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机构·组织·名录
第三章·机构·组织·名录
作者:陈宇
出自————《中国黄埔军校》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第三章
机构·组织·名录
黄埔军校从一开始就是全***事政治精英云集之地,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和苏联政府在多方面的大力帮助,迅速发展成为组织机构严密、体制编制健全、有相当规模的军事学校。随着招生数量的扩大,机构日渐庞大。各级官佐、教官、职员在建校之初第1期时仅有48人,到1926年底第4期学生毕业时已增加到340多人。这些人,是黄埔军校的脊梁,构架了军校教学体制的大厦,担负起培育将帅之才的重任。其中,***时期的两党特别区党部,在军校中发挥重要的骨干力量作用,尤其是***人对军校的发展壮大有着特别的重要影响。
军校行政机构(1)
黄埔军校的最高领导机关是校本部,直属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校本部在军校初建时,由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校党代表廖仲恺组成。教育长先后是胡谦、王伯龄、何应钦、邓演达、方鼎英等。校长蒋介石统揽全校工作,中文秘书张家瑞,英文秘书先后是王登云、张静愚、陈立夫。党代表廖仲恺负责监察行政,指导党务和主持政治训练事项。1926年增设副校长,由李济深担任。1925年8月廖仲恺被刺后,汪精卫任党代表。
初创时期,军校各部门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以后日臻完善。校长蒋介石从保定军校、云南、广东、浙江的陆军讲武堂、江西海陆军讲武堂、日本士官学校中挑选了众多人员,到黄埔军校任教供职。国共两党都派出一批重要干部参加领导工作,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
校本部是校长、副校长、教育长处理事务的机关,内设秘书长、顾问、随从副官若干人,分总务、秘书、军法3科。秘书科、总务科附设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和校党代表廖仲恺在一起调查股,秘书科还附设电务室。校本部总务科又称办公厅,负责人事、薪酬、财会和运输交通等事项。各部门和分校的报告呈校本部办理的,交总务科和秘书科处理。
校本部最初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6个部,后期有所调整。除原来的政治、教授、教练3部不变外,增设入伍生部、经理部、军法处、参谋处,改军医部为军医处、军需部为管理处,后又增设军械处、编辑处、兵器研究处、俱乐部、军械库、医院等。全校各种机构约40余个,组织完善,规模宏大。学生也分为入伍生总队、学生队、学生军、高级班、军事教导队、无线电高级班等,各期的情况不尽相同。
政治部掌管政治教育、党务和宣传。先后以戴季陶、邵元冲、周恩来、汪精卫、邵力子、熊雄等为主任,张崧年(申府)、鲁易等为副主任,汪精卫、胡汉民、邵元冲、于树德、萧楚女、张秋人、安体诚、李合林、高语罕等为政治教官,恽代英为政治主任教官,甘乃光、聂荣臻为政治部秘书。政治部正副主任之下设秘书,秘书之下设宣传、组织、总务3科。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人戴季陶因反对***,在军校开学12天时即辞职,预兆了未来黄埔师生的分裂。此后,周恩来从法国回国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1925年1月,军校调整机构,教授部和教练部合并为教育部,除政治部外,其他3个部(管理、军需、军医)均改为处。从这个变化中,可以看出政治部在黄埔军校的地位之重要。至1926年3月,政治部职员达70余人,聘用专任政治教官和临时政治教官各10余人。
原教授部和教练部分管军事学科和术科的教授与训练。教授部最早以王伯龄为主任,叶剑英为副主任;以顾祝同、刘峙、钱大钧、陈诚、严重、陈继承等为军事教官,何应钦为军事总教官。此外,还聘请了一批苏联军事顾问,鲍罗廷为总顾问,加伦将军等几十名苏联红军干部担任顾问或教员。教练部以李济深为主任,邓演达为副主任。教练部下设学生总队,邓演达、严重等先后任总队长;总队下设若干队、区队,负责学生的训练与管理。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兵、政治科等。学制为6个月。
校长蒋介石1924年10月,黄埔军校创设两个教导团,第1团团长何应钦,第2团团长王伯龄。团、营、连均设党代表。教导团发展很快,几个月后就扩大成为两个师,到1925年7月又扩编为1个军,即国民***军第1军,蒋介石、何应钦先后任军长,廖仲恺、汪精卫先后任党代表,周恩来任军政治部主任。
1924年11月,黄埔军校增设教育长和军法处、参谋处。先后以胡谦、王伯龄、邓演达、何应钦、方鼎英等任教育长,周恩来兼任军法处处长,钱大钧任参谋处处长。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925年7月,广东***决定取消地方军的名称,改为国民***军第2、第3、第4、第5军,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为了集中统一培养军事政治人才,1926年3月,把各军开办的军事学校合并入黄埔军校,并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同时增设副校长,由李济深升任;增设入伍生部,部长方鼎英,下设步兵第1、第2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军士教导队,学生军总队,第1、第2科,政治部等;增设经理部,主任俞飞鹏,下设财政、粮服、采办、营缮等科;增设军械处,处长戴仁,下设军械库、护车队、械务科、事务科等;增设编辑处,处长孔庆睿,下设印刷所;增设高级班,下设军事科、各专科;增设兵器研究处,下设化学科、机械科。学生则分为入伍生、学生队、学生军、高级班和军士教导队5大类。
军校行政机构(2)
黄埔军校初期官佐教职人员名录如下:
1、最初组织
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
▲高级长官
政治部主任:戴传贤;教练部主任:李济深;教授部主任:王伯龄;战术总教官:何应钦。
管理部主任:林振雄;军需部主任:周骏彦;军医部主任:宋荣昌。
▲校长办公室
西文秘书:王登云;中文秘书:张家瑞。
1926年,任副校长的李济深。▲政治部
副主任:张嵩年(申府);秘书:甘乃光;教官:汪精卫、胡汉民、邵元冲。
▲教练部及学生队
副主任:邓演达;总队长:沈应时。
第1队队长:吕梦熊;副队长:陈复;区队长:王仲珩、汪鼎;区队副:张鲁、周得三。
第2队队长:茅延桢;副队长:许用休;区队长:曹石泉、王声聪;区队副:吕敬藩;司务长:张仲侠。
第3队队长:金佛庄;副队长:刘宏宇;区队长:郭俊、吴济民、张强渠;区队副:李鸿钧。
第4队队长:李伟章;副队长:严凤仪;区队长:王禄丰、李春茂、李叔文;区队副:宋云竞。
▲教授部
副主任:叶剑英;秘书:顾元丙;教官:钱大钧、胡树森、严重、陈继承、文素松。
▲管理部
副主任:吴子泰;副官:赵世荣;卫兵长:胡公冕;军乐队长:杨维一。
▲军需部
副主任:俞飞鹏;会计:徐浚溶;金柜:竺芝珊;代理储藏处管理员:周钦若。
▲军医部
学生总队长严重军医:徐翼侯、古衔。
▲特别官佐
徐坚、季方、徐成章、吴嵎、简作桢、刘宏宇、杭毅、徐桂八、江志航、王茀文、符腾光、严伯威、杨本烈、徐光武。
2.第1期官佐教职员
总理:孙中山;党代表:廖仲恺;校长:蒋介石。
中央执行委员、政治教官:汪精卫;代大元帅、政治教官:胡汉民;教练部主任:李济深。
副主任:邓演达;总教官:何应钦;教授部主任:王伯龄;政治部主任:戴季陶、邵元冲、周恩来。
军需部主任:周骏彦;副主任:俞飞鹏;管理部副主任:陈适;总队长:沈应时。
战术教官:张元祜、严重、陈继承、顾祝同、刘峙、邹竞、陈焯、胡树森。
兵器教官:钱大钧、文素松;地形教官:王俊、黄香凡;教官:陆福廷。
英文秘书:张静愚;编纂员:徐坚;教练部副官:季方;管理部副官:黄晓沧。
队长:茅延桢、金佛庄;副队长:严凤仪。
区队长:蒋鼎文、惠东升、倪弼、郜子举、詹忠言、王禄丰、吴济民、张强渠、李春茂、郭俊、宋云竞。
电信队长:韦兆熊。
3.第2期官佐教职员
1924年,任教授部主任的王伯龄。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教育长:王伯龄。
前总教官:何应钦;前政治部主任、现党军第1师党代表:周恩来。
▲政治部
主任:汪精卫;副主任:邵仲辉;秘书:鲁易;秘书股主任:黄鳌。
干事:苏文钦、袁炎烈;***:黄道;指导股主任:王逸常。
指导员:周惠元、谭其镜、谢一寰;编纂股主任:杨其纲;编纂员:傅维钰、黄第洪、张镇。
▲教官部
上校战术教官:张元祜;中校战术教官:邹竞、朱棠。
少校战术教官:胡宗陈、林国光、杨膺谓、钱如一、陈复、葛金熔、章锡坤、杜廷英、欧阳钟、沈静、吴奂、张鼎家、陈克斋、吴树森、肖友松、何埒聪、郜子举、陈宪章。
上尉战术教官:邹黄侠;中校兵器教官:杨焕新、蔡忠笏;少校兵器教官:朱毅、李尚庸。
中校工兵主任教官:李卓元;中校工兵教官:陈哲;少校工兵教官:卢佐。
军校行政机构(3)
少校地形教官:黄香蕃、黄思基、程孝恭;上尉地形教官:李良仁;上尉兵器教官:徐雄。
少校教育副官:肖继超;上尉特别官佐:邱汉杰;中尉特别官佐:冯毅、鄢繁、吴展。
中尉***:王国权、梁叔道;少尉***:谢比良;少尉绘图员:何世珑。
▲总队部
上校总队长:严重;少校副官:简作桢。
中尉副官:陈应龙;特别官佐:袁守谦、谢维千、关麟徵。
▲各处处长
军需处长:周骏彦;管理处长:戴任;管理副处长:陈适。
管理代处长:赵世荣;军医处长:金诵盘。
军械处长:杨志春;军械副处长:宋继尧。
▲步科第1队
队长:张与仁;副队长:许非由;区队长:陈德法、伍其中、赵箎。
副区队长:谢力虎;司务长:李玉麟。
▲步科第2队
队长:郜子举;副队长:吴达;区队长:周振强、冯剑飞、王副乾;刘静山、唐金元、王匡亚、王冕毓。
▲炮科
队长:蔡忠笏;副队长:周诚先;区队长:周鹏飞、邓湘瑞、詹觉民;司务长:周启虬;司书:李家齐。
军校代总队长张治中▲工科
