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部汇考三
将帅部汇考三
作者:陈梦雷
出自————《官常典·兵部部》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将帅部汇考三
唐
唐置十六卫设上将军大将军将军诸府有中郎将都尉各率其属又设天下兵马元帅有大总管都统招讨之名皆掌大征伐各设僚属有差按唐书百官志左右卫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掌宫禁宿卫凡五府及外府皆总制焉凡五府三卫及折冲府骁骑番上者受其名簿而配以职皇帝御正殿则守诸门及内厢宿卫仗非上日亦将军一人押仗将军以中郎将代将军掌贰上将军之事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左右金吾左右监门卫上将军以下品同
注
武德五年改左右翊卫曰左右卫府左右骁骑 卫曰左右骁骑府左右屯卫曰左右威卫左右御 卫曰左右领军卫左右备身府曰左右府唯左右 武卫府左右监门府左右候卫仍隋不改显庆五 年改左右府曰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左右卫府 骁卫府武卫府皆省府字改左右威卫曰左右武 威卫左右领军卫曰左右戎卫左右候卫曰左右 金吾卫左右监门府曰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府 曰左右奉宸卫后又曰左右千牛卫咸亨元年改 左右戎卫曰领军卫武后光宅元年改左右骁卫 曰左右武威左右武卫曰左右鹰扬卫左右威卫 曰左右豹韬卫左右领军卫曰左右玉钤卫贞元 二年初置十六卫上将军左右卫有录事一人府 一人史二人亭长八人掌固四人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掌判诸曹五府外府禀禄卒伍军团之名数器械车马之多少小事得专达每岁秋赞大将军考课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掌受诸曹及五府之外府事句稽抄目印给纸笔仓曹参军事各二人正八品下掌五府文官勋考假使禄俸公廨田园食料医药过所百仓曹以下同品
注
有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四人史七人骑曹府 二人史四人冑曹府三人史三人武后长安初改 铠曹曰胄曹中宗即位复旧先天元年又曰冑曹 开元初诸卫司仓司兵骑兵参军改曰仓曹兵曹 骑曹冑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各二人掌五府武官宿卫番第受其名数而大将军配焉骑曹参军事各一人掌外府畜簿帐牧养凡府马承直以远近分七番月一易之以#出宫城者给焉冑曹参军事各一人掌兵械公廨兴缮罚谪大朝会行从则受黄质甲铠弓矢于卫尉奉车都尉掌驭副车有其名而无其人大陈设则它官摄驸马都尉无定员与奉车都尉皆从五品下司阶各二人正六品上中候各三人正七品下司戈各五人正八品下执戟各五人正九品下长上各二十五人从九品下
注
武后天授二年置诸卫司阶中司戈执戟谓
之四色官
亲卫之府一曰亲府勋卫之府二一曰勋一府二曰勋二府翊卫之府二一曰翊一府二曰翊二府凡五府每府中郎将一人正四品下左右郎将一人正五品上亲卫正七品上勋卫从七品上翊卫正八品上总四千九百六十三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正九品上校尉各五人正六品上每校尉有旅帅二人从六品上每旅帅各有队正二十人正七品上副队正二十人正七品下五府中郎将掌领校尉旅帅亲卫勋卫之属宿卫者而总其府事左右郎将贰焉番上者以名簿上干大将军而配以职武德贞观世重资荫二品三品子补亲卫二品曾孙三品孙四品子职事官五品子若孙勋官三品以上有封及国公子补勋卫及率府亲卫四品孙五品及上柱国子补翊卫及率府勋卫勋官二品及县男以上散官五品以上子若孙补诸卫及率府翊卫王府执仗亲事执乘亲事每月番上者数千人宿卫向庑及城门给廪食执扇三卫三百人择少壮肩膊齐仪容整美者本卫印臂送殿中省肄习仗下每番三卫一人为大仆寺引辂其后入官路艰三卫非权势子弟辄退番柱国子有白首不得进者流外虽鄙不数年给禄禀故三卫益贱人罕趋之
注
有录事府一人史三人唐亲卫勋卫置骠骑将 军车骑将军翊卫置车骑将军武德七年改骠骑 将军为中郎将车骑将军皆为郎将分左右以亲 卫曰一府勋卫翊卫曰二府谓之三府卫诸卫翊 卫及率府亲勋卫亦曰三卫永徽三年避太子讳 改中郎将曰旅贲郎郎将曰翊军郎太子废复旧左右骁卫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豹骑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守诸门在皇城四面宫城内外则与左右卫分知助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冑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各一人左郎将各一人右郎将各一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校尉各五人旅帅各十人队正各二十人副队正各二十人
注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一人掌固四人仓曹 府二人史二人六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三人 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录 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左右武卫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同骁骑
注
有称长二人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 四人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 曹府三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称长掌唱 警为应跸之节左右威卫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羽林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东面助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冑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同骁骑
