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南北韩的军事形势·第二

繁体

战前南北韩的军事形势·第二

作者:金阳明 ·韩国

出自————《韩国战争史》

出自————《战争通史》

   在不中断美苏合作关系的前提下,指望战后出现新的世界秩序的罗斯福式的理想主义,随着大战的结束而破灭。战后国际政治朝着与罗斯福的展望完全相反的方向发展,美苏对立在全世界面前暴露了,终于形成“冷战”造成的两极结构。

   国际政治的这种格局,也同样反映在被美苏军队分占的韩半岛政治领域里。为南北韩政治统一建立全韩统一政府而举行的美苏谈判,于一九四七年完全破裂,民族分裂和对抗固定了下来。韩半岛的两极体制就是世界两极结构的缩影。

   在一个国土内同时成立性质相反的政治体制,从此开始互不承认对方的存在,指望依靠实力改变分裂状态,于是双方都谋求彻底消灭对方来完成民族统一。

   第一节 概况

   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相互妥协和谈判的余地完全消失,用武力打破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战争气氛越发浓厚起来。

   特别是北韩共产集团,在苏联全面支持下掌握了压倒优势的军力,他们策划通过所谓“人民解放战争”方式赤化统一的迹象一天天明显起来,大大减少了通过和平谈判实现民族统一的可能性。

   针对当时状况,为了稳定局势,创造和平统一的条件,预防同室操戈的悲剧,南韩的防卫力量必须迅速发展到足以遏止北韩南侵的水平。

   只有在美苏两大强国对南北韩的政策和军事援助上保持实质内容的相称,才能维持韩半岛的两极均势这个“缩影”。

   但是,从一九四五年八月解放到一九五〇年六月战争爆发这五年之间,美国对韩半岛的战略评价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给予韩国的军事援助,同苏联给予北韩的援助相比,是非常消极非常微不足道的。

   在北韩共产集团挑起反民族的战争初期,清楚表明南北韩在军事上的显著差距。这只能说明解放后五年来累积的军事援助的差距。

   如前章所述,美苏占领军当局的对韩政策,从进驻初期开始就不一样。

   苏联继承帝俄的东方政策,把为解除日军武装而采取的对北韩的临时占领,当作千载难逢的机会,企图在北韩建立卫星政权,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苏军第二十五军团进驻北韩时,带着苏联最高当局指定的一群“苏联派”,移植到北韩,创造“无产阶级”***的基本条件,并立即开展了工作。

   而美国对南韩开始军事占领时,只是模糊地考虑用现成日本殖民统治机构来维持南韩内部秩序,并通过美苏占领军当局就地合作来寻求统治机构一元化。除此之外,高级决策当局完全没有准备一项始终一贯的施政方针,以及军政当局的具体施政计划。结果,利用日本统治机构的计划遭到土著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对而失败;同苏联占领军当局就地合作的企图,由于是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一开始就碰了钉子,于是就只得在无一定政策的状态中随波逐流。

   正当苏军当局在北韩采取一系列步骤和措施铲除残余的保守势力,完成以金日成为首的独裁体制的时候,南韩的美军当局却无所作为,既没有树立政治领袖,也没有扶植能够起主导作用的政治势力,从而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引起了日益加剧的政治***。

   正当苏联提出“苏联在北韩的绝对地位”,策划分裂永久化,申明“韩半岛不能成为进攻苏联的跳板,而应同苏联保持友好关系”的时候,美国却为建立那个理想主义的统一政府,和遭到民族主义、保守势力一致反对的托管统治,同苏联进行了徒劳的谈判。

   苏军在北韩确立了“民主基地”的基础后,接着提出美苏占领军同时撤军的建议。这时美国慌了手脚,却把韩半岛当作一个多余的“军事负担”,提出“体面”的撤军,为维护自己声誉而操心。苏军撤走后,美国没有准备任何实际弥补方案,也从南韩撤走了军队。

   由于美苏占领军的进驻维持了韩半岛表面上的军事均势,在两军开始撤军后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从一九四八年年中开始,北韩共产军在三八线一带,对南韩进行了频繁的武装挑衅。“联合国韩国委员会”于一九四九年九月,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在韩半岛全面战争的危险正在升级的警告。

   战前的南北韩军事形势,可分为两个时期。从国内外政治情况的变化考虑,把美苏占领军的军政时期作为前期,把南北韩相互建立敌对政权完成两极体制作为后期。

   总的来说,前期是通过美苏双边谈判谋求韩半岛政治统一和实现托管的时期,后期是放弃韩半岛的政治统一,承认分裂为既成事实的时期。在前期美苏双方都把各自军事力量存在的意义限定在“维持国内治安及秩序”上,回避“正规军”的名义,后期则表现出正规军的体制和性质,显露出军事对峙的态势。

   划分时期的分水岭,从时间上讲,表面上是一九四八年下半年建立政权和结束军政体制,事实上应当认为比这更早。

   美苏占领军当局或高级政策当局,决定放弃通过谈判实现韩半岛统一,比正式成立单方面政权要早,事实上从那时开始已经着手建立正规军体制,转入军事对峙态势。

   因而,从美苏双方实际放弃韩国政治统一到正式成立单方面政权的这一时期,确切地说,是从前期转入后期的一个过渡时期。

   我们以这样一个时期的划分为前提,考察一下南北韩军事形势的演变。

   第二节 ***的创建与成长

   我们民族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只能是流亡海外参加独立斗争,或加入日本军队才能经历军事生活。

   为了争取祖国的独立而参加对日武装斗争的人士,主要在中国大陆和满洲以及西伯利亚等地组织独立军或光复军坚持抗战,一部分则参加了中***队。

   国内青年、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被日本军队强迫征集入伍,还有一部分不能流亡海外的人士,从内心憎恨日本的压迫,但出于学习日本军队的军事技术,等待有利的抗日斗争时机,或为光复后建军出力的长远目的,自愿加入了日本军队。

   “八·一五”解放后,有军事经历的人,不分以前的经历和出身背景,团结一致,参加了祖***队的建设。

   在军政体制初期从弱小的“国防警备队”发展起来的***,克服了共产左翼分子的不断破坏以及美军政当局的无知无能和北韩共产集团对南韩的突然袭击等各种困难和挑衅,终于成长为今天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此期间他们所流的血汗成了我军茁壮成长的底肥。

   建军以来我***所走过的道路,确实是“从无到有”,坚韧不拔,披荆斩棘,战斗过来的。

   (一) 军政时期的“警备队”

  1、私设军事团体

   在解放的喜悦中,有志于建军的人士,为筹建新独立的国家军队,以各自的军事经历和人缘关系组织起军事团体。按照他们的经历,主要分为光复军、独立军、中***出身的军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朝鲜学生特别志愿兵、朝鲜特别志愿兵、义务兵、满洲军出身的军官及士兵等。

   他们组织军事团体的动机基本是,想收拾解放后的政治混乱和行政空白局面;在美军进驻前,临时接管日本的行政权,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从长远来讲,是为建国和建军作贡献打基础。由于没有民族的政治中心,雨后春笋般地滥建军事团体是不可避免的。加之,迟迟进驻的美国占领军在初期似乎庇护日本军警当局,引起民族势力的强烈反感,而且由于军政当局的占领政策模棱两可,不仅没有促进国内政治势力的团结和壮大,反而分裂和削弱了政治领导。