队长:陈哲;副队长:方清昶;区队长:熊绶云、罗清澄、杨雄杰;唐浑;司务长:黄煜;司书:林千。
▲辎重科
队长:黄在玑;副队长:宋炳炎;区队长:钟离震、李国干;司务长:冯锦嵩;司书:吕藻华。
4.第3期官佐教职员
校长:蒋介石;党代表:汪精卫;前教育长:胡谦;教育长:王伯龄、邓演达;前总队长:王懋功。
前代理总队长:张治中;前学科主任:张元祜;学科主任:李铎;术科主任兼总队长:严重。
政治部主任:邵力子;政治讲师:鲍罗廷;管理处长:杨膺谓;军械处长:杨志春;军需处长:周骏彦;军医处长:金诵盘;军医处党代表:任文海;第1医院院长:邵卓如;军需副处长:朱孔阳。
前入伍生队第1营中校营长:陈继承;少校总队副:梁瑞寅。
总队部少校副官:袁守谦;总队部上尉副官:简作桢;总队部中尉副官:李蔚仁。
前入伍生队第2营中校营长兼战术教官:朱棠;前入伍生队第3营中校营长:文素松。
▲校长办公厅
校长:蒋介石;党代表:汪精卫;教育长:王伯龄;秘书长:邵力子;少校秘书:毛思诚、袁同畴。
少校特别官佐长:韩亮兼;少校特别官佐:万越凡。
军校学生队队长金佛庄上尉课员:白瑜、李勉成、何广;上尉特别官佐:宋文彬;中尉特别官佐:吴展;中尉副官:魏炳文。
中尉***:叶樾、梁叔道、冯九成;***:王仲仙、吴君侠。
少尉司书:何建民;准尉司书:张叔谋、侯伯纪。
▲特别党部
常务委员:袁同畴;组织委员:王伯龄;宣传委员:邵力子、吴淡人、李秉中;监察委员:蒋中正、严重、张元祜;财务委员:焦启铠。
干事:樊渊溥;***:曾卓勋、唐***;庶务:叶介之。
▲政治部
主任:邵力子;副主任:鲁易;秘书:聂荣臻;宣传科科长:鲁纯仁;***官:陈良;***:袁公夏;干事:黄道;宣传科员:杨其纲、谢一寰、邝鄘、朱雅零、袁炎烈、黄第洪、曹蕴真、区作垣;宣传科速记员:林春华;组织科员:张镇、雷德堂、李勉成、卢德铭、谭其镜、杨溥泉;图书管理员:蒋先泽;司书:杨雨廷、叶长德、李耀燊、杨宗励、唐桂人、莫澍荣、薛卓中。
▲管理处
中校处长:杨膺谓;少校衔上尉处员:朱一鸣。
上尉处员:王茀文、叶晓泉、庄家梁、程武扬、潘德立、李度、钱刚。
中尉处员:王哲侯、黎时壅、王莲葆、俞文茂、张大刚、林翰、陈钟鑫、杨光裕、曹冲、张觉时。
军校行政机构(4)
少尉处员:乐武扬、张国柱、周志廉、刘翘、程侠魂、陈克刚、谢叔锐、张栋、李超群、朱铭轩、吴光寰。
少尉校对:俞先康、柳必达、陈寿伯、李家齐、张作英、汤全元、金鲁望、王鼎、龙世瑜、朱一新。
电务课长:李经钊;电务课员:吴世柔、冯灼坤;少尉兽医:龙汉臣;少尉司号长:路文德。
上尉副官:何希牧;监狱管理员:彭时宜。
▲军需处
上校处长:周骏彦;少校副处长:朱孔阳;少校总务兼会计:冯国英;上尉会计:黄侠男;中尉会计:方荣波、朱邦达;少尉会计:沈杏生;上尉金柜:周国创;中尉金柜:陈龄生、毛圣藻、熊彦。
1924年任军事总教官的何应钦少尉支应:缪开东、水品彬;少校审计:徐浚熔;中尉审计:毕铭新、朱正;上尉粮服:吕振周;中尉粮服:孙沛生;少尉粮服:李飙新;中尉购置:蒋志康;少尉购置:张之荣、左成章;少尉贮藏:黄日章、叶嘉。
▲军械处
中校处长:邓士章;中校代处长:杨志春;上尉副处长:宋继尧。
上尉处员:鄜芝山;中尉党代表:雷震;少尉处员:袁允三、郭焕章、俞葆生。
少尉第1库长:钟松;少尉第2库长:王忠辅。
▲军医处
上校处长:金诵盘;党代表:任文海;少校军医:劳书一。
中尉军医:李翔、祁明镜、卢堇、邓瑞熙、王祥麟、陈庆峻。
少尉军医:王鸿骏;上尉司药:姚镕;准尉司药:汤仲坚。
中尉文牍:周天健;准尉文牍:陈焜毅、邱步云。
中尉会计:张文华;少尉庶务:金振谷;准尉庶务:程达泉;准尉司书:程及。
▲第1医院
中校院长:邵卓如;上尉军医:王鹏、孙从钦;中尉军医:夏中。
中尉司药:周南坡;准尉司药:杜子英;中尉事务员:张嘉勋;准尉特务长:虞绳武;上士司书:许少轩。
总顾问鲍罗廷▲卫生材料厂
少校厂长:何亚杰;中尉司药:张世才;准尉文牍:廖克仁。
▲各级教官和队长
少校战术教官:邹黄侠、肖友松、陈克斋、汪世流、万梦麟、钱镇南、徐宝鼎、姚唯、崔澍龙、杜廷英、肖钟钰、吴树森、杨请缨、吴奂、欧阳钟、李运刚、林振夏、林荣、刘效龙、杨榆椿。
上尉战术教官:张联辉;少校兵器教官:李尚庸。
上校工兵教官:孔庆睿;少校工兵教官:张寄尘、侯连瀛;中校地形教官:程孝恭;少校地形教官:李良仁、黄思基、黄仲恂、黄香蕃;中校技
术教官:郑炳垣;军事教育处中尉副官:雷崴雍。
第1大队上校大队长:郭大荣;第10大队中校大队长:陈复;第3大队中校大队长:张与仁;第1大队上尉大队副:吴大虹;第2大队少校大队副:
胡寿昌;第3大队上尉大队副:吴法斌。
第1队少校队长:翟瑾;第2队上尉队长:伍树帆;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的万耀煌第3队上尉队长:陈奇涵;第4队上尉队长:杨宁;第5队上尉队
长:魏鸿;第6队上尉队长:杨文琏;第7队少校队长:范荩;第8队上尉队长:冯剑飞;第9队上尉队长:顾浚;骑兵队少校队长:张鼎家;中尉副队长:董仲明、韩浚;骑兵队上尉副队长:李文骐。
上尉区队长:陈言、梁振淮;骑兵队上尉区队长:吴剑秋、许让贤;中尉区队长:孙树成、王瑞珍、郑廷俊、李园、赵箎、欧阳瞳、丁维经、黄彰英、韩世英、陈皓、王付乾、许永相、陈选普、刘岳耀、卢浚泉、蔡毓如、李德锐、傅正模、陈德法、黄维、邓文仪、杨雄杰、钟秀、陈飞熊、张德润、黄德川、陈光地、陈士焘、李万坚、黄家玉、贺声洋。
中尉副区队长:吴高林、万桐孙、侥鹏九、段金山、冯士衡、李培根、吕振洲、黄业增、杨祥云、刘镜潭、覃异知、彭师钱、廖夬甫。
军校行政机构(5)
准尉特务长:翟飞、刘显筌、文恺、张子荣、鄢熹、李汉荪、赵桂鑫、杨镇、方公直、祁博伯。
准尉司书:钟荣福、钱之源、胡渠文、肖以佐、曾射侯、张舜廷、苏澄、李考翔、黄汉澄、张梅森。
5.第4期官佐教职员
校长:蒋介石;党代表:汪精卫;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张人杰;***主席:谭延闿。
国民***军第4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副校长:李济深。
***政治顾问:鲍罗廷;***军事顾问:加伦。
政治讲师:吴敬恒;中央党部妇女部长:何香凝;中央党部宣传部长、政治讲师:顾孟余。
***工人部长:陈树人;中央执行委员:丁淮汾;中央党部组织部长:陈果夫。
国民***军第1军军长、教育长:何应钦;入伍生部部长、代教育长:方鼎英。
国民***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前教育长:邓演达。
步兵顾问兼顾问长:白礼别列夫;顾问长:蔡尔帕诺夫。
政治顾问:喀拉觉夫;炮兵顾问:嘉列里;工兵顾问:互林。
国民***军总司令部政务局局长、政治讲师:陈公博;政治部主任:邵力子。
国民***军总司令部训练处处长、前训练部主任:严重。
教授部主任:李铎;训练部主任:吴思豫;编译处处长:孔庆睿。
教授部副主任:张春浦;校长办公厅主任:姚琮。
前校长办公厅主任:张定璠;训练部副主任:陈礼文。
政治部副主任:熊雄;中央执行委员、政治讲师:甘乃光。
政治教官:于树德;中央执行委员、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政治讲师:陈启修。
国民***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前步兵第1团团长:张治中。
政治讲师:陈其瑗;管理处长:钱针旨才;军械处长:戴任笠夫。
军械处代处长:李尚庸;特别党部代表:范荩。
经理部代主任:钟岳峻;前管理处长:赵锦雯;军医处长:陈魏。
国民***军总司令部军需处副处长、前军需处长:朱孔阳。
中校学科主任教官:帅崇兴、张呈祥。
中校兵器主任教官:赵锷;中校筑城主任教官:朱勉方。
中校地形主任教官:黄香蕃;中校经理主任教官:朱芾、周亮。
中校射击主任教官:侯连瀛;机关枪主任教官:杨榆椿。
上校战术教官:朱棠、谭兆熊、敖正邦;中校战术教官:俞遇期。
军事教官季方战术教官:姚唯、黄震、林兰生、吴树森、骆伯康、刘效龙、乔乃迁、赖雨霖、赵德驹、吴濂、郑耀初、曾旭、黄复兴、陈匡济、曾英、谢仁寿、李作砺、朱梓玫、林英灿、陈名扬、林之廉、高安义、赵雪、陈家钱、廖时、周钦贤、林振夏。
中校兵器教官:史文桂、刘笃培、温克刚、林耿南、应高岗、潘镛、何世任、杜道周、王黍。
中校筑城教官:毛景麟、黄明、徐从、李文宝、刘光炎、傅蓝梅、程福铨。
地形教官:文建勋、夏声潮、姜永纹、李澍、李榘、李良仁、欧阳回、谭天锡、陈定中、黄达、左纪柟、载纪章。
经理教官:周济;少校经理教官:潘正华、汪逢楠、李林、姚振瀛、陈钦。
音乐教官:林庆培、张鸿仙;无线电教官:梁文耀、黄兴。
马术教官:翟瑾;有线电教官:唐保冲。
黄埔一期学员队队长金佛庄烈士,
警卫团长,在北伐战争中牺牲。少校教练官:范雨峰、陈器、殷一华、惠济、申自鑫、李进德、周启植、秦鼎新。
教练官:周彭赏、葛唐彪、钱懋勋、苍德克、单懋统、傅绍仁、张鸿儒。
俄炮教练官:梁道夫;经理教官:邓梗楠;技术助教:李宝庭、姚卓山、杨宁。
政治教官:安体诚、廖划平、张荣福、汤澄波、李合林、张秋人、罗霞天、潘怀素、王志文、吴云、陈群、王懋庭、杨道腴、梁鼎铭。
军校行政机构(6)
▲步科第1团
团长:肖友松;团副:黄仲恂、庄孟雄;副官:何鉴;***:刘乐丰、陈绳武。
第1营营长:孙宝瑜;副官:张森;***:胡家骝。
第2营营长:杨请缨;副官:张权;***:杨桂荣。
第3营营长:肖钟钰;副官:汪荣;***:徐则初。
第1连连长:欧阳瞳;排长:胡毓英、应威、汤建威、刘光权。
第2连连长:孙树成;排长:刘启棠、周旋、邢幼民、武希良。
第3连连长:李昭良;排长:邓扬奎、麋藕池、杜德孚。
第4连连长:韩浚;排长:杨少初、徐立。
第5连连长:肖乾;排长:王涤欧、梁鹄。
第6连连长:张慎阶;排长:胡国泽、欧治清、王哿仁。
第7连连长:陈赓;排长:胡立生、卢石英、肖道荣、张廷汉。
第8连连长:张颖;排长:李天霞、杨锐军;队长:夏北侯。
第9连连长:魏炳文;排长:张永鍚、陈贻、卢兆熊、张民权。
审连长:石祖德、顾浚;排长:李藩。
▲步科第2团
团长:张与仁;团副:吴法斌、汪世鎏;副官:陆向阳、吴鸿书。
***:黄金殿;副官:汪炼;服务员:陈子高;***:陈颜真。
第1营营长:范荩;副官:吴佑、吕良、厉言。
第2营营长:徐宝鼎;***:成西长。
第3营营长:应山三;副官:罗清澄;***:顾鸿。
黄埔军校军事教官顾祝同第1连连长:王仲廉;排长:梁得翼、张荄、李浡。
第2连连长:杜淮;排长:郭鼎铭、舒荣、王宏图、朱祥符。
第3连连长:陈枬舟;排长:张镇、张守章、欧阳英。
第4连连长:严武;排长:苗国福、颜驭、傅锡章、胡蕴山、范树朋、叶荫生。
