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第一

繁体

东山再起·第一

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

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

出自————《战争通史》

   我们的意志一向未曾消沉。即使在一九六七年战败后的惨淡岁月里,我们也盼望着有朝一日发起进攻,歼灭侵占我国领土的敌人或者将其驱逐出去,因而保持了高昂的士气,促进了战后的恢复工作。可是,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要等六年之久。

   为什么要等?原因之一是,在六年之中,我们有两年陷入了同以色列之间的一场战争,即所谓的“消耗战”。这场战争很少成为国际上的头条新闻,但是却使我们付出了数千人的生命和数千万埃镑的代价。我不打算复述这场战争的历史,因为在我就任参谋长之前,象征性的停战已经生效了将近一年。然而,这场战争的痛苦教训,以及一九六七年的教训,对我们十月突击的计划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我至少要扼要地罗列一下主要的事件。

   我们在一九六七年六月战败后的几个星期之内,就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开始重建武装部队。到一九六八年九月,至少地面部队已经恢复到足以向运河东岸的敌军挑战的地步。于是,开始进行消耗战。从军事上讲,我们的目的是提高因惨败而受到沉重打击的军队的士气,以及给向来经不起损失的敌人造成伤亡。我们的计划是炮击东岸敌军前沿阵地,以及利用夜暗派遣突击队深入被占领的西奈,伏击敌军坦克和卡车。

   起初,我们的炮击和袭击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敌人进行了报复,派遣直升机机降分队深入埃及内地,炸毁重要目标。上埃及的纳贾哈马迪电站就是目标之一,其他目标则是我国水利系统中的重要枢纽。我们被迫放弃了袭击。然而,为了显示不愿永远处于战败地位,我们需要有所作为。于是,五个月之后,亦即一九六九年晚春,我们又被迫重开战端。敌人的反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一九六九年七月,以色列空军投入战斗。

   以色列飞机很快就摧毁了我国北部的防空配系,在伊斯梅利亚和塞得港之间打开缺口,形成一条敌机可以长驱直入尼罗河三角洲的走廊。不久,我们就看到了这种空中优势会造成什么影响。

   一九六九年九月九日,一支由十辆坦克和数辆履带式车辆组成的登陆队越过苏伊士湾,在离扎法腊纳港不远处登陆。在持续将近一整天的袭击中,他们摧毁了防御设施、对空观察哨和当时恰好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的所有车辆。扎法腊纳不是什么重要目标。那里的驻军很分散,其任务与其说是击败敌军坦克的进攻,不如说是进行日常的观察活动,从他们的装备来看,则尤其如此。他们只有轻武器和射程不超过五百码的反坦克炮。敌人的坦克从将近二千码远的地方,把他们一一收拾掉了。武装部队参谋长立即被纳赛尔总统撤了职。然而,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失败。除了对敌人具有宣传上的价值以外,这次袭击的意义还在于:从海岸到海岸,一个来回花了大约十二个小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敌人掌握了绝对的空中优势,埃及没有一架飞机或一艘舰艇敢于与之挑战。

   随着敌人加紧空袭我国纵深地区,灾难达到了顶峰。我们的防空配系瓦解了,敌人甚至开始不受惩罚地袭击民间目标——工业中心、工厂乃至儿童们的学校。我们的地面部队衰弱到了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高炮进行防御的地步。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大概是为了显示一下绝对优势,敌人在我们的红海海岸登陆,袭击了一座孤立的雷达站,拆下设备,装上专门调来的直升机,然后将这些战利品运回以色列。

   一九七0年一月,纳赛尔总统秘密地前往莫斯科,要求苏联直接插手我们的空防。苏联人表示同意。整个二月和三月,他们的人员和装备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抵达埃及,计有:八十架米格—21截击机,二十七个地对空导弹(萨姆导弹)营,成批的电子装备(用于干扰入侵敌机上的电子器材),四架米格-25高空侦察机,以及使用这些装备的人员。总共调来了苏联的两个航空旅和一个防空师。苏联人的任务纯粹是防御性的——保护我们的心脏地带。苏联人的出现,减轻了我国空军的防御负担,使我们得以集中力量恢复空军的实力。苏联人只负责内地的某些地区,埃及负责防守其他地区,包括运河和苏伊士湾以西十英里宽的地带。

   同年四月,苏联的装备已经完全可供作战使用。到四月十八日,埃及有俄国人一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苏联的飞行员首次与入侵的以色列飞机发生接触,并且追到了西奈。在此过程中,他们用俄语通话,并且立即被以色列和美国的侦听站发觉了。以色列停止了渗透袭击。消耗战第一阶段宣告结束。一九七0年一月一日至四月十八日,敌方空军一共出动三千三百架次,在我们的领土上投弹八千吨。