   美军政当局又采取了容共的政治中立主义,结果,使共产左翼分子的活动日益猖獗。曾在临时政府领导下开展对日作战的光复军,也未当作正规军得到承认,却以个人名义回国。总之,不具备任何条件来收拾滥建军事团体的局面。

   因而,未能把具有军事经历并有志于建军的人士,在统一的机构中组织起来。

   在这种状况下,共产主义分子渗入各个团体加紧策划内部分裂和赤化,一些假冒爱国的不良分子频繁制造行凶、恐吓和抢劫等事件,简直无法分辨青红皂白。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在军政厅登记的军事团体多达三十余个,名称五花八门,例如:

  朝鲜临时军事委员会、治安队总司令部、光复军国内支队、学兵团、学兵同盟、韩***官团军事筹备会、朝鲜***学校、朝鲜***预备队、大韩武官学校、陆军士官预备学校、陆海空军出身同志会、军官队、步枪团、韩国***军、光复军青年会、等等。

   虽然滥建一些似是而非的爱国团体造成了很大麻烦,但少多数有军事经历的人士,却在解放初期的混乱中,为维持国内治安秩序,出了一把力。之后,国防警备队一成立,他们大批入伍,为***迅速成长作出了贡献。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五日,***的前身“南朝鲜国防警备队”正式成立,一月二十一日,军政长官勒奇少将发布军政法令第二十八号,命令所有迄今私设的军事团体解散。于是,大部分右翼人士加入了国防警备队。

  2、国防司令部

   美军政当局于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布军政法令第二十八号,设立了“国防司令部”,下设“军事局”和“警务局”。在“军事局”下又分为陆军部和海军部。第一任国防部长是美军第二十四军团宪兵参谋希克准将。

   在国防司令部下设“军事局”和“警务局”,是在美军宪兵参谋部主管下为统一军政和治安而采取的措施。但由于把业务性质根本不相同的军队和警察并到一个机构,在编制和管理上发生很多矛盾和意见。因此,韩籍警务局长赵炳玉等许多人提出了警察独立的主张,美军警察顾问也同意了这一建议。军政当局于一九四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公布军政法令第六十三号,警察局从国防司令部分离出来;一九四六年公布军政法令第六十四号,将军政厅所属各局改称部,国防司令部也升格为国防部。从此,国防部只管军事局,下设陆军部和海军部。

   在三月二十日举行的第一次“美苏联合委员会”上,苏联代表提出抗议称:“美苏两国现正在协商韩国临时政府的时候,设国防部是什么意思?”因此,霍季中将于同年五月决定以“国内治安”代替“国防”概念,于六月十五日公布军政法令第八十六号,将国防部改称国内警备部,废除军事局,把隶属机构改称警备局和海岸警备局,“南朝鲜国防警备队”也改名为“南朝鲜警备队”。但是,韩籍干部忌讳“国内警备部”这一名称,称之为“统卫部”。

  3、军事英语学校

   国防部长希克准将为以后建立韩国***,培养美军指挥官的翻译,以及韩国***的干部,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五日,在汉城西大门区冷泉洞监理教神学校,建立了军事英语学校。

   美军当局最初规定六十名招生名额,给日军出身、满军出身和光复军出身各分配二十名额,并把入校资格限定为少壮者,以防止产生宗派。入校生由六个主要的私立军事团体推荐,经军事局长钱帕尼大校和军事局付局长阿尔戈大校的英语口试后录取。

   左翼一开始就抵制这一招生工作,光复军出身者则坚持其正统性而大部分拒绝应招,最后合格者大多是日军和满军出身的。

   十二月五日正式开学,里斯少校任校长,元容德少校任付校长。当时面临的严重问题是防备左翼分子渗入,却完全没有进行必要的思想和身份调查。学生之间因过去出身和军衔不同,容易产生宗派。学生名额开始为六十名,后来很快增加到二百名。

   一九四六年二月二十七日,校址迁至太陵国防警备队第一团驻地。军事英语学校自开学以来培训出李亨根等一百一十名干部,于一九四六年四月三十日停办,在校学生后来编入五月一日开学的“南朝鲜国防警备队士官学校”。

  4、竹子计划

   国防司令部考虑到政府建立后的需要,制定了国防军创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国防军分为陆军和空军,陆军的规模为三个步兵师共编一个军团,空军编为一个运输中队,两个战斗飞行中队,陆、空军总兵力为四万五千人。这个计划还规定,建立海军和海岸警备队,定额五千人。并拟定陆、空军于一九四六年末组建完毕,海军和海岸警备队开始招募。

   美占领军司令官霍季中将于十一月二十日同意了这一计划。但麦克阿瑟对建立南韩军队问题以不属于自己的职权范围为由,报告了华盛顿。

   十二月,美国“三部协调委员会”认为在南韩单方面建军,会影响美苏关系,表示了忧虑。与美军政当局认为有必要建立韩***队相反,美国高级决策当局忌讳此事,是因为不久就要召开“美苏联合委员会”,如果在这个时候建立韩***队,将不利于通过美苏谈判统一韩国。

   放弃韩国***创建计划后,霍季中将于十二月二十日,给希克准将的后任钱帕尼大校下达新的指示,责成他拟定一个菲律宾警察预备队式的二万五千人规模的新计划,即“竹子计划”。根据这个计划,将建立一支支援警察维持国内治安的警察预备队,南韩八个道每道各配置一个团。从一九四六年一月开始招募,先各建一个连,尔后立即扩充为团级规模。

   美国国务院批准的霍季中将的“竹子计划”,成了尔后建立与加强国防警备队的蓝图。

  5、警备队的创建

   美军政当局以“竹子计划”为基础,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十四日,创建了“南朝鲜国防警备队”,在太陵设置了总司令部,兼任国防警备队第一团第一营营长的美陆军中校约翰·马歇尔被任命为第一任司令官,任命元容德少校为韩国人司令官,作为类似顾问的角色。

   从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五日起,南韩在八个道分别建立一个连,不久扩充为八个团,到一九四八年八月,成立政府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五个旅十五个团的兵力。

   作为***的前身而创建的警备队,自创建以来不得不经历多次阵痛的时期。特别是,由于干部的出身背景、年龄和政治信仰各不相同,容易产生派别。尤其继承“三·一”独立精神的光复军系统的元老采取疏远的态度,没有形成明显的骨干力量。在这样一个初建阶段,要结束相互倾轧,维护团结,是需要做出相当长期努力的。

   在选拔警备队高级干部的问题上,美军政当局忽视了对思想、背景及身份的审核,使得共产派乘机混入,造成了严重问题。因此,警备队经常发生内部流血事件,后来发生了丽、顺(丽水、顺天)事件和大邱事件,一度陷入严重的混乱状态。

   初始阶段,警备队不是以正规军的面貌而是以警察预备队这样一个含混出名义创建的,结果被看成同警察一样,军警之间经常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摩擦。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警备队改变性质,确立军队的独立地位时为止。创建初期引起混乱和麻烦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是,警备队的指挥权二元化,由韩***官和美***官双重领导。虽然美国指挥官对韩国指挥官过份干涉和越权行为不常发生,但有时也给部队业务管理带来麻烦。这个问题,到一九四六年九月十一日实施军政一周年之际,把实际指挥权移交给韩国人时,才大致告一段落。

   如上所述,警备队机智顽强地克服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6、美军的撤军准备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美军政厅根据华盛顿当局的指示,考虑到今后将减少或撤出驻韩美军,为了培植本地军事力量,作为预备性措施,着手制定警备队创建计划。

