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二节·唐朝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二节·唐朝
主编:廖德清 等
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二节
唐朝
一、历史概况
公元618907年,为我国历史上的唐朝时代。唐朝共传二十四帝,历时二百九十年。
唐朝创建人李渊、李世民父子出身关陇门阀土族,与北周、隋朝两代皇室都有姻亲关系,所以李渊在隋朝历任要职,隋末为太原留守。公元617年,李渊趁农民起义方兴未艾之际乘机起兵反隋,不久攻下长安,控制了关中及河东地区,第二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朝建立前后,李世民经过近十年的征讨战争,终于统一了全国。
唐朝历史以安史之乱为断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李渊建唐到玄宗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前夕(公元618755 年)共一-百三十余年,史称初唐、盛唐时代。唐朝建立之初,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接受了亡隋的教训,注意纳谏用人,整顿吏治,实行轻徭薄赋,“去奢省费”、“与民休息”的政策,还在隋代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备的典章制度,如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科举制等;同时还注意开发边疆,除消除突厥侵扰解除边患外,还恢复在西域的统治和重开丝绸之路,并同西南边疆的吐蕃建立起政治上的隶属关系和和亲关系,加强了中央集权,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这就是唐初的“贞观之治”。太宗以后,经过商宗、武后、中宗、睿宗直至玄宗时期,统治集团内部虽然发生过争夺政权的斗争,出现过“武周***”,但武则天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统治者,在她执政时期能遵循太宗的政策,所以唐朝国力仍然处在上升时期,到了她的孙子玄宗继位的前期即开元年间,任用贤才,励精图治,唐朝的繁盛达到极点,史称“开元之治”。
唐玄宗统治的后期,唐朝国力急剧下降。一是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使均田制破坏,府兵制也无法推行,大大地削弱了唐朝政府的经济军事力量;二是由于政策上的错误,唐玄宗在沿边设置节度使,予以军政财政大权,为藩镇叛乱割据创造了条件;三是由于玄宗晚年生活奢侈腐化,奸臣李林甫、杨国忠专权,人民负担加重,社会动荡不安,使潜伏的危机得以变为现实。公元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少数民族将领安禄山发动叛乱,曾一度攻占长安、洛阳,逼迫玄宗奔蜀。此次叛乱虽经八年之久得到平定,但唐朝经济军事力量却大为削弱,已无力平定继起的藩镇叛乱割据,所以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唐朝后期,即史称晚唐时期。政治日益腐败,官、宦斗争严重,同时中央政府与地方藩镇割据势力的矛盾斗争特别突出。为此,朝廷经常对藩镇用兵,军费开支日益庞大。广大人民的赋税徭役负担日益繁重。公元874年终于爆发了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却予唐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使其不久即灭亡。
二、军制与后勤体制
1、军制概况
《新唐书·兵志》曾说:“唐有天下二百余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扩骑,驴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这基本.上概括了唐朝军制发展演变的主要脉络;唐朝军制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唐前期以府兵为主,招募为辅;中期则以召募的矿骑为主,以方镇兵为辅;后期主要是方镇兵和禁军并行。唐朝的府兵制,在名义上皇帝是最高统帅,兵部只主管主要的军事活动,如兵籍编制、供应、作战任务的下达、军队的调动等,而府兵的统率系统则由十二卫和太子卫率承担,因此十二卫和太子卫率,实际上是府兵的最高指挥机构,十二卫的长官是府兵的最高指挥官。十二卫包括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另有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虽不统府兵,但任务与十二卫相近,统称十六卫。每卫设上将军一人,大将军一人,品秩分别为从二品和正三品。
地方设府是府兵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府是作为有关府兵的训练、耕种、戍守、番上、作战的地方最高府兵机构。唐时的军府先以骠骑府、车骑府为名,太宗贞观年间改为折冲府(即军府或兵府),府长官正职称折冲都尉(原称骠骑将军),副职称果毅都尉(原称车骑将军)。中央的十二卫每卫各领四十到六十个折冲府,每- -个府统率卫士平均一千人左右(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全国约六百个府左右,关中地区军府最多,约占全国的40%,这样使中央政府随时能调集一支重兵,应付非常事变,保持***力量。军府内以团、旅、队、火编成,每火十人,五火为队,二队.为旅,二旅为团,每团二百人,上府六团,中府五团,下府四团。军府中的卫士即府兵是从农民中选拔出来的,规定三年拣点一次,以农民的资财、材力、丁口为主要标准,即《唐律疏议》所说:“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服役年龄,二十一岁人伍,六十岁免役。
府兵制具有兵农合一的特点。军府卫士既有军籍,也有民籍。兵籍隶属于军府,全国兵籍由兵部统- -管理。民籍即户籍则归地方州县管理。所以被选拔为军府卫士的,也同一般农民一样,年十八受田,平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按照规定轮番到京城宿卫,称为番上。战时则应征参加作战;战事结束,即解甲归田。军府卫士不服徭役,也不负担租调;但是参加番上或作战时,需要自备军衣铠甲、兵器和粮食。
府兵的征发、调动非常严格。按照规定;管辖府兵即卫土的军事长官,只能凭调兵征兵凭证一木 契铜鱼才能在地方官州刺史的同意后调兵出境,只有在军情紧急来不及奏闻的特殊情况下,才许灵活征调。地方官不能过向军事,军府长官十二卫大将军也不能过问民事,彼此不相统属,形成互相箝制之势,以免军府将领或地方官吏擅自发兵。战事结束,府兵返回原籍,大将返回朝廷,他们之间很少联系,以防止武将在军中培植势力,干预军事政事。
府兵制下兵农结合,既节省军费、有利于发展生产,又能加强军队战斗力和加强中央对军队的控制。但是兵土来自均田农民,一旦广大均田农民的土地被兼并,均田制瓦解,府兵制也无法存在了。
唐前期在推行府兵制的同时,其兵役征发还采取临时召募的办法,以补府兵之不足。召募士兵由政府提供给养装备,并给予奖赏。召募对象主要是青壮年农民和一般市民,有时也召募奴婢和罪犯。召募的权力由中央掌握。唐初太宗贞观十八年攻高丽时就曾“召募十万”之众参战。
玄宗开元末年和天宝年间,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和府兵制的破坏,于是,以矿骑为代表的新兵制出现了。矿骑兼有府兵制和召募制的主要特点,既保留了府兵番上、训练的内容,又继承了召募由国家供给的特点。开元末年,宰相张说以府兵番上困难为由,向玄宗建议召募壮士宿卫京师,以免除赋税徭役为条件,很快召募了十三万人,分隶于十二卫,代替府兵在京师值勤。但由于召募的扩骑士兵战斗力远不及府兵,而且数量也不多,所以驴骑的作用有限,行之不久就难以延续下去了。与驴骑同时召募的,还有戍守边疆的健儿兵和维持地方治安的团结兵,但也是为数不多,作用不大,它们和驴骑一样,都是府兵制破坏前后一种过渡性质的军队。
唐朝在推行扩骑的前后,由于边疆形势紧张,健儿兵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需要,内地军队出征又有困难,于是又推行了种新的兵制即方镇兵。方镇兵是随着节度使的设置而出现的。唐睿宗景云年间,任命薛讷为幽州经略节度使,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玄宗天宝年间,唐政府正式在沿边设置了十个经略节度使,于是方镇兵大盛,如《通典·州郡典》所说:“大凡镇兵四十九万人,戎马八万余匹。”安禄山以三镇节度使的强大兵力发动了叛乱。郭子仪统领的朔方节度使所辖方镇兵成了平叛的主力。所以,节度使控制的方镇兵已成为当时重要的军事力量。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政府出于统治者的自身利益注意扩充禁军兵力。代宗时,把原为戍边部队的神策军扩建为禁军。德宗时,神策军已扩展至十五万人,不仅担任宿卫京城之责,而且还多次奉命出征,在抗击吐著人侵以及讨伐藩镇割据势力的斗争中皆立下战功,成为唐朝后期朝廷赖以存在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在当时朝廷政治日益腐败的情况下,神策军的将领们也受到腐化习气的沾染,醉心于高官厚禄,对军队的训练漠不关心,因而战斗力不断下降;而且在唐后期宦官专权中这支禁卫军落在宦官的掌握之中,成为其挟制皇帝、迫害朝臣的御用工具,逐渐失去作为唐王朝支柱的作用,在唐末农民大起义中,这支军队在同农民军作战中不堪一击,因受到农民军的沉重打击而费不成军,唐朝皇帝唐昭宗终于落到了藩镇的手中,最后被强藩朱温所杀,不久唐朝也就灭亡了。
2、后勤体制
唐朝后勤体制在继承隋朝体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它以三省六部及所辖有关机构为基础,连同其他有关机构,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后勤体系,形成了有唐朝特点的后勤体制。皇帝统领下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是唐朝中央权力的最高机关。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具体由该省所统辖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各种政务,成为朝廷的政务中心,同时也成为事实上的后勤最高机构。
尚书省的最高长官是尚书令,唐初由唐太宗以太子身份兼尚书令,太宗登基后,尚书令一般不设①,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的长官,但仆射地位高而不任事,平时处理政务多以左右丞为之,左右丞成为尚书省的实际负责人,丞下为左右司郎中、员外郎等官,分别完成尚书省的有关政务。
尚书省所辖六部中每部下辖四司,共二十四司。六部中,户、兵、工三部与后勤关系密切。
户部的长官为尚书一人,侍郎二人。职权是“掌天下土地、人民、钱谷之政,贡赋之差”②。唐代前期按丁口推行均田制并征收租庸调。租庸调是唐朝前期最主要的经济收入,因此控制人口土地就是控制经济收入,所以户部成为后勤体系中最重要的衙门。户部的.下属是: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
户部司职权重、编制也大。户部郎中、员外郎“掌户口、土地、赋税、贡献、蠲免、优复、婚姻、继嗣之事,以男女之黄、小、中、丁、老为三帐籍,以永业、口分、园宅均其土田,以租庸调敛其物这里户口包括性别、年龄、婚姻以及过继情况,这些均与分配土地有关,以年令区分黄小中丁老的身份,“中”是分地的开始,“丁”是承担赋税的标志,唐代妇女不受田,区别男女尤为重要。土地分为永业、口分两种形式,两种土地待遇是不同的。永业可传子孙,口分则人老由国家收回。户口土地赋税情况由地方州县统计核实后上报尚书省户部,一年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④,户部司的人员除郎中、员外郎外还有:户部巡官二人,主事四人,令史十五入,书吏三十四人,亭长六人,掌固十人。
度支司也是兼负后勤之责的主要机构,除郎中、员外郎各一员外,还有主事二人,令史十六人,书令史三十三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
①《通典·职官典四》。
②《新唐书·百官志一)。
③《新唐书·百宫志一》。
④《旧唐书·职官志二》。
郎中、员外郎“掌判天下租赋多少之数,物产丰约之宜,水陆道途之利。每岁计其所出而度其所用,转运征敛送纳,皆准程而节其迟速”①。这是说度支司主要是负责租赋的数量,根据每年的支出而确定使用,并依据路途远近而确定交纳时间的早晚。另外度支司还负责和籴和市,均平物价;金银宝货绫罗,皆折庸调之造;舟车运输、具为脚直;天下边军,以支度使负责军资粮仗,每年申报度支核实。度支司在支配租赋,特别在供给边军粮食费用方面是重要的决策机构。
金部司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主事三人,令史八人,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判天下库藏钱帛出纳之事,颁其节制,而薄其领”②。还负责两京市、互事、和市、宫市交易之事,百官、军镇、蕃客之赐,及给宫人,王妃、官奴婢衣服③。
仓部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主事三人,令史九人,书令史二十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判天下仓储,受纳租税,出给禄廪之事。金部主要是掌判钱帛储藏出纳,而仓部是粮食的储存出纳,东都以东的租存含嘉仓、并自含嘉仓转运至太仓,各地的义仓,备岁欠不足,常平仓的作用是均贵贱。这些均由仓部管理,金部、仓部同为仓库钱粮保管,至为重要,因而手续很严,不仅有符牒,还有木契验合,只有吻合才能出库团。
兵部的职掌主要是:军籍管理,军官选拔、军事训练等。
兵部下有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
兵部有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兵部司有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
①《旧唐书·职官志二》。
②《旧唐书·职官志二》。
③《新唐书· 百官志一》。
④《旧唐书·职官志二》。
一郎中掌兵马名帐、武官阶品及选授之事;另一郎中掌兵马调动、边疆兵马的补充及临时军团的屯驻。员外郎一人掌武举,另一人掌判南曹,即审核选人的档案①。员外郎以下尚有主事四人,令史三十人,书令史六十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
职方司以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为正从长官,下有主事二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堠之数,辨其邦国都鄙之远近,及四夷之归化”②。地图由军事部门的职方司专门管理,足见其军事含义的重要,不仅表明疆域,更是军事行动的指南。通报敌情的烽堠已成为制度,唐朝对烽堠很重视,烽堠已从边陲要地通向内地,烽- -般筑城,派军人把守,每烽均有帅一人,副一人及烽卒等多人。③职方司还负责州县城门及仓库的警卫工作。
驾部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令史十人,书令史二十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之职,掌邦国舆辇、车乘、传驿、厩牧官私马牛杂畜簿籍,辨其出人,司其名数。驾部中以车乘、传骚等与后勒关系最密。车乘是交通工具,传驿是交通组织,直接与交通运输有关。厩牧的内容与太仆寺不同,全国监牧之务归于太仆寺,负责其恫养、繁殖等。其政令则总于驾部,如军马、军牛的分配等属于驾部④。
库部有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主事二人,令史七人,书令史十五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之职“掌邦***州戎器、仪仗”。库部司负责武器的保管诸事,记录武器、农甲及戎具出人的数量,衡量生产单位的贡献等。库部司与卫尉寺有相同之处,但卫尉寺大事听命于皇帝,小事才听命于尚书省⑤。
①《旧唐书·职官志二》。
②《旧唐书·职官志二》。
③④《旧唐书·职官志二》。
⑤《新唐书·百官志二》。
