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汉的军事制度
六、西汉的军事制度
作者:颜吾芟
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六、西汉的军事制度
(一)封建军事统御体系的初步完备
汉承秦制,皇帝仍为全***队的最高统帅,军队的征集、调动,将领的任免、升黜等均由皇帝亲自下令。“三公”中的太尉为中央朝廷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仍无实际统兵权,且时置时废,其属官也较少,有时甚至并入丞相府。武帝以后改太尉为大司马,为无印加授的加官,更加徒有虚名,其职权转移到大将军手中。“九卿”中的军事长官仍名为郎中令、卫尉及中尉,统御中央直辖军。其中,郎中令负责统领皇帝禁卫诸郎,并掌顾问参议及传达招待之官。因“领诸郎而为之长”,故名。武帝时改称光禄勋。其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等。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和谏大夫,多至数十人。武帝时中大夫改称光禄大夫。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多至千人。谒者“掌宾赞受事”,以谒者仆射为长,多至70人。卫尉负责统领守卫宫殿的南军。景帝初更名卫尉为中大夫令,不久复旧称。属官有公车司马令,“掌殿司马门,夜微宫中,天下上书及阙下凡所征召者皆总领之”,卫士令,负责管理卫士旅贲令,主卫士之骁勇者,以备非常。中尉负责统领警卫京师的北军。属官有中垒令、武库令、都船令等。武帝时更名中尉为执金吾,不再直接统领北军,而派监军御史控制北军。并设八校尉分统北军,其中中垒校尉主管北军日常事务;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步兵;越骑校尉掌三越骑兵;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骑兵;胡骑校尉掌池阳骑兵;射声校尉掌射声士(即弓弩兵),虎贲校尉掌轻车。八校尉多为皇帝亲信。新莽时改执金吾称奋武。
另外,西汉皇帝左右有一些被称为“将军”的侍卫武官,最高级为大将军,其他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及前、后、左、右将军等,均为皇帝亲信,但不是经常全置。平时将军侍卫皇帝左右,备皇帝顾问,参议政务,战时则由皇帝选派,领兵出征,但事毕即罢兵还朝。
汉武帝时确立内外朝制度,从此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朝廷变为“外朝”,仅办理日常的具体政务和执行已经决策的命令。由皇帝的近侍,如将军、常侍、给事中、尚书等组成的“内朝”,则成为决策军政大事的统治中枢。内朝官的领袖是大将军。但为了确保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权,西汉大将军之位亦时置时废,其实际地位的高下也因人而异。武帝以大司马为大将军所兼官号拜授数次征伐有功的卫青,使其位居“三公”之上。其后霍光、王凤等均以大司马大将军之职预闻政事,地位高于“三公”。但一般情况,大将军基本上与“三公”地位相当。
汉时还有许多列将军及杂号将军,如有以征伐的地名、对象而定名号的将军,象贰师(大宛城名)将军、匈河(匈奴境内水名)将军、祁连(匈奴境内山名)将军、蒲类(匈奴境内泽名)将军、因杆(匈奴境内地名)将军等;有以所担负的特别职务而定名号的,象上将军、偏将军、游击将军等;有以其所统兵种而定名号的,象水军的将军有楼船将军、戈船将军,下濑将军等。杂号将军有虎牙将军、强弩将军等。这些将军大多也是临时设置,战事毕即归还朝廷,并不专兵。
将军之下的军官称将,或称别将,有具体的职责,如重将,统领辎重兵;城将,统领筑城工兵;厩将,负责战马的管理弩将,负责弓弩的制造及保养。别将以下是属于中级武官的校尉、都尉,他们与将军一样,平时居朝中,战时受命出征。
西汉地方仍沿袭秦郡县制。郡的长官初称郡守,景帝后改称太守,其职掌以政务为主,兼管军事,故亦称郡将,地位与将军相当。其郡府列曹中,兵曹负责掌管兵丁的征集和输送等,另外兵马椽、监军椽等均为主兵事之官。郡还有专司军事、负责领兵的郡尉,景帝以后改称都尉,其随郡将而称副将。太守有缺,则由都尉暂代。都尉有自己的官属,属吏有功曹、主薄、侯官、障尉、塞尉等。为加强边境防卫力量,武帝以后边郡一般设二、三个都尉,分部治事。太守、都尉均由中央直接任命。
县的行政长官县令(万户以上县)或县长(万户以下县)也兼辖一县军事。一县的治安、警备、交通邮驿及更卒派遣等则由县尉主要负责,其对县令(长)有一定的独立性,自设府衙办公,可直接与郡府联系。县尉的设置大县2人,小县1人,但京畿之县多达4人。
县以下的乡、亭各以游徼、亭长负责基层军务。
西汉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并立王国侯国。受封为王、为侯的都是刘氏宗亲和功臣赫将。各王国名义上受中央节制,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相对独立性,诸王拥有军权和财政权。各王国的丞相均由中央直接任命,执掌王国的军政大权,对诸王有监督作用,地位高于太守,景帝后改称相(或称国相)。王国的最高军事长官为中尉,“中尉掌武职”,负责统领王***队,维持境内治安。诸王侍卫军则由郎中令统领,警卫王宫内部,并常与中尉一同参预军务。王宫外的警卫部队及宫门的把守由卫尉负责。这些军将均由诸王自行任命,故王国的军队较郡县军队有更大的独立性。吴楚七国之乱后,经景帝、武帝的削藩措施,诸王不再享有军权,辖境也大为缩小,与诸郡地位相当,诸王属下的重要官吏,包括中尉、郎中令、卫尉等军事长官也均须由中央直接任命,军队由中央直接控制。各侯国相当于县一级,亦各设令、长,直属郡太守。武帝时侯国令、长改称相,主持军政,由中央直接派遣,且不对列侯称臣,其属吏与县相同。
