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第五
备战·第五
作者:诺曼·波尔马·美国
出自————《航空母舰·1909-1945——航空母舰发展史及航空母舰对世界的影响》
出自————《战争通史》
英国和日本海军凭借着“竞技神”号与“凤翔”号航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引领了带有龙骨的航空母舰的建造主流。随着下一艘带龙骨的航母的问世,日本开始了第三代航空母舰的建造。这艘航母被命名为“龙骧”号(Ryujo),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护航航母前为供飞机起降而建造的最小的航空母舰。
《华盛顿海军条约》以及后来由英、日、美3国于1930年签署的《伦敦海军条约》,并没有对排水量在1万吨以下的航空母舰限制数量。这一因素,加上对日本造舰财政预算的限制促成了“龙骧”号航母的诞生。按照原设计,“龙骧”号应为单层机库,排水量在1万吨。这一建造规模反映出日本海军的一种观点,即拥有数量占优的小型航母是增强海上实力的正确途径。美国的“突击者”号(Ranger)与英国的“贸易航母”均反映了类似的观点。
当时日本采用的是纵向拦阻索,这与英国在早些时候的做法很相似。但是在1929年11月26日建造之初,如果采用法国研制的横向拦阻索设计以及将后部降落场与前部停机场分隔开来的隔板,则可以使“龙骧”号的排水量减小到大约7500吨。在建造过程中,日本海军军令部要求提高航母的载机量,因此“龙骧”号也由设计时的单机库改建为双机库。“龙骧”号航母于1931年4月2日下水,1933年5月完工,建成时的标准排水量为8128吨。
“友鹤”号(Tomozuru)鱼雷艇于1934年3月在一场风暴中沉没后,“龙骧”号与其他几艘新型战舰一起再次驶入造船厂,开始大规模的改进工作。“龙骧”号航母上的一些火炮被拆除,压载物的增加使这艘591英尺(180米)长的航母的标准排水量增加到1.06万吨。尽管如此,“龙骧”号仍然过小而无法与主力战舰配合。
“龙骧”号航空母舰没有岛式上层建筑,废气是通过右舷上两个不牢固的烟囱排出舰外的。舰上所采用的涡轮机可以使其航速达到29节(53.71千米/小时)。与自身体积相比,“龙骧”号航母的主炮塔相对较重,其中包括口径为5英寸(127毫米)的防空炮12门以及一些小型武器。在1934年的改造过程中,4门防空炮被拆除。在正常情况下,“龙骧”号航母可以搭载36架飞机。
图为1934年通过减轻上部重量、增加船底及压载物重量而使稳定性增加的“龙骧”号航母正在进行航速试验。为了进一步提高舰只的抗风浪能力,日后又增建了水手舱。请注意飞行甲板前方边缘下的驾驶台。“龙骧”号是当时体积最小的航空母舰。(福井静雄收藏)
“龙骧”号是日本建造的5艘第三代航空母舰中的一艘,这一数量只有美国能与之抗衡。日本计划建造的下一艘航空母舰名为“苍龙”号(Soryu),成功的设计使其成为后几艘航母的典范。“苍龙”号航母于1934年11月20日开工,两年后它的姊妹舰“飞龙”号也开始建造。“飞龙”号在设计建造上吸取了日本联合舰队在1935年9月遭受暴风袭击而严重受损的教训。
图为1939年正在进行航速试验的“飞龙”号航母。“飞龙”号航母是两艘带有左舷岛式上层建筑的航空母舰的其中之一,其姊妹舰“苍龙”号在右舷更加靠前的位置建有岛式建筑。“飞龙”号航母的设计利用了《华盛顿海军条约》失效的有利时机,除了岛式建筑的位置之外,其设计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为日后日本建造航母树立了典范。(福井静雄收藏)
“苍龙”号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为1.88万吨;其姊妹舰“飞龙”号还要多上1350吨;两艘航母的全长均为747英尺(228米)。齿轮传动轮机可以使它们的航速达到34节(62.97千米/小时),两艘航母均装备有12门口径为5英寸(127毫米)火炮的主炮塔以及其他一些小型防空武器。其标准载机量分别为53架和57架,均装备有双机库以及3部升降机。“苍龙”号航母于1937年12月完工,“飞龙”号则于1939年的夏季编入日本联合舰队。
两艘姊妹舰彼此十分容易区分:“苍龙”号航母的岛式上层建筑位于飞行甲板的右舷,而“飞龙”号则在左舷。在“飞龙”号航母的建造过程中,日本海军航空局决定为了增强对飞行甲板的控制,舰桥应该尽可能地靠近舰体的中心。然而由于烟囱位于右舷的中部,因而如果烟囱与岛式上层建筑在一起则势必会占据下面飞行甲板上机库的空间。因此,军方决定将舰桥建在左舷,而将两个烟囱建在右舷。这样的设计还有助于平衡舰身两侧的重量。与此同时,“赤城”号航母也在进行着现代化改造,设计人员为其安装了一个类似的左舷岛式上层建筑,并同样将烟囱建在右舷。在经过改造后的“赤城”号航母上进行的飞行试验中,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烟囱与舰桥的并列设计给飞机降落造成不便。然而,此时修改设计已经为时过晚,也不可能对“赤城”号进行再次改造。从操作上考虑,日本海军计划利用带有左舷岛式建筑的“赤城”号与“飞龙”号、带有右舷岛式建筑的“加贺”号与“苍龙”号编排成密集的舰队阵形。这种舰队编排被应用于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中。
建造中的“翔鹤”号航母在1939年有所变化,设计人员将舰桥和烟囱建在了右舷。“翔鹤”号与“瑞鹤”号(Zuikaku)是日本迄今建造的最为成功的两艘航空母舰。除了中途岛战役之外,两艘航母或单独或同时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中的所有战役。事实上,甚至连发动珍珠港偷袭的日期都是考虑到这两艘航母的作战能力选定出的。
《华盛顿海军条约》于1936年12月31日失效,正是摆脱了该条约的束缚,日本海军才能够设计出如此卓越的“翔鹤”号与“瑞鹤”号航空母舰。“翔鹤”号航母于1937年12月开工,“瑞鹤”号于同年5月开建。两艘航母几乎完全相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它们所采用的弓形结构。二者均建造有小型的岛式上层建筑和两个烟囱。两艘航母的排水量为25675吨,全长846英尺(258米);齿轮传动轮机使它们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34节(62.97千米/小时)。两艘航母上装备有5英寸(127毫米)口径火炮16门以及25毫米口径机枪36挺。两艘航母的载机量均为84架,由3部升降机连接两座机库。
“翔鹤”号与“瑞鹤”号也是所有海军中最先在建造过程中安装了声呐系统的航空母舰。两艘航母采用了91式Mod 4型被动声呐装置与97式水下测声仪。声呐主要用于追踪敌方潜艇及鱼雷的发射与行进路径。此外,声呐装置还被用于在夜间发现敌方的地面部队,这是日本航空母舰在装备雷达之前具有的重要特征。在某些情况下,船只上的声呐设备还能够发现靠近的美籍航空母舰。因此不论舰只体积的大小,日本所有新建的航空母舰都装备了声呐装备。1944年6月,新型声呐装置问世。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11艘日籍航空母舰的绝大多数都装备了93式主动声呐和零式水下测声仪。截至1944年底,3式Mod 1主动声呐已经研制成功,并可以装备在大型战舰上。该声呐装置是以性能卓越的德国GHG型声呐为基础设计而成的,后于1941年传入日本。
“翔鹤”号与“瑞鹤”号航母可以与美国同一时期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相媲美,直到“翔鹤”号航母开工3年后,第一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才开始建造。但是与美国航空母舰不同的是,“翔鹤”号与“瑞鹤”号以及其他的日籍航母都未在飞行甲板上安装弹射器,这一设计在美国和英国的航空母舰上十分普遍(英国皇家海军称之为“加速器”)。弹射器有助于全通式甲板上的飞机,或者是载重量大的飞机在风向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起飞。很显然,日本海军认为使用轻型飞机,并将全部飞机停放在机库内以便给飞行甲板留出最大的起飞跑道会大大缓解对弹射器的需求。此外,日本在后期还将火箭助推器应用于飞机的起飞。
日本建造的最为成功的两艘航空母舰分别为“翔鹤”号和“瑞鹤”号。图为1941年8月停靠在日本横须贺港的“翔鹤”号航母。除了中途岛海战之外,这对姊妹舰参加了从偷袭珍珠港到莱特湾海战的所有战役。只要有这两艘航母参加的战役,都会对战斗的进程产生影响。“翔鹤”号与“瑞鹤”号在若干方面均可与美国埃塞克斯级航母相匹敌。(福井静雄收藏)
