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篇第一·论军政与主德之关系

繁体

计篇第一·论军政与主德之关系

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

出自————《孙子浅说》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管子曰:“计先定于内,而后兵出于境。”故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也。

此一篇论治兵之道在于妙算,而以“主孰有道”一句为全篇之要旨。盖主有道,则能用正道亦能用诡道,无往而不胜矣,所以篇末即专重于妙算也。宜分为四节读之。自首至“不可不察”为第一节,总论兵为国之大事,死生存亡所关,不可不察。自“故经之以五校之计”至“必败,去之”为第二节,论治兵之正道。自“计利以听”至“不可先传也”为第三节,论用兵之诡道。自“夫未战”至末为第四节,总论胜负之故,仍以妙算为主,惟有道之主而后妙算胜也。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右第一节总论兵为国之大事,国之存亡、人之生死皆由于兵,故须审察也。

  故经之以五校之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日: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右第二节皆论治兵之正道也。五校之计,以道为最要。道,即仁义之谓也。故得其道,则民可与共生死而不畏危,道之时义大矣哉。天为阴阳、寒暑、时制也者。阴阳者,相其阴阳,以为驻军之预备《行军篇》所谓“贵阳贱阴”、《地形篇》所谓“先处高阳”之类是也。寒暑者,审量寒暑,以为行军作战之预备。将欲北征,必筹防寒之具,将欲南征,必筹防暑之具,或冬夏兴师之时,则防寒防暑之具尤为紧要是也。时制者,因时制宜以筹兵器、堡垒之进步改良也。上古为白刃时代,中古为火攻时代,近古为枪炮时代,皆因时定制也。此三者皆关乎天之方向、天之气候、天之运会,故日天也。地为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者,即第十篇“地形”是也,所谓“用兵者贵先知地形也”。将为智、信、仁、勇、严者。能机权、识变通之谓智”,刑赏不惑之谓“信”,爱人悯物之谓“仁”,决胜乘势之谓“勇”,威刑肃三军之谓“严”;此五德者,为将者所宜备也。法为曲制、官道、主用者。曲制为部曲之制,若今之军制司所掌者是也。官道者,任官分职之道,若今之军衡司所掌者是也;主用者,掌军之费用,若今之军需司所掌者是也。凡此五者,皆为将之要道,故为将者”知之则胜,不知则不胜也”。“校之以计”者,谓当尽知五事、待七计,以尽其情也。“主孰有道”,即五校之道也;“将孰有能”,即五校之将也;“天地孰得”,即五校之天与地也;“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者,即五校之法也;此七者乃五校之纲目也。将听吾计必胜者,吾即主也,主与将同心合德,则未有不胜者矣。然必有道之主乃能将将,吾故日“主孰有道”为此篇之要旨也。此以上皆言治兵之正道也。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右第三节皆论用兵之诡道也。”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者,计利既定,则当乘形势之便以运用于常法之外也。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者,因利行权以制之也。兵者,诡道也者,兵不厌诈之谓也。“能而示之不能”者,强而示之以弱也。“用而示之不用”者,外示之以怯也。“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者,令敌失备也。“利而诱之”者,彼贪利则以货诱之也。“乱而取之”者,诈为纷乱,诱而取之也。“实而备之”者,敌治实须备之也。”强而避之”者,避其所长也。”怒而挠之”者,敌持重,则激怒以挠之也。”卑而骄之”者,示以卑弱,以骄其心也。“佚而劳之”者,多奇兵以罢劳之也。“亲而离之”者,以间离之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击其懈怠,袭其空虚也。“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者,临敌应变制宜,不可须言者也。此以上皆言用兵之诡道也。总而言之,正道诡道皆以庙算为主,故下文即申明庙算以总结之。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右第四节本上文“道”字及“主孰有道”以立言,故推本于妙算也。妙算者,即主之道也。五校七事十二诡道,皆妙算也。筹策深远,则其计所得者多;谋虑浅近,则其计所得者少。故日多算少算,不必泥乎数目之多少也。然妙算之多少,仍为有道之主言之。若无道,别无算矣。故日全篇要旨,在乎“主孰有道”也。此“主”字,因时代不同,其解释亦不能不为之详说,以坚军人信仰拱卫之心,而奠国家长治久安之计。旷观中国五千年历史,所谓“主”者,专属之皇帝,无论其传贤也、传子也、官天下也、家天下也,亦无论其自称之如何,皇王后辟可也、甲乙丙丁亦可也,但使其尊无二上、遂群以皇帝目之,此中国历史之旧观念也。横览外国五大洲国体,则所谓“主”者,确有二义:传子之家天下,则谓之皇帝;传贤之官天下,则谓之大总统。其实皆尊无二上之代名词,有总搅全国主权、土地、人民之全权,而毫不受外国之干涉、牵制、侵夺、保护者。则无论其为皇帝、为大总统,均为全国之主。此地球各国之新解释也。在孙子当日,对吴王阖闾立言,则此“主”字,不过狭义而已。然兵学为立国之要素,而孙子之精义,古今中外,咸不能出其范围,则其所谓“主”之广义,即尊无二上之皇帝及大总统也。是故人民对于主,有当兵之义务,有纳税之义务,有神圣不可侵犯之义务,而主之对于人民,当以有道为标准。此天下古今万国之通义也。

更新于:7个月前

附录二《孙子兵法》白话译文

附录二《孙子兵法》白话译文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计篇第一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因而需要从五个方面分析考量,通过计算加以核实,弄清楚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五个方面是道义、天时、地利、将领和法规。道..

