接说,这家实力不行,我可以告诉你他有多大实力,具体数量级。我很惊讶,问:“您怎么看出来的。”他说了一句话:“凡是比我钱少的,我一接触就知道他有多少钱。因为我知道人在哪个阶段是什么状态,比我钱多的我不知道,比我少的我没有不知道的。”
这事过去好几年了,我一直记得。因为当时对我冲击很大。我对照了一下自己,发现我和他有同样体会。钱比我少的,我谈生意一接触就知道他有多少钱,他哪句话真,哪句话假,我真的很清楚。因为他每说一件事,我都能对应上很多同样的事,知道是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他经历比我多,境界比我高,那我就不知道了。
这就是知行合一,太微妙了。所以孙子说“微乎微乎,神乎神乎”,他也没法跟你说。
撤退和追击都是大战术
原文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华杉详解
发动进攻又要让对方无法抵挡,是对阵相持之际,看到他的虚隙,急进而冲之;得手获利之后,迅速撤退,环壁自守,让对方无法追击。
曹操注解说:“卒往而冲其虚懈,退又疾也。”
曹操在战斗生涯中,他本人就演绎过这一句兵法,一仗就为我们把正反案例都示范了,就是征张绣之战。
曹操征张绣,包围了张绣的城池穰城。后方传来报告,袁绍要乘虚攻许都,曹操不得不撤军。
撤军,就要先把敌人打个晕头转向,然后迅速撤退。曹操正兵、奇兵布好,等张绣来追。张绣见曹操后撤,联合刘表,两军夹击而来。结果曹操指挥若定,大破刘张联军,之后迅速撤退。
一切如曹操所算,就是没算到张绣帐下有一个超级谋士,叫贾诩。
曹操得胜撤退,张绣带兵就追。贾诩说:“不能追!追之必败。”张绣急着报仇,哪里肯听,一路追去,结果被曹操亲自断后,又杀得大败。
张绣败兵回来,对贾诩说:“您能知道我必败,那您能知道我什么时候必胜不?光知道我必败,我也打不了胜仗。知道必胜,告诉我,我才能打胜仗撒!”
贾诩说:“赶紧就带这支败军再追,这回必胜!”
张绣这回听了,也来不及问为什么,转身就追,果然击溃了曹操的后备部队。
张绣回来,说贾先生神了,怎么回事?
贾诩说:“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曹操来攻打咱们,没有打败,他自己就撤了,肯定是后方有事,他不得不撤。他要撤,一定做好准备,亲自带精兵猛将断后。将军您虽然会用兵,但是离曹操还是差一点,肯定打不过他,所以知道您必败。
“他大战胜了咱们,撤退又破了咱的追兵,他认为万事大吉,咱们不会再来了。这时候他就要全力撤退,自己带谋臣猛将先赶回去处理家里的事,留别的将领断后。这留下的将领兵马,就不如咱们了,所以第二次再追必胜。”
撤退是一个大战术,一定是辎重在先,精兵在后。不过宋朝有个将领毕再遇,和金军对垒,需要撤军,想出一个超级撤军创意,叫悬羊击鼓。在军营里把羊吊起来,两只前蹄放在战鼓鼓面上,那羊难受挣扎,前蹄一个劲刨,击出鼓声。金兵天天听见宋军营里鼓声响,但越来越弱,越来越弱,稀稀拉拉,奇怪怎么回事,摸过来侦察,才发现早已是一座空营,人撤了好几天了。
追击也是大战术,***打仗,核心就是追击,***的战术原则里,就有“一点两面”“三三制”“四快一慢”“三猛战术”等。
前面咱们学“分数”、学军队编制时介绍了“三三制”。
“一点两面”,一点,是集中兵力猛攻一点,打垮敌人;两面,是两面或多面包围,不让他跑掉,消灭他,或留一面给他跑,在路上消灭他。
“四快一慢”,先讲“一慢”,是总攻开始时间要慢,没准备好不动手,你若自己觉得没准备好,上级催也可以抗命。“四快”,一是向敌前进要快;二是咬住敌人后进行准备工作要快,如看地形、筑工事、捆炸药、布置火力等一定要快;三是突破后扩大战果要快;四是敌人溃退后追击要快。
“三猛”,是猛打,猛冲,猛追。集中一点,聚实击虚,猛打猛冲。敌人一溃退,就猛追。