注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仓曹 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 史四人胄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领军卫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同左右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射声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主守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苑城诸门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冑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长上各二十五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同骁卫
注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仓曹 府二人史四人兵曹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一人 史四人冑曹府三人史三人左右金吾卫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宫中京城巡警烽道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佽飞番上皆属焉师田则执左右营之禁南衙宿卫官将军以下及千牛番上者皆配以职大功役则与御史循行凡敝幕故毡以给病坊兵曹参军事掌翊府外府武官兼掌猎师骑曹参军事掌外府杂畜簿帐牧养之事
胄曹参军事掌同左右卫大朝会行从给青龙旗#于卫尉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仓曹参军事各二人兵曹参军事各二人骑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左右司阶各二人左右中各三人左右司戈各五人左右执戟各五人左右街使各一人判官各二人左右翊中郎将府官如骁卫注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曹 府三人史五人骑曹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三人 史三人左右街典二人引驾仗三卫六十人引驾 佽飞六十六人大角手六百人隋有察非掾至唐 废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掌领府属督京城左右六街铺巡警以果毅二人助巡探入合日中郎将一人升殿受状卫士六百为大角手六番阅习吹大角为昏明之节诸营垒以进退左右街使掌分察六街侥巡凡城门坊角有武铺卫士骑分守大城门百人大铺三十人小城门二十人小铺五人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乙夜街使以骑卒循行嚣呼武官暗探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启鼓三千挝辨色而止左右监门卫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诸门禁卫及门籍文武官九品以上每月送籍于引驾仗及监门卫卫以帐报内门凡朝参奏事待诏官及伞扇仪仗出入者阅其数以物货器用入宫者有籍有傍左监门将军判入右监门将军判出月一易其籍行幸则率属于卫门监守长史掌判诸曹及禁门巡视出入而司其籍傍余同左右卫兵曹参军事兼掌仓曹冑曹兼掌骑曹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掌#宫殿城门皆左入右出中郎将各四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
注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二人兵曹 府三人史五人胄曹府三人史四人监门校尉三 百二十人直长六百八十人长入长上二十人直 长长上二十人监门校尉掌叙出入唐改监门府 郎将为将军左右千牛卫上将军各一人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二人掌侍卫及供御兵仗以千牛备身左右执弓箭宿卫以主仗守戎器朝日领备身左右升殿列侍亲射则率属以从胄曹参军事掌甲仗凡御仗之物二百一十有九羽仪之物三百自千牛以下分掌之上日执御弓箭者亦自备以入宿主仗每月上则配以职行从则兼骑曹中郎将各二人长史各一人录事参军事各一人兵曹参军事各一人胄曹参军事各一人
注
唐改备身郎将曰将军备身将曰中郎将千牛 左右备身左右曰千牛备身初置备身主仗有录 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兵曹府一人 史二人胄曹府一人史一人千牛备身十二人备 身左右十二人备身二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千 牛备身掌执御刀服花钿绣衣绿执象笏宿卫侍 从备身左右掌执御弓矢宿卫侍从备身掌宿卫 侍从主仗掌守供御兵仗左右翊中郎将府中郎将掌供奉侍卫凡千牛及备身左右以御刀仗升殿供奉者皆上将军领之中郎将佐其职有口#通事舍人承传声不下闻者中郎将宣告诸卫折冲都尉府每府折冲都尉一人上府正四品上中府从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正六品下别将各一人上府正七品下中府从七品上下府从七品下长史各一人上府正七品下中府从七品上下府从七品下兵曹参军事各一人上府正八品下中府正九品下下府从九品上校尉五人从七品下旅帅十人从八品上队正二十人正九品下副队正二十人从九品下折冲都尉掌领属备宿卫师役则总戎具资粮点习以三百人为团一校尉领之捉铺持更者晨夜有行人必问不应则弹弓而向之复不应则旁射又不应则射之昼以排门人远望暮夜以持更人远听有众而嚣则告主帅左右果毅都尉掌贰都尉
注