汉武帝以后,西汉政府对边疆内附的少数民族实行属国制,其最高长官为属国都尉,统掌军政事务。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少数民族地区,西汉政府还派去“持节领护”,以加强控制,如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亦称领乌桓校尉、或乌桓校尉)、西域都护等,这些官吏往往都是武将,其地位相当于内地郡太守。
西汉基本承袭了秦代虎符发兵的制度,地方各级将领,包括郡守、诸侯王,没有皇帝的虎符均不得发兵。遇有战事,由皇帝命将置帅,调兵征讨。若边郡遇紧急军情,地方官吏可以发兵应急,但事后也须立即上报备案。西汉除沿用秦之铜虎符外,还始创了一种竹制虎符,称竹使符,用法与铜虎符略同,上刻编号,半付郡守,半留中央,两半合榫,编号相符,才能生效。二者区别在于,铜虎符多用于重大军事行动的兵力动员及征集,竹使符则主要用于一般的军队调动。实际上西汉时期并未严格执行虎符发兵制度。西汉初,制度草创,尚不严密,在虎符之外,还参用羽檄等征集、调发军队。檄,即写在单片木简上的皇帝命令或军情通报,在紧急情况下用以传达指示,或征召军队、调派将帅,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则在檄上或传檄人身上插上鸟羽,即称羽檄。文帝时各项制度逐渐健全,多用铜虎符、竹使符调兵遣将。武帝以后常用节调动军队。节用兽毛编结而成、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初为红色,后改在红节上附黄旄。西汉末,政局混乱,制度不能严格执行,军队调发多用玺书,即加盖皇帝信玺的诏书(皇帝六玺,发兵用信玺),甚至用一般诏书。
王莽篡汉后,托古改制,在兵制方面也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中央的七公六卿均挂上将军称号分别出镇各地要城。同时设置12五威将,持节分镇天下。12五威将分别称为:五威将军、虎贲将军、厌难将军、震狄将军、振武将军、平狄将军、相威将军、镇远将军、诛貉将军、讨秽将军、奋武将军、定胡将军。每一五威将之下各置左、右、前、后、中5帅,共60帅,另外还设司命军正和军监,以监督军纪。地方行政机构除基本沿袭西汉制度外,又在诸郡之上,设州牧、部监等官,督察郡县军政。沿边各郡则分派郎中令、绣衣执法等55人分别镇守。因此新莽军制极为混乱,一郡的军事不仅由郡长官(太守改称大尹、卒正、连帅、大夫等)、郡尉(改称太尉、属令、属长、属正等)负责,州牧、部监实行督察,而且出镇各地的七公六卿、五威将帅,甚至郎中令、绣衣执法也都分管,他们之间的统属关系重迭混乱,极不明确,导致各级将领只顾“务自揽权”,发展自己的势力。军队庞大不堪,却毫无战斗力。新莽后期,为***各地起义,赐州牧皆兼大将军,郡长官皆兼偏将军、裨将军,县长官(县令、长改称县宰)皆兼校尉,州郡长官有权调动本地军队,此举不仅使军事指挥体制更加混乱,而且导致各地拥兵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的纷纷出现。
(二)军种与兵种的变化
西汉的军队分中央直辖军和郡国兵2部分。
中央直辖军是西汉军队的核心部分,最为精锐,兵力最多时曾达6万5千人,分为皇帝侍从郎卫、南军、北军3部分。
皇帝侍从郎卫属禁军,负责把守宫殿门户及警卫殿内廊署,兼充仪仗,由郎中令(后改称光禄勋)统御,无一定的员额,常多至千人。入选为郎者或为2千石以上官吏的子弟、或由文学、技艺进用、或因捐纳资财而入充。为郎者享有较高的俸禄,又因与皇帝接近,升迁调任他官的机会较多,所以是西汉仕途的主要来源,西汉前期文武大臣多由郎出身。
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和对匈奴作战的需要,选拔陇西、天水、安定、上郡、北地、西河6郡所谓家世清白之良家的强壮勇武、精通武技并善骑射的子弟,增设建章营骑和期门。建章营骑因选6郡良家子弟宿卫建章宫而得名。后更名羽林骑,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分为左、右两骑,长官为羽林中郎将。其兵员额不定,随时有所增减。期门因武帝喜微服私行特约定卫士在某门下等候扈从而得名,多时达千人。平帝时更名虎贲郎,言其甚猛,如虎之奔。长官为虎责中郎将。武帝时还在羽林中附设羽林孤儿,由从军战死的将士子弟组成,不定编。孤儿幼时收养军中,教以五兵(矛、戟、弓、剑、戈),实施严格的军事训练,长成后,编成部队,执行与羽林、期门相似的任务。
羽林郎、期门郎和羽林孤儿统有郎中令领导,具有世袭兵性质,父死子代,不采取更代办法,其地位、待遇与郎相同,优秀者也可以转为他官,西汉中后期名将,多由此出身。
南军也属皇帝禁军,由卫尉统御,因其屯驻于长安城南的皇宫而得名。指挥所设于宫墙内,卫士们沿宫墙内分若干屯驻扎,负责宫门禁卫及宫内的巡察。西汉前期南军卫士多达2万人,武帝时缩减至1万余人。其卫士均以京畿三辅地区以外的内地郡国中的正卒担任,役期1年,每年定期轮换,卫士的往返路费、服役期间的生活费用统由朝廷发给。西汉政府对南军卫士的迎送颇为重视,不仅卫士到京要由丞相亲自迎劳,而且岁终罢遣举行会餐时,皇帝还要亲临慰勉。南军卫士在执行任务时,与郎卫有协同关系,但互不隶属,各自独立。