   一九四七年九月,美国决策当局根据军事当局的建议,决定从战略价值不大的韩半岛撤军,把韩国问题移交联合国。当年十月,华盛顿当局责成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立即提出美军至一九四八年末能否撤出完毕的意见书,并询问南韩警备队扩充后,能否在一年内发展到足以抑制北韩的军事威胁。

   霍季中将在十月二十二日的报告中表示不安:“如果苏军在北韩单方撤军完毕,那么北韩就会立即进攻南韩”。并建议:要想在一年内使南韩防卫力量得到充分加强,至少把美军在日本的81迫击炮、105榴弹炮等火器和步枪提供给南韩,还要增派相当数量的人员指导训练。

   麦克阿瑟认为,在联合国作出决定之前,美军没有必要搞单方面撤军,至于培训南韩正规军问题,则以美军缺乏训练人员和器材以及韩***官水平低为理由,表示反对。

   一九四七年末,南韩警备队的规模不过是两万人,除极少量轻机枪外,都是步枪,而其中大部分又都是收缴日军的日式步枪或美军的剩余武器。当时北韩的军事力量,据霍季中将一九四七年三月末在美众议院的秘密证词,估计已达十二万至十五万人。

   因而,美国决策当局对南韩能否以现有兵力对付北韩的进攻非常怀疑。这种怀疑可从“联合战略分析委员会”一九四八年一月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的报告中,清楚地看出:

  据当前情报,如果驻韩美军撤出韩半岛,说不定将导致把整个韩国移交给共产统治;在相当时期内警备队的实力能不能提高到足以抵御入侵的水平,也是值得怀疑的。而且,驻韩美军的撤出,不是没有可能将韩半岛永远移交给苏联统治。但如果加强警备队,则有可能暂时遏止人民军的直接行动。

   到了一九四八年二月,一向反对南韩建立正规军的麦克阿瑟,也建议把警备队的兵力增加到五万人,并装备以美军步兵火器。

   一九四八年三月,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麦克阿瑟的建议。四月八日,杜鲁门总统指示要尽一切努力在年内创造条件结束美国对韩国的军事介入,同时确定对韩政策的基本原则:“美国介入韩国事态的限度应不为韩国内某一党派或其他势力的策划而自动变成交战者的一方。”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根据陆军部建议,把驻韩军事代表团编入外交使团。

   当时,美国务院的观点与军事当局不同,主张美军应继续留驻到南韩拥有充分的自卫能力和韩国政府的政治基础得到充分巩固时为止。但由于军事当局已提出撤军计划并正在审议之中,因此只得折衷,从而达成撤军日期的协议。这样,一九四八年八月韩国政府一成立,立即开始撤军。

   (二) 政府成立后的***

  1、政府成立与国防体制

   一九四八年七月十七日,国会制定并公布了宪法,同时颁布第一号法令,公布了政府组织法,把已往的统卫部改名叫“国防部”。

   八月十五日,宣布大韩民国政府成立,朝鲜警备队和海岸警备队合编为***,九月五日编成陆军和海军,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十一月三十日第九号法令公布了***组织法,十二月七日总统三十七号命令公布了国防部编制,在国防部下设陆军本部和海军本部。

   第一任国防部长官由国务总理李范奭将军兼任,提出以“联合国防”为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把陆军定为加强的重点。

   因为当面的主要敌人是共产主义势力,所以必须联合以美国为首的民主阵营的力量。要求新的***继承和发扬光复军的独立斗争精神,以此作为***的精神支柱。军官则优先录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并给予重点培养。

   特别是在国防部内,设立政治(政训)局以加强军队的***民主精神素质;设立第四局(特殊工作局),以粉碎北韩共产集团的不断挑衅;并组建类似美国特种部队的特殊部队(游击部队)。

   为应付突然事件,还建立“护***”,作为预备役力量。各级中学在配属军官的指导下组编“学生护国团”,开展军事训练。

   一九四八年十月“丽、顺叛乱事件”和十一月“大邱叛乱事件”发生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肃军,连根拔除了军政时期以来渗透到军内的共产势力,奠定了作为***堡垒的基础。

   但是,一九四九年三月国防长官更迭,国防部第四局废除,特殊部队停止发展,护***解散,国防体制的基础受到很大削弱。

   一九四九年八月六日公布了兵役法,按国民皆兵的原则,实行征兵制。但由于设在各地区的兵事区司令部的解散,兵役法也变成一纸空文了。

   同年十一月,以“大韩青年团”为核心建立了“青年防卫队”,队员二十万。但与“护***”相比,不过是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政治性的御用团体而已。

   由于缺乏国防政策的长远观点,造成国防制度上反复试行的错误,给确立防卫态势带来很大影响。特别是具有常备军性质的护***四万人的解体,这在北韩南侵威胁日益加深的情况下,是一个重大失误。

  2、陆军

   当政府成立的时候,陆军的规模为五个旅,兵力达五万人。之后,继续扩建,到一九四九年一月第七旅成立,达到了六个旅,二十三个团,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二日,各旅又升格为师。

   一九四九年六月,新组建了第八师和首都警备师,陆军的规模增至八个师,二十三个团,达到了建军目标。

   然而,***作为正规军还只是初具规模,就在战斗力还很不成熟尚不能担负本职任务的情况下,遭到了北韩人民军的武装入侵。

   第一,建军以来军队的发展,不过是以扩充兵员支撑起来的架子,还不是名副其实的正规步兵师,完全没有具备真正能够发挥战斗力的装备和支援系统。

   根据美官方资料,一九四九年,美军撤军结束前,将美军使用过的相当于“原价五千六百万美元,移交时的换算价格为一亿一千万美元”的装备,交给了韩国***。这些足够“装备五万人军队”。其中“步枪十万支,实弹五千万发”。此外,还有火箭筒二千具,各种车四万辆,轻火炮若干门、迫击炮若干门,炮弹七万发。尔后又提供了相当于八千七百万美元的军事援助。

   其实,***接收的105毫米榴弹炮只有五十七门,火箭筒实际上是57毫米无后坐力炮,步枪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是日本造旧式步枪。这些装备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使用过的陈旧物品,主要部件已损坏或丢失,堪用火器极少。美军把105毫米榴弹炮和57毫米及75毫米无后坐力炮当中性能较好的,预先调换下来,带回本国。***根本没有装备现代地面作战所必需的坦克。

   一九四八年八月,李承晚总统向杜鲁门总统请求提供更有实质性的军援。

  美国顾问对我说,共产主义者决不会发动武装入侵,我们勇敢的陆军能够充分防卫国家。但是,……一旦出现那种事态,要支付代价的却不是好心的美国顾问,而是我们韩国的国民和军队。……

  美国顾问说,有足够进行两个月战斗的弹药,我属下的军官们却报告说只有进行两天战斗的弹药。

   这决不是韩国政府的杞忧。联合国韩国委员会给联合国大会的年度报告中也证明:“韩***队仅有百分之七十装备了步枪和自动步枪”。一九四九年六月,某一美***事顾问说:“韩***队仿佛象一七七五年独立战争时候的美军,除了突出的爱国热情外,没有什么起眼的”。