每府有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兵曹府二人 史二人每队正领兵五十人武德元年改鹰扬郎 将曰军头正四品下鹰击郎将曰府副正五品上 司马曰长史正八品下校尉正六品下旅帅正七 品下废越骑步兵二校尉及察非掾又改军头曰 骠骑将军府副曰车骑将军皆为府诸率府置骠 骑将军五人车骑将军十人二年以车骑将军府 隶骠骑府置十二军分关内诸府皆隶焉每军将 军一人副一人至六年废七年改骠骑将军府为 统军府车骑将军为别将八年复置十二军贞观 十年改统军府曰折冲都尉别将曰果毅都尉军 坊置坊主一人检校户口劝课农桑以本坊五品 勋官为之三辅及近畿州都督府皆置府凡六百 三十三永徽中废长史置司马一人总司兵司骑 二局武后垂拱中以千二百人为上府千人为中 府八百人为下府赤县为赤府畿县为畿府圣历 元年废司马置长史兵曹参军事又有别将一人 从六品下居果毅都尉之次其后分左右各一人 寻废久之复置一人降其品开元初卫士为武士 诸卫折冲果毅别将择有行者为展仗押官右羽 林军十五人左羽林军二十五人衣服同色诸卫 有弩手左右骁卫各八十五人余卫各八十三人左右羽林军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三人从三品掌统北衙禁兵督摄左右厢飞骑仪仗大朝会则周卫阶陛巡幸则夹驰道为内仗凡飞骑番上者配其职有#上南衙者大将军承墨#白移于金吾引驾仗官与监门奏覆降墨#然后乃得入长史各一人从六品上录事参军事各一人正八品上仓曹参军事各一人兼总骑曹事兵曹参军事各一人冑曹参军事各一人自仓曹参军以下皆正八品下司阶各二人正六品上中各三人正七品下司戈各五人正八品上执戟各五人正九品下长上各十人左右翊卫中郎将府中郎将一人正四品下左右中郎一人左右郎将一人皆正五品上兵曹参军事一人正九品上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副队正二十人
注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仓曹 兵曹各府二人史四人胄曹府史各二人左右翊 中郎将府录事一人府一人史二人仓曹兵曹各 府二人史四人冑曹府史各二人左右龙武军大将军各一人正二品统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三人从三品掌同羽林长史录事参军事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冑曹参军事各一人司阶各二人中各三人司戈执戟各五人长上各十人
注
景云元年置龙武将军兴元元年六军各置统 军贞元三年龙武军增将军一员有录事一人史 二人亭长二人掌固四人仓曹府二人史四人兵 曹府二人史四人冑曹府史各二人左右神武军大将军各一人正二品统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三人从三品总衙前射生兵长史录事参军事仓曹参军事兵曹参军事冑曹参军事各一人司阶各二人中各三人司戈执戟各五人长上各十人
注
有录事一人史二人仓曹兵曹胄曹府史皆如 神武军开元二十六年分羽林置左右神武军寻 废至德二年复置左右神策军大将军各一人正二品统军各二人正三品将军各四人从三品掌卫兵及内外八镇兵护军中尉各一人中护军各一人判官各三人都句判官二人句覆官各一人表奏官各一人支计官各一人孔目官各二人驱使官各二人自长史以下员数如龙武军
注
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号六军贞元二 年神策军置大将军将军十四年置统军品秩同 六军始殿前左右神威军有大将军二人正二品 统军二人从三品将军二人从五品元和初为一 军号天威军八年废以军隶神策有马军步军将 军及指挥使等以马军大将军知军事天复三年 废神策军四年复置神策军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都统副都统行军长史行军司马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判官掌***行军参谋前军兵马使中军兵马使后军兵马使中军都虞各一人元帅都统招讨使掌征伐兵罢则省都统总诸道兵马不赐旌节
注
高祖起兵置左右领军大都督各总三军及定 京师置左右元帅太原道行军元帅西讨元帅皆 亲王领之天宝末置天下兵马元帅都统朔方河 东河北平卢节度使招讨都统之名始于此大历 八年罢天下兵马元帅建中四年以李希烈反置 诸军行营兵马都元帅兴元元年置副都统会昌 中置灵夏六道元帅黄巢之难置诸道行营都都 统天福二年置诸道兵马元帅寻复改曰天下兵 马元帅行军司马掌弼戎政居则习搜狩有役则申战守之法器械粮糒军籍赐予皆专焉
注
武德元年改赞治曰治中太宗即位曰司马下 州亦置焉显庆二年置洛州司马武后大足元年 东都北都雍荆扬益州置左右司马神龙三年省 太极元年雍洛四大都督府增司马一人亦分左 右 辽
辽制设南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各设都统军司详稳司都部署司之属按辽史百官志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 北院大王初名迭剌部夷离堇太祖分北南院太 宗会同元年改夷离堇为大王 知北院大王事
北院太师
北院太保
北院司徒
北院司空
北院郎君
北院都统军司掌北院从军之政令
北院统军使
北院副统军使
北院统军都监
北院详稳司掌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
北院详稳
北院都监
北院将军
北院小将军
北院都部署司掌北院部族军民之事
北院都部署
北院副部署
南大王院分掌部族军民之政
南院大王
知南院大王事
南院太师
南院太保天庆八年省南院太保
南院司徒
南院司空
南院郎君
南院都统军司掌南院从军之政令
南院统军使
南院副统军使
南院统军都监
南院详稳司掌南院部族军马之政令
南院详稳
南院都监
南院将军
南院小将军
南院都部署司掌南院部族军民之事
南院都部署
南院副部署
宋
宋制内设侍卫亲军及环卫官以领护卫外设大都督府并总管钤辖诸军都统制等以总戎政按宋史职官志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马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侍卫扈从及大礼宿卫所掌如殿前司官所领马军自龙卫而下有左右四厢都指挥龙卫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使指挥使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十将将虞候承勾押官各以其职隶于马军司政和四年诏以马军都指挥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使之上马军都虞候在正任防御使之上中兴复置主管侍卫马军司一员其属有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点检医药饭食各一员掌出戍建康差主管机宜文字一员掌马军之政令凡出入扈卫守宿以奉上开收阅习转补以励下如殿前司凡各籍核其在亡过则以法绳之有巡防敕应则纠率差拨龙卫四厢隶焉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步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侍卫扈从及大礼宿卫如殿前司所领步军自神卫而下左右四厢都指挥使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指挥使副指挥使每都有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勾押官各以其职隶千步军司政和四年诏以步军都指挥使步军副都指挥使在正任防御使之上中兴后置主管侍卫步军司一员其属有干办公事二员准备差遣点检医药饭食各一员掌步军之政令凡出入扈卫守宿以奉上开收阅习转补以励下如殿前司凡名籍校其在亡过则以法绳之有巡防敕应则纠率差拨押卫四厢隶焉环卫官
