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早期与共和时代的罗马
八、早期与共和时代的罗马
作者:史仲文 胡晓林
出自————《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1、罗马国家的形成与塞维军事改革
(1)伊达拉里亚文化罗马文明的源头
古代罗马国家的中心地区是意大利,它的地理范围包括意大利半岛及其南端的西西里岛,罗马城则位于半岛中部。
意大利最古的居民是利古里亚人。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印欧语族陆续分批进入意大利,此后的青铜文化和铁器文化便以他们为主发展起来。他们从公元前1800年开始进入青铜文化时期,主要以特拉马拉文化(约公元前1700一前1100年)为代表。特拉马拉文化发明了影响日后罗马城市和兵营设计的村落方阵布局,就是在一块四方形的土地上,用壕沟围绕,挖沟的土筑成围墙,围墙内房屋是枝条和粘土结构,建在木桩和堆起的平台上,房屋成排成行,直角交叉,进村要通过一座桥跨过壕沟。这种村落的建造显然经过了苦心组织。从前10世纪开始,意大利进入以维兰诺微文化(公元前1000-前500年)为代表的铁器文化时代。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中部意大利的一些维兰诺微型的村落已开始发展为伊达拉里亚的城市和国家。
公元前6一前5世纪是伊达拉里亚文化的鼎盛阶段,各地皆建立城邦,相传有12个城邦之说。他们采用希腊字母书写本族语言。在此期间,罗马城一再而再地受到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据罗马古代的传说。王政时代的7个国王中最后3位都属伊达拉里亚血统。现在考古发掘亦证明在公元前550前470年间罗马是个道地的伊达拉里亚城市,罗马修建了许多伊达拉里亚式建筑,伊达拉里亚的商业也在罗马占据垄断地位。即使到罗马共和初年,伊达拉里亚的统治也曾在罗马反复建立。这一切表明了伊达拉里亚文化对罗马国家的巨大影响。
(2)罗马城的建立与王政时代
罗马人的祖先是属于印欧语系的拉丁人。当罗马人进入文明时代时,已开始了铁器时代。所以罗马军队一开始就是用铁制武器装备起来的。由于意大利半岛缺少良港,罗马人又不重视航海业,军队主要是由农民组成的陆军。海军是在罗马征服意大利向外扩张时才建立起来的。
大约在公元前600年,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城。很快,罗马进入了传说中的王政时代,也就是罗马的军事民主制和国家形成时期。这时的国王拥有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国王在隆重的场合必头戴金冠,身着紫袍,手持鹰头权杖,坐于象牙宝座上。王的身边有12个侍从,手捧一束棍棒,上插斧头,此即著名的称为“法西斯”的权标,它象征着军事统帅的绝对权力,因而日后成为专制独裁的代名词。这种权标及整套仪仗皆源自伊达拉里亚。与此有关的另一影响深远的礼仪则是凯旋式的举行。当国王率军征战班师回城,必举行盛大的凯旋式:国王立于四马战车之上,亲率凯旋部队通过城市街道,直达神庙奉献牺牲,而群众则夹道欢呼,蔚为壮观,这种凯旋式在以后的共和国和帝国时期都照样举行,而且愈演愈烈,成为罗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传统内容。
(3)塞维图里乌斯改革与罗马国家形成
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是通过发生于约公元前6世纪的塞维图里乌斯改革实现的。
据罗马历史学家李维所述,塞维图里乌斯是拉丁城市科尔尼库鲁姆的一个被俘的贵妇之子,因受老塔克文夫妇的喜爱,从小被收养在宫中,长大后还被招为附马。老塔克文被刺死后,塞维便在岳母的帮助下登上王位。后来他注意争取民心,得到人民拥戴,王位渐趋巩固。
塞维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加强罗马实力的需要,首先废除原来按亲属关系组成的三个氏族部落,而代以四个城区部落,同时将罗马的乡村分为15个(或16个)乡村部落。凡在地域部落登记入册的自由民都获得公民权,同时承担服兵役和赋税等义务。
此外,塞维在建立新的地域部落囊括所有自由民为公民的同时,又对全体公民进行财产普查,在此基础上按照公民财产多寡和提供武器的能力划分了五个等级。据说,第一等级公民的财产资格为10万阿斯,第二、三、四等级的财产资格分别为7.55和25万阿斯,第五等级的财产资格为11(或1.25万阿斯。低于五等级的最贫穷公民则为等外之人,被称为“普罗列塔里”(Proletarii),意即无产者。
随着五个等级的划分,也就相应地规定了每级负担兵力之数,当时军队以百人队(每100名战士组成的连队,拉丁文称之为“森都利亚”)为单位,每个等级出百人队之数不是按各级人口比例,而是按财力负担武器装备的比例,因而第一等级组成的百人队最多,包括80步兵百人队和18骑兵百人队,总数共达98个其余二、三、四等级各出20百人队,第五等级则出30百人队。各等级百人队的半数由17至45岁的年轻者组成,另一半由46至60岁的年长者组成。另有5个非战斗性的百人队,其中工匠百人队2个,乐师号手百人队2个,最后一个分给无产者,让他们组建1个百人队。这样总共有193个百人队。
在百人队中,战士的地位是取决于财产状况的。第一等级中最有钱的公民在骑兵中服务而被称为“骑士”。这一等级中的其他成员应当有步兵的全套重武装(头盔、铠甲、护腿、盾牌、矛和剑),并且位于百人队的前列。其它各级的公民则依照自己的地位而拥有较轻的武装,在军队中占后面的地位。第四等级为轻装步兵,第五等级大概只有投石器等。
很明显,百人队组织制度起初是适应当时罗马对外扩张和战争需要而创建的。划分公民等级,首先是把服兵役者(五等)和不服兵役者(等外)加以区分。各等级的百人队配备不同的武器装备,都明显带有军事目的。工匠和乐师、号手单独组成百人队,他们在战争期间可能是分派到军队中担负专门性的工作任务。另外,当时罗马公民数量大大超过军队数量。也就是说,每个百人队实际上包括的公民人数要比作为军事单位的百人队包括的战士数目多得多。百人队不仅是军事训练和作战单位,而且还是征召公民军的基础。由于把平民纳入罗马公民队伍,公民人数的增加,兵源也随之扩大,这就为扩充和改组公民军,增强罗马的军事力量,创造了条件。
百人队组织制度的核心是百人队大会。这是以服兵役的五个等级的公民组成的大会。等外的无产者在总数近200票的大会中只有1票之权。开会以军号召集,会址设在城界以外的战神操场马尔斯田野,因为按通例罗马城内不准召集军队。投票时也是列仗以呼喊表示同意或反对,每一百人队内以多数票决定意见。百人队大会不久由军事集会发展为政治性会议,成为罗马的公民大会,代替了原先以胞族为单位组成的民众会一一库里亚会议。
塞维的改革,作为他的本人主观意图,是为了加强王权,但他的改革措施却带有民主效果,平贵斗争有所缓和,人们经受了初步的民主洗礼。不久,罗马人在公元前510年驱逐了王政时代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翌年由百人队大会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管理国家事务,从此罗马进入共和时代。