***强调猛追,这个思想是贯彻到基层,只要看见敌人退,就猛追,这时候不要等命令,也不要再作什么准备。这时候不准备才符合战术原则,准备就不是战术原则。也不要怕己方人少,不要怕情况不清楚,不要怕对方有没有埋伏,追就是。甚至也不要先报告上级,先追,一边追,一边再派人回来报告。
***这个思想,是他战前准备充分,一动手就不给敌人一点点喘息调整时间,一直压下去,猛打猛冲猛追。他的部队,就这么一直从东三省追到海南岛。
单次成败都有偶然因素,而终身成就是用成功消化失败
原文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华杉详解
我想跟他战,他虽然高垒深沟,还是不得不出老营跟我野战的,那是因为我攻打他必须救援的地方。他知道我是调虎离山,围点打援,但他还是不得不来,因为我攻打的地方他不能不救。
这个攻其所必救,前面讲过很多战例了,围魏救赵、司马懿征辽东等都是。
这里再补讲一个明朝的战例,王阳明平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宁王造反,六万大军攻安庆,十分危急,一旦攻下安庆,南京就是宁王囊中之物,进了南京,宁王就有了称帝的资本。王阳明没有挥师去救安庆,而是直扑宁王老巢南昌。宁王此时的唯一机会,在于放弃南昌,拿下安庆,顺流而下,称帝南京。
机会还是有的。当时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个混世魔王,大臣百姓都不喜欢他。宁王只要能到南京称帝,不愁没有人支持。但是宁王放不下南昌的老巢,忘了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的古训,撤军回救南昌,结果在鄱阳湖与王阳明军队遭遇,兵败被擒。造反大业,只持续了三十五天。
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我不想跟他作战,就是在地上画条线,他也不敢过来,那是因为我能让他对要来的地方心存疑虑,不敢来。
“乖其所之”,“乖”这个字,古代的意思本来是不乖,后来变成了乖。现在还留下一些词,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行为乖张”,这个乖张的“乖”,就是乖的本意,意思是背离、违背、不和谐、不合情理等等。“乖其所之”,就是在他要来的地方装神弄鬼,让他疑神疑鬼,本来可以来的,不敢来了。曹操注解说:“乖者,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敌疑也。”“戾”,就是乖戾,也是别扭、不合情理的意思。
这样的战例,民间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了。传说是这样的,司马懿大军来了,诸葛亮守城的兵马却只有一万人,毫无抵抗能力,司马懿若攻城,定可一鼓而下。于是诸葛亮镇定自若,大开城门,还安排人在城门口扫地,安静祥和。司马懿一看,这不科学!他那时候肯定也想到了兵法上的“乖其所之”,但万一诸葛亮是将计就计呢?这永远没法猜对,再说诸葛亮一生为人谨慎,最不弄险的就是诸葛亮,所以还是有伏兵的可能性大,他就撤了。
曾国藩守城,他说过,守城最好莫过于“妙静”。怎么个妙静呢,就是当敌军来,在城下鼓噪,我方不作任何反应,静悄悄地没有任何回应。守城的人在后面躲着,也不在城垛上出现。敌人轻易是不敢架云梯往城墙上爬的,那流贼一时也没那么完备的攻城器械,他们是看我们的动作,再制定下一步动作。我们没有任何动作,甚至连个人影招呼都没有。他们就兴奋不起来了,再鼓噪几次,自己没意思了,就走了。
再说曹操。有史学家说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编的,正史没那回事。我们再讲讲曹操中赵云的空营计。曹操和刘备争汉中,赵云守别屯,带了几十骑出营查看地形,卒遇曹操大军,赵云且战且退,曹操大军一路追来。赵云退回营中,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一看,面临a、b两个选择的单选题:
赵云此举,是运用了兵法的哪一条?
