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兵部·二十一

繁体

太平御览·兵部·二十一

出自————《太平御览·兵部》

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料敌上

  《孙子》曰:用兵之道,校之以五计而索其情。(索其胜负之情。索,搜索之义也。)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道德智能,主君也。先当校两国之君主,知能否也。若荀息断虞公贪而好宝,宫之奇懦,不能强谏。)天地孰得?(视两军所据,知谁得天时地利。)法令孰行?(设而不犯,犯而必诛。号出令知谁能施行也。)兵众孰强?士卒孰练?(知谁兵器强盛,士卒简练者,故王子曰:主不素习,当阵惶惑;将不素习,临阵阇变是也。)赏罚孰明?(赏善罚恶知谁分明者也。赏无度则费而无恩,罚无度则戮而无威。)吾以此知胜负矣。(以上七事,料敌情知胜负所在。)敌知吾卒之可用以击之,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以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以击,知吾卒之可击,而不知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胜之半者,未可知也。)故曰: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顿。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其势若此,必走北之兵也。)夫料敌制胜,计极险易,利害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夫惟无虑而易於敌者,必擒於人也。(已无智虑而外易人者,必为人擒。)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策度敌情,观其所施,则计数知。)候之而知动静之理,(喜怒动作,察其举止,则精理可知也。故知动静权变为胜。)形之而知死生之地,(形相敌情,观其所得而知之。)角之而知不足有馀之处。(角,量也。角量彼我军马之使,则长短可知。)

  又曰:兵者诡道,(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故校之以五计而索其情。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胜败之数,用兵之法,当此事称量敌之情也。)地生度,(因地形度形势。)度生量,量生数,(知其远近广狭,知其数量。)数生称,(称量敌与已。)称生胜。(称量人之故知其势,胜负所在也。)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轻不能相举动也。)胜之战者,人也;若决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仞,七尺也。其势疾也。)

  《左传》曰:吴子入越,越子以甲盾五千,保於会稽。请行成,伍员曰:不可。臣闻务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违天而长仇,虽悔之,不可矣。王不听。退而告人曰: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又曰: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矣。昔阖庐食不贰味,居不重席,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差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者也。

  又曰:楚子伐郑,晋师救之。楚子北,师次於郔。(郔,郑北地。郔音延。)闻晋师济河,楚子欲还。伍参言於楚子曰:晋之从政者新,未能行令。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其三帅者专行不获,(欲专其所行而不得。)听而无上,众谁适从?此行也,晋师必败。楚改乘辕而北之,次於管以待之,晋师在敖、鄗之间。(敖,五劳反。鄗,许各反。)晋魏锜求公族未得,(欲为公族大夫。)而怒,欲败晋师。请致师,不许。请使,许之。(使,所吏反。)遂往,请战而还。赵旃求卿未得,挑战不许。请召盟,许之。与魏锜皆命而往。郤克曰:二憾往矣,弗备必败。随会曰:若二子怒楚,楚人乘我,丧师无日矣。(乘,犹登也。)不如备之。楚之无恶,除备而盟,何损於好?若以恶来,有备不败。且虽诸侯相见,军卫不彻,警也。先縠不可。(不设。)随会使巩朔、韩穿帅七覆於敖前,(帅,将也。覆为伏兵七处。)故上军不败。而中军下军皆败绩。