工部的职掌为营造官室、修筑桥梁及百工技艺等,同时对将作监、少府监,军器监等有指导作用,对地方州府的营建工程有督查之责。另外还负责全国的屯田、水利、山泽等政令,协调司农寺、都水监及地方的屯田事宜。
工部尚书一员,侍郎一员,下辖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工部司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令史二人,书令史二十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郎中、员外郎之职“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①”其中属于军事工程职责范围的工作较多。工部司与少府、将作监的不同在于,该二监的营建任务主要在京师与东都地区②,工部对二监有指导关系。屯田司有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主事二人,令史七人,书令史十二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凡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③。屯田是唐代边军粮食的重要来源,屯田寺所辖屯田九百九十二处,每屯皆有相应组织,有屯官、屯副管理。司农寺也管屯田,其屯田多设在京师- -带④。
虞部司有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主事二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该司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虞部与后勤关系密切的工作是马牛饲草的储纳,关内、陇右、西使、南使诸牧监马牛驼羊,皆贮蒿及茭草,这是保证军马及运输牲畜的草料供应的基础⑤。
水部设郎中一员,员外郎一员,主事二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员外郎掌有关水利政令,及舟楫灌溉之利,总而举之,水部负责一些交通要冲的大桥修建工作,对唐代交通的畅
①②《旧唐书·职官志二》。
③④⑤《旧唐书 ·职官志二》。
达起了重要作用①。
除三省六部外,中央机构九寺、五监中也有后勒或与后勤有关的机构。
司农寺是个主管仓储及农林园苑为主的衙署。有卿一员、少卿.二员,丞六人,主簿二人,录事二人,府二十八人,史七十六人,计史三人,亭长九人,掌固七人。总上林、太仓、钧盾、导官四署及中央粮仓、国家屯田、国家盐池等,实权很大,机构很多。所管太仓任务最重,太仓署阅纳天下租赋及折造转运于京都者入于太仓,以供国用。粮仓管理已有严格手续,外地仓库的出纳情况,每年年底上报司农寺。其他如邦国薪刍之事,导择米麦,司竹温泉等也都尽归司农。②
卫尉寺,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二人,主簿二人,录事一人,府六人,史十一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掌邦国器械文物之事,办器械出纳之数,总武库、武器、守宫三署,该三署为武器储藏之官署,三署除令、丞外,尚有府、史、监事、典事、掌固等不等。武库署掌兵槭收藏、以备国用。武器署掌在外戎器,守宫署掌邦国供帐③。太仆寺掌邦国厩牧、车舆之政令,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监牧。有卿一员、少卿二员,下有丞四人,主簿二人,录事二人,府十七入,史三十四人,兽医六百入,兽医博士四人,学生一百人,亭长四人,掌固六人。乘黄署等掌车马及驾驭骄服之法,诸牧监掌群牧孳课之事。以五千、三千、一千匹以上分为上,中、下三监,均有不等的官员管理,牧监共四十八个,多在西北地区。太仆寺负责管理马政与后勤关系最密,唐代骑兵战斗力很强,与太仆寺对马的饲养训练直接有关。
①《旧唐书.职官志二》。
②③《旧唐书.职宜志三》。
④《新唐书·兵志》。
太府寺是掌财货贸易的衙门,以卿为统领,次官为少卿,再次为丞、主簿,所辖机构是两京都市署、平准署、左藏署、右藏署、常平共五署。两京四市署令丞各一人主管,掌财贷交易,平准署令丞各一人,掌官市易之事,左藏令一人,丞- -人,掌国家存放钱帛、杂彩的仓库,左藏掌金玉、珠宝、铜铁、骨角之储存。常平暑令丞各一人,掌平籴、仓储、出纳①。
将作监,管理手工业生产的部门,监一人,少监二人,下有丞、主簿、录事、府、史、计史、亭长、掌固等多人。总左校、右校、中校甄官等署,百工等监。左校署掌木器制作,其中部分供木质兵槭;中校暑掌竹葛等器制作,以供舟车、兵械、厩牧及杂用;百工监掌采伐木材等。各署有令、丞、府、史等职多人四。共统领工匠一万五千人③,完成各项任务。
少府监掌染织、锻造、冶炼等百工技艺之事。此监与军器监不同时设立,唐初废少府而设军器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废军器监而设少府监,该监长官为监,副职为少监,掌中尚左尚、右尚、织染、掌冶五署,各署均有令、丞等,其中掌冶署,掌熔造铜铁器物,诸冶监掌铸兵农之器,给军士、屯田居民,兴农冶则专门供给陇右监牧所需。少府监有工匠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④,均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分工很细,武则天时,短番匠有五千二十九人,绫锦巧儿三百六十五人,内作使绫匠八十三人,掖挺绫匠百五十人,内作巧儿四十二人,配京都诸司诸使杂匠百二十五人⑤。
①②《旧唐书·职官志三》。
③《旧唐书 ·职官志三》。
④《唐犬典·尚书工部》。
⑤《府六典·尚书工部》。
军器监主要负责甲弩等军器的制造,以监丞各一人统领,军器监的设立与少府监时有废立,其下辖弩坊署和甲坊署。弩坊署令一人,丞一人,掌出纳矛槊、弓矢杂作,甲坊署令一人,丞一人,掌甲胄筋角杂作。军器监负责军器的制造①,因此是后勤体系中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各地供赋的筋角革等原料,亦集中该监,加工成军器。
都水监负责川泽、桥梁、渠堰、陂池诸事宜,有丞二人,主簿一人。丞判监事,主簿掌漕运、渔捕。贞观六年漕运之事曾由舟楫署负责。外有河渠署掌河渠、陂池等事。诸津有令一人、丞二人,掌天下津济舟梁,灞桥、永 济桥以勋官散官一人主之,天津等桥以卫士警卫酒扫②,都水监与水上运输、桥梁事相关,成为后勤体系中的机构,只是其职权多与京师地区有关,外地漕运、舟桥事则多不隶此监。
殿中省虽是官中服务的机构,但也有的官署与后勤有关。其属尚乘局掌内外闲厩之马,每年由陇右群牧进良马充之,后来殿中省又置闲厩使,以殿中监丞恩遇者为之,分领殿中、太仆之事,而专掌舆辇牛马。开元初,闲厩马至万余匹,尚乘局则名存实亡。尚药局与医疗有关,奉御二人,直长四人,书吏四人,待御医四人,主药十二人,药童三十人,司医四人,医佐八人,按摩师四人等③,他们有时也被委派外诊。
太子的一套机构中,典仓署主九谷人藏,司藏署掌财货库藏,厩牧署掌车马兽医牧畜诸事。
唐朝的十二卫府兵系统,禁军及其他军队,都有各自的后勤供应体制,基本上形成了以长史为长官,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骑曹参军事、胄曹参军事等分别主管器械、车马、田园、食料、杂畜、牧养、兵械公廨等事的供应领导体系④。
唐代地方行政机构、前期主要是州(郡)、县二级,后为道、州(府)、县三级。这二级(三级)地方机构也成为唐代军事后勤的地方
体系。
①《新唐书·百官志三》。
②《旧唐书·职宫志三》。
③《新唐书·百宫志四上》。
④《新唐书·肖官志四上》。
唐朝州县据贞观十三年(公元638年)的统计,州是三百五十八,县为一千五百五十一①,州县主要是以户口的多少划分不同的等级。
上州、中州、下州均以刺史为最高长官(改那时为太守),其下属为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和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田、司法、司士等六曹参军事(中、下州略有变化),还有医学博士、助教、学生若干名。录事参军事统辖诸曹,实权仅在刺史以下,诸曹负责一州军政财货具体事务,与后勤关系极密。
唐朝的府是设在重要地区的机构,开始是在都城及陪都所在地称府,如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河南府,并州为太原府,长官称“牧”,实际执政的是“尹”,后来又有凤翔、成都、河中、江陵、兴元、兴德等府便直接以尹为长官。尹下为少尹,还有别驾、长史、司马。司禄、录事参军掌勾稽、省署钞目、监符印;功曹、司功掌官吏考课、医药诸事;仓曹、司仓掌户籍计帐、道路、逆旅、婚田之事;兵曹、司兵掌武官选举、兵甲器仗门户管钥、烽堠、传驿之事;士曹、司士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②。医药博土以百药救民疾病。以.上情况说明州、府的后勤性质相当突出,成为地方后勤的最重要的机构。
县是在州下的一级机构,县最高长官为令,次为丞、主簿、尉、录事、司功、司仓、司户等人数不等,其中县令“敦四人之业,崇五人之业”,包括民田收授;计帐、传驿、仓库等无所不包,丞为之副贰,尉则分判诸曹,收率课调。因此县是国家正式机构中最直接与基层打交道的机构,是组织督促检查农民生产,收税储存上缴以供军国之用的地方基层后勤机构。
①《旧唐书·地理志一》。
②《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除州县外,唐代还有一些特殊的机构,如都督.都护府以及镇、戍等机构。
都督府一般设在边疆及冲要地区,其中管辖十州以上的为大都督府,不足十州的为中都督府,不足二万户的为下都督府.都督、长史以下有司马、录事参军事、功曹参军事、仓曹参军事、土曹参军事,还有参军事、医学博土等多员。都督地位最重,属于后勤的内容也最多,掌“诸州兵马、甲械、地隍、镇戍、粮廪”①等无所不包,且远离中央,独立性更强。
都护府设在边防要地,以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巩固边疆安定为其主要任务。安西、北庭作用最为显著,对保持唐朝西北地区和丝绸之路的畅通作用很大。都护府亦分为大都护府和上都护府,长官为大都护(都护)、副都护、长史、录事及功、仓、户、兵、法五曹参军事及参军事等多人②。
镇分为上中下三等,多为边疆地区的军事机构,主要成员是将一人,镇副二人,下有兵曹。每镇还有使一人,副使二人。二万人以上的军镇增司马一人,仓曹、兵曹各一人。③
戍也是边疆地区的军事机构,亦分为上中下三等。戍主、戍副为其长官。
唐代有上镇二十、中镇九十、下镇一百三十五,上戍十一,中戍八十六,下戍二百四十五,镇将,镇副、戍主、戍副掌捍防守御。仓曹参军事,掌仪式,仓库、饮膳、医药、付事、句稽、省署钞目、监印、给纸笔、市易、公廨,中镇则由兵曹兼管。兵曹参军事掌防人名籍,兵器、管钥、马驴、土木、谪罚等事④。
①《通典·职官奥四》。
②③《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④《新唐书·百官志四下》.
另据《旧唐书》记载,天下边军还有支度使一职,“支度使以计军资粮仗之用,每岁所费皆申度支会计,以长行旨为准”①。可见支度使也是边军的重要后勤之官。
唐朝安史乱前,由于边防、内地形势的需要,设立节度和采访等使.安史乱后,节度使在内地亦开始设立,而采访使等改为节度、观察等使,形成方镇。节度使与中央的关系虽不尽相同(有边疆型、割据型、防遏型、东南型等),但在地方上均成为政治、经济,军事一体的实权长官。节度使以下,尚有副使、判官等职,将帅出行,兵满一万以上,置长史、司马、仓曹、兵曹、胄曹等参军,五千人以上减司马。诸军各置使一人,五千人以上置副使一人,一万人以上置营田副使一人。每军各有仓、兵、胄曹参军。方镇除正式官职外,还有一个以文职为主的幕僚机构,幕僚为节度使任命各种官职,行军司马掌军籍符伍,号令印信,判官二人分掌仓、兵、骑、臂曹诸事,判官还受命钱谷支计,掌***掌文辞。方镇往往统辖数州之地,这些地方便成为节度使的支州、支郡,支州刺史往往兼带团练使、防御使衔,这样支州、支郡的经济便被节度使控制了。事实上,节度使成为方镇中的最高后勤长官,与副使、判官等及幕僚中的后勤人员,共同构成了方镇独立的后勤供应体系②。
唐代的使职差遣已经出现,玄宗以后差遣权力加重③,差遭中,盐铁使转运使、度支使与后勤关系尤其密切。
盐铁使主食盐专卖及铜铁矿冶。转运使主漕运。度支使是主租赋之官,本属户部,由于国家开支任务的繁重,而成为专门的主财之机构。
盐铁、转运、度支三使在全国各地设有留后院、巡院、盐监、盐场等下属机关,构成了一个直接控制到基层的经济机构,既掌财物,又有单独系统,因而权力很重,成为唐朝后期一段时期内的主要后勤机构。
①《旧唐书·职官志二》。
②《旧唐书· 职官志三》。
③《资治通鉴·唐纪三十》(新唐书·食货志三》。
三、平时战时后勤保障
1、武器
唐朝的武器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政府十分重视武器的生产,军器监是生产制造武器的主要部门,将作监的中校署、少府监的右尚署及掌冶署也生产武器①。这些机构组织大批工匠集体生产制造武器,其工匠有的是按规定每年为政府服役二十天的技工,有的是政府特别雇佣的技术工人,他们有专门分工,技艺很高,能生产出全国最高水平的武器。唐朝有银、铁、铜、锡等冶一百六十八处,开元年间每年采铁二百七万斤,铜二十六万斤,锡五万斤,银一万二千两,铅数量不定②,铁是兵器的主要原料,其他原料多由地方供应,如革、羽毛等③。除中央机构外,地方也有直接制造武器的能力,如关内道上贡的即有弓、刀等。由于唐代禁止私有重兵器(甲、稍、矛、弩、具装),所以私家兵器为弓箭、刀、盾、短矛等,府兵自备的武器当属此类,由此观之,中央与地方制造的武器是有不同的。政府对武器的保存十分注意,中央与地方均有仓库藏之。为了保证武器质量,政府对武器生产要求很严,“少府、将作监等所制“军器则勒岁月与工姓名”④,‘‘其造弓矢、长刀官为主样,仍题工人姓名”⑤,不仅制定标准,还要题下工匠姓名、制造时间,以
①《新唐书·百官志三》。
②《新唐书·食货志四》。
③《新唐书·地理志》。
④《新唐书·百官志二》。
⑤《唐令拾遗》卷。
便负责到底。地方政府组织制造的武器也要留有标志,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并州(太原)制造的刀,其背上刻有“并州都督府造”字样①。
唐代武器中,刀、剑、枪、矛、弓、箭等为主要武器。刀的形制有多种,常见的是长、短两种,多为铁制,并以铜装饰其表,不仅耐用,且又美观。在有关唐史的记载中,提到的刀主要有:佩刀、障刀、横刀、短刀、长刀、陌刀、仪刀、搬刀、越银刀、金削刀、龙雀刀、郁刀等多种②,其中佩刀、障刀、横刀等为短刀,而长刀、陌刀、仪刀等为长刀。佩刀是使用最广的武器,唐代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即有佩刀一万口③,差不多是一人一刀,皇帝.军官也多佩此刀。长刀在一军中有二千五百口,与佩刀相杂,发挥长短刀不同的作用。盛彦师伏击李密,就是以持刀的战士待李密渡河时乘势杀出而大获全胜。④李嗣业在平定安史叛军的战场上,曾手执长刀,连杀十数人,又率持大刀的士兵如墙而进,所向披靡⑤。剑在唐代也是比较常见的兵器,但由于刀的广泛使用,加之剑的本身弱点,所以较之于刀的作用已大为逊色了,往往随身佩带用以防身。
与短刀相似的匕首也有使用的记录,段秀实与刘海宾谋杀朱泚,海宾曾于靴中藏下匕首⑥。
唐代枪、矛、稍等较长的兵器,多用于骑兵。
枪的种类较多:“枪之制有四,一曰漆枪、二日木枪、三日白千枪、四日扑头枪”,枪使用范围广泛.地位尊崇,军人便纷纷演练枪法。
①《玉海卷》卷一五一。
②《唐六典》卷一六、《玉海》一五一。
③《神机制敌太白阴径·军赘篇》。
④《旧唐书·薛万彻传》。
⑤《旧唐书·李嗣业传》。
⑥《旧唐书·朱泚传》。
唐初,秦叔宝等即以枪技而闻名于世,中期的哥舒翰枪法也很惊人,追击敌人时,先用枪搭其肩上,待其受惊回头,再刺其喉,挑起三五尺高而坠地致死①。名将薛万钧兄弟在与吐谷浑的战斗中,双双被枪所伤,可见少数民族也用铁枪。
铁矛也用于实战,唐太宗率唐军攻高丽时,在辽东城唐军以长矛猛刺守兵之盾②,结果攻下了城池。将领也多有以矛为武器者,尉迟敬德即以善矛勇冠全军。名将白孝德还能双手同时用矛③。戈,已不多见了,但尚未绝迹,李朔雪夜袭蔡州时,士兵曾抱戈在风雪中前进④。戟除作仪仗外⑤,战场上尚有用戟的,史思明攻土门时曾中伏中戟伤⑥。
稍、槊等也多为将领使用,李元吉、程知节、罗艺等都以善马稍而闻名⑦。还有一种仪仗用的穩稍,以黄金涂沫,形如剑而三刃,连.柄及锋长三尺五寸,并以虎豹皮为袋⑧。德宗时,南诏献上铎稍,状如残刃,有孔旁出,所击无不洞穿⑨,相当锋利。槊在战场上尚可见到,程知节一次被王世充追赶,危急中回身折断刺来的槊⑩,高开道也是用槊的名手?。
斧、棒、鞭、锤等短兵器情况不一。棒也称棓,是唐军的必备武器之一,每军按规定配备二千五百张?。李嗣业在恒逻斯失败逃跑途中,曾以棒击人,为高仙芝开道?。斧多为仪仗之用,百济王曾在
①《旧唐书·哥舒翰传》。
②《新唐书·东夷传》。
③《旧唐书·白孝德传》。
④《旧唐书·李晟传》。
⑤《新唐书·百官志三》。
⑥《新唐书·逆臣传》
⑦⑧《旧唐书·程知节传》等.