第5连连长:张忠頫;排长:汤复天、姚仲荣。
第6连连长:关麟徵;排长:申大伦、杨超凡、冀赓亮、马威龙。
第7连连长:张达;排长:李宝勤、王志宣、汪化霖、李正芳。
第8连连长:蔡任民;排长:田松坪、吴荣光、刘启熊。
第9连连长:邓明道;排长:沙述、韩銕忱、纪毓智、叶启贤。
▲炮科大队
代大队长:邵企雍;大队副:温克刚。
第1队长:王棫栋;第2队长:杜道周;第1副队长:程虬;第2副队长:蒋作士。
区队长:冯尔骏、梁素、贾宪民、张渭清、李家忠。
▲工科大队
大队长:杨树松;大队副:刘桐恩;副官:张启周;***:荣瑞芝。
普通工兵队队长:柳善;通信队队长:曾粤珍。
普通工兵队区队长:蔡乘波;通信队区队长:何兆昌、王治平。
通信队助教:王均;前工兵队长:黄复兴、方清昶。
前大队队副:周百福;前普通工兵队区队长:黄仲馨。
前工兵队区队长:陈衡;前工兵队副官:彭子言。
前工兵大队副官:洪世寿;普通工兵队区队长:章焕。
▲经理科大队
教官:邢绳祖、钟离震、段重智、唐生敏、刘玺、文心水、汪逢榘、韩湘澄、柳圣宣、郑波、沈沧海、张兆棠、陶春林、彭子言。
▲政治科大队
大队长:胡公冕、张纲;副官:王权、严慎夫、曾煜芳;***:梁仁立;服务员:廖治平、杨定南。
队长:陈奇涵;区队长:王严、顾名世、雷云门、李彬。
队长:刘先临;区队长:蔡仲、秦铁铮、蒋作舟、曹伯球。
两位老黄埔、四川老乡陈毅(右)、
聂荣臻(左)元帅,1971年夏在北戴河。队长:詹觉民;副队长:黄彰英;区队长:叶佩高、段霖茂、潘明甫、司马传、秦世杰、刘铁超、李素。
6.本校武昌政治演讲班教官
军校行政机构(7)
政治主任教官:恽代英。
政治教官:郭沫若、周恩来、李富春、李达、李季、章伯钧、蔡畅、张国焘、李汉俊、陈潭秋、项英、陆沉、彭泽湘、郭冠杰。
苏俄顾问:铁罗。
在古今中外的一般学校中,负有授课之责的人,通常称为教师、先生、老师,听课的则为学生、弟子。但在军校里,这教师的作用还不仅在于是“师”,而且还是军官,因为军校姓“军”,时刻连通着战场,他们在校园中塑造的是军魂。所以,在军校中任教的教师,与一般学校的教师不同,最恰当的称呼应当是“教官”。所以,本书在叙述上除引用原始资料或避免引起歧义、特别有必要使用“教师”的情况外,统一使用“教官”的称谓。
校内国共两党组织(1)
黄埔军校中,分别成立有***特别党部和***特别支部。前者是公开选举的,后者则是半公开、秘密的。
1、中国***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
***规定,凡黄埔学生都是***党员。因此,***在黄埔军校里设有基层组织,连以上设党部,班组设党小组。
1924年7月6日,军校举行***特别区党部第1届执、监委选举,选举结果,蒋介石、严凤仪、金佛庄、陈复、李之龙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蒋介石兼任监察委员,***黄埔特别区党部正式成立,直属于中央党部。
1925年1月14日,选举第2届特别区党部,蒋介石、吴明、陈作为、罗振声、周逸群5人当选为执行委员,王柏苍、成恭寅、黄锦辉3人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9月,特别区党部改为特别党部,增补邵力子、王伯龄为执委,蒋介石、严重为监委。
1925年9月13日,选举第3届特别区党部,邵力子、王伯龄、袁同畴、余翰邦、焦启铠当选为执行委员,李秉中、吴淡人、张辅邦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蒋介石、严重当选为监察委员,张元祜当选为候补监察委员。
1926年5月22日,选举第4届特别党部,张治中、袁同畴、蒋先云、贾伯涛、范荩、杜心树、陈超、贾声、霍焜当选为执行委员,李尚廉、李园、张与仁、王庭汉、白鑫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严重、方鼎英、熊雄为监察委员,孔庆睿为候补监察委员。(引自1936年出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第六篇》)
在以上4届特别区党部的选举中,第1届***员占60%,第2届占75%,第3届占20%,第4届占18%。主持各届党部日常工作的,多数是***员。
1927年3月,特别区党部再次改选,时值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前夕,改选后的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中仍有多名***员。这次选举的结果是:孔韦虎、陈良、甘竹溪、李诚、邹今海、曾武烈、韦凤嘴、胡启图、陈葆华当选为执行委员,李永光、尹沛霖、周促英、廖朴、杨若涛、陈建文、邱陵当选为候补执行委员。方鼎英、熊雄、吴思豫、谭其镜、何焜当选为监察委员,游于艺、胡彬文、金孟坚当选为候补监察委员。(引自《本校特别党部第5届委员选举代表大会记事》,1927年3月4日《黄埔日刊》)
2、中共黄埔军校特别区党部
黄埔军校中的***人是在第一次***的旗帜下,为响应国共两党的***号召,献身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才投奔黄埔的。
早在黄埔军校酝酿和筹备时期,***就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如1921年促成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与孙中山在桂林的会谈,建议创立军事、政治并重的新型***军校。1923年帮助“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以俄为师,学习创办军校的经验。1924年帮助“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招收学生,等等。特别是***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参加大会的代表无论是***人或***人,都受委托回到各地,为军校挑选和招收学生。大会代表***和于右任等人,分别在上1926年***在上海海与西安负责学生的接待、复试和保选工作。以黄埔第1期生为例,***人阎揆要(阎奎耀)等,是于右任介绍与保送来的。***人赵自选和***人郭一予等,是经***人何叔衡初试录取后,又转介绍到上海交由***接收复试和转送广州的。***人邓文仪也承认他是“***人鲁易介绍来校的”。还有黄埔第1期的***人蒋先云原是湖南水口山工人俱乐部支部***。黄埔第2期的***人胡秉铎,原是北京朝阳大学学生。他们为了实现***,献身***斗争,也来校报考。蒋先云和胡秉铎以优异成绩而先后榜列第1期和第2期的第1名,首露头角,成为军校中学生们政治斗争的领导骨干。史实表明,由于早年国共两党的无私合作,不分政治党派互相推荐学生,以及***优秀青年当先报考,带动了全国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投奔黄埔而来。黄埔***青年由此得以接受先进的军事与政治教育,从而为***培养武装***骨干首开思想政治工作记录,为黄埔***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校内国共两党组织(2)
黄埔军校内***员的来源主要有:(1)***组织的指派。早在1924年3月、4月的军校筹备时期,广州共青团组织就筹划派出***青年来校报考,以“预备将来于军人运动”,中共中央于1925年和1926年先后发出第62号和钟字第22号通告,指示各地党组织“迅速多送”***员、共青团员和***左派来校报考,并强调“此事关系重大,各地万勿忽视。”推动了***人和优秀分子纷纷来校就学或任教。(2)共青团员“升党”。由于***对共青团的教育抓得很紧,使团员政治觉悟得以迅速提高。他们到校后,都纷纷要求转为***员,称为“升党”。如黄埔第2期学生王一飞、第4期学生文强等,都是团员经过“升党”仪式转为***员。(3)***师生入党。在***员的积极影响下,军校师生向往共产主义的日益增多,有的师生原先参加***,后转而要求秘密参加***。如黄埔第1期学生左权是在军校由周恩来、陈赓介绍入党的。侯镜如原是***员,也由周恩来和郭俊介绍秘密加入***。这些***员在军校政治工作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政治工作的先驱作用不可低估。
军校***员的人数,限于当年处在秘密状态尚未发现完整的统计。但从不同时期的党员人数看,是以倍数速度迅猛增长的。早在军校仅有600多名学生时,据周恩来说:“有***员,共青团员五六十人,占学生的十分之一。”这是最早进入学校的红色种子,是黄埔***人在黄埔军校中做政治工作的最早群众基础。到了第1期学生毕业分配时期,据一期毕业生、***员李奇说:“有3个队长,7个区队长,学生100多人,政治工作员三分之二是***员。”合计约有120多人,这比军校早期的党团员50多人增加了一倍,按比例占学生六分之一。再以军校“4·18”***惨案发生时的党员人数看,据军校教育长方鼎英给蒋介石的报告中说:军校“被捕的共产分子为400余人”。而毕业离校和免遭被捕的***员尚不在内。仅就这个数字来看,比军校早期的党员人数已增加了约7倍之多。还应指出,当年校长蒋介石对***人的摸查是毫不放松的。他查悉陈赓是***员,便在同学名册中陈赓的名下写上“此人CP,不能带兵”几个字。1926年蒋介石经调查统计后,曾对师生们说:“在1万名黄埔师生中,约有CP2000人。”折算比例应占学生五分之一。可见***人在军校中的数量确实可观,他们分散于军校及军队中,既善于军事,更长于政治工作,为军校赢得了“国民***中心”的崇高称号,领受了“东方红军”的赞誉。因此,在当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军阀和***阵营内的右派对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十分惧怕,惊呼:“黄埔赤化了!”“黄埔是***的基地!”可见***人对黄埔军校的重大影响。
