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
十一、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
作者:颜吾芟
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十一、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
(一)攻灭赤眉军的战争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部县称帝,改元建武后,立即派大司马吴汉统军十余万围攻洛阳,同时命耿算、陈俊屯兵五社津(今河南巩县以北),警戒荥阳以东。
此时,更始政权军队(绿林军)正与赤眉军激战于新丰附近,无法顾及东边的洛阳。吴汉率朱祐、岑彭、贾復、坚镡等11位将军攻打洛阳,更始将领朱鲔孤军守城,顽强抵挡(李轶因朱鲔中刘秀借刀杀人之计而被其刺杀)。吴汉一连攻打了两个多月,未能得手。后刘秀亲至河阳,坐镇指挥,也未能奏效。九月,赤眉军攻陷长安,更始政权覆亡,刘秀遂遣岑彭劝说朱鲔投降。起初朱鲔以曾主谋杀刘演及阻拦刘秀去河北之事,不敢降。刘秀向他明确表示不计前嫌,朱鲔见外援已绝,洛阳孤城早晚将破,遂开城投降。十月,刘秀定都于洛阳,控制了关东的战略要地,与西进的邓禹,对关中的赤眉军形成了夹击之势。
邓禹在河东击败更始王匡等所统的十余万大军之后,七月,自汾阴(今陕西韩城东南)渡过黄河,进入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在衙县(今陕西白水北)又击破了更始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之兵十余万。此后,邓禹军一路所过,各地豪强及更始驻军纷纷望风而降,邓禹军急速膨胀,号称百万,名震关西。赤眉军进占长安后,邓禹部属皆劝邓禹攻取长安,邓禹认为自己部队人数虽众,但能战者少,又缺乏足够的军资,不能与锐气正盛的赤眉军争锋,于是率军向北,至枸邑,控制了上郡、北地、安定3郡,一面休整部队,一面窥伺关中赤眉军动向,限制其向北发展。
赤眉军进入长安后,其四周:东有洛阳的刘秀,东南有南阳的成丹,南有汉中的刘嘉,西有天水的隗嚣,北有枸邑的邓禹,关中还有一些更始政权的残余力量,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但赤眉军没有制定任何相应的策略,来改变这种不利处境,将几十万大军屯驻于长安地区。而关中地区,由于屡遭战乱,人民饥馑,各地豪强反对赤眉军,纷纷坚壁清野,使赤眉军无法筹措到粮食,补给严重困难。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长安粮尽,赤眉军决定向西发展,走陇上(今陕西陇县)就食,寻找出路。但是,在那里赤眉军遭到隗嚣的拦截和暴风雪的袭击,冻死不少士兵,损失惨重,被迫退回。
当赤眉军离开长安西去时,邓禹军立即由上郡等地南下,轻而易举地攻取了长安,但邓禹并没有致力作好防卫准备,忽见赤眉军东返,匆忙派兵迎击,结果大败而归,邓禹慌忙退出长安,入据云阳(今陕西三原)。
九月,赤眉军再入长安。这时,更始二年(公元24年)起兵于汉中的延岑经散关进入关中,联合更始将领李宝,合兵数万人,进驻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伺机占取长安。赤眉军派逄安率10万精兵进攻杜陵,大败延岑、李宝联军,斩杀万余人。延岑收集散卒逃走,李宝投降。但李宝并非真降,而是企图从内部搞垮赤眉军,他使人秘密勾通延岑,让延岑还军挑战,诱使逢安空营出击。当逄安率军疲惫不堪地回营时,李宝早已将赤眉旌旗全部换上了自己的旗帜,赤眉军顿时大乱,经不住李宝与延岑的两面夹击,几乎全军覆没。逄安仅率数千人走脱,逃归长安。这一战使赤眉军的元气又一次受到了极大伤害。
当逄安率10万精兵出击延岑、李宝时,邓禹探知城中只有刘盆子及一些赢弱之兵,立即返身还攻长安,赤眉守军拼死抵抗,战至晚间,谢禄所率赤眉后卫军赶到,与邓禹战于城内柬街,击败邓禹军,邓禹退守高陵(今陕西高陵)。刘秀见邓禹两战皆败,遂于十一月令其返回,另派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接替邓禹,西攻赤眉军。
赤眉军回到长安后,饥馑更加严重。十二月,赤眉军终于决定放弃长安东归,此时,赤眉军尚有20多万人的兵力。刘秀命破奸将军侯进等屯兵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建威大将军耿算等屯兵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切断赤眉军东归的要道,同时令冯异西入函谷关迎击赤眉军。冯异西进途中进展顺利,沿途招降各地割据势力,很快进入函谷关,进抵华阴,与赤眉军相遇,双方相持60多天,互有胜负。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奉命东返的邓禹率车骑将军邓弘等到达湖城(今河南灵宝西)。邓禹因屡为赤眉军所败,企图借冯异兵力,击败赤眉军,挽回面子,遂邀约冯异与赤眉军决战。冯异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反对出兵,但邓禹坚持己见,命邓弘首先出击。赤眉军见邓弘来攻,立即挥军迎敌,与邓弘军激战,战至午后,赤眉军佯败,将装满泥沙伪装成粮食的辎重车全部丢弃,邓弘军兵士饥饿难忍,纷纷抢食赤眉军丢弃的“粮食”,阵势大乱,赤眉军立即返身回攻,大败邓弘军。冯异、邓禹见邓弘战败,急忙领军来救,一度将赤眉军击退,冯异见士兵饥饿疲劳,主张停战息兵,邓禹不从,继续向赤眉军进攻,赤眉军重振军威,终于击败邓禹、冯异军。邓禹军全军被歼,邓禹仅率24骑逃回宜阳。冯异见势不妙,急忙弃马上山,仅带数人回营。
这一仗,赤眉军虽获胜,但并未改善饥疲的困境,东归的道路仍被冯异堵塞。冯异回营后坚守不出,很快又重新集合了队伍,补充了兵员。二月,冯异利用赤眉军东归心切的弱点,命令一部分精兵身着赤眉军服装,乘夜埋伏于大路两侧,使人赴赤眉营中约期会战。次日晨,赤眉军以万人进攻冯异军前部,冯异故意仅派少量部队增援,赤眉军误以为冯异兵少,乃出动全军来攻,冯异才以主力迎战。战至午后,赤眉军攻势渐弱,冯异急令伏兵出击,赤眉军已极度饥疲,见敌援兵又至,且无法辨别敌我,无心再战,全军惊溃,冯异挥军追杀,一直追到崤底(今河南洛宁西北),迫降赤眉军男女8万余人。至此赤眉军已兵无斗志,所剩十余万人,在樊崇统领下,折向东南。
刘秀知赤眉军战败,正向东南宜阳疾进,立即亲赴宜阳,调兵遣将,严阵以待,等候赤眉军。三月,樊崇率赤眉军到达宜阳,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之中,赤眉军粮尽力竭,不能再战,遂全部投降。延续10年之久的赤眉军起义终于失败。同年夏天,樊崇、逄安等再谋起义,但很快即被***下去。
消灭赤眉军后,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皆为刘秀据有,其政权统治渐趋巩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赤眉军自从起义以来,英勇善战,战术上亦较机动灵活,因此几乎每战必胜,多次以少胜多打败新莽军队,后来又推翻了更始政权(绿林军),占领了统治全国的中心。但是由于赤眉军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通盘全局的军事战略计划,单纯采取军事进攻的手段,自东方至长安,几乎占一地,弃一地,不建根据地,使自己没有可靠的后方。占据长安后,几十万大军集中在长安地区,不知所措,既不肃清关中各地的割据势力,也不把守各关口,利用关中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更没有发展生产,巩固已得胜利,致使赤眉军的控制范围只有长安及附近地区,不仅处在敌对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而且连维持军队最起码的军粮供给问题都无法解决,最后的西进和东归都是无奈之计,不是出于任何战略决策,因此赤眉军的失败是毫不奇怪的。