a. 是“乖其所之,使敌不得与我战也”,是装神弄鬼想把我吓走;
b. 是“利而诱之,伏而击之”,派小股部队佯败诱我来,然后设埋伏消灭我。
曹操继续用《孙子兵法》思考,今天这一仗,不是我计划中的,是赵云安排的,如果不碰见他,我根本不会到这儿来。所以,他为主,我为客,他为实,我为虚。所以,应该选b。
曹操交了卷,就退兵了。
所以实际情况往往是偶然的。
但我们不能说曹操的分析是错误的,他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他的决策也是完全正确的。
明明是赵云得手,为什么说曹操正确呢?这就是不能以一次得失的结果来论决策。领导者一天要作出无数的决策,很多关系着生死存亡,很多关系着深远影响。要所有的决策都正确,是不可能的。现实是什么呢?是——用成功消化失败,用正确消化错误。
我们还是给曹操交出的答卷打满分。
以多击少,不是兵力问题,而是虚实问题
原文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华杉详解
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梅尧臣注解:“他人有形,我形不见,故敌分兵以备我。”“形人”,这里“形”是动词,意思是让他暴露出形,用各种侦察手段,或调动敌人,让他暴露出实情来,对他一目了然。比如我们熟悉的火力侦察,打他几枪,看他反击的火力点在哪儿。
侦察不是盲目的调查,而是有目的的验证。拿破仑打仗,战前他会反复思考,脑海里演习各种情况好几个月。我怎么样,敌人会怎么样。敌人会在哪儿设营,在哪儿设伏,在那条路线行军,几种可能性。到了战场,他不是派侦察兵说,你们去侦察一下敌情哈!而是明确地告诉每一支侦察兵,具体去哪里看有没有敌人。也就是说,拿破仑的侦察,不是漫天撒网的侦察,而是直接派人去具体地点和路线,验证或推翻他的判断。
我无形,是隐蔽自己的行动和意图,让他看不出我的军形,不知道我的虚实。这样他就要处处分兵来防备我,而我能集中兵力对他虚的地方,所以我专而敌分。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杜佑注解:“我专为一,所以人多,敌分为十,所以人少。”
张预注解:“我能见敌虚实,所以不劳多备,能集中兵力为一。敌则不然,看不见我的军形,所以分为十处防备。那我就是以十倍的兵力对付他了,所以我怎么打也是人多,他怎么打也是人少。”
这个在《谋攻篇》学过,“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总之,一定要兵力占绝对优势才能打。双方兵力相当怎么办呢?就是靠虚实,避实击虚,让敌人分兵备我,他分散,我集中,攻其一点,就以十击一了。***的“一点两面三猛”,挡住两面,集中一个点猛打猛冲猛追。两面或多面布阵,敌人都得多面防备,集中猛攻一个点,他就挡不住,猛打猛冲猛追,一点喘息调整的余地都不给他。
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约”,就是少,就是有限。我们对敌方虚实一目了然,能集中兵力,而敌人不知道我会从哪儿来,要到处分兵把守,能跟我们对阵作战的敌兵就少了,我们就能以众击寡。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敌人不知道我从哪儿来,不知道交战地点在哪儿,他需要分兵防备的地方就多,备得越多,能投入与我战斗的兵力就少。所以他加强前面的防备,后面的防备就弱了;加强后面的防备,前面的防备就弱了;加强左面的防备,右面的防备就弱了;加强右面的防备,左面的防备就弱了。前后左右到处都防备,则前后左右到处都弱了。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兵少力薄,是因为被动地戒备敌人;兵多力强,是因为能使敌人到处戒备我军。
杜牧注解说:“所战之地,不可令敌知之。我形不泄,则左右、前后、远近、险易,敌人不知,亦不知我从何处来攻,何地会战,故分兵辙卫,处处防备。形藏者众,分多者寡。故众者必胜也,寡者必败也。”
“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这是最本质的道理,我们做事也是一样,你只能选一头,不能哪头都想占。哪头都想占,最后就一头也守不住。但是人都贪心,占了一头,就想占下一头,最后就都丢掉了。
何时、何地开战,我来给敌人选
原文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华杉详解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能预期在哪儿打,预计什么时间在那儿打,就是跋涉千里,也可以和敌人交战。
曹操注解说:“以度量知空虚会战之日。”
孟氏注解说,以度量知空虚,先知战地地形,又知道什么时候在那儿和敌人遭遇,则可以千里期会,到那儿埋伏去等敌人。如果他先到,占了有利地形,那我又可以不去,让他空劳一场。