***在黄埔军校中的组织是秘密组织,开始叫黄埔直属支部,归中共广东区委领导,由广东区委军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直接指导。1924年夏,成立第1届特别支部,首任支部***是蒋先云,宣传干事王逸常,组织干事杨其纲,候补干事许继慎、陈赓。同年冬,支部进行改组,杨其纲任***,周逸群任宣传干事,余洒度任组织干事,王逸常、麻植任候补干事。1925年9月,黄埔军校成立中***团领导小组,由鲁易、聂荣臻负责。党团领导小组下设有支部或小组。
黄埔军校中的中共组织,一方面帮助***发展组织,一方面培养、吸收和发展***员。建校之初,***派遣50多名党员加入黄埔军校,约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1/20,说明***对军校工作的积极支持与合作。从1925年末到1927年初,经黄埔军校培养发展的***员和青年团员近4000人,表明***在黄埔军校中影响之大和对发展组织的重视与努力程度。***员在团结***师生,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巩固***统一战线等方面,起到了先锋作用,他们对黄埔军校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1)
以往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人在黄埔军校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很不够,有人习惯于把黄埔军校罩上一层“蒋氏”的色彩,这是很片面和肤浅的认识。大***时期的黄埔军校岂能是蒋介石的私产。历史证明,也无可否认,黄埔军校是***军队的建军基点和源头;同时,黄埔军校也是***组织武装力量的发祥地。在这里,曾崛起过***蒋介石派系赖以统治中国几十年的“黄埔系”,而同时也正是在这里,曾汇聚过众多出类拔萃的***人,可谓是“堂堂之阵,猎猎之旗”。
黄埔军校的政工干部基本上都由***人担任。他们承担负责组织军校政治教育课,并开展得相当成功出色。在短暂的3年中,仅黄埔本校,就有5位***人出任校政治部主任,专职分工政治工作和政治课教育。军校政治教育以进行最基本的***理论和***知识教育为内容,对不同党派的思想理论实行兼容并包,其中以孙中山倡导1924年时的刘少奇的新三民主义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教育为主。军校训令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本校学生皆可阅读。”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政治课目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帝国主义、苏联研究、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社会科学概论等26门课。
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几乎全部都是***人。专职政治教官大部分是去过法、苏、德、日的留学生。他们博学多才、风华正茂,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的曾获得博士学位,有的是***的创始人,有的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理论家。如政治教官恽代英、萧楚女、张秋人、李合林、阳翰笙等。除此外,***的许多理论家、活动家都曾来校演讲授课。如***、刘少奇、张太雷、邓中夏、苏兆征、彭湃、罗绮园、李求实、吴玉章等。
***组织在军校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员所占师生比例从刚建校时的十分之一,到3年后“军校分共”时已经发展到五分之一,在武汉分校中所占的比例更大。黄埔***组织,是中共广东区党委为适应军校复杂的环境而秘密建立的,由广东区委、军委直接领导,军委***、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亲自负责。其主要领导人,在3年时间内曾连任或首任20余人。其中担任军校领导和教官的有8人。随着***员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中***组织在校中的领导机构也随着扩大并健全。经历了中共黄埔直属支部、中共黄埔特别支部和中共黄埔党团三个发展阶段。上级党组织派出了特派员常驻军校,以普通职员的身份秘密协助党团***开展工作。中共中央在建校初及各期招生之前发出通告,指示各地党组织“迅速多送”***员、共青团员以及优秀青年来校报考。并强调“此事关系重大,各地万勿忽视。”推动了***人和优秀分子纷纷前来军校任教和学习。很多共青团员在军校学习中,思想觉悟迅速提高,“升党”为***员。
黄埔军校***人在校中开展了卓越的斗争。在组织上有党的外围组织火星社,用以“推行党的政策,扩大党的影响,并为吸收党员做准备工作。”有以***人为核心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全国曾拥有两万多名会员。在宣传上有“血花剧社”及多种***刊物,其领导人都是杰出的***人。如《士兵之友》总编洪剑雄,《青年军人》总编胡秉铎,《中***人》主笔蒋先云,《黄埔日刊》主编安体诚等。他们有组织、有领导、有策略地顽强坚持了军校***的政治方向,为巩固***统一战线,维护***,贯彻孙中山三大政策作出了贡献。
***人在黄埔军校中建立了殊勋,军校也馈赠予***丰厚的报答。战争年代,从这里涌现出众多党的忠诚将士。如广州起义中坚持街垒战斗3昼夜,最后壮烈牺牲,又被敌人剥光衣裤,用鲜血在她们身上写上了“女***员”几个大字“示众”的第6期黄埔生游曦、邱继文、李蕴瑞、邓苏等女烈士。有血洒井冈山的红军高级将领卢德铭、王尔琢等烈士。有宁死不屈、高呼着“***万岁!”而从容走向刑场的赵一曼、恽代英等烈士。有对党忠心耿耿、含冤死于“左”倾路线枪口下的许继慎、曾中生等烈士。有至今仍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左权县”、“志丹县”、“尚志县”等烈士。新中国成立后,一代精英更是在这里熠熠生辉。如1955年***授军衔时,出自黄埔军校的学生中有元帅两人,大将3人,上将8人,中将9人。有10多位黄埔军校生出任省长以上高级职务;有通晓5国语言的驻外大使;有当年在军校任《黄埔日刊》的编辑,新中国建立后又任《解放军报》编辑的黄埔生,等等。
***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2)
有资料考证,黄埔一期时,师生中的中***员有103人,其中学生88人,教职员15人。以后各期,***员师生人数又有增加。这批***员,在当时即是一些不同凡响的人物,主要体现在:入党时间比较早,有的还是各地***组织的创始人;文化程度比较高,最低是中等以上学历;阅历十分丰富,多数是各地***运动的先锋和骨干;军事基础比较好,一些人曾从事过军事工作。这批***员经过在黄埔军校的学习和磨炼,后来大多成为中国***的中坚力量。
以下收集整理了104名黄埔军校师生的简历,其中教职员34人,学生70人,试图用较少的文字大致勾画出***人在黄埔军校中的堂堂阵容。有的是大家所熟悉的,有的则是在此第一次为其立“传”。因为,他们属于那个时代不同类型的人物,具有特定的代表意义,故录于此。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未录于此。这里所列出的“黄埔军校中的***人”,
大致有来校前入党的,有在军校中入党的,有当时是党员后又脱党、跨
1927年7月20日,黄埔军校发给第5期毕业生许德华(光达)的毕业证书。
党、退党、叛党等多种情况。本文只以他们是黄埔军校师生,曾经是***员为历史依据。但对于原在军校时是***员,而后跨党成为***高级将领的黄埔生则未列入,如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是***员的韩浚、李仙洲、侯镜如、李奇中、黄雍,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的***员文强,等等。
于树德1894年生,河北静海人。1922年入党,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第4届常务委员,1982年2月在北京逝世。
王良1905年生,四川綦江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入党。1932年任红4军军长,6月,在第3次反“围剿”中牺牲于福建武平县大禾圩。
王诤1908年生,江苏武进人。土地***战争时期入党。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78年8月在北京逝世。
国民***军第8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王尔琢1903年生,湖南石门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曾任红4军参谋长。1928年8月在井冈山牺牲。
王世英1905年生,山西洪洞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解放后,历任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省长等职。1968年3月在北京逝世。
王尚德1890年生,陕西渭南人。1925年入党。1926年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曾任***陕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1946年8月被***特务杀害。
王昆仑1902年生,江苏无锡人。1926年任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教官。1933年入党。曾任中国******委员会主席,北京市副市长。1985年8月在北京逝世。
王泰吉1906年生,陕西临潼人。1924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陕甘边红色根据地创建者,曾任红42师师长。1934年3月在西安就义。
