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繁体

作者自序

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

出自————《孙子浅说》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古之治孙子学者,盖亦众矣。《隋书·经籍志》所载,自曹公外,有王凌、张子尚、贾诩、孟氏、沈友诸家。《唐志》益以李筌、杜牧、陈魄、贾林诸家。马端临《经籍考》又有纪燮、梅尧臣、王皙、何氏诸家。宋《艺文志》又益以朱服、萧吉、宋奇诸家。纪文达编《四库全书总目·兵家类存目》尚有《孙子参同》五卷,不著撰人姓氏,杂采曹公、李筌、杜佑、陈埠、贾林、孟氏、梅圣俞、王皙、杜牧、何延锡、张预、解元、张鏊、李材、黄治徵十五家之说,又有郑端《孙子汇徵》四卷。此二书皆不传。惟宋吉天保所辑之《孙子十家会注》最为善本。十家者,魏武、李筌、杜牧、陈埠、贾林、孟氏、梅圣俞、王皙、何延锡、张预也。《十家注》内又有杜佑之说,盖杜佑作《通典》引用《孙子》而参释之,非注也。又道藏本有郑友贤《孙子遗说》一卷。又明人茅元仪《武备志》中有《孙子兵诀评》一卷。明人赵虚舟有《孙子注》一卷。合而观之,则二十余家矣。故居今日而谈兵学,当以《孙子十家注》为善本,而参观诸家之说,庶乎近之。然初学苦其系难,且各家亦互有异同,初学靡所适从。爰仿黄廉访(云鹄)《学易浅说》之例,作为《孙子浅说》,言取其近、旨取其约,使初学易于毕业而已。若欲深造自得,则《十家注》原本及诸家刻本具在,可取而研究之也。

十家之注不可谓不详且尽矣,有精于义理者、有精于训诂者、有精于考据者,通训定声、引经据史,博赡鸿富、灿然杂陈。然学者恒苦其汗漫无涯,莫得其纲领、难寻其条目,几如一屋散钱无从贯串,亦读《孙子》者之大憾事也。惟张预于每篇题目之下,间亦记其编次之意,然不能曲尽其妙。兹编分门别类、提要钩玄,揭其纲领、列其条目,必使全书脉络贯通、气息条畅。庶几读《孙子》者不苦其繁宄,不厌其重复,而孙子当日含毫吮墨、惨淡经营之奥旨或可微窥其一二也。

十三篇结构缉密、次序井然,固有不能增减一字,不能颠倒一篇者。《计篇第一》总论军政平时当循正道,临阵当用诡道,而以妙算为主,实军政与主德之关系也。第二篇至第六篇,论百世不易之战略也。第七篇至第十三篇,论万变不穷之战术也。《作战第二》论军政与财政之关系也。《谋攻第三》论军政与外交之关系也。《形篇第四》论军政与内政之关系也。《势篇第五》论奇正之妙用也,《虚实第六》论虚实之至理也;此二篇皆发明第一篇之诡道也。《军争第七》者,妙算已定、财政已足、外交己穷、内政已饬、奇正变术已熟、虚实之情已审,即当授为将者以方略,而战斗开始矣。《九变第八》论战斗既起,全在乎将之得人乃能临机应变,故示后世以将将之种种方法。九者,极言其变化之多也。《行军第九》论行军之计划也。《地形第十》论战斗开始之计划也。《九地第十一》论战斗得胜、深入敌境之计划,故以深知地形为主。地形之种类不可枚举,故略举其数目九也。《火攻第十二》者,以火力补人力之不足也。《用间第十三》者,以间为诡道之极则,而妙算之能事尽矣,非有道之主则不能间,而反为敌所间,可见用间为妙算之作用也。准此以读十三篇,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不能增损一字,不能颠倒一篇矣。