  又曰:吴师伐楚州来,楚救之。吴人御诸锺离。楚将子瑕卒,楚师熸。(吴楚之间谓火灭为熸。军之重主丧亡,故其军人无复气势也。熸,子廉反。)吴将公子光曰:诸侯从於楚者众,而皆小国也。畏楚而不获已,是以来。吾闻之,作事威克其爱,虽小必济。(克,胜也。军事尚威。)胡、沈之君幼而狂,(性无常也。)陈大夫啮壮而顽,顿与许、蔡疾楚政。大将死,其师熸,薳越为帅,帅贱多宠,政令不壹。(越非正聊也,军多宠人,政令不一于越也。)七国同役而不同心,(工国:楚、顿、胡、沈、蔡、陈、许也。)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先分师以犯胡、沈与陈,必先奔。诸侯之师乃摇心矣。诸侯乖乱,楚必大奔。请先者去备薄威,(示之以不整以诱之。)后者敦陈整旅。(敦,厚。)吴子从之。战於鸡父。(音甫。)吴子以罪人三千,先犯胡、沈与陈。(囚徒不习战,以示不整也。)三国争之。吴为三军以击之其后:中军从王,光帅右军,掩馀帅左军,吴之罪人或奔或止,三国乱。吴师击之,败,获胡、沈之君及陈大夫。舍胡、沈之囚,使奔许与蔡、顿,曰:吾君死矣!师噪而从之,三国奔。(三国:许、蔡、顿也。)楚师大奔也。

  又曰:晋侯将伐虢,大夫士蒍曰:不可。虢公骄,若骤得胜於我,必弃其民。(弃民不养也。)无众而后伐之,欲御我谁与?夫礼乐慈爱,战所蓄也。夫民让事乐和,爱亲哀丧而后可使也。(上之使民,以义让哀乐为本,言不可以力强。)虢弗蓄也,亟战将饥。(言虢不蓄义让而力战也。)后终为晋所灭。

  又曰:秦伯伐晋,晋将赵盾御之。上军佐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晋士会奔秦。)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臾骈,赵盾属大夫,新出佐上军。)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侧室,枝子。)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弱,年少又未尝涉知军之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隶焉,其可也。(隶,暂住而追退。)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上军不动,赵穿独追之。)返,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军吏曰:将有待也。(待可击之。)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赵盾曰:秦获穿也,获一卿矣。(晋自有数位从聊者。)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而退。(《司马法》曰:逐奔不远,从绥不及。逐奔不远则难诱,从绥不及则难陷。然则古名退军为绥,秦晋未能坚战,短兵未致争而两退,故曰交绥也。)

  又曰:晋师伐楚。四月,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阵。晋大夫郄至曰:楚有六间。(古苋切)其二卿相恶;(子重、子反。)王卒以旧;(罢老不代。)郑阵而不整;(不整例。)蛮军而不阵;(蛮夷从楚者不结阵。)阵不违晦:(晦,月终,阴之尽也,故兵家以为忌。)在阵而嚣,(嚣,哗喧也。)合而加嚣,(阵合宜靖而益其声。)各顾其后,莫有斗心。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终败楚於鄢陵。

  《史记》曰:庞涓追孙膑,膑量其行,暮当至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险,可伏兵,乃大斫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见火起而俱发。庞涓夜至斫树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曰:遂成竖子之名!

  又曰:汉王在汉中拜韩信为大将,信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暗,音阴。恶,乌路切。叱,尺粟切。咤,陟讶切。)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语言姁々,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刻印刓(刓,五元切。)敝,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克!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惟独邯、欣、翳得脱,(章邯、司马欣、董翳。)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人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人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定秦灭项。

  又曰:项籍围汉王於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然。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於行赏功爵邑,重之,(言爱惜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王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可定矣。

  又曰:汉王与项籍约中分天下,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不因其饥而遂取之,今释不取,所谓养虎自遗患也。从之,终灭羽。

  《汉书》曰:陈王拜项梁为楚上柱国,梁自号武信君。乃使宋义於齐,道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张晏曰:显,名。高陵,县名也。)曰:公将见武信君乎?曰:然。义曰:臣论武信君军必败。公徐行则免,疾行及祸。章邯夜衔枚击楚,大破之定陶,梁死。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见楚怀王曰:宋义论武信君必败,数日果破。未战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召宋义与计事而悦之,因以为上将。

  又曰:西域都护为乌孙兵所围,上召陈汤问之。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诎指计其日,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果四日,军书到言已解。