反观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已见其卓越的战略眼光。当赤眉军西攻更始政权时,刘秀准确地判断出“赤眉必破长安”,因此自己不出兵直攻更始,而是亲率主力经略河北,继续肃清敌对势力,巩固后方,同时派邓禹乘机绕道取河东,从北面威胁长安;令寇恂巩固河内,作为攻取洛阳的基地,以待将来夹攻赤眉军。这一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它使刘秀得以坐山观虎斗,客观上利用赤眉军攻灭更始政权,又不失时机地为下一步刘秀自己打败赤眉军作好了准备。在消灭赤眉军的过程中,刘秀抓住了赤眉军缺粮这个致命弱点,又一次准确地做出赤眉军“自当东来”的判断,同时鉴于赤眉军内部比较团结,战斗力较强的特点,作出了“以饱待饥,以逸待劳”的作战方针,避免与东归心切的赤眉军争锋、硬拼。邓禹急功近利,所以失败,征西大将军冯异忠实执行刘秀的这一作战方针,终于使赤眉军丧尽锐气,最终全军覆没。
(二)统一关东地区的战争
光武帝刘秀攻灭赤眉军后,已据有了原西汉13州中的冀、豫、并和司隶校尉部4州(相当于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其余地区则被11个割据势力所占有,从地理位置上说,他们对刘秀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在刘秀的东边有梁郡的刘永、青州的张步,东海的董宪、庐江的李宪;南边有南郡的秦丰、夷陵的田戎;西边有天水的隗嚣、成都的公孙述、河西的窦融,北边有渔阳的彭宠、九原的卢芳。其中力量最强的是刘永、隗嚣和公孙述,而对刘秀威胁最大的是距洛阳最近的刘永。
针对这种形势,刘秀采取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将打击目标首先确定在关东。为了解决西顾之忧,刘秀采纳了太中大夫来歙的建议,确立了联陇制蜀,即联络隗嚣,共同防备公孙述的战略,以避免隗嚣与公孙述联合东进,使汉军陷于两面作战的不利境地。
建武三年(公元27年)十一月,刘秀派来歙出使天水。来歙与隗嚣有旧交,通过他的游说,隗嚣也派使者赴洛阳,刘秀对来使勉慰备至。但隗嚣仍举棋不定,又派绥德将军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出使成都,探听虚实。马援与公孙述本为同乡好友,他以为公孙述虽已称帝,但见自己来一定会像从前一样握手欢叙,谁知公孙述大摆皇帝威仪,排开盛大的仪式,迎接马援,还要封马援为大将军。马援手下皆愿留蜀,马援提醒他们:“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于是马援还报隗嚣说:“子阳(公孙述的字)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隗嚣终于下决心与刘秀通好。不久,公孙述发兵数万进击长安,隗嚣出兵助汉,使征西大将军冯异得以大破蜀军。此后公孙述又数次出兵击汉,均因隗嚣助汉而以失败告终。公孙述使人以大司空扶安王之位授隗嚣,结果隗嚣斩杀使者,出兵攻蜀,连破蜀军,从此蜀兵再未北出。这样刘秀的目的已达到,西顾之忧基本解除,得以全力对付关东割据势力。
1、东攻刘永,解除洛阳侧背的威胁
刘永是汉景帝的亲弟弟梁孝王之八世孙,也是汉室宗亲,其父刘立为王莽所诛。刘玄称帝后,刘永到洛阳见刘玄,被封为梁王,建都于睢阳(今河南商丘东南)。更始将亡时,刘永乘机起兵,招诱沛县豪杰周建、原西防起义军将领佼强等任为将帅,攻下济南、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28城。后刘永又联络东海的董宪、齐地(青州)的张步,分别拜他们为翼汉大将军和辅汉大将军,成为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夏,刘秀派虎牙大将军盖延督率驸马都尉马武、骑都尉刘隆、护军都尉马成、偏将军王霸,以及原更始讨难将军苏茂,领5万大军进攻刘永。苏茂因屡受汉将的排挤,在进军途中叛汉,杀淮阳太守,攻取数县,自居广乐(今河南虞城),投靠刘永。刘永拜其为大司马、淮阳王。盖延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取了睢阳西面的襄邑(今河南睢县),另一路攻占了睢阳东面的麻乡(今安徽砀山),随后合军围攻睢阳,但数月未能攻下。一直到八月的一个深夜,汉军以云梯上城,终于攻入城中。刘永惊懼,急忙引兵从东门逃走,盖延挥军追击,大破刘永军。刘永逃到虞县(今河南虞县北),虞人反叛,杀其母及妻儿,刘永与麾下数十人又逃往谯县(今安徽亳州)。盖延军占领睢阳后,又先后攻取了薛地(今山东滕县)和沛郡(今安徽宿县西北)。彭城(今江苏徐州)、扶阳(今安徽睢溪西)、杼秋(今安徽萧县西北)和萧县等地皆向汉军投降。这时苏茂、佼强、周建合军3万来救刘永,与汉军战于沛西(今安徽宿县西),被打败,伤亡大半。刘永弃城,与佼强、周建退保湖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苏茂奔还广乐。盖延遂平定了沛、楚、临淮3郡的大部分地区。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刘永为了进一步拉拢董宪和张步,分别封2人为海西王、齐王,实力又有所增强。于是刘秀又派大司马吴汉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支援盖延,进攻广乐的苏茂。周建拼凑了10万之众来救广乐。吴汉将轻骑迎战,失利,激战中吴汉从马上堕落,摔伤了膝盖,退回本营。汉军见主帅受伤,军心不稳,吴汉裹创而起,激励将士:“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汉军士气复振。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围攻汉军,吴汉选4部精兵及乌桓突骑3千余人,乘敌不备,突然击鼓杀出,周建军顿时溃散,返身向广乐城奔逃,汉军紧紧追赶,抢入城中,周建、苏茂大败,突围而走,逃往湖陵。
在此之前,睢阳人反汉,刘永乘机夺回睢阳。盖延正率军围攻。吴汉破广乐后,留杜茂、陈俊等守城,自率主力助盖延围攻刘永于睢阳。相持百余日,城中粮尽,刘永、苏茂、周建突围而走,汉军紧追不舍,刘永部将庆吾杀刘永降汉,刘永弟刘防献城投降。苏茂、周建逃往垂惠,共立刘永之子刘纡为梁王。佼强还保西防。
建武四年(公元28年)秋,刘秀命捕房将军马武、骑都尉王霸围攻垂惠,苏茂率五校兵来救,刘纡、周建也领兵出城应战,先败马武部,后王霸率军从苏茂、周建军背后发动猛袭,与马武前后夹击,反败为胜。周建侄周诵反叛,紧闭城门,不让刘纡、苏茂、周建入城,3人只好引兵逃走,途中周建死去,苏茂逃到下邳(今江苏宿迁西北),投靠董宪,刘纡逃到佼强处。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刘秀又遣骠骑大将军杜茂进攻西防,佼强战败,与刘纡投奔董宪。至此,关东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永及其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刘秀又据有了豫州东部和徐州的大部分地区,巩固了他在洛阳的统治。