前面学到王阳明破宁王的战例。宁王大军围了安庆,安庆一破,顺流而下,南京就是宁王囊中之物,进了南京,宁王就有了政治号召力。
王阳明要平叛,就要“知战之地,知战之日”,手中就一点临时拼凑起来的兵马,在哪儿打?宁王在猛攻安庆,当然应该去救安庆。但是,去了,也未必救得下来。宁王防着他来救,给他来个围点打援,可能半路就吃了亏。
王阳明决定赌一场,赌什么呢?攻宁王老巢南昌,赌宁王会放弃安庆,回师来救。他若回师来救,则可千里而会战,在哪儿战?不在南昌战,在他来的半途,鄱阳湖设伏兵,和他决战。
这就是“知战之地,知战之日”。
王阳明神机妙算吗?他也是赌一把而已,这是他唯一的办法。这个计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宁王不回来救怎么办?他若放弃南昌,继续攻安庆,安庆一定失守。安庆失守,南京一定不保,进了南京,宁王一定称帝。
王阳明赌宁王没这个智慧和魄力,他赌赢了。他一进南昌,宁王马上放弃已经接近崩溃的安庆,回师南昌。战地也赌对了,就在鄱阳湖,恶战下来,宁王被擒。
第二个战例,汉朝周亚夫平吴王刘濞之乱。吴王西向攻取洛阳的道路中,景帝弟刘武的封国梁国横亘其间。吴楚军破梁军于梁国南面的棘壁。梁国告急,请求援助,周亚夫却深沟高垒扎营防御。梁王刘武每日都派使者求援,周亚夫就是见死不救。梁王向景帝上书,景帝派使臣命令太尉救援梁国。周亚夫还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周亚夫让梁王和吴军苦战,他则悄悄派轻骑断绝吴、楚后方的粮道。吴兵乏粮,饥饿难当。刘濞知道是周亚夫劫粮,便来打他。他还是高挂免战牌不出击。
吴兵受饥忍饿,战斗力极弱,便引军撤退。“知战之地,知战之日”,这时周亚夫的战日到了,战地也选好了,在淮北平地,因为吴军步兵多,利在险阻;汉军车骑多,平地打追击战最爽!他周亚夫挥师追击,大破吴军。
整个平定吴、楚之乱,只用了三个月,可谓神速。君臣上下,三军将士都佩服到周亚夫深谋远虑,算无遗策。只有一个人对他恨之入骨,就是梁王刘武,你拿我去喂敌人,仗全是我打的,差点身死国灭,你就是在他们饿死之前推了他们一把。最后敌人垮了,全成了你算无遗策!
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张预注解说,不知道敌人何地会兵,何时接战,则所备者不专,所守者不固,忽遇劲敌,则仓促应战,左右前后都不能相救,何况前军后军首尾相距数里数十里呢?
前面两个战例,对垒的另一方,一个明朝的宁王朱宸濠,一个汉朝的吴王刘濞,就是战地、战日都是别人给他挑的,如何能不败?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在我看来,越国兵虽多,又有何益于胜利的取得呢?
《孙子兵法》是孙子写给吴王阖闾的,吴越是仇国,所以针对越国来说。大家熟悉勾践和夫差的故事,夫差就是阖闾的儿子。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人为取得的,敌人虽多,但也可以让他无法战斗。
孙子在《形篇》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这里又讲“胜可为”。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因为孙子的语境不同,针对的情况不同。像王阳明面对宁王朱宸濠那种情况,我方资源足够,或者耗得起时间,这就是“胜可知,而不可为”,稳扎稳打地来。但是宁王起事,中央毫无准备,没有朝廷大军来,就自己手里这点资源,必须跟他干一场,不能让他进南京,遇上这种情况就只能是“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结果王阳明赌赢了,宁王虽强,但可以让他不打安庆,不进南京,乖乖地到鄱阳湖来送死。
知己知彼的战术要点
原文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华杉详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战前的“知”,是《计篇》讲的“五事七计”。“五事”即“道、天、地、将、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五事七计,是政治面,资源面,实力面,战略面。上了战场,如何在战术层面知彼呢?下面的内容就讲这个。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孟氏注解:“策度敌情,观其施为,计数可知。”
梅尧臣注解:“彼得失之计,我已算策而知。”
总之,就是分析敌我双方计谋,推算谁得谁失。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作”,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作”,作他一下,激他一下,看他哪动哪静,便知他虚实。这就像我们说的火力侦察。
魏武侯问吴起:“两军相遇,我不知道对方将领能力大小,怎么办?”