  又曰:黥布反。帝召薛公问,对曰:使布出於上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齐取鲁,传檄燕、赵,固守其所,山东非汉之有也。出中计,东取吴,西取楚,并韩取魏,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口,胜败之数未可知也。出下计,东取吴,西取下蔡,归重於越,身归长沙,陛下高枕而卧,汉无事矣。上曰:是计将安出?对曰:必出下计。布故郦山之徒也,(郦,音离。)自致万乘之主,此皆为身,不顾后为百姓万代虑也。故曰出下计。上自将,东击布。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故遂反。果如薛公筹之,东击荆,荆王刘贾败死。(时贾都丹徒也。)汉终破布。

  《通典》曰:后汉末,曹公击马超。始贼每一部到,公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又曰:后汉末,青州黄巾众百馀万人起兖州界,刺史刘岱欲击之。鲍信谏曰:今贼众百万,百姓皆震恐,士卒无斗志,不可敌也。观贼众群辈相随,军无辎重,惟以抄掠为资。今不若蓄士众之力,先为固守,使彼欲战不得,攻则不能,其势必离散,然后选精锐据其要害,击之可破也。岱不从,遂与战,果为所杀。(刘岱违之而败。)

  又曰:后汉末,荀攸从曹公征张绣,攸言曰:绣与刘表相持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不从,表果救之,军不利。曹公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曹公违之而败。)

  又曰:后汉末,张辽屯长社,军中有谋反者,夜惊起乱火,一军尽扰。辽谓左右: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人耳。乃令军中不反者安阵,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阵而立。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张辽审计立擒贼首,亦同料敌之义。)

  又曰:后汉末,曹公征荆州,刘琮降,得其水军及步军,遂遗书孙权云:今将水军十八万与将军会猎於长州之苑。将士闻之恐。权延见群下,问计,咸曰:曹操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刘表理水军,艨艟斗舰千数,操悉俘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则长江之险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愚谓大计不如迎之。权将周瑜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将军神武雄才,兼仗父兄遗烈,据有江东,地方千里,兵精足用,英豪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岂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也。今北土既未安,而加以马超、韩遂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不曾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瑜得请精兵三万人,径进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但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诸英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言迎曹操者,与此案同!果有赤壁之捷焉。

  又曰:蜀大将诸葛亮悉众十万由斜谷出,始平,据武功五丈原。魏大将司马宣王帅师拒之,与亮对於渭南。亮分兵屯田,为久驻之本。耕者杂於渭滨,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屡使交书,复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王亦屡表请战。魏使卫尉辛毗仗节勒懿及军吏以下不许出战。姜维谓亮曰:彼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亦惑於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请战耶!宣王使二千馀人就军营东西角大声称万岁。亮使问之,答曰:吴朝有使至,请降。亮谓曰:计吴朝必无降法,卿是六十老翁,何烦诡诳如此?懿与亮相持百馀日,亮卒於军中。及军退,懿追焉。亮长史杨仪结阵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遽退,不敢逼,经二日,乃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懿乃追之,仪多布铁蒺藜。懿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履前行,蒺藜悉着履。次马步径进,追至赤岸,方知审问,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懿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孔明料吴下降明矣。司马不料亮死暗也。)

  《吴志》曰: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伪欲东攻羡溪。朱桓分兵赴羡溪,仁军进拒濡须。桓闻追羡溪,兵未到而仁奄至。诸将各惧,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任既非智勇,又久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陪山陵,以逸待劳,以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耶!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仁,仁果遣其子太攻濡须,分遣将军常雕、王双等乘油船袭中州。桓自拒太,太烧营退,枭雕首,生虏双,送武昌;临阵及溺死者千馀人。