左右金吾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郎将左右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 郎将左右骁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左右武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屯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卫官军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监门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左右千牛卫上将军 大将军 将军 中郎将郎将诸卫上将军大将军将军并为环卫官无定员皆命宗室为之亦为武臣之赠典大将军以下又为武官责降散官政和中改武臣官制而环卫如故盖虽有四十八阶别无所领故也靖康元年诏以武安军节度使钱景臻等为左金吾卫上将军保信军节度使刘敷等为右金吾卫上将军用御史中丞陈过庭言遵艺祖开宝初罢王彦超武行德等归环卫故事也其禁兵分隶殿前及侍卫两司所称十二卫将军皆空官无实中兴多不除授隆兴中始命学士洪遵等讨论典故复置十六卫号环卫官其法节度使则领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承宣使则领左右卫上将军在内则兼带在外则不带正任为上将军遥郡为大将军正亲兄弟子孙试充又诏祖宗诸后自明肃至钦慈诸后及后妃嫔御之家各具本宗堪充诸卫官以名衔闻又诏三卫郎为三卫侍郎又诏博士并差文臣崇宁四年二月置五年正月罢大都督府 都督府 长史 左右司马 录事参军 司户司法 司士 司理 文学参军 助教大都督及长史掌司牧尹(亲王为节度则大都督领之庶姓为节度则长史领之端拱初越王为威武军节度福州大都督府长史淳化五年吴王为淮南节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翰林学士张洎草制再表援引典故宰相言越王已为长史上曰业已差#异日有除并改正之至道后因移镇遂为大都督)
关则置知府事一人
同
次府
通判一人
京朝
官充
司马不厘
务旧制凡都督州建官如上南渡后以现任宰相充都督次有同都督有督视军马多执政为之虽名称略同然掌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非旧制比也初绍兴二年吕颐浩首以左仆射出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置司镇江其后赵鼎张浚汤思退皆以宰相兼之颐浩还朝孟庾始以参知政事为权同都督代后落权字赵鼎先以知枢密院事为都督川陕荆襄诸军事其后与浚并相并带兼都督诸路军马入衔未几浚独被旨江上视师置都督行府行移文字并依三省体式其召赴行在以其事分隶三省枢密院思退初以左相出都督时杨存中即以太傅宁远军节度使同都督思退不行就以杨存中充都督非宰执而为都督自存中始三十一年叶义问以知枢密院事督视江淮荆襄军马明年汪澈以参知政事湖北京西路都督视军马执政为督视于是见焉王之望辞同都督有曰朝廷于两淮前以二大将为招抚使后以二从臣为宣谕使忧其不相统摄则以宰相为都督欲事权归一也此可以见朝廷开府之意凡签厅文字并依尚书左右司枢密院检详房体式设属谘议军事参谋参议并以从官充书写机宜文字干办官准备差遣前后员数不一开禧用兵或以签枢督视或以元枢代之或以参知政事督视四川军马然皆未有底绩而罢总管钤辖司总掌治军旅屯戍营房守御之政令凡将兵隶属官训练教阅赏罚之事皆掌之守臣带提举兵马巡检都监及提辖兵甲者掌统治军旅训练教阅以督捕盗贼而肃清治境凡诸营各籍赏罚之事皆掌之崇宁四年蔡京奏京畿四辅置辅郡屏卫京师以颍川府为南辅襄邑县升为拱州为东辅郑州为西辅澶州为北辅以太中大夫以上知州置副总管钤辖各一员知州为都总管余依三路帅臣法从之大观三年诏东南帅府总管依三路都总管法靖康元年诏四道副总管并通差文武臣其诸路将官掌统所隶禁旅以行阵队伍金鼓旗帜弓矢击刺之法而教习训练之别其武艺强者待次迁补以激劝士卒凡兵仗器甲之数廪禄犒设赏罚约束之禁令皆掌焉副将为之贰若屯戍防边则受帅司节制遇寇敌则审其战守应援之事若师有功则具馘数籍用命而旌赏之路分都监掌本路禁旅屯戍边防训练之政令以肃清所部州府以下都监皆掌其本城屯驻兵甲训练差使之事资浅者为监押绍圣三年诏诸路将副序位在路分都监之下大观三年诏帅府无路分钤辖望都无路分都监者许置一员其余添置处任满不差人宣和二年虔州添置都监一员建炎初分置帅府以诸路帅臣兼要郡守臣带兵马钤辖次要郡带兵马都监并以武臣为之副称副总管副钤辖副都监许以便宜行军马事辟置僚属依帅臣法屯兵皆有等差遇朝廷起兵则副总管为帅副钤辖都监各以兵从听其节制其后益泸夔广桂五州牧又皆以都钤辖为称四年诏建康府江州路又置副都总管一员于见置帅司处驻札绍兴三年诏要郡次要郡守臣罢带兵职其逐路副总管依旧格改充路分都监为一路掌兵之官其各州钤辖或省或置不一又有逐路兵马都监兵马监押掌烟火公事捉捕盗贼淳熙十六年诏诸路训练钤辖并须年六十以下曾经从军有才武人充绍熙元年指挥杂流出身之人不得过路分州钤诸州军兵马都监独员处专注才武及曾任主兵官之人庆元中诏总管下至副将等年七十以上许自陈与宫观差遣初守臣罢带兵职惟江西赣州以多盗仍带江西兵马钤辖其后武臣为路钤者亦无尺籍伍符每岁诸州按阅特存故事间有得旨葺治军器或训练禁军则仍带入衔诸军都统制副都统制统制统领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其后神武五军及川陕宣抚司都督府枢密院皆置绍兴十一年三大将兵罢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擢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且令仍旧驻札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其后兴元江陵建康镇江府兴金鄂江池州及平江许浦水军皆除都统制恩数