吴起说:“派小股勇士锐卒攻击他,一交手就佯败而退,观察敌人的一举一动,如果他们追击我军,假装追不上,见到我们丢弃的兵器旗帜财物,假装没看见,那就是智将。如果他们倾巢来追,旗帜杂乱,行止纵横,又贪利抢东西,那就是将令不行,可以马上对他发起攻击。”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形之”,就是让他现原形,让他暴露出军形来,上一句说的“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就是形之的方法之一。
杜牧注解说:死生之地,就是战地虚实。我“多方以误”敌人,观察他的回应,随而制之,就知道死生之地。
张预注解说,我形之以弱,诱他进;形之以强,逼他退。在他进退之际,我就知道他所据之地的死与生了。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曹操注解说:“角,量也。”
杜牧注解:“角,量也。以我之有余,角量敌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敌人之不足。”
管子说:“故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料备以攻备。以众攻众,众存不攻;以食攻食,食存不攻;以备攻备,备存不攻。释实而攻虚,释坚而攻膬(cuì,同“脆”),释难而攻易。”要角量双方的人数、粮草、装备。他人比我多,粮草比我充足,装备比我强大,我就不要轻易攻击。一定要避实击虚,避坚攻脆,避难攻易。
战例是司马懿平定辽东。前面已经两次学习这个战例,这一条量敌之计,还和司马懿有关。司马懿征辽东,是四万人对阵公孙渊二十万人。前面学过,公孙渊派先锋数万在辽河设防,自己率主力为后援,连营数十里阻击司马懿。司马懿设疑兵牵制敌军,自己悄悄率精锐绕过辽河防线,直接围了公孙渊老巢襄平。这是“安能动之,敌虽深沟高垒,不得不与我战,攻其所必救也”之计。公孙渊被迫回援,途中三次被司马懿打败,退回襄平城固守。这是“围点打援,知战之地,知战之日”。
这时正是七月雨季,天开始下雨,下了一个月,司马懿按兵不动,一点也不着急。部下陈圭问:“当初孟达造反,咱们八部并进,昼夜不息,八天走了一千二百里,拔坚城,斩孟达。今天我们远征辽东,却反而安然不动,缓缓图之。我愚钝,实在看不懂。”
司马懿回答说:“这是角量敌人众寡和粮食多少。当初孟达人少,而粮食够吃一年。我军四倍于孟达,而粮食只够吃一月。以一个月的粮,对阵一年的粮,当然要快,所以不计死伤,必须拿下,那不是在和孟达打,是在和粮食赛跑,一个月拿不下我们就饿死了。现在我们虽然也是远征,但带的粮食充足,敌人却快没粮了。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和征孟达情况正相反。下雨不便作战,更好,大家一起耗粮食,急什么呢?”
三十多天雨停后,司马懿才开始进攻。城中无粮到了人吃人的地步,好多将领出降,司马懿攻破襄城,斩了公孙渊,平定辽东。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大家表面看见的,讨论的,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两条,一是当时的前提、条件、情况,二是人家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力积累。跟人学的人,往往第二条不具备,第一条不知道,光学个热闹,当然是白搭。
原文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之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华杉详解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形兵”的“形”,是示形、佯动,佯动也可能随时变成真动,都不一定,是故意表现出来的假象,是李世民说的“多方以误之”。想方设法引对方误判,引对方失误,所以“形兵之极”,示形的极致,变化无穷,达到无形的境界,敌人无法判断,或接受了我们给他设计的“判断”。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杜牧注解说:“此言用兵之道,至于臻极,不过于无形。无形,则虽有间者深来窥我,不能知我之虚实。强弱不泄于外,虽有智能之士,亦不能谋我也。”
即使有打入我方很深的间谍,因我虚实不露,深间也不能窥视。因我强弱不泄,纵有智谋之士,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
“形之”,是示形误导敌人;“无形”,是我用兵的境界;“因形”,因,是因地制宜的因,因形,就是因形制敌,根据敌人的军形,来随机应变,定策取胜。
“错”,李筌注解说“错,置也”。“错胜于众”,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不能了解怎么取得胜利。
上一节司马懿征辽东的战例,直到最后破斩公孙渊,司马懿的部下们也没看懂怎么回事,所以陈圭问他,请他讲课。
人皆知我之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我怎么用兵,用怎样的军形取胜的,大家都看到了。但是我是如何根据对方的兵形来因形制胜的,大家就不知道。下一次敌形不是这样了,我因形制胜的方法又不是这回这个了。所以我使用的方法是不会重复的,而且因形而变化无穷。
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你看见人家是怎么取胜的,学得一模一样照做,最后却落得惨败。为什么,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情况,才那样做的。等你做的时候,所有条件情况都变了。而且你所看到的他的举措,不是孤立的,还有其他前提条件配合,你都没有,就照猫画虎,以为别人行,我也行,那就要吃亏了。
比如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把一万人布阵在水边,他们没有退路,他们就会殊死作战,就能战胜二十万人。
真是这样吗?