  《十六国春秋》曰:前赵刘曜败石勒将石季龙於高候,(今绛州闻喜县界也。)遂围洛阳。勒将亲救,程遐等固谏曰:刘曜乘胜,兵盛,难与争锋,金墉粮丰,攻之未可卒拔。曜军千里,势不可支久。不可亲动,动无万全,大业去矣。勒大怒,按剑叱遐等出。召徐光而谓之曰:刘曜乘高堆之势,围守洛阳,庸人之情皆谓其锋不可当也。然曜带甲十万,攻一城而百日不克,师老卒殆,以我初锐击之,可一战而擒。若洛阳不守,曜必送死冀州,自河以北,席卷北向,吾事去矣。程遐等不欲吾亲行,卿以为何如?光对曰:刘曜乘高堆之势,不能进临襄国,更攻金墉,此其无能为也。悬军三时,无攻战之利,若鸾旗亲驾,必睹旌奔败。定天下之计,在今一举。勒笑曰:光之言是也。使内外戒严,有谏者斩。命石堪、石聪、挑豹等各统见众会荥阳,使石季龙进据石门,以左卫石邃都督中军事,勒统步骑四万赴金墉。勒谓徐光:曜盛兵城皋间,上计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阳者成擒也。勒诸军至城皋。勒见曜无守军,大悦,乃卷甲衔枚诡道兼路,出於巩、訾之间。知曜陈其军十馀万人於城西,弥悦。勒入自宣门,升故太极前殿。季龙步卒三万,自城北而西,攻其军,石堪、石聪等各以精兵骑八千,城西而北,击其前锋,大战於西阳门。勒躬贯甲胄,出自阊阖,夹击之。曜军大溃,于阵擒曜,以徇於军也。

  《太平御览》 宋·李昉

更新于:1个月前

太平御览·兵部·九十

太平御览·兵部·九十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羁许慎《说文》曰:羁,马络头也。《左传》曰:晋公子重耳之及难也,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於天下,(杜预曰:羁,马羁,绁马〈革畺〉也。)臣之罪甚多矣。请由此亡。又曰: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九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九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鞍《说文》曰:鞍,马鞁具也。(鞁,皮彼切。)《汉书》曰:孝宣许皇后,元帝母也。父广汉昌邑王侍郎,从武帝上甘泉,误取他郎鞍以被其马,发觉,吏劾从行而盗当死者。诏下蚕室,后为宦者丞。司马彪《汉书》曰:光武征赵喜,引见,赐..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八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八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盾下《春秋元命苞》曰:帝俈戴干,是谓清明。发节移度,盖象招摇。(宋均曰:干,盾也。招摇为天戈,戈盾相副戴之者象见天中以为表者也。)《史记》曰: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馀骑因项伯面见羽,谢无有闭关事。羽既飨军士,..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七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七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甲下《吴越春秋》曰:勾践使大夫种於吴曰:窃闻大王兴大义,诛强救弱,越使贱臣种以先人藏器及甲二十领以贺君。又曰:公子光伏甲士於私室,具酒而请王僚。王僚乃被棠夷之甲三重,使兵卫至光家之门,夹陛带甲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专..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六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六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甲上《释名》曰:铠犹垲,垲,坚重之言也。或谓之甲,似物孚甲以自御也。《广雅》曰:函甲,介铠也。《说文》曰:铠,甲也。釬,(音汗。)臂铠也。錏,(音叚,音鸦,金遐)颈铠也。《世本》曰:杼作甲。(宋衷曰:少康之子舆也。甲,..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五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五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槊《通俗文》曰:矛丈八者谓之槊。《晋书》曰:刘迈,毅之兄也。迈字伯群,少有才幹,为殷仲堪中兵参军。桓玄之在江陵,甚豪横,士庶畏之,过於仲堪。玄曾於仲堪厅事前戏马,以槊拟仲堪。迈时在坐,谓玄曰:马槊有馀,精理不足。玄..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四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四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戟下《世说》曰: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曹公将讨张绣,入见天子时始复此制,公自是不敢朝见。(一出郭颂《世语》。)孙盛《异同难语》曰: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前,逾垣而出。材力绝人,莫..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三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三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戟上《释名》曰:戟,格也。旁有枝格也。戈,勾矛戟也。戈,过也。所刺则决过,所勾引制之不得过也。车戟曰常,长丈六尺,车上所持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称常也。手戟,手所持擿之戟也。《说文》曰: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二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二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戈《易》曰:离为戈兵。又曰:投戈散地,则六亲不能相保。《书》曰:武王至商郊,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又曰:武王伐纣,战於牧野。前徒倒戈,血流漂杵。又曰:成王崩,太..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一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一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箭下《魏百官名》曰:三公拜赐鹑尾、鹘尾髇(许交切。)箭十二枚。《三齐略记》曰:富平城,孝明帝时改为厌次。此城东南五十里有蒲台,高丈八。秦始皇所顿处时,在台下萦蒲系马夹道数百步,到今蒲生犹萦马。蒲似水杨而劲堪为箭。《博..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