北军是守卫京师的常驻部队,由中尉统领,因其营垒多在长安城北部而得名。兵员较多,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超过南军。平时负责京师长安及三辅地区的警卫,每月3次徼行宫外,与南军相为表里,战时往往部分或全部随将军出征。北军的士兵征调自三辅地区(即京师附近的3个政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正卒,番期为1年。这是西汉皇帝亲自掌握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武帝时,北军得到进一步扩充,除北军原有兵力外,增建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7部兵,每部1000人左右,各以校尉统领。新增7部兵,除长水、胡骑多为降汉的匈奴兵外,其余多为汉人,仍以募自三辅地区居多,他们终身为伍,不轮番服役,具有世兵性质。武帝时还增设城门校尉统领的城门屯兵,负责守卫京城12个城门,也归北军统辖,其士兵来源与南军相同,征调自内地诸郡国。北军中还有一支装备华丽精强,被称为缇骑的骑兵部队,主要执行京城巡察的任务。新莽时,北军有精兵数万。
南北军除文帝即位时曾以原代国(文帝即位前为代王)中尉宋昌为卫将军,统一指挥南北军,和后来周亚夫以车骑将军身份统一指挥过南北军外,在多数情况下各自独立,互不相属,甚至互相牵制。宋人山斋易氏曾论议道:“汉之兵制莫详于京师南北军之屯,虽东西两京沿革不常,然皆居重驭轻而内外自足以相制,兵制之善者也。盖是时兵农未分,南北两军实调诸民。犹古者井田之遗意。窃疑南军以卫宫城,而乃调之于郡国;北军以护京师,而乃调之于三辅,抑何远近轻重之不伦耶?尝考之司马子长作《三王世家》载公户满意之言日:‘古者天子必内有异姓大夫,所以正骨肉也;外有同姓大夫,所以正异族也。’郡国去京师为甚远,民情无所适莫可,缓急为可恃,故以之卫宫城,而谓之南军;三辅距京师为甚迩,民精有闾里、墓坟、族属之爱,而利害必不相弃,故以之护京城,而谓之北军,其防微杜渐之意深矣。”
西汉的地方部队一一郡国兵,分别由各郡郡守(后改称太守)、郡尉及诸王国的中尉(后改称都尉)统领,主要屯驻于各郡郡治、国都及都尉治所,各县也驻有少量部队。士兵均为本郡、国的适龄男子,服役期为1年。郡国兵平时接受军事训练,维持地方治安,战时受征调出征。每年八、九月举行“都试”(也称“秋射”),太守、都尉等都到场检阅,士兵经“课殿最”(对士兵的考核,上等称“最”,下等称“殿”),划分等级。一年服役期满,士兵回乡,成为国家的预备兵,遇战事,还要随时应征入伍。郡国兵的征调、发兵等权力统归中央朝廷。但在西汉初,由于诸王权力较重,王国兵对于中央朝廷具有相对独立性。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兵的相对独立性大大减弱,到武帝时,经过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才真正统一了全***事上的指挥权,有效地掌握了郡国兵。
西汉郡国兵的训练、培养,多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西汉军队和秦军一样,仍分为轻车(车兵)、骑士(骑兵)、材官(步兵)、楼船(水军)4个兵种。一般说来,车兵主要由平原诸郡国训练;骑兵以西北、北方诸边郡及三辅地区最为精锐;步兵多出自西南山区及各平原地区;水兵主要出自东南沿海及水乡泽国地区。
在西汉军队的诸兵种中轻车和骑士的变化最大。骑兵在楚汉战争时已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楚汉双方都曾大力发展骑兵部队。但是在西汉前期,骑兵和车兵基本上还是配合作战,车兵在汉军中仍然占有相当的地位。如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入侵,汉“发车千乘,骑十万”御敌。可见此时汉军中车兵与骑兵并重。武帝即位后,随着与匈奴的频繁交战,在战争中汉军车兵与匈奴骑兵相比,越发显现出其笨拙、迟缓、被动的弱点,于是汉军骑兵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可以单独完成战役任务的独立兵种。在汉军对匈奴进行的具有决定意义,最大规模的3次战役中,汉军每次都出动了数万骑兵,行程千里,奔袭匈奴,尤其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汉军出动10万以上的骑兵,进行了离本土最远的一次骑兵会战,打败了匈奴。在这些战役中车兵、步兵基本不再充当战争的主角,而多用于后勤运输。
汉军骑兵有重骑兵与轻骑兵之分。重骑兵所乘的马匹体型高大,骑士披甲,持长矛类武器,冲击力强,多用于冲锋陷阵;轻骑兵所乘的马匹体型较小,骑士不带甲,持弓弩等武器,机动灵活,速度快,适于长途奔袭。
汉军骑兵装备较秦军也有了较大改善,出现了适于马上斩劈的环柄长铁刀,其他兵器还有矛、剑,弓弩、盾牌等。但西汉时,马鞍、马蹬仍未出现,多少影响了骑兵战斗力。
西汉车兵虽然自武帝以后在战争中逐渐淘汰,但各地仍训练车兵。平时用作仪仗,如匈奴浑邪王率众归附,武帝曾发车2万乘迎接,以壮声色;战时用于后勤运输,输送辎重和运送伤病员,军队宿营用其构成军垒。甚至在平原地区作战,仍有使用。
西汉步兵与秦军比,变化不如车兵、骑兵大。但是,随着冶铸技术和锻造工艺水平的提高,汉军所持的兵器的质量、数量均有很大发展。西汉初,铜、铁兵器并用,中期以后,铁兵器大大增加,逐渐占据主要地位,同时钢制兵器也增多起来。
