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朝时期的内外战争

繁体

六、元朝时期的内外战争

作者:吴秀永

出自————《中国元代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六、元朝时期的内外战争

(一)元初夺位靖乱中的军事对抗

忽必烈于1260年3月登上大汗的宝座,5月宣布建元“中统”。他一登位,首先受到幼弟阿里不哥的挑战,双方为争夺汗位的继承权兵戎相见;接着,又发生了山东的李理之变;阿里不哥兵败后,西北和东北的一些蒙古宗王接连发动战乱,对元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忽必烈统治的30多年中,夺位靖乱的军事对抗一直没有停息过,其中蒙古诸宗王的战乱直到武宗时才大体被平服。

1、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位之战

宋开庆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汗在攻打南宋的四川钓鱼城时,身负重伤,死于军中。蒙哥征宋时,命四弟忽必烈随军,留六弟阿里不哥守和林。他一去世,忽必烈的异母弟末哥马上派使者向正在南征途中的忽必烈报告,劝其急回漠北,以维系天下人心。但忽必烈不愿无功而归,仍率军攻打鄂州。此时,留在和林的阿里不哥在蒙哥诸子和亲信大臣的支持下,急忙策划继承汗位,并派人到漠北、漠南发兵。忽必烈妻子察必发现后,立即派人去报告忽必烈。十一月,正在前线的忽必烈得到密报,随即与宋议和,北还燕京。忽必烈在燕京近郊过冬时,阿里不哥通知他去漠北参加忽里勒台聚会,会葬蒙哥。忽必烈对此没有理会,抓紧进行继承汗位的准备。元中统元年(1260年)三月,忽必烈到开平(今内蒙正蓝旗境内),召集忽里勒台,在坦察儿、也先哥、合丹、末哥等部分宗王和大臣的劝进下,登上了汗位。四月,阿里不哥在和林也召集另一个忽里勒台,在蒙哥诸子阿速台、玉龙答失及察合台系宗王等人的拥戴下称汗。这样,蒙古国出现了两位大汗,双方围绕争夺最高统治权展开了激烈的争斗。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斗争,持续了四年之久,其间经历了两次大的较量:耀碑谷大战和昔木土脑儿大战。

阿里不哥称汗后,考虑到忽必烈控制了中原地区,又得到东道诸王的支持,而西道诸王则处于分化状态,便谋求在陕西、甘肃、四川等偏西的地方发展。忽必烈先发制人,采取了果断的行动。他派人联络倾向自己的力量,笼络、说服动摇观望的将领,迅速捕杀了几个拥护阿里不哥的将领,从而很快稳定了川陕的局势。这一年九月,阿里不哥派遣的大将阿蓝答儿领兵自和林南下,与屯驻在甘肃的一部分拥护自己的军队会合。忽必烈命诸王合丹、合必赤等率军迎战,双方在山丹(今甘肃山丹县)附近的耀碑谷进行了一场激战。忽必烈的军队马步结合,前面突破,后面包抄,把阿里不哥的军队打得大败,阿蓝答儿战死。经此一战,忽必烈完全控制了陕甘地区。

元中统元年(1260年)十月,忽必烈亲率大军出征和林。和林是一座草原城市,所需粮食大都要从汉族聚居的农业区运来。由于粮道为忽必烈军队所断,因而发生了饥荒。阿里不哥在兵械、粮食十分匮乏的情况下,不得已放弃和林,逃往西北的乞里吉思地区(今叶尼塞河流域)。为防止忽必烈追袭,阿里不哥派遣使节到忽必烈处,假意言和,声称愿奉兄为王,待来年马肥之时邀请西北诸王同来解决汗位继承问题。忽必烈即命宗王也先哥屯守和林,自己返回开平。中统二年秋,经过一段休养的阿里不哥派人送信给也先哥,称率众归附。也先哥听信了他的话,没有设防。阿里不哥的军队发动突然袭击,大败也先哥,接着乘胜率军穿过草原南下,直逼开平。忽必烈闻讯,迅速集结军队,北上迎敌。十一月,双方大战于昔木土脑儿。忽必烈军分左、中、右三路,合势进攻,阿里不哥全军败溃,部将纷纷投降,自己只得向北逃窜。这次战斗是关键性的一战,此后阿里不哥便一蹶不振了。

阿里不哥兵败后,在西北(今新疆及其以西地区)辗转两年,最后终因兵财奇缺,众叛亲离,不得不放弃汗位,于元中统五年(1264年)七月向忽必烈投降。阿里不哥向忽必烈请罪时,忽必烈问他:我和你谁对?阿里不哥回答说:以前是我对,现在算你对。忽必烈审讯拥立阿里不哥的诸臣,并处死了一些人。不久,阿里不哥病死。

2、平定李理兵变

元中统三年(1262年)二月,正当忽必烈专注于北面的战事,全力平服阿里不哥之乱时,已经归顺蒙古的山东军阀李理突然起事,叛蒙归宋。

李理是金朝末年山东农民起义红袄军首领李全和杨妙真的养子。李全于1214年起兵反金,后来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军阀。四年后,李全归附南宋;1227年,又以青州投降蒙古,为山东淮南行省长官。后领兵攻宋朝扬州,被宋军杀死,李理即袭为益都行省长官。忽必烈即位后,加封李理为江淮大都督。

在李理发动变乱前的30多年中,他一直以对抗南宋为名,扩充自己的实力,积蓄力量。《元史》称其为“挟敌国以要朝廷,而自为完缮益兵计”。蒙古屡次征调他的兵,他都“诡辞不至”,以种种借口加以拒绝。李理所以如此,是有自己的打算的。作为握有重兵、独霸一方的汉人世侯,他不甘心长期屈居蒙古汗权之下,一面等待时机,一面为变乱作准备。蒙哥汗死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兄弟争斗,内地防务空虚,李理认为时机已到,便发动兵变。他杀死在当地戍守的蒙古军,派人到南宋表示愿意归顺,以海州、涟水等三城献给南宋,并进据济南。当时,李壇踌躇满志,以为能一举成功。他在《水龙吟》一词中写道:“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忽必烈在昔木土脑儿一役取得胜利后,便进军和林,打算继续追击阿里不哥。李壇兵变的消息传来后,忽必烈立即筹划对策。他的幕僚姚枢说:李壇兵变后有三种选择。上策是迅速北上,直捣燕京,控扼居庸关,使北征的蒙古军不能南下中策是与南宋联合,固守扰边;下策是据守济南,等待其他汉族世侯响应,实际上是坐以待毙。姚枢认为,李理必出下策,只能等着被俘。于是,忽必烈命宗王哈必赤率领各路蒙古军和汉军挥师南下,讨伐李壇。