⑨《玉海》卷-五一。
⑩《资治通鉴·唐纪六》。
⑪《神机制敌太白阴径·军资篇》。
⑫《旧唐书·李嗣业传》。
武德年间进献雕甲斧①,德宗时,封诨珹为副元帅时,就授钺以示重视。锤、鞭的使用情况不多,,参加叛乱的圆净和尚被捕后,曾用锤砸断腿骨②,南诏兵器中还有连锤的记载③,唐初,铁勒部曾献鞭于唐,以示求和之意④
弓、弩、箭在唐朝的作用和地位十分突出,成为装备军队的必备武器。由于射箭的技术不易掌握,所以演练考核检查军人的射术,成为唐军平时训练的主要内容。
唐代“弓之制有四:一日长弓,二日角弓,三日稍弓,四曰格弓。”⑤长弓为步兵使用,角弓为骑兵使用,稍弓为狩猎用,格弓为禁卫军使用。唐军一军配有一万二千五百张弓,弦三万七千五百条⑥,这就是说战士每人一张弓、三条弦。要求军人精通弓法,那些平时能拉开二百四十斤弓的府兵战士,才能在实战中使用百斤弓而从容射中目标。当时,射术高明的军人受到社会普遍的尊敬。唐太宗用大弓长箭作战,其箭被突厥得后竟被奉为神物般来传观⑦。薛仁贵与九姓对阵时,连射三箭,连中三人,使得九姓突厥当即请降,薛仁贵一时间成为三箭定天山的将军⑧。唐“箭之制有四:一日竹箭,二日木箭、三日兵箭,四日弩箭。”⑨竹箭、木箭是射鸟和狩猎用的,兵箭和弩箭是用于战斗的,箭镞多为钢制,刃部较长,能穿坚固之物。弩箭的镞长达七寸,车弩和箭以铁叶或皮革作箭羽,都是击远的利器。
①《新唐书·东夷传》。
②《旧唐书·吕元膺传》。
③《新唐书·南蛮传)中,
④《旧唐书·北狄传》。
⑤《唐六典)卷一六。
⑥《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军装篇》。
⑦《新唐书·刘黑闼传》。
⑧《旧唐书·薛仁贵传》。.
⑨《唐六典》卷一六。
此外还有射甲箭、生纰箭、长垛箭、①漆箭等,这是用于特殊情况的箭,威力与普通箭自然不同。唐军装备的箭数量是很大的,一个军就备有三十万五千只②,每人平均近三十只,一个训练有素的战士,再持有三十支箭,其战斗力非一般人可比。唐军步骑军与敌方交战,箭都发生了重大作用。郭子仪平安史叛军时,依靠“矢如雨注”的威力,使贼徒震骇③
弩的制作较弓复杂,唐代手工业的发展,军器监等官府的重视,唐朝制造的弩种类增多,威力提高。“驽之制有七:一日擘张弩、二日角弓弩、三日木车弩、四曰大木车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远弩。④”擘张弩、角弓弩为轻弩,其余为强弩。弩的制作已很复杂,大车弩以杨柘桑为骨干,长一丈二尺,中径七寸,两稍三寸,以绞车为动力,射出箭时声如雷吼⑤。车弩“为轴转车,车上定十二石弩弓、以铁钩连轴,车行轴转、引弩持满弦挂牙上。弩为七衢,中衢大箭一簇,长七寸,围五寸,箭竿长三尺,围五寸,以铁叶为羽,左右各三箭。次差小于中箭,其牙一发,诸箭皆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崩溃,楼橹亦颠坠。⑥在没有火药炮的时代,这种车弩是攻城的锐利武器。唐军每军备有弩二千五百张,弩箭二十五万只,弦七千条⑦,平均五人一张驽。此外见于记载的还有静塞弩、连弩、摧山弩⑧、百誊弩、彀车弩、强弩、大弩等⑨。这些弩基本也用于攻城。平时,唐军对弩的训练要求很严,射程二百三十步要求四发二中,单弓弩射程一百六十步要求四发二中。实战中弩弓果然威力无穷,
①②《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军装篇》。
③《旧唐书·郭子仪传》。
④《唐六典》卷一六。
⑤《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守城其篇》。
⑥《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攻城其篇》。
⑦《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军装篇》。
⑧《玉海》卷一五一。
⑨《新唐书·逆臣》中。
朱批围攻奉天,“以百誊射城中,不及幄坐者三步”,①差一点就击中了皇帝。还有一种弩可以发石,就成了炮,李光弼以此种弩击死敌人十之二三②。唐朝后期还出现了简箭,这种“筒箭长尺余,内之竹筒,注之弦上,系竹简于手腕,彀弓即发,豁筒向后,激矢射敌,皆洞贯”。③
盾作为防御武器,在唐朝也形成定制。“彭排之制有六:一日藤.排;二曰团排;三曰漆排;四日木排;五曰联木排;六日皮排。”④这主要是依据材料和作用的不同来区分的。木料、藤条,皮革等都是制盾的主要原料,由于用途不同,制成的盾形状也不同,一般步兵的盾长方形或椭圆形,骑兵使用的多为圆形。南诏还曾出现了铜盾⑤。盾也大量装备部队,往往与进攻性武器配合使用,战士一手持刀、一手持盾,既能击杀敌人,又能保护自己,伏击李密的盛彦师部战士就是持刀、盾出击的⑥。由于盾是防御刀箭等进攻性武器的,所以除了坚固外,还要对敌人造成畏惧心里,特别是对战马更是精神战术。唐太宗时,结社尔反叛,偷袭御营失败后,太宗便命令制造漆盾,这种漆盾就是在盾面绘画彩色兽头,以猛兽雄武愤怒之状,达到对方惊惧不敢作战的目的。皇帝的卫队多以漆盾武装起来,以显示皇帝威严不可侵犯⑦。
以火为兵,这种火就是点燃艾蒿、油脂等物燃烧起来的。唐朝对火的使用更加广泛与普遍,在火药用于战争前,唐朝已达到了用火作战的高峰,唐朝火兵的具体之法,已被正式载人兵书⑧。这些火兵主要有:
①《新唐书 ·逆臣中。
②《旧唐书 ·李光弼传》。
③《资治通鉴·唐纪六九》。
④《唐六典》卷 -一六。
⑤《新唐书·南蛮传》上。
⑥《旧唐书 ·薛万彻传》。
⑦《唐会要》卷三二。
⑧《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攻城其篇》。
火箭,将盛油的小瓢缚箭端,射到敌楼橹板上,瓢破油出,再将燃着的箭射到油散处,油遇火而燃,敌楼橹随之烧毁。
火杏,将杏核中空,实以燃着的艾草,将杏核系于鸟足上,再将这样“加工”后的群鸟驱人城中,待鸟落后,城内庐舍草垛等处便燃烧起来。
火兵,夜晚悄悄将藏有火种的草捆送至敌营,待草捆烧起,造成敌营惊骚,便可乘机进攻。
火兽,将点燃的艾草放入开孔的瓢中,将飘系在野猪、野鹿脖子下,再火烧其尾,驱使其奔向敌营,瓢碎火起,敌营大乱。火禽,挖空胡桃后开两孔,内实以燃着的艾草,将胡桃系在野鸡腿上,刺其尾,使野鸡飞入敌营乱草中,引起大火。唐末火药开始出现在战场上。火药本是炼丹家发明的,据宋朝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末哀帝天祐年间,郑璠攻打豫章(南昌)时,发机飞火,把龙沙门烧着了,抛石机抛出去的已不是点燃的易燃物,而是自行烧着的“药”,这种药与易燃物油、膏、艾等有本质的不同,所以这次记载,被多数学者专家当成火药用于战争的最早记录①。此后,我国发明的火药便开始广泛用于战争了。
2、舟车
唐代舟车主要是用于战场的战船、战车和以运输为主的船、车。
唐代水军建立很早,李渊太原起兵攻下长安后,招降孙华,搜缴沿河的民船组成水军②。玄宗时鉴真和尚第二次东渡日本所乘
①冯家升:《火药的发明与西传》。
②《资治通鉴·隋纪八》。
坐的船,即是未作任何改装的军船①。唐代由工部的水部主管船舶制造,将作监中校署具体组织生.产制造。扬州、越州、杭州等水陆码头即能制造各式船只,刘晏曾在扬州设立造船“十场于扬子县,专知官十人,竞自私办②”。唐船多为木帆船,岭南地区造船不用铁钉,以桄榔须系缚,再用橄榄糖泥之,糖干甚坚,入水如漆③。唐代军船也能适应远涉重洋,渡海作战的要求。
唐代除征集民船为军舟外,还大量收编投降部队的战船。武德四年,唐军大败萧铣,夺其舰四百余艘④。但更多的是动员民工制造。河间王孝恭被任命为夔州总管,负责打造战船,教习水战,准备灭萧铣⑤。攻打高丽前,更是大规模动员江南人民,特别是巴蜀人民打造战船。其中仅洪.饶、江州即造舰四百艘⑥,江南十二州造船数百艘⑦,在四川打造的船长百尺,宽半之,人民打造不了,只好出资买船,而船的高价竟达二千三百三十六匹⑧,终至引起骚乱。为了打击突厥,也召江南船工打造战舰⑨,内河也用战船作战。唐船的制造技艺很高,唐“天佑中..成讷造巨舰-一艘,三年而成。”⑩三年造一舰,不仅说明船大,也说明制造精心,当时已知道以漆涂抹船底,增加船速的技术?。唐朝的战船名目很多,就其规格主要分成大小两种。大船有战
①《唐大和尚东征传》杨向荣校本)。
②《唐语林·政事》上。
③《岭表录异》卷上。
④《旧唐书·李靖传》。
⑤《旧唐书·宗室列传》。
⑥《资治遁鉴·唐纪一三》。
⑦《资治通鉴·唐纪一四》。
⑧《资治通鉴·唐纪一五》。
⑨《新唐书·突厥传》上。
⑩《北梦琐言》卷五。
⑪《旧唐书.杜亚传》。
船、楼船、大航、大船、大鰉偶舫、楼舰、兵舰等不同名称,一般多直接用于战斗。战舰,船舷上设中墙、半身墙、下开掣棹孔、舷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格,人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等①。楼船、船上建楼三重,列女墙、战格树旗帜,开弩窗矛穴、置拋车垒石、铁汁,状如城垒.这两种战舰都是船上有几重结构,借以防御敌方的箭和其他武器的袭击,同时又配备了弓驽射击孔,可以在楼内射杀敌人,这是集攻防为一身的结合体。这种战舰、楼船在实战中发挥了威力。唐朝攻打高丽由山东莱州泛海赴朝的即是这种战舰、楼船,多达几百艘②。刘仁愿在白江之战中,火烧百济、日本联军船四百余艘,取得海战大捷③。
船体轻巧的战船有走舸,舷上安重墙,棹夫多,战卒少,往返如飞,这种快船乘敌不备,执行救急任务④。
还有船体小些的蒙冲,是以犀革蒙覆其背,两侧开射击孔,前后左右均能发箭,敌船不能近前,箭也不能伤,这种船速度快,突袭敌船出奇制胜⑤。
还有一种专门执行侦察任务的游艇,船体更小,船上无女墙,船两侧有桨,随艇大小,四尺一床,划起桨来,快速如飞⑥。有的船置以巨弩,战斗力由此大增,韩滉运米人渭北,沿河不安全,便在米船船头置十张大弩,这种弩船,虽是运输船,但有强弩就成为战斗力很强的战船了⑦。
唐朝战船的主要成就是踏船的发明,这种船为李皋所制,李皋为人勤俭,“常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风席,
①《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水战具篇》。
②《旧唐书 ·东夷传》。
③《新唐书·东夷传》。
④《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水战具篇》。
⑤⑥《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水战具篇》。
⑦《新唐书·韩休传》。
所造省易而久固。”①这是以轮击水,使船前进的新船,较之传统的帆、桨等为动力的方法已有很大不同,唐代的船舰有了专门的名称,“截海、齐山”等号出现②。
战车的种类很多,其制造由兵部驾部司主管,将作监中校署具体生产制造。中校署是将作监的主要部门,将作监有工匠-万五千人,相当部分在中校署。战车的生产虽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但过去一些先进的战车,唐代则广泛地用于实战。
战车中以发石的炮车威力较大,这种性质的战车有:抛车(炮车)、将军炮、抛楼、云旖、榻石车、战车等。这类炮均以石为武器,一-般除炮架外,尚有四轮,所以称车,能发巨石,抛距又远,所以无论攻城、守城,均能发挥作用,甚至还随军出国作战。攻打高丽时,李動使用的抛车,飞出大石有三百步(一里多)远,将高丽守军构置城上的战楼完全毁坏③。体积最大的炮车当属榻石车,二百人才能拉走,一炮发出可击杀数十人④。
以攻城为主的战车主要是冲车(撞车)、木鹅(鹅车)、木驴等,这些战车主要是撞毁敌方的防御工事,特别是城墙、城门、城墙上的垛口等。李筌攻打辽东城时,以撞车撞其楼阁,触处“无不倾倒”⑤。
以挖地道或掩护士兵接近敌人城下的战车称鱝韫车、蓬笼。憤愠车“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犀皮蒙之,下藏十人,填隍推之,填抵城下,可以攻掘,金、木、火、石所不能及⑥。蓬笼也是匿其内,推而前以穴墉,这两种战车都是利用车棚的保护而至城下挖地道的。
①《旧唐书·李皋传》。
②《北梦琐言》卷五。
③《旧唐书·东夷传》。
④《新唐书·李光弼传》。
⑤《汨唐书·东夷传》。
⑥《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攻城具篇》。
兵车的性质与,上述战车相似,该车有较好的保护外壳,有的蒙以狻猊象,行军时载兵器甲胄,宿营时环以为营,对阵时,以车阻止敌人的奔突,同时又有持戟的土兵跟随,保护兵车①。
云梯也被称作车,如巢车、板屋、木幔、云梁、飞梯、云桥、飞云梯、飞楼等战具,也是属于战车类的武器,“飞云梯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上玄双牙,有括梯- -丈二尺,有四棁相去三尺,势微曲递,互相括飞,于云间以窥城中,其上城首冠双辘轳,枕城而上。”②而一种云桥阔数十丈,以巨轮为脚,推之使前,这种云桥.上配有水囊防火,裹以生牛皮防利器,能接近城濠填土平濠,掩护大队士兵攻城③。巢车也称板屋,“以八轮车,车上树高竿,上安辘轳,以绳挽板屋,上竿首以窥城中,板屋高五尺,方四尺,有十二孔,四面列布,车可进退。”④巢车主要是了望敌营。木幔以板为幔立桔槔于四轮车上,悬逼城堞,掩护士兵蚁附面上⑤。