20世纪30年代末,一艘巡洋航空母舰在设计上采用了与甲板处于同一平面的弹射器。而且,“加贺”号航母也尝试进行增建弹射器的改造。但是,这艘巡洋舰并没有开始建造,“加贺”号的改造工作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这一工作被迫搁浅。
以龙骨为基础建造航空母舰,美国的起步比日本和英国晚了十余年。1927年,美国海军总委员会制定了建造航空母舰的5年规划,计划包括自1929-1933年每年建造一艘排水量在1.38万吨的航空母舰。建造如此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军方的目的在于即使有1-2艘航母沉没,其余航母仍可为部队保障充足的飞机供给。也曾有人提议建造排水量在1万吨的小型航母,但海军总委员会坚持建造航母的排水量不得低于1.4万吨左右。
这些大型航母的对比数据我们不得而知。5艘排水量为1.38万吨的航母,再加上总吨位在3.3万吨的“列克星敦”号与“萨拉托加”号,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允许下,美国航母的总吨位达到了13.5万吨。依照条款内容,体积较小的“兰利”号被认定为试验舰,不占有美国的吨位分配份额。
根据美国海军总委员会制定的造舰计划,1929-1933年共有110艘战舰待建。经过总统赫伯特·胡佛(HerbertHoover)、国会预算局及国会高层之间的磋商,一项新建71艘战舰(其中包括5艘航空母舰)的议案提交到国会。公众与国会对此项议案持有否定态度,孤立主义与经济问题仍然是美国制定政策时首当其冲的两个问题。美国已经拥有18艘战舰,因此除了海军部之外,几乎没有人对再建任何类型的战舰感兴趣。
1929年2月13日,一项议案获得通过并授权自1929-1931年期间建造16艘舰只——其中包括15艘巡洋舰和1艘航空母舰。关于战舰应具备哪些特点,各方一直争论不休,致使建造工作迟迟未能开工。胡佛总统不得不下令准备工作暂停,直到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生效。后来,甚至在总统批准造舰工作开始之后,仍然耽搁了一段时间。造舰的投标价格远远超出了预想,因此诸如第三部升降机、飞行甲板弹射器和鱼雷装载室等额外项目都从设计中取消。最终,“突击者”号航母(CV4)的龙骨于1931年9月26日开始搭建。
虽然按照设计“突击者”号航母的排水量应为1.38万吨,但在实际建造时却超出了700吨。原计划的平甲板结构在实际建造过程中改为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上增加了一个小型岛式上层建筑。“突击者”号是美国航速最慢的航空母舰,涡轮机和双推进器装置只能使其达到29节(53.71千米/小时)的航速,这也成为它令人质疑的一个弱点。废气可以通过舰身两侧各3个小型烟囱排放,由于烟囱彼此之间相互贯通,因此废气也可以从下风舷排出。在飞行操作中,这6个烟囱还可以移至水平的位置。
“突击者”号航空母舰配备有3部升降机,但是并没有飞机弹射器与鱼雷装载室。它的载机量为75架,但是没有搭载鱼雷攻击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突击者”号航母装备了8门5英寸(127毫米)/38倍口径的高平两用炮及若干机枪。这种新型火炮取代了美国战舰之前装备的5英寸(127毫米)/25倍口径防空炮;加长的炮筒使射程更远、频率更快,因此将成为美国标准的舰载防空武器装备。
“突击者”号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其飞行甲板与舰身之间半敞开式的机库甲板不够美观。图为1939年驻扎在美国纽约的“突击者”号航母,它采用了小型岛式建筑以及6个可倒式烟囱。因为存在航速过慢、缺少弹射器、武器装备有限、军火储备空间狭小等缺点,所以“突击者”号并不适合参加太平洋战争。(《美国海军》)
“突击者”号航母于1934年6月4日开始服役。美国总统罗斯福日后曾对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毫无疑问,‘突击者’号航母是最适合运载飞机的,因为它的设计的确值得我们骄傲。”
甚至在“突击者”号完工之前,美国海军总委员会还认为航空母舰的有效规模至少应该达到2万吨的排水量。1933-1934年,军方授权建造两艘这一吨位的航空母舰。在美国公共工程处的资金资助下,“约克城”号(Yorktown)(CV5)和“企业”号(Enterprise)航空母舰(CV6)分别于1934年5月21日和7月16日开工。两艘航母的吨位都比原计划2万吨的标准排水量减小了100吨。舰身全长809.5英尺(247米),航速几乎可以达到34节(62.97千米/小时)。右舷上庞大的带有烟囱的岛式上层建筑以及顶端的三脚桅杆设计成为美国日后建造航空母舰的样本。通常情况下,“约克城”号和“企业”号航母的载机量为80架左右,飞机可以借助机库甲板上的弹射器起飞。这样的话,在接到临时通知时,可以增加飞机起飞的数量。在飞行甲板处于逆风条件或过于拥挤时,机库甲板上的弹射器也可以帮助战斗机或侦察机起飞。当时美国航空母舰装备的最为先进的3部升降机,可以在机库与飞行甲板之间运送飞机。每艘战舰都可利用甲板外舷上的8门口径为5英寸(127毫米)的防空炮以及若干机枪进行近距离防御。
凭借着“约克城”号和“大企”号(Big E),美国海军共拥有航空母舰5艘,除了“兰利”号之外,总的标准吨位达到12.05万吨。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下,美国还有1.45万吨的剩余吨位可以利用,这便促成了“黄蜂”号(Wasp)航母的诞生。“黄蜂”号航母建于1939年4月,虽然其吨位与“突击者”号相当,但1.47万吨级的“黄蜂”号却比后者长出30英尺(9米)。两艘航母的长度分别为769英尺(234米)和739英尺(225米)。此外,“黄蜂”号还采用了约克城级航母的大型岛式上层建筑、高大的烟囱以及三脚桅杆。在甲板下,“黄蜂”同样利用了其他舰只的设备:它采用了“突击者”号航母的双推进器,航速可达30节(55.56千米/小时);原计划按照“约克城”级航母装备3部升降机,但在实际建造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只安装了两部。在“黄蜂”号航母前部的左舷处,安装有一个升降机平台,其面积足够支撑当时舰载飞机的两个主轮与尾轮。闲置时,该装置还可以垂直折叠起来。“黄蜂”号航母的载机量为84架,主要武器装备为配备了8门口径5英寸(127毫米)火炮的炮塔和机枪若干。
“约克城”号与“企业”号航空母舰分别于1937年9月30日和1938年5月12日开始服役;而“黄蜂”号正式编入海军的时间是在1940年的4月25日。它们是《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下,美国海军建造的最后3艘航空母舰。然而,国会在1938年通过了《海军扩军法》,虽然法令授权海军建造一艘4万吨级的航空母舰,但军方却决定建造另一艘约克城级的航母。于是,“大黄蜂”号(Hornet)航母(CV 8)于1939年9月开始兴建,与“约克城”号航母相比,前者在设计上稍加改进。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的基本构造成为美国下一代航空母舰建造的典范。它设计独特、工艺精良,当然在建造过程中也受到了诸多的指责。“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有一个大型的岛式上层建筑,上有一支三脚桅杆。飞行甲板的两端各有两门5英寸(127毫米)/38倍口径的火炮,火力射击指挥仪分别位于岛式上层建筑的前后两侧。图为“约克城”号航空母舰于1937年7月在美国缅因州的附近海域进行试航。(《美国海军》)
随着航空母舰数量的增多,令人尊敬的“兰利”号航母在1936年10月-1937年2月,在马尔岛海军造船厂被改造成为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编号为AV 3)。经过改造,“兰利”号的飞行甲板从前部被截掉了40%,增建了一个小型的岛式上层建筑。新的结构可以为两队巡逻机提供服务。此后,“兰利”号一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服役,直到1934年9月24日西行抵达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开始在美国亚洲舰队服役。
随着新型航空母舰加入美国海军舰队,美国航母的先驱“兰利”号被改造成为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经过改造,“兰利”号的飞行甲板从前端被截去,在舰身前部增加了一个小型岛式上层建筑。图中为1937年2月,刚刚经历过改造的“兰利”号在海面上为PBY型“卡特琳娜”飞艇提供支持。舰桥前端帆布覆盖着两门5英寸(127毫米)/51倍口径火炮;“兰利”号上共装备有4门上述规格的火炮,但是却无法俯仰攻击敌机。(《美国海军》)