王逸常安徽六安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毕业后留校任政治部秘书、干事。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1986年10月在武汉病逝。
王懋庭又名王德三,1898年生,云南祥云人。1922年入党,1925年任军校政治教官。1926年任红军学校宣传科长和政治教官。1928年任中共云南省委***。1930年底被捕就义。
毛泽覃1905年生,湖南湘潭人。1923年入党。1925年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曾任红军独立师师长,闽赣军区司令员。1935年4月在江西省瑞金作战中牺牲。
毛简青1891年生,湖南平江人。1922年入党。1924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8年出席中共“六大”,曾任《红旗日报》主编。1932年受“左”倾路线迫害,病死洪湖地区狱中。
邓萍1908年生,四川富顺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曾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第5军军长。1935年2月在遵义战役中牺牲。
***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3)
许光达在抗日战争时期左权1905年生,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红1军团参谋长、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5月在山西辽县牺牲。
卢德铭1905年生,四川宜宾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历任武汉***警卫团长、秋收起义总指挥、红1师师长。1927年9月在井冈山牺牲。
叶剑英1897年生,广东梅县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创建人,任教授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曾任军委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第八、九***员,第十、十一届中共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常务委员。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
包惠僧1894年生,湖北黄冈人。中共创始人,后脱党。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高训班主任教官。解放后,曾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7月在北京病逝。
冯达飞广东连县人。大***时期入党,后到黄埔军校学习。曾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教导队总队长。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伍中豪1905年生,湖南耒阳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历任红4军第11师第31团团长、红12军军长。1930年10月在江西安福县牺牲。
朱云卿1907年生,广东梅县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历任红军第4军、第1军团、第1方面军参谋长。1931年5月在江西吉安病逝。
孙炳文1885年生,四川南溪人。1922年入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和总教官。1927年4月被捕,同月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
孙德清1900年生,安徽寿县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红6、红3军军长、红2军团参谋长、红3军参谋长。1932年夏在湘鄂西洪湖“肃反”中遇害。
许光达1908年生,湖南长沙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曾任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
刘志丹许继慎1901年生,安徽六安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红1军军长、红4军第11师师长。1931年11月因反对张国焘“左”倾路线在河南光山县遇害。
成仿吾1897年生,湖南新化人。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8年入党。解放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和党委***。1984年5月在北京逝世。
安体诚1896年生,河北丰润人。1922年入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宣传科长和政治教官。曾任中共杭州独立支部***。1927年5月被捕就义于上海。
刘志丹1903年生,陕西保安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校中用名刘景桂。历任红28军军长、西北北部军总指挥。1936年4月在山西中阳县牺牲。
刘畴西1898年生,湖南望城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红8师师长,闽浙赣省军区司令、红10军团军团长。1935年8月在南昌就义。
应修人1900年生,原名庄麟德,浙江慈溪人。1925年入党。1926年底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1932年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1933年5月在上海牺牲。
张宗逊1908年生,陕西渭南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历任红军大学校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1998年9月在北京逝世。
张秋人1898年生,浙江诸暨人。1922年入党。1926年在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1927年任中共浙江省委***兼宣传部主任。1928年2月被***特务杀害于杭州。
张予清1901年生,又名张涛,湖南益阳人。1925年入党。1926年在黄埔军校长沙分校任教官。1928年任红4军第11师师长。1930年5月病逝于江西永新。
何昆1898年生,湖南永新人。1926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曾和李超时等创建红14军,任军长兼第1师师长。1930年4月在江苏如皋县牺牲。
***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4)
吴光浩1902年生,湖北黄陂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鄂豫边红军和***根据地创建人,曾任红11军军长等职。1929年5月在湖北省罗田县牺牲。
李达1890年生,湖南零陵人。中***创始人。1926年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总教官。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1966年8月在武汉逝世。
李之龙1897年生,湖北沔阳人。1921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6年任广东***政府海军局代局长、参谋长兼中山舰舰长。1928年2月在广州被杀害。
李天柱1899年生,原名李振湘,湖南耒阳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湘赣军区副总指挥、红8军军长。1935年4月在江西寻邬县牺牲。
李世璋1900年生,江西进贤人。1922年入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解放后曾任江西省副省长,全国政协常委。1983年6月在上海逝世。
李劳工1901年生,广东海丰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军校中共外围组织火星社创建人,军校后方主任。1925年9月被地方反动武装杀害于广东陆丰。
李鸣珂1899年生,四川南部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用名钟鸣。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兼军委***。1930年4月在重庆被捕牺牲。
李超时1906年生,江苏邳县人。1926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曾任红14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1年9月在江苏镇江被捕就义。
李逸民1904年生,原名叶书,浙江龙泉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任《黄埔日刊》编辑。解放后,任总政文化部部长等职。1982年6月在北京逝世。
李富春1900年生,湖南长沙人。1923年入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解放后,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常委。1975年1月在北京逝世。