2、南灭秦丰、田戎,统一荆州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一月,刘秀在基本解除刘永对洛阳的威胁后,命征南大将军岑彭等8将率9万大军南下。
岑彭首先进攻邓奉和董诉。邓奉本为刘秀之破虏将军,建武二年四月,吴汉率军肃清南阳郡的更始残余力量,因军纪败坏,所过侵掠无度,引起当地人民的极大不满,适值邓奉回新野(今河南新野)探亲,见此惨景,愤而起兵反汉,击破吴汉军,获其辎重,屯兵于清阳(今河南新野东南)。董诉为南阳堵乡(今河南方城)人,也因吴汉军的劫掠而于宛城起兵,后被汉扬化将军坚镡击败,退保堵乡,与邓奉联合,形成一股不小的力量。岑彭先击堵乡,邓奉率万余人救董诉。董诉、邓奉所率都是南阳精兵,战斗力很强,汉军数月不能取胜。
次年三月,刘秀亲自提军南下,增援岑彭,分兵攻打清阳,邓奉急忙连夜赶回清阳,董诉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下被迫投降。随后,岑彭率众将追击邓奉,刘秀亲自督战,大破邓奉军,邓奉无路可投,亦投降。
消灭董诉、邓奉之后,刘秀令岑彭将3万兵乘胜南击秦丰。六月,秦丰与其大将蔡宏于邓县(今湖北襄樊北)设置防线,抵御汉军。相持数日,使岑彭军不能前进一步。刘秀很不满,使人责备岑彭。岑彭情急之中,终于想出对策,一日夜,他下令紧急结集部队,声称天明后西击山都(今湖北襄樊西北),并故意让俘虏逃回秦丰营中报告。秦丰信以为真,立即调动全军西移。岑彭得知秦丰军动向后,指挥部队悄悄渡过沔水(今汉水),击败阿头山(今湖北襄阳西北)守将张杨,从山谷间伐木斩棘开出一条通道,直插秦丰的王都黎丘(今湖北宜城西北),连破城外屯兵。秦丰闻讯大惊,急忙回军来救,夜袭汉军,但岑彭早有准备,见秦丰军来,立即出兵迎战,大破秦丰军,杀其大将蔡宏,秦丰退入黎丘坚守。
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二月,秦丰部将延岑与夷陵的田戎分路来救黎丘。延岑自击破赤眉军逄安部后,盘踞于关中地区,后被冯异击败,退出关中,又在穰(今河南邓州)被耿算所破,延岑仅率数骑得脱,投奔秦丰,驻东阳(今河南邓州南)。延岑领军救秦丰,行至邓县,被邓禹击破,随后在武当,又被迫击而至的邓禹军打败。延岑逃往汉中,投奔公孙述,被封为汝宁王。
田戎见秦丰被围困,本欲降汉,但其妻兄辛臣开始劝他拥兵观变,后又抢先从小道投降岑彭,田戎怀疑辛臣会出卖自己,遂不敢降,而反与秦丰联合拒汉。岑彭分兵攻打田戎军,苦战数月,大破其军,其大将伍公投降,田戎率残军逃回夷陵。
是年十二月,刘秀亲临黎丘,调整部署,令建义大将军朱祐代替岑彭继续围困秦丰,调岑彭南取夷陵。田戎军抵敌不住岑彭军的猛烈进攻,夷陵被汉军所占。田戎弃城逃至秭归(今湖北秭归),汉军尾随而至,田戎无奈,领数十骑,逃入蜀地,投奔公孙述,其家眷及所部数万人尽被汉军俘获。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夏,秦丰已被围困3年,部下阵亡9万余,仅剩千余人,粮食也尽,遂开城投降。至此,荆州地区全部为刘秀据有,为下一步西进奠定了基础。
平灭秦丰、田戎以后,岑彭派部将屈充到长江以南,班行诏命,很快江南各郡纷纷归降刘秀,江南地区也告统一。
3、北击彭宠,统一燕蓟
渔阳太守彭宠曾为刘秀统一河北助过一臂之力,刘秀封其为建忠侯。但是刘秀称帝后,彭宠的原部下吴汉、王梁均位居三公,而对彭宠没有进一步加官进爵,使彭宠大为不满,他认为自己应该封王。于是,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彭宠起兵反汉。发兵2万余人攻打幽州牧朱浮,并分兵进击广阳(今北京大兴)、上谷(今河北怀来)及右北平。此时刘秀的主力正与刘永作战,还有一部分兵力仍在南阳地区征讨,无力北顾。一直到秋天,刘秀才派游击将军邓隆率军救朱浮。邓隆到达蓟地后,屯兵于潞(今北京通县东南)南,朱浮军屯于雍奴(今天津武清北),两营相去百里之遥。刘秀闻报又急又恼,对邓隆派来的使吏说:“营相去百里,其势岂可得相及?比若(你)还,北军必败矣”。果然,彭宠以重兵在正面作掩护,另遣3千轻骑绕至邓隆军背后,发动突然袭击,大破邓隆军,而朱浮军相距太远,无法救助,见邓隆军大败,只好引军退走。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彭宠连拔右北平和上谷数县,并遣使以美女、丝绸联络匈奴,结为“和亲”关系。匈奴单于派左南将军率七、八千骑兵,在边境上往来为游兵,援肋彭宠。彭宠还南与张步等割据势力联合,共同对付刘秀。涿郡太守张丰亦举兵反汉,与彭宠联合,彭宠的力量更为强大。攻克蓟城后,彭宠自立为燕王。
面对彭宠的咄咄攻势,刘秀一面加紧西联隗嚣,解除西顾之忧,一面接受大司徒伏湛“北守东攻”的建议,继续以主力东攻刘永的余部,同时于建武四年(公元28年)五月,派朱祐、耿貪、祭遵、刘喜等将增援朱浮。
汉军先锋祭遵在涿郡击败张丰军,生擒张丰。上谷太守耿况之子耿舒击破彭宠弟彭纯所率的2千多匈奴骑兵,以后双方暂成僵持状态。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二月,彭宠被侍奴杀死,使渔阳形势立即急转直下。虽然尚书韩立等又立彭宠子彭午为王,但不久,国师韩利杀死彭午,向祭遵投降。这样汉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渔阳,平定了彭宠叛乱,统一了燕蓟。
4、平灭董宪、张步,统一关东
董宪原为赤眉军将领,后脱离赤眉军,以郯城(今山东郯城)为中心,据有了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并与刘永联合,受封为翼汉大将军、海西王。刘永死后,其余部多逃归董宪。
建武四年(公元28年)春,汉虎牙大将军盖延连破刘永余部苏茂、周建等,并在留县打败了董宪的军队。不久董宪部将贲休在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举城降汉,董宪闻讯,自郯城出击,围攻贲休。盖延率平狄将军庞萌欲救贲休,刘秀指示他们:“可直往捣郯,则兰陵必自解”。但2将认为兰陵危在旦夕,遂先救贲休。董宪佯败,放汉军入城,第二天突然以大兵合围兰陵,盖延等未曾戒备,慌忙突围而走,去攻郯城。刘秀斥责说:“闲欲先赴郯者,以其不意故耳。今既奔走,贼计已立,围岂可解乎!”盖延等至郯城,果然攻之不克,而董宪攻取了兰陵,杀贲休。此后,盖延率军往来于彭城、郯、邳之间,与董宪军作战,有时一天要打好几仗,颇有战果。刘秀因为盖延轻敌深入,多次致书提醒他。
盖延的部将、平狄将军庞萌,原是绿林军下江兵将领,后降刘秀。刘秀十分宠信他,曾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者,庞萌是也”。这次随盖延击董宪,由于刘秀诏书总是写给盖延,而没有给他,庞萌怀疑盖延说了自己的坏话,遂反叛,杀楚郡太守,引军袭破盖延,与董宪联合拒汉,自号东平王。
刘秀闻庞萌反叛,大怒,亲率主力讨庞萌。董宪得知刘秀亲来,乃与刘纡、苏茂、佼强离开下邳,回到兰陵,派苏茂、佼强与庞萌合兵3万,围攻桃城(今山东宁阳)。刘秀在途中,闻桃城危急,立即甩下辎重慢行,急领3千轻骑、数万步卒,星夜兼程,前往救援,并命盖延与大司马吴汉、汉忠将军王常、前将军王梁、捕虏将军马武、讨虏将军王霸等到任城会合,共讨庞萌于桃城。刘秀率军到达距桃城60里的任城后,不顾众将的请求和庞萌军的百般挑战,命令部队休士养锐,坚守不出,以挫敌军兵锋。桃城守军闻刘秀亲来,更加坚心守城。庞萌尽全部力量,猛攻20余日,未能得手,兵疲将困,锐气全无。这时,吴汉等将各领兵马赶到,刘秀指挥汉军向桃城开进,并亲自上阵搏杀,大破庞萌军。庞萌、苏茂、佼强3人丢弃辎重,乘夜逃走。董宪见庞萌等人战败,急与刘纡尽发全军,共数万人,屯于昌虑(今山东枣庄西北),又亲领精兵在新阳(今山东枣庄西南)设防,准备迎击汉军。刘秀先遣吴汉击破新阳,董宪退回昌虑,吴汉军追踪而至,董宪急忙招诱五校军余部数千人屯守建阳,两城相距30里,摇为呼应。