再多打一会儿,一万人就被人消灭了。或者对方高喊缴枪不杀,就有人要投降了。韩信还有两千奇兵,突入赵军营寨,拔了他旗帜,插上汉军旗帜。赵军看老窝没了,惊乱奔逃,他才能乘势掩杀。
所以这两千奇兵,才是关键。都学会了“背水一战”这个成语,下回布阵,你敢背水布阵吗?韩信也只布了这一回,下次他又变了。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大家表面看见的、讨论的,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两条,一是当时的前提、条件、情况,二是人家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力积累。跟人学的人,往往第二条不具备,第一条不知道,光学个热闹,当然是白搭。
还有一点是兵法要反着学。要多往坏处想,别想得太美。首先不是学怎么算计别人,而是要学会不被别人算计。不要老想着我无形,我形之、误之,然后因他的形而胜之。这样越学越美滋滋,上了战场就玩完。要反过来,每读一句,都把自己设想成那“被形之”的人,不要被误导,不要轻举妄动,先保得住自己,再去琢磨别人,那才是兵法之道。
读书是为了观照自己,总是想当然把自己带入胜利一方的角色和情绪,是人天生的习惯。要注意反过来,把自己假设成失败一方的角色,多想想如何避免失败,才更能学到东西。
胜败往往是不对等的,胜利不过是得些战利品,失败却可能输掉人生
原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华杉详解
这是最后一段总结《虚实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作战的方式,就像水一样。水的流动规律,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作战的规律,是避实击虚。梅尧臣注解说:“水趋下则顺,兵击虚则利。”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水根据地形来决定奔流的方向,兵根据敌情来决定制胜的方案。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梅尧臣注解说:“应敌为势”,敌人在变化,我也因敌而变,所以兵无常势,就像水无常形,遇到方,水就方,遇到圆,水就圆。能根据敌人的变化来制胜的,那就叫用兵如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五行相克,金木水火土,没有哪一个固定常胜。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没有哪一个季节能持续一整年。昼有短长,月有圆缺。孙子最后打个比方,五行、四季、日月都盈缩无常,何况兵形之变,怎能安定呢?