宋时轮1907年生,湖南醴陵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委员、军事科学院院长、中顾委常委等职。1991年8月在北京逝世。
陆更夫1906年生,四川叙永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参加北伐战争、广州起义,任中共两广工作委员会***等职。1932年7月在广州就义。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新四军政委项英(右)和陈毅在抗日战争时期合影。沈雁冰1896年生,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党的创建人之一。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解放后,任多届文化部长、作协主席。1981年3月在北京逝世。
陈赓1903年生,湖南湘乡人。1922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
陈毅1901年生,四川乐至人。1923年入党。1927年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中***委***。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员,第九届中央委员。197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
陈伯钧1910年生,四川达县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1927年入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曾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1974年2月在北京逝世。
陈奇涵1897年生,江西兴国人。1925年入党,入黄埔军校,历任队长、连长、政治大队长等职。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1981年9月在北京逝世。
陈毅安1905年生,湖南湘阴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红3军团第8军第1纵队司令。1930年8月在长沙战役中牺牲。
邵力子1881年生,浙江绍兴人。1921年入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秘书长。解放后,曾任中国******委员会中央常委等职。1967年12月在北京逝世。
***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5)
金佛庄1897年生,浙江东阳人。1922年入党,黄埔军校创建人。历任队长、军事学主任教官。北伐战争中任警卫团长。1926年底被军阀孙传芳部杀害于南京。
周士第1900年生,广东乐会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曾任成都市市长、防空部队司令员等职。1979年6月在北京逝世。
周建屏1892年生,江西金溪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7年入党。曾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分区司令员。1938年6月在河北省平山县病逝。
周佛海1897年生,湖南沅陵人。党的创始人之一,后脱党。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武汉分校秘书长兼主任。1938年叛国投敌。1948年2月病死于南京狱中。
周恩来1898年生,浙江绍兴人。1921年入党,1924年底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解放后历任国务院总理、中共中央副主席。1976年1月在北京逝世。
周逸群1896年生,湖北蒲圻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军校“青军会”主要负责人。曾任红2军团政委等职。1931年5月在湖南岳阳牺牲。
***1906年生,原名林育蓉,湖北黄冈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中与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结成***集团,同******集团互相勾结,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阴谋败露后,于1971年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机坠身亡。1973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其党籍。1981年1月25日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为***集团案主犯。
罗瑞卿(左)给***介绍我国自制的半自动步枪性能杨其纲1901年生,河北衡水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毕业后留军校政治部工作,曾任宣传干事等职,中共黄埔特别支部主要成员。1927年4月18日在广州被杀害。
杨至成1903年生,贵州三穗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军事学院院长。1967年2月在北京逝世。
罗瑞卿1906年生,四川南充人。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28年入党。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处***,第十一届中央委员。1978年8月3日在德国逝世。
施存统1890年生,浙江金华人。党的创建人之一,后脱党。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政治部主任。解放后,任政务院副部长等职。1970年11月在上海逝世。
胡筠1898年生,湖南平江人。1925年入党,1926年底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历任赣北独立团团长,中共湘鄂赣妇女部长。1934年1月在江西铜鼓被诬陷错杀。
姜镜堂1902年生,湖北英山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曾任皖西北特委会常委兼军委会主席。1931年10月在“肃反”中被诬陷错杀于河南光山。
段德昌1904年生,湖南南县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湘鄂西***根据地创建人。曾任红3军第9师师长等职。1933年5月在“肃反”中被错杀于湖北省巴东县。
政治教官恽代英恽代英1895年生,江苏武进人。1921年入党,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中***团***。1928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31年4月在南京就义。
赵镈1906年生,陕西府谷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曾任中共鲁南区党委***,并兼鲁南军区政委等职。1941年11月被捕就义于山东省苍山县。
***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6)
赵一曼1905年生,四川宜宾人。1926年入党,同年底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第2团政委等职。1936年8月在黑龙江省珠河就义。
赵自选1901年生,湖南浏阳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7年底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1928年5月在进攻海丰县城战斗中牺牲。
赵尚志1908年生,辽宁朝阳人。又名李育才。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东北抗日联军副总司令等职。1942年2月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对日伪作战中被俘就义。
宣侠父1899年生,浙江诸暨人。1923年入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7月因反对蒋介石以军权代替党权,而被开除学籍。曾任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特科负责人。1938年7月在西安遭特务暗害。
袁也烈1899年生,湖南武冈人。1925年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同年入党。解放后,曾任海军副参谋长兼任国家水产部副部长。1976年8月在北京逝世。
袁仲贤1904年生,湖南长沙人。1924年入党。参加南昌起义前,在黄埔军校工作。解放后,曾任驻印度大使、外交部副部长。1957年2月在北京病逝。
徐向前1901年生,山西五台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78年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全国黄埔同学会会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员。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