十三篇各家注本传写异辞,兹编以孙渊如先生校勘本为主。盖以孙氏尝用古本亦正其文,而当时又与吴念湖太守及毕恬溪孝廉互相商榷。虽其间亦有明知其传写之误,不若明人茅元仪、赵虚舟刻本之善者。如“蒋潢井生”四字,茅本、赵本均作“潢井”;“四五者”三字茅本作“此三者”,而孙氏当日曾见明人刻本亦未尝改正,则亦姑存疑而己。

谈兵之法自以求之史例为主,是以十家中如杜牧、何延锡、张预诸君均详征史事以为证,此千古不易之法也。兹编以贯串为主义,务使学者知其类别、明其条理,故史证一概从略。因十家注中举隅已多,而赵虚舟注本亦复引类甚繁,学者触类而旁通之,则亦不可胜用也。

《中庸》三十三章亦如一屋散钱,非得朱子析其类别,示以条理,则几乎不知其命意之所在。兹编窃取斯意,亦未知有当万一否也。

十三篇字字精审,读其书者但当求其义理,通其训诂,参以考据,而不可有所攻击,此定理也。然《用间篇》末以伊吕为汤武之间谍,似未雅驯,宜乎赵虚舟氏谓其“一言以为不知”也,因详加辩论如下,亦正人心、厚风俗之意而已。

黄廉访《学易浅说》历征前贤之说,合于孔子者录而存之,否则不录,亦不置辨。兹编对于各家注解亦本斯意,凡合于孙子之微言大义者存之,或全录其文,或节取其义,或参合数家之说联缀成文,以便诵习;不合者不录,亦不置辨。间亦窃附己意,有为前人所未发者,极知僭逾无所逃罪,然为羽翼《孙子》于新学说萌芽时代,亦使今之学者知新学之知识皆不能出前贤范围也。

更新于:8个月前

附录二《孙子兵法》白话译文

附录二《孙子兵法》白话译文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计篇第一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因而需要从五个方面分析考量,通过计算加以核实,弄清楚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五个方面是道义、天时、地利、将领和法规。道..

附录一《孙子兵法》全文

附录一《孙子兵法》全文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计篇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校之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民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

用间篇第十三·论妙算之作用

用间篇第十三·论妙算之作用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曹公曰:“战者必用间谍,以知敌之情实也。”此一篇发明《计篇》妙算之作用,为明君贤将之专责,非他人所能知也。盖《孙子》十三篇纲举目张,首尾连贯,其总纲均揭于《计篇》,而以次各篇则依次而发明之。《计篇》以妙算..

火攻篇第十二·论火攻之计划

火攻篇第十二·论火攻之计划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助兵取胜,戒虚发也。”此一篇论以火力补助兵力之不及,而深戒后世之滥用火攻也。盖以兵凶战危,而火攻则尤为危险,故此篇三致意焉,仁将之用心也。宜分四节读之。第一节自首至“火队”,言火攻之种类也。第二..

九地篇第十一·论战斗得胜深入敌境之计划

九地篇第十一·论战斗得胜深入敌境之计划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用兵之地,利害有九也。”此一篇论战斗胜利后,深入敌境之计划。仍以利用地形为主要也,故以“九地”名篇。《九变篇》略举五种地形,与此篇互有详略,而此篇九地之外,复有“绝地”。盖《九变篇》意..

地形篇第十·论战斗开始之计划

地形篇第十·论战斗开始之计划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曹公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此一篇论战斗开始时之计划,当注重地形;然能利用地形者,在乎将才,故次论将才;然将能利用地形,尤必深得军心,故次论军心。此三者皆战斗开始时所极当注意之点也。宜分四节读..

行军篇第九·论行军之计划

行军篇第九·论行军之计划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曹公曰:“择便利而行也。’此一篇论行军之计划,当注重地形,注重侦探,注重前卫,并注重于威信教育也。分四节读之。第一节自首至“伏奸之所藏处”,论行军当相度山地、水地、泽地、陆地、胜地、险地之形势,而利用之,故..