   一九四九年十月,驻韩美***事顾问团代理团长贝尔德大校向美国政府报告说,韩***队“除了单兵火器外,人员编成比装备还多”,相比之下苏联向北韩提供了更为优良的武器。当时,北韩已装备射程一万二千米的122毫米加农炮,而南韩才装备了射程六千四百米的105毫米榴弹炮。每当三八线附近发生冲突,北韩就把炮配置在105毫米榴弹炮射程之外,进行炮击。北韩还大量装备了120毫米迫击炮。贝尔德大校指出:“北韩的高性能战斗机和轰炸机,优越的曲射炮和迫击炮,对为南韩安全而培训韩***队的美国基本政策影响很大。”为了加强南韩的对空防御,主张必须提供P-51战斗机。当时南韩的飞机总共只有二十架轻型通信飞机。

   然而,美国决策当局却不顾美军撤兵后韩半岛日益加大的军事差距,和人民军南侵征候的报警情报,坚持其对韩防卫支援的消极态度。

   美国抱着李承晚政府好战的成见,担心南韩一有坦克、飞机等机动力和火力强的进攻武器,就会发动北侵。其实这种借口,只不过是把战前对韩政策的错误和过失,事后予以正当化而已。因为当时北韩的军事优势和南侵企图是谁都不可否认的事实。

   另一方面,李承晚政府在共产势力的不断挑衅和威胁下,为加强对国民的统治,提高***意识,不得不提出“北进统一”和“打倒共产”的口号,这也给美国安全外交带来了影响。

   第二,***的教育训练,仍没有达到一个国家正规军进行现代作战所必需的最低水平。美军在一九四九年撤军前夕,给韩国***最后作的示范是营战术训练。

   一九五〇年一月,陆军本部下达了教育训练指示第一号,规定各部队在三月末以前完成班战术到营战术的一切教育训练。但是,在三八线的前沿各师分成小部队分散配置在宽大正面上,忙于警戒,后方的各师为了讨伐***也分散在各地,根本无法进行训练。

   陆军本部又于三月十四日下达教育训练指示第二号,规定六月一日前完成营战术训练。但直到六月十五日,完成营训练的只有首都警备师三个团,第七师两个团,第八师一个营,其它各部队仅仅完成了连战术训练。按团计算,完成排训练的有百分之七十五,连训练的有百分之五十。

   鉴于这种情况,美军事顷问团又提出了至七月末完成营战术训练的要求。可是北韩六月二十五日开始入侵,各部队只能以连训练水平参加战斗。

  3、陆军士官学校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五日国防警备队成立时,培训警备队干部成了突出的课题。同年四月三十日军事英语学校停办,五月一日在太陵成立了国防警备队士官学校,李亨根少校为首任校长,接管原军事英语学校学员八十名。

   一九四六年六月十五日第一期学员八十名毕业。从此,士官学校作为军队的摇篮继续发展,政府成立后,正式改称“陆军士官学校”。

   一九四九年七月十五日,第一次把学制改为一年,并招收了第十期(学员班第一期)学员。第九期学员于一九五〇年一月十四日毕业,之后学制改为四年,于一九五〇年六月一日招收了第十一期(学员班第二期),学员三百三十名。

   距“六·二五”北韩南侵还有二十天就要毕业的第十期(一年制的第一期)学员和入校才二十天的第十一期(学员班第二期,四年制)学员,为了祖国走出校门奔赴抱川方面参加了战斗。汉城陷落后,学校于七月八日停课。

   第十期学员于七月十日在大田授衔任官,不走运的第十一期学员于八月十五日编入在东莱成立的陆军综合学校,作为综合第一期、第二期学员并授衔任官。

   由于战乱而停课的陆军士官学校,于一九五一年十月三十一日在镇海重新开学,定为正规四年制,重新招收第十一期学员,继承了不屈不挠的传统。

  4、美军撤出和对韩援助

   政府成立后,驻韩美军当局立即把行政管辖权交给了韩国政府。为了确保撤军期间的安全和分阶段移交指挥权,八月二十四日又和韩国政府缔结“关于过渡时期暂行军事安全行政协定”。为此,美军组成了临时军事顾问团,作为编外机构留驻韩国,罗伯茨准将任团长。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五日正当美军忙于撤军的时候,发生了“丽、顺事件”,国内陷入严重不安。受到这一事件冲击的韩国政府和国会,请求美国政府延期撤军,直到完成肃军、恢复内部安定为止。但是,十二月十二日联合国大会在美国倡议下通过决议,要求驻韩外军尽早撤出韩国。这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给麦克阿瑟发出训令,要求尽早撤军,但要留下七千五百人规模的一个战斗群。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美军第二十四军团主力全部撤到日本,只有美第三十二团、第四十八炮兵营、一个工兵连和第七装甲侦察队编成第五战斗群,留驻南韩。这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责成麦克阿瑟提出关于美军撤出后的影响和留守部队撤出时机的意见报告。麦克阿瑟对韩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命运表示了非常怀疑的态度:

  “得到红军支援的来自满洲的侵略威胁,短期内将依然存在。当韩国受到侵略时,美国从战略上应当考虑的是,不能留下对韩国承担直接军事支援义务的任何借口。”

   关于撤军时机,因为“韩国人非常尊重传统”,建议定为南韩普选一周年,即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美国安全保障委员会根据这一建议,决定留守部队于六月三十日撤完,杜鲁门总统批准了这一决定。这样,美军第五战斗群自五月二十八日至六月二十九日,分四个阶段,从仁川启航撤回夏威夷。至此,驻韩美军全部撤完。

   临时军事顾问团于七月一日改称为驻韩美军事顾问团,编入美外交使节的一部分,归大使管辖。

   军事顾问团只是在对韩军援问题上与大使协商,至于顾问团本身的人事行政和作战指挥仍归美陆军部直接领导。远东司令官麦克阿瑟元帅的任务,只是在顾问团的请求下负责对韩国沿岸的支援,并保护美国驻韩人员的安全。

   一九四九年七月二十五日,美国政府签署了北大西洋条约。同日,杜鲁门总统为了确立对西欧及希腊、土耳其、伊朗、韩国、菲律宾等各国的军援体制,向国会提出“相互防卫援助法案”。这一法案在国会通过后,杜鲁门总统又提出了预算。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必须先和受援国缔结双边条约。因此,一九五〇年一月二十六日,韩国政府签署了“韩美军事援助协定”。根据这个协定,美国对韩的军援,只是提供现有装备的备件和维修等。

   美国国会经过几个月的审议,三月十五日才批准了对韩军援一千零九十七万美元。六月二十五日战争爆发时,只有价值五万二千美元的通信装备和维修零件正在洛杉矶装船,而韩国政府实际得到的只不过是几百美元的电话线。

   另外,自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期间,美国提供的对韩经援,有“占领地区救济管理基金”共三亿五千万美元,主要是以粮食、服装、化肥、油料等救济物资形式提供的。

   美国为韩国经济的长期稳定而采取措施,是从艾奇逊国务卿一九四九年六月向国会提出一九五〇年度向韩国提供一亿五千万美元“经济援助”基金开始的,但被众议院否决,未能通过。

   尔后又重新提出来,国会作为一九五〇年度经援批准了一亿一千万美元。但为时已晚,战前未能使用。

  5、海军

   八·一五解放后,孙元一等有志于海军建设的人士组织“海事队”。在美军当局成立“国防司令部”的时候,得到正式承认,称为“海防兵团”,后来又改称“韩国海岸警备队”。

   政府一成立,“海岸警备队”改为“大韩民国海军”,任命孙元一准将为第一任参谋长。

   一九四六年一月,在镇海建立了“海军学校”,开始培训军官和士兵,后来只培训军官,于一九四九年五月改称“海军士官学校”,到战争爆发,共培训了三期学员。

   海军参加了一九四八年***济州岛暴动和丽、顺叛乱的作战,担负了海岸封锁、运输补给、扫荡叛军等主要作战任务。通过丽、顺事件意识到陆战队的必要性,一九四九年四月,在申铉俊中校的领导下,在镇海建立了“陆战队”。