2、罗马征服意大利半岛与罗马军团的发展
(1)兵民合一的罗马军团
罗马实行典型的兵民合一的公民兵制度。罗马公民从17岁到45岁须在野战军中服役,46岁至60岁的公民在战时仍要去守卫后方。他们都是自备武装,战时出征,战后解甲归田。
罗马的兵民合一的典型性主要体现在百人队大会制度上。百人队大会既是公民大会,又是战士会议。实行兵民合一的公民兵制的斯巴达的公民大会也是战士会议,但斯巴达的战士没有依据财产资格划分为各个等级,仍是基于斯巴达人的血统关系上。雅典实行兵民合一,其战士虽也以财产资格为依据被划分为各个等级,但是他们的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的大会,不是战士会议。斯巴达和雅典的兵民合一制都没有罗马的典型和彻底。
罗马公民兵的基本组织和基本战术单位高度融结为军团。军团的数目、其中的人数及其作战方式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不相同。共和早期,罗马大概有四个军团。每个军团约有4200名重装步兵和一定数量的轻装步兵。其中,两个军团由年轻力壮的公民(17至45岁)组成,担负出征野战任务另外两个军团由年长的公民(46至60岁)组成,战时负责卫戍后方和支援前线的任务。早期的军团按希腊一一马其顿式方阵排列阵式。重装步兵按横列排成一六行,每行500人,持精良武器者居前。两个军团的方阵往往并列,形成密集阵列,纵深八列,侧翼配置骑兵,轻装步兵散开列于主力队伍前面发挥作用并掩护两翼。由于这种方阵不适于复杂地形作战,不够机动灵活,难以顶住机动敌军的袭击,于是在公元前4世纪时卡米路斯改变军团阵式,放弃了方阵。
(2)向北意大利扩张
罗马建立共和国以后,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当严峻。北方仍有强大的伊达拉里亚城市,如果罗马想不再受到伊达拉里亚人的统治,那么当时只有去征服他们东部和南部还有经常入侵的萨宾、埃魁和沃尔斯奇人等山地部落。罗马为了征服这些山地部落和伊达拉里亚人,和拉丁城市缔结卡西乌斯和约,以便对付主要的对手。
公元前5世纪上半期,罗马通过持久的战争击败了埃魁人和沃尔斯奇人。接着,罗马对伊达拉里亚人发动进攻,主要与北方的伊达拉里亚城市威伊展开了三次战争,持续近一个世纪。
公元前405年,罗马第三次发动对威伊的战争,这场标志着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的第一次明确的战争,在罗马传统中作为这个城市军事史的转折点而记录下来。
罗马对威伊进行了10年围困(公元前405一前396年)。正是在这场战争中,罗马将军玛尔库斯卡米路斯在罗马第一次试行军饷制度,而在此以前服军役是没有报酬的。罗马军团士兵每日约得800克谷物。出征时,发给士兵15日的粮食,有时甚至是30日。军团士兵亦可靠地方补给,这就使有组织的掠夺成为合法化。他还改进和统一武器装备,公民兵自筹武装参差不齐、规格不一会削弱战斗力的弊端得以解决。从此,公民兵出战可以从国家获得军饷、给养和规格统一的武器装备,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世纪末的马略军事改革。
公元前396年,卡米路斯决定用地道攻城的办法攻陷威伊城。他命令士兵挖掘一条从城外通向城堡内部的坑道。军队被分成6个分队,轮流作业,直至工程完成为止。罗马从地道突然攻入城堡,出威伊人之不意,威伊陷落。罗马掳获了大量战利品而变得富有起来,又占领了几乎把它的领土总面积扩大一倍的版图,罗马强大起来。
当罗马刚刚站起来的时候,在公元前4世纪初,突然发生了一场战祸,险些使罗马覆灭。
公元前390年,罗马突然遭到从西欧和中欧南来的高卢人的侵袭。罗马投入了全部军队和来自临近拉丁城市的援军,在阿里亚与高卢人展开残酷激战,却终没有挡住勇猛的高卢人的攻击。罗马人被围困在卡皮托利乌姆卫城,最终因粮绝而被迫投降。高卢人也苦于军中疾病流行,同意和谈,在罗马人给付了一千磅黄金后撤离了罗马。
罗马幸运地从高卢人的侵袭下逃脱出来,保存了自己刚刚建立的城邦文明。当时的高卢人仍属于游牧民族,具有很强的作战机动性。其军队可以在敌方准备不足时迅速突击,也可以在形势不利时立即撤离。再加上游牧民族特有的勇猛和骠悍,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战斗力,因此罗马人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很容易被高卢人攻入。但是由于游牧民族物质生产比较落后,仍处于半野蛮状态,一旦在对农耕民族的战争中取胜,必然会大肆掠夺、屠杀,甚至会用自己落后的生产方式攻变农耕的生产方式,摧残了农耕民族的文明。可是游牧民族往往在战胜农耕民族后,经常大捞一把而离去。高卢人在掳获了大量财物后离开了罗马。罗马虽然遭到了沉重打击,但幸运地保存了其文明,并且清醒了头脑,为提防高卢人再次入侵,他们修建起大约12英尺厚、24英尺高的坚固石造城墙。最重要的是,罗马人在高卢战争后实行了根本性的军团改革,以实行三列队战法的中队军团取代原来的希腊一一马其顿式方阵。
(3)公元前4世纪的军事改革
公元前4世纪的军事改革从卡米路斯实行军饷制改革开始,在整个公元前4世纪由多个人经过多次改革才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军团的体制改革。
首先,罗马的野战军团由2个增至4个,每个军团的重装和轻装步兵共4200人,骑兵300人。每个军团又分为30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为2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为60人或30人。在共和时期,中队是作战单位,而百人队只是一个小的战斗组织。军团的战斗队形改变了。罗马军团放弃了原来按财产资格配置兵种的办法,根据士兵的年龄、受训程度和战斗经验,把重装步兵排成三列:第一列是最年轻的战士,被称为哈斯塔提(Hastati),即“枪兵”;第二列是由成年的有经验的战士组成,他们被称为普林西佩斯(Principes),即“主力兵”;第三列是经过锻炼而最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组成,他们被称为特利阿列(Triarii),即“后备兵”。其中第一、二列各有10个中队,每个中队配置120名重装步兵;第三列也有10个中队,每个中队只有60名重装步兵。各列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前两列是战斗队伍,所以彼此稍微接近。第三列是后备队,相隔稍远。此外,每个军团都配备1200名轻装步兵和300名骑兵,列队于军团的前面和两翼。这就是罗马军团著名的三列队法。
三列队法的作战方式通常是如下进行的:部署在军团前面和两翼的轻装步兵首先投入战斗,他们向敌阵发射箭支,投掷标枪、石块。当敌人逼近时便撤走,第一列枪兵投入战斗。如果第一列枪兵抵挡不住敌人的进攻,出现缺口,第二列主力军随即冲上来,第一列枪兵稍微退后与第二列主力军重新形成一条密集战线共同打击敌人。只有在前两列战士处于紧急关头,老练的第三列后备兵才加入战斗。这时战斗的最后结局往往取决于后备兵。从这里古罗马产生了一句谚语:“事情发展到后备兵了”,意即事情发展到最决定性关头了。