李瑾进据济南后,果然如姚枢所料,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原指望南宋能给予支援,实际上南宋鉴于他一贯反复无常,对他并不信任,只是授予保信、宁武军节度使之职,封齐郡王,命其督视京东、河北路军马。其他汉人世侯或慑于忽必烈的威势,或是为了保全自己,不仅没有起兵响应,有的还参加了讨伐李壇的队伍。

元中统三年(1262年)三月,忽必烈军与李理军队战于高苑老僧口,李壇兵败,退守济南。四月,忽必烈增派史天泽到山东前线节度各路军队。史天泽对哈必赤说:“李理诡计多端,又有精兵,不宜与他硬拼,应当长期围困。”于是,各路将士开河筑环城,将济南城团团围住。李壇困守孤城三月余,城内粮绝,以人为食,军心涣散。李壇自知破城在即,亲手杀死妻妾,入大明湖投水自尽,因水浅未死,被蒙古军抓住,史天泽立即把他在军前处死了。

李理之乱虽然只是局部的,历时也仅五月,但对忽必烈的统治政策却产生了很大影响。忽必烈从中看到了汉人军阀势力发展对蒙古统治的严重威胁,便采取迁转和不许军民兼职的办法,果断地解除他们的兵权,实行兵民分职,管民官理民事,管军官掌兵戎,从而把兵权进一步集中到朝廷手中。同时,从这件事增加了对汉人幕僚的疑虑,因此除继续任用某些汉人外,开始重用色目人,以便让他们互相牵制。

3、平定海都、笃哇颜诸宗王之乱

阿里不哥称汗时,窝阔台之后王海都以忽必烈违制自立,起兵相助。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后,海都和察合台后王笃哇联络一些蒙古宗王,共同叛乱寇扰西北。不久,东北的成吉思汗诸弟的后王乃颜等也与海都相呼应,起兵叛乱。自元世祖忽必烈开始,直到元成宗大德十年,元廷经30多年斗争,花了很大力量,才将西北和东北蒙古宗王的叛乱平息。

海都是窝阔台第七子合失之子,被封于海押立(现巴尔喀什湖东卡帕尔城附近)。海都自以为是太宗嫡孙,元室大位当属于己,但却被蒙哥剥夺,因而一直心怀不满。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他是阿里不哥的支持者。阿里不哥归降后,忽必烈屡次召其入朝,并厚加赏赐,以示优容,他始终托词不入,继续抗命。在术赤诸后王的支持下,海都占据叶密立河(今新疆额敏河)一带原窝阔台、贵由的封地,控制了察合台汗国,成为号令诸王的首领。

元至元六年(1269年),海都会同西北蒙古诸宗王在塔刺思河畔开会,分划河中地区的权利,宣誓保持游牧生活和蒙古传统的风俗制度。同时派使臣去质问忽必烈说:“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廓,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这表明海都等反对用汉法,决心与忽必烈对抗到底。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海都援立笃哇为察合台汗。两人相互勾结,朋比为奸,公然置元廷命令于不顾,骚扰天山南北诸地。

海都这种明目张胆的对抗,终于激怒了忽必烈。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忽必烈下令追收赐给海都的金银符,同时派北平王那木罕率领元军镇守阿力麻里(今新疆伊犁附近),以抵御海都的侵犯。第二年,正当元军主力仍在江南与南宋残余势力作战之际,随同那木罕出镇西北的蒙古宗王昔里吉(蒙哥之子)、脱脱木儿(忽必烈弟岁哥都之子)、明理铁木儿(阿里不哥之子)等,举兵叛乱。他们奉昔里吉为主,把那木罕抓起来送给海都,但海都拒绝与昔里吉合兵。此后,昔里吉等肆虐岭北和西北地区,东犯和林,劫走成吉思汗大帐。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昔里吉率军东进,驻牧在应昌(今内蒙阿巴哈纳尔旗东南)的弘吉刺部首领只儿瓦台和六盘山的霍虎起兵响应,一时漠南大震,居庸关以北告警,形势日益严重。忽必烈立即调集军队进攻只儿瓦台,很快将其击败活捉。同时,下令南征大军主帅伯颜率军北上。元军在土兀剌河(今土拉河)、斡耳寒河(今鄂尔浑河)大破昔里吉军,收复和林;陕西元军也将在六盘山起兵响应叛军的霍虎击败。元军继续西进,重占岭北和西北地区。后来,反叛诸王由于内部发生争吵和分裂,在伯颜大军的打击下无处存身,便在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归降忽必烈。第二年,被囚禁的北平王那木罕也被放回。

昔里吉等人的叛乱被平定后,元廷仍面临着海都和笃哇的威胁。他们屡次连兵入犯,出没金山(今阿尔泰山)东西、天山南北。忽必烈命伯颜总领重兵镇守西北地区,继续与海都、笃哇对峙。

海都为推翻忽必烈的统治,决心将西北的叛乱扩展到东北,以使忽必烈陷于两面作战、疲于应付的境地。在他的策动下,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原本对忽必烈就心怀不满的东道蒙古宗王乃颜(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之玄孙)、哈丹(成吉思汗弟哈赤温之孙)等宗王起兵4万反元。海都曾答应以10万人相助,相互策应。忽必烈得知乃颜反叛,针对东西叛王企图联合的趋势,一面派伯颜进据和林,命西北、漠北的元军坚守阵地,以阻止海都军队东来,一面亲率大军带病征讨乃颜。双方经过激战,乃颜终于兵败被俘,哈丹等投降。后来,哈丹等又叛,并率残部流窜到高丽境内。元军追入高丽作战,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哈丹兵败自杀。

在乃颜叛乱时,海都曾连年窜扰,以声援东北宗王。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海都军东进,又占和林。忽必烈马上把注意力从东北转向西北,调集军队,亲征海都。海都闻讯放弃和林,率军西遁。此后,元军在西北地区展开大规模攻势,海都的势力渐被逐出按台山(今阿尔泰山)之外。

元至元三十一年(1289年)四月,忽必烈去世,皇太子铁木耳即位,是为元成宗。铁木耳痛恨海都、笃哇叛逆,对连年战争所造成的军民涂炭深有所感,决心平息30多年来成吉思汗子孙自相残杀的战祸。在作战指导上,他一变过去的消极拒止叛军进攻而为积极的进剿,并据此将勘乱兵力作了重新布置。在经过三年的军事准备之后,铁木耳命大将床兀儿率大军主动进剿。元军势如破竹,几次大败海都、笃哇军,迫使其远逃边外。元大德五年(1301年),海都不甘失败,重整兵力,率窝阔台、察合台两系诸王40人,倾巢南犯,进迫和林。皇侄海山领命率兵分三路迎战,一举将笃哇军歼灭。海都身负重伤,被迫还师,死于退军途中。

