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秋战国军事概述

繁体

一、春秋战***事概述

作者:中国史仲文胡晓林

出自————《中国春秋战***事史》

出自————《现代军事理论》

一、春秋战***事概述

(一)春秋时期的军事形势

春秋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它起于公元前770年,其标志是周平王东迁洛邑:终于公元前453年,其标志是韩、赵、魏三家,灭知伯而分其地,形成战国七强格局 。春秋时代的特点是周天子的一统天下瓦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时期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阶级关系和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晋国太史蔡墨说:“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司马迁转述董仲舒概括《春秋》一书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都是对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深刻描述。

从军事史的角度说春秋时期的变化也是很显著的。由于王权衰落,西周时以天子为最高统帅的军事领导体制宣告瓦解,军权下移于诸侯,列国普遍扩军备战。在激烈的兼并与争霸战争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越王勾践相继称霸执诸侯盟会之牛耳成为春秋五霸。长期的争霸战争,使中原列国的卿大夫势力壮大。春秋中叶以后,军权又下移于卿大夫,形成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乃至于“陪臣执国命”的历史局面。

列国的兼并与争霸战争又导致了兵源的扩大,兵役制度的改革,新型军赋制度的出现。随着军队组织的发展,军事编制和军阵阵法也有了发展,都邑兵和卿大夫采邑家兵普遍建立。在南方的吴、越、楚等国还出现了水军兵种。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产生了孙武和司马穰苴两位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和战略家。他们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和《司马穰苴兵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古代的思想文化宝库。

军事斗争是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所以军事形势总是与政治形势相联系而存在的。纵观春秋时代的军事形势,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列国普遍地扩军备战运动

由于宗周覆灭,王权陵替,天子礼乐征伐大权落入诸侯手中。它引起的第一个后果,就是列国普遍地扩军备战。西周时期,在军事编制中,最大的建制单位是“师”,还没有出现“军”。王室辖有西六师和成周八师两支大军 , 地方诸侯则 “ 方 伯二师 , 诸侯一师 ” 。《周礼·夏官·司马》所说“王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的制度,应是西周晚期“厉王革典”以后出现的。所以,《左传》襄公十四年说:“成国不过半天子之军。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春秋时期,由于激烈的兼并和争霸战争,诸侯国则不论领地大小、爵位高低,都开始建立“三军”,有些大国甚至建立了四军、五军、六军。如春秋伊始,郑就建立了“三军”。据《左传》隐公五年载,郑在与卫、燕联军作战时,就曾出动三军并赢得了胜利。

继郑之后,楚也建立了“三军”。楚文、武两王利用这支军队攻伐随国,灭掉申、息、濮、邓诸国。春秋中期以后,楚在三军之外,陆续在被它消灭国家的领地上建立了申、息、陈、蔡、不羹和许、叶之师,总兵力约达六七千乘车,四五十万人。

齐在桓公时代也建立了“三军”。《国语·齐语》说:“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国子之鼓,有高子之鼓。”鼓是军中指挥号令系统,三鼓即说桓公与国子、高子各统帅一军。

《吴子兵法·图国》说:“秦穆公置陷阵三万,以服邻敌。”秦穆公的这三万陷阵,据《文献通考》说,就是三军。《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载,晋在崤山大败秦师,获其“三帅”,也透露了秦有三军的信息。

晋文公在周襄王十八年,公元前634年,“作三军”,次年又“作三行”,扩编为六军。其后,襄公恢复三军之制,而景公为赏鞌战有功人员又“作六军”。晋厉公改编“六军”为“上、中、下、新”四军。晋悼公又撤“新军”,恢复三军之制,但晋军总兵力并未缩减。周景王十四年,公元前 529年,在平丘大会上,晋置兵邾(zhu音朱)南,一次竟出动兵车四千乘,兵力 30万。

宋在西周,是“王者后,于周为客”,有建三军的权力。其制至春秋时未改,公元前 638年,在泓之战时,宋国就出动了“三军”。所以太宰子鱼说:“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

鲁在春秋时是最保守的国家,迟至周灵王十年(公元前562年)始,“作三军”。其后,一则考虑霸主征赋过重,二则由于权臣季氏为了私家利益,又于周景王八年(前537年)“舍中军”,恢复二军之制。

在春秋晚期崛起的吴、越二国也都建立了三军。据《左传》载,吴王僚曾统帅三军大败楚国与胡 、沈、陈等诸侯联军 。至吴王夫差时,吴军又发展成上、中、下、右四军,总兵力达十多万人。

《国语·吴语》说:“越王乃中分其师以为左右军,以其私卒君子六千人为中军。”这说明越国也有左、中、右三军。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越的三军总兵力约五万余人 。

除上列国家外,甚至连微小的邾国,为在兼并战争中争取苟活,也扩充自己的军队。据《左传》哀公七年载,邾有兵车六百乘,兵力四五万余,甚至可以与春秋初年的大国兵力相匹敌。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规模农田水利的建设,为列国的扩军备战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基础。当时列国普遍实行“令男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的奖励人口政策,促进了人口的繁衍,这是列国扩军备战的基本条件。激烈的兼并与争霸战争,使列国的扩军成为生存的需要。反之,列国的普遍扩军,又加剧了兼并与争霸战争的历史进程。

2、诸侯兼并与大国争霸

春秋时,天子失权,王纲解纽,周代的最高政治权力出现了真空,诸侯漫无统纪,起而互相兼并,进而发展为大国争霸,形成了取代王权的霸主政治,又称方伯政治。《史记·周本纪》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方伯政治是周代奴隶社会在衰落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历史局面。周初,“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即天子分封诸侯国,诸侯分封卿大夫之家。天子在所分封的诸侯国中,委任王室功臣、懿亲为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称为“方伯”。春秋时,王权陵替,霸业代兴,可以说正是这种方伯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诸侯强并弱、大吞小的兼并战争中,许多国家都遭到了覆亡的厄运。《荀子·仲尼》载齐桓公“并国三十五”,《韩非子·难二》载“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有度》载“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十过》载秦穆公“兼国十二,(《史记·李斯列传》作“二十”)开地千里”。而那些兼并了较多领地的国家,如秦、齐、晋、楚、吴、越等则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国,彼此展开了激烈的大国争霸。