略视三衙权任在帅臣右官卑者称副都统制设属有计议机宜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省置不一次有副都统制干道三年帝谕辅臣欲今后江上诸军各置副都统一员兼领军事岂惟储帅亦使三将顾忌不敢专擅因言都副统制礼有隆杀且为条约上曰如此他日不致争权越礼遂行之然其后都副鲜有并除者初渡江后大军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统领同统领副统领其下有正将准备将训练官部将队将等名皆偏裨也旧制准备将而上皆主帅升差仍先申枢密院审察干道七年诏训练官部队将而下许军中径差申朝廷照会绍熙间诏诸军升差统制至准备将者主帅解发三人赴总领所选一名诸将不以为便庆元三年诏主帅选择总领所或屯军处守臣审核保明申枢密院太祖干德元年夏四月禁泾原邠庆等州补蕃人为边镇将按宋史太祖本纪云云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上御崇政殿转改诸军将校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迁补之制自殿前侍卫马步军校每遇大礼后各以次迁谓之转员转员至军都指挥使又迁则遥领刺史又迁为厢都指挥使遥领团练使员溢即从上罢军职为正团练使刺史之本任或有他州总管钤辖其老疾若过失者为御前忠佐马军都军头副军头隶军头司其黜则为外州马步军都指挥使凡军主关以军都指挥使递迁余阙以诸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行首军使副行首副兵马使十将递迁凡将校一军营止补十人其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都虞候指挥使营主其一即阙其三殿前左右班都虞候遥领剌史即与捧日军都指挥使通以次迁捧日龙卫厢都指挥使仍遥领团练使若员溢即为正刺史补外他如诸军例递迁凡列校转补有司先阙是跃上下马次出指二十步掩一目试之左右各五占数为见物武艺弓射五斗弩一石五斗枪刀手稍练负罪不至徒年未高或虽年高而无疾精力不耗者并取之凡诸军转员后取殿前指挥使长入祗候填行门取东西班长入祗候殿侍诸班直充诸班押班诸军将校者皆亲阅前一日命入内都知或押班一人勾当御药院内侍一人同军头引见司较定弓弩斗力标志之凡弓弩艺等者人占其一至日引见弓弩列置殿前命取一以射军头引见司专视喝箭以奏如喝失当即奏改正入内都知或押班同勾当御药院内侍殿上察视如引见司不觉举亦奏改正枪刀手竭胜负若喝不以实并引见司失觉举并劾其罪太平兴国九年上诣崇政殿转改诸军将校自军都指挥使以下员僚以上皆按名籍验劳绩而升陟之凡数日而毕内外感悦乃谓宰臣等曰朕迁转军员先取其循谨能御下者武勇次之若不自谨饬则其下不畏惮虽有一夫之勇亦何所用真宗天禧元年以御前忠佐受将军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天禧元年十月以御前忠佐郭丰等六人并受将军初军头司定年老负犯者将黜之帝以其久居武列命置环卫其带遥郡者与大将军不带遥郡者与将军英宗治平四年有司请复武臣出节呵引之制按宋史英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治平四年御史台言庆历中有诏详定武臣出节呵引之制节度使在尚书下三节节度观察留后在诸行侍郎下两节观察使在中书舍人下诸卫大将军防御团练使在大卿监下内客省使比诸司大卿景福殿使比将作监引进使比庶子在防御使下以上各二节诸州刺史诸卫将军在少卿监下宣庆四方馆使比少卿宣政昭宣合门使比司天监少监诸卫将军上皇城使以下诸司使比郎中客省引进合门副使比员外郎枢密都承旨在司天少监下合门使上副都承旨在合门使下枢密副承旨诸房副承旨在诸司使下以上并两人呵引当时已施行矣而皇佑编敕删去此制请复举行孝宗隆兴二年诏议除环卫官
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 按洪适传适贰太常兼权直学士院上欲除诸将环卫官诏讨论其制适具唐及本朝沿革十一条上之且言太祖太宗朝常以处诸将及降王之君臣自后多以皇族为之故国史以为官存而事废陛下修饰戎备不必远取唐制祖宗故事盖可法则今径行换授恐有减奉之患乞如阁职兼带节度至刺史带上将军横行遥郡带大将军正使带将军副使带中郎又以下则带左右郎将其官府人吏令有司相度以闻
金
太祖收国元年始置咸州军帅司及南路都统司按金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兵志大将府治之称号收国元年十二月始置咸州军帅司以经略辽地讨高永昌置南路都统司且以讨张觉天辅五年始置内外诸军都统
按金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兵志天辅五年袭辽主始有内外诸军都统之名时以奚未平又置奚路都统司后改为六部路都统司以遥辇九营为九猛安隶焉与上京及泰州凡六处置每司统五六万人又以渤海军为八猛安凡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然时亦称军帅为猛安而猛安则称亲管猛安者燕山既下循辽制立枢密院于广宁府以总汉军太宗天会元年始置两路都统府
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太宗天会元年以袭辽主所立西南都统府为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天会二年始置都元帅府以掌征讨之事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都元帅府掌征讨之事兵罢则省天会二年伐宋始置都元帅一员从一品左副元帅一员正二品右副元帅一员正二品元帅左监军一员正三品元帅右监军一员正三品左都监一员从三品右都监一员从三品经历一员都事一员知事一员正七品检法一员从八品按兵志金制都元帅必以谙班勃极烈为之恒居守而不出天会六年设诸路总管府
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天会六年诏还二帅以镇方面诸路各设兵马都总管府州镇置节度使沿边州则置防御使凡州府所募射粮军牢城军每五百人为一指挥使司设使分为四都都设左右什将及承局押官其军数若有余或不足则与近者合置不可合者以三百人或二百人亦设指挥使若百人则止设军使百人以上立为都不及百人止设什将及承局管押官各一员天会十年改都统司增置统军司