海都死后,笃哇失去依靠,无力再与元廷继续抗衡,于是派使臣“请命罢兵,通一家之好”。元大德七年(1301年)十一月,笃哇亲赴和林,向铁木耳请罪。历时30余年的蒙古诸宗王的叛乱,至此终于平息。

(二)元朝的对外战争

元王朝建立后,虽然采用了封建的政治、军事制度,但蒙古军队仍然保存了原来的某些制度和传统。特别是蒙古大汗对外侵掠的传统观念和欲望仍然延续下来,因而从忽必烈到铁木耳时期,不断对高丽(今朝鲜)、日本、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缅国频频发动侵略战争。但是,由于蒙古军队在长期的南伐西征中收编了大量各族武装,其中金朝降蒙的汉人地主武装和南宋的新附军更是与蒙古军队的特色完全不同加之蒙古族将士逐渐腐化,习于安乐,因此元朝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已大大下降。蒙古贵族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已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所向披靡,再也不能为他们带来利益,而是不断地遭受挫折和失败。

1、征霸高丽

早在宋宁宗嘉定十年(1218年),成吉思汗率军追歼一支逃入高丽的契丹军时,高丽国王王瞰曾派兵相助,以后蒙古国便一直把高丽视作附属国。

窝阔台继位后,蒙古使者曾在去高丽途中被杀。此后七年,高丽与蒙古断绝了往来。窝阔台派撒礼塔率兵征伐高丽。蒙军进至王京(今朝鲜开城),国王王瞰派弟弟怀安公前去议和。撒礼塔在王京以及各州、县设置了72个达鲁花赤,然后撤军。这些达鲁花赤为掌印官或镇守官,多由蒙古人担任。在王京和各州、县设置元朝如此一级的官吏,等于把高丽国的政权接管了,从而引起了高丽国上下的极大不满。第二年夏天,王瞰下令把72个达鲁花赤统统杀掉,从蒙古人手中夺回了政权。于是,窝阔台再次派遣撒礼塔领兵进讨高丽。王瞰退到江华岛固守。这次侵略,受到高丽军民的顽强抵抗,统帅撒礼塔也被流矢射死。1233年,窝阔台消灭东夏国,占领辽东。此后,高丽连年受到蒙军侵掠。宋理宗淳祐元年(1214年),王瞰只得投降,并将王子王佛送到蒙古国作人质。

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高丽国王亡故。忽必烈派兵送王供回国继位,改名为王祖,以图在高丽建立傀儡政府。忽必烈建元后,仍把高丽作为元朝的属国,令其按照成吉思汗的定制,“纳质、助军、输粮、设驿、编户籍、置长官”。元世祖至元五年(1258年),忽必烈准备兴兵东侵日本,下令王祖在高丽制造1000艘海船,每艘船可载4000石。元朝的控制和压榨,激起了高丽国上下的不满。翌年,林衍废掉傀儡国王,立自己的弟弟林温为国王。忽必烈得知后,立即发兵进入高丽,占据了王都,扶植王祖复位。这时,高丽的三别杪军首领裴仲孙,领军抗击元朝入侵。他们拥立王祖的庶族王温为国王,将王室迁入珍岛(南全罗道),坚持与元军进行斗争。元至元八年(1217年),元军由忻都统领,攻击珍岛。抗元的高丽军民被击败,剩下的一部分在金通精带领下逃往耽罗。忻都率元军追杀,一直追到耽罗,捕获金通精。三别杪军的抗元斗争终于被元军***下去。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王祖死,他的儿子王椹继承王位。忽必烈为加强对高丽的控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王椹为妻。这样一来,高丽国王重又沦为元王朝的傀儡。高丽凡省、院、台、部等与元朝廷相类的官职名号,都被迫更改,还派了20个贵族子弟到元廷“入侍”,实际是作人质。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朝在高丽设置了驿站。第二年,元朝又向高丽征军士1万名、水手15000人、战船900艘,参与侵略日本的战争。在元王朝的侵扰欺榨下,高丽人民陷入深重的灾难。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王呃(即王椹,后改名为眶)以日本侵扰边海郡邑为由,请求元朝发兵防守金州。第二年,元朝在高丽正式设置征东行中书省,命王讵和蒙古族将军阿塔海共同领管行省事。至此,高丽国的主权丧失殆尽。直到1301年,元成宗才被迫撤销了高丽的行省建制。

2、两侵日本

忽必烈在迫使高丽臣服的同时,曾派出使者去诏谕日本归顺元王朝。当时的日本正是镰仓幕府执政,对元朝的威胁采取强硬回绝的态度,这就惹怒了不可一世的忽必烈。他决计以武力征服日本。当时,一些谋臣对元军远征海外曾提出异议。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出使过日本的赵良弼进言道:“臣居日本岁余,其地多山水,无耕桑之利,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加富。况舟师渡海,海风无期,祸害莫测。是谓以有用之民力,填无穷之巨壑也,臣谓勿击便。”(《元史》第12册,3764页)曾任翰林学士、宣抚使的王磐也向忽必烈进谏。他说:“日本小夷,海道险远,胜之则不武,不胜则损威,臣以为勿伐便。”(《元史》第12册,3755页)忽必烈对这些意见置之不理,仍一意孤行,下令备军讨伐日本。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在元军南下灭宋的同时,忽必烈命令屯戍在高丽的凤州经略使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等,率领屯田军及女真军、水军共15000人,大小战船900艘,越海侵掠日本。元军元帅忽敦与高丽都督使金方庆等,率军由合浦攻击对马海峡的对马岛。对马岛日本守军只有几千人,虽经顽强抵抗,终因力量悬殊而战败。元军占领对马岛后,接着又攻占壹岐岛(日本福冈西对马海峡中)。日本俊宇多天皇征藩属兵10万余人,在博多(今日本福冈)与元军展开激战。日军武器落后,在元军火炮轰击下败阵。元军虽连续取得胜利,但日本军民奋起抵抗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元军受到重重阻击,兵士疲惫,粮食、武器补给日益困难,战船也大部分损坏,无力再向纵深前进,只得撤军。

