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七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七
作者:曾国藩
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 文】
臣闻各省之兵,稍有名者,如湖南之镇筸①,江南之寿春②,浙江之处州③,天下不过数镇。裁汰之法,或精强之镇不动,而多裁劣营;或边要之区不动,而多裁腹地;或营制太破归而并之;或汛防太散撤而聚之。要在兵部之精审,督抚之体察,未可鲁莽以从事耳,诚使行臣之说,缺出不补,不过六年,五万可以裁毕。以一马二步计之④,年可省饷银一百二十万,十年以外于经费大有裨益⑤。此项银两不轻动用,督抚岁终奏解户部,另行封存,专备救荒之款,永塞开捐之路。养兵为民也,备荒亦为民也。塞捐以清仕途,尤爱民之大者。一分一毫,天子无所私利于其间,岂非三代公心,贤于后世搜刮之术万万者哉!
【注 释】
①镇筸(gan):地名,即今湖南凤凰县。
②寿春:今安徽寿县。
③处州:今浙江丽水。
④一马二步:指一名马军二名步军的费用。
⑤裨(bei)益:增益补缺。裨:增加。
【译 文】
我听说各省绿营兵中稍有名气的不多,比如湖南镇筸兵,江南寿春兵,浙江处州兵等。全国也不过只有几个地方。裁减的方法就可以不动精干的军营而裁减低劣的军营,也可以不动边防和要害地方的军队而多裁减内地的军队,可以将营防设施太破旧的军队合并,也可将太分散的军队集中。总之,要靠兵部官员精心审定,各省提督、巡抚认真考察,而不能鲁莽行事。如果认真照这个建议实行:兵员失缺之后不补缺,用不了六年时间,五万军队就可以裁减完毕。以一份马军二份步军计算,每年可以节约粮饷一百二十万,实行十年对国家经费开支一定大有好处。这项节省下来的银两决不能轻易动用。提督、巡抚每年年终将款项押送户部,户部单独封存起来,作为救灾的储备款。这样就能从此堵住开捐的路子。养兵是为了百姓,备蓄也是为了百姓,而堵塞开捐之路以使官场清廉,尤其是爱民最好的办法。皇帝对此没有一分一毫的私利,夏商周三代的圣君不是比后代那些搜刮百姓的办法要高明万万倍吗?
【读 解】
旧时的文人一说起“三代”“五帝”就只有诚惶诚恐五体投地的份,殊不知他们所崇尚的尧舜圣君事迹都是儒家学者经师们伪造《尚书》的相关篇章而编造出来的。而宋儒们便依据书中《大禹谟》里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危”等胡话,捏造了“三代传圣心法”的道统。于是只知死读圣贤书的腐儒们便一代代地对三代圣君顶礼膜拜,而后世的帝王也自然个个成了“圣明”的天子。
然而,中国历史上几百个皇帝除了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几个少数人物,又有多少是出色的呢?尽管他们中的暴君、低能儿层出不穷,但他依然是操万民生死大权的绝对权威。“君圣臣忠”是儒家的君臣理想规范,而事实上不仅奸雄争霸你死我活,而且君臣黑幕更令人触目惊心:臣子纂位者比比皆是,帝王之家互相残杀者层出不穷:项羽与刘邦争霸,为了威胁刘邦,项羽要杀掉他的父亲,而刘邦竟无耻地说,你要杀我的父亲煮成肉汤,那也分一碗给我喝。梁武帝立萧纲为太子,致使诸弟之间酿成深仇。后来侯景作乱,武帝的侄子萧正德将候景引入都城,他不仅自称皇帝,还与侯景约定,攻城之后要杀掉叔父武帝和叔伯兄弟萧纲。这类恶行便是大多数“内圣外王”者的代表。所以曾国藩幻想用裁减兵员的粮饷来赈济灾民,并由专人专门机构来保管,这只能是一种空想。曾国藩以前的历朝(尤其是王朝末期)做不到,曾国藩这位“中兴名臣”的时代更做不到,所以大清王朝也就只能寿终正寝。
更新于:25天前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八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八作者:曾国藩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原文】若夫训练之道,则全视乎皇上精神之所属。臣考本朝以来,大阅之典举行凡二十余次。或于南苑,或于西厂,或于芦沟桥、玉泉山。天弧亲御,外藩从观①,军容一肃,藩邪破胆。自嘉庆十七年至今,不闻大阅者四十年矣..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六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六作者:曾国藩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 文】 臣今冒昧之见:欲请汰兵五万,仍复乾隆四十六年以前之旧。骤而裁之,或恐生变。惟缺出而不募补,则可徐徐行之而万无一失。医者之医疮疤甚者,必剜其腐肉而生其新肉。今日之劣弁羸兵①,盖亦当量为简汰..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五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五作者:曾国藩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 文】高宗规模宏远①,不惜散财,以增兵力。其时大学士阿桂即上疏陈论②,以为国家经费骤加不觉其多,岁支则难为继。此项新添兵饷近三百万,统计二十余年,即须七千万,请毋庸概增③,旋以廷臣议驳④。卒从增设至..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四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四作者:曾国藩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 文】自康熙以来,武官即有空名坐粮①,雍正八年因定为例:提督空名粮八十份,总兵六十分②,副将而下以次而减,下至千总五分,把总四分③,各有名粮。又修制军械,有所谓公费银者;红白各事④,各有所谓赏恤银..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三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三作者:曾国藩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原 文】宣宗成皇帝每与臣下言及开捐一事①,未尝不咨嗟太息,憾宦途之滥杂,悔取财之非计也②”。臣尝即:国家岁入之数与岁出之数而通筹之③,一岁本可余二三百万④,然水旱偏灾尧汤不免。以去岁之丰稔⑤,而江..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二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二作者:曾国藩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原文】至于财用之不足,内外臣工人人忧虑①。自庚子以至甲辰五年之间②,一耗于夷务③,二耗于库案④,三耗于河决⑤,固已不胜其浩繁矣⑥。乙巳之后⑦,秦豫两年之旱⑧,东南六省之水,计每岁歉收,恒在千万以久。又..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一
曾国藩·议汰兵疏·第一作者:曾国藩出自————《曾国藩·议汰兵疏》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曾国藩·议汰兵疏① 【原 文】 奏:为简练军实②,以裕国用事。臣窃维天下之大患,盖有二端:一曰国用不足,二曰兵伍不精。兵伍之情状各省不一:漳泉悍卒③,以千百械斗为常;黔蜀冗兵④,从勾结盗贼为业。其它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