1937年,美国海军对舰载飞行中队进行了改编。每艘航空母舰的飞行中队都被指定了与所属航母相同的编号,飞机尾翼被涂以自己特有的颜色,如表5-1所示,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1942年。飞行队均由其所属的航空母舰来确定自己的身份,例如萨拉托加飞行队。这种做法持续到1942年3月,那时美国空军开始有了自己的编号。
通常情况下,每支飞行中队装备有18架飞机。除飞行中队以外,每艘航母还拥有若干架通用机,那些作为旗舰的舰只额外还配备有2架或3架指挥机,这样每艘航母上搭载的飞机总数在80架左右。由于“突击者”号和“黄蜂”号体积过小而无法为鱼雷即飞行中队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两艘航母还装备有两架战斗机及两个侦察俯冲轰炸飞行队。
侦察机飞行中队的设置反映出美国海军意欲在战斗中尽早发现敌舰目标并尽快消灭的作战思想。这些因携带备用燃料而不得不减少载弹量的侦察机,它们的任务是发现敌方目标,而且一旦发现敌军航空母舰就必须赶在敌机起飞前进行袭击。俯冲轰炸机及鱼雷攻击机跟随在侦察机后列队飞行,以此给敌方军事力量以最有效的打击。1938年,海军还设置了飞行队指挥官这样一个职位,负责指挥航空母舰上所有的飞行中队。
“黄蜂”号航空母舰甲板边缘的升降机设计比较特殊,如图在甲板之间的位置上。一架沃特-塞考斯基公司生产的SB2U型“拥护者”号(Vindicator)俯冲轰炸机正在该装置上。自埃塞克斯级(CV 9)以来,美国所有的大型航空母舰均延续了在甲板边缘安装升降机的设计。(《美国海军》)
在早期短暂的服役生涯中,“黄蜂”号航母曾经搭载过一支奇特的飞行队:1940年10月11日,“黄蜂”号驶入美国诺福克海军基地,除了自身搭载的飞机之外,舰上还部署了24架P-40“战鹰”(WarHawk)战斗机和9架O-47A型单翼侦察机。它驶入大海,进行陆军飞机进行的飞行滑跑距离的试验。这次试验(美国陆军飞机首次从航空母舰上起飞)预示着“黄蜂”号航母仍将扮演运输舰的角色。美国的一些舰载飞机,尤其是格鲁曼公司生产的F4F“野猫”(F4F Wildcat)战斗机和道格拉斯SBD“无畏”(Douglas SBD Dauntless)俯冲轰炸机,其性能要优于陆军飞机。
1942年5月,处于战时的“黄蜂”号航空母舰经过伪装驶入美国弗吉尼亚的汉普顿港。“黄蜂”号航母的设计借鉴了很多“约克城”号航母的特点;请注意“约克城”号式的三脚桅杆和较小的烟囱;飞行甲板的船舷后部各有2门5英寸(127毫米)/38倍口径的火炮。虽然“黄蜂”号航母战时在地中海及南太平洋海域的服役时间不长,但却为盟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美国海军》)
表5-1 美国舰载飞行队,1937年7月1日*“列克星敦”号 黄色“萨拉托加”号 白色“突击者”号 绿色“约克城”号 红色“企业”号 蓝色“黄蜂”号 黑色VF-2VF-3VF-41VF-5VF-6VF-71VB-2VB-3VF-42VB-5VB-6VF-72VS-2VS-3VS-41VS-5VS-6VS-71VT-2VT-3VS-42VT-5VT-6VS-72*VB:轰炸机 VF=战斗机 VS=侦察机 VT=鱼雷攻击机
“野猫”战斗机于1937年9月2日以编号XF4F-2进行了首次飞行,并于1939年8月以编号F4F-3投入生产。XF4F-1设计为一种双翼飞机,但并未真正投入生产。与同一时期日本的A6M“零式”(A6M Zero)战斗机相比,“野猫”显得迟钝缓慢,美国飞机在与其对手相比时显然会遭受更多的指责。在受过良好训练的海军飞行员手中,掌控着4门或6门0.5英寸口径的机枪,这样的对手的确令人不寒而栗。自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到1943年,这种机型一直是美国海军装备的主要战斗机。英国航母飞行员兼作家埃里克·布朗(Eric M.Brown)后来曾记述:
我仍然认为“野猫”战斗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最为杰出的海军战斗机。坚固性意味着在航母的操作过程中,它会比“海飓风”(Sea Hurrican)和“海喷火”(Seafire)式战斗机更耐磨损。虽然与后者相比,“野猫”战斗机在性能和外形方面均处于劣势,但是它却是专门为海上作战环境而设计的,在航空母舰上进行起降要比在跑道上容易得多……凭借其广阔的巡逻范围,我曾驾驶这种机型进行了4个半小时的飞行——其卓越的水上迫降能力,从我的个人感受而言,这架由格鲁曼公司生产的战斗机,是最为优秀的舰载飞机之一。
1941年11月,8支美国海军舰载飞行队中的7支以及海军陆战队4支飞行中队的3支曾驾驶过F4F战斗机;而其他海军飞行队驾驶的机型为F2A“水牛”(F2A Buffflo)。格鲁曼公司生产的F4F“野猫”和布鲁斯特生产的F2A“水牛”是美国海军装备的第一批单翼战斗机。美国海军也曾对其他类型的单翼战斗机作过测评——较有代表性的机型有波音F7B(Boeing F7B)、柯蒂斯F13C(Cuniss F13C)、舍维尔斯基FN(Seversky FN)以及诺思罗普FT(Noffhrop FT)——但是这些机型最后均未被采用。
F2A“水牛”战斗机于1937年12月进行了首次飞行,次年7月,这种类似圆筒形的战斗机投入生产。第一批生产的飞机大多销往芬兰,此后的产品分别运往比利时、英国、荷兰,而最后一批投入使用的飞机则销往荷属东印度公司。在所生产的503架“水牛”战斗机中,340架出售给国外空军,而仅有163架为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所采用。对原设计进行的修改大大降低的飞机性能使“水牛”在与日本“零式”战斗机的交锋中,始终处于劣势。到1941年底,“水牛”战斗机仅仅在“列克星敦”号一艘大型航空母舰以及“长岛”号(Long Island)护航航空母舰上服役。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海军装备了两种单翼战斗机,分别为格鲁曼公司生产的F4F“野猫”(上左)和布鲁斯特公司的“水牛”。格鲁曼F4F最初设计为一款双翼战斗机,但在1937年却以编号XF4F-2单翼飞机进行了首次试飞。经过很大改进后的F4F-3是第一批投入生产的“野猫”战斗机,于1940年12月开始服役。图为飞行三中队所装备的F4F-3型“野猫”战斗机。该机型在2.13万英尺(6492米)的高度可达到每小时331英里(533千米)的最大飞行速度,其最大飞行高度为3.7万英尺(11278米)。机翼上安装有4挺0.5英寸口径机枪,每个机翼的炸弹挂架上可挂载一枚100磅(45千克)重的炸弹。图中的这张照片摄于1942年4月,左侧的这架飞机正由约翰·萨基(John S. Thach)少校驾驶;右侧的飞机由爱德华·欧哈尔(Edward OHare)上尉驾驶。(福塞特(H.S.Fawcett)/《美国海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两年半时间里,道格拉斯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侦察机是美国海军装备的主要机型。这款性能出众的机型主要是由航空工程师约翰·诺思罗普设计完成的,其设计之初的编号为XBT-1。曾为多款性能卓越的海军飞机的问世作出过贡献的设计师艾德·海因曼(Ed Heinemann)是“无畏”式战斗机的主管工程师。当诺思罗普与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关系结束的时候,该飞机的编号变更为SBD。
一架XBT-1于1935年8月19日进行了首次飞行,54架BT-1为美国海军所采用;SBD-1(最初编号为BT-2)的批量生产由美国海军陆战队负责,而美国海军最终于1940年秋季收到了这批军备物资。这款机型被分配到舰载侦察飞行中队与俯冲轰炸飞行中队,唯一的区别在于侦察机用外部油箱取代了轰炸机所装备的炸弹。自1941年3月起,美国海军飞行队开始装备经过改进的SBD-3型“无畏”式飞机(该机型同样被美国陆军所采用,编号为A-24)。
1937年12月,XF2A-1原型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而第一批F2A-1“水牛”战斗机是在1939年6月进入飞行中队开始服役的。F2A-2在1.65万英尺(5029米)的高空可以达到每小时323英里(520千米)的最大飞行速度,其最大飞行高度为3.4万英尺(10363米);在操作方面,该机型要逊色于“野猫”战斗机。其武器装备包括机翼和发动机罩上各两挺0.5英寸口径机枪;两侧机翼下均可挂载一枚重100磅(45千克)的炸弹。图中的这架F2A-2的机身上涂有1942年8月的新标志——为了避免与日本“太阳旗”相混淆,原来红色“肉丸”的标志自1942年5月起停止使用。1941年,海军飞机不再实行飞机尾部颜色与所属航空母舰相一致的做法,直到1942年5月由13条红白相间的条纹所取代。(《美国海军》)