太平御览·兵部·八十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箭上《字林》曰:箭,天竹也。《字统》曰:箭者,竹之别形,大身小叶曰竹,小身大叶曰箭。箭竹主为矢,因谓矢为箭。《开元文字》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箭,筿也。自关而东谓之矢,自关而西谓之箭。箭者,竹名,因以为号也..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九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九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弩《释名》曰:弩,怒也。有势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郭,为牙之规郭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合名之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枢机开阖有节也。《说文》曰:洛阳名弩曰弲。(许缘切。)彀,弩..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八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八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弓《释名》曰: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箫,言箫邪也。又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弣。(孚主切。一作拊。)弣,抚也。所抚持也。箫跗之间曰渊。渊,宛也。言宛曲也。《说文》曰:弓,近穷远,象形也。弴,(音雕,..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七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七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刀下陶弘景《刀剑录》曰:董卓少时,耕野得一刀,无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斫玉如木。及贵,示五官郎蔡邕,邕曰:此项羽刀也。又曰:袁绍在黎阳,梦有人授一宝刀。及觉,果在床前。铭曰:思绍。思绍,字也。又曰:郭璞于太原得一..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六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六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刀上《释名》曰: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其末曰锋,言若锋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环,形似环也。其室曰削,削,峭也。其形峭壳,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琫,捧,捧也。捧来口也。下末之饰曰〈王毕〉,〈王毕〉,卑也;在下之..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五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五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剑下《吕氏春秋》曰:伍员如吴。过於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已绝江,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与丈人,曰:千金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石,金千镒..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四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四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剑中《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三大二小,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钜阙。秦客薛烛善相剑,王取豪曹示之,薛烛曰:非宝剑也,夫宝剑五色并见,今豪曹五色黯然无华,殒其光,亡其..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三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三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剑上《释名》曰: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敛也,以其在身拱时敛在臂内也。其旁鼻曰镡。(音寻。)镡,寻也。带所贯寻也。其末曰锋,末之言也。《韵集》曰:镡,(音覃)剑口也。《方言》曰:鞘,(音肖。)谓之室。《说文》曰:韬,..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二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二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旆《说文》曰:旆者,旆然垂也。《尔雅》曰:续旐曰旆。(帛续旐末为燕尾也。)《左传》曰:楚令尹南辕反旆。又曰:拔旆投衡乃出。又曰:晋楚战,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子玉,楚令尹也。)子西将左,子上将右。(子西,斗宜申。子..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一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一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常《释名》曰:九旗之名,日月为常。画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尚书·君牙》曰:惟乃祖乃父,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周礼》曰:日月为常,十二旒。《河图》曰:风后曰:予告汝帝之五旗:东方法青龙..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