春秋时的诸侯兼并和大国争霸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至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北杏会盟,开始称霸,前后凡八十九年。

这一阶段是诸侯互相兼并的混乱时期,在兼并中形成了几个区域性的“小伯”,即郑、齐、秦、楚。

郑在武公时就吞灭了虢、郐(kuài,音快)等十邑。郑庄公以一代枭雄继承父业,任王朝卿士,依靠优越的政治地位和三军武力,在周平王四十九年,公元前722年,首先削平了共叔段之乱,统一了内部。继之对外用兵,先后伐陈、伐宋、入许、败息、救齐,大败戎师。周桓王十三年,公元前707年,又在繻葛战败周桓王。一时之间,中原诸侯罕有其匹,号为“小伯”。但郑为四战之地,壤地褊(biǎn音扁)小,无法向外发展,所以未能成为与齐、晋、秦、楚相匹敌的大国。

齐为太公望吕尚的封国,西周时为东方大藩,有征讨“五侯九伯”之权。春秋初,仍未丧失大国地位。《国语·郑语》说:“及平王之末,……齐庄、僖于是乎小伯。”襄公嗣位后,首先伐灭了阻碍齐向外扩张的纪国,又灭郕(chéng音成)、伐卫、伐郑、杀鲁桓公,保持了东方诸侯之长的地位。

楚本祝融姓的一支,早在周初已经建国。春秋初,楚君熊仪(若敖)、熊眴(蚡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积极向外扩张。楚武王熊通伐随,败郧(yǚn音云)与蒲骚。楚文王熊赀灭申、灭息、灭邓,屡犯蔡国,势力伸展到河南南部。至楚成王熊恽时,更加紧北进,兵锋常临陈、蔡、许、郑诸国,势力深入中原腹地,是南方大国。

秦本西陲附庸小国。西周末,秦襄公将兵救周,又护送平王东迁,始受封为诸侯,平王赐以陷落戎族手中的岐丰之地。襄公及其子文公,历时两代 , 打败犬戎, “ 收周余民而有之, 地至岐 。 ” 其后秦宪公(宁公)、武公又攻取西戎大片土地,在邽(gui音龟)邑、冀戎、杜、郢等地设县,发展成为西方大国。

晋在春秋初期,由于曲沃叛乱,内讧不止,国力削弱。至周僖王四年,(公元前768年),僖王命曲沃武公为晋侯,允许组建一军,晋始起步发展。武公子献公积极对外扩张,先后灭耿、霍、魏、虢、虞,终成北方大国。

第二阶段,由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称霸,至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后凡四十九年。

这一阶段齐桓公称霸在前,晋文公建霸在后,是春秋霸业的高潮阶段。特点是齐楚、晋楚三国争霸。

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年即君位后,即任命大政治家管仲为相,在国内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实行“参国伍鄙”制度,“作内政而寄军令”,重农业、通工商、治鱼盐之利,为霸业奠定了基础。

齐桓公称霸的特点是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在“尊王”方面,公元前655年,他召开了诸侯“首止之会”,安定了周惠王太子郑的太子地位,公元前652年,他举行“洮之会”,安定了周襄王之位。公元前651年,在“葵丘之会”上,推重周天子,甘居臣下地位,以约束诸侯。公元前 649年,王子带召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秦、晋伐戎救周。次年,晋为戎、周讲和,未获成功。齐派管仲“平戎于王”。“尊王”的旗帜使齐桓公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

齐桓公的“攘夷”功绩,有以下几个突出事例:即救邢、封卫、救燕、服莱夷和伐楚。

齐桓公称霸三十多年,团结了中原诸侯,打击了戎狄势力,抑制了楚国的北进。他多次召开诸侯大会,尤其“葵丘之会”,重申了周代的一些礼制,促进了中原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是他霸业的顶点。孔子曾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是对齐桓公霸业的中肯评价。周襄王九年,(公元前643年),桓公死,齐因内乱而霸业衰微。这时,中原诸国唯宋最大,宋襄公有贤名,遂奋起争霸。周襄王十年,宋襄公伐齐,立孝公。次年,又执滕子,杀鄫子,攻伐曹国,在诸侯中立威。随即转而向南对抗强楚。楚成王也想乘齐霸衰微,北上争霸。这就引发了宋、楚冲突。

公元前639年,在诸侯“盂之会”上,楚人逮捕了宋襄公并讨伐宋国,后来又放了他。宋襄公不能吸取教训,于公元前638年伐郑,楚救郑伐宋,双方战于泓水,宋军失败,襄公受伤。次年,宋襄公因伤病殁,称霸之梦遂化作泡影。

楚败宋以后,声势显赫,公元前637年伐陈,与卫联姻,结好鲁国、曹国。公元前634年,楚又伐宋、伐齐,占据齐国谷地。中原诸侯莫敢撄(ying音英)其锋。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回国即君位,整顿国政,通商宽农,启用人才。他像齐桓公一样打出“尊王攘夷”旗帜,于公元前635年出兵平定王子带之乱,安定襄王,获襄王所赐南阳之田,开辟了进出中原的捷径。数年之间,国势大振,遂扩编三军,进兵中原,与楚争霸。

公元前633年冬,楚军围宋。次年春,晋出兵救宋,一路侵曹伐卫,然后联合秦、齐在城濮与楚展开大战,击败楚军,一举获得中原霸权。楚国北进势头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中原诸侯一时纷纷离楚从晋,中原又出现了安定局面。