大多数侦察和俯冲轰炸飞行中队装备了SBD“无畏”式飞机(截止到1942年将全部装备完毕),而一些舰载飞行中队在1941年采用的却是沃特公司生产的SB2U“拥护者”和柯蒂斯SBC。“拥护者”于1936年1月进行了首次试飞,其性能不及SBD。柯蒂斯SBC的首次飞行是在1934年6月,是除了SOC“海鸥”之外,美国海军装备的最后一批双翼战斗机。护航航空母舰上的柯蒂斯SBC安装有轮子,而战列舰和巡洋舰搭载的机型则安装有浮筒。尽管在1942年的中途岛战役中,美国海军在陆上基地曾驾驶SB2U起飞,但无论是SB2U还是SBC在战役中都不会被用作舰载飞机。
这一时期美国最后装备的主要舰载飞机是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TBD“毁灭者”(Douglas TBD Devastator),这是一种三座鱼雷攻击机。该飞机于1935年4月进行了首次试飞,并于1941年底成为美国海军所有鱼雷攻击机飞行中队的必备。“毁灭者”可以在水平袭击中投下重达1000磅(454千克)的炸弹或在低空水平袭击时投掷鱼雷。在飞机携带炸弹时,会有一名投弹手兼领航员坐在飞行员与枪炮手之间,他的任务是当飞机向下俯冲时,利用诺顿轰炸瞄准器通过飞机发动机后面的舷窗瞄准目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与日本海军装备的B5N“凯特”以及美国的F4F“野猫”、SBD“无畏”式飞机相比,TBD稍显陈旧且性能表现一般。
1939年,随着舰载飞行队新型飞机的装备,战争在欧洲的一触即发以及远东地区冲突的日益激烈,美国海军启动了一项飞行员训练项目。具有重要意义的是通过此项训练,海军得到了一批少尉飞行员。到1941年,美国海军一共培训出少尉飞行员3483名及士兵飞行员629名。在各作战单位中,只有“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上的飞行二中队几乎均为士兵飞行员:分别为7名军官和20名士兵飞行员,而其他舰载飞行队平均拥有少尉飞行员24名。
舰载飞机上位于后座的枪炮手、话务兵和投弹手均为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为成功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当属道格拉斯SBD“无畏”式。这款由诺思罗普XBT-1发展而来的机型在1941年3月经过很大改进后,正式被美国海军舰载飞行中队采用。该飞机在1.6万英尺(4877米)的高度可以达到最大时速250英里(402千米),其最大飞行高度为2.71万英尺(8260米)。与早期的侦察机或俯冲轰炸机相比,其飞行范围有了显著的增加。飞机上装备有1挺(后来增加为两挺)0.5英寸口径前射式机枪,话务员兼机枪手可以利用位于座舱后部的1挺(后来增加为两挺)0.3英寸口径活动机枪对敌机进行攻击。该机可挂载1枚重量为500磅(227千克)或1000磅(454千克)的炸弹。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及海军飞行中队驾驶的SBD轰炸机击沉的舰船吨位超出了其他机型。(彼得·斯塔克波尔(Peter Stackpole))
因此,军官经过训练将会成为飞行员。到1941年,美国海军每月接受800名学员参加飞行员培训;到了1941年12月,这一数字增加到每月2500名。截止到1943年年中,每月已有1600余名飞行员加入海军舰队开始服役。这些人几乎均带有军衔,这与日本及英国海军正在受训的飞行员形成鲜明的对比。1945年,美国海军所拥有的大约5万名飞行员中仅有439名为士兵,其所占比例几乎可忽略不计。而飞行二中队在1942年为所有飞行员授予军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伊始,与美国舰载飞行队所装备的F4F“野猫”与SBD“无畏”式战斗机相比,道格拉斯TBD“毁灭者”处于劣势。图中这架TBD-1是1941年为“突击者”号航母舰载32侦察飞行中队装备的3架中的1架。该飞机采用了当时的大西洋色彩主题——浅灰色带白色的机身。1935年4月第一架XTBD-1进行了首飞,而第一批投产的TBD-1则于1937年6月开始服役。TBD-1在8000英尺(2439米)的高空可以达到每小时206英里(332千米)的最大飞行速度,其最大飞行高度为1.97万英尺(6005米)。它可以采用表面嵌入式的方式携带重量为1000磅(454千克)的炸弹或鱼雷;该机装备有1挺0.3英寸口径的前射机枪和0.3英寸口径的活动机枪。在执行鱼雷轰炸任务时,需要两名机组人员完成,在进行水平轰炸时还需要一名投弹手兼导航员的配合。(《美国海军》)
英国的航空母舰上搭载的均为二等飞机。侦察及大多数攻击任务都是由数量有限的“剑鱼”鱼雷攻击机完成的。如果可能的话,应该会有足够的“剑鱼”来执行此类作战任务。否则它们不得不返回到航空母舰上重新装载鱼雷或炸弹。“海斗士”战斗机和“贼鸥”战斗俯冲轰炸机均为二等飞机;与“剑鱼”一样,和美国和日本的舰载飞机相比,它们也显得破旧不堪。但是,与战斗机不同的是,“剑鱼”在即将爆发的冲突中为自己赢得了-个良好的口碑。
日本海军拥有性能出色的舰载飞机,在与美军、英军交战之前,这些飞机大多都在中国进行过实战演练。在执行侦察任务时,日本海军非常重视巡洋舰和战列舰水上飞机的作用。这使得携带最大载弹量的舰载飞机能够更多地用于打击对方空中力量。与其他主要国家的海军不同的是,日本海军还拥有强大的以陆地为基础的轰炸力量,而这远远超出了陆军的空中打击力量。美国和日本的舰队(在较小程度上也包括英国)同样装备有可以长距离飞行的水上飞机以执行水面上空的侦察任务。英国的水上飞机隶属于皇家空军海岸司令部,而不是皇家海军。
美国航空母舰的建造并未脱离实际需要。20世纪30年末,与英国及日本海军相似,美国海军同样是以战列舰为主力的。随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终结,自1937年起至1940年,美国共定购了17艘战列舰。据估计这一庞大的造舰计划耗资达10亿美元,这在当时可谓一笔巨资。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还在1940年定购了6艘“大型”(战列)巡洋舰,这批战舰的标准排水量将达到2.75万吨,并装备有9门口径为12英寸(305毫米)的火炮。相比之下,只定购了12艘小吨位的航空母舰,战后只有1艘小吨位的航母在欧洲表现出色。(见表5-2)。
表5-2 美国主力军舰定购表(1937-1940)年份舰船种类数量级别吨位1937战列舰2艘北卡罗来纳级35000吨1938战列舰3艘南达科他级35000吨1939战列舰1艘南达科他级35000吨战列舰2艘艾奥瓦级45000吨*航空母舰1艘大黄蜂级20000吨1940战列舰4艘艾奥瓦级45000吨*战列舰5艘蒙大拿级58000吨**大型巡洋舰6艘阿拉斯加级27500吨***航空母舰11艘埃塞克斯级7100吨总数战列舰17艘770000吨大型巡洋舰6艘165000吨航空母舰12艘318000吨*完成4艘
**均未完成
***完成2艘
与此同时美国舰队的军事演习仍在继续,大部分是在太平洋海域进行的,而且大多以珍珠港或巴拿马运河为假想目标进行空中打击。由于珍珠港基地是由美国陆军负责防御的,因此海军领导几乎从未提及舰队在抛锚时容易遭受攻击的弱点。1937年,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海军军官罗根·雷姆塞(Logan Ramsey)少校在美国海军专刊《美国海军学院学报》(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中发表文章指出,抛锚的舰队比在海上行驶时更易于受到攻击。罗根得出如下结论:
抛锚的舰队容易遭受严重的空中打击……这种危险远远大于舰队在海上航行时可能受到的袭击,因为在行驶时舰队可以获得情报,单单从来自空中的危险这一点来看,海军基地或舰队抛锚时的防御能力是一个极其重要、且错综复杂的问题……
1939年9月,在太平洋海域进行的战术演练中,舰队指挥官詹姆斯·欧·理查德森(James O. Richardson)上将在舰队编排上将“企业”号航母和它的两艘驱逐舰置于中心。这样的话,“企业”号航母便可以受到由4艘战列舰、7艘巡洋舰及18艘驱逐舰组成的同心圆形舰队的保护,这3个同心圆彼此间距为1英里(1.8千米)。理查德森后来曾表示:“我相信这是下面两种情况第一次同时发生:(1)航空母舰在舰队编排上占据中心的位置;(2)阵形中所有的防空力量都是为保护航空母舰而布置的。”