三列队法优于密集方阵。方阵只能适用于平地作战,遇到复杂地形就难以全线展开,阵线中有的地方互相拥挤,有的地方兵力疏散,易被攻破。而三列队法中,中队是独立的战斗单位,各列和各中队之间有一定间隔,这就使得各中队在战斗中较密集方阵具有较大的灵活机动性,适于任何地形作战,其阵线也较坚固。因此,这种军团体制直到公元前2世纪末的马略军事改革以前没有多大改变。
这时罗马在作战中鲜明展现了它的战术特征,就是设立防御营地。罗马军队随时随地驻扎都要挖壕筑墙,建立营地,避免敌人突袭,并可随时进攻。
罗马军队实行铁的纪律,军纪和服从高于一切,如有任何反抗,都要受到无情惩罚。如果违犯军令、临阵脱逃和表现怯懦,都要在军列前受鞭挞再砍头示众。如果整个部队怯阵脱逃,则实行“什一抽杀律”让士兵排成一横列,每10人抽杀1人。
在战场上立功的士兵可以晋级,获战功章,戴月桂冠。获得巨大胜利的将领可以率领得胜的军团实行凯旋式,借以鼓舞士气,激励作战。
公元前4世纪所进行的军事改革,保证了罗马在将要征服中部意大利的战争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4)逐鹿中部意大利
罗马人虽然从高卢人的铁蹄下侥幸解脱出来,但高卢人的入侵使罗马的国际地位动摇了。从前的敌人伊达拉里亚人、埃魁人和沃尔斯奇人都同罗马人重开战端。罗马人为了战胜他们,同他们连续进行了50年左右的战争。其中罗马首先经过近40年的战争,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才彻底打败了伊达拉里亚人。到公元前338年,沃尔斯奇人也被罗马打败,从此归从罗马统治。
到公元前350年,罗马人已获得足够的土地来满足当时罗马人拥有土地的不足,他们不再生活在少数入侵者威胁之下。然而,他们仍然四处扩张,他们的军队已变成征服的工具,战时出征、平时耕种的公民兵,由于经常出外作战,变成了事实上的职业军队。
罗马人向南拉丁姆扩张,与萨姆尼特人发生冲突。罗马人接连与萨姆尼特人发生过三次重大战争,从公元前343年至前290年,才最终将其打败。至此,北至波河流域,南到卢卡尼亚边境,全部中部意大利都在罗马统治之下。
(5)皮洛斯战争与征服南意大利
萨姆尼特战争以后,罗马便和南意大利的希腊城市开始接触。公元前282年,罗马派军队以援助图里依为名占领了图里依,引起塔林敦的不满。当罗马舰队驶进塔林敦海湾时,塔林敦袭击了罗马军队。于是罗马派军进攻塔林敦。塔林敦遇到罗马军队的进攻,难以抵御,决定向伊庇鲁斯国王皮洛斯求助。
皮洛斯(公元前319前272年),是一位富有才能和胆略的军事家。他长于布置阵势,善于指挥战斗,巧于利用地利,堪称为一位卓越的战术家。就连伟大的汉尼拔都称他是仅次于亚历山大的战略家,自称是他的学生。
皮洛斯出身于伊庇鲁斯王族。幼年时,伊庇鲁斯发生了***,其父被驱逐,从此他在伊利里亚和埃及避难,后来终于回国当上了国王。
他崇尚武功,有雄心大略。不以统治伊庇鲁斯为满足,时刻谋划着对外扩张。当与罗马人作战的塔林敦人邀请皮洛斯前去支援时,他决定借此机会征服意大利、西西里,然后再挥师东进,征服巴尔干,建立一个囊括地中海的大帝国。于是,皮洛斯率领2万名训练有素的步兵、3千名帖萨利亚骑兵、2千名弓弩兵、500名投枪手和20头战象,横渡亚得里亚海,于公元前280年开赴意大利,挺进塔林敦。
在离塔林敦海湾沿岸不远的赫拉克里亚城附近,皮洛斯和前来迎击他的罗马军队发生第一次会战。战斗之前,他先察看了敌情。面对罗马士气的高昂,队伍的整齐,他没有惊慌,沉着地指挥他的军队向前,并亲率3000骑兵冲锋在前。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皮洛斯的战象和帖萨利亚骑兵起了作用。因为罗马的战马没见过战象,当它们与战象相遇时,便吓得掉头狂奔。皮洛斯借机掩杀,大败罗马军。据说,在这次战斗中,罗马伤亡7000人,被俘2000人。
赫拉克里亚战役之后,皮洛斯挥师进军罗马,直抵罗马几十公里的地方安营。他自料罗马难以攻克,决定与罗马和谈。由于皮洛斯的声誉和罗马在战败中遭受的灾难,使罗马元老院中有部分元老认为在对罗马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可以和谈。正在犹豫不决时,德高望重的阿庇乌斯克劳狄命令他的儿子带他来到了元老院。他义正辞严地说,如果皮洛斯想要同罗马人订立和约,建立友谊,必须率军队退出意大利,然后派遣他的使节来和谈;不然,只要他的军队留在意大利的土地上一天,就不能同他进行和谈。他并以热情洋溢的演说鼓励罗马人的士气,改变了元老们的情绪。讨论结果,元老院拒绝了皮洛斯的和谈建议。
公元前279年4月,在阿斯库伦附近,皮洛斯与罗马进行了第二次大战。皮洛斯抢占地形,巧妙地布置阵势,而罗马人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威力,因此被皮洛斯战败。在这次战斗中,罗马伤亡6000人,皮洛斯伤亡3500人。
皮洛斯虽两败罗马,但他的处境并不令人乐观。罗马人力资源充足,又有拉丁同盟的支援而皮洛斯的军队却得不到很好的补充,因其专横暴虐,塔林敦等城市对他的不满日益增加。皮洛斯不愿把与罗马的战争拖延下去,再次向罗马提出了新的谈判建议,但又遭到罗马元老院的拒绝。此时,罗马已经占领了南意大利许多城市,并又征服了投到皮洛斯方面去的卢卡尼亚人和萨姆尼特人。不久,在贝尼温敦附近,皮洛斯与罗马进行了最后一次战斗,却被罗马彻底击败。皮洛斯只好在公元前275年秋,无可奈何地离开了意大利,回到了伊庇鲁斯。
由于罗马国内平贵斗争暂告结束,内部矛盾缓和,能够团结起来,无后顾之忧而一致对外。加上有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有同盟者的支持,本土作战不愁补给不足,于是最终取得了对皮洛斯战争的胜利。从此罗马能够全力以赴地对南意大利进行最后降服。很快,罗马攻陷塔林敦,又降服了以前投到皮洛斯方面去的南意大利诸部落:萨姆尼特人、卢卡尼亚人、布鲁提伊人和阿普里亚人等。
到公元前3世纪末,除波河流域仍为高卢人占领以外,意大利的其余地区全被罗马所征服并在其统治之下。
3、布匿战争与称霸地中海
(1)罗马军队装备的新发展
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军队的武器有所改进,到布匿战争时武装发生重大变化。罗马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是投矛和双刃剑。投矛长约15至2米,重达45公斤,以铁尖头安在木柄上,可投掷长达30米的距离。短剑长约0.5米,宽4-7厘米。每位士兵都要装备这两种兵器,与敌人相隔较远时实行标枪打击,离敌人较近时用双刃短剑展开白刃战,实行近身肉搏。
罗马人的主要防御武器是盾牌。在公元前4世纪初的高卢战争后,旧的圆形小铜盾被半圆筒形的大盾所代替,并一直沿用到帝国前期。重装步兵还有护身甲胄,主要由铜制头盔、胸铠和胫甲组成。有时战士还披有斗篷。
罗马军队装备的改进,保证了罗马人在不久将至的布匿战争中拥有了杀伤力和进攻性,从武装上保证了战争的最终胜利。
(2)第一次布匿战争
①战争的爆发。在征服意大利半岛之后,罗马走上由奴隶制大国变为帝国之路。当时西部地中海的强国迦太基成为罗马走上帝国之路的第一个目标,于是罗马与迦太基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争霸战争。因为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的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