   海军从创建时期起,克服种种困难采购舰艇,并尽全力建造和维修舰艇。但在警备队时期从美军接收过来的舰艇,大部分是轻量级的扫雷艇。因此,一九四六年六月组织了“舰艇建造基金委员会”,筹募了官兵的捐献。正在这时,得知美国要处理一艘护卫舰,立即进行洽购。这就是一九五〇年四月十日出现在镇海港的“701”舰。后来,又从美国采购了702、703、704等三艘,这些舰只在驶回韩国途中停泊在夏威夷时迎来了战争。

   战争初期,海军有地面兵力五千八百七十九人(含济州岛的陆战队一千二百四十一人),舰艇兵力一千零七十七人,共六千九百五十六人,舰艇七十一艘,其中只有一半可以用于作战。

  6、空军

   曾在国内外从事过航空事业的人士,以曾任中国空军某基地司令官的崔用德为首,于一九四六年八月十日组织了“韩国航空建设协会”,为创建空军出了力。

   一九四八年四月一日,航空界人士先是加入警备队步兵学校,于五月在水色“航空部队”(连一架飞机也没有)继续进行地面训练。政府成立后移到金浦机场,开始了基地勤务,从此金浦基地成了空军的诞生地。

   一九四八年九月,航空队接收十架美军L-4型通信飞机后,改名为“陆军航空司令部”。

   九月十五日,涂上太极旗标志的十架L-4飞机,在金贞烈大尉的指挥下,在汝矣岛基地举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编队飞行表演。空军元老国防部次官崔用德感动地说:

  我从小流亡国外,在外***队服役,那时梦寐以求的宿愿是……穿上我国的军装,向我国的上级长官敬礼,接受我国的属下敬礼,在我国驾驶标有我国国旗的飞机尽情飞翔。现在终于实现,死也瞑目了。

   之后,又增加了十架L-5型飞机,总共二十架飞机。

   一九四九年一月十四日,为培养正规军官,建立了“陆军航空士官学校”,金贞烈中校为首任校长。

   在这一期间,陆军航空队参加了对后方地域***的讨伐和三八线的反击中紧密配合了地面作战。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公布了总统令“空军本部编制”,终于实现了空军的独立,陆军航空士官学校改称“空军士官学校”。

   购买飞机是件不亚于空军独立的大问题。一九四九年,李承晚总统向美国请求过飞机,然而美国的反应却一直冷淡。美国政府为了防止南北韩全面武装冲突,只准韩***队维持能稳定国内治安秩序的战斗力,因此拒绝援助韩国空军建设,也未派顾问团。

   一九四九年九月初,开展了全国性的“捐献爱国飞机运动”。这一运动,得到了舆论机关、社会团体、学生、普通市民、职员、海外侨胞的拥护,至年底国防部共收到捐款额超过了预定的二亿元,达到三亿五千万元。

   空军立即向美国政府交涉采购飞机,美国政府以未制定出售政策为理由拒绝了。后来,空军买到了加拿大制造的高级教练机AT-6型十架。

   一九五〇年五月十四日,在李总统参加下于汝矣岛举行了盛大的命名仪式。这一天,李总统观看在汉城上空编队飞行的AT-6飞机,流着泪说;

  这十架飞机是我国同胞主动出钱为国防做贡献,表达了爱国心,虽然比外国空军还很弱小,但集中了百万同胞的忠心,因此在精神上要比外国空军强大。

  这十架飞机是全国同胞自己出资买来的,因此要以各道的名字命名,以示人们的牺牲精神和爱国心。

   为象征国家建设和国民的爱国心,十架飞机总称为“建设机”,每架以道或团体名字命名。

   六·二五的前一天,国民的意气冲天高涨,有位试乘建国机的记者说:“有炸弹仓,机关炮两门,还有其他武器,可与北的雅克飞机较量”,这夸张的话大大鼓舞了国民。北韩发动入侵时,韩国空军共有L-4教练机八架、L-5通信机四架,AT-6教练机十架,兵力一千八百九十七名。

   第三节 北韩“人民军”南侵准备

   苏联的基本立场是,如果不能实现全韩国共产化,宁肯永久分裂韩国,也不同美国搞统一。

   苏军对北韩共产集团迅速确立间接统治体制后,便单方面撤军。

   由于美国担心韩***队强大而采取控制政策,它名义上是八个师,其实还没有超出国防警备队时期的战斗力水平。然而,北韩共产集团从八·一五解放到六·二五战争爆发,丝毫未放松建设“能够打倒敌人的强大的现代化陆军”。

   六·二五南侵决不是北韩所宣传的那样是为了对付一次偶发事件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是苏联和北韩经过长期准备和事先协商的有计划的全面挑衅。这一点可以通过北韩“人民军”的成长过程更加清楚地看出。

   (一) 北韩“人民军”的成长

   直到战争爆发,北韩“人民军”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以下三个时期:

   统一时期(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五日)

   创建时期(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五日~一九四八年二月八日)

   巩固时期(一九四八年二月八日~一九五〇年六月二十五日)

  1、统一时期

   解放后北韩同南韩情况一样,各地的土著势力组织了很多私立武装团体。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以曹晚植为首的保守派民族势力组织的“自卫队”和以玄俊赫为首的国内共产势力组织的“治安队”。苏军进驻后,成立各道、郡、面“人民委员会”时,以金日成为首的苏联派***组织了“赤卫队”,另外还组织了半官方的“民主青年同盟”(民青),开始控制兵员。

   苏军当局为了让金日成统一北韩内部的武装势力,于一九四五年十月下令解散上述自卫队、治安队和赤卫队等私立团体,统一建立了“保安队”,这比南韩解散私立军事团体,建立国防警备队早两个月。

   以金科奉为首的延安派武装势力“朝鲜义勇军”从安东进入新义州,被金日成派的保安队解除武装逐回安东。

   更重要的是,与南韩国防警备队具有警察预备队性质从而引起混乱的情况不同,苏军从这时开始,就把“治安及警备职能”和“国防职能”加以区别,认为只有保安队难以担负治安和警备,便于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一日,另外组建了“铁道保安队”。当年七月在平壤建立“铁道警备司令部”,共有十三个连兵力分散配置在北韩主要城市。

   为了准备扩建军队,大力创办培养干部和士兵的各种教育机关。

   一九四六年二月在镇南浦岛鹤里建立的“平壤学院”,主要是培养党和保安队以及其它政权机关干部,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一九四九年一月迁到平壤万景台,改名为“第二军官学校”。一九四六年六月中旬在平安南道江西建立的“中央保安干部学校”,是专门培养军事干部的,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迁到平壤寺洞,改名为“第一军官学校”。另外,一九四六年六月初在价川成立“保安训练所”,在新义州、定州、江界设三个分所,专门训练士兵。

   北韩当局为了统一指挥日益扩大的军队和军事教育机关,于一九四六年八月十五日,以崔庸健为司令官,包括苏联派和延安派的头目建立了“保安干部训练大队部”。下设三个直属营和四个训练所。价川的保安训练所编为“训练第一所”,平壤的铁道警备司令部编为“训练第四所”,在罗南和元山新设了“训练第二所”和“训练第三听”,直属三个营,以连为单位分别配置在北韩十二个主要城市。