西汉的水军较秦军有了较大的发展,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水军体系,建造了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船舰。西汉水军有楼船、戈船、下濑等战舰。楼船船体高大,船上置楼,可以射远;戈船配备戈类长兵器,用于与敌船近战;下濑较轻便,可以在水流湍急或有碛石的河流中航行。西汉水军庞大,仅江淮以南楼船就有十多万人。一次战役能出动战舰2千余艘,士兵20万人,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军平灭南越赵氏割据政权,就以水军为主。此外,西汉还建有既能水战,又能陆战的楼船材官。
(三)郡县征兵制的完备和募兵制的出现
西汉的兵役制度基本上因袭秦制,实行郡县征兵制,凡适龄男子均须服兵役。但内容更加丰富。
西汉初规定,始役年龄为17岁,止役年龄为60岁。景帝时始役年龄放宽至20岁,昭帝时又放宽至23岁,止役年龄则降为56岁,以后基本沿袭不改。
西汉时,适龄男子都要为正卒2年:其一年在本郡充材官骑士或楼船,即郡国兵;另一年或赴京师为南军卫士,或赴边境戍边,为戍卒(又称“外徭”),有不愿戍边者可出钱,由官府雇人代役,称“过更”或“更赋”。兵役期满的男子,转为预备兵役,回乡务农,如遇征战,要随时听调出征。同时,还要为“更卒”,即每年在本郡县服劳役1月,到期更换,也称“卒更”。劳役范围包括修路架桥、治河凿渠、建城筑垒、漕运转输等等,均为无偿劳动。有不愿服此役者也可纳钱代役,称“践更”。
西汉的免役制度,除规定男子56岁即可免役外,还有“复身”和“复家”制度。“复身”即免除本人的兵役劳役,西汉规定:凡县、乡之三老,高祖刘邦的元从亲随将士,孝悌力田者,身有残疾、疾病者,博士弟子或精通一经者,以及向国家绢纳车马、奴婢、粮草及钱资买得高级爵位者,均可“复其身”。“复家”即免除全家的兵役和劳役,规定:皇族、贵族、功臣之家及其子孙之家,高祖刘邦故乡丰沛的居民,曾从刘邦入蜀的二千石吏,爵位在五大夫以上的军吏(汉初有爵即复其家,后改),因战乱逃离家园还归者,家有90以上高龄老人的民户,正在生育或居丧的民户,为国家牧养马匹的牧户,徙边屯垦的民户,均可短时期或永久性地“复其家”。
西汉除实行郡县征兵制外,还采用“谪发”及征调内附的少数民族之兵的办法,以补充正卒的不足。
“谪发”,即征发刑徒罪犯为兵,起于秦代。秦有“七科谪”,谪发官吏有罪者、亡命者、赘婿、贾人、曾有市籍者、父母曾有市籍者以及大父母(祖父母)曾有市籍者等7类人为兵。此7类人中,仅前2类是刑徒罪犯后5类人属社会低下者,视同罪犯。秦始皇在征百越、击匈奴、戍五岭时,都曾大量谪发刑徒、奴隶及商贾等。秦二世正是以几十万修骊山陵的刑徒应急,才打败了攻入关中的陈胜部将周市,使秦王朝得以短暂的苟且。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继续实行这一做法。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反叛,刘邦除“征诸侯兵”外,还“赦天下死罪以下,皆令从军”最后击败英布。武帝时,随着对外战争的频繁以及对内***各种势力的需要,愈加广泛地采取这种谪发罪徒补兵及七科谪的形式,且规模越来越大。如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将六将军兵十余万骑”出击匈奴,其中就有大量的刑徒罪犯从征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被派去前往***的汉军中也有大量的“罪人”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乃募天下死罪击朝鲜”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益州、昆明反,赦京师亡命令从军,遣拔胡将军郭昌将以击之”;太初年间(公元前104年~前101年),曾发“恶少年数万人”并“赦囚徒扦寇盗”,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大宛夺取“善马”;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出击匈奴等等。武帝以后诸帝也经常以罪徒充军,如昭帝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武都氐人反,遣执金吾马适建、龙额侯韩增、大鸿胪广明将三辅、太常徒,皆免刑击之”又如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等击之。尽管西汉时曾大量、频繁地实行“谪发”,征调罪徒补兵,但并未形成制度,只是一种为了迅速组军和弥补正卒不足的权宜之计。这种作法,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兵源,同时也减轻了普通百姓的兵役负担。由于被谪发的罪徒、奴隶有望在战后获得自由,那些商贾、恶少也大都是些任侠好武、重利轻生的亡命之徒,故在战争中往往勇猛剽悍,常打胜仗,这也是西汉统治者谪发罪徒、恶少充军征伐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为补充正卒之不足,还经常征调少数民族之兵。如文帝时,用晁错的建议,以内附的胡、义渠、蛮夷之兵抗击匈奴的搔扰。武帝以后,更是经常地使用少数民族之兵,甚至在北军中也召募了一些匈奴兵,其他被经常征调的少数民族之兵有羌胡、南越、夫余、西南夷及西域诸族等,新莽时还曾征调乌桓、丁零、高句丽之兵。西汉时,因功封侯的少数民族将领不下20余人。但由于这种征调并无一定之规,一味滥征,使各少数民族苦不堪言,终至激起各族人民的长期反抗。