迦太基位于非洲北岸今突尼斯境内,其工农业较发达,商业、海运尤为发达,迦太基船队经常穿梭往来于地中海南北岸各地,它的船舰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远远超过任何西部地中海的势力,这为迦太基海军的强大提供了条件。
利用充足的资源,迦太基建立了一支拥有海军和陆军的强大军队。陆军装备精良,是职业雇佣兵海军拥有50支桨的战船几百艘,每船配备水兵120人。不仅有三列桨舰船,而且有巨型的五列桨舰船。公元前3世纪以前迦太基曾牢牢掌握着从叙拉古到塔林敦的西部地中海海域。
公元前265年,叙拉古派兵包围墨萨纳城(在西西里岛东北端)。城内的意大利雇佣兵分成两派,分别求援于迦太基和罗马。迦太基捷足先登打败了叙拉古,控制了墨萨纳。罗马不能眼看墨萨纳落入迦太基手中,进而控制整个西西里,封闭地中海,于是在公元前264年,罗马派军队渡过墨萨纳海峡,迫使迦太基军队后撤,占领了墨萨纳城。于是迦太基立即又派一支远征军收复失地并向罗马宣战。罗马元老院又派出一支部队去加强占领军。这样就正式爆发了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第一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63年,一支强大的罗马军队沿西西里东海岸南下,直抵叙拉古城下,把叙拉古围得水泄不通。叙拉古被迫同意与罗马结盟,这大大便利了罗马军队的进一步军事行动,他们在西西里东南部继续推进,切断了迦太基人同海峡的联系。为了对付迦太基人的反扑,在公元前262年罗马军队又将阿格立真坦团团围住。经过一场恶战,罗马攻城部队进城后洗劫了这座城市。
罗马取得初步胜利,控制了西西里东部和东南部的广大地区。但战争的胜负远未确定,因为迦太基的舰队还未受到攻击,在罗马没有海军的情况下,迦太基可以利用海军进行回击,封锁西西里和意大利海岸,断绝罗马军队的后路,置罗马军队于绝境。为了争取最后胜利,罗马必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②创建海军。当时的罗马是个农业国家,只有农民组成的陆军,而没有海军。罗马要想在与布匿人的战争中获胜,要想称霸地中海以至建立帝国,只有必须由一个陆军强国变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陆海军强国。罗马人很快在南意大利希腊人技师的帮助下,建立起一支包括120只舰船的大舰队,有3万多个划桨手。为了迅速建成一支舰队,在造船的同时,罗马人加紧在陆地上训练划桨手,让他们坐在板凳上练习划桨。在希腊人的帮助下,一支新的海军很快就要出现在地中海中。
罗马年轻的海军在海战技术上显然无法与老牌海军强国迦太基相比。罗马人为补己之短,制彼之长,发挥自己陆军强大的优势,在舰船上发明了吊桥战术。那就是在每只舰船的舰首安装一种前端装有抓钩、两侧装有栏杆的吊桥,前进时竖起系在桅杆上,当接近敌舰时放下,吊桥前端的抓钩便像乌鸦嘴一样钩住敌舰的甲板,使两只船连接在一起,这时罗马步兵如履平地般的从吊桥上冲过去,在敌舰的甲板上展开肉搏战。这实质上是在海洋上进行陆战。罗马人由此把自己的陆军特长得以发挥,从而导致在海战中反而处于有利地位。
公元前260年,罗马舰队和迦太基舰队在西西里岛北面的米列海岬展开了一次大海战,罗马军队用上述桥舰第一次打败了迦太基舰队。罗马又利用舰队进攻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公元前259年在撒丁岛附近再次打败迦太基舰队。
迦太基人在陆上和海上失利以后,退到西西里西部,凭借那里的海军要塞固守,战争出现了相持局面。罗马人看到在西西里迅速取胜是不可能的,便决定进攻迦太基本土。公元前256年,执政官塞占卢斯和曼利乌斯率领230艘战舰,载着4万名步兵,远征非洲,第一次布匿战争进入第二阶段。
③进军迦太基。罗马舰队由墨萨纳出发,在西西里南岸的埃克诺穆斯海峡附近遇上了由350只船舰组成的迦太基舰队。迦太基人决定让他们的中军佯退牵着罗马人的鼻子,他们准备两翼包抄。罗马的中军虽然已入圈套,但侧翼却通过钩船和铺板拦住了敌人的包抄。而中军又果断突围使自己脱身出来,回到原位,打垮了靠着海岸的迦太基舰队的左翼。在这次海战中,罗马的桥舰再次发挥了威力,大败迦太基舰队,迦太基损失100艘船舰,罗马只损失24艘。罗马军队在迦太基东面的卢克佩亚登陆,进展顺利,屡败迦太基军队,一直进抵到迦太基城不远的地方。
迦太基迅速征集了新的雇佣军,大败罗马军队。公元前255年,载着残余军队的罗马舰队在返国途中又遭遇风暴袭击,使罗马远征军几乎全部覆没。
④罗马取得胜利。战场重新回到西西里,罗马人重建了舰队,在公元前251年攻下了西西里北岸的主要城市帕诺尔穆斯,把迦太基人一直挤到西西里西部。
公元前247年,西西里的迦太基军队改由精干的哈米尔卡尔指挥,但他已不能挽回败局。不久罗马又迅速发起攻势,终于占领了迦太基人在西西里的最后据点利里拜乌姆和德瑞帕努姆。公元前241年罗马又在一次海战中打败了迦太基舰队。
连续23年的战争使迦太基精疲力竭,只好与罗马议和。罗马也感到财匮力乏,便与迦太基签订和约。和约规定迦太基向罗马割让西西里及其与意大利之间的其它岛屿,十年内向罗马赔款3200塔兰特。这样,第一次布匿战争以罗马的胜利告终。
(3)第二次布匿战争
①迦太基的战前准备与萨贡杜姆事件。第一次布匿战争并没有彻底解决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矛盾。罗马虽然扩大了地域范围,得到了巨额战争赔款,但还没有掌握对西地中海的控制权。而迦太基并不甘心失败,它的经济政治力量并没有被摧毁。它利用其丰富资源,轻易偿付了战争赔款,迅速从战争灾难中恢复了过来。因此,爆发新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以后不久即开始为新的战争进行准备。在公元前237年派曾在西西里指挥作战的哈米尔卡尔率军去西班牙,恢复和扩大在那里的地盘,以弥补在上次战争中的损失,并为未来的战争准备进攻基地。
公元前228年,哈米尔卡尔战死,其女婿哈斯德路巴尔成为继承人。哈斯德路巴尔在西班牙建立“新迦太基”城,成为迦太基在西班牙的主要据点,附近巨大的银矿又为迦太基提供了丰富的财政来源。
公元前221年,哈斯德路巴尔被人杀死,哈米尔卡尔的长子、年仅25岁的汉尼拔成为继承人。
汉尼拔是古代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少年时期就在他父亲和姐夫的培育下,受到专门的军事和外交训练。他9岁就随父从军出征西班牙,后又成了哈斯德路巴尔的助手。多年的军旅生活,不仅丰富了汉尼拔的军事知识,而且培养了他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他后来掌握兵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尼拔自幼就有非凡的抱负,立志要为国家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决心用武力打败罗马,征服意大利,雪洗迦太基战败的耻辱。据说,当汉尼拔还是一个少年时,就在他父亲的命令下,跪在神坛前宣誓说:“长大成人后,一定要成为罗马不可调和的对手。”在他看来,迦太基经过长期备战,已有足够力量战胜罗马。