“企业”号航母还完成了另一个任务,即1941年2月搭载30架陆军P-36战斗机和飞行员从圣迭戈驶向瓦胡岛海军基地。1941年2月21日,这批陆军飞机在“企业”号距瓦胡岛200英里(322千米)的地方起飞,全部安全着陆。
9月27日,即日军袭击珍珠港海军基地的前10天[c70?],“企业”号航母完成了一项更具意义的任务——当时,“企业”号上搭载的飞机从瓦胡岛基地西南向珍珠港发动了一次模拟空袭。岛上的陆军雷达在80英里(129千米)的范围内发现了逐渐逼近的飞机,并且能够命令陆军战斗机进行拦截。然而遗憾的是,这样一次军事演习的教训并未受到美国海军高级军官和驻扎在瓦胡岛上的陆军指挥官的重视。
图为在1938年春季进行的美国海军舰队第19号军事演习中,从“突击者”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看到的“列克星敦”号及“萨拉托加”号航母。图片前景中的飞机为战斗机飞行四中队所装备的格鲁曼F3F-1双翼飞机。1935年4月-1939年1月,“突击者”号航空母舰一直在太平洋海域活动。这些由多艘航母参加的军事演习中经常有以瓦胡岛或巴拿马运河为假想目标,由航空母舰发动袭击的演练内容。(《美国海军》)
新方舟与新纪元
20世纪20-30年代,当美国和日本的航空母舰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候,英国航空母舰的发展却停滞不前。英国发展航母的计划受到了国内经济危机以及皇家空军对海军航空控制的严重影响。
英国空军部/皇家海军在为海军航空兵装备武器时,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非常吝啬。空军部从未生产过一架舰载俯冲轰炸机,其中部分原因是他们过于相信高空水平轰炸的效果。而美国和日本在该领域即将研制生产出性能卓越的飞机。与同时期国外军队所装备的飞机相比,英国的舰载战斗机和鱼雷攻击机明显处于下风。
甚至连英国海军1924年作出的70%的海军航空兵将成为海军军官的决定,也没能缓和与舰载飞机操作相关的人事问题。那些渴望在空军长期服役的飞行员,只能在海军航空队被授予高级军衔。这样一种现实导致皇家海军几乎没有热情去发展一支有效的、现代化的舰载队伍。最终,1934年通过的一项预算计划为皇家海军配备第一艘第三代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Ark Royal)于1936年6月开工建造。
即使“皇家方舟”号的建造工作已经开始,政府与军方之间还在就这艘航母未来的模式进行广泛的争论。贸易保护者认为,军队应该保护商船不受德军陆上雷达的干扰,2艘战舰均为经过武装的商船巡洋舰就是综合考虑各方分歧的结果。事实上,相对小型的“贸易航空母舰”是被给予很大程度的优先权的,可以搭载15-20架飞机的小型航母是非常实用的,因其可以在遥远地区的干船坞停靠,而且其建造成本仅为一艘舰队航母的一部分。1936年英国海军部在一次会议上得出如下结论:
我们推荐一种可搭载24架与目前T.S.R(鱼雷攻击侦察机)飞机大小相当的飞机的小型武装航空母舰,这种航母具有多个优点:从战术方面来看,它有更多的“甲板”供飞机起降,因此在飞机升空时能够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快的速度,并可有效减少飞行场所资源的浪费。另外从战略角度来看,可增加灵活性,航空母舰在损坏或某一作战单元缺阵时受到的影响会有所减小。
但是在航母上搭载更多的飞机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可能超越的。因此,1936年通过的一项决议中计划在未来10年里建造如下舰船:
8艘舰队航空母舰,搭载360架飞机(其中72架为“皇家方舟”号航母所有;其余航母平均载机量为40架)。
5艘小型航空母舰,总载机量为125-200架(平均每艘航母搭载25-40架飞机)
与小型航母相比,舰队航空母舰装备有重型武器,且航速更快。此外,还有一艘在“皇家方舟”号航母之前、服役时间较长的航空母舰被用作训练舰。如果战时需要,这艘航母还可以继续服役。在8艘航空母舰中,3艘被分配到西部舰队(欧洲-地中海),5艘被分配给东部舰队(印度洋-太平洋)。如此分配情况表明,尽管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入侵威胁与日俱增,但英国海军部对上述地区还是相当重视的。
结果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势和预算纷争的影响,小型航空母舰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将是轻型舰队航空母舰。
1937年4月13日,“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终于下水,这是英国皇家海军第三艘以此命名的船只。第一艘是由沃尔特·雷利爵士(Sir Water Raleigh)在1586年建造的。第二艘“皇家方舟”号是1914年建造的一艘油轮,在完工之前由英国皇家海军收购。1915年完工时,“皇家方舟”成为一艘排水量为7020吨的水上飞机母舰,虽然它曾参加过1915年的加里波利战役以及先后在黑海、索马里、伊拉克的巴士拉、马尔马拉海和土耳其港市伊兹密尔等地服役,但似乎一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1935年,当人们期待着第三艘“皇家方舟”问世的时候,它的名字已经改为“飞马座”号(Pegasus),并且作为一艘弹射器试验舰仍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图为“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驶入位于马耳他的大港。它是英国海军在条约失效后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令海军军旗飘扬的最为著名的航空母舰。但它仍然存在诸如升降机体积小、缺少雷达装置等不足之处,但最为严重的问题还是它所搭载的飞机均已陈旧过时。“皇家方舟”号在沿着甲板的舷侧突出处装备有2门4.5英寸(115毫米)口径的火炮;桅顶上安装有一个归航信标。(皇家海军历史分部)
“皇家方舟”号航母注定会成为英国最为著名的航空母舰,是它让英国海军军旗高高飘扬。这艘全长800英尺(244米)的新航母设计华丽,标准排水量为2.2万吨。除个别之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之前建造的航空母舰,其机库与飞行甲板是作为附属物建在主甲板之上的。“皇家方舟”号将双机库与飞行甲板纳入舰身大梁的设计风格成为英国日后建造航空母舰的参照。这种结构使飞行甲板相对于吃水线长度,能够达到最大值721.5英尺(220米)。舰上共有3部升降机在两个机库与飞行甲板之间运送飞机。“皇家方舟”号飞行甲板的右舷上为岛式上层建筑,涡轮动力装置产生的废气可通过舰上高耸的烟囱排出。出于近距离防御的考虑,“皇家方舟”号装备有4.5英寸(114毫米)口径火炮16门以及总数不少于56门的小型防空炮,其中包括八筒炮6门、1.1英寸(28毫米)口径的高射机关炮以及8挺0.5英寸口径的机枪。
“皇家方舟”号的优越之处显然在于它72架的设计载机量,而舰身面积几乎等同的“勇敢”号和“光荣”号航母,每艘仅能搭载飞机48架。然而经过实践证明,60架飞机是“皇家方舟”号最为合适的搭载量,因为这比较适于其机库的容量;这一数字不及美国的小型航空母舰,因为美国航空母舰载机量是按照机库容量与降落在飞行甲板上的飞机数量之和来计算的。“皇家方舟”号于1938年竣工。
随着英国对纳粹德国可能入侵担心的日益增加,为了满足本国领海的防御要求以及在新加坡部署一支可靠的作战队伍来阻止日军进犯,英国政府对舰队规模作出了修订。表5-3反映出根据防御必需委员会的要求而制定的英国在1942年需要的海军力量,英国海军必须与两大海军强国——潜在的德国与日本的海上力量保持相当水平。
英国1936年的造舰计划批准再建2艘舰队航空母舰以及2艘战列舰和7艘巡洋舰,这是英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一个造舰计划。海军部的舰艇设计部门在困境中完成了“皇家方舟”号航母的设计详图,并于前一年的9月开工建造。当时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定购一艘与“皇家方舟”号标准相符合的航空母舰。但是,海军中将雷吉纳德·亨德森却连一艘也没有。作为英国海军的管理者和1934年以来的第三海务大臣,亨德森负责管理舰船的设计与建造。他在早些时候曾经担任“暴怒”号航母和英国第一支航母部队的指挥官。他坚定地认为,新型航空母舰必须拥有在欧洲限制海域里能够抵御陆上轰炸机打击的武器装备。如果遵循常规的设计步骤,那么造舰工作至少会被耽搁2-3年。丝毫不做让步的亨德森最终竟然在短短3个月内完成了一艘武装航母的设计工作!