第三阶段,公元前 632年城濮之战至公元前546年宋之盟,前后凡86年,是晋、楚两强争霸的历史阶段。

城濮之战后,晋借胜楚之余威,雄踞北方,长期称霸。公元前627年,秦派兵长途奔袭郑国,企图在东方找到立足点,以染指中原霸权。但秦军在崤山中晋埋伏,全军覆没,三帅被俘。从此秦为晋所阻,终春秋之世,不能东进。楚虽在城濮之战中受到重创,但究属偏师折衂,并未影响国力,依然是南方大国,仍不断北进,与晋争夺中小国家,尤其是地处中原要冲的郑国。

公元前626年,楚太子商臣弑父而立,是为穆王。穆王在位十数年间,灭江、六、蓼,积极自强。其时,晋灵公年少昏庸,霸业不竟。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更积极向外发展,先后灭庸和舒蓼。公元前606年,进兵中原,借伐陆浑戎之机,“至于洛,观兵于周疆……问鼎之大小轻重”。公元前609年,晋国内乱,灵公被弑,成公即位。但成公即位不过数年便死。景公嗣立,六卿不和。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晋、楚战于邲,楚胜晋败。楚庄王终于夺得中原霸权。

邲之战晋国虽败,但国力未衰,仍为北方强国。晋景公吸取邲战教训,奋力图强,于公元前594年、593年接连灭掉了身边的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诸小国,国力有所壮大。

齐见晋败于邲,兴兵进犯鲁、卫等小国,又南联楚国,企图与晋分享北方霸权。晋、齐冲突再起。遂有公元前589年的鞍之战,晋大败齐军。邲战十年之后,即公元前587年,晋又在麻隧大败秦师。为了打破楚、秦联合的局面,晋采取联吴制楚的策略,派巫臣出使吴国,“教吴乘车,教之战阵,教之叛楚。”晋在灭狄、服齐、败秦、联吴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后,专力对付楚国。

周简王六年,(公元前580年)、晋、楚出于长期斗争,双方都无法征服对方的考虑,提出了“修好结成”的愿望,并一度结盟于宋西门之外。但不久即在争郑问题上发生冲突,导致了公元前576年的鄢陵之战。鄢陵之战,晋胜楚败,晋在双方争霸中又占了上风。

鄢陵之战后,晋厉公宠信外嬖胥童,诛杀三郤,栾氏、中行氏又杀胥童、弑厉公。晋国内乱,公室衰微,六卿擅权。公元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修明政治,“节器用”,“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使国力恢复。公元前570至562年的八年间,九合诸侯,诸侯纷纷倒向晋国一边。又在虎牢筑城,迫使郑国服晋,兵威大振,三驾而楚不能敌,恢复了晋国霸业。

但是,晋国公室衰微的趋势已难于挽回,悼公争霸的努力虽成功于外,对内也只能求得安定。他始终不敢纠弹栾氏、中行氏弑君的案件,就是例证。

楚国虽未发生政权下移的问题,但多年的争战造成重重内忧,而不竞于晋。其两届令尹子囊、子木先后说:“当今吾不能与晋争”“晋之伯也,有叔向以佐其卿,楚无以当之,不可与争”。他们都厌倦了与晋的争战。而那些夹在晋、楚两强中间的中小国家,晋来服晋,楚来服楚,饱受战祸蹂躏,更希望和平,所以弭兵就成了当时大小国家一致的要求。

公元前 546年,晋、楚两国达成了宋之盟,晋、楚两强暂时停止了争霸战争,转而忙于各自的内部事务。宋之盟是春秋历史的转折点,它表明中原诸侯争霸的历史进入了尾声。

第四阶段,由公元前546年宋之盟至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知伯而分其地,前后凡九十四年。

这一阶段是中原列***权下移和东南吴、越争霸的历史时期。宋之盟后,中原诸侯的军权普遍下移于卿大夫,礼乐征伐大权已由前一时期的“自诸侯出”转变成为“自大夫出”。早在周灵王十五年,(公元前 557年)、《公羊传》就说天下“信在大夫”,“君若赘旒然”。列国之君,有的被杀,有的被逐,不被杀逐者的权力也大为削弱。

晋在平公时,公室已卑微,“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六卿专权,政出多门,卿族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程度。首先是范氏与栾氏斗争,栾氏失败,牵连被杀逐者数十家。至赵简子,名鞅,执政时,赵、魏、韩、知四家又掀起了同范氏、中行氏的斗争。这场斗争长达七年,牵涉五国,最后以范氏、中行氏失败告终。至春秋末,知氏最强,想兼并韩、赵、魏三家,反被三家消灭而分其地,历史也就进入了战国时期。

齐至景公时,政权下移,卿大夫的兼并斗争愈演愈烈。开始是崔氏、庆氏擅权,继而庆氏灭崔氏。栾氏、高氏又灭庆氏。不旋踵间,栾、高氏又为陈、鲍氏消灭。及景公死,陈无宇子陈乞联合鲍牧驱逐齐国守国命卿高张、国夏。齐简公时,陈乞又除掉简公近臣阚止,朝廷内外皆陈氏之党羽,姜氏之齐终为陈氏所取代。

其他国家,如鲁在文公时已失政权。《左传》昭公三十三年,(公元前510年)说:“鲁文公薨,而东门遂杀嫡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终春秋之世,鲁国政权始终在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手中,郑在穆公以后,权归七穆,即游氏、国氏、良氏、罕氏、驷氏、丰氏、印氏七家,卫国政权落入孙氏、宁氏手中,宋国政权落入华氏、向氏手中。