九变篇第八·论临机应变之方略

九变篇第八·论临机应变之方略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九者数之极。用兵之法,当极其变耳。”此一篇论为将者当极其应变之能事。故亦以将受命于君发其端,言为将者既受君之种种方略,尤不可不极其变通,故略引古之战斗原则。关于地形者,日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

军争篇第七·论普通战争之方略

军争篇第七·论普通战争之方略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曹公曰:“两军争胜。”此一篇论两军争胜之道也。庙算已定,财政已足,外交已穷,内政已饬,奇正之术已熟,虚实之情已审,即当授为将者以方略,而从事战争矣。宜分六节读之。第一节自首至“军争为危”,言军争之总方略..

虚实篇第六·论虚实之至理

虚实篇第六·论虚实之至理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杜牧曰:“夫兵者,避实击虚,先须识彼我之虚实也。”此一篇承上篇而发明虚实之利,仍第一篇之诡道也。上篇以分数、形名为奇正之本体,而以虚实为奇正之妙用。故上篇以“战势不过奇正”一句为主,极力发明奇正之利。此篇即以..

势篇第五·论奇正之妙用

势篇第五·论奇正之妙用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曹公曰:“用兵任势也。”此一篇发明第一篇因利制权及诡道之义也。财政、外交、内政均已修明,然后可言用兵,故首篇谓五校、七事均已详备,然后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帅诡道也。然诡道之界说有二:一曰奇正,一曰虚实。此篇专..

形篇第四·论军政与内政之关系

形篇第四·论军政与内政之关系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杜牧曰:“因形见情。无形者情密,有形者情疏。密则胜,疏则败也。”此一篇论军政与内政之关系,以修道保法为一篇之主脑。其以形”名篇者,有有形之军政,有无形之军政。有形之军政,即兵器、战备、营阵、要塞之类是也;..

谋攻篇第三·论军政与外交之关系

谋攻篇第三·论军政与外交之关系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王皙曰:“谋攻敌之利害,当全策以取之,不锐于伐兵攻城也。”此一篇论军政与外交之关系。军政者,外交之后盾;而外交者,军政之眼目也。以“知己知彼”四字,为全篇之归宿。知己者,军政也;知彼者,外交也。无军政,..

作战篇第二·论军政与财政之关系

作战篇第二·论军政与财政之关系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王皙曰:“计以知胜,然后兴战,而具军费,犹不可以外也。”此一篇论军政与财政之关系。凡作战之道,宜速不宜久,故以“久”字为全篇之眼目,治军者所当深戒也。宜分四节读之。自篇首至“其用战也胜”为第一节,论军..

计篇第一·论军政与主德之关系

计篇第一·论军政与主德之关系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管子曰:“计先定于内,而后兵出于境。”故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也。此一篇论治兵之道在于妙算,而以“主孰有道”一句为全篇之要旨。盖主有道,则能用正道亦能用诡道,无往而不胜矣,所以篇末即专重于妙算也。宜分为四节..

孙子浅说

孙子浅说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统读十三篇,以主德始,以妙算终,此孙子之微言大义也。其每篇标题之字,亦不过如“学而”、“雍也”之类,勿庸刻舟求剑。他本《计篇》、《形篇》、《势篇》有作《始计篇》、《军形篇》、《军势篇》者,殊未当也。《势篇》之首以奇正虚实对..

徐世昌序

徐世昌序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孙子十三篇》自汉迄明,注者多至二十余家。其传于今世者,惟《孙子十家注》最为善本。是本为宋吉天保所集,名日《十家会注》,乃阳湖孙渊如先生得自华阴道藏,校勘梓行于世,即今刘君邦骥《孙子浅说》所依据者也。孙子著书旨趣,刘君衡以..

点校说明

点校说明作者:蒋百里 刘邦骥出自————《孙子浅说》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为齐国人孙武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学著作。东汉曹操作《孙子略解》,是《孙子兵法》最早的注释本。在此之后,对《孙子兵法》一书的注释颇多,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版本。现在通行的版本大多由《武经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