唐代裴行俭作战善用战车。李嗣业运粮,常为敌方抢劫,裴行俭以粮车伏武装士兵,近处再埋伏精兵,引诱敌人抢粮,待敌人夺得“粮车”后无备之际,粮车内的士兵突然杀出,与伏兵一道将敌人杀尽。⑥
3、衣甲
唐代军装的制作为兵部主管,少府监织染署具体组织工匠生产,殿中省的尚衣署,内侍省的掖廷局虽主要负责官内衣装,但也参与军衣制作。安史乱中,肃宗的张皇后曾在产子三日后,便开始
①《旧唐书·马燧传》。
②《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攻城具筒》。
③《旧唐书·珲璩传》。
④⑤《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攻城具篇》。
⑥《旧唐书·裴行俭传》。
缝战士衣①。地方也可生产军衣,府兵战士即是自备军装,召募的军人也是自己备衣。
唐代前期用于军衣的费用是五百三十万②,制衣的原料,主要来自地方贡赋和绢、布等贡品。绢布用来制作军衣,革用来制胄。唐代仪仗部队的服饰,“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丈,号衙内五卫。.皆服鹛冠、绯衫袂”。“黄麾仗,左右厢各十二部,十二行,第一行.黄地雪花袄、帽,第二行..赤地云花袄、帽③。”十二中每一行的服色都相同,而十二行又不重复,足可见其军容之严整。
唐代作战部队根据四季变化,由政府供给军衣,军衣已经明确分出冬、春(秋)、夏四季不同类别,部队按季节服用不同服装。兴元元年(公元784年),四月,汉中地区天已很热,但由于兵变,部队供应困难,战士仍穿冬服,德宗也着夹服,不肯穿单衫,表示与士卒同甘苦,以激励士卒的士气④。
军衣中以袍为重要,每军备有五千领战袍⑤,“袍之制有五:一日青袍;二曰绯袍;三曰黄袍;四曰白袍;五曰皂袍。”
锦袍常作为珍贵御物赏给功臣⑦。除袍外还有袄、衫、氅、挎、禰裆(两当)、裙及袜、鞋、靴、行朦、巾、帻带等,娄师德曾自带红抹额应征人伍⑧,可见抹额也是常见的头饰。唐代特殊服饰还有毡帽、油衣、雨衣等,毡帽由于裴度被刺未受重伤而身价大涨⑨;油
①《旧唐书·后妃传》下。
②《通典·食货典》六。
③《新唐书 ·仪卫志》上。
④《旧唐书·德宗本纪》。
⑤《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器械篇》。
⑥《唐六典》卷十六。
⑦《旧唐书·刘文静传》。
⑧《新唐书·娄师德传》。
⑨《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五》。
衣、雨衣是防水,防雨的佳品,太宗攻打高丽出发时曾带有雨衣①,行膝即裹腿,以长布缠裹小腿,步履轻健,行动方便;鞋以皮之,外施油腊,底著铁钉②。
为减少伤亡,唐朝军士广泛使用甲胄,每军有甲七千五百领,甲的数量大大多于袍,一军中甲、袍结合,既轻便又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政府对甲的生产除兵部外,少府监的右尚署、掌冶署,特别是军器监的甲坊,是生产甲胄的主要单位,此外政府是严格禁止私人造甲的,更禁止私人存有甲青③。
甲的大小不等,制作铠甲时,多分长短三等加工制作,以便照顾不同身高对铠甲的不同要求④。“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日光要甲,三日细鳞甲,四日山文甲,五日乌锤甲,六曰白布甲、七日皂绢甲、八日布背甲、九日步兵甲、十日皮甲、十有一日木甲、十有二日锁子甲、十有三日马甲⑤。”此外还有联甲、金鬃铠、金甲、纸铠等。使用普遍的是牛皮甲,其中明光甲比较亮,唐军- .次打败株羯就获得明光甲万余领⑥。犀牛甲属上乘,皇帝有时以此赠送臣下。锁子甲是将小片甲以练子联成衣形,既结实坚韧、又柔软轻便,随身体的动作而变化,是比较优秀的铠甲,这种甲少数民族制造较多,康国曾以锁子甲为贡品献给玄宗⑦,郭知运讨吐蕃,获得锁子甲及马牦牛等万计⑧。铁甲虽重,却是防身御敌的利器,受到骑兵的格外重视,唐太宗攻打高丽时,以金漆涂铁甲,又以五彩染玄金,
①《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②《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八》。
③《唐会要·军杂录》。
④《旧唐书·马燧传》。
⑤《唐六典》卷一六。
⑥《新唐书 ·东夷传》。
⑦《新唐书 ·西城传》下。
⑧《旧唐书·卷一百三《郭知运传》。
制为山文甲,结果唐万余甲骑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灿烂辉煌。军容之盛,前古未有①。玄宗讲武骊山,戈鋌金甲照耀天地②,这种闪光的铠甲,是在铁甲上漆以金漆,除了坚固外,还以其耀眼的金色,起到提高自己部队士气,造成对方畏惧的心理。以金漆铁甲武装起来的唐朝大军直接投入战斗,其军威之壮,军容之整,军力之强都是空前的,唐军以军容严整而称于史。
唐代纸铠很有名气,唐末徐商征千人从军,“襞纸为铠,劲矢不.能洞③,这种纸甲坚韧到利箭不能穿透的程度,实用价值很高,唐代纸的使用已经很广了,除了书写,还能制衣,唐史中多处记有衣纸的情况,看来纸甲是在纸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政府对衣甲管理很严,衣甲入库出库都已有了严格的手续。
4、粮秣
粮食是军队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唐前期国力强盛,军粮解决较好,中、后期军队数量增加而又国力衰弱,军粮供应,困难越来越大。
唐朝每名军人日需粮二升左右,一军全年需粮二十万八千石,其军粮的来源主要有四:一为士兵自备;二为地租(包括赋税);三为屯田、营田;四为和籴。
自备,主要是府兵战士与部分应募士兵。府兵战士每年有相当时间进行耕种,所得粮食又没有地租任务,便转过来作为番上出征的兵资。应募士兵本由政府供给粮饷,但有少数人,为表示忠君爱国之心而自筹军资,这在唐初较多;次为战争条件下,政府财政困难,迫使平民自费为兵。
①《玉海》卷一五一。
②《唐会要·讲武》。
③《新唐书·徐有功传》。
地租是军粮的重要来源。户部、司农寺等机构掌管粮食的生产、储存及分配。唐初,统治者接受了亡隋教训,注意保护民力,采取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方针,积极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均田制的推行,初步地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保证了军粮的生产与征收。均田制规定:“凡天下之田,五尺为步,二百有四十步为亩,百亩为顷。”“凡给田之制有差。丁男、中男以一顷..凡田分为二等,一日永业,一日口分。丁之田二为永业,八为口分。”“诸以工商为业者,永业、口分田各减半给之,在狭乡者并不给”①。唐朝前期人口与耕地不断增加,使国家的税粮也随之增加。高宗时人口为三百八十万户②;武后时为六百一十五万户③;开元后期为八百四十万户④;天宝末为九百万户⑤,由此耕地面积到开元时已达一千四百三十万顷⑥,使“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⑦。得到土地的农民按律向政府交纳地租,租庸调制规定:“课户每丁租粟二石⑧,开元时缴纳地租的民户约为五百多万户,政府每年收到的地租总数《新唐书》记为一千九百八十万斛,《通典》记为一千六百万石⑨,除地租外,地税也逐渐成为一笔重要收人。初,政府曾规定每亩征收二升地税四,后不断有变化,地税收人曾达一千二百四十万石(11)。粮食储存不断增加,天宝年间达到了九千六百六十万
①《唐六典》卷三。
②《资治通鉴·唐纪一五》。
③《资治通鉴·唐纪二四》。
④《资治通鉴·唐纪三十》。
⑤《资治通鉴 ·唐纪三三》。
⑥《唐六典》卷三。
⑦《元次山集 ·问进士》。
⑧《唐六典》卷三.
⑨《新唐书·食货志》《逋奥》卷六。
⑩《唐六典》卷三。
⑪《通典·食货典》六。
石①。同时,唐朝前期主要是府兵,而府兵粮饷自给,六十多万府兵并不需要政府多大负担②,而临时召募部队的粮食供给,政府是完全能承担的。
安史乱后,人口极度下降,最少时曾降至一百四十万户③,战争使土地大量荒废,而军队数量却大量增加,元和初年即达八十三万④,平均二户至三户即要养一兵。当时均田制瓦解,庄田制出现,在租庸调无法推行的情况下,政府又推行了两税法,两税法以资产和地亩纳税,到元和初年每年收人三千五百一十五万贯石⑤,这里包括盐、茶、酒等杂税,整个税额较之开元时期已大大下降,军粮的供应则越来越困难。
屯田、营田是军粮的另一来源。屯田的形式有二,一为工部屯田司主管的,为司农寺主管的,这两种屯田在唐代的军粮补给,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屯田.营田差不多与二百七八十年的唐朝历史相始终。
屯田司主管的屯田多设在“边防镇守、转运不给”之地,以满足部队对粮食的需要,这种由屯田司主管的屯田,在地方由诸军州管屯,在全国各地有九百九十二处⑥,其中大屯以五十顷,小屯以二十顷不等⑦;而司农寺主管的屯田则为三十顷以下,二十顷以,上为一屯⑧,屯均设有屯官、屯副,负责具体事宜。每屯的人数不等,当时每个劳动力可耕种一顷左右的土地,这样每屯的亩数差不多就
①《通典·食货典一二》。
②《玉海》卷一三七.
③《旧唐书·宪宗本纪》上。
④《资治通鉴·唐纪五三》。
⑤《资治通鉴·唐纪》,五三。
⑥《旧唐书·职官志二》。
⑦《通典·食货典》二。
⑧《通典·食货典》二。
决定了屯丁的人数,每屯六十顷的屯田便有六十人耕种①,但实际上多数屯田用人超过这样的比例,有的一屯竟用人一百三十②。政府依土地的肥瘠程度将其分成三等,并依土地的软硬程度给予数量不等的耕牛,以及种子、耒耜等,屯田的土地多种大麦、荞麦、小.麦、麻、芥、蔓青、萝卜、豆类等③。每个军士按规定每月可得到的标准供给是:粟九斗六升六合六勺六抄六圭六粒,包括大麦八分,小麦六分;荞麦四分、大豆八分、小豆七分,豌豆七分、麻七分、黍七分④。部队的供给品种随土地所产,看来比较丰富,面实际就不一定了。
唐朝的屯田自武德初年窦静子并州开始,直到张全义在僖宗光启年间屯田止⑤,屯田一直持续不断,天宝时屯田收人达一百九十一万石⑥,成效显著的西北地区,屯田起到了节省运费,巩固边疆的作用。如唐设安西四镇后,每年调山东丁男为戍卒,以屯田资粮,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却子强敌⑦。黑齿常之驻守河源,转输险远,乃开屯田五千余顷,岁收五百余万石,“由是战守有备焉”⑧。这种屯田之法,甚至随军带到高丽⑨,刘仁轨援助新罗时就曾率唐军屯田,就地筹积粮食。罪犯屯田成果也很突出,韩重华曾以罪吏九百人去梏屯田,结果省钱-一千三百万四。唐朝的和籴也是解决军粮的有效措施。和籴的含义有二,一是平抑物价,一是提供军粮。筹措军粮性质的和籴又有就地和转运两种情况。地租、屯田是生产粮食的形式,而和籴则是以商品交换形式,为政府出资购买粮食供给军队,当然在初期也有通过政府出资购买,以平抑粮价、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为目的的和籴。
①《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屯田篇》。
②《新唐书·食货志》仨。
③《通典·食货典》二。
④《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人粮马料篇》。
⑤《旧唐书·窦威传》。
⑥《通典·食货典》二。
⑦《旧唐书 ·吐簪传》。
⑧《资治通鉴·唐纪一八》。
⑨《旧唐书 ·刘仁轨传》。
⑩《韩昌黎集》卷一九。
唐初,唐军进抵高昌、龟兹、焉耆、小勃律后,营田及地租又不足以供军,便有和籴之举①。而更早者在贞观四年,张俭检校代州都督时,为防止思结部反叛,便以和籴的形式,买下思结部的粮食,充作军用②。唐朝前期,天宝八年,所储备的九千万石粮食中,来自和籴的有一百一十三万石③。唐后期德宗时期,关中粮食奇缺,政府急令在各地和籴,以备军食④。防备吐蕃的十七万军队的军粮,在关中等地和籴后转运边地⑤。综观唐代和籴仍不失为筹措军粮的有效措施。
其他筹集军粮的办法还有如馆谷、因粮于敌等。馆谷就是军队就地筹粮,主要是指深人敌占区,或在敌占区打败敌人后,就地征粮。马燧与田悦大战临洛后,“曾馆谷三十万斛”⑥。因粮于敌,即:打败敌人后收取对方的粮食以供军食,李勱攻下盖牟城即得粮十万石⑦,黑齿常之击败吐蕃,收其粮畜而还。⑧唐朝军队出征多以干粮、熟食为口粮⑨,这种口粮不仅便于保存,更利于携带,十分适合部队的特点,就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船上也以干粮熟食为口粮,适应了海上生活的要求。
唐军马众多,草料数额数量很大。草料供给主要靠牧场,驿马
①《新唐书·食货志》三。
②《通典·食货典》一二。
③《资治通鉴·唐纪四九》。
④《资治通鉴·唐纪四九》。.