忽必烈并未就此罢休。七年之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忽必烈又以派往日本的使者被杀为借口,对日本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侵日元军分两路进发:忻都率蒙古、高丽、汉军共4万人,从高丽渡海,经对马岛进攻日本,阿塔海、范文虎、李庭率领新附军10万人,乘船9千艘,从庆元(今宁波)、定海出发,远涉大洋,向日本进攻。这路元军由于航程较远,出征时又是台风出现最多的季节,加上大部分士兵没有坐过船,十有八九呕吐不止,仗还没打就已经狼狈不堪。忻都所率4万人中,有一半是蒙、汉元军,指挥官是洪茶丘;另一半是高丽军,指挥官是金方庆。洪茶丘与金方庆在元军侵高丽时曾多次对阵作战,仇怨很深,互不服气,难以配合作战。忻都虽为元帅,但首次侵掠日本无功而返,对再次远征日本缺乏信心,并不积极行使指挥权。范文虎率领的10万南宋新附军,本是此次远征日本的主力军。但他是南宋降将,新附军亦为归顺之师,地位低下。出师前,身为领兵元帅的范文虎请求配备战马和回回炮,可忽必烈不准,说这是海战,用那些炮干什么?但忻都所率元军却携带火炮出征。蒙古族的将领更是不把范文虎放在眼里。这时的元军,从将军到士兵都无心作战。范文虎和忻都商议,不如将战船一艘艘连接起来,结成大战舰阵,以利休整。于是,两路大军舳舻相衔而进,七月间进至平壶岛(今日本佐世保西平户岛),移泊九龙山(今日本长崎县北松浦郡鹰岛町)。八月一日,台风大作,波浪滔天。连接在一起的战船来不及拆开,互相撞击,一半以上被撞坏沉没,无数军士落海淹死。只有高丽的船只构造比较牢固,得以保存下来。台风过后,洪茶丘和金方庆分别带着自己的亲兵,乘几只没有撞坏的战船溜走了。忻都、范文虎见两位大将不辞而别,也带着十几名随从乘着保存完好的船只逃跑了。十几万大军被遗弃海外,群龙无首,饥寒交迫。他们只得自己组织起来,推举张百户作总管,修整船只,伐木作舟,准备返回。正在这时,日军乘机杀来,将这支战争史上罕见的被遗弃的大军一举击溃,斩首无数。所剩二三万人都作了俘虏,被日军押至八角岛,其中的蒙古人、高丽人、汉军士兵统统被杀;对新附军,日本人称之为唐人,被留下作了奴隶。出征时的14万元军几乎全军覆没,最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逃了回来。

这个惊心动魄的大溃败,并没有使忽必烈放弃攻打日本的念头。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忽必烈又以阿塔海为征东行中书省丞相,发五卫军2万人征日本,并责令江南行省大造海船。腐败的地方官吏根据人户数字敷派造船数目,征求工料。为打造海船,大批工匠被征发,背井离乡,苦服远役,又常遇官吏的督责毒打,冻死、病死者不计其数。元朝廷还在各地强征大批水手。江南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纷纷揭竿而起。当时的御史中丞崔或在一封奏章中写道:“江南盗贼,相梃而起,凡二百余所,皆由拘刷水手与造海船,民不聊生,激而成变。”他请求暂停远征日本的战争准备。但忽必烈拒之不听,又授刘国杰为征东行省左丞,在扬州为征日备战。这时,福建爆发了黄华起义,声势浩大。忽必烈急派刘国杰前去***,侵日之事暂时被搁置下来。黄华起义被***下去后,忽必烈又下令筹措船粮,编练军队,预定于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三月第三次远征日本。正在这时,派往攻打安南的元军在战争中遭到惨败。忽必烈准备发兵报复,当时又发生多处人民起义。忽必烈无法四处兴师动兵,不得不下诏停止远征日本。元朝侵日战争至此结束。

3、屡犯安南

蒙古建元前,曾在灭大理国(位于今云南地区)后侵掠安南。宋理宗宝祐元年、大理天定二年(1253年),忽必烈奉蒙哥汗之命率军伐大理国,攻陷大理城后即北返,命兀良合台继续东征未降服的各部。平定云南后,兀良合台于宋理宗宝祐五年(1257年)出兵安南,攻克安南王都。国王陈日臾逃到海岛上避难。由于蒙军士兵生长于漠北,对安南的热带季风暑雨气候难以适应,不得不撤还。

忽必烈称汗建元后,安南国王陈光呙被迫称臣,接受忽必烈的册封。元朝派遣讷刺丁充任安南国达鲁花赤。忽必烈为进一步控制安南,宣诏提出六条约束措施,即:“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数”、“出军役”、“输纳税赋”、“置达鲁花赤”。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陈光呙去世,他的儿子陈日炬继位。陈日烜抗元的态度比他的父亲坚决。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忽必烈准备远征占城,向安南征集粮食,被拒绝。第二年,忽必烈派王子镇南王脱欢、大将李恒率元军进军占城,要求假道安南,并要在安南征集粮饷供元军使用。陈日炬命其从兄陈峻领兵抗拒元军。元军强行进击,陈峻所率安南军在万劫江战败。元军乘势渡过富良江。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陈日炬亲率10万大军来战,沿江布列兵船,立起木栅坚守。元军率先发动进攻,击溃安南军,陈日炬败走天长(今越南南定市北即墨社)、长安(今越南宁平市附近)。这时,由唆都等率领的远征占城的元军北返与脱欢、李恒会合。元军兵力大增,分两路追击陈日炬。安南军连续战败,一直退到清化府(今越南清化省清化)。陈日炬调集安南援军,继续与元军作战。元军在安南劳师远征,粮食供给不上,加上暑热多雨,瘟疫流行,军队死伤日增。深入安南腹地后,山多林密,地形复杂,大队军马难以展开作战。而安南军则以步兵为主,善于游击,战事渐于元军不利。元军只得放弃占据的京城,撤兵北返,安南军乘势展开了追袭战。元军行至册江,还没来得及渡江,就遭到埋伏在林中的安南军的袭击。大将李恒中毒箭身亡,脱欢仓惶逃回思明州(今广西宁明县)。唆都所率元军因距脱欢营地200余里,不知脱欢已自行北撤。待他领军急忙回撤时,也在途中的乾满江被安南军击溃。

忽必烈下诏罢征日本后,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调集江淮、江西、湖广三省蒙汉军7万人,海船100艘,配属云南兵、黎兵,第二次入侵安南。忽必烈接受了上次侵略安南时粮食供应不上的教训,感到在这样的国土上作战,既不能靠过去那种“羊马随行”的方式获得给养,也没有条件“因粮于敌”,必须以国内为大后方,动用役夫马牛运输足够的粮食。这时,一些大臣请罢对安南的征战。吏部尚书刘宣上奏:“交趾无粮,水陆难通,无车马牛畜驮载,不免陆运。一夫担米五斗,往返自食外,官得其半;若十万石,用四十万人,止可供一二月。军粮搬载,船料军须,通用五六十万众。广西、湖南调度频数,民多离散,户令供役,亦不能办。”但忽必烈根本听不进去,执意发兵。元军以脱欢为总指挥,大军分三路并进:脱欢率一部由东道攻女儿关;程鹏飞率一部由西道攻永平;乌马儿、樊楫率水师由海路合击。元军还组织了三支船队从海上运粮。最大的一支由海道万户张文虎押运,载有17万石粮食。