按金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天会十年改南京路都统司为东南路都统司治东京以镇高丽后又置统军司于大名府海陵天德二年八月改诸司名号十二月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按金史海陵本纪八月戊申以司徒兖为太尉领三省事都元帅如故十二月己未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 按兵志天德二年八月改诸京兵马都部署司为本路都总管府九月罢大名统军司而置统军司于山西河南陕西三路以元帅府都监监军为使分统天下之兵又改乌古迪烈路统军司为招讨司以婆速路统军司为总管府三年以元帅府为枢密院罢万户之官诏曰太祖开刱因时制宜材堪统众授之万户其次千户及谋克当时官赏未定城郭未下设此职许以世袭乃权宜之制非经久之利今子孙相继专揽威权其户不下数万与留守总管无异而世权过之可罢是官若旧无千户之职者续思增置国初时赐以国姓若为子孙者皆令复旧正隆末复升陕西统军司为都统府(按改元帅府为枢密院本纪为二年十二月事而志系三年疑讹)
正隆六年始立三道都统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并三十二总管按金史海陵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正隆六年海陵南伐立三道都统制府及左右领军大都督将三十二总管有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成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之号世宗大定五年罢都统府复置统军司又设两招讨司以镇边陲按金史世宗本纪大定五年五月癸酉罢山东路都统府以其军各隶总管府七月戊申罢陕西都统府复置统军司 按兵志大定五年复罢府降为统军司寻又设两招讨司与前凡三以镇边陲东北路者初置乌古迪烈部后置于泰州泰和间以去边尚三百里宗浩乃命分司于金山西北路者置于应州西南路者置于桓州以重臣知兵者为使列城堡濠墙戍守为永制枢密院每行兵则更为元帅府罢则复为院章宗泰和六年权置平南抚军诸将军
按金史章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泰和六年伐宋权设平南抚军上将军正三品至殄寇果毅都尉从六品凡九阶曰平南抚军上将军平南寇军大将军平南龙骧将军平南虎威将军平南荡江将军殄寇中郎将殄寇郎将殄寇折冲都尉殄寇果毅都尉军还罢宣宗贞佑三年诏主帅及官军能立功者赏又于沼河诸城置行枢密院元帅府按金史宣宗本纪贞佑三年九月乙亥诏河北山东等路及平凉庆阳临洮府泾邠秦巩德顺州经兵四品以下职事官并以二十月为满募随处主帅及官军义军将校有能率众复取中都者封王迁一品阶授二品职能战却敌善诱降人取附都州县予本处长官散官随职迁授余州县递减二等壬午以空名宣敕付陕西宣抚司凡夏人入寇有能临阵立功者五品以下并听迁授 按兵志贞佑三年征代州戍兵五千从胥鼎言留代以屏平阳兴定二年选募河南陕西弩手军二千人为一军赐号威勇及南迁河北封九公因其名假以便宜从事沿河诸城置行枢密院元帅府大者有便宜之号小者有从宜之名元光 年复国初都统名号外设总领提控间称元帅按金史宣宗本纪不载 按兵志元光间时招义军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此复国初之名也外又设一总领提控故时皆称元帅为总领云 按百官志元光间招义军置总领使从五品副使从六品训练官从八品哀宗正大二年更总领名都尉升秩为四品
按金史哀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云云
正大四年立都尉诸名号
按金史哀宗本纪不载 按百官志正大四年又升都尉为从三品有建威折冲振武荡寇果毅殄寇虎贲鹰扬破卤之名
元
元设大都督以统军又定都元帅元帅品秩之数按元史百官志大都督府正二品管领左右钦察两卫龙翊侍御东路蒙古军元帅府东路蒙古军万户府哈剌鲁万户府天历二年始立钦察亲军都督府秩从二品后改大都督府置大都督三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副都督三员从三品佥都督事二员正四品经历二员从六品都事二员从七品管勾一员照磨一员俱正八品令史八人蒙古必阇赤二人怯里马赤二人知印二人宣使六人都元帅府都元帅二员副元帅二员经历知事各一员北庭
隶土番
宣慰司
曲先塔林
都元
帅三员
蒙古军 征东
二府都元帅
各一员副一员
元帅府秩正三品达鲁花赤一员元帅一员经历知事各一员李店文州 帖城河里洋脱
朵甘思 当阳
岷州 积石州
洮州路 脱思马路
十八族
右九府唯李店文州增置同知副元帅各一员其 余八府隶土番宣慰司设官并同世祖至元二十年诏万户千户百户定立条格迁转更定品秩按元史世祖本纪不载 按选举志至元二十年诏万户千户百户分上中下三等定立条格通行迁转以三年为满理算资考升加品级若年老病故者令其子弟依例荫叙是年以旧制父子相继管领元军不设蒙古军官故定立资考三年为满通行迁转后各翼大小军官俱设蒙古军官又兼调遣征进俱已离翼难与民官一体迁转荫叙合将万户千户镇抚自奏准日为始以三年为满通行迁转百户以下不拘此例凡军官征战有功过者验实迹升降又定蒙古奥鲁官大翼万户下设奥鲁总管府从四品小翼万户下设奥鲁官从五品各千户奥鲁亦设奥鲁官受院札各千户奥鲁不及一千户者或二百户三百户以远就近以小就大合并为千户翼奥鲁官受院札若干碍投下难以合并宜再议之又定首领官受敕牒元帅招讨司经历知事就充万户府经历知事换降敕牒如元翼该革别与迁除若王令旨并行省札付枢密院札付经历充中下万户府知事行省诸司札付充提领案牍并各翼万户自设经历知事一例俱作提控案牍受院札又议随朝各卫千户镇抚所提控案牍已拟受院札外任千户镇抚所提控案牍合从行省许准受万户府付身至元二十一年六月庚申改蒙古都元帅府为蒙古都万户府炮手元帅府为炮手万户府炮手都元帅府为回回炮手军匠万户府按元史世祖本纪云云
至元二十二年诏改江淮江西元帅招讨司为三万户府按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二年二月诏改江淮江西元帅招讨司为上中下三万户府蒙古汉人新附诸军相参作三十七翼上万户宿州蕲县真定沂郯益都高邮沿海七翼中万户枣阳十字路邳州邓州杭州怀州孟州真州八翼下万户常州镇江颍州庐州亳州安庆江阴水军益都新军湖州淮安寿春扬州泰州弩手保甲处州上都新军黄州安丰松江镇江水军建康二十二翼翼设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各一人以隶所在行院成宗大德四年以上都虎贲司并武卫
按元史成宗本纪不载 按选举志云云
更新于:2个月前官常典·兵部部