西汉的兵役制度,到汉武帝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连年用兵,造成大批小农破产流亡,而富室、豪强又多以纳钱免役,致使兵源日益缺乏,征兵困难,这样原来的郡县征兵制趋于废弛,募兵制代之而起,逐渐盛行起来。而另一方面由于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也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转变为游民,从而为募兵制的实行提供了兵源。武帝时,北军八校尉所属的士卒,大多系召募的汉族、匈奴族之兵,此为西汉募兵制之始。自此以后,募兵作为组军的主要手段而被经常地使用,并形成制度。西汉一般由中央朝廷颁布诏令,通过地方兵役征集机构召募。为了提高军队素质,增强战斗力,西汉时还对应募者实行“选募”,选取体格健壮、有勇力才智、战斗技能强的应募者,组成精锐的常备军,其名称各异,如“闻命奔走”,以应急难之“精勇”,称“奔命”;健壮习射者,称“伉健”;勇猛无敌,不畏死者,称“勇敢士”,其余还有壮士、锐士、猛士、先登等称。选募之兵战斗力极强,如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之“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率5千所募的勇士、奇才、剑客组成的步兵,深入匈奴腹地,面对数万匈奴骑兵的围追堵截,勇敢接战,转战千里,杀伤匈奴万余人,使匈奴“救死扶伤不暇”,最终因援兵不继才失败,可见选募之兵战斗力之强。昭、宣帝时,募兵更为频繁,规模也更大,如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益州西南夷二十四邑反,“常兵不足以讨之”,便“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益州,大破之”;宣帝时曾募兵御西羌。后来元帝时也曾发募士万人出击西羌。
募兵制与郡县征兵制比较,能够很快招募到大量兵卒,弥补了战时迅速扩编军队所造成的兵源紧缺和战斗骨干的匮乏,同时增强了军队素质,提高了战斗力。但由于募兵制下,兵卒的一切费用由封建国家支付,因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四)屯田制的实行与西北防务
西汉边疆的主要威胁来自匈奴,所以西北边防的稳固直接关系到西汉政权的安危与稳定。西汉初期以后虽然对匈奴采取忍让妥协的“和亲”政策,但并不能阻止匈奴铁骑的南下侵扰,且使其愈益骄横。文帝时,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国力、军力的增强,根据晁错的建议,西汉政府开始采取比较积极的防御措施,即实行募民实边的政策,招募内地流亡人口赴边塞垦殖,以加强边疆的防卫力量。但因河套地区尚未收复,边地有限,效果不大。
武帝时,一方面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剧烈和频繁的对外战争,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无田的流民,另一方面随着对匈奴用兵的不断胜利,边土大大扩展,屯军日益增多,边兵戍卒的粮草由内地郡县供应,长途辗转,不仅消耗大,而且时间久,常使边兵戍卒面临断炊的威胁。因此,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同时也为了在西北边境地区建立永久性的防御体系,原先的募民实边措施便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系统化的屯田制度。
西汉屯田有民屯、军屯两类。
民屯以内地徙边贫民进行垦殖生产。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军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之后,“募民徙朔方(今内蒙伊克昭盟)十万口”;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得匈奴河西地区后,置酒泉郡,“移民实之”;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又“徙天下奸滑吏民于边”;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据史载,移民最多的一次,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可见当时移民实边的规模是相当大的。这些移民由政府派官吏护送至边郡,并为他们建造屋室,假与公田,贷与耕牛、农具及其他产业,初到时衣食也由政府供给,使他们成为国家的佃农,经济自立后,向国家交纳租税。民屯垦民一般按伍、里、连、邑等编制组织,农事时耕作,农暇时进行军事训练,随时与驻边戍卒配合迎击匈奴。
军屯用戍边的戍卒和驻防西域诸国的吏卒进行生产。军屯始于元狩四年(一说始于元鼎初年),其时“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地接匈奴以北”。史载规模最大的一次军屯是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张掖、酒泉置郡后,“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李广利攻破大宛后,垦区远及今新疆西部地区,“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尉犁一带)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昭帝以后,由于战线进一步向外推进,西域屯田续有发展。