表5-3 英国海军规格海军军力1934防御必需委员会1934-1935德日1935-1936德日1938大型军舰*15152021航空母舰581513巡洋舰507010090驱逐舰队9162221潜艇50558273*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
根据新的设计方案,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和机库的侧面均拥有武器装备。虽然日本和美国的航空母舰在日后均在飞行甲板上添置了武器,但是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海军在机库上装备防御设施。海军航空兵部队的战史学家大卫·赫伯斯(David Hobbs)曾表示:“即便是战争爆发之初皇家海军战斗机的性能平庸,但单是这一理念就可圈可点……”按照英国皇家空军的建议,装甲必须能够抵御500磅(227千克)炸弹的袭击,尽管赫伯斯指出:“没有人会用重量那么小的炸弹。”因此,英国海军在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上装备了3英寸(77毫米)厚的装甲,而机库侧面以及吃水线的一周的装甲厚度达到了4.5英寸(114毫米)。但是这种装甲机库大大降低了航母的载机量,特别是在战争初期皇家海军的飞行甲板就成为被人嘲笑的对象。
每个机库的尽头都有一部升降机负责将飞机运送到飞行甲板上。标准排水量为2.3万吨,全长 753.5英尺(230米),航母所采用的齿轮传动轮机可使其航速达到30.5节(56.49千米/小时)。其机库只能同时容纳36架飞机。
第一批2艘装甲航空母舰分别为“卓越”号(Illustrious)和“胜利”号(Victorious),两艘航母均是在1937年春开始动工建造的。英国政府还在1937年的一项议案中批准建造另外两艘名为“可畏”号(Formidable)与“不屈”号(Indomitable)的航空母舰以及3艘战列舰和7艘巡洋舰,这两艘航母分别于1937年的6月和9月动工。但是,“胜利”号与“不屈”号航母在建造之初又经过重新设计,增加一个载机量为48架的双层机库,并以减少航母所需燃料为代价增加了航空汽油的储备。新的机库设计意味着前端的升降机只能供上层机库使用,尽管其面积已经扩大到可供机翼不可收放的“海飓风”停放;位于后部的升降机则可以在双层机库间运送飞机。这些变化稍微增大了这艘舰只的规模。(见下册附录C)
与已经建造完成的“皇家方舟”号一样,新建的航空母舰同样沿着飞行甲板装备了双联共16门4.5英寸(114毫米)口径的高平两用炮。面对日益临近的战争,最初装备的由48筒高射机关炮以及一些20毫米口径机枪组成的防空炮台会逐渐增加新的火力。
除了在建造航空母舰上的大手笔之外,1937年发生的一件事将对英国航母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一年,英国皇家海军在海军航空兵部队的控制权问题上赢得了必要的政治支持。在这场分歧中与海军站在同一立场的人中,有一位便是温斯顿·丘吉尔。他即将重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海军大臣的职位,并将于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将海军航空兵部队从英国皇家空军分离出来的这个决定是在1937年夏做出的,并允许两年的时间逐渐过渡。虽然军方在1939年5月24日宣布这一过渡已经“结束”,但是皇家空军的装备维护人员仍在海上和陆地的海军航空兵部队里继续服役了5年。英国海军部接受这一新的职责,并将第五海务大臣和海军航空队的长官编入海军军部委员会,负责指导海军的日常管理及军务。
图为英国“卓越”号航空母舰。装甲的飞行甲板、雷达装置以及“管鼻鹱”战斗机(Fulmar)均为海军作战增加了新的武器装备。与“皇家方舟”号航母一样,“卓越”号同样在飞行甲板两侧配备了双联4.5英寸(114毫米)口径火炮,其舰身结构向上延伸到飞行甲板上。图中所见的“大青花鱼”(Albacore)鱼雷攻击机机首朝前,其中一架刚刚着陆。在岛式上层建筑前端的高射机关炮与右舷4.5英寸(114毫米)口径炮塔之间,有1架“海喷火”战斗机。(昂立·马松收藏)
1938年的一项财政预算批准再建一艘舰队航空母舰兼“飞机给养母舰”“独角兽”号(Unicom),同时批准建造的还有两艘战列舰和10艘巡洋舰。“独角兽”号作为舰队航空母舰的支援舰,负责提供给养和舰只的维护工作。另一艘舰队航母及两艘战列舰和9艘巡洋舰在1939年获准开工建造。两艘额外建造的舰队航母名为“怨仇”号(Implacable)与“不倦”号(Indefdtigable),分别于1939年的2月和11月开工建造。这两艘航母与“不屈”号和“胜利”号一样,经过改进后带有2个机库。“怨仇”号与“不倦”号航母经过重新设计后,减少了侧面装甲的厚度(机库保护层厚2.5英寸(63毫米)),4台(取代了3台)汽轮机使航速达到32节(59.26千米/小时),原来为30.5节(56.49千米/小时)。1935-1939年间,英国海军为7艘舰队航空母舰以及专门建造的“独角兽”号增加了龙骨设计,成为“和平”时期英国最富雄心的一个造舰计划的标志。
这一庞大的造舰计划以及海军重新取得对舰载飞机的控制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又使英国与美国、日本一道成为海军航空强国,这也是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法国在努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5个海上强国中,意大利完全忽略了航空母舰的发展,而法国则远远落后于英国、日本及美国。法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贝亚恩”号是1927年由一艘战列舰改造而成的。
法国海军对发展舰载航空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却几乎未带来任何成果。1935年,法国海军参谋部对1928年建成的1万吨级的重型巡洋舰“杜肯”号(Duquesne)和“图尔维尔”号(Tourville)改造成轻型航空母舰作了研究。这两艘巡洋舰性能卓越,均配备有8门8英寸(203毫米)口径火炮,并可保持持续高速航行。“杜肯”号试航时的速度为35.3节(65.38千米/小时),而“图尔维尔”号则达到了36.15节(66.95千米/小时)。海军参谋部对4种可行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其中3种保留了原有的8英寸火炮,载机量根据所选结构的不同约为12-14架不等。经过广泛的论证,法***方放弃了将重型巡洋舰改造成轻型航空母舰的做法,转而决定建造两艘规模、载机量更大的航空母舰。1944-1945年法国准备加入太平洋战争抗击日本的时候,原来的将“杜肯”号和“图尔维尔”号改造成轻型航母的建议重新受到了重视。
法国海军1938年的一份造舰计划批准建造两艘航空母舰“乔弗里”号(Joffre)与“班勒维”号(Painlevé),这是法国第一次专门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两艘航母的名字分别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国元帅乔弗里和政治家班勒维。按照设计,两艘航母的排水量在1.8万吨,全长775英尺(236米),齿轮传动轮机可使其达到33节(61.12千米/小时)的航速。飞行甲板只有657英尺(200米)长,因此为了与右舷上的岛式上层建筑保持平衡,还需将左舷上方的甲板延长。航母飞行甲板上的装甲厚度为1.5英寸(38毫米)-2英寸(50毫米)不等,甲板下方是由两部升降机联系在一起的双层机库。在近距离防御中,两艘航空母舰均可利用一个由8门5.1英寸(129毫米)口径、8门37毫米口径以及24门13毫米口径火炮组成的防空炮塔。
但是“乔弗里”号和“班勒维”号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乔弗里”号航母于1938年11月26日动工建造,计划于1942年完工,但建造工作进展缓慢。当法德双方的停战协定于1940年6月26日凌晨生效的时候,它甚至还没能下水,而按照建造计划,此时应该已经完成28%的工作了。“乔弗里”号航母在建造过程中不幸夭折,它的机械设备也被应用在布莱斯特造船厂的中央发电厂。“班勒维”号也没能等到搭建龙骨的阶段。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对军用飞机如何更好地适应海军操作的兴趣未曾减弱。除了对全通式甲板航空母舰继续研究之外,不断有人提议建造“部分式”航空母舰,即既保留主口径火炮,又可以供飞机起降的舰只。虽然几个国家的海军对这样的设计均进行了认真的考虑,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并没有任何成果。
类似的合二为一的设计有很多都是出自乔治·瑟斯顿爵士(Sir George Thurston)之手。瑟斯顿是位于巴罗的维克斯造船厂的首席建筑师,他于1923年提出的“试验战列舰”有一个位于舰尾的飞行甲板,在舰身上安装有各式各样的上层建筑,舰身前端有1个、2个或3个炮塔。他提出在舰身前端装备一个三联炮塔以及位于中线的上层建筑:
考虑到在船尾处距桅杆300英尺(91米)处,以及指挥塔前端为飞机提供一个清晰的降落地点,飞机可以通过升降机从上建筑甲板运送到飞行甲板上,并拥有一个长约120英尺(37米)的起飞滑行跑道。防空炮的可移动式设计能够使飞行甲板畅通无阻,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考虑建造一种集战列舰和航空母舰为一体的战舰。最富有创造力的设计是来自英国的乔治·瑟斯顿爵士。上图中有3幅出自瑟斯顿之手,一幅为美国海军设计。(A)瑟斯顿设计的右舷岛式建筑的舰只,三联炮塔上装备有6门16英寸(406毫米)口径火炮;(B)瑟斯顿设计的右舷岛式建筑的舰只,三联炮塔上装备有9门12英寸(305毫米)火炮;(C)瑟斯顿设计的中线岛式上层建筑,带有5门或6门大炮(三联炮塔和双联炮塔或者为2个三联炮塔);(D)美国海军设计的带有飞行甲板的巡洋舰(编号为CF),带有5门或6门6英寸(152毫米)口径火炮(三联炮塔和双联炮塔或者为2个三联炮塔)。(劳拉·纽萨姆(Laura Newsom))