   我方幸存下来的防空部队终于能够进行改编和加强了。首先是加强运河以西仍归埃及负责的十英里宽的地带。优先加强那里的防空力量,不仅仅是出于民族自豪感。跨过运河的准备工作将集中在这个地带内进行,突击部队亦将在那里集结,这就是该地带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一九七○年六月的最后几天内,我们经过整编的防空部队在夜暗的掩护下将萨姆导弹前移到这一地带。消耗战的第二阶段开始了。

   我们很快就取得了成效。一九七○年六月三十日,我们的萨姆导弹击落了两架入侵的F-4型敌机。在七月份的头一个星期内,击落了十架入侵的敌机,其中七架掉在我方领土上。那位埃及农民 [ 译者注:指纳赛尔总统,因为他是上埃及的贝尼·莫尔人,那里的人被人们看成是“把报复看作天经地义的农民”。 ] 被立即在日历上写下了“击落敌机的一周”几个大字,以资纪念。这一胜利令人欢欣鼓舞,标志着我国防空兵的新生,并且开创了导弹和飞机作斗争的新时代。当时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任何一场这样的冲突中,胜利将属于拥有更先进的电子探测、干扰和抗干扰装置的一方。

   在这种不稳定的基础上,到一九七○年七月底,双方同意在苏伊士前线停火。这只是暂时的和局。发动一次新突击的准备工作可以着手进行了。其基础必然是重建我们的地一面部队。

图一 以色列攫取阿拉伯领土的计划-1971年

   阿修比注:原书的附图是集中放于书后的,正文中无相应提示,不便参照,故制作时将顺序打散,按内容插入正文。

更新于:2个月前

附录·对萨达特召集的会议的评论

附录·对萨达特召集的会议的评论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七零年十月至一九七一年五月:在这期间,总统没有实权,因此总是重复从纳赛尔那里继承下来的口号,例如:“用武力夺得的东西不能再被武力夺走。”他无力向最高执行委员会挑战,而且除了号召进行..

谁的责任?·第九

谁的责任?·第九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战争爆发前,我们就决心不再撒谎和夸大战果,因为在以往的战斗中,这已使阿拉伯国家声名狼藉。这次,我们的公报将如实地公布战况。 我坦白地说还有两个例外。我们最初发表的公报大肆指责以色列首先发动进攻,这是..

后果·第八

后果·第八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正如他们所说,以后发生的一切已成历史。十月十二日,萨达特拒绝了苏联提出的谋求停火的建议,以后又继续拒绝这项建议,直到为时太晚的十月十九日才予以接受。那时,萨达特不得不乞求苏联的帮助了。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

伸出援助之手·第七

伸出援助之手·第七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埃及集结起来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庞大的军队,苏联实施的空前规模的空运,以及阿拉伯世界在一代人时间里所作的最大的集体努力,都被总统付之东流。自从战争结束以来,在上述几个方面撒下的谎言是如此之多,以致我..

战争·第六

战争·第六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十月六日,星期六 十三时正,萨达特总统在艾哈迈德·伊斯梅尔将军的陪同下抵达十号中心,直接来到作战室。从清晨起,我们就已经各就各位。最高统帅部各成员的座位设在一个低台上。武装部队各军种司令的指挥位置就在他们..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五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五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十四时,来自叙利亚拉塔基港的一艘苏联客轮像往常一样驶进亚历山大港。我在港口接人。当旅客们手提皮箱与包裹蜂拥而下,向等候在海关外面的亲友招手致意时,我在寻找六个人。见面后,我..

政治日记·第四

政治日记·第四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萨达特夺权 萨达特纯粹是由于偶然的机会而上台的。纳赛尔总统去世前从未打算将政府权力交给萨达特。但是,纳赛尔的突然逝世打乱了他的交班安排。萨达特在纳赛尔手下服务了十八年。在这期间,他只不过是纳赛尔的应声..

重建部队·第三

重建部队·第三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要控制由大约一百万人组成的武装部队,问题必然不少。当我一九七一年五月被任命为参谋长时,我们约有八十万人的现役部队。在十月战争前不久,总兵力扩充到了一百零五万人左右。加上在战争前夕和作战期间动员的十五万..

制订计划·第二

制订计划·第二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重建工作开始了,而且必然是从最上层开始。从一九六八年秋季起,埃及武装部队总司令部每年都举行战略演习,目的是在尽量酷似实战的条件下重新训练总司令部及其下属各大司令部——空军司令部、防空司令部、海军司令部..

引言:障碍

引言:障碍作者:萨阿德·沙兹利将军 ·埃及出自————《跨过苏伊士运河》出自————《战争通史》 首先研究一下面临的障碍。对于一支现代化陆军说来,江河并不足惧。水陆两用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可以充当突击的先锋,在对岸建立桥头阵地。还可以运来舟桥部件,卸下后连接在一起,于几分钟之内在预定地点架设完毕。等到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