刘秀引大军至蕃县(今山东滕县),即命部队停止前进。此地距昌虑尚有百余里,诸将皆请求继续前进,刘秀不听,他认定五校军没有足够的粮食粮尽其军必退,乃令各将坚壁自守,以待战机。不久,五校军粮尽,果然退去。刘秀立即挥军从四面包围昌虑,激战3天,破城。董宪与众将四散奔逃,刘秀命吴汉追剿,佼强无处可逃,率众投降,苏茂投奔张步,董宪与庞萌逃入缯山(在今山东枣庄东)。数日后,散卒知董宪尚在,又聚集起来,共数百骑,将董宪迎入郯城。吴汉等将尾随而至,攻下郯城,董宪、庞萌逃往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刘纡则被其部下杀死。
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二月,吴汉攻破朐县,董宪、庞萌被杀。此时关东的割据势力只剩下齐地的张步和庐江的李宪2人了。
建武五年十月,刘秀命建威大将军耿算率军进击张步。张步得知汉军来攻,便以费邑为济南王,率重兵驻守历下(今山东历城西南)和祝阿(今山东济南西),又沿钟城(今山东济南南)至泰山立营数十座,以阻止汉军东进。
耿龛指挥汉军渡过黄河和济水后,首先围攻祝阿,但故意留下一个缺口,让守军出逃,散布战败的消息,瓦解敌军斗志。果然,钟城守军得知祝阿已破,立即逃跑一空。费邑急令其弟费敢驻守巨里(今山东历城东北),控制住要道,阻挡汉军对历下的进攻。耿算率军进逼巨里后,为引诱费邑出战,故意虚张声势,扬言3天后将尽全力攻打巨里城,暗中释放一批俘虏,让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费邑。费邑中计,立即率3万精兵来援。耿龛以3千兵继续围攻巨里,自率主力悄悄埋伏在路旁高坡上,待费邑军到,居高临下,猛扑下来,大破费邑军,斩杀费邑,费敢弃城率残军逃走。汉军乘胜连破费邑40余营,占领济南,随后进逼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
剧县是张步的都城,他令其弟张蓝率2万精兵守西安(今山东临淄西北),又从各地拼凑1万余人守临淄,两城相距40里。耿算认为西安城小而坚,又有2万精兵驻守,不易获胜,乃决定先攻城大兵弱的临淄。但为了迷惑张蓝,耿算通令全军5日后攻打西安。张蓝侦知此情报,急忙加强防守,日夜不敢懈怠。到第五天深夜,耿算命全军饱餐一顿,待天明时进攻临淄城。其部将护军荀梁等人争辩,认为应速攻西安。耿龛解释道:“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为备;临淄出不意而至,必惊扰,吾攻之一日必拔。拔临淄即西安孤,张蓝与(张)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张)蓝引军还奔临淄,并兵合执,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领军攻打临淄,半日即攻克。张蓝闻讯,心中恐慌,放弃西安,退归剧县,汉军唾手而得西安。
张步见自己的军队连战连败,遂亲领张蓝、张弘、张寿3个弟弟及原大彤起义军将领重异,率号称20万的大军进抵临淄大城以东,进攻汉军。耿算利用张步自认兵多势众,急于求战的心理,先率军出淄水(今山东临淄东),佯为阻击,遇重异所统的前锋后,故意示弱,引兵退入临淄小城内,而让刘歆、陈牧分别列兵于临淄城下。张步军果然认为汉军胆怯,士气高涨,直攻汉军军阵,与刘歆、陈牧军撕杀在一起。耿算见此,立即率精兵拦腰冲击张步军,大败其军。激战中,流矢射中耿算的大腿,耿算用佩刀砍断箭杆,左右无人知晓,直至黄昏,才收军。第二天,耿算指挥汉军继续与张步军激战,从黎明战至黄昏,杀伤敌兵无数。经过两天的战斗,张步军受到重创。耿算判断张步必将退兵,遂预先埋伏了伏兵。果然张步率军退走,汉军伏兵骤起,发动猛烈进攻,一直追至钜昧水(今山东寿光东)上,沿途八、九十里到处是张步军的死尸,其辎重2千余辆也为汉军所得。张步逃回剧县后,与兄弟分兵散逃各地。张步奔逃到平寿,耿算追击而至,张步投降。随后,耿算又引兵至城阳,迫降了五校起义军余部,这样,齐地也告平定。
对于庐江的李宪,早在建武四年(公元28年)八月,刘秀即派杨威将军马成等将其围困于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李宪屡次向汉军挑战,马成均不予理睬,勒兵不战,李宪无计可施。到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正月,城中粮尽,汉军破城,李宪突围逃走,途中被部下杀死。至此,关东的各个割据势力终于被彻底消灭了,东汉的统治直达大海。
刘秀之所以能在5年之内,消灭刘永等关东割据势力,统一关东地区,除了在战略思想上确立了先近后远、先易后难、先东后西、联陇制蜀、各个击破等正确的指导思想外,在战术指挥上,刘秀及其将领如吴汉、岑彭、耿算等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水平,使汉军往往能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最终消灭对手。在整个关东战场,刘秀对于汉军的部署也极有策略,其主力始终保持对于主要方面的作战,而对于次要方面,对于威胁不大、势力较小的割据势力,或以少量兵力牵制、或采取长期围困的战法,使汉军不致在这些方面消耗过多的有生力量,保证主战场的胜利。在客观上,关东各个割据势力,基本上处于各自守境自保的状态,也给刘秀以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战略方针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也是刘秀能够统一关东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统一陇蜀的战争
刘秀消灭关东各割据势力之后,统一全国已势在必行,其战略重点立即由东方转向了西方。
在西边的3个割据政权中,巴蜀的公孙述已称帝,与刘秀势不两立。河西的窦融因与汉室有外戚关系(其七世祖窦广国为汉文帝皇后之弟),故心向刘秀,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归降刘秀,刘秀封其为凉州牧。据有陇西的隗嚣虽表面上归顺刘秀,但暗怀异心,其地不仅接近关中,对关中威胁最大,而且又是汉军进攻公孙述的必经之路。因此刘秀决定先取陇西,后图巴蜀。
1、平陇之战
隗嚣(?~公元33年),是天水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新莽末年,被当地豪强拥立为上将军,起兵反莽,后依附更始刘玄,被任为御史大夫。赤眉攻陷长安前,隗嚣因参与劫持刘玄东归南阳的密谋,被刘玄追杀,逃回天水,招集旧部,自称西州上将军,据有天水、武都、金城(均在今甘肃境内)等郡,拥兵十余万。因其“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所以手下有一批谋臣、战将,如班彪、申屠刚、马援、王元、杨广、行巡、周宗等,加之外联西羌,兵精粮足,名震西州。
刘秀为解西顾之忧,与隗嚣结好后,多次遣使让其入朝归降,都被隗嚣拒绝。建武五年(公元29年)冬,平定关东的战争基本结束,刘秀准备将战略重点西移,为了试探隗嚣的态度,刘秀故意令隗嚣出兵征讨巴蜀,隗嚣托辞不出,刘秀察觉他是想三分天下,不愿天下统一,于是决心用武力消灭隗嚣。
建武六年(公元30年)四月,刘秀亲至长安部署兵力,命建威大将军耿龛、虎牙大将军盖延等7将军,以借道陇西、讨伐巴蜀为名,向陇西进兵。隗嚣知汉军不怀好意,急令大将王元据守陇坻(今陕西陇县西北陇山),伐木塞道,阻击汉军西进。汉军先锋、征虏将军祭遵先到,击败王元军,追至新关,待诸将赶到后,一起向王元军发起进攻。王元军居高临下,杀败汉军,并乘胜追击,捕房将军马武率精骑断后,拼死撕杀,才将王元军击退,诸将引军退下陇山。