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冬,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又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应鄯善国王尉屠耆之请,遣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屯田其国伊循城。宣帝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侍郎郑吉与校尉司马意率领免刑罪人及屯田卒士1500人屯田渠犁。破车师后,郑吉又遣吏卒300人赴其地屯田“以实之”。当时,在东起罗布泊北,南到伊循(今新疆若羌东北),北到车师(今新疆吐鲁番、吉木萨尔一带),西到姑墨(今新疆温宿、阿克苏一带),乃至赤谷(原苏联伊什提克)的广大西域地区都有汉之军屯,以此保持西域与汉的联系,切断匈奴的右臂,生产的粮食则供给驻军及往来使者。军屯士卒内部分工较细,有田卒、河渠卒、鄣卒、守谷卒等名目,士卒每人垦田约20亩左右(合14市亩弱),屯田所用耕牛、农具及食用粮食等也均由国家供给,垦殖所获则全部上交国家。从事军屯的除士卒外,还有大量的刑徒和地位略高一些的免刑罪人(称弛刑士)。士卒的家属也参加屯垦,他们一般按民屯办法对待。
为了管理屯田,西汉政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屯田官系统。中央由大司农统管;边郡置农都尉,属大司农,也受边郡郡守节制;边郡郡都尉也有兼主屯田的,其职衔上加“将兵护屯田”或“将屯”等字样。以下有护田校尉、守农令、候农令、部农长丞、劝农掾、农亭长、代田长、水长、仓长、仓佐、仓曹吏、别田令史、事田等职。西域轮台、渠犁等地屯田事务归驻此的屯田校尉执掌,起初独立行使职权,宣帝后为西域都护属官。
西汉除在西北部边疆地区进行大规模屯田外,为对羌族用兵,在西部也有较大规模的屯田。如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赵充国在金城郡的临羌(今青海湟源东南)东至浩麈(今甘肃永登西南大通河东岸)之间,以1万余屯卒垦羌人故田及公田2干余顷元帝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冯奉世在陇西一带亦曾屯田,以御西羌。
通过实行大规模屯田,西汉大大加强了西北边防的防卫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边兵戍卒的军粮供应问题,有时甚至还将屯田所积的粮食调往内地济荒,而且内地汉民族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由此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也促进了西北边疆经济的开发,甚至连匈奴也曾学习汉的办法一度在西域屯田。
西汉除通过移民屯田加强西北边防外,还大规模修缮和新筑长城,自敦煌郡起接连秦长城,个别地段还修复了战国长城,全长11500余里,城墙高约1丈,宽约3尺,成为保障西北平安的坚固屏障。为了及时发现敌情,在长城沿线的重要关口和便于晾望的高地都建有烽火台,有的建于长城之上,有的建于长城边,有的建于数里之外,每个烽火台驻有少量戍卒,遇有敌情,即将所积薪苇点燃报警。在长城内侧,筑有大量边城,屯驻戍卒,还建有为数众多的、被称之为“鄣”的小城堡,作为边城的哨所,内驻边城派出的鄣尉及少量戍卒,也有烽火设备。除此之外,还构筑了大量的隧、壁、坞等防卫设施。为了便于运兵西北,西汉政府还下大力开辟了自关中至西北边疆的道路,并建立了相应的驿传通讯系统。从而使西北边防得到了极大的巩固。
(五)武器装备的制造与管理
西汉规定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必须由官府制造和保管。中央由九卿之一的少府主管,其下考工室令、左弋令和若卢令是具体负责兵器制造与保管的官吏。考工室令,武帝时更名为考工令,负责管理官营作坊,制造弓弩刀剑甲胄等兵器及其他器械左弋令,又作佐弋令,也兼管监造部分弓弩,居延汉简有“左弋弩力六百廿”语,可知边兵所用弓弩也有由左弋令监制的,武帝时更名为饮飞令,“有九丞两尉”;若卢令负责保管部分制成的武器装备。执金吾(中尉)的属官武库令则是专职负责武器装备贮藏、保管的官吏,制成的兵器大部分交由其所属中央武库保管。另外洛阳武库也是西汉最重要的兵器库之一,其主管官吏武库令,虽隶属河南太守,但任职者均为皇帝精选的亲信之人。
西汉地方各郡,主要是边郡,也都设有兵器仓库,如上郡、渔阳、北地、酒泉等,长官也称武库令,简称库令,属郡太守。《汉书·成帝纪》建始元年注:“如淳曰:‘《汉官》北边郡库,官之兵器所藏,故置令。’”另外,西汉政府在重要产铁地区都设有铁官,属大司农,其职责之一是负责冶铸兵器。据《汉书·地理志》,武帝以后各地设铁官49个。而在不产铁的郡则设小铁官,属所在县,负责销毁旧器,改铸新器。
西汉规定中央武库的兵器主要用于装备中央直辖部队,边防部队及远征军,地方所产兵器,除用于装备本郡国部队外,均藏入本地武库,并随时听中央调用。各武库对武器的贮藏与保管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皇帝的诏令,任何人不得擅自领用。为保证汉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西汉政府还明令严禁携带兵器或铁器出境。
(六)军马牧养制度的完善
西汉时期,随着骑兵的迅速发展,其军马牧养制度也趋于充实和完备,超过了秦代。