   至此,北韩一切军事机构统一到最高单一机构之下,建立了一元化的金日成体制。保安干部训练大队部实际上就是北韩军最高司令部的前身,分散配置在各地的三个直属营和四个训练所,一有情况可以立即变成实战部队。

  2、创建时期

   军事组织在体制上实现一元化后,北韩军从一九四七年初开始接收大批苏联军事援助,更新了装备,统一了服装,走上提高战斗力的发展阶段。

   一九四七年五月十七日,北韩当局给全体官兵正式授予军衔,保安干部训练大队改编为“人民集团军总司令部”,把原来的第一、二、三训练所分别改编为“人民集团军轻步兵第一师、第二师”及“第三独立混成旅”。各部队还进行了改装,装备了新式76毫米炮、45毫米和14.5毫米反坦克炮、120毫米和85毫米迫击炮以及各种机枪、冲锋枪等。南北韩之间的军事差距,从此进一步扩大了。

   用“保安队”、“训练大队部”、“训练所”等名义伪装起来的北韩军事组织,于一九四七年初美苏联合委员会破裂、南北分割状态被固定以后,及时地公开了正规军的真象。

  3、巩固时期

   “联合国临时委员会”开始工作后,苏军当局拒绝他们进入北部,南北分割状态就成了既成事实。这样在南北韩成立不同的政府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一九四六年二月,“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成立,事实上这就是单方面政权。在金日成还没有正式宣布其政府成立时,就在一九四八年二月八日宣布成立,所谓“朝鲜人民军”。

   根据联合国决议,大韩民国政府于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五日成立,北韩在这之后的九月九日才宣布了政府成立,这只不过是为了推卸分割国土的根本责任的一个步骤而已。

   北韩政权一成立,“人民军总司令部”升格为“民族保卫省”,崔庸健被任命为民族保卫相。

   “朝鲜人民军”创建之后,将原来的人民集团军各师改名为“朝鲜人民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分散配置于北韩各地。一九四八年六月,北韩当局为补充兵员开始征兵。

   一九四八年末,苏军从北韩撤走的时候留下大量重火器,并给每个师留下一百五十名顾问。十二月二十五日,苏联国防部长布尔加宁把北韩军事代表团召到莫斯科,为武装赤化统一韩半岛,制定一项旨在十八个月内实现北韩“人民军”现代化的基本计划。

   根据这一“莫斯科决定”,北韩军在人数众多的苏联军事顾问团的指导下,建立了六个精锐突击师以及强大的坦克部队和空军。从一九四九年初开始,苏联、中共和北韩之间确立了三边协作体制。

   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七日,金日成一行访问莫斯科,缔结了“朝苏秘密军事协定”和“朝苏经济文化协定”,充实了上述“莫斯科决定”,并予正式批准。接着,十八日在苏联的主宰下,缔结了“朝中相互防卫协定”,决定“共同对帝国主义势力进行斗争”。一九四九年十月,苏联和中共之间缔结了“哈尔滨协定”和“莫斯科协定”。中共政权成立后,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又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完成了三边协作体制。

   在这三边协作体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上述“莫斯科协定”,“东北义勇军”进入北韩。

   一九四九年一月,北韩与中共举行“哈尔滨会议”,双方达成了如下协议:中共至一九四九年九月末,分三批,将“东北人民解放军”(中***)内的韩人部队两万八千人移交给北韩。于是一九四九年七月末,方虎山指挥的中共第一六六师一万人经新义州进入北韩,改编为人民军第六师。

   一九四九年八月,金昌德指挥的中共第一六五师一万人进入罗南,改编为人民军第五师。

   另外,在八月份前后,又有一批中***出身的二千至三千人进入北韩。在这之前,一九四九年初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斗的苏军出身的五千人进入北韩。一九四九年,进入北韩的总兵力达三万五千至三万六千人。

   接着,一九五〇年五月初,分散在其他中共部队的一万韩人,以中共一五六师出身的人为核心,在全宇的指挥下到了元山,改编为人民军第七师。进入北韩的中***出身的韩人部队,按苏联教范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再训练。

   由于“东北义勇军”大举进入北韩,具有实战经验的老兵在战争初期占北韩军军官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人后来成了北韩军的基干力量。另外,北韩第五、六、七师大部分由中***出身的韩人组成,第一、第四师也各有一团中***出身的人,从而全面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北韩军于一九五〇年三月,发动南侵之前,又把三个民青训练所新改编为第十、十三、十五三个师。

   北韩军经过一系列扩充,又在苏联大规模军事援助下,大大增强了机动能力和火力。各师都配有122毫米加浓炮十二门,76毫米炮二十四门,苏-76自行火炮十二门,45毫米反坦克炮十二门,14.5毫米反坦克炮三十六门;此外下属各团和各营还装备了120和85毫米迫击炮以及76毫米炮作为编制火炮。

   另外,北韩“保安队”还有与人民军编制装备大体相同的七个旅。“三八线警备第一旅”和“三八线警备第三旅”分别配置在三八线的东部和西部担任警备。第七旅担任黄梅道海岸警备,第二旅配置在韩满国境,“铁道警备第五旅”在平壤设了本部。

   第一和第二警备旅担任三八线警戒的时候,北韩军作战部队完成了师级训练,并作为南侵预演进行了大部队合同训练。

  4、坦克部队

   在北韩军南侵准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坦克旅的创建。驻在平壤寺洞的苏军坦克师,于一九四七年五月帮助建立了一一五坦克团,予以训练。一九四八年初,苏军坦克师主力撤走,留下了韩裔彼得中校为首的三百名苏军和一百五十辆坦克,继续训练。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初,当北韩军能够单独运用坦克,“彼得坦克团”撤回本国时,向北韩移交了六十辆坦克、三十辆76.2自行火炮、六十辆摩托车、四十辆卡车。

   北韩一一五坦克团在柳京洙的指挥下继续进行训练,于一九四九年五月升格为第一〇五坦克旅,下属第一〇七、一〇九、二〇三坦克团和第二〇六机械化步兵团,从八月开始进行了野战机动训练。

   根据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莫斯科决定”,苏联原计划应提供五百辆坦克,组建两个坦克师,但由于地形原因减少了一半,至一九五〇年四月提供了二百四十二辆。一九五〇年四月,北韩第一〇五坦克旅还拥有76.2毫米自行火炮一百五十四辆,摩托车五百六十辆,卡车三百八十辆,人员八千八百人。

  5、空军

   北韩空军的前身与南韩情况一样也是民间组织。

   一九四五年十月,日本名古屋航空学校出身的李阔和中国飞行学校出身的王连等人为中心,组织了“新义州航空队”,从苏军接收了三架日式高级教练机,开始了飞行训练。他们于四六年五月编入平壤学院,一九四八年九月升格为民族保卫省直属机构,一九四九年一月成立独立飞行团。一九四九年三月,金日成访问苏联,引进了伊尔-10、雅克-9,PC-2等螺旋桨式战斗机三十架,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编成航空师。

   又在一九五〇年四月和六月十八日两次提供大量飞机。南侵开始时,北韩空军拥有伊尔-10、伊尔-2、雅克-9等二百架飞机和二千名人员。但是,苏联对北韩空军的援助,与地面部队不一样,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提供的,这是值得注意的动向。一九四九年初,派往北韩的一名苏联军事顾问团成员问顾问团领导人恰扎洛夫:“象给建立强大的坦克部队一样,给北韩建立强大的空军行不行?”恰扎洛夫答道:

  如果人民军有了坦克部队,再加上强大的空军,他们就会马上占领釜山侵入对马岛,准备进攻日本。苏联还没有发动战争的意图。

   这个对话,说明苏联对北韩的军事援助的限度和性质。

   战争初期,北韩空军比韩国空军占绝对优势,但它的作战活动却意外地不显赫,其原因之一也可由此察知。

   (二) 战斗展开与和平攻势

  1、战斗展开

   北韩全境从一九四九年初开始进入了战时体制。

   北韩当局为了确保兵源,除在各道设置“民青训练所”训练青壮年外,还在高中以上学校配备军官对学生进行了军事训练。另外,以民间组织的形式,在各地组织了“保卫祖国支援会”,对十七岁到四十岁的所有男女进行强制性军训。

   北韩“人民军”完成师级训练后,一九四九年二月,在“突入敌阵及穿插敌后”的课题下,进行了步坦炮合同训练,获得苏联军事顾问团的好评。一九五〇年后,边研究以汉城为中心的南韩一带地形,边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

   至此,南侵准备就绪,苏联军事顾问团于一九五〇年六月临战前夕全部撤回本国。

   北韩当局从五〇年三月开始,将离三八线五公里以内的所有居民,向后方疏散。

   五月十七日在平壤牡丹峰剧场召集内阁成员和军队指挥官讨论武装统一方案,北韩民族保卫省于六月十日又召开师、旅级以上指挥官的作战会议,下达了在六月二十三日前前移到进攻出发地域的命令。

   翌日即六月十一日,把北韩军前线部队编成两个军团,并任命各军团长。

   自六月十二日至六月二十三日,北韩各师和旅,假装机动演习,完成了前移三八线一带的部署。

   雍津半岛(***第十七团;雍津)

     北韩第六师十四团

     北韩三八线警备第三旅

   开城方向(***第一师;水色)

     北韩第六师(沙里院─→溪井里)

     北韩第一师(南川─→九化里)

   议政府方向(***第七师;议政府)

     北韩第四师(镇南浦─→涟川)

     北韩第三师(平康─→重川里)

     北韩第一〇五坦克旅(平嚷─→)涟川)

   春川方向(***第六师;原州)

     北韩第二师(咸兴─→华川)

     北韩第七师(元山─→杨口)

     北韩一个坦克独立团(番号不详,罗南─→麟蹄)

   东海岸地区(***第八师;江陵)

     北韩第五师(罗南─→襄阳)

     北韩第七六六游击队(会宁)

   预备师

     北韩第十师(肃川)

     北韩第十三师(新义州)

     北韩第十五师(会宁)

   六月十八日,金日成向全军部队下达了进攻预先号令,六月二十三日下达了正式进攻命令。

  2、对南韩颠覆活动

   如上所述,北韩一面加强南侵军事力量,一面不断派遣“人民游击队”,支援南韩内部的“***”,派共产分子混入***内部,煽动叛乱,入侵三八线等,进行了对南颠覆活动,企图制造南韩的政治混乱,削弱防共体制。

   北韩共产集团自解放以来,一直支持南韩内部的左翼极端分子,进行扰乱治安、分裂内部、煽动民心等一系列颠覆活动。甚至把共产支部渗透到***内部,企图分裂军队,瓦解军纪和士气。一九四七年六月灵岩事件、一九四八年济州岛暴动、“丽、顺叛乱”、大邱叛乱,一九四九年五月姜、表投敌等一连串军内叛乱事件就是具体例证。但是,***通过这一系列考验,进一步坚定了***的决心,取得了变祸为福的效果。

   ***在***济州岛和丽、顺事件,把主力调往后方时,北韩乘机从三八线派遣了大量“人民游击队”。北韩的游击队员和谍报人员主要在平壤学院“对南班”培训。后来,一群南韩出身的南朝鲜劳动党极端分子,于一九四八年初,主动创建了“江东政治学院”,纠集从南韩越境北上的左翼分子,对他们进行三至六个月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游击战术训练。

   从这里培训出来的南方工作队,在襄阳再经过一段短期训练,编入“人民游击队”。从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到南侵,先后十次,共派遣了二千四百名人民游击队员。他们主要从东海岸和太白山脉潜入,与***汇合后,在太白山脉或小白山脉建立据点,开展游击活动,以牵制、消耗***战斗力,并在北韩全面进攻时,配合人民军的正规作战。

   然而,***和警察队不断坚持了对***的讨伐,每逢游击队潜入时,便将其大部主力歼灭。因此,战争爆发时,只有小股残余的人民游击队及窜入山区的***继续活动。

   由于游击队向南渗透全遭失败,北韩于一九五〇年六月关闭了“江东政治学院”,改在会宁建立“第三军官学校”,在吴振宇的领导下,继续研究游击战术。“江东政治学院”共培训了四千至六千名游击队员。之后,将主力三千名编入了驻襄阳的七六六部队。

   北韩的对南颠覆活动,不限于政治破坏和派遣游击队活动。在军事力量上占压倒优势的北韩军,在发动南侵之前,为侦察***的警戒状况、应战态势和战斗力,曾多次挑起了有限的武装入侵。这种局部进攻,主要集中在一九四九年,地点主要在三八线西段瓮津半岛-开城-议政府地区。

   ***用有限的警戒兵力,在宽大正面分散配置的不利条件下,击退了敌人的入侵,确保了警戒阵地。

  3、欺骗——和平攻势

   列宁曾说:“在战争中最好的战略是尽可能推迟战争,直到我能够实施决定性打击为止,以便最大限度地瓦解敌人士气。”

   从北韩共产集团以共产化统一为最终目标的立场可看出,“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和平是战争利用别的手段的继续”。

   五〇年六月,北韩为了荫蔽其侵略企图,松懈南韩的戒备,在“和平统一祖国”的动人口号下,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和平攻势。

   一九四九年苏联操纵世界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和团体大力开展和平攻势,以对抗美国对苏的封锁政策。北韩的和平攻势是与此同时进行的,因此也是策应苏联全球战略的行动。

   一九四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北韩假借一些自南北协商会议后就已经有名无实的政党和团体之名,结成了“祖国统一民主主义战线”这样一个团体。并以它的名义,提出“和平统一祖国方案”,分发南韩各机关团体、美占领军当局和联合国委员会。根据这个内容,南北统一举行普选,其前提条件是美军和联合国委员会撤走,解散讨伐过***和游击队的***,最终要采纳北韩的宪法,等等,这是毫无现实意义的一纸宣传书。

   与其说是祖国的和平统一方案,倒不如说是对南韩的和平共产化方案。因此,韩国政府对这一可笑的提案未予理睬。

   一年后,在一九五〇年五月三十日举行的大选中,执政党的多数人士落选,无党派人士大批进入了国会。

   北韩对此抱一线希望,一九五〇年六月七日,广播“和平统一祖国号召书”。其内容是,在解放五周年纪念日召开最高立法会议,八月五日至八日实行南北普选;为协商步骤和条件,于六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海州或开城召开南北民主政党及社会团体的代表会议。

   北韩从六月八日通过广播,要求南韩代表于六月十日到砺岘车站索取“和平统一号召书”。然而,当联合国委员会提出与北韩代表三人在砺岘车站会谈时,北韩却拒绝了这一要求。

   之后,北韩的和平攻势仍未间断。六月十日,建议将被监禁的曹晚植先生,与被警察逮捕的南朝鲜劳动党地下工作队队长李舟河、金三龙进行交换;六月十九日忽而又提出“通过南北国会建立统一政府的方案”,如果韩国国会同意,双方代表拟于六月二十日在汉城或平壤会晤。