楚国的军权虽然没有下移,但楚灵王杀郏敖夺位,残暴不仁,引发内乱。平王得国后又诛杀大臣,宠信佞臣,国势削弱。昭王继位,令尹囊瓦专权,崇信费无极,杀大夫郤宛、阳令终,国家益乱。囊瓦又贪残索贿,囚唐侯、蔡侯。蔡侯遂于公元前 506年导吴伐楚、在柏举大败楚军,五战五胜,攻入楚都郢。楚国遭受了这次打击,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参与争霸事业了。

秦僻处西陲,自崤战以后,虽屡求东进,但均未得手,转而向西发展,渐次消灭戎、狄小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景公以后,长期与中原隔绝,书简有阙,史事已不可详考。

在大国忙于内争时,一些中小国家重又互相攻伐,中原秩序紊乱,致使时人有“无伯”之叹。

在华夏诸侯霸业衰微的时候,东南的吴、越两国迅速崛起,闯入中原,争夺霸权。

吴为太伯之后,地处东南,春秋初常附属于楚。周简王二年,(公元前584年)、晋采取联吴制楚方略,遣使通吴,吴由此强大。吴国发展的战略是先西后北,首先西进与楚争夺淮河中游两岸。公元前 519年,吴在鸡父,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大败楚军,攻占州来(今安徽凤台县)、此后又连克淮河中游重镇巢,(今安徽巢县东北)、钟离(今安徽凤台县东北)。为稳定后方,公元前512年灭徐,公元前,510年侵越,断绝楚国在吴背后布置的后援。于是加紧西进,围弦,侵潜,侵六,逼进楚国本土。公元前506年借口救蔡,大举攻楚,在柏举破楚军,五战入郢,获胜楚大功。

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吴伐越,越王勾践在槜李大败吴师,吴王阖庐因伤而死,子夫差立。夫差二年,在夫椒大破越军,越王勾践被迫降吴。夫差稳定了南方之后,率军北上伐齐,争霸中原。公元前484年,在艾陵大败齐师。公元前,482年,夫差又空国北上,与晋在黄池争霸,“欲霸中国以全周室”。越乘吴国内空虚之机,攻入吴都,俘吴太子友,焚姑苏台。吴被迫撤军向越求和。此后,越连续攻吴,不到十年,于公元前473年灭吴。

越为东南“断发文身”之族,至越王允常时始见记载。晋联吴制楚获得成功,楚以联越伐吴作为对策。《春秋》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记载,越从楚伐吴,是楚联越伐吴之始。

越至勾践时始强。公元前496年,越在槜李败吴师,阖庐因伤而死,夫差日夜思想报复。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勾践战败求和,向吴请降。夫差采纳太宰伯嚭建议没有灭越国。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势渐强。公元前482年袭破吴都。公元前478年,越复攻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越在笠泽大败吴军,并进围吴都。公元前476年,越又举兵攻吴,吴师败,退保姑苏山。公元前 473年,越灭吴,并有其地。

越灭吴后,“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当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越王勾践是春秋时代最后一名霸主。

3、华夏族与蛮夷戎狄的斗争

平王东迁以后,西北的戎、狄族也尾随周室侵入中原。据史载,自公元前716年至公元前650年,华夏的郑、齐、鲁、卫、曹、虢诸国和周王室无不受戎族的犯扰。其中,如公元前,年北戎侵郑和公元前716年北戎伐齐。齐向郑乞求救兵,一时之间诸侯皆来戍齐。公元前,670年戎侵曹,曹羁逃亡到陈国。公元前,664年,山戎祸患燕国。公元前,650,年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等,都是十分严重的事件。

狄族内侵的势力较之戎族更有过之而无不及。狄人又号北狄,后来分为两支,一曰赤狄,一曰白狄。其中赤狄最为强大。晋大夫士燮曾说晋文公时“秦、狄、齐、楚皆强”。狄人恃其强大武力,遍侵华夏邢、卫、齐、晋、郑、鲁诸国,确为一时之雄。仅据《左传》,从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596年,华夏诸国几乎无年不有狄祸。如:公元前661年狄人伐邢,邢国溃败。次年,攻灭卫国。公元前650年,又灭温。公元前,644年,“狄侵晋,取狐、厨、受铎,涉汾,及昆都,今山西临汾县南,”。公元前 623年,狄侵齐。公元前,618年,狄又侵齐。次年,狄侵宋。次年,又侵齐。公元前614年,狄侵卫。公元前 606年、605年连续侵齐,公元前,603年、602年连续侵晋。甚至连晋国的中军元帅先轸都死于狄伐晋的“箕之役”中。

楚在春秋已是文化发展水平很高的民族,应属华夏族之一部。但楚地处南方,受群蛮、百濮包围,衣服语言具有南方民族特色,不同于中原,所以自称“我,蛮夷也”。当时,中原诸侯也把楚看成是“蛮夷”。齐桓、晋文所倡导的“攘夷”,其中就包括攘楚。《公羊传》僖公四年说:“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指出春秋时华夏族与蛮夷戎狄诸族激烈斗争的严峻形势,其“南夷”指的就是楚国。

楚在春秋初年受到南方诸少数民族的包围,在发展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元前699年,楚武王时,罗国曾联合卢戎大败楚军。至楚文王时,“巴人叛楚而伐那处(今湖北荆门东南)、取之”,并一直攻到楚都城之门。公元前615年,群舒叛楚。公元前,611年,楚庄王即位不到两年,楚国发生大饥荒,“戎伐其西南,至于阜山(今湖北房县南)、师于大林(今湖北荆门县西北)、又伐其东南,至于阳丘,以侵訾枝(在今湖北枝江县)、庸人率群蛮以叛楚,麇(jūn音军)人率百濮聚于选(今湖北枝江县境)、将伐楚”。楚国形势危急一度考虑迁都到阪高(今湖北襄阳县西)以避其锋芒。后出动重兵击灭庸国群蛮与楚盟而退兵。