官常典·兵部部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兵部部汇考一上古太昊伏羲氏始立夏官按外纪太昊时有龙负图出于河之瑞因而名官始以龙纪号曰龙师命五官夏官为赤龙氏炎帝神农氏以夏官为鹑火按外纪神农氏因火德王故以火纪官为火帝夏官为鹑火黄帝有熊氏以云纪官夏官为缙云而以大封为..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纪事二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纪事二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纪事二齐东野语岳鹏举征群盗过庐陵托宿廛市质明为主人汛扫门宇洗涤盆盎而去郡守供帐饯别于郊师行将绝谒未得通问大将军何在殿者曰已杂偏裨去矣其严肃如此真可谓中兴诸将第一周洪道为追复制词有云事上以忠至不..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纪事一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纪事一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将帅部纪事一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暌终朝而毕不戮一人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国老皆贺子文子文饮之酒蒍贾尚幼后至不贺子文问之对曰不知所贺子之传政于子玉曰以靖国也靖诸内而败..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艺文二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艺文二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艺文二小雅出车六章此劳还率之诗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赋也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忧心悄悄仆夫况瘁赋也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旗旐..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艺文一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艺文一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艺文一傅靳蒯成列传赞 史记太史公曰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皆高爵(徐广曰一无高字又一本皆从高祖)从高祖起山东攻项籍诛杀名将破军降城以十数未尝困辱此亦天授也蒯成侯周#操心坚正身不见疑上欲有所之未尝不垂..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九十-一百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九十-一百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名臣列传九十元十二董抟霄按元史本传抟霄字孟起磁州人由国子生辟陕西行台掾时天大旱从侍御史郭贞谳狱华阴县有李谋儿累杀商贾于道为贼十五年至百余事事觉狱已具贿赂有司谓徒党未尽获五年不决人皆..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八十-八十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八十-八十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名臣列传八十元二移剌捏儿按元史本传捏儿契丹人也幼有大志膂力过人沈毅多谋略辽亡金以为参议留守等官皆辞不受闻太祖举兵私语所亲曰为国复雠此其时也率其党百余人诣军门献十策帝召见与语奇之赐..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七十-七十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七十-七十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名臣列传七十宋十四王德按宋史本传德字子华通远军熟羊寨人以武勇应募隶熙帅姚古会金人入侵古军怀泽间遣德谍之斩一酋而还补进武校尉古曰能复往乎德从十六骑径入隆德府治执伪守姚太师左右惊扰德..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六十-六十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六十-六十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名臣列传六十宋四石守信按宋史本传守信开封浚仪人事周祖得隶帐下广顺初累迁亲卫都虞候从世宗征晋阳遇敌高平力战迁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师还迁铁骑左右都校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遂领嘉..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五十-五十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五十-五十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将帅部名臣列传五十唐三张俭按唐书本传俭字师约京兆新丰人隋相州刺史皖城郡公威孙父植车骑将军连城县公俭高祖从外孙也高祖起俭以功除右卫郎将迁朔州刺史时颉利可汗方强每有求取所遣书辄称诏敕边吏奉..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四十-四十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四十-四十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名臣列传四十北周二念贤按周书本传贤字盖卢美容质颇涉书史为儿童时在学中读书有善相者过学诸生竞诣之贤独不往笑谓诸生曰男儿死生富贵在天也何遽相乎少遭父忧居丧有孝称后以破卫可孤功除别将寻..