   这种和平攻势,显然是为了荫蔽南侵企图,并为事后取得正当化的欺骗手段。在不断开展和平攻势期间,北韩军在幕后召开作战会议,把进攻部队调往前线,最后下达了进攻命令。

  4、基本作战计划

   南侵准备工作在苏军从北韩撤出后,立即具体化了。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中旬,由苏联、中共、北韩军事代表参加,苏国防部长布尔加宁主持召开了莫斯科军事会议。会上,苏联决定将南侵准备时间定为十八个月,在这期间为迅速实现北韩军事力量的现代化,给北韩派遣由坦克战术专家和情报专家组成的特别军事顾问团。

   苏联和北韩观察韩半岛内外形势后,认为北韩的军事力量日益增强,南韩的单独防卫能力极度脆弱,美国或联合国介入的可能性甚小,于是将决定性时刻定在一九五〇年初,拟于光复五周年即一九五〇年八月十五日结束军事行动,达成赤化统一的最终政治目的。

   苏联军事顾问团把北韩军的每天进攻速度估算为平均十公里,从三八线至最终目标釜山的机动距离定为四百八十公里,从而把作战期限定为五十天,从八月十五日倒数,把开战日期定在六月二十五日。并且选择戒备容易松弛的星期日清晨作为总攻发起时间,以达成最大的突然袭击效果。

   北韩预测美国或联合国要想采取有效对抗措施,单是决定政策的程序就需花费两个月以上时间,因此采取了用五十天进行短期决战的方针。认为,利用战争初期的主动权,如在两三天内占领汉城的话,南韩各地的共产游击队和南朝鲜劳动党左翼势力会举行总起义,只要运用他们特有的正规战与非正规战相结合的战术,向汉江以南迅速扩大战果就会比较容易奏效。

   北韩军考虑到南韩地域的地形和交通网,选定以下通往最终目标的机动路线:①东海岸路线,②中央路线(春川-原州-大邱、永川),③京釜干线,④全罗道迂回路线,(全州-光卅-顺天-晋州)等。对***主要抵抗线的想定为:①汉江抵抗线,②车岭山脉及锦江抵抗线,③小白山脉,④洛东江抵抗线及最终目标等。根据上述决心和判断,把进攻作战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北韩军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把***主力歼灭在汉江以北作为重点,但对前出汉江以南的后续计划和准备,似乎未予重视。

   第四节 开战前夕的南北韩军力对比

   (一) 兵力

1950.6.24当时

兵力

(二) 主要装备

***北韩军比例比较口径数量口径数量迫击炮81mm384120mm2261:1.860mm57682mm1,14261mm360曲射炮105mm91122mm1721:676mm380高射炮85mm12***全无37mm24反坦克炮57mm14045mm5501:3.9火箭筒60mm1,900北韩军全无坦克T-34242***全无装甲车27541:2自行火炮苏-76176***全无飞机L-48雅克-9?1:9.6L-54伊尔-10?L-6教练机伊尔-2?教练机?侦察机?22211巡逻艇28301:1.1更新于:5个月前

附录

附录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一、战争损失 1、国军和联合国军的兵力损失(单位:人)国别死亡负伤失踪计国军---257,000美军25,801103,2847,852136,937英军6702,7541133,362法军288818181,124土耳其军7172,2461673,130澳大利亚军2651,351361,652泰国1147945913希腊169..

停战·第十二

停战·第十二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停战谈判是同战争并行的,是经过两年长期协商而达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自一九五一年七月十日以后的所有作战,都与谈判直接有关。 第一节 停战谈判的倡议 一九五〇年八月,北韩人民军打到洛东江,扬言要把国军和联合国军赶到南海的时候..

阵地战·第十一

阵地战·第十一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山下军号啼亮,敌兵蜂拥而上。将士以身殉国,雪山顿变红岗。白善烨大将 第一节 五二年上半年主要战斗 敌人在一九五一年发动两次春季攻势,遭到致命打击。之后,趁停战谈判长期化,迅速加强了兵力兵器。到战争第三个年头即一九五二年一..

动荡与相持·第十

动荡与相持·第十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联合国军再次反攻(1951年1月25日-4月9日) (一) 重振进攻精神 正当华盛顿当局陷入既不能自动抛弃韩国,更不能因此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去扩大战争的进退维谷的困境而寻求第三方案的时候,作战部队司令官李奇微将军解决了..

扩战论的始末·第九

扩战论的始末·第九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在作战指导上所犯的惜误 第一节 早日结束战争的期望与威克岛会谈 美国决策当局决定联合国军突破三八线进入北韩以来,正如“九·二七训令”所表明的那样,它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掌握中苏的反应和对韩介入的征候,尤其重视中共在苏联..

中共军介入·第八

中共军介入·第八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概况 (一) 一般情况 韩半岛的北部地区,冬季风大雪多,视界不良,不利于空中支援和炮兵支援。鸭绿江一带多为高山峻岭,伸向南方的狼林山脉和妙香山脉,平均海拔一千米以上,森林茂盛,便于军事渗透,包围和荫蔽活动;陡峭的..

北进·第七

北进·第七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占领北韩计划 (一) 麦克阿瑟的构想 麦克阿瑟根据“九·二七训令”拟制的占领北韩的计划是:第八军从陆地推进,占领平壤;在此期间,第十军团在元山登陆;尔后两支部队在平壤-元山蜂腰部汇合,切断人民军退路,当联合国军到达定州..

反攻·第六

反攻·第六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仁川登陆战役 (一) 构想及计划的制定 战争初期的国军作战,单从现象看,显然是后退作战,然而从战略角度看,乃是为了换取时间暂时放弃空间的一种战略性的迟滞战,是为了使友军在后方组织战斗力而在前方实施的掩护作战。 由于北韩..

洛东江防线·第五

洛东江防线·第五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洛东江防线的形成 我军不顾兵力、装备等战斗力的劣势,边迟滞敌人进攻,边进行战略后退,终于在韩半岛的东南部洛东江,建立了最后防线。 国军作战部队在中东部战线比较成功地迟滞了敌之进攻,但在西部战线及湖南一带,却不..

战略后退·第四

战略后退·第四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第一节 乌山至大田的迟滞战 (一) 乌山、平泽地区战斗 美第二十四师先遣队于七月一日在釜山机场着陆。七月三日,在釜山设置基地司令部,支援登陆的美军主力部队。七月四日,美军先遣部队前出到乌山、平泽一带,并在这一线构筑阵地,第..

南侵·第三

南侵·第三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 北韩共产集团终于在三八线全线发动了突然袭击,赤裸裸地暴露出依仗武力赤化统一的野心。 他们践踏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依靠武力把共产主义的体制和世界观强加给大韩民国,企图抹杀它所继承的民族正统。 然而,在我国国民保卫自由和..

战争的背景·第一

战争的背景·第一作者:金阳明 ·韩国出自————《韩国战争史》出自————《战争通史》“啊,日寇投降了!”这对我,与其说是喜讯,倒不如说是噩耗。为了建军参战而历尽千辛万苦,如今却前功尽弃,付诸东流了。……我们对这次战争几乎没有什么贡献。因此,在国际上将没有多大发言权。吾人为之忧心忡忡。《白凡逸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