东南的淮夷,周初曾被周公战败,势力较小,春秋时常依附楚、鲁等国,但也于公元前647年祸患过杞国。

但是,随着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霸业的兴起,侵入中原的戎狄渐被晋、齐、宋、鲁诸国消灭。南方的群蛮、百濮、群舒渐次被楚国消灭。北部狄、西方的戎渐被晋、秦两国消灭。东方的莱夷渐被齐消灭。他们的族人都已融合到华夏族里。当然,那些被华夏族驱逐到边远地区去的蛮、夷、戎、狄,还在继续生存发展,并与华夏族进行着斗争。

4、春秋时期军事制度的改革

春秋时期军事制度的改革,是春秋军事形势的一大特点。春秋军事制度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打破“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旧兵役制,扩大兵源。

周代实行国、野制度。这种制度的特点是把国家的领地自内向外划分为邑、郊、牧、野、林、坰等几组不同的地域。如《尔雅·释地》说:“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国语·周语》说:“国有郊牧”,《周礼·地官·载师》说:“牧田任远郊之地”,都说的是这种制度。

周代的国野制是与分封制有联系的。周代的分封制其实就是一种武装殖民制,它渊源于氏族社会的部落征服。国人由周族成员及其拥护者构成,他们是殖民者,自然居住在国郊以内。野人是被征服者,他们居住在鄙野。所以在周代,国人可以参加政治活动,接受学校教育,充当政府官吏。“执干戈以卫社稷”,更是国人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野人作为被征服者,是没有政治权利的居民,不能参政、从军和接受教育,只能安于鄙野,为国家“治田供税”。因此,周代国与野、国人与野人的对立,事实上是奴隶社会“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被保护民和公民之间的对立”。

但是,春秋时期日益频繁的战争使兵员不断增加,“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打破国、野界限,开始向野人征兵,就被提到历史的议事日程上来。率先冲破旧制的是晋国。公元前645年,晋在韩原之战中败于秦,军队损失惨重。为重建军队对抗强秦,于是始“作州兵”。据徐中舒与蒙文通两先生解释:作州兵就是取消国人当兵的限制,使野人也服兵役。这种解释是对的。清代学者惠栋也说过:作州兵是晋国兵制的改易,晋国由此走向强大。

继晋国之后,公元前 590年,鲁国“作丘甲”。公元前 ,538年,郑国“作丘赋”。“丘”字,据《周礼·地官·小司徒》,它是与“甸、县、都”相联系的,都是鄙野居民组织的编制。所以,所谓“作丘甲”、“作丘赋”,无疑也都是向居住在鄙野的农民征收军赋。而依据周制,兵役和军赋是统一的。当兵者纳军赋,不当兵者不纳军赋而纳税。如今郑、鲁开始向野人征收军赋,自然也就开始向野人征兵了。所以,“作州兵”、“作丘甲”、“作丘赋”,不仅意味着新的兵役制度的出现,而且也是新军赋制的出现。这个新的军赋制,据杜预注说就是“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晋、鲁、郑所创的新制,在春秋中期以后,似已为列国普遍接受。故《孙子兵法·作战篇》就以“丘役”两字概括当时的军赋制度。由上述可知,“作州兵”、“作丘甲”、“作丘赋”实是春秋时代兵役和军赋制度的重大改革,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国野界限,征召野人当兵,而且也促进了春秋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底层的野人通过服兵役取得了自由民资格,最后,和国人融合为一,演变成为封建社会中最广大的被压迫阶级——农民。

但丘赋制度还不是春秋时期军赋制度演变的终结。公元前483年,鲁国又“用田赋”。这是一种按居民实际占有土地数量的多少来征收军赋的制度,故以“田”字命名。而“丘赋”则是按居民行政编制单位纳赋的制度。由“丘赋”到“田赋”的改革,是由于井田制瓦解,村社人口大量流失造成的。据银雀山汉墓简书《孙子兵法·吴问》篇,春秋末年,晋国的中行氏、知氏、范氏、韩氏、魏氏、赵氏等六卿也采取了按亩论赋的军赋制。这说明“田赋”制在春秋晚期已经很流行了。

春秋时代军事制度的改革,当然远不止于兵源、兵役和军赋制三项内容,还有军事编制、军阵阵法、都邑兵和卿大夫采邑家兵的建立等等,但因为这些问题在后面有专章讨论,故此从略。

(二)战国时期的军事形势

战国起于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历时232年。战国是秦、齐、楚、魏、赵、韩、燕七雄割据并争取统一的时代。战争是这一历史时期最主要的社会内容。汉代刘向说战国时代的特点是“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不论从政治制度上说,还是从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生活上说,其变化的深度和广度,都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战国时期兴起的列国变法运动是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标志及其总结。这一运动以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赵烈侯任用公仲连变法、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韩昭侯任用申不害变法、齐威王任邹忌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燕昭王任乐毅改革为代表,从本质上说,它是一场封建化运动。但从各国统治者变法的主观目的上说,无一不为的是“富国强兵”。列国变法与列国扩军备战是紧密相连的。事实证明,凡属变法获得成功的国家,其武力必然强大。七国中,以秦的商秧变法最为彻底,也就造成了秦国天下无敌的军事力量。

随着战国的社会大变革,尤其是随着战国变法运动的发生,战国时期的军事形势也发生了与春秋时期完全不同的变化。

从战争方面看,先就战国战争的目的与动机而言,春秋时期的战争当然含有兼并的内容。如齐、晋、秦、楚等大国无不兼并弱小国家,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不是春秋时战争的最高目的。春秋战争的最高目的在于争夺中原霸权,取得支配其它诸侯国家的权力。在早期的争霸战争中,齐、晋都还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这说明周天子至少在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在政治上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列国还不具备取代周天子、统一天下的主客观条件。而战国则不然。战国时王室已经威信扫地,变成了无足轻重的小国,失去了号召诸侯的政治力量。这使得霸主政治也成了过时的东西。统一天下,消除割据局面已被提到历史的议事日程上。孟子所说的天下“定于一”,即指此而言,它集中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下,战国的战争不再是那种以战败国纳贡受盟为目的的争霸战争,而是争城夺邑,兼地略土,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争。