太平御览·兵部·七十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叙兵器《礼记》曰:冕弁兵革藏於私家,是谓胁君。《周礼》曰:司兵掌五兵。(五兵者:戈、殳、戟、矛、牟夷。)《左传》曰:孔文子将攻太叔,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闻之矣,兵甲之事未之学也。《春秋佐助期》曰:太尉主甲卒,..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九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九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角徐广《车服仪制》曰: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之马,或云本出吴越。《晋书·安帝记》曰:桓玄制龙头角。或曰所谓亢龙角者也。《晋中兴书》曰:大司马桓温屯中堂,夜吹警角。御史中丞司马恬奏劾大不敬,请治..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八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八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攻具下《通典·卫公兵法·攻城战具篇》曰:作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生牛皮蒙之,下可藏十人,填隍推(土回切。)之,直抵城下,可以攻掘,金火木石所不能败。谓之轒辒车。(凡力有余者,攻,先绝诸国之交,使无外救。粮多而人少,攻而..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七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七出自————《太平御览·兵部》○攻具上《诗》曰: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毛苌曰:仇,匹也。钩,钩梯,所以上城者也。临,临车也。冲,冲车也。墉,城也。)《左传》曰:晋使解杨如宋,使无降楚。郑人囚之以献於楚。楚子使反其言,三而后许。登诸楼车,(所..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六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六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营垒《孙子》曰:绝斥泽,惟亟去无留。(斥,咸卤之地。水草恶,浸洳不可处军也。亟,纪力切。)为交军於斥岸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不得已与敌战而会斥泽之中,当背稠树以为固守也。)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车之利也。)而右..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五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五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辎重《释名》曰:辎,厕也。谓军粮什物杂厕载之,以其累重,故称辎重。(《后汉书》注曰:辎,车名也。)《孙子》曰:使敌不得至者,险害之地。(攻其所必救,能守其险害之要路,敌不得自致。故王子曰:一犬当穴,万鼠不敢出;一虎当..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四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四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屯田《汉书》曰:昭帝始元二年,诏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调,谓发选之也。故吏,前为官职者也。今其郡习战射士於张掖为屯田也。调,音从钓切。将,音子亮切。朔方、张掖、并今郡地也。)又曰:孝宣神爵元年,遣后..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三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三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据要《吴子》曰:凡行师越境必申地形,审知主客之向背。地形若不悉知,往必败矣。故军有所至,先五十里内山川形势,使军士伺其伏兵。将必自行视地之势,因而图之,知其险易也。《战国策》曰:秦师伐韩,围阏与。赵遣将赵奢救之。军..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二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二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斥候《后周书》曰:韩果性强记,兼有权略,所行之处,山川形势辄能记忆。兼善伺敌虚实,揣知情状。有潜匿溪谷欲为间侦者,果登高望之,所疑处往必有获。太祖由是以果为虞候都督。每从征行,常领候骑昼夜巡察,略不眠寝。又曰:达奚..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一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一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警备《孙子》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也,恃吾有能以待之也;无恃其不攻吾也,恃吾不可攻也。(安则思危,存则思亡,常有备也。)《左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又曰:诸侯相见,军卫不撤,警也。又曰:晋栾书伐楚,将战,楚晨压..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