为抗御元军大举进犯,安南军不与其正面对抗,而是诱敌深入,有计划地退却。元军顺利渡过富良江,进迫安南都城,陈日炬再次逃到海上避难。他令安南军民坚壁清野,将粮食埋藏起来,百姓躲入山林。以小部队对元军频繁袭扰,主力集结于战略要地以备机动作战,同时在海上截击元军运粮船队。张文虎所率粮船在绿水洋受到阻击,缺少护航,加上船重难行,只好沉米于海,退回琼州(今海南岛)。另两支船队也未能抵达安南,漂回琼州。元军在安南军主力后撤的情况下,长驱直入,结果粮食供应不上,部队疲备不堪,气候转热后,又遇疫病流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只得全军北撤。樊楫所率舟师先由水道撤退,结果被安南军阻截于白藤江,全军覆灭。安南军主力30万人集结在女儿关和丘急岭,阻断元军退路。脱欢所率北撤大军,一路且战且退,溃不成军,士兵大批被俘,自己也脚中毒箭,最后败还思明州。对这次惨败,忽必烈大为恼怒,责命脱欢改镇扬州,终身不许入朝。陈日炬则派使者入朝,将元军俘虏交还,并进金人代自己赎罪。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陈日炬死,他的儿子陈日鱒继位。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七月,忽必烈又命刘国杰等率水陆大军第三次侵略安南。大军出发后不久,忽必烈就病死了。成宗铁木耳即位,下诏罢征安南。

4、用兵缅国

忽必烈建元后,曾于至元八年(1271年)派遣使者到缅国,诏其归附元王朝。当时缅国正是蒲甘王朝时期,那罗梯诃波王拒绝归附纳贡,并杀了元朝的使者。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干额(今云南盈江县城,元曾于此设镇西路)总管阿禾叛缅内附元朝。缅王出兵进犯干额,进至金齿(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区)。阿禾急忙向元军求救。大理路(今云南大理县)蒙古千户忽都、总管信苴日出兵增援。缅军四五万人迎敌,最前队为骑兵,后面是大象队,最后是徒步士兵。元军增援部队虽然只有700人,但箭弩、火器的射杀力很强。接战后,首先将骑兵击散,大象队被猛烈射击后也死伤过半,很快将缅军击溃。元军乘胜进击,向北推进30余里,连破17寨。随后,云南行省又派遣纳速拉丁率军征伐缅国,招降了忙林、巨木秃等300寨。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忽必烈发动对缅国的大举侵掠。相吾答儿、太卜、也罕的斤等率军多路进攻。一路取道阿昔江达镇西阿禾江,顺流而下,阻断缅军舟师的水路;另一路从骠甸(今云南陇川县)直进,与另一支从罗碧甸(今云南元江县)进军的部队会合,攻破江头城。元军大兵压境,建都(今缅甸北部地区)、金齿等12部相继投降。缅王不得已派出使者与元军议和。孟乃甸(今缅甸蒙米特东北,瑞丽江南岸)白衣头目拒不降元,阻止缅使者前往纳款请和。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缅王的庶子不速古里杀了云南王的命官阿难答等,并将缅王囚禁。忽必烈命元军再次进攻缅国。云南王也先帖木儿与诸将率军进至蒲甘。缅军接受以往教训,不与元军正面交战,而是诱敌深入,利用天时地利,大败元军,歼灭7千余人。战后,缅甸派遣使臣入朝谢罪纳款,三年一贡。至此,蒲甘王朝灭亡,缅国分成若干掸邦。

元成宗继位后,缅国木连城(今缅甸曼德勒以南)的首领阿散哥也,利用国人对缅王降元的不满,提出“身归大元之后,使我多负劳费”,号召抗元,并杀缅王以及元朝留在缅国的100多名信使等人。元大德三年(1299年),缅国王子向元朝求救搬兵。元成宗令宗王阔阔、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薛超兀儿等进兵缅国。元军围困木连城,阿散哥也率军民坚守。在两军对峙中,阿散哥也用重金珍品贿赂元军将领,以求不战而退兵。受了重贿的元军将领以缅国暑热难耐、疫病流行为借口,擅自撤军而还。元大德七年(1303年),元朝罢废云南征缅分省。此后,缅国仍然对元朝保持着朝贡关系。

5、远征占城、爪哇

元朝灭亡南宋后,曾封占城王为郡王。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忽必烈命唆都在占城设置行省,进行统治。至元十九年(1282年),忽必烈以占城王子补的扣押元朝派往暹国、马八儿国使者为由,发兵攻打占城。远征军调遣了江浙、福建、湖广各地元军5000人,征海船100艘,战船2500艘,由唆都率领,走海道进侵占城。占城国王在木城西10里设置行宫,以木城为核心组织防御,调集重兵坚守,并沿木城四面约20余里建起楼栅,修筑了100多座炮台。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正月,元军攻克木城。占城国王为重整旗鼓继续抗击元军,在木城战败后派出使者诈降。国王自己退到保大州西北的鸦候山,集结兵力,准备伺机反攻。唆都很快发现占城国王的企图,一怒之下举兵大肆进攻,但被占城军击败。进入占城作战的元军伤亡日增,不得不于第二年撤还。忽必烈又命脱欢、李恒率军会合唆都合兵,经安南再侵占城。但假道安南的军事行动遭到坚决抵抗,元军即转向对安南的作战。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命史弼、高兴、亦黑迷失作统领,调集福建、江西、湖广兵2万人,战船1000艘,携载供大军一年的粮食,远渡重洋,侵略爪哇。远征军从泉州出发,渡海经万里石塘(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等地,经两个月的航行,进抵爪哇国境,然后分水、陆两道进击。这时,爪哇国王被相邻的葛郎国主所杀。爪哇国王的女婿土罕必阁耶,率兵攻击葛郎国主哈只葛当,结果战败。土罕必阁耶听说元军登陆,便生出“借刀杀人”之计,企图借元军之力向葛郎国复仇。他派使者迎接元军,表示降附,并献出爪哇国和葛郎国山川、户口图籍,以换取元军信任。元军即以主要兵力与葛郎***队作战,击溃葛郎军,追击进入葛郎国,围攻答哈城。哈只葛当无力抗御,投降了元军。土罕必阁耶在元军攻占葛郎国后,借口返回爪哇筹措贡品,脱离了元军的控制,在中途起兵反元。元军对此毫无戒备,在从葛郎国撤还时,被爪哇军袭击,伤亡惨重。元军无力再战,只得从海上撤退,航行两个多月后返回泉州。这次远征,元军仅死亡的兵士就有3000多人,掠夺所获,不偿其失。忽必烈对此大失所望,史弼和亦黑迷失都因此受到责罚。