战国战争的规模也远较春秋时为大。春秋时的战争大多在数日之内即决定胜负,战争的胜败往往取决于两军的一次性交锋。即使比较持久的围城战也只不过十天半月,最长的如楚庄王围宋,历时九个月,已属罕见。投入战争的兵力一般也不过数万,战车不过数百乘。如城濮大战晋出兵车700乘、鞍之战晋出兵车800乘等。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不相同。交战双方参战的兵力之众、历时之长,都是前所未闻的。如马陵之战,“魏惠王悉起境内之众”,结果“覆十万之师”。秦、韩、魏伊阙之战,秦杀魏、韩士卒“二十四万”。长平大战,秦前后斩杀赵卒“四十五万”。就战争时间来看,魏军围赵“邯郸三年而弗能取”,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这些旷日持久的战争都是春秋前的战争所无法比拟的。

与大规模的战争相适应,战国时期的战争方式和战争手段也大为改进了。杨宽先生曾说战国时期“大规模的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已代替了整齐的冲击战”是正确的。春秋时期的战争虽然已经复杂化,设伏、截击等战术原则也被经常采用,但仍保持着某种原始性,主要作战方式是车步兵结合作战。交战双方事先“结日定地”,约好决战的时间和地点,以战车为核心摆好“堂堂之阵”,然后击鼓冲击、厮杀。一些“不鼓不成列”、“不以阻隘也”等古老的军事信条,还有一定的影响力。由车步兵组成的战阵,虽有“鱼丽”、“盂”、“鹳”(gun音贯)、“鹅”、“角”等名目,但究其实质,均不出殷周以来“三阵”或“五阵”的藩篱。

春秋晚期,战争的方式就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仅从《孙子兵法》看,兵不厌诈已成为兵家的共识,交战国家已普遍利用设伏、诱敌、包围、要击、避实击虚、避强击弱、以逸待劳等一切“诡道”来克敌制胜。“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更成了军事家信奉的至理名言。

战国时随着大规模野战和包围战的出现,战争方式变得更加复杂了。仅排兵布阵一项,据《孙膑兵法·十阵》,就有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锥行之阵、雁行之阵、钩行之阵、玄襄之阵、火阵、水阵等。这些军阵不但能适应截击、坚守、突破、弩战、惑敌、火攻、水攻等各种攻守形势,而且要求车兵、骑兵、步兵乃至水兵等各兵种协同作战。春秋时期,列国争霸的战场,主要是平原旷野或城郭都邑,如《左传》的门于某邑,即攻打某城城门。在国家的关隘要津之处,一般并不设防。而战国时期,由于战争方式和战争手段的变化,不论平原、山地,都已开辟为战场,列国的关塞要津更成为攻守双方的必争之地。如秦据崤函之险,即被看作是“天下雄国”;而魏处中原,无险可守,反被视为“四分五裂之道”。因此,战争的结果往往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表现得相当残酷。

从兵器制作方面看,由于战国时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兵器制造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铁制以至于钢制兵器在战争中日益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威力。楚国的铁剑,韩国的“强弓劲弩”,吴、越的铁剑都技高一筹,闻名于当世。

从军事制度方面看,由于战争规模、战争方式和战争手段的变化,势必引起军事制度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讨论,故此从略。

战国七雄争霸和争取统一的战争大体可以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止于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历时百年,是魏国称霸中原时期。

周定王二十四年,魏文侯即位。他礼贤下士,师事卜子夏、田子方,重用李悝,实行变法,尽地力之教,奖励农耕,行平粜之法。用吴起为大将,取秦河西列城五座。任西门豹为邺令,引漳河灌田。命乐羊伐中山。十数年间,国富民强。文侯在外交上团结韩、赵两国,东摒齐,西拒秦,南抑楚。在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时,楚侵入中原,灭莒国,势力伸展至鲁南境。周安王二年(公元前400年),魏联合韩、赵二国,在乘丘击败楚军。周安王十一年,魏再与韩、赵联合,在榆关击败楚军,魏国占据了大梁,并进一步攻占襄陵(今河南睢县),成为当时中原最强大的国家。

周安王十五年,魏文侯去世,其子击嗣立,是为魏武侯。武侯未能执行文侯团结韩、赵的外交方针,在周烈王元年(公元前375年)与韩争夺郑国;在周烈王四年,又与赵争夺卫国,在北蔺(今山西离石西)打败赵军,因而与韩、赵结怨。此后,魏与赵、韩连年冲突。周烈王六年,韩、赵攻魏,夺取葵地。魏在平阳打败韩、赵军。次年,魏又在马陵(此马陵在今河南温县北,非马陵之战之马陵)打败韩,在怀打败赵。而后,赵则在浊泽打败魏一度围魏安邑。魏、韩、赵的联盟彻底破裂,走上了各自发展的道路。从此,魏国四面受敌。但因武侯直承文侯之业,武力强大,所以国家并未衰微。

周烈王五年,魏武侯死去,其子罃嗣位,是为魏惠王。魏惠王时,魏不但与韩、赵冲突,而且与秦的矛盾冲突也日渐剧烈。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秦在石门(今山西运城)击败魏军,斩首六万级。周显王七年,魏在泾水北岸大败韩、赵联军,夺取了赵国的皮牢(今山西翼城县东北)。但秦乘魏与韩、赵交战之机,攻打魏的少梁(今陕西韩城县西南),击败魏军,俘虏魏军主将公叔痤,夺取了庞城(陕西韩城县东南)。