类似的设计理念通常应用于航空母舰和巡洋舰的混合体,受到了很多国家海军的重视,其中也包括美国海军。20世纪30年代,在标准排水量大约1.2万吨、装备3门或6门6英寸(152毫米)/55倍口径火炮的基础上,美国海军修造局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装备有3门火炮的战舰在飞行甲板前端安装炮塔;而装备有6门火炮的战舰在船首和船尾处安装三联炮塔以及一些小型火炮。但是这些带有飞行甲板的巡洋舰(编号为CF)在设计的最初阶段便停滞不前了。
事实上,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才开始认真考虑这种多功能的战舰。在接下来的30年里,海军主要考虑在“艾奥瓦”级的快速战列舰上采用这种部分式飞行甲板的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两艘老旧的战列舰“伊势”号(Ise)与“日向”号(Hyuga)进行了改造,增加了机库、弹射器和舰身后部的飞行甲板。改进后的两艘战列舰可供一定数量的飞机进行起降。日本海军原计划对另外两艘战列舰“扶桑”号(Fuso)与“山城”号(Yamashiro)也进行类似的改建,但终因船体过于陈旧而作罢。中途岛战役结束后,遭受重创的“最上”号(Mogami)重型巡洋舰也在舰身后部增建了一个飞行甲板以及舰身中部的两架旋转吊车,改造后的“最上”号可以搭载11架水上侦察机。这一努力是为了解决中途岛战役中暴露出的侦察机短缺的问题。“最上”号保留了舰身前部原有的三座8英寸(203毫米)口径双联炮塔。
另一项关于建造带有飞行甲板战舰的授权是日本于1938年通过的一项飞机巡洋舰的建造计划。日本海军尝试将一支潜艇旗舰队与一艘巡洋航空母舰合编,从而为辅助潜艇作战提供长距离飞行的侦察机。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设计了一艘标准排水量在1.6万吨、全长720英尺(219米)、航速在30节(55.56千米/小时)以上的战舰。
在舰身前部装备两座6.1英寸(155毫米)口径的三联炮塔舰身中部是一个全长556英尺(169米)、经过加高的飞行甲板。一部升降机负责在飞行甲板与机库之间运送20架飞机。从设计图纸上看,这艘战舰并没有岛式上层建筑,最有趣的设计之处在于设计人员为其安装了两个平甲板弹射器——这在日本战舰中是首次使用:其中一个位于飞行甲板的前端,而另一个则在舰身中央,角度朝向舰身的左舷。
这样的两艘战舰计划编入潜艇旗舰中队,但是设计图纸仍在不断修改(体积缩小),而最终设计的编号为C-42的战舰没有飞行甲板。只有一艘开工建造,即1943年完工的“大淀”号(Oyodo),这是一艘传统的巡洋舰,前端装备有6门6.1英寸(155毫米)口径的火炮,舰身后部有1个机库和1个旋转式弹射器,“大淀”号可搭载6架水上飞机。
同样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苏联向美国吉布斯-考克斯设计公司定购了一项庞大的整编战列舰与航空母舰的设计方案。但是,苏联并没有建造一艘战舰。冷战时期,苏联将要建造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式军舰,即“莫斯科”级(Moskava)、“基辅”级(Kiev)和“库兹涅佐夫”级(Kuznetsov)航空母舰。
1939年8月31日,欧洲和平的最后一天,主要海军强国的航空母舰力量对比如下:
完工 在建
英国 7 6
日本 6 2
美国 5 2
法国 1 1
德国 - 1
远东战争
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一系列“小规模战争”和入侵行径,其中1939-1945年的哈米吉多顿大战将其推上了顶峰。在远东地区,日本关东军于1931-1932年的冬季从中国手中将满洲掠去。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高涨。日本方面声称将采取自卫手段保护日侨利益。1932年1月18日下午4时,天崎启升等5名日本僧人在毗邻上海公共租界东区(杨树浦)的华界马玉山路(今营口路)的三友实业社因因寻衅被殴打,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日方指为工厂纠察队所为,随即以此事件为借口,大举入侵中国港口城市上海及其周边地区。
日军打着保护该地区日本公民的旗号,于1932年1月28日开始入侵上海。两天后,“加贺”号航空母舰驶入中国海岸,“凤翔”号航母也于2月1日后期到达,并与“加贺”号组成航空母舰第一舰队。“加贺”号航母的飞行大队由24架中岛A1N战斗机和36架三菱B1M(Mitsubishi B1M)攻击机组成;而“凤翔”号航母搭载的A1N战斗机和B1M攻击机的数量分别为10架和9架。这些飞机使日本获得了战区的制空权,还有一些飞机接到命令从上海的昆达机场起飞,为地面作战提供直接支持。
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航空母舰首次在战争中出现。日本也成为除了依靠陆基飞机支持地面作战外,首个利用航空母舰作为空中力量的国家。图为1937年5月在为入侵中国而进行的备战中,“加贺”号航母正在日本南部海域进行飞机起飞的训练。(堀元美收藏(Collection of Motoyoshi Hori))
1914年以来,亚洲上空爆发的第一次空战也许是在2月22日,当时“加贺”号航母上的3架日本B1M战斗机在中国苏州上空遭到了一架中国波音218双翼战斗机的还击。随后,A1N战斗机加入战斗,中国的波音战斗机被击落;飞行员美国人罗伯特·肖特(Robert M.Short)不幸牺牲,同时阵亡的还有“加贺”号的海军上尉、B1M攻击机的飞行员小谷千叶(Susumu Kotani)。在地面作战上,中***队在淞沪会战中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直到3月3日一项停火协定生效。
两国之间签订了一份并未令人安心的停战协定。日本国内正在经历一场军人政府挑起的政治***。日本的首要作战原则是发展一支强大的海军,以便与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相抗衡。20世纪30年代,日本航空母舰的建造和现代化发展是伴随着舰载飞机的供应而同时进行的。经过了一段本土设计的舰载飞机性能相对薄弱的阶段,日本研制出一种A4N型战斗机——这是对早期战斗机进行改进后的机型,以及在德国海因克尔50(Heinkel 50)基础上改造而来的爱知D1A型(Aichi DlA)俯冲轰炸机。爱知D1A是日本第一架主要用于俯冲轰炸的军用飞机。
中岛A1N战斗机(图左)和三菱B1M攻击机(图右)是日本在1931年初上海事变时装备的主要舰载飞机,两架飞机在设计上均受到英国的影响。A1N1的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50英里(241千米),装备有7.7毫米口径机枪2挺,并可挂载2枚重量为66磅(30千克)的炸弹。B1M2是一架三座战机,可以挂载1枚鱼雷或2枚重530磅(240千克)的炸弹,其最大飞行时速为130英里(209千米)。(《航空情报》)
入侵上海之后,日军在中国北方的战略要地均部署了军事要塞,并完全占领了满洲。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遭遇战,位于北京附近的日军机动部队在1937年7月7-8日的夜晚对中***队开火,这次事件被称为“卢沟桥事变”,到月底升级为大规模的战争状态。8月11日,日军再次在上海增加兵力,而这次同样是在舰载飞机的支援下完成的。
大型航空母舰“加贺”号以及规模较小的“凤翔”号与“龙骧”号航母于8月中旬在中国领海上集结并参与到侵华战争之中。而这一次,日军飞机遇到了实力更强的中国空军。苏联制造的现代化战斗机加入中国(接下来还有由“志愿者”组成的4支战斗机飞行中队和2支轰炸机飞行中队)。美国陆军及海军飞行员——在前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Chennault)的率领下为中国培训飞行员,同时,美国和英国的飞行员也来到中国给予援助。
接下来的一次航空母舰参与的空战发生在1937年的8月16日,当时有6架来自“加贺”号航母上的A4N型战斗机与4架美国制造的战斗机在上海的江湾上空交战,后者中有3架不幸被击落。翌日,12架攻击轰炸机从“加贺”号航母起飞对中国杭州进行了轰炸。由于天气条件恶劣,这12架轰炸机未能按计划与1架战斗机会合,因此中国飞行员对日军给予了沉重的打击,11架飞机被击落,仅有1架被打得千疮百孔侥幸返回“加贺”号。
攻击机的损失以及在面对中国战斗机时A2N2和A4N1的表现,使整个日军大为恐慌。“加贺”号航空母舰立即返航回国,装备一种新型的下单翼战斗机——三菱A5M(Mitsubishi A5M),后来根据盟军1942年采用的飞机命名方法而被命名为“克劳德”(Claude)。三菱A5M是世界上第一架舰载单翼战斗机,尽管采用了固定式的起落架,但它仍旧比中国飞行员驾驶的苏联制造的波里卡波夫I-16(Polikarpov I-16)战斗机(采用了可收放式的起落架)更加灵活,爬升速度也更加迅速。I-16战斗机只有在达到最大飞行速度时,才能在一些至关重要的方面优于日本战机。苏日两种战机的飞行时速分别为281英里(452千米)和273英里(439千米)。在中国领空,三菱A5M战斗机具有绝对的优势。