公元前219年,汉尼拔完成了对罗马人作战的一切准备后,攻占了罗马在西班牙的同盟者一萨贡杜姆城。
萨贡杜姆陷落后,公元前218年春罗马派以费边为首的使团去迦太基交涉,要求迦太基把汉尼拔当作和约破坏者引渡给他们,否则要承担一切后果。
罗马历史学家李维是这样描述罗马使团在迦太基元老院进行交涉的最后场面的:迦太基人拒绝了罗马人的要求,这时费边撩起长袍前襟,作了个褶,说道:“这里我给你们带来了战争和和平,你们喜欢什么,就挑吧!”他的话得到了同样高傲的回答,说他喜欢什么,任他给。当费边放下长袍,宣布给他们战争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一致回答说,他们应战,并且将以应战时的同样决心进行战争。
于是罗马正式对迦太基宣战,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了。
②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当时罗马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由执政官塞姆普罗尼乌斯隆古斯率领,从西西里进攻迦太基本土;一路由执政官斯奇比奥率领,从西班牙登陆,以便牵制汉尼拔的军队,使其不能援助非洲本土。但是,汉尼拔却以惊人的胆略,准备进攻意大利,在敌人境内作战。
他认为从海上进入意大利太冒险,因为自从第一次布匿战争以后,迦太基再也没有取得制海权。汉尼拔选择了极难越过的欧洲最高峰阿尔卑斯山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优点,在于罗马人意料不到会有来自这方面的进攻。罗马海军当时守在沿海,陆军集结在南意大利,准备进攻非洲。他们认为,迦太基人是不可能越过阿尔卑斯山的。
公元前218年春,汉尼拔率领由9万步兵、12000名骑兵和几十只战象组成的军队从新迦太基城出发,开始了对意大利大规模的军事远征。部队沿着西班牙东部向东北部方向挺进。罗马人由于对汉尼拔的进军意图认识不足,拖延了出征西班牙的时间。当普斯奇比奥率军从海边到达罗丹河口时,汉尼拔已经进抵那里,并且迅速渡过了河,然后溯河北上,躲过罗马军队的拦截。斯奇比奥悟出了汉尼拔的进军意图,便派自己的弟弟格斯奇比奥率军继续去西班牙,自己则率一部分军队迅速上船,赶回意大利。
这时,汉尼拔经过长途跋涉,于9月初到达阿尔卑斯山麓。当时已近寒冷季节,山中的隘路已经有了积雪,加上阿尔卑斯山山高坡陡,道路崎岖难行,行军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汉尼拔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在公元前218年9月末,率领疲惫不堪的军队走出深山,到达意大利北部波河上游地带。此时,汉尼拔只剩下2万名步兵、6千名没马的骑兵和一头战象了。
③波河首战和特拉西美诺湖大捷。汉尼拔的突然出现,使罗马大为惊慌,元老院不得不放弃侵略非洲和西班牙的计划,集中兵力保卫意大利,命令斯奇比奥在波河左岸迎击敌人。但波河左岸已被汉尼拔占领,斯奇比奥只好命令军队守在波河右岸,等待第二支军队的到来。
塞姆普罗尼乌斯率援军到达后,就迫不及待地渡河与汉尼拔决一雌雄。双方兵力相当,各有4万人左右。罗马人把步兵摆在中央,骑兵分在左右两翼,以保护步兵。针对罗马人的战术,汉尼拔用他的战象对付罗马骑兵,用他的步兵对付罗马军团。罗马人首先发起冲锋。但罗马人的马匹一见到战象,吓得队伍就马上乱起来,并开始向后逃跑。罗马步兵迎上去用长矛刺伤它们,把迦太基步兵逼向后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汉尼拔立即命令他的骑兵出击,从侧面包抄敌人。失去骑兵保护的罗马步兵顿时慌乱起来,并开始向后撤退。这时,埋伏着的迦太基军队从后面包抄过来,切断了他们的后路。在两面夹击之下,罗马军队全线崩溃,只有塞姆普罗尼乌斯带着1万名步兵冲出包围圈。
这次战役,罗马损失惨重,4万军队只有1万人生还。而迦太基军队只伤亡400人,充分显示了汉尼拔的军事才能。
公元前217年春,汉尼拔秘密进军,他选择通过伊达拉里亚的道路。此路段有一片沼泽地,汉尼拔艰难地率军渡过了它,绕过了罗马新任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布下的防线。弗拉米尼乌斯完全没有料到汉尼拔会选择这条进军路线,只好连夜尾追,却在特拉西美诺湖中了汉尼拔设下的埋伏。
特拉西美诺湖在伊达拉里亚中部,湖北岸是一个三面环山、只有一面临湖的谷地,汉尼拔在通向谷口的隘路上设下了埋伏,把骑兵安排在隘路入口处。在谷地出口处的山峰上又配置了轻装步兵。汉尼拔亲自率领步兵占据着与湖平行的高地。
公元前217年6月21日,天刚拂晓。罗马4个军团近30000人,鱼贯进入谷口。当时浓雾笼罩着整个湖面和峡谷,追击者没有经过认真侦察就进入山谷。汉尼拔及时发出进攻信号,顿时伏兵四起,迦太基军队向罗马军队的两翼和后卫发起突然猛袭。罗马人根本来不及进行任何有组织的抵抗。战斗不到3个小时就结束了。罗马损失惨重,执政官弗拉米尼乌斯战死,15000人阵亡,几千人被俘。只有6000人冲出敌人阵线,跑出谷地,但在汉尼拔军队的追击下只好缴械投降。汉尼拔区别对待俘虏,命令将俘虏中的罗马士兵全部带上枷锁,而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其他意大利人则立即释放,不取赎金。汉尼拔十分注意利用罗马和意大利各同盟之间的矛盾,目的在于孤立和削弱罗马。
④罗马实施拖延战略。汉尼拔踏上了通向罗马的大道,罗马紧张起来,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一方面加强城防,一方面任命费边为独裁官,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然而汉尼拔并没有直接向罗马进军,因为他知道,以他现有的兵力不可能拿下罗马,因此按照原先的设想,在意大利土地上纵横驰骋,蹂躏意大利土地,打击罗马的有生力量,同时采用区别对待的手法以图瓦解意大利同盟,孤立罗马。这样,他在特拉西美诺湖大捷后,没有立即挥军南下进攻罗马,而是向东来到亚得里亚海岸,在那里补足给养以后再向南进入阿普里亚。
罗马独裁官费边就职后,率领4个军团急速向阿普里亚进发。
费边出身于贵族名门,据普鲁塔克说,他从小个性温顺,人称“奥维库卢斯”,意即“驯良如羔羊的人”。他曾于公元前218年率使团前往迦太基,交涉汉尼拔攻打萨贡杜姆一事。费边当选独裁官后,率军在阿尔皮赶上汉尼拔。但他不与汉尼拔决战,而是尽可能与汉尼拔周旋,避其精锐,不和汉尼拔发生正面冲突,而是紧紧跟在其后,拖住汉尼拔的军队,消耗其给养和兵力,同时伺机打击敌人,使其陷入困境不能自拔。这就是他采用的使他闻名史册的拖延战略。罗马帝国史学家阿庇安曾对此作了如下描述:
非比阿(费边)紧紧地追随着汉尼拔,但是他不跟汉尼拔交战,虽然汉尼拔屡次向他挑战。他小心地监视汉尼拔军队的行动,他把军队靠近汉尼拔,使汉尼拔不能围攻任何市镇。当这个地区资源已经耗尽的时候,汉尼拔开始缺少粮食。所以他又穿过这个地区,每天把他的军队列成阵势,进行挑战。但是非比阿不来应战非比阿和以前一样,监视汉尼拔,防止汉尼拔劫掠乡村。他不以全部队伍作战,而只截断他的散兵,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汉尼拔不久就会缺乏粮食的。”