周显王八年,魏迫于河东受赵、韩、秦三面包围的形势,将首都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同时又在国内兴修水利,选拔武卒,与赵、韩调整交换土地,开通道路,使魏的国力达到了极盛。同时也就在魏惠王时期,受到了齐、秦的致命打击,并走上下坡路。其转折点是周显王十五年的桂陵之战,齐胜魏败。11年后,魏又在马陵败于齐。从此,魏国称雄中原的局面为东、西的齐、秦两强所取代。

第二阶段: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至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这一阶段,又以公元前284年乐毅破齐为界限,划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是齐、秦两强的势力得到充分发展的时期。其中,秦孝公变法图强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内容。秦国势力发展很快,出现了山东六国合纵御秦和秦国以“连横”蚕食六国的斗争。后一时期,因齐国破败,天下以秦为最强,是六国抗秦和秦国大发展时期。

周安王十一年,齐大夫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周安王十六年,田和立为齐侯,是为齐太公和。从此,田氏齐国取代了姜氏齐国。至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在位)时,齐威王发奋图强,锐意改革,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开垦土地有功的即墨大夫,诛杀“田野不辟”的阿大夫,齐国大治,在诸侯中最为强大。

齐威王用军事家孙膑为军师,先后在桂陵、马陵两次大败魏军,奠定了在诸侯中的王霸地位。

威王死,子宣王立(公元前319年一公元前301年在位)。宣王喜好文学游说之士,一时各国学者聚集于齐国的稷门之下讲学,号稷下学派。宣王皆赐列大夫,不治而议论,推动了齐国学术的发展。当时,“齐之强,天下不能当”

周赧王十五年(公元前300年),齐滑王即位。滑王专恃武力,曾进攻楚国,侵伐三晋,灭掉宋国,迫使泗上诸侯邹鲁之君向齐称臣。但是滑王不修内政,杀戮大臣,使百姓不附,亲族离心。公元前284年,燕乐毅率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讨伐齐国,齐国城邑大多沦丧,临淄被破,唯有即墨、莒二邑未下。湣王逃至莒,为淖齿所杀。后来,齐将田单虽战胜燕国,尽复齐国故地,但齐国从此走上了衰落道路。

秦在战国初年“僻在雍州,不与诸侯之会盟”,中原诸侯都把秦国看作“夷翟”。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即位,下令国中求贤,用魏国中庶子卫鞅为大良造,先后两次颁布变法令,奖励耕织,集小乡邑为大具,化大家族为小家庭,建立军功爵制,实行什伍连坐。卫鞅的变法最为成功。经变法后,秦国乡邑大治,国家富强。周显王二十九年,卫鞅大败魏军,虏魏将公子印。卫鞅因功受封“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年一公元前311年在位)继孝公之后,重用客卿公孙衍在雕阴(今陕西省甘泉县南)俘虏了魏将龙贾,迫使魏国将河西土地献给秦国。同时,秦国势力深入魏国的河东与河南。

周显王四十一年(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又用张仪为相。张仪提出连横政策,蚕食三晋土地。所谓“连横”,是“事一强以攻众弱”,主要目的在于拉拢齐、楚等国而攻击魏、韩,亦称远交近攻之策。周显王四十七年在公孙衍(犀省)担任魏将时,提出合纵御秦主张。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319年),齐、楚、燕、韩、赵支持公孙衍做魏相,合纵局面形成。次年,韩、赵、魏、燕、楚五国推楚怀王为纵长,赵、魏、韩三国还出兵伐秦。次年,秦在修鱼(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大败三国联军。

秦在战胜三晋以后,大规模向外扩张。周慎靓王五年,秦用司马错计,灭亡巴蜀。周赦王元年(公元前314年),秦打败义渠,兼并义渠徒泾(在河西郡)等25城。周赧王三年,秦在丹阳(今河南省峡县西丹水以北)大败楚军,俘虏楚将屈丐等七十多人,斩首八万,夺取汉中六百里土地,设汉中郡。楚发兵报复,又在兰田被秦军击败。秦国势力空前扩张,已造成了兼并中原的形势。

秦武王继惠文王之后,继续向中原扩展势力。周赧王八年,秦攻夺了韩国的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西)。秦国的领地伸展到了中原。

周赧王九年,秦昭襄王继立。昭襄王在位56年,这是秦国势力进一步大发展的时期。昭襄王在南路对楚,在中路对魏、韩,在北路对赵发动了大规模战争,屡次获胜,领地扩张到中原腹地,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先说南路:

周赧王十四年,秦用计离间楚与齐、韩、魏的关系,并联合齐、韩、魏出兵攻楚,在重丘(今河南新野县东)大败楚军,杀楚将唐昧,夺取了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次年,秦伐楚,大败楚军,杀楚将景缺,夺取了楚国的襄城(今河南省方城县北)。

周赧王十六年,秦再次出兵伐楚,夺取楚国八城,并用计骗楚怀王至秦而拘留了他。后来,楚立顷襄王。秦大怒,发兵出武关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今河南桐柏山以北)十五城而去。

周赧王三十六年,秦用白起为将,率兵攻楚,先后攻夺楚国的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邓(今湖北襄樊市北),次年攻入楚国首都郢。接着又东攻到竟陵(今湖北潜江县西北),南攻到洞庭湖一带,建立了南郡。楚顷襄王被迫迁都到陈(今河南淮阳县)。从此,楚国势力大为削弱。

再说中路:

周赧王十九年,楚怀王客死秦国,诸侯再创合纵抗秦之议,齐、韩、魏、赵、宋五国联军伐秦到达盐氏(今陕西安邑县),迫使秦国求和。但是是年韩襄王、魏襄王连续死去。次年,赵发生沙丘之变,武灵王又死去。于是,在周赧王二十一年,秦乘诸侯内乱,发动了攻击韩、魏的伊阙之战。次年,秦将白起在伊阙山之狭隘地区歼灭韩、魏联军24万。韩、魏二国从此一蹶不振。前291年秦又乘势占据韩国的宛、楚的邓(在今河南省南阳及邓县)地区。秦昭襄王借势尊齐为东帝而自称西帝,以分霸中国东、西两区。

周赧王三十九年秦在破楚拔郢以后二年,又掉转矛头指向魏国,攻拔二城。次年,再大举攻魏,兵临魏都大梁。韩派暴鸢救魏,也被秦军击败,斩首四万。魏不得已割温地求和。周赧王四十二年,魏联合赵国攻韩,兵进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秦将白起救韩,大败魏、赵之师,斩首15万。秦、韩进攻大梁,魏被迫割南阳(今河南修武县)求和,秦始退兵。秦把所得魏南阳、楚上庸的两地合并,建立南阳郡。

秦胜魏以后,中原列国中韩处秦三面包围之中,已无力再抗秦兵。魏国自伊阙战后,大梁三次受到秦国进攻,国力大损。楚国在迁都以后,顷襄王仅收东地十余万人,勉强自保。齐新遭燕败,国土虽复,但残破无力再图中原。燕在惠王时期为齐田单所破,国势中衰。在山东六国中,唯有赵国还保存一定实力。赵惠文王文用蔺相如为相、武用廉颇为将,国力雄厚,成为六国中抗秦的主力。因此,秦向北路发展,就不能不与赵国冲突。

周赧王四十五年,秦兵袭击赵国的阏与(今山西省和顺县),拉开了秦、赵之战的序幕。赵派将军赵奢带兵救援阏与。赵奢用屯兵不进之计麻痹秦军,在阏与战胜秦军。秦遭阏与之败,锐气受挫,于是改变策略,寻找新的进攻路线。

周赧王四十九年,秦昭襄王夺宣太后和穰侯魏冉之政,任客卿范雎为相。改用“远交近攻”策略,决定先取韩、魏,再攻齐、赵。在公元前265年到前262年间连续攻韩,先后夺得韩的少曲(今河南济源县东北)、高平(今河南孟县西)、陉城(今山西曲沃县东北)、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割断了韩国上党郡和本土的联系。但韩上党守冯亭降了赵国。于是秦、赵为争夺上党展开了“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在长平战胜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赵国受到巨大打击。次年,秦兵又攻赵,围邯郸,魏信陵君救赵,击败秦兵。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俘周赧王。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又灭东周。秦庄襄王三年,秦乘魏、赵与燕混战之机进攻赵、魏。魏以信陵君为将,率五国联军在河外击败秦军,直追到函谷关,封塞而还。秦兵再次受挫。

五国诸侯虽败秦兵,但因各怀异心,不久合纵之盟宣告瓦解。而强大的秦国在惠王和昭襄王时经过不断扩张,已先后建立了巴、蜀、汉中、上郡、河东、陇西、南郡、黔中,南阳、北地诸新郡,领地开拓到西南、西北和中原腹地,奠定了统一中国的雄厚基础。

在六国合纵抗秦期间,赵武灵王实行了胡服骑射,而齐、燕,燕、赵之间又发生了混战。

第三阶段:起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止于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1年),历时25年,是秦灭六国时期。

秦在惠文、昭襄两王时已奠定了统一中国的雄厚基础。前246年秦王政继位,任吕不韦为相,秦王政继承先人遗志,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由秦王政三年秦派蒙骜攻韩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秦将王贲灭齐止。秦国在二十余年间陆续消灭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更新于:7个月前

七、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的军事著作

七、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的军事著作作者:中国史仲文胡晓林出自————《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七、战国时期的军事思想的军事著作战国时期,战争频仍。争城争地之战,往往历时久,用兵多,又有步、车、骑兵协同作战,采取奇袭、包围、伏击、强攻等各种灵活的战略战术。因此,在丰富的战争实践中..

六、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

六、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作者:中国史仲文胡晓林出自————《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六、战国时期的军事制度战国是个大变革的社会,随着列国大规模变法运动的进行,军事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列国变法运动的实质是一场封建化运动,所以战国军事制度变化的特点,也正反映了奴隶制军制的解体和..

五、战国时期的战争

五、战国时期的战争作者:中国史仲文胡晓林出自————《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五、战国时期的战争(一)魏国的争霸战争魏文侯是战国时著名的英主,他重用李克、翟璜、吴起、李悝一批贤臣,较早地实行了变法,推行封建化运动,在战国初期国力发展很快,成为当时的霸国。魏国的争霸战争,还带有春..

四、春秋时期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思想

四、春秋时期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思想作者:中国史仲文胡晓林出自————《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四、春秋时期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思想(一)周代早期的军事著作周代早期的军事著作,可以考见的有《军志》、《军政》和《司马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楚成王曾引《军志》三句话:“允当则归”、..

三、春秋时期的军事制度

三、春秋时期的军事制度作者:中国史仲文胡晓林出自————《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三、春秋时期的军事制度 (一)“兵农合一”的民兵制度 “兵农合一”是周代兵役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在春秋时代仍然表现得很鲜明。《周礼·地官·大司徒》在谈到周代居民组织时说:“令民五家为比五比为..

二、春秋时期的战争

二、春秋时期的战争作者:中国史仲文胡晓林出自————《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出自————《现代军事理论》二、春秋时期的战争春秋时期因天子失权而引起的诸侯兼并和大国争霸是时代的特点,而诸侯兼并和大国争霸必然引起频繁与激烈的战争。据孔子《春秋》一书统计,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