西汉初年,由于历经了秦王朝的***和长期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弊,马匹稀少。“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有的地方匹马竟贵至百金。为此,西汉政府“创加厩律”,鼓励民间大力养马。吕后时还明令禁止母马流往境外。但由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薄弱,马的增长缓慢。文帝时,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匈奴袭边的加剧,国家对军马的需求更加紧迫,于是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西汉政府根据晁错的建议,颁行“马复令”,“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用养军马1匹,免3人徭役的办法鼓励民间养马。这项措施大大调动了民间养马的积极性,景帝时继续实行。到武帝初年,民间养马遍及城市大街小巷,千家万户,乡村田间道路更是到处充斥着来往的马群。
景帝中元四年(公元前146年),为了加快抗击匈奴的准备,西汉政府开始大规模牧养官马,在原秦之边郡牧马苑的基础上“益造苑马以广用”,设牧苑“三十六所,分布西边北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马三十万头”。同时在京师建大厩、未央、承华、駒驗、骑马、路蛉等“六厩”,每厩养马多至万匹。至此,西汉的养马业初具规模。为了防止好马外流,保证官马的数量和质量,景帝曾严令“禁马高5尺9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汉武帝时,不仅军马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养马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从而保证了强大的骑兵部队的建立和对匈奴作战的不断胜利。
西汉的马政,与秦代一样,由九卿中的太仆统管,不同之处在于,西汉太仆是朝廷的心腹近臣之一。其下直辖“天子六厩”及其他京师官厩,如家马、骏马、龙马、闲驹、橐家等。各马厩或设厩令、或设监长,如大厩、未央、家马、骏马路驗、骑马等厩均设厩令以为总管;闲驹、橐泉、駒驗、承华、龙马等则以监长为长。厩令、监长平级。厩令下又各设“五丞一尉”,监长以监丞为副。西北边郡的36所牧马场也直隶太仆,分别由6位牧师苑令具体管理,每令之下设3丞为副手。中央还常遣护苑使者前往监护视察。武帝时设水衡都尉,掌管部分皇室财政,“天子六厩”亦转隶水衡都尉不再由太仆管辖。为了提高养马效能,武帝还时常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任命养马官吏,如“金日输黄门养马,牵马又肥好,拜为马监”。西汉地方的马政,在郡县由马丞负责;在封国由仆及其属吏厩长、厩丞负责,平时饲养训练军马和为驿传提供快马,战时按中央的命令如数供给军马,若不能如数提供,有关官吏要受到处罚。另外,边防部队也设有马厩,牧养为数不少的军马。
由于西汉王朝重视军马的牧养,不断完善马政建设,使军马牧养业得到很大发展。武帝时,厩马已扩充到40万匹。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霍去病远征漠北,一次动员战骑竟达24万匹,足见当时养马规模之大。但是,在连续对匈奴进攻的战争中,军马的消耗也颇为可观,尤其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分击匈奴,“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军马的大量损耗,使汉王朝从此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远征。
为了补充战争对马的损耗,武帝实行了应付战争需要的马政,其主要法令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采取“从民贯马”的措施,向民间征马以补不足。但民有怨恨,不愿交出马匹,武帝险些斩杀长安令;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平牡马匹二十万”,将原来每匹雄马十一十五万钱,定为匹二十万钱,以鼓励民间多养雄马;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规定百姓可到北方边县畜牧,官府假与母马,三年归还,十母马还官府一驹;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规定封君以下至三百石吏以上,都要将母马送到各亭集中喂养,亭内养有公马,以加快马的繁殖,生下的马驹,每年上交一次;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又下令对民马进行登记造册,然后由国家征用,以补官马不足。这些措施,保证了汉对匈奴的连亘百余年的打击。新莽时曾令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按秩别高低饲养军马,随时听用,并派使者到各地强征私马供骑兵之用。
更新于:7个月前十八、结语
十八、结语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八、结语秦汉两代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军事领域方面也揭开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秦汉时期,开创了以..