附录一《孙子兵法》全文

附录一《孙子兵法》全文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计篇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校之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

用间篇第十三·论妙算之作用

用间篇第十三·论妙算之作用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曹公曰:“战者必用间谍,以知敌之情实也。”此一篇发明《计篇》妙算之作用,为明君贤将之专责,非他人所能知也。盖《孙子》十三篇纲举目张,首尾连贯,其总纲均揭于《计篇》,而以次各篇则依次而发明之。《计篇》以妙算..

火攻篇第十二·论火攻之计划

火攻篇第十二·论火攻之计划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助兵取胜,戒虚发也。”此一篇论以火力补助兵力之不及,而深戒后世之滥用火攻也。盖以兵凶战危,而火攻则尤为危险,故此篇三致意焉,仁将之用心也。宜分四节读之。第一节自首至“火队”,言火攻之种类也。第二..

九地篇第十一·论战斗得胜深入敌境之计划

九地篇第十一·论战斗得胜深入敌境之计划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用兵之地,利害有九也。”此一篇论战斗胜利后,深入敌境之计划。仍以利用地形为主要也,故以“九地”名篇。《九变篇》略举五种地形,与此篇互有详略,而此篇九地之外,复有“绝地”。盖《九变篇》意..

地形篇第十·论战斗开始之计划

地形篇第十·论战斗开始之计划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曹公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此一篇论战斗开始时之计划,当注重地形;然能利用地形者,在乎将才,故次论将才;然将能利用地形,尤必深得军心,故次论军心。此三者皆战斗开始时所极当注意之点也。宜分四节读..

行军篇第九·论行军之计划

行军篇第九·论行军之计划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曹公曰:“择便利而行也。’此一篇论行军之计划,当注重地形,注重侦探,注重前卫,并注重于威信教育也。分四节读之。第一节自首至“伏奸之所藏处”,论行军当相度山地、水地、泽地、陆地、胜地、险地之形势,而利用之,故..

九变篇第八·论临机应变之方略

九变篇第八·论临机应变之方略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九者数之极。用兵之法,当极其变耳。”此一篇论为将者当极其应变之能事。故亦以将受命于君发其端,言为将者既受君之种种方略,尤不可不极其变通,故略引古之战斗原则。关于地形者,日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

军争篇第七·论普通战争之方略

军争篇第七·论普通战争之方略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曹公曰:“两军争胜。”此一篇论两军争胜之道也。庙算已定,财政已足,外交已穷,内政已饬,奇正之术已熟,虚实之情已审,即当授为将者以方略,而从事战争矣。宜分六节读之。第一节自首至“军争为危”,言军争之总方略..

虚实篇第六·论虚实之至理

虚实篇第六·论虚实之至理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杜牧曰:“夫兵者,避实击虚,先须识彼我之虚实也。”此一篇承上篇而发明虚实之利,仍第一篇之诡道也。上篇以分数、形名为奇正之本体,而以虚实为奇正之妙用。故上篇以“战势不过奇正”一句为主,极力发明奇正之利。此篇即以..

势篇第五·论奇正之妙用

势篇第五·论奇正之妙用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曹公曰:“用兵任势也。”此一篇发明第一篇因利制权及诡道之义也。财政、外交、内政均已修明,然后可言用兵,故首篇谓五校、七事均已详备,然后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帅诡道也。然诡道之界说有二:一曰奇正,一曰虚实。此篇专..

形篇第四·论军政与内政之关系

形篇第四·论军政与内政之关系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杜牧曰:“因形见情。无形者情密,有形者情疏。密则胜,疏则败也。”此一篇论军政与内政之关系,以修道保法为一篇之主脑。其以形”名篇者,有有形之军政,有无形之军政。有形之军政,即兵器、战备、营阵、要塞之类是也;..

谋攻篇第三·论军政与外交之关系

谋攻篇第三·论军政与外交之关系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谋攻敌之利害,当全策以取之,不锐于伐兵攻城也。”此一篇论军政与外交之关系。军政者,外交之后盾;而外交者,军政之眼目也。以“知己知彼”四字,为全篇之归宿。知己者,军政也;知彼者,外交也。无军政,..

作战篇第二·论军政与财政之关系

作战篇第二·论军政与财政之关系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王皙曰:“计以知胜,然后兴战,而具军费,犹不可以外也。”此一篇论军政与财政之关系。凡作战之道,宜速不宜久,故以“久”字为全篇之眼目,治军者所当深戒也。宜分四节读之。自篇首至“其用战也胜”为第一节,论军..

孙子浅说

孙子浅说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统读十三篇,以主德始,以妙算终,此孙子之微言大义也。其每篇标题之字,亦不过如“学而”、“雍也”之类,勿庸刻舟求剑。他本《计篇》、《形篇》、《势篇》有作《始计篇》、《军形篇》、《军势篇》者,殊未当也。《势篇》之首以奇正虚实对..

徐世昌序

徐世昌序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孙子十三篇》自汉迄明,注者多至二十余家。其传于今世者,惟《孙子十家注》最为善本。是本为宋吉天保所集,名日《十家会注》,乃阳湖孙渊如先生得自华阴道藏,校勘梓行于世,即今刘君邦骥《孙子浅说》所依据者也。孙子著书旨趣,刘君衡以..

作者自序

作者自序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古之治孙子学者,盖亦众矣。《隋书·经籍志》所载,自曹公外,有王凌、张子尚、贾诩、孟氏、沈友诸家。《唐志》益以李筌、杜牧、陈魄、贾林诸家。马端临《经籍考》又有纪燮、梅尧臣、王皙、何氏诸家。宋《艺文志》又益以朱服、萧吉、宋奇诸..

点校说明

点校说明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为齐国人孙武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学著作。东汉曹操作《孙子略解》,是《孙子兵法》最早的注释本。在此之后,对《孙子兵法》一书的注释颇多,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版本。现在通行的版本大多由《武经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