费边当时采用这一战略应该说是相当正确的。汉尼拔的军队战斗力强,特别是他的骑兵更优于罗马骑兵,但他是孤军深入,缺乏后援;罗马军队虽然几度失利,兵员伤亡也大,但他们是在意大利本土作战,人员和给养补充都比较容易,时间、地理对他们有利。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只要注意保存实力,援助同盟城市,帮助他们自卫,使他们不倒向汉尼拔一边,就可使汉尼拔的军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只要再能抓住有利时机,消耗敌人的力量,迫使汉尼拔陷入欲战不能、欲胜不成的境地,侵入意大利的迦太基军队最后就会像燃尽的篝火一样自行熄灭。
基于这种战略指导思想,费边率领罗马军队尾随汉尼拔后面,敌人驻扎他驻扎,敌人拔营他拔营,小心谨慎地与汉尼拔保持一定的距离,牵制住敌人,使汉尼拔不敢贸然分散兵力围攻城市。
费边的拖延战略在军事上是比较稳定的,但在政治上却包含着巨大的风险。罗马的战争威力不仅在罗马本身,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意大利的同盟城市在人力、物力上对它的支持。汉尼拔率领军队在意大利境内驰骋,可能动摇意大利同盟城市对罗马的忠诚,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同时,汉尼拔蹂躏的主要是意大利广大农业地区,战争的拖延引起了农民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一天天增长起来,人们讥讽地称费边为“孔克塔托尔”,意为“迟疑不决的人”。
⑤康奈会战。公元前217年底,费边6个月的独裁官任期届满。新当选的执政官瓦罗在越来越高的要求迅速结束战争的呼声中决定改变战略,主张速战速决,一举结束这场战争。
公元前216年8月2日,罗马与迦太基军队在康奈展开了大会战。
参加会战的罗马步兵在数量上大大超过敌人,计8万人,而汉尼拔只有4万人。但汉尼拔拥有14万名骑兵,而罗马只有6000名。
罗马军队开到康奈附近的平原上,布成阵势。罗马士兵总共排成了3行每行之间有个小间隔。精选的重装步兵以密集队形摆在中心。骑兵放在步兵的左右两翼右翼是罗马公民组成的少数骑兵,左翼主要是意大利联盟的骑兵。罗马想以步兵的强力冲击突破敌人的阵线。
针对瓦罗的战术,汉尼拔采用两翼包抄战术,布阵成中间向前突出的半月形。中间突出部分是较弱的步兵,精锐步兵部署于两翼,再将骑兵分署两侧。
战斗首先由罗马步兵发起猛攻,汉尼拔军队在罗马人压力下顺势向后退却,半月形遂向相反的方向弯过去,以致迦太基的中间凸出战线竟变成凹进去了。罗马步兵由两侧向中间汇合进攻,越是深入地楔入敌人的队列,他们的纵队也就越加从两侧向内收缩而变长。罗马人的左右两侧都是汉尼拔的精锐步兵。汉尼拔的骑兵亦相应出击罗马骑兵,对罗马军队形成了包围圈。陷入重围的罗马军队混乱一片,失去了战斗能力。结果,罗马人几乎全军覆灭,而汉尼拔仅仅损失6000人。
⑥罗马转败为胜。康奈战役以后,罗马一时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同盟者纷纷倒戈,南意大利的许多城市都投到汉尼拔方面来了。罗马总结了失败的教训,重又回到费边的战略上去,谨慎行动,避免和汉尼拔发生大会战,努力保卫余留地区,支持继续忠于罗马的城市,惩罚倒向汉尼拔的城市,破坏汉尼拔的补给,消耗他的有生力量,并设法切断汉尼拔同本国的联系。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开始转守为攻,围攻卡普亚。汉尼拔率军前来救援,但两次都未能解围,卡普亚不得不向罗马投降。
公元前209年,费边率军攻克塔林敦。在这次战役前,费边派一支军队进攻塔林敦以东的布林狄西乌姆,然后乘汉尼拔赶去增援之际,从海陆两路一举将塔林墩团团围住,经过数天激战,拿下该城。据说事后汉尼拔对费边的韬略慨叹不已,并说他已经相信,要占领资源、人力如此丰厚的意大利是不可能的。
汉尼拔在意大利的处境每况愈下。迦太基政府对他心怀疑忌,一直没有给他什么真正的支援。他又曾寄希望于留在西班牙的两个弟弟的支援,但是他大弟弟率领援军进入意大利后却被击溃。公元前210年,罗马又打败汉尼拔的另一个弟弟玛戈,占领了西班牙。
公元前204年春,罗马军队在普斯奇比奥的率领下,从西西里出发进攻非洲,第二次布匿战争进入最后阶段。迦太基形势危急,只好召汉尼拔回国救援。汉尼拔只好含恨撤离转战15年,没有遭受过一次重大损失的意大利战场。公元前202年,在扎玛,汉尼拔和斯奇比奥展开会战,汉尼拔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打败。迦太基被迫求和,于公元前201年签订了和约。和约规定迦太基只能保留非洲本部的土地,不经罗马允许不得和邻国作战,除保留10只船舰防止海盗袭击外,必须交出全部船只和战象,此外还得交出100名名门子弟作人质,50年内向罗马赔款10000塔兰特。第二次布匿战争就这样以罗马再次战胜迦太基而结束了,从此罗马成为西地中海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4)第三次布匿战争
①东方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结束以后,罗马立即利用东地中海各希腊化国家之间的矛盾,走上了向东方扩张的道路。
公元前197年,罗马和马其顿在北希腊的辛诺塞法利发生激战。马其顿军队手持长矛,排成密集方阵闯进罗马人的左翼,以排山倒海之势把它击溃。但是罗马军团的右翼向马其顿的左翼发动猛攻,把它击退。这时,马其顿的左右两个分队开始相互错开,出现缺口,右翼在前而左翼在后。罗马军队趁机用右翼的一部分兵力包抄马其顿方阵右翼的后卫。结果,马其顿密集方阵由于不能及时掉过头来应付侧翼的进攻,在罗马军团的双刃短剑前败下阵来。曾经不可一世的马其顿方阵在罗马军团面前显得笨拙、被动,失去了效力。
后来,马其顿、希腊被迫接受了罗马的统治。紧接着经过公元前190年的马格尼西亚的会战失败后,叙利亚也失去了独立。罗马把东地中海沿岸广大地区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建立了对整个地中海四周广大地区的统治权。
②罗马侵入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虽然摧毁了迦太基的军事力量,但是它的经济力量并未受到多大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迦太基注意发展农业和工商业,迅速从战争创伤中复苏过来,重又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
迦太基的迅速复苏引起了罗马的忌恨和不安。老加图就把迦太基看作罗马贸易上的竞争对手。公元前153年,他曾率一个使团去非洲,看到迦太基的繁荣景象,回来后每次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最后总要加上一句:“我认为迦太基是必须摧毁的!”