刘秀闻汉军战败,非常不安,为防隗嚣乘胜东进,命祭遵驻守嚣县(今陕西陇县南),耿龛驻守漆县(今陕西彬县),征西大将军冯异驻守嚣邑(今陕西旬邑东北),并令大司马吴汉由洛阳赶至长安,集结兵力、军资,策应各军。
果然隗嚣见王元获胜,即令王元、行巡率2万余兵,乘胜分别出击汧县和枸邑。此时,冯异尚在前往枸邑的途中,闻此讯,其部将劝冯异停止进军,不要与士气正盛的隗嚣军争锋。但冯异认为:“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遂挥军急驰,抢在隗嚣军之前,悄悄进入枸邑城,偃旗息鼓,封锁消息。行巡不知,仍向枸邑急驰,冯异乘其不备,突然击鼓、竖旗,挥军杀出,行巡军惊乱奔逃,大败而走。此时祭遵在汧县也击退了王元,终于稳定住了战局。
陇坻败北后,刘秀对隗嚣被迫采取守势,但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新的进攻。不久,窦融遣使向刘秀表示衷心归汉,刘秀大喜,令其出兵从河西夹击陇西。窦融遂出兵金城,击败了与隗嚣勾通的西羌封何等部,使隗嚣腹背受敌。刘秀还加紧了对隗器内部的分化瓦解工作,他命刚由陇西归降的隗嚣将领马援率5千精骑,往来隗嚣军中,拉拢其部属和西羌豪长。隗嚣见南、北、东3面受敌,内部动摇,感到形势危急,慌忙上书刘秀,声称前次交战,系部将自做主张所为,请刘秀谅解,企图以此作为缓兵之计。但刘秀令其停止抵抗,并再遣次子入朝,才可保全地位。隗嚣见此计不成,遂决定联蜀反汉,遣使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封其为宁朔王,并派军支援隗嚣。
建武七年(公元31年)秋,隗嚣亲统3万骑步兵进攻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在阴繁(今甘肃宁县西南)被冯异军阻住。隗嚣又分兵攻打汧县,又遭祭遵抵抗,两路均无功而回。隗嚣部下大将王遵被刘秀招降,拜为太中大夫,封向义侯。刘秀通过来歙、马援等人对陇西的政治瓦解工作,使隗嚣集团内部愈来愈不稳定。
建武八年(公元32年)春,刘秀乘隗嚣戒备松懈,准备再次发动新的进攻。他首先派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直插隗嚣军背后,进袭略阳(今甘肃庄浪西南),切断其后方交通补给钱。途中祭遵病重返回,来歙自率2千余兵,劈山开道,继续西进,从番须(山谷名,今陕西陇县西北)、回中(今陕西平凉附近)直取略阳,出其不意,发动突然进攻,杀守将金梁,占领了该城。吴汉等将知来歙得手,立即率军向略阳进发,刘秀急遣人将诸军追回,命令各军待隗嚣久攻略阳不下,兵疲将困时,再乘机进击。隗嚣闻略阳失守,极为震骇,为防刘秀大军乘机进攻,急令大将王元守陇坻,行巡守番须口,王孟守鸡头道(今甘肃平凉西),牛邯守瓦亭(今宁夏固原西南),自率精兵数万围攻略阳。公孙述也派大将李育、田算率5千精兵前来相助。陇蜀联军对略阳发动了猛烈进攻,在多次强攻不成之后,又劈山筑堤,引水灌城。来歙率汉军将士顽强固守,箭矢用尽,便拆毁城内房屋,取木为兵器,打退陇蜀联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隗嚣尽其全部精兵猛攻略阳,自春至秋,数月不能破城,将士疲惫,士气大为低落。刘秀见时机成熟,立即尽发关东兵西进。至漆县(今陕西彬县),刘秀夜召马援问策,马援用米堆成山川形势,详尽介绍军队进退的路线,刘秀更加胸有成竹,随即率军攻取了高平第一城(今宁夏固原)。这时,窦融也率步骑数万人,辎重车5千余辆,前来与刘秀大军会合。汉军分数路攻上陇山。汉将祭遵与隗将牛邯是旧故好友,祭遵致书牛邯,劝其投降,牛邯犹豫再三,终于归降刘秀。汉军遂长驱直入,直捣隗嚣军侧背,所过皆望风而降,汉军共招降了隗嚣13员大将,16个县邑及十余万吏民。隗嚣见势不妙,急遣王元入蜀求救,自率残部退守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蜀将李育、田算、退保上邦(今甘肃天水)。略阳之围遂解。
刘秀欲招降隗嚣,但隗嚣终不肯降,于是刘秀派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围攻西城,耿算与虎牙大将军盖延围攻上邦。这时东方颖川农民军余部又起,河东守军也叛汉,洛阳告急,刘秀急忙令吴汉、岑彭继续进攻隗嚣,自己赶回洛阳。
吴汉、岑彭奋力攻打西城。守将杨广战死,隗嚣极为艰难,但其军将士拼死固守,坚持数月,眼看西城将破。到十一月,王元、行巡、周宗从蜀中讨得5千救兵赶到,3人挥军猛冲汉军,高呼“百万之众方至!”“汉军大惊,未及列阵,王元等已杀入汉营,殊死拼杀撕开一个缺口,突入西城,把隗嚣救回冀县(今甘肃天水西北)。此时,汉军粮食已尽,不能再战,吴汉、岑彭被迫下令撤兵,耿算、盖延也随后退兵。这样,陇西又复归隗嚣所有,双方恢复到战前的状态,但经过几次大战,陇西损失了大量军资、财物及兵力,粮食消耗也很大,实力大减。
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隗嚣恚愤而死。王元、周宗立其少子刘纯为王。公孙述又遣大将赵匡前来相助。八月,刘秀命来歙率冯异、耿貪等5将军再攻陇西。耿算先攻高平第一城。守将高峻将1万精兵抵御汉军,耿龛苦战1年,未能攻下。后刘秀亲往汧县督战,并派寇恂招降高峻。谈判时寇恂斩杀高峻军师皇甫文,高峻失去主心骨,惶恐不安,遂开城投降。汉军又一次攻入陇地。建武十年(公元34年)七月,冯异击败援陇的蜀军,杀赵匡、田龛,隗纯退保落门(今甘肃武山东北)。十月,汉军攻破落门,隗纯投降,王元逃入蜀地,投奔公孙述。至此历时4年多的平陇之战终于结束。
刘秀平定陇西隗嚣的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这4年多的时间中,刘秀不仅亲自挂帅,而且几乎集中了他全部精兵勇将,如吴汉、冯异、耿翕、岑彭、盖延、祭遵等,对陇西发动了3次进攻,但2次败回,遭到了自统一战争以来,最严重的挫折,直至隗嚣死后的最后一击才取得胜利,十分不易。
从整个战争过程看,造成汉军两度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刘秀在战略上低估了隗嚣。
隗嚣与其他割据势力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一,隗嚣长期经营陇西,颇得人心,有比较牢固的统治基础;其二,隗嚣能礼贤下士,在其身边聚集了一大批良臣战将,其中不少人肯为隗嚣拼力死战;其三,隗嚣的兵力虽不如刘秀多,但极其精锐,其中既有能征善战的陇西、上地骑兵,也有勇猛凶悍的西羌突骑,还有巴蜀的援军,而且他们占据着以守待攻、以逸待劳的有利地位;其四,陇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刘秀估计不足,没有进行充分的战前准备,以致陇坻一战,先胜后败,汉军还未进入陇地即被王元击退;二次攻陇,眼看胜利在望,而军粮又不济,致使军心动摇,前功尽弃。
但是,隗嚣毕竟只有区区两郡之地,军力、财力远比不上汉军。隗嚣本人无论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还是在战役指挥上,都距刘秀相去甚远,加之刘秀的统一是大势所趋等政治因素,陇西最终还是被刘秀统一了。
刘秀取得陇西后,向南可进一步平灭公孙述,统一巴蜀;向西可平抚诸羌;向西北可打通西域;向北可攻袭匈奴,因此,统一陇西,对刘秀完成全国的统一大业县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灭蜀之战
刘秀统一陇西后,巴蜀的公孙述已陷于孤立,刘秀决定乘胜伐蜀。