太平御览·兵部·六十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征应《汉书》曰:贰师将军李广利被围水绝,广利拔刀刺山,飞泉涌出。又曰:王莽出军,祖都门外,天雨沾衣,长老叹曰:是谓泣军。王隐《晋书》曰:咸康元年,督护王随领三千人讨宁州贼,三角皆裂,军人恶之。随曰:裂者破也,当破贼而..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九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九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从军《诗》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又曰:鸨羽,刺君子下从征役,不得养父母也。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汉书·张良传》曰:良性多病,未尝持兵将,常为画策臣时从..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八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八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献俘《诗》曰:一月三捷。《左传》曰:秋七月丙申,振旅凯以入于晋,(凯,乐也。)献俘授馘,饮至大赏,(授,数也。献楚俘于庙。)征会讨贰,(征会诸侯,将冬会于温。)杀舟之侨以徇於国,民於是大服。又曰:晋侯使赵同献狄俘于周,不..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七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七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擒获下《晋书·载记》曰:刘曜光禄大夫游子远与氐羌伊余战。伊馀有骄色,子远候其无备,夜誓众,蓐食,晨大风、震雾。子远曰:天赞我也。躬先士卒,扫壁而出,迟明覆之,生擒伊馀,悉俘其众。《二石伪事》曰:刘曜躬领将士二十七万..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六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六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乞师《左传》曰:卫人伐齐,公子遂如楚乞师。(公子遂,鲁卿。)又曰:东门襄仲、臧文如楚乞师。(襄仲居东门,故以为氏。臧文为襄仲副使,故不书。)又曰:夏公使如楚乞师,以伐齐。(公不事齐,与晋盟,故惧而乞师於楚。)又曰:晋侯使..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五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五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招《左传》曰:鲁叔弓帅师围费,弗克,败焉。(为费所败。)平子怒,令见费人执之以为囚俘。冶区夫曰:非也。(区夫,鲁大夫也。)若见费人,寒者衣之,饥者食之。为之令主,而供其困乏。费来如归,南氏亡矣。人将叛之,谁与居邑?若惮..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四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四出自————《太平御览·兵部》○败《易》曰:投戈散地,六亲不相能保。《礼记》曰:谋人之军,败则死之。又曰: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马惊败绩。《左传》曰:凡师,敌未阵曰败某师,皆阵曰战,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绩曰王师败绩于某。又曰:夫其败也,如日月之蚀,何损..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三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三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胜《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势见也。(吾以此道观之,是兵无成势,无常形,临时变化,不可预传,故曰:料敌在心,察机在目也。)又曰:昔..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二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二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火攻《孙子》曰: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与敌陈师,敌傍近草,因风烧之,战之助也。)二曰火积,(烧其积蓄。)三曰火辎,(烧其辎重。)四曰火库,(当使奸人入敌营,烧其兵库。)五曰火坠。(坠,堕也,以火堕敌营中也。尖头之法以铁笼火..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一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一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拒守下《唐书》曰:乾符中,元万顷从李勣征高丽,勣尝令万顷作文檄高丽,其语有讥高丽不知守鸭绿之险,莫离支报云谨闻命矣,遂移兵固守鸭绿,官军不得入,万顷坐是流于岭外。又曰:李光弼守太原。自贼围城,城中张一小幕止宿。有急..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

太平御览·兵部·五十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拒守上《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先谘之庙堂,虑其危难,然后高垒深沟,使兵士练习,故敌不得胜。)以待敌之可胜,(以此守备之固,待敌之阙,则可胜也。)不可胜在己,(言守备之固,制敌在外也。)可胜在敌。(守备之固,自..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九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九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攻围下王隐《晋书》曰:祖约为豫州刺史,胡骑至,攻城大战。其日西风,兵火俱攻。贼以绳系铁钩摘挽城楼,楼柱拔坏,又作铁钩扌属(音劚)城登梯得上,所挽楼城北角行墙三十步坏。约始大怖,使戴洋呼:孙叔敖、伍子胥!卿若使胡奴得城..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八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八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攻围上《孙子》曰: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橨辒,具器械,三月而后城,距闉又三月而后已。(修,治也。橹,大楯也。橨辒,车也。轒状,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器械者,机关攻守总名,蜚临,云梯之属,距闉勇士积而前..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七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七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掩袭下《晋书》曰:石勒伪推奉晋幽州刺史王浚,浚不疑勒。於是轻骑袭幽州,以火宵行。至易水,浚督护孙纬驰遣白浚,引军拒勒。浚将佐咸请出军击勒,浚怒曰:石公来,正欲奉戴我也,敢言击者斩!乃命设飨以待之。勒晨至蓟北,门者开..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六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六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水战《国语·吴语》曰:越王军於江南,明日将舟战於江。《晋书·慕容超载记》曰:水战,国之所短,吴之所长。又《晋书》曰:陈敏作乱,陶侃时镇江夏,以朱伺能水战,晓作舟舰,乃遣作大舰,暑为右甄,据江口,摧破敏前锋。又《何无..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五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五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突围《汉书》曰:赵充国,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充国乃与壮士百馀人溃围陷阵,贰师引军随之,遂得解。身被二十馀疮。又曰:灌夫父张孟,常为颖阴侯灌婴舍人,蒙灌氏姓为灌孟。(师古曰:蒙,..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四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四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决战下《隋书》曰:文帝遣将贺若弼伐陈,后主令中将军鲁广达陈兵白土岗,居众军之南偏,镇东大将军任忠次之,护军樊毅、都官尚书孔范又次之,侍中车骑大将军萧摩诃军最居北,众军南北亘二十里,首尾进退,各不相知。贺若弼初谓未战..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三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三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决战中《后汉书》曰:贾复与五校战於真定,大破之。复伤疮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在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复病寻愈,追及光武於蓟,相见甚欢..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二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二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请战《左传》曰:帅师以来,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矣。又曰:晋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又曰:子玉使伯棼请战,曰:非敢必有功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又曰:晋侯逆秦师,使韩简视师,(韩简,晋大夫,韩万之孙。)复曰:师..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一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一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战下《后周书·梁台传》曰:时大军围洛阳,久而不拔。齐骑奄至,齐公宪率兵御之,乃有数人为敌所执。已去阵二百馀步,台望见之,愤怒,单马突入,射杀两人,敌皆披靡,执者遂得还。齐王宪每叹曰:梁台果毅胆决,不可及也。又曰:田..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