《虚实篇》到此结束。《虚实篇》的要义,曹操注解说:“能虚实彼己也。”调动来调动去,都是要我实敌虚,这就是用兵如神。
不过,我们学习用兵如神,最重要是要知道自己不是神,所以就不可能有调动来调动去,都是我实敌虚,而更可能是我虚敌实,所以能倍加谨慎,这就算没白读兵法了。
胜败是智力问题、实力问题,也是概率问题。但就结果而言,胜败往往是不对等的,胜利不过是得些战利品,失败却可能输掉人生。我们今天看这个进去了,那个进去了,都是用兵如神一辈子,输掉一次误终身。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专有一篇讲虚实。李世民说:“我读所有的兵书,没有超过孙子的。《孙子兵法》,又以《虚实篇》为首。用兵能识虚实之势,则无往而不胜。诸将人人都会说避实击虚,但是到了战阵,却没有能看得出敌方虚实的。结果不是调动别人,是反被别人调动。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靖回答说:“识虚实,要先懂奇正。诸将大多不知道以正为奇,以奇为正,怎么能识别实是虚、虚是实呢?奇正,就是用来致敌之虚实的。敌实,我必以正,敌虚,我必以奇。如果不懂得奇正之用,就算看出敌军虚实,也不会打。”
李世民说:“以奇为正者,敌以为我是奇,而我却以正击之。敌以为我是正,而我却以奇击之。这样敌势常虚,我势常实。”
李靖最后总结说:“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
最后总结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和“因敌制胜”,是一对辩证关系。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我调动你,不是你调动我。做到极端,是“我不管你怎样,我只管我怎样”。首先是不被敌人调动,没机会就熬、等,甚至不打也行,一定是先胜后战,赢了再打。
因敌制胜,是根据你的调动来决定我的调动。这样做,就特别容易被敌人调动,因为你看到的敌形变化,正是人家设计来套你的。你看到的虚,恰恰是人家的实。这个危险性非常大,非常人可为。
所以能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守得住寂寞,熬得住耐性者,是常胜将军;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是用兵如神。
李世民确实是神。我们学习他,最重要的要点,就是知道自己不是神。
附录:《虚实篇》全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更新于:2个月前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后记·最后总结:《孙子兵法》的九条思想精要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后记·最后总结:《孙子兵法》的九条思想精要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特殊战法》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后记 最后总结:《孙子兵法》的九条思想精要一部《孙子兵法》讲完了,你会发现,它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神秘,不是什么秘笈,而是简单平凡的道理,平正通达的大道。圣人..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用间篇·第十三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用间篇·第十三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特殊战法》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第十三章 ·用间第十三给别人钱,不是给对方定价,是给自己定价 原文 用间篇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火攻篇·第十二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火攻篇·第十二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特殊战法》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十二章·火攻第十二火攻的对象原文 火攻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华杉详解 火攻的对象有五个: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 “火人”,..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地篇·第十一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地篇·第十一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军事地理》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十一章·九地第十一 九种地势的作战方法(一):治气、选锋和分战法 原文九地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地形篇·第十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军事地理》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十篇·地形第十六种地形的用兵之道(一):先占有利地形我们读兵法,会发现很多时候,等待都是最好的策略。你一定要懂得等,等得起。有的人不能等,总以为等待就是不作为,那就容易“胡作非为”..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行军篇·第九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行军篇·第九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战场机变》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九章·行军第九侥幸是决策者最可怕的心态懂兵法,不一定会用兵法,因为具体时候心态不一样。 原文行军篇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变篇·第八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九变篇·第八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战场机变》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八章·九变第八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不会什么叫学会?没法说。只有会的人才知道什么叫会。而且每过一阵子又发现自己不会了。这时候就是又要进步了,功力又要增长了。 原文九变篇孙子曰..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军争篇·第七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军争篇·第七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战场机变》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七章·军争第七兵法的设想都是完美的,只是一上了战场,兵法全忘了 原文军争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华杉详解“军争”,曹操注解说:“两军..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兵势篇·第五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兵势篇·第五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作战指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五章 ·兵势第五 组织架构与指挥系统,是永远的课题兵法讲这个,就没人爱听了。但能不能打赢,主要秘密都在大家不爱听的、打瞌睡的部分,不在人人都兴奋的那部分。 原文势篇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军形篇·第四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军形篇·第四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作战指挥》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四章·军形第四赢了再打 原文形篇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华杉详解《孙子兵法》..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谋攻篇·第三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战略运筹》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三章·谋攻第三 谋攻,最好是不用攻,不攻而下原文谋攻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作战篇·第二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战略运筹》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二章·作战·第二 打仗不是打兵马,是打钱粮原文作战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计篇·第一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计篇·第一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战略运筹》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第一章·计篇第一《孙子兵法》的价值观我们读《孙子兵法》,往往第一个字就读偏了,偏得很深刻,是价值观的偏差。这第一个字,就是第一篇的篇名,《计篇》的“计”字。人们常常把《孙子兵法》和三十..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自序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自序作者:华彬出自————《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彬自序》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自 序这是一本让你轻松读懂《孙子兵法》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书。本书每一条兵法后面,都有战例。其中一些战例,在兵法的不同篇章反复出现,也就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去看同一场战役,真正把仗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