十七、东汉的军事思想
十七、东汉的军事思想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七、东汉的军事思想东汉时期,由于统治者轻视军事学术的研究,以及谶纬神学对学术思想的垄断,不仅使得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发展极为缓慢,而且也没有产生一部有较大影响的兵书。从现存的著作来看,《握奇经》基本上体现了东汉..
十六、东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及失败
十六、东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及失败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六、东汉末黄巾农民起义及失败东汉自和帝、安帝以后,统治集团趋于腐朽,豪强地主势力急剧膨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也愈来愈重,加上宦官、外戚的争权夺利,以及对羌人的连年用兵,大大加深了人..
十五、东汉与西羌的战争
十五、东汉与西羌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五、东汉与西羌的战争新莽末年,居住于今青海、甘肃及西藏等地区的羌人,乘中原兵乱,大量入居塞内,与汉人杂居。更始、赤眉之际,羌人多次侵扰金城、陇西等郡,隗嚣无力镇压,遂采取安抚手段,与之结好,并利用他们共同拒..
十四、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
十四、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四、东汉统一西域的战争西汉末,朝政混乱,对西域的控制渐渐放松。新莽时,对少数民族采取欺压政策,引起西域各国的反抗,因而与西域联系中断。匈奴则乘机逐渐控制了西域北道诸国。只有塔里木盆地西端的莎车比较强盛,率..
十三、东汉攻灭北匈奴的战争
十三、东汉攻灭北匈奴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三、东汉攻灭北匈奴的战争东汉初年,北方的匈奴又强盛起来,控制了西域和东北的乌桓等族,并在刘秀进行统一战争时,支持渔阳的彭宠、五原的卢芳反对刘秀。刘秀为了减轻北部的压力,曾遣使与匈奴修好,但没有取得结果。..
十二、东汉军制的变化
十二、东汉军制的变化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二、东汉军制的变化西汉后期,随着地主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小农经济大量破产,导致原先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旧兵制日形破坏。东汉建立以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为此,光武帝刘秀采取措施,对旧兵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十一、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
十一、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一、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的战争(一)攻灭赤眉军的战争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部县称帝,改元建武后,立即派大司马吴汉统军十余万围攻洛阳,同时命耿算、陈俊屯兵五社津(今河南巩县以北),警戒荥阳以东。此时..
十、西汉的军事思想
十、西汉的军事思想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十、西汉的军事思想西汉的军事学术较之先秦时期兵学兴盛的局面,相对沉寂。尽管西汉初期统治者十分重视兵书的整理工作,曾指派专人负责校订。但西汉时期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兵书,只有一本3800余字的《黄石公三略》。另外《淮南子·..
九、西汉末农民起义战争
九、西汉末农民起义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九、西汉末农民起义战争西汉末年,社会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西汉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这种情况下,外戚王莽于公元8年夺取了刘氏政权,建立“新”朝。王莽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企图通过实行复古“..
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
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八、西汉通西域的战争西汉时期,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统称为西域。这是广义的西域。狭义的西域,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以东,准噶尔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的..
七、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七、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七、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一)冒顿单于与匈奴的强大秦始皇时,匈奴被秦将蒙恬击败,退出河套以南地,徙往漠北。此后,匈奴有十余年很少南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冒顿单于(?~公元前174年)继位。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多所建树..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
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五、西汉初期巩固政权的战争(一)刘邦削平异姓诸侯王的战争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争取抗楚力量,策略性地分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他们是齐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茶、衡山王(后改为长沙王..
四、楚汉战争
四、楚汉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四、楚汉战争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残暴的秦王朝统治后,以项羽、刘邦为首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政治集团。双方为了争夺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力,展开了历时4年多的楚汉战争。(一)项羽分封与刘邦东还秦王朝灭亡后,刘邦进入秦都咸阳。他采纳了张..
三、秦代的战争
三、秦代的战争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三、秦代的战争(一)秦王朝统一边疆、巩固边防的战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攻占齐国都城临淄,最终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代。消灭6国之后,内地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结束,秦王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
二、秦代的军事制度
二、秦代的军事制度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二、秦代的军事制度(一)以皇帝为核心的军事领导体制的建立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与这种政权体制相适应,它确立了军权高度集中、军队高度统一的军事领导体制。秦统一后,首创皇帝制度。皇帝..
一、秦汉军事概述
一、秦汉军事概述作者:颜吾芟出自————《中国秦汉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秦汉军事概述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被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所代替。国家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军事领域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