在公元前149年,罗马向迦太基重又宣战,派出8万步兵、4000骑兵和600艘船舰组成的军队在两位执政官率领下攻打迦太基。
迦太基居民日夜赶造武器,修筑工事,贮存粮食,妇女们甚至剪下自己的头发搓成绳索。当罗马军队来到城下的时候,城市已经牢固地设防。罗马军队包围了城市,但是城里有充足的粮食贮备,城外有部分野战军策应,海岸也没有被封锁住,迦太基人坚持顽强的斗争。罗马军队连续围攻两年,没有能够拿下城市。
③迦太基的陷落。公元前147年,普斯奇比奥的养孙斯奇比奥埃弥利阿努斯率援军来到非洲。他整顿军队,加强训练,规定每个士兵所应携带的必要装备,并对多余的、成为军队累赘的车辆、驮畜及其它军需物资作了坚决的处理,并对迦太基实行严密的海陆包围,断绝了迦太基同外界的联系,致使城里发生了饥馑和瘟疫。
公元前146年春,罗马军队对迦太基发起了最后攻击,从一处防守薄弱的地方进入了城里。迦太基人进行殊死的抵抗,巷战进行了六天六夜,终因众寡悬殊,被罗马人攻进卫城。
根据罗马元老院的命令,5万被俘的迦太基人全部被卖为奴隶,城市也被付之一炬,大火一直烧了15天,然后被夷为平地。
这样,第三次布匿战争以迦太基城的被摧毁为结束。此时,罗马不仅完全占领了西部地中海,还占据了东部地中海,整个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罗马迅速变成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4、罗马兵源危机与马略军事改革
(1)罗马出现兵源危机
罗马实行“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公民兵制度。起初,公民们去从军,怀着强烈的爱国心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可长期的对外征服扩张战争,使他们变成了事实上的职业军队。大征服的胜利,罗马奴隶制度得以充分发展,奴隶劳动开始在社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受奴隶劳动的排挤,加上频繁战争的破坏和高利贷的盘剥,自由农民纷纷破产,失去土地,沦为无产者,丧失当兵资格。据统计,公元前164年参加选举的公民达372022人,到公元前136年降至317933人。公民人数的下降意味着有资格服兵役的人数减少,造成兵源不足,军队补充困难。公元前171年至前169年,公元前154年至前151年,罗马都出现过新兵补充不足的情况,到格拉古兄弟改革前,征兵甚至扩及17岁以下的未成年男子,可见问题的严重。
在军队素质上,长期作战的公民兵在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关系膨胀发展的情况下,也滋长着对财富的贪求,发财致富开始成为他们参战的主要目的。战时掠夺战利品,战后出卖战利品,使军营里充满了随营商贩、奴隶贩子、各类经纪人和乌七八糟的人物。这些人的到来,破坏了军纪,损害了战斗力,降低了军队素质。这在第三次布匿战争期间已经很明显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开始以后,罗马军队围攻迦太基久攻不下,据阿庇安记载,这是因为“军队里完全没有纪律和秩序士兵们惯于闲散、贪婪和劫掠”,他们更“像是一些强盗”。
军队兵员补充的困难和战斗力的下降,对罗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影响。此时,罗马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奴隶纷纷起义,被征服地区居民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正在兴起。这一切都要求罗马从数量上和质量上加强军事力量,以确保内部安定并巩固对地中海地区的统治。统治阶级中部分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问题严重,开始采取措施改变现状,以求军队有足够的补充和强大的战斗力。
第三次布匿战争后期的罗马军队统帅斯奇比奥埃弥利阿努斯,在公元前147年主持对迦太基作战。他竭力在军队中恢复纪律和秩序,清理腐蚀军队的无用之人,对士兵严加训练,鼓励他们首先要克敌制胜。他的努力终于很快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公元前133一前121年,格拉古兄弟也挺身而出实行更广泛的改革。阿庇安清楚地意识到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国家取得战斗力,使罗马“有许多勇敢的士兵去征服世界上其他地区”。提比略格拉古制订土地法,想通过限制贵族占有过量土地并给失地农民分配份地的办法来恢复小农经济,从而保证有充足的兵源。盖乌斯格拉古更进一步制订同盟法,提出“给意大利人以同等的罗马公民权”,使军队有更充裕的来源,他还制订军事法,禁止未满17岁者入伍,由公款供给士兵衣着,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提高士兵待遇。但当时小农破产已成必然发展趋势,城邦基础已经动摇,企图恢复独立的小生产经济来保证兵源和提高军事力量已不再可能,旧的适合于城邦制度的兵农合一的公民兵制已经过时,格拉古兄弟改革在贵族的反对下也宣告破产。
公元前111年,非洲努米底亚国王朱古达掀起反罗马战争,罗马对朱古达宣战。可罗马军官接受贿略,士兵出卖武器,军纪荡然,士气涣散,战争伊始便屡遭失败。公元前109年,执政官麦特鲁斯到达非洲,接收的竟是“一支软弱、懦怯、无力面对危险和困难的军队”,“毫无纪律和约束”,“营地没有设防,军营没有巡逻”。麦特鲁斯对军队进行了整顿,但战争仍然拖延不决。
这时,麦特鲁斯的部将马略许诺尽快结束战争,赢得了罗马骑士和平民的支持,当选为公元前107年的执政官,受命主持指挥朱古达战争。从此开始,一直到公元前101年对日耳曼人战争结束,马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增强罗马军事力量,提高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史称马略军事改革。
(2)马略军事改革
盖约马略(公元前157年一一前86年),出身于地位低微的农家,自幼少受教育,早年投身行伍,后又投身政界。长期行伍生活,使他深知军队弊端;参与政治活动的经历,启发了他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他不顾传统断然采取行动。他的改革解决了罗马军队的危机,摆脱了共和国面临的困境,却又促使罗马逐步从共和走上帝制之路。
①以募兵制取代征兵制。马略实行新的募兵制度,取消了公民兵制的征兵制,放弃传统的财产资格限制,吸收志愿的无产者入伍。《朱古达战争》一书的作者塞琉斯提乌斯说,鉴于符合财产资格的人员不足,马略“不再按照祖先时期形成的等级,而允许任何人志愿参军,其中大部分是无产者”。普鲁塔克对此也有类似记载:“胜利当选之后,他便立即着手征集军队,与法律习惯相反,他把许多穷苦和贫贱的人编入军册”,
募兵制的实行打开了无产者志愿进入军队的大门,基本上解决了兵源问题。不过,采用募兵制后,义务的公民兵制度并未立即废除,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时,志愿兵并不总是能满足需要,往往仍需辅以强制征集。