⑤《新唐书 ·食货志》。
⑥《新唐书 ·马燧传》。
⑦《新唐书 ·东夷传》。
⑧《资治通鉴 ·唐纪一八》。
⑨《旧唐书》卷一百零三《郭虔瓘传》。
靠牧田①。骑兵部队的战马供给马料、粟、盐及草等。李筌的兵书中记下了一军马料等的供应情况。“马料一人二匹,一军二万五千匹,. -坊秣马五十队,十月一日起料,四月一日停料。- -马日支粟一斗,一月三石,六个月一十八石,计一军马一日支粟一千二百五十石,一月三万七千五百石,六个月二十二万五千石。马盐一马日支盐三合,一月九升,六个月五斗四升,一军马支盐三十七石五斗,一月一千一百二十五石,六个月六千七百五十石。茭草,一马一日支茭草二围,一月六十围、六个月三百六十围,计一军马六个月五十万围②。国家对马料的支出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安史乱后陆贽、白居易等曾多次上奏,论及草料问题,可见后期草料问题的重要。
5、军马
唐高宗的太学生魏元忠曾议论说:“出师之要,全资马力”③。他的观点体现了唐朝朝野对军马的高度重视,在许多重要战役中,骑兵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由此史家评论说:“秦汉以来,唐马最盛。”④骑兵成为唐军的中坚,在由一万二千五百人组成的一军中,有的一人一马,有的一人二马,而将校又多有私马,因此唐军机动作战的能力相当突出,战斗力非一般部队可唐朝军马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主办的养马场即陇右地区的牧监。
李渊在太原起兵前,曾率隋军驻守太原,从五千隋军中选出二
①《新唐书·食货志》。
②《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人粮马料篇》。
③《资怡通鉴·唐纪一八》。
④《新唐书·兵志》。
⑤《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人粮马料篇》。
千精锐,教习骑射,结果“饮食居止,一同突厥”①,这是后来唐军骑兵的前身。大业十三年六月,李渊在太原得突厥马五百匹②,又遣部下设伏掠抄突厥马群③,在此前后,李渊购得到的军马还有:突厥史大奈部之骑兵④、突跃康鞘利部马二千匹⑤;隋朝沙苑监军马(即赤岸泽)⑥等。唐朝建国后,仍不断获得军马,武德中曾得到康国马四千匹⑦,后又得突厥颉利可汗献马三千匹⑧,这些军马除送至部队外,即送至陇右,以监牧马。
牧马诸事由太仆寺的诸监牧主管,除牧监、副监外,还有丞、主簿、直司、团官、牧尉、排长、牧马、群头等职,每群有长,十五长有尉,尉主岁考功,进排马,还有掌闲,调马习上⑨。由于牧马事务的繁多,地位的重要,高宗时,以太仆寺少卿检校陇右诸牧监吵,这是牧监设使的开始,牧监事实上相当于寺的地位。
监牧的马主要靠自行繁殖,自贞观至麟德的四十年间,牧马即达七十万六千匹,分八坊四十八监分牧凹,在横跨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四郡千余里的范围内,仍无法放牧,便将其中的八监从陇右地区移到河西地区。每监以马的多少分为三等,五千匹为上监,三千匹为中监,余为下监。监多以所在地命名,一般有左右之分。牧马的数量与国家的政治形势与管理水平直接有关。麟德时最多为七十余万匹,到高宗永隆时,马政渐坏,牧马大减,后经毛仲的努力,到开元时为二十四万匹,后又增加到四十三万匹,但后来
①②③《大唐业起居注)卷
④《通典·边防典》一。
⑤《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
⑥《新唐书·兵志》。
⑦《唐会要·从马》。
⑧《旧唐书·太宗本纪》上。
⑨《新唐书·兵志》。
⑩《新唐书 ·兵志》。
⑪《旧唐书·张孝忠传》;《新唐书·兵志》。
又降至三十二万匹。安史乱中陇右形势紧张,吐蕃东下,回纥入援、叛军进逼,使牧监尽毁①。安史乱后,这一地区也不安宁,元和时政府曾一度恢复陇右牧场,但土地之争又起,牧民失业的问题严重。为了维持军马的供给,贞元时政府在福建泉州置万安监②,元和时又在歧阴、蔡州、临汉、银川等地设牧③。
当军马供应紧张时,政府还采取其他方法征集军马。如:以缣绢易马买马,开元时除以金帛购买战马外,还曾以一匹绢换马一匹,代宗时酬谢回纥助收西京之功,以缣帛百余万匹买马十万匹④,大历时以四十匹绢易马一匹⑤,贞元时以绢万匹在河曲买马。
括私马助军,安史乱时,肃宗尽括公私马以助军⑥,给事中李麂因无马而被贬官,鱼朝思括士庶私马以解燃眉之急,而使民情危迫。
以官换马。开元时曾以三十匹马酬一游击将军⑦。以社养马,穆宗长庆时,为防狄令五十人为- -社,全社共同负责养马,马死社人共补之⑧。
以战争俘获战马。如开元时大战吐蕃一次就获马七万五千匹⑨。
上述办法,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部队对马的需求。唐朝十分注意战马的素质,并不断培育优秀的新马种。唐太宗一生爱马对世风影响很大,他陵前的石刻六骏,是唐代重视战马的縮影。
①《旧唐书 ·张孝忠传》。
②《旧唐书·德宗本纪为。
③《新唐书 ·兵志》。
④《新唐书·食货志》一。
⑥《唐会要 ·马》。
⑥《日唐书·肃宗本纪》。
⑦《唐会要·马》。
⑧《旧唐书 ·穆宗本纪》。
⑨《旧唐书·王忠嗣传》。
唐代的牧马场,事实上就是良种马繁殖场,武德中康国的四千匹马,即作为种马而牧于陇右,其马“形容高大”,不少战马“就是其种”①,太宗为获青海良马“青海骢”,而派大将出击②。唐朝也注意用当地马与少数民族马杂交,而得良马,玄宗时在西受降城与少数民族互市,结果“既杂胡种,马乃益壮”③,少数民族深知唐朝对马的重视,便以进献良马表示忠诚与友谊。骨利干献给太宗朝的良马百匹,其中十匹尤骏④。
唐朝征发牧马配充部队,采取择优选取的方针,先取强壮,不足而次之国。为了识别,军马皮肤上都打有印记。关于皮肤颜色、岁.口等登记造册,便于管理和使用。
军马的治疗也受到重视,《卫公兵法辑本》、《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两部兵法中,都记载了治疗军马的情况。平时经常检查军马。每逢扎营司骑及佐官要分头巡营,检查军马身体情况,发现皮伤要剪毛清洗敷药。军马医疗的技术已经很高,兽医业很兴旺,治疗病马的各种药方应运而生。⑥。
除马外,骡也成为战场的宠儿。在一些少马地区,以骡代马,组成骡军,直接参战⑦。其中淮西吴元齐的骡子军最为劲悍,同时骡军甲仗还画以雷公星文,以增凶悍之象,这种较大规模的骡军,成为唐朝骑兵的一大特点。
①《唐会要·马》。
②《旧唐书·西戎传》。
③《新唐书·兵志》。
④⑤《唐会要·马》。
⑥《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治马药方篇》。
⑦《新唐书·吴少诚传》。
6、仓库
唐代仓库有官仓和民仓两类。官仓中又有粮食、武器、衣甲及综合等不同仓库,临时出征还设有兵站。
由于仓库存储对象不同,所以主管的机关也不同,户部仓部司主管粮食之政务,司农寺的太仓署是具体负责粮食仓库的衙门,武器则除兵部外,卫尉寺的武器署、武器署是专门负责武器仓库的机,构。绢、布等物质归太府寺的左、右藏署管理。唐朝对仓库管理很严,殿中侍御史一人监太仓、一人监左藏,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时也重点检查仓库减耗情况①。在这些仓库中,粮食是国家最重要的仓库,唐朝官办粮仓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军队所需、平抑粮价及南粮北调中转储存而设立的。唐朝长安、洛阳二京人口各逾百万,内外官吏在开元时也超过了三十六万人。府兵瓦解后,召募制大兴,仅缘边士兵即达四十九万之众②,为储存大批粮食,供军国之用,唐朝除继续使用隋朝留下的太仓、北仓、水丰仓、太原仓、黎阳仓、含嘉仓、龙门仓、洛口仓③外,又在沿漕运线路新建有:黄河岸边板渚的武牢仓、河清县的柏崖仓、渭南的渭南仓、三门东的集津仓、三门西的盐仓及渭桥仓、河阴仓、河阳仓④等。粮仓内部亦有严格的管理体系,以太仓为例,令三人、丞二人、府十人、史二十人,监事十人。令为首,丞为副⑤。而含嘉仓的官吏有输典、左右监门、仓史、监事,以及监门校卫等十六种之多,这里不仅有文职人员,还有警卫部队。
唐代粮仓以地下穴窖为主,这种地窖,建窖方法简单,投资少,
①《新唐书· 百官志三》。
②《资治通鉴 ·唐纪三一》。
③《通典·食货典一二》。
④《旧唐书·食货志》下:《新唐书·食货志》三
⑤《旧唐书》·《职官志三》。
时间短,见效快,较之建在地上仓库容易得多,特别适应唐朝前期粮食积存很多的急需。这种地窖适应天气的变化,不怕风雨,不易起火,又减少鸟虫鼠害,同时藏在地下,又减少了敌方攻击的可能性。唐代粮仓建造的科学性及实用价值远远超过了秦汉魏晋时期。由于防潮、防霉措施得力,所以唐朝粮仓存粮时间较长,按规定“粟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①。
唐代粮仓存粮数量相当可观,仅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就存粮一千二百六十五万六千六百二十石②。其中太仓直到唐朝中后期依然是最重要的粮仓,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出“太仓粟三十万石”,十五年“出太仓粟十八万石”,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出太仓粟七十万石”,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出太仓粟三十万石”③,前后二十年中,连续四次出粟达一百四十余万石,可见太仓存粮之多。此外,地方粮仓也有很大粮储。天宝八年全国储存正税收入的储米达四千二百一十二万六千一百八十四石④。
唐代的武库、综合仓库主要储存武器、衣甲、绢、布、货币等,除中央的武库外,地方也有武库。综合仓库以“天下北库”为代表,唐前期在清河将来自江、淮、河南的钱帛聚集于此,以供北军,到安史乱时,尚存有“布三百万匹、帛八十万匹、钱三十万缗、粮三十余万斛”③,还有武器五十余万件。为供给诸镇兵而设置的南北供军院,也属于综合仓库一类。府兵武器、衣粮及甲胄、戎具也存于仓库,实际是地方的综合仓库。政府对甲、矛、弩、稍及具装等禁私家储藏,一般均存于仓库之内,对于衣甲、武器等军需品,仓库管理相当严格,形成了严密的出人库制度。
①《新唐书·食货志一》。
②《通典·食货奥一二》。
③《旧唐书·食货志》下
④《通典·食货典-二》.
⑤《资治通鉴·唐纪三三》。
⑥《旧唐书·王廷凑传》.
人库衣甲、武器都要登记造册,凭手续调用,使用者-般要在袍里面书写袍的斤两,枪的长短等,同时将此登记在出库簿上。诸军士随军背袋上,记有衣服及军器的件数以及所在军营州县府的名称和自己的姓名,平时不断有官员检查核对。并坚持五天申报次,以此防止士兵偷盗仓库军用物资。使用后,按登记的原始记录核对归库的衣甲和武器,手续符合,即准人库,如有丢失,亦应申报理由,如有破损,则需补修,刀、枪变钝,亦应磨砺①。唐仓库建立了入库登记、出库审查.归库核对、丢失申报、损坏自补的保管制度,应该说在仓库管理上达到了近于科学的程度。
唐朝专用物资仓库有:左藏、大盈库、备边库等。左藏是国家最重要的物资仓库,归太府寺负责。后来第五琦建议将左藏转归皇帝的内库,玄宗时设立百宝大盈库,德宗朝,经杨炎建议,全国财赋又转归左藏②。与此相近的还有琼林大盈库,在官内贮存诸道贡献之物③。备边库也属军事物资专用仓库,设置于会昌末,收三司钱物,宜宗时改称为延资库,户部、度支、盐铁及诸道进奉助军钱帛等输于此④。
唐代义仓,初为民办,在武德时设立,主要是在租庯调以外,每亩纳税二升以备灾荒,存之州县.⑤玄宗以后国用不足,政府常征义仓之米,为正式赋税⑥。宪宗以后,义仓与常平仓相互混同,称常平义仓⑦,因此民间义粮变成了军粮,义仓也就有了军仓的性质了。
①《通典·兵典二》;《通典·兵典十》
②《资治通鉴·唐纪四二》。
③《资治通鉴·唐纪四五》。
④《新唐书· 食货志二)。
⑤《旧唐书·食货志》.
⑥《通典·食货典六》。
⑦《册府元龟·邦计·常平》。
兵站是出征时设立的临时作战物资集中地,有的兵站靠近前线,便于就近供给军队,太宗征讨高丽,先在营州输粟,在大人城(锦县)储存①;薛仁贵攻打吐蕃,在大非岭建栅②,在栅内留下辎重;李大亮安抚七姓部落时,朝廷曾在碛口贮粮,支援李大亮③;安禄山反叛前也进行了物资准备,特建雄武城,大贮兵器、粮谷、战马、牛羊等④。上述地点,短期内都集中了大量物资,对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起到了保证供给的作用。
7、交通运输
唐代的交通,陆路以长安为中心,四通八达;水运扬州是沟通南北交通的要冲;广州则成为通向南洋乃至印度、波斯的国际商埠。
唐朝政府十分重视交通的发展,工部之水部、虞部,兵部之驾部,刑部、司农寺、都水监、将作监、太仆寺等都从不同角度涉及或主管交通事宜。地方州县也与交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代交通线路畅达且又数量很多,军事家李筌总结主要有十二条:关内道,由京师通向五原,再向北,进人匈奴故地;黄河北道,通永清、经阴山、铁勒山等过黑河人十姓故地;河东道,自京师出蒲津关经太原抵河东节度,经三川口人室韦,东达奚、西达默啜故地;陇右道,自西凉出大镇关,南人党项,西拒吐蕃,北去凤林关,西南人吐番;河西道,出萧关,金城关人九姓等故地;北庭道,出太原经玉门关,东出高昌,北抵瀚海;安西道,出西京经铁门关人疏勒、碎叶、康居、乌孙等地;剑南道,出东京经大散关、剑门关人云南、天竺等地;范阳道,出潼关经范阳人塞外东胡故地;平卢道,出西京经范阳
①《新唐书·东夷传》。
②《旧唐书 ·薛仁贵传》。
⑧《旧唐书 ·李大亮传》。
④《旧唐书·安禄山传》。
榆林,渡辽水接契丹、奚、高丽、殊羯;岭南道,自京师出兰田关,过汉水、大庾岭入林邑、真腊等国;河南道,自西京潼关抵莱州,涉海达新罗、日本①。
唐代在交通线上设驿,由兵部驾部管理。驿传多以三十里为一驿,全国共设一千六百三十九处,其中水驿二百六十处,水陆相兼的八十六处②,每驿设驿长一人,下有属员多名,负责招待过往军政人员,传递军情、饲养驿马、管理驿舍、耕种驿田等。每驿有马、驴、车不等,驿马、驴、车主要供过往官员及传送军情之用。如驿卒报告安禄山反叛的消息,虽路途遥远,因为备有交通工具,所以从范阳到临潼几千里仅用了六天时间。
唐代交通的畅达是与重视桥梁建设分不开的。- -般来说,京畿地区的大桥由国家负责修造,如黄河蒲津、大阳、河阳桥;洛水的孝义、天津、永济、中桥;灞水的灞桥;渭水的便桥、中渭、东渭等十一桥。其余皆归州县地方负责修葺③。大历年间,皇帝曾下诏,要求各地维修桥梁④,军队渡河时有以木相接或以船相连的浮桥,有以布袋盛土垒积的布桥和以车载土横河遏水的车桥,在地形复杂的险峻地区,还有以藤连接而成的藤桥。更可贵的是唐朝的铁索桥,在南诏建成⑤。这是铁桥出现的最早记录。
交通工具中,仍以车为主,由江淮,运往长安的租米,由于三门一段水运困难,便以车载,这种车称为“大舆”。而随军的粮车,更是部队的主要运输工具,在边远地区“木牛”仍不时出现,畜力仍为马、骡、驴、牛等,骆驼在北部、西北部仍较普遍。腰舆、步舆、肩輿、檐、兜笼等为过去没有或少有的交通工具,自唐后,使用逐渐普遍此即轿的前身
①《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关塞四夷篇》。
②《唐六典》卷五《尚书 兵部》。