与此同时,在1937年8月14日,日本海军的三菱G3M2陆基双发轰炸机(Mitsubishi G3M2)盟军编号为“内尔”(Nell),从位于中国台湾的军事基地起飞,开始对中国内陆进行空中打击,往返飞行距离长达1200余英里(1931千米)。但是,这种轰炸机缺乏有效的防御装备,并且超出了防御性战斗机的飞行范围。因此,如果中国的防空力量能够将其战斗机集结起来的话,日军的轰炸机将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日本军方对G3M2飞机进行了改进,改进之后的新机型增加了额外的枪炮装置。此外,为了执行长距离的护航飞行任务,设计人员还在A5M2a“克劳德”飞机上安装了一个外置油箱。自从G3M战斗机对中国***政府所在地南京实行空中打击失利后,直到1937年10月都没有再对中国进行轰炸。在接下来的一次空袭中,9架战斗机在27架舰载战斗机的配合下,击落了中国16架战斗机中的11架。
爱知D1A俯冲轰炸机见证了日本飞机在设计上从受英国影响到受德国影响的转变。最早生产于1934年的D1A,其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74英里(280千米),并可挂载重量超过600磅(272千克)的炸弹。该机型装备有两挺前射式7.7毫米口径机枪和一挺位于后部座舱的活动机枪。机上可乘坐2名飞行员。(《航空情报》)
按照西方标准,只要击落对方5架飞机即可成为王牌飞行员。在中国领空进行的一系列空袭中,日本海军士官古贺清澄(Kiyoto Koga)成为日本第一个王牌飞行员。1937年9月19日,27岁的古贺清澄在南京上空击落了两架柯蒂斯“鹰”(Curtiss Hawk)轰炸机。3天后,这个A5M的飞行员再次击落两架“鹰”轰炸机,11月24日,他又击落了一架苏联产I-16战斗机。截至12月31日,古贺清澄又击落了8架中国战机,因此地区司令、海军中将小林康夫(Kiyoshi Hasegawa)授予他个人嘉奖,并提拔他为一级准尉。重新回到新飞行员训练工作的古贺清澄在日本横须贺港附近的一次飞机失事中受伤,并因伤势过重于1938年9月死亡。
中国守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是到12月份的时候,剩余守备力量已经撤离南京,使***所在地处于无人防守的境地。因此,绝大多数的日本海陆飞机,其中包括G3M轰炸机都在中国领土上集结,主要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九江市。
截至1940年年中,日军已经占领了中国所有的海岸,而地面作战几乎陷入僵局。然而,日本海军仍然以密集的火力进犯中国的领空。这年夏天,又有新型战机加入日本海军飞行中队,其中包括之前生产的一批共15架A6M战斗机。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舰载战斗机,虽然日后盟军将其命名为“奇克”(Zeke),但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共知的仍是它本国的编号三菱“零式”战斗机。日后投入标准生产的A6M5型号为52的战斗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351英里(565千米),并可以在7分钟内爬升到1.97万英尺(6005米)的高空。在经验丰富的日本飞行员的操控下,“零式”战斗机可以在太平洋战争中与其他任何一架战斗机相抗衡,直到1943年美国海军F6F“地狱猫”的出现。
通过1937年对中国实施的空中打击,日军发现舰载中岛A2N(图左)和A4N战斗机已经无法与中***队经过改进的机型相较量,中***队所装备的战机大部分为苏联制造的。为此,日军采用了三菱公司研制生产的A5M战斗机(后被盟军命名为“克劳德”)——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舰载单翼战斗机(图右)。后投入生产的A5M4(图片为1939年一架在中国领空飞行的A5M4),在9840英尺(2999米)的高度飞行时,其最大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73英里(439千米),最大飞行高度为32150英尺(9799米),装备有两挺7.7毫米口径机枪,并可挂载两颗重量为66磅(30千克)的炸弹。(《航空情报》)
曾驾驶过一架被俘获的A6M2“零式”战斗机的美国海军飞行员威廉·伦纳德(William N. Leonard)上尉回忆说:
“零式”战斗机的确是一架性能卓越且驾驶舒适的飞机……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的精良的设计并没有受到大批量生产的影响。飞机上装甲、铆钉、整流装置、发动机罩、观察孔盖、座舱罩以及起落架舱的安装都非常精确细致。
螺旋桨毂盖成流线型进入发动机罩的设计使发动机减速齿轮箱的轮廓非常平滑。发动机罩内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其双列14缸发动机能够得到足够的制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最著名的战机当属三菱A6M“零式”战斗机。这是第一架舰载战斗机,其性能表现优于其陆上对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装备的索普威斯系列战斗机。A6M1原型机于1939年4月1日进行了首次试飞;图为15架正式投产前的A6M2改进机型的其中1架,随同第12海军航空联合舰队于1940年8月进犯中国。正式生产的A6M2(型号21)在14930英尺(4551米)的飞行高度时可以达到每小时331英里(533千米)的最大速度,其最大飞行高度为32810英尺(1万米)。该机还配有2挺7.7毫米口径机枪和2门20毫米口径机关炮。此外,该机还可以挂载2枚重量为132磅(60千克)的炸弹或1只容积为97加仑(25升)的副油箱。(《航空情报》)
“零式”战斗机于1940年8月19日参战,当时12架这种新型的战斗机与32架海军轰炸机组成编队,从中国的汉口起飞对***临时所在地重庆实施了空中打击。中***队没有一架拦截机进行拦截,在接下来的两次由“零式”战斗机执行的空袭任务中,日军同样没有遭到来自中***队的空中干预。但是在9月13日,当上尉近藤三郎(Saburo Shindo)指挥13架“零式”战斗机在重庆上空飞行的时候,却与中***队的30架战斗机相遇。27架苏I-15和苏I-16战斗机被击落,而日军却无一伤亡。9月末,***从重庆撤离。
整个1941年的9月,当“零式”战斗机从中国撤回为1941年12月备战时,这种新型战机已经击落或击毁中国飞机99架,而日军仅损失了两架“零式”战斗机。日本驻扎在中国的“零式”战斗机上安装了一只外部油箱,在执行任务时通常情况可以飞行1100英里(1770千米)。
与此同时,随着法国1940年6月战败投降,日本趁机占领了印度支那,这次行动并未受到军事抵抗。为了确保“战利品”的安全,日本海军派出一支队伍南下,其中包括“飞龙”号航空母舰,它于9月17日驶离日本的横须贺港,并在这次行动中搭载了“苍龙”号航母上的飞行大队。“飞龙”号和“苍龙”号两艘航母均于1941年7月10日驶离横须贺港,以便为日军在印度支那南部的继续扩张提供军事保障。日军这一次同样没有遭到抵抗。两艘航母于8月初返回日本,开始为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积极备战。
表5-4 日本航空母舰舰队航空母舰机身条纹颜色机尾编号“赤城”号1红AI-“加贺”号2红AII-“苍龙”号1黑BI-“飞龙”号2黑BII-“龙骧”号1橙DI-“祥风”号2橙DII-“翔鹤”号1白EI-“瑞鹤”号2白EII-每架飞机各自识别码的首标,例如AI-154是属于“赤城”号航母的舰载战斗机(见表5-4),识别码是与所属航空母舰的编队相关联的。
1936-1938年,“赤城”号航空母舰经过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改造后的“赤城”号增加了全通式的飞行甲板(自距舰尾1/3处呈纵向稍稍倾斜)和一个小型的左舷岛式上层建筑。图片中甲板上的3架飞机为A6M零式战斗机,摄于1941年。(《世界舰船》)
一流海军飞行员
在中国的日本海军飞行员,无论是舰载或是陆基,毫无疑问都是当时世界上技术一流的海军飞行员。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只有不到50%的人员可以参加飞行培训,再加上在中国积累的作战经验,使他们成为技术出众的飞行员。
在入侵中国时,90%的日本海军飞行员为士兵;其余人员中,有8%为现役军官,另有2%为预备役军官。早期的日本海军飞行员全部为军官,从日本江田岛海军学校毕业后立即被送参加飞行培训。但是随着20世纪20-30年代日本海军航空的发展,培训重点逐渐转移到士兵飞行员上,这主要是飞行任务的缘故。1928年,日本军方发起了一个主要的培训项目,即对海军士官进行飞行培训;1929年,日本海军又启动了另一项飞行员培训的保留项目。后者招募一批年龄在15-17岁、小学毕业且成绩优异、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参加飞行培训。学员首先要接受为期3年的海军训练,这其中包括一定时间的海上实地培训。之后,再被送往参加飞行训练。20世纪30年代末,飞行预备培训的时间由3年缩短为1年。
日本对飞行员的培训极其严格,在1937年一个海军飞行培训班的1500名应征者中,仅有70人入选,而且最后只有25人顺利毕业。培训内容包括一些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例如要求受训者在水下游泳至少能坚持90秒钟,以及飞行训练和海上航行,所有这些均是在严酷得近乎残忍的纪律约束下完成的。这一培训体制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每年能够培养出约100名飞行员,其中大多数为军人。尽管在战争爆发前培训数量有所增加,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战时集结以及伤亡时补充兵源的需要。1941年12月,日本海军拥有飞行员3500名,而陆军飞行队只有2500名;两个军种每年培训飞行员的总人数为750名。由于世界大战的战火日益向太平洋逼近,因此日本军方对飞行员的培训项目稍作调整,对素质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