(三)***人民起义的战争

忽必烈建元灭宋、统一中国后,经九朝皇帝,至元顺帝登基继位,已历60余年。由于元朝统治集团对汉人推行民族歧视政策,一味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加上水旱饥荒连年发生,因而各地人民包括蒙古族人民的反抗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到元顺帝时期,朝臣互相倾轧,上下贪赃成风,政治更加黑暗,经济几近崩溃,政局更加不稳。当时有一首《醉太平小令》的曲子说道:“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这确实是对元末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元廷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自顺帝至正八年(1351年)刘福通起义到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这18年中,元廷调集军队对各路起义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血腥***,农民战争一度处于低潮,但元王朝衰朽之势已成,最后终于被农民起义的浪潮所推翻。

1、各族人民起义风起云涌

元朝末年的全国性农民起义,起自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颍州红巾军起兵反元。农民战争的烈火一经点燃,各地迅即蜂起响应,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的贫苦农民以及奴仆、手工业者、渔民、盐丁、僧侣等下层人民,纷纷揭竿而起,河南、江淮地区很快出现了“红军遍地”的局面。在众多的农民起义中,颍州刘福通和蕲州徐寿辉所领导的队伍,是两支力量最强大的起义军。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廷征发民夫15万人修治黄河。民间秘密团体白莲会的首领韩山童及其门徒刘福通,在组织民夫治河时秘密酝酿起义。他们在黄河要道黄陵冈(现山东曹县西南)附近,预先埋下了一个独眼石人,在开凿河道时把石人挖出来了。当时民间普遍流传“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说法,所以石人一经挖出,正应验了这一民谣,立即在农民群众中引起了轰动。这年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等3000人在颍州(今安徽颍上县)白鹿庄聚会,假称韩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刘福通为南宋大将刘光世后人,准备起兵造反。不料消息走漏,韩山童被捕遭杀害。刘福通逃回颍州,举起造反大旗。起义军以红巾缠头,高举赤旗,故被称为红巾军或红军(因烧香拜弥勒佛,也称香军)。刘福通率起义军打出“复宋”的旗号,迅速攻下颍州及河南项城、罗山、确山等地,贫苦农民纷纷来归,兵力很快发展到10余万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刘福通等拥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称帝,建国大宋,国都设在亳州(今安徽亳县)。

在刘福通颍州起义前,蕲州(今湖北蕲春县)罗田人、布贩出身的徐寿辉,即与僧人彭莹玉等秘密组成一支信奉白莲教的起义队伍。彭莹玉出身于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一个农民家庭,10岁入寺为僧,后一面给人治病一面宣传白莲教。元至元四年(1338年)他即与徒弟在袁州发动武装起义结果失败了。彭莹玉逃至江淮地区,继续宣传白莲教,借此发动和组织反元武装力量,成为南方最有权威的白莲教首领和农民领袖。刘福通于元至正十一年五月起兵反元后,徐寿辉、彭莹玉等随即于八月也在蕲州起兵。他们以红巾为标志,响亮地提出:“摧富益贫”的口号,贫苦百姓群起趋之。《元史魏中立传》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不旬日,众辄数万,皆短衣革屦,齿木为耙,削竹为枪,裁绯帛为巾襦,弥野皆赤”,足见当时群众响应之热烈。起义军很快攻占州城和黄州等地。十月,起义军推举徐寿辉为皇帝,以蕲水为都城,建国号为天完。徐寿辉起义不久即公然建国称帝,这在元末农民起义中还是第一个,表明了起义军推翻元朝统治、改天换地的决心。

与此同时,大江南北许多地区也相继爆发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反元农民起义。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李二在徐州起事,很快聚集起一支10余万人的队伍,并攻占徐州附近各州县,扼南北联系之要冲,对元政府形成了很大威胁。定远人郭子兴是当地白莲会首领,于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领兵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一时数万农民归附。这一年闰三月,孤苦无依、入寺为僧的濠州钟离县农家子弟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参加了红巾军的队伍。邓州人王权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十二月起义,攻占邓州、南阳,进而打下唐、嵩、汝等州,陷河南府。这支起义军被称为“北琐红军”。次年正月,孟海马等起义,攻占襄阳,进军荆门、房州、归州、峡州,时称“南琐红军”。泰州张士诚本是运盐船船工,兼贩私盐,因受富豪凌辱,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愤起杀死富豪,聚众万余,起兵抗元。后接受元朝招安,随即再次起义,攻入高邮。1354年正月,张士诚建国大周,自称诚王。他所率的起义军成为一支反元劲旅。此外,浙东盐贩方国珍于元至正十二年(1348年)反元后,曾投降元朝,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也重新起兵反元。

2、元军***农民起义的重要战役

自刘福通等人在颍州起义后,农民战争的烈火迅即燃遍大江南北。起义军攻城夺池,势不可挡,“官军多疲懦不能拒”。所到之处,杀官吏,开仓库,分占地主富商的财产,矛头直指腐朽的元廷统治。面对烽烟四起、农民起义迅速发展的局面,元朝政府急忙采取各种紧急措施,派出官军与各地地主武装相联合,对人民群众的反元斗争展开反攻和***,企图扑灭农民起义的烈火。起义军不畏艰难,此仆彼起,散而复聚,同元王朝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总起来看,这一斗争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至至正十三年(1353年),是农民起义军初起,在有所发展后即遭残酷***的时期。这一时期,南北方红巾军纷纷起兵反元,并很快攻占了一些重要地区,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严重威胁着元朝的统治。元廷在惊恐之余,赶紧调集兵力,由丞相脱脱亲自指挥,于1352年攻克徐州,击溃了李二部不久,汉水流域的孟海马和王权起义也被江南元军***了下去。徐寿辉、彭莹玉领导的天完军在1353年间也在不少地方受到挫折,退出了已经攻取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年十一月,彭莹玉被元江西行省右丞火你赤包围,战死于瑞州(今江西高安县)。刘福通部等北方红巾军的活动地区也日益缩小。由于元军的大举***,加之农民军缺乏训练和没有经验,武器又很差,到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起义斗争被迫转入低潮。

第二阶段,由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至至正十八年(1358年),是起义军从挫折中崛起,继续发展,形成农民战争高潮的时期。为彻底扑灭农民起义,元廷于至正十四年派脱脱率百万大军,将张士诚部围困于高邮城内,结果因元廷内争而以失败告终。高邮之战在元末农民军与元军斗争中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役。以此为新的起点,各地起义军又重新活跃起来,并有了很大发展。突出的是刘福通、韩林儿所领导的大宋农民军接连攻陷河南许多州县,兵力扩展至30余万人。在不断胜利的形势下,大宋军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以河南为基地,主动出击,分三路北上作战,直捣元朝统治集团的腹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灭元战斗高潮,北方红巾军出现了鼎盛局面。此前曾遭受重大损失的天完红巾军,在高邮之战后,也重振旗鼓,先后攻下沔阳、武昌、汉阳等地,并向南发展,重新夺取了江西、湖广的大部分地区。张士诚在攻占淮东地区后,接着渡江南下,攻取了作为元朝粮仓的浙西大部分地区。濠州起义的一部在朱元璋率领下,攻取了江东(今安徽南部和江苏南部部分地区)。总之,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壮大了的农民起义军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同元军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斗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元王朝的统治。