③《旧唐书·职官志二》。
④《唐会要·桥架》。
⑤《旧唐书 ·南蛮传》。
唐代水运成效显著、长江、黄河为其大川,其余一百三十五条江河为中川,另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江河为小川,其中渭、洛、汾、济、漳、洪、淮、汉等尤能通航,构成了旁通巴蜀、前指闽越,挖引河路,兼包淮海的运输体系①,据敦煌本《水部式》载,沧、瀛、贝、莫、登、莱、海、泗、魏、德等十州共差水手五千四百人,其中内河水手二千人,余为海运水手,
由江人淮,由淮人汴,由汴入河、由河经渭抵达长安,这是在大运河开通后,由东南人京师的重要航道,但洛阳至陕州一-段水急礁多,三门峡有砥柱之险,运输十分危险。开元时,由于府兵变为募兵,加之官僧民众的激增,两京粮食需要量大增,原来的运粮之法已远远不能保证供求,由此,裴耀卿改革漕运之法。他采取沿途设仓,分段专运,节级转递的办法,避开南船不习黄河水性的弱点,将粮卸在河口武牢等仓,之后返回,由北方粮船待水势平稳再装粮西上,为避开三门之险,开陆路十八里,后再经水道人京。三年中以此法运粮七百万石②,后来韦坚又开广运潭,使漕船直人京师卸米。安史乱中,原路被阻,只好经汉水进抵陕西,路程更加艰苦③。安史乱后,刘晏再次改革漕运之法,他扔按乱前路程进京。在疏通河道的基础上,依靠特制大船的坚固,纤索的结实和船工的经验,强行通过三门峡,不再上岸陆运了。他的办法也是成功的,每年可运数十万石,多时至一百一十万石④。裴耀卿、刘晏等对漕运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除河运外,海运也略具规模,除广州是通向南洋的港口外,唐朝沿海的海运比较活跃。其中北道、南道都很畅通,北道在攻打高丽时发挥作用,自莱州泛海人平壤,保证了运兵及后勤供给的完成,
①《旧唐书 ·职官志》二。
②《新唐书·食货志》三。
③《新唐书·食货志三》。
④《资治通鉴·唐纪三三》。
安禄山叛乱前,唐政府曾设海运使,运青、莱之粟,浮海以给幽、平之兵①,杜甫诗日:“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昊”,也是说东吴的粳稻,经海道运抵至东郡的情况。南道海运更是繁荣,唐军与南诏在交州大战,开始陆路运粮,路途艰辛,诸军乏食,后采纳了陈皤石的建议,自福建泛海运输,不足一月,军以足食②。
水运工具特别是军事方面的渡水工具依然是以船为主。船的规模加大,已经突破了“船不载万”的传统。俞大娘船载超过万石,用于军事的运输船载量也很大,刘宴在扬子打造的大船二千艘,每艘运米千石,由莱州渡海的船也很大,能在惊涛骇浪中通行无阻。除船外,渡水工具还有浮罂、枪筏、蒲筏、扶垣、浮囊、筏等。
8、军费筹措
唐朝前期户部掌全国户口、田赋、土贡等政令,下以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个司具体掌州县户口、租赋、库藏、财货、赋税受纳诸事。外有太府寺掌赋货、司农寺掌仓储委积,这些掌财的机构,就是筹措军费的主要机构。安史乱后,职司久废、财政混乱,政府便以度支、盐铁转运等财政专使、全权负责财政诸事宜。
唐初李渊起兵时军费筹措,主要是利用隋朝的积储。唐建立后,便以租税作为经济的主要来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了租庸调法,要求受田农民,每年每人要向政府交纳地租二石,调绢二丈加丝三两,或布二丈五尺,加麻三斤,并向政府服役二十天,如以绢代役,则每天交绢三尺,布三尺七寸五分,如加役十五天免除调,加役三十天租调并免。服役最多为五十天国。租庸调法自高祖至玄宗一百二十年中,虽有整顿,但一直承袭不变。此外政
府还向农民征收按户等高下确定的户税和每亩二升的地税。
①《杜工部草堂诗笺》卷六《后出塞》。
②《资治通鉴·唐纪六六》。
③《唐六典》卷三《旧唐书·食货志上.》。
唐前期,府兵自给军饷。开元前,每年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后,军费日增,籴米粟三百六十万匹段,衣五百三十万,别支二百一十万,军食一百九十万石,总计大约一千二百六十万①,而到天宝中,政府岁收钱为二百万贯,粮食二千五百万石,布绢绵二千七百万端匹屯②,因此开元前以租庸调收入就保证了军费的供给,同时军事屯田等揩施也省去不少军费。中后期由于均田制的不断被破坏,课户大量减少,租庸调征收越来越困难。为了增加财政收人,德宗采用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即所有入户不分主客、不分定居行商,一律按资产和田亩数量纳税,分夏秋两季交纳③,这种税制由于将有资产的课户和商入列入纳税范围,因而政府税收大大增加,当年即达一千三百五万六千七十贯④,而且不含盐税,较之过去增加一-倍以上。从此两税法代替了租庸调,成为唐朝财政的主要来源。同时,在两税之外,政府又设立杂税,如间架税、除陌钱及盐、茶、酒税等。间架税、除陌钱德宗时实行。间架税即房屋税,二架为间,上间税二千,中间税一千,下间五百国;除陌钱是商品交.易税,每贯在原来二十的基础上,再加征五十⑥。借贷,德宗时向京师富商筹款,许富商自留万贯,其余人官,朝廷大索强征后得八十万贯,又括僦柜质钱,凡蓄积钱帛粟麦,皆借四分之一,得二百万缗⑦。商税,德宗时政府在交通要冲向商人征税,每千钱征二十⑧。对漆、竹、木等也曾征以十分之一的税回。盐、酒、茶税,唐初盐不收
①《通典·食货典六》。
②《中国历代户口 ·田地.田赋统计》。
③《旧唐书·杨炎传》。
④《旧唐书·德宗纪上》。
⑤⑥《新唐书·典食货志》二。
⑦《资治通鉴典唐纪四十三》。
⑧《册府元龟·邦计部·关市》。
⑨《新唐书·食货志》四。
税,后征轻税,肃宗时盐专卖,斗价一百一十文,刘晏对盐实行专卖与征税的制度,年收入从六十万缗增至六百万缗,约占全国税收的一半①。酒也在安史乱后征税,先是酤酒户随月纳税,后官卖,太和八年(公元834元),酒税达一百五十六万缗②。茶税也在贞元九年征收,政府分置诸场,向茶商、茶农征什一税,当年得四十万缗③。增加矿产收人,宣宗时,增银冶二、铁山七十一,废铜冶二十七,铅山一。天下岁率银二万五千两,铜六十五万五千斤,铅十一万四千斤,锡万七千斤,铁五十三万二千斤④,以此增河湟戍兵衣绢。增加正供税钱,德宗时在两税正供基础上增税十分之二⑤。青苗钱,大历时,每亩税钱十五,又有地头钱,每亩二十,通称青苗钱,年征约五百万贯军。卖官鬻爵,肃宗时采纳郑叔清的建议,以天下用度不充,诸道召人纳钱,给空名告身,授官勋邑号。又以出售度谋解决军饷,度僧尼道士数万人。到指定地点卖粮,也可授官,如到河北、淮西者,千斛以上授官。地方官的巧取豪夺,如羡余、月进、日进、贡献、进奉等,多为国家赋税之外的地方官的随意加征,地方官为谋取进升取悦皇帝,而不顾百姓死活,以百姓尚有剩余的名义,向皇帝进奉,李正己、田悦曾献缣三万匹⑧,地方官多在节日之时乘机献上。削减官俸充军,广德二年,从官俸中出二万贯和籴军粮,不久又纳职田充为军粮,百官还曾出资买绢十万匹,奖赏回纥⑨,朱滔之乱时,沧州曾以十二万贯供义武军。禁佛,唐代佛事占去大批
劳动人手和大片良田,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武宗时大力禁佛,毁寺四千六百,招提兰若四万、籍民僧尼二十六万五千人,奴婢
①②③④《心唐书·食贷志》四。
⑤《册府元龟·邦计部·重敛》。
⑥《新唐书· 食货志》.
⑦《新唐书·食货志》。
⑧《册府元龟·邦计部·青爵赎罪》。
⑨《新唐书·食货志一》。
⑩《旧唐书·张孝忠传》。
十五万人,田数千万顷①,禁佛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间接增加了税收。
唐代中后期,政府虽然采取了多种方法企图增加税收,但由于吏治腐败,税外加税,财政危机并不能解决。其措施中、除禁佛、盐铁之法效果较好外,其他办法,虽一度增加了税收,解决了军国之资,但同时也加剧了阶级矛盾,在黄巢等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中,赋税过重是个突出问题。
9、医疗卫生
唐代殿中省尚药局是国家最高水平的医疗单位,其职多为官内服务,实为皇家医院。与民事、军队有关的医疗机构是太常寺的太医署,太医署实为国家最高医学院,是医疗人员的培训基地。太医署有令、丞、府、史、主药、药童等,外有医监、医正、药园师、药园生等二百余人②。州府也有医疗学校,京兆、河南、太原等府设医药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二十人,大都督府学生十五人,其他同于京兆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上州、中州、下州也大致如此,只是学生数字逐渐减少。
唐代从太医暑到地方州府、都督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医疗和培训系统,太医署中随同医药博士的实习生多达一百五六十人,为确保医疗质量,这些人经过考核后才能被录用,考试之法如同国子监③,比较严格,医疗分成体疗、疮肿、小儿,耳目口齿、角法等,即内、外、小儿、五官等科④,每科编有医、针、按摩、咒禁等博士。为确保药源供应及药师的培养,京师还特拨良田为药园,以十六人以上为药园生,通过实习,学成为师。地方州府也置采药师一人,专司采药之职。药已分为汤、丸、膏、散等,唐朝政府十分重视医疗事业,唐高宗时颁布了《新修本草》,记载药物八百四十余种,较之前代多出一百四十余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同时,一些有价值的医书也相继发表向世,其中有: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其他如《脉经》、《针方》《古今录验方》、《本草音义》等大批医书也先后流传民间,有效地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
①《新唐书·食货忠二》。
②《旧唐书·职官志三》。
③《旧唐书·职官志三》。
④《新唐书·百官志三》。
唐朝政府对军人的医疗卫生十分重视,军中编配了专职医疗人员,平时基层军官每三天就要到军营巡行检查,包括饭食、劳累程度、医药等。遇有伤病人员,除令军医及时治疗外,还指派专人照料,饭食以粥粪调剂。战时,军医随队出征,遇有战士受伤有病,便通过军医巡营予以治疗①。行军时伤病员不能行走,给驴一头,不能骑驴者再加一头驴,两驴缚舆而行。如果遗弃伤病员要受到处罚,未死的伤病人员被活埋,有关人员要受到死刑的制裁。正常死亡的军人要妥善进行丧葬,或送回原籍发丧②。同时军营中还常备急需之药,主要是治疗外伤和流行急病的药物。如金疮(刀箭伤)、跌伤(坠马)、马咬伤、霍乱、血痢、天花、虐疾等常见伤及传染病③。其药详记药方、用法、主治等内容,便于伤病员随时服用。为了行军作战的急需,部队出征,战士每人带药一分,有三黄丸,水解散、疟痢、金枪刀箭药共五贴田,另外,唐朝政府平时对军队营区的卫生也很重视。奶以幕布搭成营房时,规定二队必须掘厕所一处⑤,以保持环境整洁。
①②《通典·兵典二》。
③《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治人药方篇》。
④《抻机制敌太白阴经·军装篇》
⑤《通典·兵典十》。
10、水源
唐朝天下水泉,约三亿二万三千五百五十九处。最大的为长江、黄河,中川有一百三十五,小川为一千二百五十二①。这遍布全国的水系成为部队水源供应的可靠保证。部队行军作战驻守,除利用自然水外,便饮用井水。开井之法由李皋的倡导,得以在江南楚地推广②。
由于水的重要,部队行军、驻守,作战都将水的有无作为重要条件,唐军规定,战士出征,一般都带皮囊、柳罐等盛水工具。③唐代兵书中还专门介绍在沙漠地区作战时找水的方法。诸如:沙石之地有荒草的地方有水;顺着野马黄牛的蹄迹寻找有水;乌鸦聚集的地方有水;地上长有葭、苇、菰、蒲的地下有泉水;有蚂蚁活动的地方有暗泉④。而在内地驻军用水主要是靠打井与利用自然河渠。韩滉为防备李希烈,筑石头城时,在城中打深井十丈,共百余口,工程量很大;特派部将丘涔负责,打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军事工程,由于水源充足,韩混守城成功,保卫了漕路,使朝廷粮饷得到供给⑤。王仙鹤率兵三千驻守华亭,被吐蕃包围,吐蕃首先就断其水源一汲水道,结果城中无井无水,坚守四日授军不至,王仙鹤被迫投降⑥。
11、要战争战役的后勒保障
唐灭东、西突厥的战争:
唐灭东、西突厥主要靠骑兵,李渊常与突厥接触,对其不备粮饷的骑兵机动作战方式十分重视,曾创建了一支二千人组成的“饮食居止,-同突厥①”的骑兵部队,作为唐军的中坚。后来监牧不断发展,在战斗中又不断收编,“获贼兵精骑甚众②”。东突厥主要在唐朝北部地区,对唐的威胁很大,唐朝在平定了薛举、刘武周、梁师都后,便寻机平定了东突厥。贞观元年,代州(山西雁门地区)都督张公谨在雁北屯田③,节省转运之费,后张俭曾劝谕思结部在代州营田,丰收之后,张俭又奏请和籴,使北部边地军储充实④。因此在没有与突厥交战前,唐朝不仅扫清了前进的道路,而且储存了粮饷。李靖受命代州道行军总管后,宰骑兵突进,突厥惊走铁山,李靖派张公瑾选精骑一万,带二十天的粮食疾追⑤,终于逼使突厥求和后而亡。
①《旧唐书·职官志二》。
②《旧唐书·李皋传)。
③《神机制敌太白朔经·军装篇》。
④《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井泉篇》。
⑤《旧唐书·韩混传》。
⑥《旧唐书·吐藩传下》。
唐与西突厥的斗争更加艰苦,西突厥在唐西北地区,活动在阿尔泰山以西的中亚一带,严重地威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为解决西突厥的骚扰、唐朝进行认真的准备,首先灭亡了高昌、焉書、龟兹、疏勒、于阗,并据此建立了安西都护府及四镇,同时由于西突厥五咄陆部投降,使商路大开,首先恢复了丝绸之路,使西去西突厥的运路畅通。都护府及四镇都驻有大军,他们一面警卫,一面耕种,从.贞观、开元之后,在西部的高昌、龟兹、焉耆、小勃律,北抵薛延陀故地,缘边数十州之地戍重兵进行驻守并营田⑥,戍卒大多来自山东,一年一调,他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屯田解决粮饷,牧马羊以解决部队所需⑦。这种屯种政策,减轻了政府的压力,减少了路遥运输之苦,部分地保证了部队的后勤供应。
①《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
②《旧唐书 ·太宗本纪》。
③《旧唐书 ·张公谨传》。
④《旧唐书·张俭传》。
⑤《旧唐书·李靖传》。
⑥《新唐书 ·食货志三》。
⑦《旧唐书·吐蕃传上》。
由于部队人数很多,生产能力有限,除屯田外,和籴也不失一种优良的政策。通过和籴解决的军粮当占很大部分①。唐初,自备粮饷的义征及助饷也为解决西突厥问题提供了后勤支援,当时百姓积极投募,不用官物,自办衣粮②,有的富豪助饷于军,彭志筠在高宗时曾以绢布二万段助军,政府留下了一万匹③。由于运路遥远,双方争夺粮储的斗争异常激烈,萧嗣业平突厥反叛,结果粮车被劫,裴行俭得知后,以粮车内各藏壮士五人前进,故意被突厥掠去,后乘其不备,三百车内的壮士杀出大败突厥,从此粮运畅通无阻④。唐代部队远行有时直接携带干粮熟食,这是一种比较方便的食品,虽然这样,唐对西域的出征,运输仍是难题,成为唐军焦虑的重点。在与吐谷浑大战时就发生了将士被迫刺马喝马血的情况⑤,后来四镇及西域地区的多次反复,也与运输支援不及时有关。开元时,政府只好下诏安西四镇向过往商贾征税⑥,以供军需。当然,通过战争,“大获杂畜,以充军食”更是传统的作法。