太平御览·兵部·四十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战中《后汉书》曰:吴汉讨公孙述,乃进军攻广都,拔之。光武戒汉曰:成都十馀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馀进逼成都,去城十馀里,阻江北为..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九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九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战上《尚书大传》曰:战者,惮也,惊之也。《说文》曰:战,斗也。《开元文字》曰:仲秋大阅,戎众庶,修战法,阴疑於阳必战是也。凡师皆阵曰战。谓坚而有备,各得其所,成败决於志力也。《易》曰: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阴..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八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八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会兵《书》曰:戊午,师渡孟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族,众也。如林,言盛多。会,逆,拒战。)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壹戎衣,而天下大定。(言与众同心,动有成也。)《穀梁传》曰:齐侯兵车..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七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七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请征伐《家语》曰:孔子北游,登于农山。子路、子贡、颜回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旍缤纷,下蟠于地。(蟠,委也。)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六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六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征伐下《说苑》曰:赵简子举兵伐齐,有被甲者笑之。曰:子何笑?对曰:臣有宿笑。简子曰:有以说之,则可,无则死。对曰:当桑之时,臣邻家夫与妻俱之田,见桑中女,因追之;不能,还反,其妻怒而去之,臣笑其旷也。简子曰:今吾伐..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五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五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 ○征伐中《史记》曰:秦缪公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缪公又数使人间要由余,遂去降秦。奏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利。又曰:赵四战之国,其人习兵,不可伐也。又曰:鲁君问柳下惠伐齐,下惠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四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四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征伐上《释名》曰:伐,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书》曰:葛伯仇饷汤,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又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诗》曰:..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三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三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先锋《后汉书》曰:祭彤拜辽东太守。至则厉兵马,广斥候。彤有勇力,能贯三百斤弓。虏每犯塞,常为士卒前锋,数破走之。《东观汉记》曰:贾复以偏将军从上拔邯郸,击青犊,大战,日中,贼阵坚不却。上传召复曰:吏士饥,且可朝食。..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二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二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阵《尚书》曰:武王与纣癸亥阵於商郊。《左传》曰:晋将荀吴败燕无终及群狄於太原,崇卒也。(无终,山戎。)初将战,魏舒曰:彼走我车,所遇又阨,(地险不便也。阨,乌介反。)以什共车必克。(更增十人,当一车之用。)困诸厄,又克。..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一

太平御览·兵部·三十一出自————《太平御览·兵部》出自————《中国古代历代兵书》○卒《说文》曰:隶人给事者为卒,衣有题识者也。《玉篇》曰:卒,众之名也,屯戍之兵也。《桂苑》曰:卒,隶人也。《管子》曰:管仲相齐,作内政而寄军令,二百人为卒,卒有正。卒,聚也。《韵海》曰:南楚谓卒为弩父,卒主担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