公孙述原是新莽政权的导江卒正(即蜀郡太守),新莽末年起兵,占据益州(今四川地区),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称帝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国号“成家”(取起于成都之意),建元“龙兴”。此时公孙述已据有了今陕西和甘肃的南部、贵州和云南的北部,以及四川全部。在刘秀统一关东、陇西的战争中,他竭力扩张势力,收容战败逃入蜀地的延岑、田戎、王元等,还结纳了关中豪强吕鲔、张邯等人,拥兵数十万,加之西南地区易守难攻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刘秀的劲敌。
建武九年(公元33年)春,公孙述乘汉军全力攻陇,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夷道(今湖北枝城)等地兵力薄弱之机。派田戎、任满、程汎率兵数万出江关(今四川奉节),沿长江东下,击败岑彭部将威虏将军冯骏、都尉田鸿、领军李玄诸将,夺取巫县(今四川巫山北)、夷陵、夷道,屯军荆门、虎牙两山,在长江上架设横江浮桥、斗楼,植木水中,以防备汉军沿江西进。岑彭从陇西返回后,数度率军夺取失地,均未成功,于是岑彭积极训练水军,制造战船,准备再战。
平陇之战结束后,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春,刘秀命吴汉率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统兵6万余、马5千匹,与岑彭会合于荆门。因吴汉不习水战,刘秀命岑彭为主帅,由东而西攻蜀,为南路军。又命来歙统陇西诸军南下,为北路军,对公孙述构成钳形攻势。
三月,岑彭率南路军溯江而上,首先发动进攻。偏将军鲁奇自愿为先锋,驾船乘风逆流西进,焚毁蜀军浮桥,为主力打通航道。随后岑彭挥军疾进,所向无敌。蜀兵大乱,慌不择路,溺死数千人,蜀将任满战死,程汎被俘田戎急忙放弃三峡险地,退保江州(今四川重庆北)。岑彭留刘隆为南郡太守,自率臧宫、刘歆等将,水陆并进,长驱直入江关,进入蜀地,所过之处,严禁部队掠略,纪律严明,沿途县邑纷纷开城降服。
六月,北路的来歙也对蜀地发动进攻,击败了公孙述防备汉军南下的王元、环安军,占领了河池、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但后来环安派人刺杀了来歙,北路军受挫。刘秀派扬武将军马成继续指挥北路军。不久,羌人反叛,马成军被调回陇西。从此灭蜀的任务便由南路军单独完成。
岑彭率军进至江州,见田戎军粮充足,难以在短时间内攻下,便留冯峻围困江州,自率主力北上垫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合川西北涪江湾),获米数百万石。此时,吴汉亦率后续部队由夷陵溯江而上,接应岑彭军。
七月,公孙述命延岑、吕鲔、王元及自己的弟弟公孙恢调集重兵于广汉(今四川广汉北)和资中(今四川资阳北)地区,以阻止汉军前进,保卫成都,又命侯丹率兵2万余人拒守黄石(今四川江津、璧山间),策应江州的田戎,防止汉军沿江深入。
针对蜀军的部署,岑彭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以臧宫统领,率5万降卒,进据平曲上游,牵制蜀军主力延岑军;自率汉军主力退还江州,再溯长江西上,袭破黄石侯丹军,随后星夜兼程,疾行2千余里,深至岷江中游,绕至蜀军主力背后,攻取武阳(今四川彭山东),并派精骑袭击距成都仅数十里的广都(今四川成都南),蜀人大惊,纷纷望风逃散。公孙述闻讯,以杖击地,惊呼:“是何神也!”急遣刺客诈称逃奴,降汉,侍机刺杀汉军主帅。十月,岑彭遇刺身亡,汉军放弃武阳,稍稍后撤。十二月,吴汉率3万军赶到,刘秀命吴汉统领全部攻蜀汉军。
平曲方面臧宫统领的汉军,在岑彭率主力走后,一度因军粮不济,引起慌乱,降卒多欲逃走。臧宫想引军退回,又怕蜀军趁势追杀。正在危急时分,刘秀派来增援岑彭的军队路过,臧宫急中生智,假传命令,截留这些军队及700匹军马和物资,补充自己。随后命令军队星夜进兵,出击蜀军,沿途派小股部队多张旗帜,登山击鼓以为疑兵,大军沿江而进,右岸为步兵,左岸为骑兵,水军乘船居中,声势浩大,人呼马嘶,震天动地。延岑正在布防,不意汉军突然杀到,急忙登山晾望,见汉军漫山遍野,如潮涌来,更加震恐。臧宫挥军猛攻,大破蜀军,蜀兵被杀、溺死万余人,十万余人投降,延岑逃回成都。汉军乘胜猛追,在平阳乡迫降蜀将王元,随后连下帛竹(今四川帛竹东南)、涪城(今四川绵阳)、繁县、郫县,从北面直趋成都。
吴汉接管岑彭军后,挥军北上进攻成都。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正月,吴汉军在鱼涪津(今四川乐山北)大破蜀将魏党、公孙永之军,进围武阳。公孙述遣其子婿史兴统5千军赶来救援,又被全歼。汉军攻取广都后,遣轻骑直抵成都市郊,烧毁成都西南的市桥。武阳以东的诸小城均归降汉军。蜀军将帅惊恐万状,不少人叛离公孙述而去。刘秀又对公孙述诱降,仍遭拒绝。七月,冯骏攻破江州,俘获田戎。
正当汉军节节胜利时,刘秀告诫吴汉:“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踞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但吴汉急于取胜,竟违背刘秀的作战指示,主动出击进逼成都。他自率2万余人前至距成都十余里的锦江北岸立营,另以副将武威将军刘尚率万余人屯于江南,两营相距20余里。刘秀闻报,又气又急,遣使责备吴汉:不服从命令,轻敌冒进;与刘尚分营拒敌,给蜀军以各个击破之机。命令吴汉立即退回广都。但使者还未到,九月,公孙述已遣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分为20余营,同时向吴汉军猛攻,另以万余人牵制江南的刘尚,使其不能救援吴汉。吴汉军与蜀军大战一日,败入营垒坚守。此时吴汉意识到分兵两营的危险,遂准备退回江南与刘尚会合。为了迷惑蜀军,吴汉命汉军一连3天不得出战,在营内多树幡旗,整日烟火不断,第三日夜,悄悄渡江与刘尚合兵。谢丰等未曾觉察,天亮后,分一部分兵监视江北吴汉营,自率主力进攻江南,不防吴汉、刘尚同时杀出。双方从清晨一直激战至午后,蜀军大败,谢丰、袁吉均战死。此后吴汉与蜀军在广都与成都之间会战8次,汉军全胜,进占成都外城。其秋,臧宫军与吴汉军会合于成都城下。
公孙述困兽犹斗,采纳延岑“死中求生”的建议,拿出大批金帛,招募5千余敢死士,交延岑指挥,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延岑在市桥一带虚设旗帜,击鼓挑战,吸引汉军注意,暗中派出奇兵绕至汉军背后,发动突然袭击。汉军不防,大败而逃,吴汉坠入江中,牵着马尾才得以逃生。汉军受挫,军心不稳,加之军中仅余7日粮,吴汉动摇,暗暗下令准备船只撤走。汉蜀郡太守张堪闻讯,急驰入营,力陈公孙述必败,劝阻吴汉不要退兵。吴汉乃决心坚持,并故意隐蔽精锐,示弱诱敌。
十一月,臧宫军进逼成都咸门,公孙述不知是计,派延岑出击臧宫,自率数万兵进攻吴汉。延岑多次击败臧宫,但汉军仍不后退,蜀兵从天明战至中午,不得进食,疲困不堪。吴汉见此,立即命护军高午、唐邯率数万锐卒出击,蜀兵大败,公孙述重伤而死,临死前将军权交给延岑。延岑见大势已去,第二天开城投降。汉军灭蜀之战胜利结束。