唐伐高丽:
唐朝太宗,高宗两朝前后六七次出兵高丽,历经二十余年的大战,终于大败高丽。当时“幽州以北,辽水二千余里,无州县,军行资粮无所取给”⑦。唐朝以建立兵站及大造战船作为保障供给的主要措施。
自太宗第一次亲征高丽后,唐军就建立了陆、海运输基地,陆上“北输粟营州,东储粟古大人城”⑧,以二地为屯粮之所,第一次出征,营州即为北路军的出发地,而大人城即今之锦县,接近辽河,是中路、南路的有力支持点,因此两地较为有力地配合了东渡辽河的唐军。山东莱州是渡海去辽东、高丽的理想之地,不但距辽东、高丽较近,而且联系各地、集中军需也很方便。因此几次攻打高丽,莱州都是重要兵站。越海的将士、武器、粮饷均由此登船,由于物质很多,三山浦、乌胡岛等成为各地集中粮械的具体地点@。为了保障供给,太宗任命韦挺为专门负责运输的馈运使,又命太仆少卿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②。重要攻城器械也在安萝山督工打造⑧,连同民间争献的攻城武器也都存于库内,后来唐军的抛石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关系极大。战船是运输的重要工具,太宗、高宗十分重视舰船的修造,几次派人到江南征集海船,以致酿成民众造反,海船分为战船和运输船,第一次出征中的江南战舰五百艘,运粮船四百艘④,第二次出征江南的大船长达百尺。
①《新唐书·食货志三》。
②《旧唐书 ·刘仁轨传》。
⑧《旧唐书 ·郝处俊传》。
④《旧唐书》卷八四《裴行检传》。
⑤《资治通鉴》券一九四。
⑥《新唐书》·《西城传上》。
⑦《旧唐书》·《韦挺传》。
⑧《新唐书》·《东夷传》。
唐与吐蕃、南诏的战争:
从高宗龙朔年间起,吐蕃便不断侵扰唐朝西部地区,并曾一-度攻陷安西四镇。安史乱后,吐蕃占据河西地区,成为威胁唐朝的西部安全的主要势力之一。唐对吐蕃的战争,初期主要表现为争夺安西四镇,而后来则主要以争夺陇右地区为焦点。对唐朝来说“秦陇;之西,人户渐少,凉州已去,沙碛悠然》⑤。。唐对这一地区的防御主要是以防秋兵的屯种战守为主。防秋兵的出现,是由于秋高马肥之际,吐蕃往往大举东下,迫使唐朝从内地调兵屯于京西地区⑥,政府当然要花费大量军费,“河、湟六镇既陷,岁发防秋兵三万戍京西,资粮百五十余万缗”⑦。实际每年的防秋兵不一定是三万人,开元时,政府曾令陇右道及诸军团兵五万六千人,河西道及诸军团兵四万人,又征关中兵万人集临洮,朔方兵万人集会州防秋口。贞元时,一次竟达十七万人,除政府供给军饷外,“岁调山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以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以却于强敌”②。高宗永隆年间,吐蕃侵河源,唐将黑齿常之驱之,“乃广置烽戍七十余所,开屯田五千余顷,岁收五百余万石,由是战守有备焉”③。长安年间郭元振在凉州令甘州刺史李汉通置屯田,结果粮食丰收,使当地粮价下降,积军粮支数十年”④。后来的军事将领,在这一地区往往被政府兼以营田之职,娄师德在上元年间检校丰州都督,同时知营田事,长寿年间为河源等军、河、兰等州检校营田大使。这种屯田,又能防敌,又能生产,“不烦和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⑤,好处是十分明显的,武则天说“王师外镇,必借边境营田”就是这种认识的反映。吐蕃深知屯田之于唐军的意义,便在麦收时节,武装夺粮,哥舒翰为陇右节度副使时,在积石军伏击吐蕃抢粮军,使其无一生还⑧。
①《新唐书》·东夷传》
②③④(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⑤《旧唐书 ·郭虔瓏传》。
⑥《资治通鉴·唐纪四十》
⑦《新唐书·食货志》。
唐朝在内外交困之际,能支撑局面,遏止吐蕃进扰,防秋和屯田制度是重要措施。
南诏与唐朝关系本来很好,由于唐朝杨国忠措施失当,地方官的贪暴,而导致兵戈相见。第一次鲜于仲通所率八万大军失败,第二次七万大军由长安出发,天热路遥,运输异常艰难,所带粮食有限,南诏又实行闭壁自固,唐军粮尽,士卒受障疫饥饿死亡十之七八⑦,前后损失二十余万人。后来唐朝与南诏大战二十年,南诏侵安南,唐发山东兵镇之,江西、湖南运输者沿湘江人灵渠、漓水南进.仍是不便,后便自福建海运粮米至广州,保证了军粮供给①。
①《资治通鉴·唐纪二九》。
②《旧唐书·吐蕃传上》。
③《资治通鉴 ·唐纪一八》。
④《资治通鉴·唐纪二三》。
⑤《旧唐书·娄师德传》。
⑥《资治通鉴·唐纪三一》。
⑦《资治通鉴·唐纪二三》。
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
安史之乱是唐朝地方藩镇反抗中央的叛乱。叛乱期间,唐朝不仅直接失去了河北地区,而且河南、陕甘地区也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唐朝赖以生存的江淮运输线被阻断。
平叛之初,唐钥主要利用原有府库储积供给部队。叛乱前唐朝两京府库充盈,“国用丰衍”②,封常清受命平叛后,迅速在洛阳“开府库”募兵六万,营王琬在京师出内府钱帛募兵十万⑧,仓促间,唐朝建起十六七万人的军队,得力于帑藏充物,而地方的平叛武装更只能依靠地方自筹或当地府库储集,著名的“天下北库”成为当地军民平叛的武器库④。为筹集军资杨国忠乃使御史崔众在河东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间得钱百万⑤。初期唐朝中央部队的后勤并不特别困难,长安失陷,李亨组织反击之时几乎是白手起家,靠临.时措施发展起来,去灵武途中,得彭原太守所进的衣服糗粮,又募私马,并从牧马监中得牧马万匹,在平凉得到朔方留后仓库固,从四川运来的春彩十余万屯也多为所用。灵武是个“兵食完富”的战略要地,以此作为平叛的中心。在组织反击阶段,唐朝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实行率贷、度道士僧尼、卖官爵、榷盐法,变更漕运路线等。
率贷实际是强征富商之税,“肃宗即位,遣御史郑叔清等籍江准、蜀江富商右族訾畜,十收其..商人按五分之一纳税,兑额是很高的,成为平叛之际的重要临时收入。同时又“以天下用度不充,诸道得召人纳钱,给空名告身,授官勋邑号;度道士僧尼不可胜计;纳钱百千,赐明经出身;商贾助军者,给复①。这四种办法,敢府可即刻得钱,直接用于平叛。即使在两京收复后,政府仍然度道士僧尼,原因就在于这种方式得钱容易。第五琦建议榷盐,食盐由政府专卖,每斗价升至一百一十文,大约每年政府得钱六十万缗②。后来刘晏时收人更多,改变运输路线是最根本的措施,原江淮人汴的通路被安史叛军控制,而政府必须依靠江淮的支持才能生存。第五琦建议将江、淮租庸收人买成轻货,沿长江、汉水至洋川,再陆运至扶风③,这条运路虽然较之过去更加艰苦,但毕竞将江淮租赋运抵扶风,成为军饷的重要来源。此外,平叛期间,还曾命令各地自筹士马、甲仗、粮赐,以加强平叛的力量①。在平叛斗争中,军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粮饷不继。如颜皋卿、张巡等的失败,缺粮是主要原因。安史乱中,人民积极支持政府平叛,竭尽所有支援战争,这是唐政府能维持并能坚持到平叛胜利的重要条件。
①《资治通鉴 ·唐纪六六》。
②《资治通鉴 ·唐纪三二》。
③④《资治通鉴 ·唐纪三三》。
⑤《新唐书·食货志》。
⑥《旧唐书·肃宗本纪》。
唐末农民战争:
安史之乱后,唐朝廷经常对藩镇用兵,广大人民的赋税徭役日益繁重,最后被迫走上了与唐王朝武装对抗的道路。自裘甫起义后,唐朝又发生了庞勋、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当时唐朝财政相当紧张,如果多出兵,就要多出财货,如果少出兵就***不了起义军,为此矛盾重重,安南都护王式提出只有多出兵,迅速消灭起义军,才能保住江淮运路,才能节省费用⑤。朝廷采纳了他的主张,不惜“发兵致讨,费用百倍⑧。同时大力发展地主武装,一些将帅也出资募勇士①,治器械,特别是利用当地土团参战2,这些都使政府减轻了军费负担。
①《新唐书·食货志一》。
②《资治通鉴 ·唐纪四一》。
⑧《旧唐书 ·食货志下》;《新唐书·第五琦传》。
④《资治通鉴·唐纪三四》。
⑤⑥《资治通鉴 ·唐纪六六》。
***裘甫起义,朝廷从龙陂得监马二百匹,骑兵成为朝廷军队的主力。庞勋活动地区正是江淮运路的枢纽地区,唐军为保运路死守泗州,并不惜代价从扬、润军州运进粮饷④,泗州成为唐军的主要基地,江淮运路被断后,唐又改走寿州路线⑤,千方百计保持运路的畅通。
***黄巢起义前后十年之久,军饷筹积较之过去有了较大变化。除了继续加大税收之外,向商人要饷成为突出之举。乾符二年,用令孜以府库空虚为由,不顾反对,强行将两市商贾的珍宝货物纳人内库⑥,乾符五年三月,朝廷又以东都军储不足为由,以赐官职为诱饵,召富人商旅出钱谷以助数月军饷⑦,五月,河东节度使窦浣在晋阳“借商人钱五万以助军”⑧。广明元年,河东节度使傅圭强取富人财⑨,这种征税向商人的转移,说明对农民继续加税已更加困难,也说明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人富有程度的加强。同时有的地区如成都诸道及“四夷”贡献不绝⑩,也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政府提供军饷。但这一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军饷匮乏问题,乾符六年,朝廷授予***黄巢的主将一高骈以淮南节度兼盐铁转运使之职?,使他集军、财大权于一身,便于指挥军队,便于在当地筹积军饷,不久高骈便增召七万大军。高骈无力解决粮饷问题,军队纪律败坏,
①《资治遒鉴·唐纪六六》。
②《资治通鉴·唐纪六五》。.
③《资治通鉴·唐纪六六》。
④⑤《资治通鉴 ·唐纪六七》。
⑥《资治通鉴·唐纪六八》。
⑦⑧⑨《资治通鉴·唐纪六九》。
⑩《资治通鉴·唐纪七十》。
⑪《资治通鉴·唐纪六九》。
抢掠民财,搜捕百姓,卖人为食,肥瘠有价①,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起义军的后勒供应没有特别的起色,裘甫以“开府库,募壮士”而起义②,后来也是“大聚资粮,购良工、冶器械”③。庞勋靠戍兵之粮饷起兵返回徐州,沿途有资助粮饷者,至符离又得粮船三百,在徐州地区也依靠当地资源,资财匮竭时,也曾向商人征资财达十之七八⑤。黄巢起义主要是流动作战,因粮于敌或就地补给,但到长安时,后勤基础已相当殷实,“衣锦绣,执兵以从,甲骑如流,辎重塞途,千里络驿不绝”⑥。但由于几十万大军仅仅依靠关中地区,地狭物稀难以供军,粮饷越来越难,派出征调的义军也被迫撤回⑦。后勤供给问题越来越严重,黄巢终于被迫撤出长安,直至失败,其间军纪大坏,掠夺民财及掠人为食的情况也已发生⑧。起义军无法解决军饷问题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四、李靖、杜佑、陆贽、白居易
李靖的军事后勤患想
1、李靖的军事后勤思想
李靖(公元571-648年)字药师,唐代京兆三源(陕西三原)人。他是唐初的军事家,唐太宗时历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他不仅在唐朝年初成功地指挥了平萧铣、灭东突厥、定吐谷浑等重大战役,而且还著有《李卫公兵法》。原书今佚。在杜佑《通典》中有其佚文。他的军事思想丰富了我***事理论宝库,其后勤思想,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
①《资治通鉴·唐纪七十》
②③《资治通鉴·唐纪六六》。
④⑤《资治通鉴·唐纪六七》。
⑥⑦《资治通鉴 ·唐纪七》。
⑧《资治通鉴·唐纪七一》。
李靖十分重视武器的质量,他认为“夫将法之说,在乎任人利器”①,任人的思想来自《三略》,而李靖又在管仲“器必利”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提出以“戎具所绝,理须坚劲。. 器仗须彻扎陷坚②,以此作为武器兵仗选取的标准。对有的土兵因身体软弱,而不能穿起坚固的衣甲的情况,他认为应该调选强壮的士兵,令其练习,使其胜任衣甲的重量;兵器应该彻扎陷坚(锋利),达到穿透坚甲的程度,这就要经过试验,从那些能砍开射透坚甲的武器中选取中等水平的使用③,同时要保持武器的完好与锋利,就要经常检查,发现有损坏的应修补,不锋利的武器要磨砺④。在实战中,李靖曾挑选精骑北人东突厥,一举战而胜之,灭萧铣时也依靠了新打造的二千艘战船的威力,这些都是李靖“利器”观点的反映。在估计敌人的战斗力时,他也把武器的好坏作为重要一条,他提出对待“锋甲坚锐”之敌应固而待之,不可急攻⑤。
李靖高度重视粮食的作用,他在分析敌军情况时列举了“穷寇”的三个条件,其中一条就是“粮食已尽⑥,同样“粮运不继⑦的敌人是可以战而胜之的,这里都把粮食的有无作为衡量对方强弱的标准。出征作战,他认为“因粮于敌”是“变客为主”的好措施⑧。在无法“因粮于敌”时,他则强调自带粮食,进击东突厥时,在无法得到突厥粮食及本部后勤无法支援时,他命令一万骑兵带足二十天的粮食,从而完成了逼降东突厥的任务。
①《李卫公问对》卷下,一三。
②③《通典·兵典》一。
④《通典.兵典》二。
⑤⑥《通典·兵典》三。
⑦《通典·兵典》一二。
⑧《李卫公问对》卷中。
平时,他要求士兵爱护粮食,不能践踏苗田,不能就近田苗扎营①,士兵不得浪费粮食,“广为吃用”,“司仓及佐捉搦粮食,封署点检勿令广费”②。在重视粮食的同时,李靖也十分重视运输工作,他认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中,“萧何漕挽之功”尤为重要③,正因为有了萧何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援,刘邦才能在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得以重整旗鼓。李靖重申了攻车(战车)、守车(辎重车)的比例关系,并按此法完成了征讨西突厥的运输。辎重车是对方袭击的重点,为此,李靖在兵法中提出“初发、辎重及战锋分为四道行,两行辎重在中心双引,两行战锋队并各在辎重外左右双引”,要求战锋队层层保护辎重队,使其免遭敌人的偷袭,并总结出出发前、驻扎前、行军中遇到地狭等不同情况时,更要加倍提防敌人偷袭的经验⑤。李靖注重交通。兵法中规定了左右虞侯军兵修桥、拓道、筑路的任务,肯定唐朝在突厥与回纥间设置驿站六十六处的作法是“以通斥候,斯已得策矣,⑥但他不赞成运输,认为“运输则百姓贫”,最好将戍卒迁回内地,以“减省粮馈”。实战中,他往往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以减轻运输之
李靖主张加强对武器、衣甲等军资的管理。士兵出征,其背包上应注明“衣服物数,并衣资、弓前、鞍辔、器仗,并立具题本军、营、州县、府卫及已姓名,仍立营官视检押署,营司抄取一本,立为文记,五日一审,报”⑦。建立个人和仓库军资登记和出人库检查验收制度,体现了他重视管理的思想。在兵法中,李靖提出了救护伤员、体恤家属问题,对救护、医治、护理伤员、处理伤亡提出了一系列的
①②《通典.兵典·O》.
③《李卫公向对》卷下。
④⑤《通典·兵典》一0.
⑥《李卫公向对》卷上.