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三十-三十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三十-三十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将帅部名臣列传三十陈二程灵洗按陈书本传灵洗字元涤新安海宁人也少以勇力闻步行日二百余里便骑善游梁末海宁黟歙等县及鄱阳宣城郡界多盗贼近县苦之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二十-二十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二十-二十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将帅部名臣列传二十宋一檀道济按宋书本传道济高平金乡人左将军韶少弟也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转征西讨平鲁山禽桓振除辅国参军南阳太守以建义勋封吴兴县..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十-十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十-十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名臣列传十后汉五皇甫规按后汉书本传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一-九
官常典·将帅部·将帅部名臣列传一-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将帅部名臣列传一周一吕尚按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
将帅部总论
将帅部总论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总论一易经师卦师贞丈人吉#咎程传师之道以正为本兴师动众以毒天下而不以 正民弗从也强驱之耳故师以贞为主其动虽正 也帅之者必丈人则吉而#咎也盖有吉而有咎 者有#咎而不吉者吉且#咎乃尽善也丈人者 尊严之称帅师总众非众所尊信畏..
将帅部汇考十
将帅部汇考十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汇考十礼记月令孟秋之月立秋之日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陈注简练简择而练习之也专任有功谓大将有已 试之功乃使之专主其事也诘者问其罪诛者戮 其人残下谓之暴慢上谓之慢顺服也..
将帅部汇考九
将帅部汇考九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将帅部汇考九皇清五大清会典镇戍将领十二江西南瑞镇镇守南瑞总兵官一员驻札南昌府标下前后二营管辖南昌城守营南昌水师营铜鼓营武宁营瑞州营抚州营饶州营建昌营广信营原系九江总兵官康熙七年移驻南昌改为南瑞总兵官十三年裁二十二..
将帅部汇考八
将帅部汇考八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汇考八皇清四大清会典镇戍将领九广东汉军将军一员驻札广州府标下左右前后四营左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右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前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后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
将帅部汇考七
将帅部汇考七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汇考七皇清三大清会典镇戍将领五云南提督一员驻札大理府标下中左右前后五营统辖通省中营参将一员原设游击康熙十五年改设参将守备一员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左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右营游击一员 守备一员千总二员..
将帅部汇考六
将帅部汇考六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汇考六皇清二大清会典镇戍将领三陕西提督一员驻札固原镇标下中左右前后五营所属固原城守营东协庆阳营红德城长武营西协靖远营西安营芦塘营下马关营关山营平凉城守营西凤协营盩厔营潼关营神道岭西安城守营统辖延绥镇兴汉镇中军..
将帅部汇考五
将帅部汇考五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汇考五皇清一大清会典八旗官制国初设立八旗曰镶黄曰正黄曰正白曰正红曰镶白曰镶红曰正蓝曰镶蓝分八旗为两翼左翼则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右翼则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又以镶黄正黄正白为上三旗其五旗各以王贝勒等统之每旗又分满洲蒙古汉..
将帅部汇考四
将帅部汇考四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将帅部汇考四明 明内则设五军都督府有左右都督同知佥事统禁军外中都置留守司有正副留守各省皆有都指挥使同知佥事统千百户之属按明会典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留守司洪武初置中都留守司嘉..
将帅部汇考二
将帅部汇考二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汇考二梁梁以大司马大将军列三公而中外将军名号数百其班次有差按隋书百官志梁武受命之初官班多同宋齐之旧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将军大司马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位从公开府者置官属有长史司马谘议参军掾属从事..
将帅部汇考一
将帅部汇考一作者:陈梦雷出自————《官常典·兵部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将帅部汇考一夏后氏帝启三岁始命卿为将按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蔡传天子六军其将皆命卿帝仲康元岁始命引侯掌六师按尚书引征惟仲康肇位四海引侯命掌六师蔡传仲康命引侯掌王六师为大司马周周制大司马定军旅卒伍之制以九伐正邦国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