此时,九原的卢芳因部下全部归降刘秀,已逃奔匈奴。刘秀终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刘秀灭蜀之战是历史上第一次从三峡溯江而上攻灭蜀地割据势力的战争。作为汉军的统帅刘秀和此次入蜀作战的主帅岑彭,都充分认识到了水军的重要作用,在攻蜀前制造了数千艘战船,征集训练了数万名水手,采取水陆并进的方式入蜀作战。大司马吴汉曾以水军过多,消耗粮食太大为由,打算废弃水军,与岑彭发生争执,结果刘秀将统兵权交给了岑彭,从以后的情况看,这无疑是进兵蜀地最正确的战略决策。灭蜀过程中,岑彭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如突破三峡天险;进围江州而不打,主力越城继进。特别是在北路军回撤,南路形同孤军,蜀军全力阻截的不利情况下,他指挥汉军主力避实就虚,进行了行程2千余里的远距离迂回包抄,绕至蜀军主力背后,直攻其统治中心成都,始终掌握着战争主动权,使其成为东汉初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继任的吴汉虽一挫于谢丰、再挫于延岑,甚至置前功于不顾,暗暗下令撤兵,但在刘秀的正确指导和张堪的鼎力佐助下,能极尽主观努力,反败为胜,完成灭蜀任务,也不失为东汉初的优秀将领。辅威将军臧宫在危急时刻,机智果断,化险为夷,指挥以降卒为主的军队击败蜀军主力,为灭蜀之战的胜利立下大功,其军事指挥才能也是十分出色的。但在战争过程中,汉军两位主帅来歙和岑彭先后被刺杀,这无疑是汉军方面的重大损失。
公孙述虽居于天险之地,经济上有巴蜀的财富作后盾,在战略上占有一定优势,但在政治上是割据政权,处于劣势,军事上更是消极保守,除攻取夷陵等地曾一度主动进取,战略上也有一定见地外,始终醉心做割据皇帝,居险自守,以致被动挨打,险阻不守、军心沮丧、内部动摇,最终彻底灭亡。
(四)刘秀的战略思想
刘秀是新莽末东汉初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杰出的军事将领和军事统帅。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表现出了比其同时代的军事人物略胜一筹的战略思想和军事指挥才能,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刘秀的战略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善于纵观全局,以通盘全局的战略眼光决定重大的军事决策。昆阳之战,刘秀并非主帅,但他经过通盘全局的认真考虑,力排众议,使绿林军(汉军)终于作出了死守昆阳,为主力攻破宛城争取时间的正确决策,并抓住莽军的弱点和失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统一战争中,汉军先东后西,由近及远,联陇制蜀,各个击破割据势力的正确战略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更加体现了刘秀善于从战略全局上决策问题和驾驭战略全局的能力。
其二,政治战略与军事战略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交替运用。刘秀初入河北时,势孤力单,既无雄兵,又无战将,于是他采取了一些深得人心的措施,开展政治攻势,不仅获得了当地新莽旧吏和豪强的支持,甚至还得到了农民的一定支持,使他在1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就由白手起家到拥有了几十万大军,建立了基业,其间并未进行较大规模、较长时间的战争,军事行动仅仅作为实行政治战略的辅助手段。以后在***赤眉,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刘秀更是以政治、军事双管齐下,在军事打击的同时,大力开展政治诱降活动,对敌诱之以利,迫之以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其三,善于观察形势,把握战机,适时、及时地进行战略重点的转移。当刘秀在河北壮大力量、羽翼丰满后,他及时地南下取得河内郡,占据中央要地,威胁中原重镇洛阳,然后一面坐观绿林赤眉火并,一面积极巩固后方,同时派邓禹西进,侍机进取关中。更始灭亡后,他立即取得洛阳,截断赤眉东归的通道消灭赤眉后,他又立即展开了统一战争;当关东趋于统一时,他又将战略重点迅速西移,进攻陇蜀,直至最后统一全国。
其四,量时度力,力求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每一次战争的胜利。在刘秀的战略思想中稳中求胜、不急于求成的特点极为突出。根据具体战况,刘秀有时指挥汉军以疾风暴雨之势猛冲猛打,有时则以长期围困战法取得最后胜利,如黎丘围秦丰长达3年之久,舒城围李宪也达1年半之久。刘秀还经常采取以逸待劳,敌疲我打的方针击败对手。如***铜马军,刘秀坚营自守1个月,待铜马军粮尽退兵时,才挥军猛袭,大获全胜;平灭董宪,刘秀又以同样方法,再获胜利。刘秀还经常告诫部下,运用这种战法。邓禹击赤眉,吴汉攻成都均因违背了刘秀的这种作战思想而遭失败。以后冯异代替邓禹,坚决执行以饱待饥、以逸待劳的方针,在崤底之战大胜赤眉军,吴汉也吸取教训,终于攻克成都。
其五,广收人才,知人善用。刘秀到河北时,几乎孤身一人,但他很快就聚集了象邓禹、吴汉、冯异、寇恂、姚期、耿弇、耿纯等一大批文武之士,成为其统治骨干。在以后的战争中,他不断提拔可用之才,如来歙、臧宫、岑彭、马成等,同时还争取敌方有识之士,给予重用,如朱鲔、马援等,以致在刘秀军中集中了一大批文武兼备、能独挡一面的将帅,这在历代开国功臣中是不多见的,他们对东汉王朝的建立和统一,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更新于:7个月前十八、结语
十八、结语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八、结语秦汉两代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军事领域方面也揭开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秦汉时期,开创了以..
十七、东汉的军事思想
十七、东汉的军事思想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七、东汉的军事思想东汉时期,由于统治者轻视军事学术的研究,以及谶纬神学对学术思想的垄断,不仅使得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发展极为缓慢,而且也没有产生一部有较大影响的兵书。从现存的著作来看,《握奇经》基本上体现了东汉..
十六、东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及失败
十六、东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及失败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六、东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及失败东汉自和帝、安帝以后,统治集团趋于腐朽,豪强地主势力急剧膨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也愈来愈重,加上宦官、外戚的争权夺利,以及对羌人的连年用兵,大大加深了人..
十五、东汉与西羌的战争
十五、东汉与西羌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五、东汉与西羌的战争新莽末年,居住于今青海、甘肃及西藏等地区的羌人,乘中原兵乱,大量入居塞内,与汉人杂居。更始、赤眉之际,羌人多次侵扰金城、陇西等郡,隗嚣无力镇压,遂采取安抚手段,与之结好,并利用他们共同拒..
十四、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
十四、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四、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西汉末,朝政混乱,对西域的控制渐渐放松。新莽时,对少数民族采取欺压政策,引起西域各国的反抗,因而与西域联系中断。匈奴则乘机逐渐控制了西域北道诸国。只有塔里木盆地西端的莎车比较强盛,率..