第三阶段,由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至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是起义军分化蜕变,朱元璋兼并诸军并最终推翻元朝统治的时期。至正十九年后,元军乘大宋农民军分兵四出,互不呼应,有的部队将领自相残杀,力量削弱之机,***了北上灭元、进入山西和山东的红巾军,使北方红巾军由盛转衰。南方的形势也有很大变化。张士诚、方国珍投降元朝。天完红巾军发生内讧,部将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另一部将明玉珍得知徐寿辉被杀后,也在四川称帝。这几支起义军实际上已经蜕变成为各据一方、互相混战的封建势力。在此过程中,胸有谋略的朱元璋势力大增,后来逐一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部,在农民战争的基础上于1368年推翻了元王朝,完成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又一次改朝换代。

在元末农民起义军同元军进行的长期斗争中,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战役:

高邮之战:张士诚在泰州起兵反元后,向北进军,没费多大劲便把高邮打了下来。这时,元廷派遣李齐来高邮招安。张士诚拒绝招安,把李齐杀死,据地称王。张士诚刚刚称王不久,元廷即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二月和六月,先后令淮南省平章苟儿三道、达识帖睦尔来攻打,结果都大败而归。

张士诚突起于高邮,使元朝南北联系梗塞,两淮地区局势为之一变。元廷深为震恐,于是命丞相脱脱亲率元军,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九月来攻高邮。脱脱被授权总制诸王和各省军马,还调来西域、西番各族军助战,号称百万大军,“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元史·脱脱传》)。将高邮城团团围住,经40余天,兵力损失大半,始终未能破城。张士诚军长时间被困,困难很多,“城中几不支,日议附降”,但张士诚“又恐罪在不赦”,不敢投降。正当高邮城危在旦夕之时,元廷长期以来的结党相争又一次爆发,一部分官僚贵族以“劳师费财、坐视寇盗”为名攻击脱脱,顺帝下令罢免其官爵,改由河南行省平章太不花、中书平章月阔察儿、知枢密院事雪雪一同总兵。十二月,诏令下到军中,这种临阵换将的做法,使元军不战自乱。从各地调来的百万元军一时纷纷散去,有的军士还倒戈加入红巾军,于是高邮之围遂解。高邮之战,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转折点,元朝从此丧失了对起义军的军事优势。

围剿天完红巾军之战:天完红巾军建号后,即在徐寿辉的率领下,分兵向四处进军,经与元军激战,势力发展很快。到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已席卷江西、湖南地区,继而进据江浙与湖广的一些地方,声势大振。

在天完所属各部中,彭莹玉、项普略率领的一支队伍战斗力最强,活动范围最广,战斗也最激烈。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元军集中兵力于两淮,天完军乘机向东南发展。在浙江贫苦农民的支持下,彭莹玉率军攻克杭州,元浙江行省的官员纷纷逃走,参政樊执敬自杀。据陶宋仪所著的《辍耕录》记载,红巾军进入杭州城后,“不杀不淫”,纪律严明,向群众宣传“弥勒佛出世”,并号召人民参加红巾军,“招民投附者,署姓名于簿籍”,同时没收府库金帛归红巾军所有。元廷见杭州失陷,富庶的东南地区为起义军占领,急忙令正在攻打濠州的江浙行省平章教化、济宁路总管董抟霄转攻杭州。起义军与元军在城内激战七天,最后被迫撤出,杭州城被元军夺回。此后,起义军退守徽州,为摆脱元军,又北上广德(今安徽广德),进兵苏南,因形势不利,只得再次返回徽州。但徽州已被董抟霄率领的元军攻取,项普略被捕遭杀害。彭莹玉退至江西瑞州,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十一月战败被捕,也遭杀害。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五月,元廷调集江浙、河南、江西、四川等各路大军,对天完红巾军展开大规模的围剿。他们“贷富人钱,募人为兵”,利用汉族地主武装,共同对红巾军进行血腥***。面对元军凶狠的进攻,起义军失利败退,原先占据的江州、武昌、汉阳、临江、瑞州等地相继被攻陷。十二月,元军由江浙行省平章卜颜帖木儿、南台御史中丞蛮子海牙、四川行省参政哈临秃、西宁王牙罕沙合军围剿天完国都蕲水。起义军奋起抗击,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而失败。此一战,天完红巾军遭受沉重打击,徐寿辉逃至黄梅山区和沔阳湖中,400多官属被擒。两年后,天完红巾军才又重振旗鼓,得到进一步发展。

围攻大宋农民军之战:元朝百万军队在高邮溃散后,整个战局发生了有利于农民起义军的变化,北方红巾军也有了很大发展。刘福通自迎立韩林儿建宋称帝后,他所领导的起义军很快发展到30多万人。元正至十七年(1357年)六月,刘福通作出了重大的战略决策,指挥大宋军高举“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战旗,分东、中、西三路开始了北上灭元的大进军。

西路军由李武、崔德率领,最先出兵,接连攻下陕西和山西南部许多州、县,直入关中,进逼陕西行省首府奉元路(今陕西西安)。起义军的神速行动令元廷十分震恐,急令察罕帖木儿率军来攻,起义军只得放弃进攻奉元的计划。这年闰九月,刘福通增派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率军入陕,与李武、崔德部会合。他们夺兴元路(今陕西汉中),克秦陇(今甘肃天水、陕西陇县),下凤翔(今陕西凤翔)。但在察罕帖木儿与陕西行省兵的联合夹攻下,起义军失利。李喜率一部转入四川,李武、崔德率一部向宁夏挺进,最后兵败向元军投降。

东路军是由红巾军著名将领毛贵率领的。该部转战于山东境内,在两个多月时间里连克益都等许多州、县,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攻克济南,山东大部分地区为起义军占领。接着,毛贵又挥兵北上,进入河北,将***起义军的刽子手元将董抟霄斩杀。三月,毛贵打下蓟州(今天津蓟县),至郭州枣林、柳林(今北京通县境内),元枢密副使达国珍战死。这时,起义军距京师大都仅120里,“京师人心大骇,在廷之臣,或劝乘舆北巡以避之,或劝迁都关陕,众议纷纷。”(《元史·刘哈喇不花传》)但由于毛贵孤军深入,没有得到其他红巾军的配合,结果被元廷调援的刘哈喇不花军打败,只得退军济南。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毛贵为部将所杀,东路军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从此各部互相攻伐,一蹶不振。