徐百川1901年生,原名张开太,又名张泉,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28年入党。皖西***根据地创建人。1931年10月在“肃反”中被错杀于河南光山县。
校庆60周年时,郭化若的题词。徐成章1892年生,广东琼山人。1923年入党,黄埔军校特别官佐。曾任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中共琼崖军委委员。1928年2月在海南岛万宁县牺牲。
徐彦刚1907年生,四川开江人。大***时期入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曾任红3军军长、第1军团参谋长。1935年9月在湖南永修就义。
唐澍1903年生,河北易县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西北工农***军游击第1支队总指挥等职。1928年4月在陕西渭华起义作战中牺牲。
阎揆要1904年生,陕西佳县人。曾用名阎奎耀。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6年入党。曾任解放军第1野战军参谋长、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3月在北京逝世。
倪志亮1900年生,北京市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兼红军大学校长,右路纵队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参谋长。***成立后,任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使。1952年起任后勤学院副教育长,教育长,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5年12月在北京逝世。
郭天民1905年生,湖北黄安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曾任军事出版部部长、院校部部长等职。1970年5月在北京逝世。
郭化若原名郭俊英,1904年生,福建闽侯人。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1925年入党。曾任红军教导师参谋长,解放军第3野战军第9兵团政委,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5年11月在北京逝世。
陶铸与夫人曾志1960年在广州陶铸1908年生,湖北祁阳人。1926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解放后,历任广州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1969年11月在合肥逝世。
***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7)
聂荣臻1899年生,四川江津人。1923年入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历任***委员、军委副主席。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员,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员。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
袁国平1905年生,湖南邵东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高君宇又名高尚德,1896年生,山西静乐人。党的创始人之一。1924年曾在黄埔军校任教,任孙中山的秘书,中共中央委员。1925年3月在北京病逝。
曹渊1902年生,安徽寿县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1926年任叶挺独立团第1营营长,在攻占武昌战役中,任奋勇队队长,夺城牺牲。
梁桂华1893年生,广东云浮人。1922年入党。1924年7月入第1届广东农民讲习所学习,8月到黄埔军校学习军事结业。农民领袖。1927年12月在广州起义中负伤被捕后就义。
黄公略1898年生,湖南湘乡人。1927年入党,同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平江起义领导人之一,曾任红3军军长等职。1931年9月在江西吉安牺牲。
常乾坤1904年生,山西垣曲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曾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1973年5月在北京逝世。
萧楚女1893年生,湖北汉阳人。1922年入党,1926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曾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职教官、***中央宣传部干事。1927年4月在广州就义。
鲁易湖南常德人,1922年入党。1925年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秘书、副主任、代主任。后任中共洪湖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8月在洪湖作战中负伤被捕就义。
游曦1908年生,四川巴县人。大***时期入党,1926年底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女生队。1927年12月在广州起义中率女兵班参加战斗牺牲。
彭明治1905年生,湖南常宁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军士教导队学习(彭入黄埔,还有第1期之说等,此“军士教导队”之说是本书作者查阅彭档案为依据),1925年入党。曾参加南昌起义,历任红1师参1964年,许光达陪同***观看坦克表演。谋长,八路军第685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3年5月在北京逝世。
程子华1905年生,山西解县人。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6期学习,1926年入党。曾参加广州起义,历任红25军军长,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司令员,国家民政部部长等职。1991年3月在北京逝世。
蒋先云1902年生,湖南新田人。1921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军校中***团组织负责人。北伐中任团长兼党代表。1927年5月在河南临颍作战中牺牲。
曾中生1900年生,湖南资兴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曾任红4军政委、参谋长等职。1935年8月,因反对张国焘“左”倾路线,在川西卓克基被错杀。
曾希圣1904年生,湖南资兴人。1927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解放后,曾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等职。1968年7月在北京逝世。
蔡升熙1906年生,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党,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曾任红15、红25军军长,彭杨军政学校校长等职。1932年10月在湖北黄陂县牺牲。
雷经天1904年生,广西南宁人。1925年入党,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解放后,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1959年8月在上海病逝。
熊锐广东人。1919年前后曾留学日本、法国、德国,并获德国博士学位,是中共旅德小组成员。1925年任黄埔军校教官。1927年4月在广州就义。
***人在军校中的堂堂阵容(8)
熊雄1892年生,江西宜丰人。1922年入党,1925年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政治部主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秘书。1927年5月在广州就义。
谭希林1908年生,湖南长沙人。1926年入党,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70年2月在北京逝世。
由于国共两党分裂后,黄埔军校成为***一党独办的军校,绝大多数黄埔出身的***将领毕业于前5期。将帅如此密集程度,在世界军事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由以上所举即可见,在历数***军中“黄埔系”时,黄埔军校中还有着***人的堂堂阵容。正是他们,用身体力行的***斗志,在早年为奠基军校注入了永不衰竭的***、奋斗、牺牲、爱国精神。黄埔军校中的***人堂堂阵容,成为“黄埔”显世流芳的灵魂所在。
更新于:2个月前主要参考资料书目
主要参考资料书目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主要参考资料书目(1)中国黄埔军校主要参考资料书目1 、《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2、《黄埔军校史料》(续篇,1924~1927),本书编辑组,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3、..