十三、东汉攻灭北匈奴的战争
十三、东汉攻灭北匈奴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三、东汉攻灭北匈奴的战争东汉初年,北方的匈奴又强盛起来,控制了西域和东北的乌桓等族,并在刘秀进行统一战争时,支持渔阳的彭宠、五原的卢芳反对刘秀。刘秀为了减轻北部的压力,曾遣使与匈奴修好,但没有取得结果。..
十二、东汉军制的变化
十二、东汉军制的变化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二、东汉军制的变化西汉后期,随着地主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小农经济大量破产,导致原先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旧兵制日形破坏。东汉建立以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为此,光武帝刘秀采取措施,对旧兵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十、西汉的军事思想
十、西汉的军事思想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西汉的军事思想西汉的军事学术较之先秦时期兵学兴盛的局面,相对沉寂。尽管西汉初期统治者十分重视兵书的整理工作,曾指派专人负责校订。但西汉时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兵书,只有一本3800余字的《黄石公三略》。另外《淮南子·..
九、西汉末农民起义战争
九、西汉末农民起义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九、西汉末农民起义战争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西汉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外戚王莽于公元8年夺取了刘氏政权,建立“新”朝。王莽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企图通过实行复古“..
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
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西汉时期,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统称为西域。这是广义的西域。狭义的西域,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以东,准噶尔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的..
七、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七、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七、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一)冒顿单于与匈奴的强大秦始皇时,匈奴被秦将蒙恬击败,退出河套以南地,徙往漠北。此后,匈奴有十余年很少南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公元前174年)继位。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多所建树..
六、西汉的军事制度
六、西汉的军事制度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六、西汉的军事制度(一)封建军事统御体系的初步完备汉承秦制,皇帝仍为全国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的征集、调动,将领的任免、升黜等均由皇帝亲自下令。“三公”中的太尉为中央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仍无实际统兵权,且时置时废,..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一)刘邦削平异姓诸侯王的战争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争取抗楚力量,策略性地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他们是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茶、衡山王(后改为长沙王..
四、楚汉战争
四、楚汉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四、楚汉战争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统治后,以项羽、刘邦为首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政治集团。双方为了争夺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力,展开了历时4年多的楚汉战争。(一)项羽分封与刘邦东还秦王朝灭亡后,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他采纳了张..
三、秦代的战争
三、秦代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三、秦代的战争(一)秦王朝统一边疆、巩固边防的战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最终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代。消灭6国之后,内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束,秦王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
二、秦代的军事制度
二、秦代的军事制度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二、秦代的军事制度(一)以皇帝为核心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建立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这种政权体制相适应,它确立了军权高度集中、军队高度统一的军事领导体制。秦统一后,首创皇帝制度。皇帝..
一、秦汉军事概述
一、秦汉军事概述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秦汉军事概述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所代替。国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军事领域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