中路军是由关先生(即关铎)、破头潘(即潘诚)、冯长舅等率领的,其任务主要是配合毛贵进攻大都。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中路军越过太行山,很快攻下潞州(今山西长治)、冀宁路(今山西太原)等地。当毛贵率军北上河北时,在山西的中路军也决定向北进军。由于东路军攻打大都未果,毛贵军退守山东,原来奉命入卫大都的元军退回当地,使得元廷可以拿出更多的兵力对付中路红巾军,因而中路军原定由山西入河北、与东路军会合的计划未能实现。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九、十月间,关先生等攻克定州(今河北定县),占领大同,随即向塞外发展,于十二月攻克元上都,焚烧元宫室,使元廷大为震动。关先生在上都驻军七日,又率军东进,于次年正月攻破全宁路(今辽宁昭盟翁牛特旗),焚毁鲁王府宫室。随后又夺取辽阳(今辽宁辽阳),攻入高丽。红巾军所以攻打高丽,主要是因作为元朝驸马的高丽恭愍王仇视农民起义军,并曾派兵参加元军攻打高邮之战。但红巾军后来为高丽军所败,关先生等战死。

大宋军分三路北伐后,元廷把大批军力放在山东,因而刘福通亲率的中央红巾军得以解除压力,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六月开始北进,旋即占领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广大地区。第二年五月,刘福通攻克原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随即自安丰(今安徽省寿县)迎来宋帝韩林儿,改汴梁为都城。大宋政权以“灭元复宋”为号召,其影响所及,江淮、齐鲁、巴蜀、荆楚、辽海以至甘肃等地农民军群起响应,元朝统治已经岌岌可危。面对这种形势,元廷不得不重新组织军事力量,尤其是重用和提拔了一批与起义军为敌的较有战斗力的地主武装,其中最有名的是被元廷提拔为四川省平章的答失八都鲁和被授予汝宁府达鲁花赤的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父子。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五月,察罕帖木儿率领地主武装水陆并进,向大宋都城汴梁发动进攻。当时,北伐的三路宋军,东西两路受挫,中路远入高丽,起义军兵力分散,有的甚至互相攻杀,从而使汴梁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刘福通率军拼死抵抗,困守汴梁三月,最后终于被元军攻破,起义军5000多官吏被俘,韩林儿、刘福通只得退走安丰。此后,察罕帖木儿父子连败起义军,继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冬攻下济南后,又于次年十一月攻下起义军在山东的最后一个据点益都,将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了下去。这时,北上的各路农民军均先后失败,黄河以北地区又统为元军夺去。韩林儿、刘福通驻守安丰,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投降元朝的张士诚派部将吕珍向安丰进攻,刘福通力战到底,至死不屈,英勇牺牲,韩林儿被朱元璋的援兵救出。曾经威镇中原、给元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的大宋军终于全军覆亡。

刘福通是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第一个发动者,他所领导的红巾军曾经发展到数十万众,与元廷斗争历时13年,消灭元军大批有生力量。最后虽然失败,但却为后来朱元璋推翻元王朝的统治打下了基础,其功绩是巨大的。

3、朱元璋兼并诸军与元朝灭亡

当北方的农民起义转入低潮之际,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却军势大振,迅速发展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率军在江宁镇歼灭元军3万余人,又大败元军于蒋山(今南京市钟山),攻占集庆路(后改名为应天府,即今江苏南京),很快又占有江左、浙右各郡。七月,在部将的拥戴下,朱元璋自称吴国公,后又被韩林儿以宋帝名义封为平章政事兼右丞相。

朱元璋占据应天府后,逐渐积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兵力,以图“平定天下”。当时的形势是,元朝贵族、军阀和地主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争斗愈演愈烈各路农民军经分化演变,逐渐形成了占据江浙和淮南的张士诚、占据江西和湖广地区的徐寿辉和割据浙东沿海的方国珍等几支力量。朱元璋决心在消灭元军的同时,统一已经四分五裂的农民起义军队伍。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率军与陈友谅部激战于鄱阳湖,陈友谅兵败身亡。翌年,其子陈理以武昌降,大汉政权灭亡。其后,又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攻破张士诚的首府平江(今江苏苏州),张士诚自缢未死,被俘后遭乱棍打死。在这种情况下,割据浙东的方国珍走投无路,只得投降;随后福州陈友定所率的地主武装也被消灭。这样,江南大部被朱元璋平定了。

朱元璋兼并江南诸军后,分析了当时全国尤其是北方贵族和地主武装相互混战的形势,认为推翻元朝、统一全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他派人暗害死了大宋皇帝韩林儿,不再打尊奉韩宋的旗号,准备充当新皇帝。第二年十月,朱元璋采取先攻山东、继下河南、再克潼关控扼门户、直逼大都的战略,举兵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看到明朝大军逼近,大都难保于是北逃应昌,明军随即占领大都,元王朝即告灭亡。

更新于:5个月前

七、结语

七、结语作者:吴秀永出自————《中国元代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七、结语元王朝自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起,至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前后历97年,而上溯自铁木真称汗、蒙古建国,则历经了一个半多世纪。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的数千年历史中,这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重要的阶段。终元之世..

五、元代军事制度及兵器

五、元代军事制度及兵器作者:吴秀永出自————《中国元代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五、元代军事制度及兵器(一)元朝建立以后的军事制度元世祖忽必烈占领中原地区后,借鉴和吸收“汉法”,对蒙古国的军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更加完备的混合蒙古、中原和南宋多种因素、具有北方民族显著特点的军事制度。1、..

四、建元前蒙古国的南伐西征

四、建元前蒙古国的南伐西征作者:吴秀永出自————《中国元代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四、建元前蒙古国的南伐西征 (一)蒙古征西夏的战争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登上汗位,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后,为巩固统治、扩展疆域,开始了征服周边多国的战争。当时,蒙古国面临的大势是:金国经略中原,南宋偏安江汉..

三、蒙古国时期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

三、蒙古国时期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作者:吴秀永出自————《中国元代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三、蒙古国时期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为了适应部族兼并战争和对外扩张战争的需要,成吉思汗一直十分重视军事建设。在蒙古国时期,已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具有蒙古军队特色的军事制度和军事思想。(一)蒙..

二、蒙古建国前的部族兼并之战

二、蒙古建国前的部族兼并之战作者:吴秀永出自————《中国元代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二、蒙古建国前的部族兼并之战(一)铁木真称汗成吉思汗,名铁木真,元史称之为元太祖。铁木真于战乱中降生,在家世衰落、艰难险恶的环境中长大。父亲也速该,是孛儿只斤部的首领,虽未被推举为蒙古部的可汗,但尼仑各部..

一、元代军事与国防大势概述

元代军事与国防大势概述作者:吴秀永出自————《中国元代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一、元代军事与国防大势概述 (一)元代军事史的源流与分期 五代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是中国又一次从封建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末端的元王朝,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300余年的分裂割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