附录3·世界著名军校简介
附录3·世界著名军校简介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附录3·世界著名军校简介(1)附录3:世界著名军校简介黄埔军校是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的一所军事院校。这里将才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20世纪上半叶是与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现俄罗斯武装力量合成军队..
附录2·黄埔军校大事记
附录2·黄埔军校大事记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附录2·黄埔军校大事记(1)附录2:黄埔军校大事记此附录主要依据黄埔军校史料档案整理而成,并参考众多黄埔毕业生的回忆文章加以修正补充,还主要参考了赵丽屏、陈以沛等先生的有关文章。(1924~1927)前期主要筹备工作1921年12月2..
附录1·黄埔军校同学录
附录1·黄埔军校同学录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附录1 黄埔军校同学录(1)附录1:黄埔军校同学录本书所收录的黄埔军校第1至第4期同学名录人数,计第1期635人,第2期449人,第3期1225人,第4期2656人,与本书附录《黄埔军校大事记》中的毕业人数略有不同。这些差异是因为各期同学录..
第十六章·寻踪黄埔岛
第十六章·寻踪黄埔岛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1)第十六章 寻踪黄埔岛地灵人杰的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方向,离市中心约50公里。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产物和中国现代军队的“将帅摇篮”,黄埔军校在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军事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
第六章·黄埔军校各地分校
第六章·黄埔军校各地分校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六章黄埔军校各地分校黄埔军校除本校外,还在各地开办有10多处分校,皆遵照本校教育大纲实施教学。由于这一期间处在特殊的战争环境,前线急需基层指挥员,在分校学习的学生受训时间普遍较短,学期比较灵活,有的甚至仅有两三..
第十四章·拜访黄埔一期毕业生
第十四章·拜访黄埔一期毕业生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十四章 拜访黄埔一期毕业生20世纪80年代初,本书作者作为刚从南疆战场上下来考入军校的大学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批历史系本科生(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踏上黄埔岛,开始专业课的实习,曾为半个多世纪前的黄埔一期生..
第十二章·考辨毕业证书
第十二章·考辨毕业证书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十二章 考辨毕业证书黄埔军校第1期共有学生600余人,在学习期满时领取了毕业证书。但由于战火纷乱、年代久远等原因,保存下来的毕业证书现见到的仅有数张。然而,这几张同属黄埔军校第1期步兵科学生的毕业证书,却有3种完全不..
第十一章·校刊《中国军人》述评
第十一章·校刊《中国军人》述评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十一章 校刊《中国军人》述评《中国军人》杂志,是以黄埔军校为主体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是在黄埔军校内出版的重要校刊之一。这本杂志,可谓是国共合作时期创办黄埔军校的一个历史窗口。全面了解真实的前期黄..
第十章·军神将星
第十章·军神将星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十章 军神将星翻开黄埔军校同学录,尤其是前面几期,时不时就会冒出个名字,让人打个激灵。不少胸怀大志的21世纪年轻朋友,翻着翻着黄埔同学录,会猛然击案,或拍疼自己的大腿,恨自己没早投胎一百年。毫不夸张地说,黄埔军校是中国..
第九章·军校党争
第九章·军校党争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九章 军校党争“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里是革命的黄埔。”这首黄埔校歌中飞舞的“党旗”,可理解为国共两党各自的党旗,因为黄埔军校是由国共两党合作办校。然而,在当时的黄埔校园中曾发生过为“党旗”而争的大辩论:是镰刀斧头?..
第八章·校军东征北伐
第八章·校军东征北伐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八章 校军东征北伐黄埔军校孕育的校军“黄埔军”,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新型军队,是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和主要部分。国民革命军正是以第1期黄埔生600余人为骨干,不到两年即由两个团扩充为旅,进而扩展为两个师,以此作为基本部队,建..
第七章·中国20世纪女兵始涌黄埔潮
第七章·中国20世纪女兵始涌黄埔潮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中国黄埔军校 第三部分第七章 中国20世纪女兵始涌黄埔潮中国黄埔军校 提起中国女兵,人们自然想到花木兰、杨门女将。但是,在封建社会,花木兰是替父从军,只能女扮男装,而杨门女将却是背负着沉重的亡夫之灵操戈于沙..
第五章·军事教育的特点
第五章·军事教育的特点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五章 军事教育的特点中国黄埔军校1924年的广东革命政府,受到四面敌人的包围。盘踞在广东境内的新军阀,在北方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策动和在香港的英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朝夕阴谋推翻广东革命政府。这时,敌强我弱,军情紧..
第四章·政治教育开先河
第四章·政治教育开先河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中国黄埔军校 第二部分第四章 政治教育开先河中国黄埔军校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年代,国共两党革命先辈们在黄埔军校同窗共砚,谈兵习武。在战场上生死同赴、浴血奋战,为军校,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黄埔军校从1924年国共合作建校..
第二章·黄埔先驱
第二章·黄埔先驱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二章 黄埔先驱中国黄埔军校 又是一个6月16日,1924年的这一天,是黄埔军校宣布正式开学的日子。军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参加了这一盛典。两年前的6月16日,陈炯明叛变革命,炮轰总统府。那天深夜,陈炯明突然倒..
第一章·草创纪事
第一章·草创纪事作者:陈宇出自————《中国黄埔军校》出自————《现代军事理论》第一章 草创纪事中国黄埔军校广州,1922年夏天的一个深夜。突然炸响在总统府内(今广州越秀山纪念堂一带)的炮声,把睡梦中的孙中山、宋庆龄夫妇惊醒。孙中山怎么也没有想到,炮弹竟然是他亲手培植起来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打来的。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