⑦《通典·兵典二》。
要求①,甚至包括建立厕所问题。此外,关于战马的医疗②,水源的.保护③等问题,都有专门的论述。
李靖所以能屡立战功,除了他卓越的指挥才干外,与他正确的军事后勤思想是分不开的。他对武器、粮食、运输的重视是直接继承了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吴子、管仲等人的先进思想,而对军资管理、医疗卫生、水源保护等方面的主张,则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_上,又有新的发展。在李靖的军事后勤思想实践中,他特别对前人不曾注重的~些后勤具体工作,给予特殊重视。这一后勒思想,在我国古代后勤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杜佑的军事后勤思想
杜佑(公元734812)字君 卿,京兆万年人。唐代著名的史学家。早年以荫人仕,除历任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礼部尚书、淮南节度使、同平章事等职外,还曾任度支盐铁使、水陆转运使、和籴使等理财要职,于治国理财之术多有建树。一生著述颇丰,除撰述了开创记述典章制度先河的《通典》外,还为《孙子兵法》作注。并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屯田畜力,富国安人等解决军队供应的主张。
关于杜佑以“富国安人”④为宗旨的军事后勤思想,在《通典》中反映的最为突出。《通典》包括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刑兵、州郡及边防等内容。杜佑一改史书以礼乐、天文历法为卷首的传统,而将食货放在全书之首,这与他对经济在封建国家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是分不开的。他在继承管仲的“仓廪实知礼节”的重农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其谷则国用备”⑤的主张,认为粮食是国家费用的核心,而谷又是“人之司命也,地者谷之所生也”⑥,杜佑重食货、重粮食的主张正是富国的体现。
①②《通典·兵典二》。
③《通典.兵典十》。
④《旧唐书·杜佑传》。
⑤⑥《通典·食货典一》。
富国的内容之一就是军费充足。这种把食货放在国家各业之首的认识,正是后勤可以得到保证的重要条件。杜佑反对重敛而主张轻徭安人,他认为在“边备未实”、少数民族势力很强的情况下,“遽图兴师”只能是“坐致劳费①,增加百姓的负担。“遽图兴师”往往是皇帝个人贪功的行为,如果“以一人治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就不会这样了。国家的忧患在于德不多,不在于功不多②,秦汉之后以“重敛为国富,卒众为兵强,拓境为业大,远贡为德盛..”结果造成“小则天下怨咨、群盗蜂起,大则殒命歼族、遗恶万代、不亦谬哉?③”他反对重敛,原因就在于重敛的结果造成百姓的怨恨而起来造反,轻徭才能安人,轻徭就要少兴师,为此他主张对边疆地区采取怀柔政策,“广德者强有”④,以德安抚少数民族就什么都能得到。除了减少税收外,杜佑还主张因粮于敌,他在为《孙子兵法》作注时,就赞扬了晋军在楚国馆谷(就地筹粮)的作法⑤。他还主张屯田、兴修水利、开发关中地力,认为如果地利耗、人力散、求富是不可能的固。
杜佑在当时连年战争,国家财政和军资供应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从国家整体与全局出发,第一次在史书中突出了食货的地位,引起了人们对经济问题的高度重视。这一主张是很有历史意义和很值得后人借鉴的。
3、陆贽的军事后勤思想
陆贽(公元754805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德宗时任翰林学士,后被任为宰相。陆贽正处在唐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当时藩镇割据,四分五裂,泾原兵变,德宗出逃奉天。面对这种形势,他提出了一系列改良措施。析理深刻,切中时弊。尤其在军事后勤思想方面的议论,内容丰富。下面略作论述。
①《旧唐书·杜佑传》。
②③④《通典·州郡典一》。
⑤《孙子兵法注》。
⑥《全唐文》卷四七七《御夷狄论》。
陆贽高度重视经济对国家的重大作用,他鲜明地提出:“食货所资,邦家大本①,在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之后他提出:“自昔败乱之由,多因馈饷不足*②,把军饷的充足与否提到了国家兴亡的高度。同时他又指出:“理兵足食,备御之大经,兵不理则无可用之师;食不足则无可固之地”③;“兵足则威,食足则固④。对于屯守之兵更是如此,“兵之所屯,食最为急,若无储蓄,是弃封疆”⑤,“戎至而无粮,守必不固矣”⑥。陆贽这样反复强调说明食货特别是粮食的重要,说明他已认识到古代战争后勤供应的核心是粮食供应问题。
为保证粮饷的供应,他认为“足食在敛导有方”,他的方法是“均节赋税”和“农战兼务”,他分析了将民户倾家荡产之财和政府专卖盐酒之利的- -半用于边事,而由于军队不尽其力,边事仍不断发生的情况,得出“财匮于兵众矣⑦的结论,为此他首先提出以元老重臣掌管财赋,象韩溟当年那样“贞心独立,一志在公、吏无奸欺,财以饶羡”⑧。针对皇帝建立私人仓库一一琼林盈库的情况,建议德宗取消私库,将各地“献余”的财富纳人国库,增加国家的财赋⑨。还提出“减奸滥虚俘之资以丰财”⑩的建议,从各个方而节省费用,增加国家经济实力。
①《陆宜公文集卷九《韩视度支盐铁转运使制》。
②《陆宜公文集》卷二O《论边城储备米粟等状力。
③《陆宜公文集》卷一九《论缘边守备 事宜状》。
④《陆宜公文集》卷六《制策问识淌韬略堪任将帅科》。
⑤《陆育公文集》卷二十《论边城储备米粟等状》。
⑥《陆宣公文集)卷一八《请碱京东水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事宜状》。
⑦《旧唐书·陆贽传》。
⑥《陆宜公文集》卷九《韩混度支盐铁转运使制》。
⑨⑩《旧唐书·陆贽传》。
生产仍是理财的中心,陆贽主张“农哉兼务”①,农业的核心是“先务积谷”》。他认为吐蕃是中国大患,一切御边措施应以此展开。首先,他提出改变过去以防秋兵抵御吐蕃的办法,过去的防秋兵在经济上给国家造成压力。他提出,原来防秋人数的三分之一仍在本道召募少壮志愿者,三分之一由本道出衣粮,委关内河东诸军州召募番汉子弟前往,另三分之一.由本道召募,并给衣粮,以资新徙之业。再令度支到各道买耕牛,雇手工业工匠到诸军城制造器具。对于应募的人,给予耕牛一头及生活必需品。第一年给二人的口粮及种子,第二年后生活自给,如果有余粮,政府收籴,这种办法能收到兵强食足的功效③。他还建议在陇右、朔方、河东设立三个元帅,专门防备吐蕃,元帅分别在三个防地内课农桑,俾为军粮,以壮戎府。屯田、和籴是历史上积谷的有效措施,陆贽对此也十分重视,他提出的和籴步骤是,以减少河运的脚钱,加价在当地和买民粮,这样两年就可以收粟一百八十万石,这些粮食储存起来,可够十五万军队年的口粮,这种和籴的好处是不劳人,不变法、不加赋税、不费官钱。政府就地得到粮食,百姓、戍卒生活能自给,政府免除了屯田课责之劳,百姓戍卒免去了出钱轮流代役的纷扰。当然要吸引民、卒在边地耕种,也要采取一些办法,如贷以种粮,假以犁牛,这样才能使戍卒忘归,贫民乐徙⑤。陆贽也称赞了府兵制⑥,肯定了府兵制在唐初的作用。对戍边兵卒的辛劳十分同情,提出他.们与禁军待遇的差别,“怨生于不均”的向题⑦。为了保证骑兵的战斗力,
①《陆宜公文集》卷六{制策向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
②③④《旧唐书·陆贽传》。
⑤《陆宜公文集》卷一八《请减京东水 运收脚价于缘边州镇储蓄军粮马料状》。
⑥《陆宜公文集》卷一一《论关中事宜状》。
⑦《陆宜公文集》卷一 九《论缘边守备事宜状》。
他对马料储备很重视,提出“交易往来,一依市利”的原则①。
陆贽的后勤思想比较系统完整,不仅有理论的阐述,也有具体的分析,特别是关于防备吐蕃,减少运输的意见,其论述之集中、深.刻,在唐朝是很少见的。
4、白居易的军事后勤思想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乐天,下邦(陕西渭南)人,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在贞元、元和年间先后参政,官至刑部尚书。他的诗文都收在《白氏长庆集》中。“复府兵,置屯田”,以“分兵权,存戎备,助军食”和“销兵数,省军费”等提法,是他军事后勤思想的集中反映。
白居易在重申唐太宗的“兵不可去”的原则下,提出“销兵省费”的主张②。他认为“自古以来,军兵之众,资粮之费,未有如今日者”③,他又分析说,大家都认为由于兵多而造成费多,因而主张销兵,可是大家都不知道怎样销兵,担心销兵引起士兵的怨恨,而不销兵又将使财源枯竭,这样时间一长,问题就越来越重。鉴于这种情况,白居易提出“断召募”、“去虚名”、“逃不补”、“死不填”的措施④。“断召募”就是停止召募新兵,“去虚名”就是去掉军队虚报的人数“逃不补”就是士卒逃跑后的空额不补充,“死不填”就是士卒死亡后名额不填。他特别指出虚名问题的严重,差不多全国都有这类问题,这是造成军队人数众多的主要原因。如果采取上述措施,一年之中,军队自然臧去十之二三,十年之中减去十之三四,这样在没有销兵的情况下也达到了销兵的目的,同时担心军卒怨恨的问题也就不能发生了。将国家供给的军队部分转归地方供给,这是省费的另一个办法,。
①《陆宜公文集》卷二十《论度支京兆府折税市草事状》。
②③④(白居易集》卷六四《销兵数、省军费在断召募去虚名》
他提出每两道留下六万军队,其余转归本道,这样每月所费可以减去一半,原一个月的军费,可供二个月①,国家的军费自然降下来了
除销兵省费外,白居易还主张恢复府兵和组织屯田②。他认为实行府兵使“府有常官,田有常业,俾平时而讲武,岁以劝农,分上下之番,递劳逸之序。故有虞则起为战卒,无事则散为农夫。不待征发,而封域有备矣;不劳馈饷,而军食自备矣”③。具体作法是,先将关中众多依靠政府的军队按过去府兵制组织起来,给田宅,使士卒成为府兵,令其将为兵府之将,然后再推广到全国,这样就达到了兵权渐分,戒备渐修、军食渐给的目的。但是府兵制已随着其所需条件的丧失而衰亡。因此,白居易设想推行府兵制,只能是种良好的主观愿望而已。
5、李筌的军事后勤思想
李筌,唐代著名军事家。史书没有其生平事迹的具体记载,仅知道他大约为玄、代二帝时期人,曾有志于兵家学说的研究,人少室山隐居,自号少室山达观子,著有《阴符经疏》、《孙子兵法注》《六壬大玉帐歌》《青囊括》及《太白阴经》(又称《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等军事著作。宋代贾善翔在《集仙传》中说及李筌后来离开少室山,曾出任荆南节度使、仙州刺史等职。他的《太白阴经》《孙子兵法注》等兵书提供了有关他后勤思想的丰富材料。
《太白阴经》,分为人谋、杂议、战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遁甲、杂式等十卷,其中攻守战具、军资、军装、军医、屯田、人粮马料、工程、通信、井泉等都是关于后勤的内容。在大约二万字的兵书中,论述后勤的内容这样广泛而集中具体是史无前例的,说明了李筌对后勤的高度重视。
①《白居易集》卷六零《论行营状请省行营粮料事》。
②《白居易集》卷六四《复府兵、置屯田》。
③《白居易集)眷六四《复府兵,置屯田》。
李筌在《太白阴经·序》中说:“课农者,术之事,而富在粟;谋攻者,权之事,而强在兵”,说明了农业是富国强兵的基础,这是他后勤思想的核心。在《军装篇》中他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军无辎重,则举动皆阙”②的观点,他的话简明深刻,高度概括了后勒的实质,成为与孙子的“军无辎重则亡”同样著名的古代后勤格言。他还在《军资篇》中提出“兴师不有财帛,何以结人之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财富对军队所起的心理作用。正因为李筌重视辎重,所以他对部队的辎重情况进行充分地考查研究分析总结,准确地统计了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的部队所需武器(刀、枪、剑、甲、弓、驽等)、粮食(不同品种、干粮、盐)、马料(草、料、盐)、马上用品(马盂、鞍辔等)、宿营用品(幕、毡床等)、军用杂品(刀子、锉、锅、面袋等)的具体数量国。这些数字不仅为政府财政部门从宏观上掌握军费收支提供了基础数据,而且在具体工作中为组建和补充部队的军费提供了客观的标准。
他重视屯田,认为士卒三时务农、一时治武,才能“入有余粮”④,对屯田的具体土地分配、以及士兵的待遇都作了具体的说明。他特别强调武器的质量,认为“器械不精,不可言兵,五兵不利,不可举事”⑤,这是李筌后勤思想的重要部分。安史乱前,唐朝军费、粮食的矛盾不特别突出,提高武器水平是当务之急。为此,他写专章集中谈论武器问题,他将传世的先进武器,按其性质,进行了
①《神杌制敌太白阴经·序》。
②《神机制 敌太白阴经·军装篇》。
③《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器械篇》等。
④《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屯田篇》。
⑤《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器械篇》。
较为科学的分类:攻城、济水、火攻、水战等类。对每类战具的形状、规格、用法、性能等均一一介绍清楚,意在引导人们注意对武器的研究与改进。在《火攻具篇》中列出火兵、火兽、火禽、火矢以及火箭、火杏等多种武器①,表明李筌对火攻武器的重视。当时,火攻武器的使用,已经到了最高水平,后来终于为火药所代替。他对军事工程的建筑也十分关心,对城、弩台、烽火台、地道等工程的施工十分关心,说明也颇详细②。对战地医疗、战马医治也都列专篇说明,特别是还附有常见药方。这些说明的具体程度都是空前的,也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太白阴经》实际上成为唐以前后勤工作的总结,并成为后来后勤工作的指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①《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火攻具篇·攻城具篇》。
②《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筑城篇》等
更新于:23天前第四章·明清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二节·清朝
第四章·明清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二节·清朝(鸦片战争前)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二节清朝(鸦片战争前)一、历史概况清朝系满族所建,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44年清兵人关起至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止,传十帝,历时二百六十八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
第四章·明清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明朝
第四章·明清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明朝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四章明清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明朝一、历史概况从公元1368 年朱元璋称帝起至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止,为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时代。明朝先后共十七帝,历时二百七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濠州钟..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七节·元朝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七节·元朝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七节元朝一、历史概况蒙古族的祖先蒙古部落在唐朝中叶以前游牧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南一带,唐朝中叶后,西迁到斡难河(鄂嫩河)、怯绿连河(克鲁伦河)流域驻牧。当时蒙古高原上散居着许多部..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六节·金朝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六节·金朝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六节金朝一、历史概况金朝系女真族所建。公元十一世纪中期,女真族一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公元1114年,阿骨打举兵反辽,第二年称帝,建立金朝,都会宁府(今黑龙江..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五节·辽朝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五节辽朝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五节辽朝一、历史概况契丹族是鲜卑族分支,居住辽河.上游横水流域,是以畜牧为主的游牧民族。唐朝后期,中原战乱,契丹乘机崛起。公元907年,契丹八部大人推举耶律阿保机为共主。公元916年,阿保机..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四节·两宋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四节·两宋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四节两宋一、历史概况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建立宋朝起,至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止,是我国历史上的两宋时代。两宋共传十八帝,历时三百二十年。其中北宋建都开封(今属河南),传九..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三节·五代十国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三节·五代十国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三节五代十国一、历史概况自公元907年朱温代唐建立梁朝起,至公元960年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止,是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先后经历后梁(公元90923年)、后唐(公元92936年)、后晋(公元..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隋朝
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隋朝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三章隋唐至元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隋朝一、历史概况公元581年至618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隋朝时代。隋朝共三帝,历时三十七年。北周末年狂暴的周宣帝死去,其子静帝年幼,杨坚在关陇门阀士族官僚和..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六节·南北朝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六节·南北朝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六节南北朝一、历史概况公元420年至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其中南朝历经朱(公元420479年)、齐(公元479502年)、梁(公元502557 年)、陈(公元557- 589年)四个朝代,历时一百六十..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五节·两晋十六国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五节·两晋十六国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五节两晋十六国一、历史概况从公元265年西晋建立起至420年东晋灭亡止,是我国历史上的两晋时代。西晋都洛阳,传四帝。共五十二年(公元265316年);东晋都建康(今南京市),传十帝,共一..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四节·三国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四节·三国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四节三国一、历史概况从公元189年董卓专权起至265年西晋代魏止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三国前半期(公元189-220年)为群雄割据时期,后半期(公元220-265年)为三国鼎立时期,前后共七十七年..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三节·东汉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三节·东汉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三节东汉一、历史概况公元25年至220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时代。东汉共十三帝,历时一百十五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后,先后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和缓和阶级矛..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二节·西汉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二节·西汉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二节西汉一、历史概况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王起至公元24年王莽政权灭亡止,是我国历史.上的西汉时代。包括王莽代汉后建立的新朝在内,西汉共十三帝,历时二百三十年。西汉建都长安(今陕..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秦朝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秦朝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二章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秦朝一、历史概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大业,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一,他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三节·战国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三节·战国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三节 战国 一、历史概况 从公元前475年起至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止,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是各国变法和封建制确立的历史时期。从战国前期至中期,战国七雄韩、赵、魏、齐..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二节·春秋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二节·春秋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二节春秋一、历史概况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奴隶制崩溃和封建制萌芽成长的社会大变革时代。铁的广泛使用和冶铁手工业的兴起,对于生产工..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夏、商、西周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夏、商、西周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军事后勤第一节夏、商、西周一、历史概况公元前21世纪,中国结束了长达二百多万年的原始社会的历史,进人了奴隶制社会,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自..
编写说明
编写说明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编写说明本书主要阐述中国古代军事后勤体制、后勤保障以及后勤思想等发展、演变的历史。其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迄明清(鸦片战争前)。为了理解上述内容,并对每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概况和军事制度作简要叙述。在编写体例上,力求完整、一致..
《军事后勤历史丛书》序言
《军事后勤历史丛书》序言主编:廖德清 等出自————《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军事后勤历史丛书》序言任何军队和战争都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技术保障,否则就无法建军和打仗,也就谈不上强大和胜利了。后勤一词,虽始于近代,但后勤工作却自古已有。综观古今中外战史,由于重视后勤而取胜和忽视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