②固定军饷制的实行。军饷制的实行开始于公元前4世纪的卡米路斯军事改革,由国家发给士兵报酬,并由国家提供统一的武器装备。马略改革实行募兵制,士兵脱离生产,无法自养自给,为保证士兵的生活,马略不但规定了士兵可获得薪饷,而且可以从国家获得武器给养,并不在军饷中扣除。步兵每年军饷为120狄纳利,百人队队长加倍,骑兵则为2倍。而且士兵在每次战争后分得的战利品数目更相当可观,因此农民尤其是无产者纷纷志愿参军。
③士兵服役期的延长。在公民兵制度下,士兵服役是义务,罗马公民战时服役,平时则解散回家种田。只要跟邻邦处于和平状态,就不需要存在军队。共和早期,战争规模小且在家园附近作战,军队一般夏季出战,秋冬春返回家园生产。虽然国家规定17至60岁的公民均有义务承担军役,实际上参加过16次(或20次)出征即可免役;倘是骑兵,只需服役10次。这样一来,罗马公民往往未入中年便已解除军役。公元前3世纪后,长期对外扩张战争,军团不能每年解散重建,要求士兵长年离家服役,但在布匿战争期间平均服役年限也只7年。而募兵制实行后,士兵服役年限增加到16年。与此同时,马略的改革措施规定老兵服役期满后可以从国家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先前占有土地方可服兵役,现在要想获得土地就必须先服役,服兵役却成了获得土地的前提。这正表明马略的改革措施是独立小农破产的必然结果。
虽然马略建立的是一支职业军队,但还不能认为是完全意义上的常备军。后来奥古斯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正式的常备军。
④罗马军团的再改革与发展。为了使军队更加机动灵活地作战,马略对罗马军团组织又加以改革,创建了联队制的军团结构。联队是介于军团和中队之间的组织,每个联队为600人。每个军团建有10个联队,共6000人。每个联队辖3个中队,每个中队200人。两个百人队(各为100人)组成一个中队。联队制的特点是每个联队能够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独立进行军事活动,因而更富有灵活性。联队士兵一律为重装步兵。每个军团还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同盟者或行省的骑兵和轻装步兵。
在阵式排列上,联队制的军团仍实行原来的三列队法。10个联队按四、三、三配置,以传统的五点形排成。也就是第一列为4个联队,第二、三列各为3个联队。前后列的各个联队相互错开,以便交叉挡住前列空隙,使军队作战力量更加密集,更富有冲击力,而又能够机动灵活。
联队制的军事组织,在帝国前期时稍有变化,但基本上一直维持到三世纪。
⑤整顿军纪,加强训练。罗马军队历来以军纪严明闻名于世,同时,罗马军队也非常注意进行奖励以表彰军功,培养军人的荣誉感。但到公元前2世纪以后,军队开始腐化堕落,军队日趋松散,到朱古达战争时更为严重。马略组建新军后,加强整顿军纪,严格训练,使士兵闻风而动,令行禁止,大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他教育士兵懂得,“倘若逃跑就要被捕或被杀,只有武装才能保卫自由、国家和父母,并且获得荣誉和财富”。因此,马略的执法严格、赏罚分明,立刻就立竿见影,效果明显。
马略还对士兵严格训练,以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在训练中,他着重训练军队适应环境,让士兵适应北非的酷热缺水,能使士兵惯于长途行军以对付远距离的日耳曼人。马略还要求士兵熟练掌握工兵作业,军队每到一处,均可根据需要做到修建运河,安营扎寨,保证军队有充足供应,并能让士兵安心等待作战时机,以免匆促作战。
马略的军事改革结束了罗马使用公民兵的古典城邦特色的历史,开创了罗马依靠雇佣兵维护其统治的先河,对罗马确有起死回生之效。
从此,军人以奉命作战为职业,服役期长达十余年。奴隶主国家也不必为小农衰微影响兵源焦虑,军人服役期满可分得土地,与战争中掳获财物的老兵组成了地方上的小奴隶主阶层,成为了奴隶主政权的一个社会基础。
但是,职业化的军队长期追随其军事头领,容易成为将领的私属部队,造成“将可私兵”的后果。在罗马共和晚期内争激烈之际,拥有自己军队的将帅往往成为政治舞台上的决定性力量,军队遂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内争转为内战。这样造成反元老派借助军队建立军事独裁的帝制,也造成军人的跋扈,军队为自身利益而混战不休,人民饱受杀戮劫掠之苦,这种兵灾在帝制建立初期的太平盛世虽不多见,但在帝国后期却成为罗马社会的一大痼疾。
可是,在共和晚期和帝国初期,马略的军事改革确实挽救了罗马向前发展的危机。马略改革建立的军事组织制度,不仅适合共和国的需要,也适应了帝国的要求,基本上一直维持到3世纪。后来,奥古斯都曾对军队进行改组,使职业军队更适合元首制的需要,从而最终“完成了把罗马军队变为常备的正规军的事业”。
更新于:7个月前七、古代希腊
七、古代希腊作者:史仲文 胡晓林出自————《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古代希腊文明的出现与特洛伊战争(1)爱琴文明的出现与希腊文明的滥殇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东面的爱琴海和西面的爱奥尼亚海的群岛和岛屿,以及今土耳其西南沿岸、意大利南部及西西里岛东部沿岸地区。..
六、古代中国
六、古代中国(夏、商、西周)作者:史仲文 胡晓林出自————《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夏朝中国古代文明的开始(1)启建夏与甘之战夏王朝的建立者为启,实际在启的父亲禹之时就已为他打下了立国的基础。禹早年率领民众治水有大功,提高了自己的声望,晚年则致力于王权的建立工作。其手段一是发..
五、古代印度
五、古代印度作者:史仲文 胡晓林出自————《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印度河文明时期军事的萌发古代印度主要包括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领土,在古代文明中是仅次于中国的大国。可是在古代,南亚次大陆从未得到统一过,在它领域内的大小国家也没有一个自称印度,因此印度之名只是泛..
三、古代埃及
三、古代埃及作者:史仲文 胡晓林出自————《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1.、前王朝与早王朝时期埃及文明的开始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下游,其基本区域是沿尼罗河两岸的一个狭长地带,地理范围大约和今日的埃及国家相当。从希腊时代起,西方人就知道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人更..
二、原始军事萌芽与战争的起源
二、原始军事萌芽与战争的起源作者:史仲文 胡晓林出自————《世界古代前期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自从人类出现以后,人类与生物界接触发生冲突时,人体自身就是人类第一种冲击和防御武器,牙咬、拳打、脚踢、手指抓挠以及拳挡、足跑等。人类在何时第一次诉诸战争,由于什么原因发生,目前人们对此还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